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黑臭水体污染物削减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鹏燕 刘操 +4 位作者 邓中麟 段新祥 王敏 秦柳 李鹏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7,86,共5页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黑臭水体问题是一大难题。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浠水县农村黑臭水体为例,计算浠水县农村黑臭水体污染负荷情况。基于农村黑...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黑臭水体问题是一大难题。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浠水县农村黑臭水体为例,计算浠水县农村黑臭水体污染负荷情况。基于农村黑臭水体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各控制单元的削减量,对污染物的削减量进行分层级分配的研究,建立削减量分配模型,确定不同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及对应的不同污染源的削减量,提高污染治理的效果和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黑臭水体 污染成因 污染物负荷 削减量分配 贡献率削减分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黄河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策略探析
2
作者 马萍 刘颜珲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作为中国重要流域的黄河流域,流域内农村水污染治理是现阶段沿黄省区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课题。黄河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面临诸多问题,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条款少、针对性不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作为中国重要流域的黄河流域,流域内农村水污染治理是现阶段沿黄省区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课题。黄河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面临诸多问题,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条款少、针对性不强、刚性不足,治理主体主要依赖政府,流域水污染治理资源供给不足,致使长期以来流域内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成效不佳。基于此提出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立法,进行政府管制、引入市场机制、融入村民力量,多方合力参与水污染治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治理协调机制,以期改善黄河流域农村水污染现状,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村 水污染 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周冏 罗海江 +2 位作者 孙聪 高国伟 封雪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4,共6页
为了系统评估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根据2009—2018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农村地表和地下饮用水达标情况、空间分布和主要超标因子等。监测结果表明:10年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不断提高... 为了系统评估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根据2009—2018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农村地表和地下饮用水达标情况、空间分布和主要超标因子等。监测结果表明:10年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地表饮用水水质整体改善;地下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偏低,且略有变差趋势,与城市地区的差距逐年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超标断面和点位在空间上分布较广,主要超标因子相对集中,且表现出与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较强的相关性。建议进一步重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特别是地下饮用水)的保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饮用水水源地 监测 水质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农村地区典型村镇土壤养分和水体污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文明 于飞 +9 位作者 冯晓宇 周影茹 孙力 孙海军 陈莹 卢伟伟 陆玉芳 陈贵 黄梦静 施卫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3-617,共5页
为了了解和评价当前太湖流域农村地区典型村镇土壤养分和水体污染现状,本文以宜兴市周铁镇和万石镇农村地区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土壤样品60个,水体样品79个,分析其土壤中氮磷的含量以及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氮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宜兴市... 为了了解和评价当前太湖流域农村地区典型村镇土壤养分和水体污染现状,本文以宜兴市周铁镇和万石镇农村地区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土壤样品60个,水体样品79个,分析其土壤中氮磷的含量以及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氮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宜兴市农村地区菜地和果园土壤中氮和磷含量过高,养分流失风险最大;其次为麦地土壤;而林地土壤样品中氮和磷含量较低,养分流失风险最小。当地农户在设施蔬菜大棚、果园和麦地中施用大量化肥是导致菜地、果园和麦地土壤氮、磷累积的主要原因。采集的水体样品中,地表河流水、养殖废水和田间沟渠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其中地表河流水的化学需氧量、铵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7、1.7、3.8、0.27 mg/L。55个地表河流水样品中有10个处于V类水的标准,其余45个样品均为劣V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农村地区 面源污染 土壤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水土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高俊敏 舒心 +3 位作者 侯先宇 王德睿 郭劲松 张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827-5836,共10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测定并分析了辽宁省岫岩县3个典型村镇水土环境中6类34种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类抗生素在3个村镇水土环境中部分或全部检出.地表水中34种抗生素总体残留浓度为(0...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测定并分析了辽宁省岫岩县3个典型村镇水土环境中6类34种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类抗生素在3个村镇水土环境中部分或全部检出.地表水中34种抗生素总体残留浓度为(0.287~40.675)ng/L,人类活动和村镇畜禽养殖会导致水体中抗生素残留浓度偏高;土壤环境中34种抗生素总体残留浓度为(0.630~115.363)ng/g,不同土地使用类型下抗生素残留浓度规律为:畜禽养殖区>农业种植区>居民居住区>矿业开发区,畜禽粪便是土壤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水土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浓度与多种环境因子相关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村镇 水土环境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复合材料催化内电解技术处理模拟农村铅污染水体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潘碌亭 王九成 韩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4-260,共7页
为考察基于新型铁炭复合填料的催化内电解技术处理模拟农村铅污染水体的特性,该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八因素三水平(考虑交互作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初始pH值(1.0~8.0)、反应时间(10~90 min)和曝气量(0~12 L/h)对Pb^(2+)去除效果的... 为考察基于新型铁炭复合填料的催化内电解技术处理模拟农村铅污染水体的特性,该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八因素三水平(考虑交互作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初始pH值(1.0~8.0)、反应时间(10~90 min)和曝气量(0~12 L/h)对Pb^(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值从1.0升高到8.0,铅(Pb^(2+))去除率先缓慢上升后急剧降低;反应时间从10 min提高到60 min,Pb^(2+)去除率稳步上升,继续延长至90 min,去除率趋于稳定;曝气量从0增大到12 L/h,Pb2+去除率先快速增加后缓慢降低;3个因素对Pb^(2+)去除效果的显著影响大小依次为:曝气量>初始p H>反应时间,最佳反应条件是:初始p H值3.0、反应时间60 min、曝气量6 L/h。按照一级动力学模型对反应阶段进行拟合,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了反应前后铁炭填料表面形态和结构变化,并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了反应后溶液组分,推断得出催化内电解去除铅的机理是氧化还原和化学沉淀。当初始Pb^(2+)浓度为1.0 mg/L,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后Pb^(2+)浓度降至0.037 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体限值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农村铅污染水体修复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 试验 催化内电解 农村铅污染水体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系统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冉江华 王克勤 +2 位作者 陈志中 张瑞国 陈全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为期1年的农村污水水质监测,研究松花坝水源区建立池塘系统对农村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池塘系统对铵氮、总氮、总磷的输出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最高去除速率分别为3.78、4.20、1.06 g/... 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为期1年的农村污水水质监测,研究松花坝水源区建立池塘系统对农村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池塘系统对铵氮、总氮、总磷的输出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最高去除速率分别为3.78、4.20、1.06 g/(m2.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8.35%、79.28%、86.49%;2)由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存在,硝态氮的含量变化不能准确地反映池塘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3)池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污染物的输入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松华坝水源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系统 农村面源污染 控制 松花坝水源区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染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冯庆 王晓燕 王连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81-11685,共5页
[目的]考察农村生活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排放特征。[方法]以密云水库为例,通过调查与监测的方法,探讨了密云水库流域部分村庄生活污染的产生与排放特征。[结果]农村生活污水年均排放量为21.59 L,人均年排放量为0.29 kg。研究区农村用水... [目的]考察农村生活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排放特征。[方法]以密云水库为例,通过调查与监测的方法,探讨了密云水库流域部分村庄生活污染的产生与排放特征。[结果]农村生活污水年均排放量为21.59 L,人均年排放量为0.29 kg。研究区农村用水浪费严重,垃圾收集处理率低,人粪尿虽大部分回收利用但流失量仍较高:生活污水污染物人均年排放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0.35、0.04和3.33 kg;人粪尿污染物直接向环境中的人均年流失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1.04、0.18和0.67 kg;生活垃圾中污染物潜在人均年流失总氮和总磷分别为1.69和0.58 kg。生活垃圾与人粪尿对环境有较大的潜在危害。[结论]该研究明确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粪尿是农村生活污染的三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 农村生活污染 排放负荷 污染物流失 密云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锡生 张显云 《水利经济》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概括了农村水污染的类别:因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本身造成的水污染;与乡镇企业相伴生的城市污染转移造成的水污染。分别对这两类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水污染究其根源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关,也因为农村水污染防... 概括了农村水污染的类别:因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本身造成的水污染;与乡镇企业相伴生的城市污染转移造成的水污染。分别对这两类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水污染究其根源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关,也因为农村水污染防治立法缺失: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理念落后、法律体系不完善、符合农村特点的水污染防治制度缺位,总体上缺乏符合农村特点的水污染防治立法。提出了防治我国农村水污染的法律对策:更新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理念,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健全农村水污染防治制度,将农村水污染防治纳入法制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污染 农村环境 法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申丽娟 丁恩俊 谢德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3-226,共4页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又能使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控制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农户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种植作物等条件,以"水、土、热、气、肥"5要素的综合控制为主线,在农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消落带生态屏障区3个空间层次构建了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技术体系。该体系已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其所涉及的诸多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思想和技术体系对其它类似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 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水花坛组合工程对农村初期径流的污染物削减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迎颖 姜智绘 +5 位作者 徐佳兵 宋雪飞 王岩 闻学政 刘海琴 张志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5-1374,共10页
为有效削减农村集中居住区初期地表径流污染,在常州市前黄镇运村新运小桥浜附近构建了“沉降池-调节池-集水花坛”组合工程,主要收集约6.00 hm^(2)集水区域内的初期径流和周边排水,并分别在工程进水口、沉降池出水口、调节池出水口和集... 为有效削减农村集中居住区初期地表径流污染,在常州市前黄镇运村新运小桥浜附近构建了“沉降池-调节池-集水花坛”组合工程,主要收集约6.00 hm^(2)集水区域内的初期径流和周边排水,并分别在工程进水口、沉降池出水口、调节池出水口和集水花坛出水口采集水样,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分析各污染物的沿程总削减率,估算组合工程对于初期径流污染的削减量。结果表明:(1)组合工程对TN、NH_(4)^(+)-N、NO_(3)^(-)-N、TP、COD_(Cr)和SS的沿程总削减率均值分别为39.1%、47.7%、29.0%、33.3%、33.4%和43.1%。2020年6月15日的暴雨径流对组合工程的冲刷效应明显,除了COD_(Cr)与NH_(4)^(+)-N以外,其余污染物指标出水口浓度均高于进水口。(2)TN与NH_(4)^(+)-N的沿程总削减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进水TP主要以溶解态磷的形式存在;COD_(Cr)与SS的沿程总削减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组合工程中存在淹没区,有助于增加水生植物生物量,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能力,进而促进氮磷污染物的削减。(3)按照年降雨量进行估算,组合工程对集水区初期径流或排水中TN、TP和COD_(Cr)的年削减量分别约为2.49、0.29和20.94 kg·a^(-1)。后续需加强集水花坛组合工程小型化、标准化、净化效能及抗冲击负荷能力提升的研究,以便在太湖流域农村集中居住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花坛组合工程 农村集中居住区 初期径流污染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水污染治理的系统思考——建立城乡大循环彻底根治水污染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培昆 刘学贵 吴敏生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1,49,共5页
提出治理水污染需要在现代农业背景下重建城乡之间物质循环系统,可通过"沼气推广工程"对农村污染源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沼气试点工程"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沼气净化工程"对小城镇污水进... 提出治理水污染需要在现代农业背景下重建城乡之间物质循环系统,可通过"沼气推广工程"对农村污染源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沼气试点工程"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沼气净化工程"对小城镇污水进行达标处理,通过"沼气回收工程"使企业有机污染物变废为宝,最后引进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工程,使水体达到充分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治理 沼气工程 城乡统筹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冀峰 李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868-10869,10890,共3页
结合我国乡村和小城镇水污染的特点,提出了可行的水资源处理方案,即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与土地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及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等可结合应用于村镇废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组合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具有见效快、适应性强、宜... 结合我国乡村和小城镇水污染的特点,提出了可行的水资源处理方案,即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与土地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及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等可结合应用于村镇废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组合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具有见效快、适应性强、宜于集中处理的特点,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及回用的要求,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及水资源的节约提供了可行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污染 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村黑臭水体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莉 姜惠源 +2 位作者 李亭亭 李洁 刘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2,共6页
农村黑臭水体的存在一直阻碍着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省农村84个水体进行信息采集,参考了黑臭程度,水体面积,水体污染类型等指标。结果显示所调研水体内轻度黑臭53.57%、... 农村黑臭水体的存在一直阻碍着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省农村84个水体进行信息采集,参考了黑臭程度,水体面积,水体污染类型等指标。结果显示所调研水体内轻度黑臭53.57%、中度黑臭27.38%,重度黑臭19.05%,整体呈现轻至中度黑臭;分析5种污染类型地区占比和特点,发现了工业废水污染相较于其他4种污染类型与人口密度呈更高的正相关关系;水体面积与污染程度呈一定负相关关系。通过了解河南农村污染水体基础信息,推动河南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黑臭水体 污染类型 现状调研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村饮用水中病原细菌污染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莉 何晓青 +4 位作者 张德友 王东红 饶凯峰 谢响明 虞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14-117,共4页
为了探讨北京农村地区饮用水中病原细菌的污染特征,2008年9月~2009年12月对该地区居民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和总大肠菌群3项细菌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水样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的数量均存在超标... 为了探讨北京农村地区饮用水中病原细菌的污染特征,2008年9月~2009年12月对该地区居民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和总大肠菌群3项细菌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水样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的数量均存在超标现象,平均超限值百分率分别为5.67%,80.77%和25.OO%。分散式供水的3项细菌学指标的超标率均高于集中式供水。不同水源类型微生物指标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山泉水、浅井水、深井水。不同取水方式中,微生物指标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手压泵取水、机器取水、缸内储水。由此得出,农村居民饮用水细菌指数均有超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农村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饮用水 超标率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社会救助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纪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我国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受害程度深,应对能力差,如何使这一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我国国情以及国外救助经验分析表明,当前必须尽快构建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的社会救助机制,包括... 我国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受害程度深,应对能力差,如何使这一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我国国情以及国外救助经验分析表明,当前必须尽快构建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的社会救助机制,包括救助对象确认和监测机制、救助需求揭示机制、救助主体分工协作机制、救助资源筹集机制、救助保障机制、救助效果评价机制等。解决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困境是一个长期、多方利益协调的过程,因此文章呼吁尽快建立这种社会救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加速转型期 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 社会救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村主要水体氮磷污染及防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7年第3期19-21,共3页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及排放各类污水已造成苏北农村主要水体氮磷严重污染,并具氮素富营养型及水文期变化特征。防治污染的方法是采用一些针对性措施对污染严重水域进行直接治理;加强监测,掌握污染动态;推广测土配方的施肥技术;加强对...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及排放各类污水已造成苏北农村主要水体氮磷严重污染,并具氮素富营养型及水文期变化特征。防治污染的方法是采用一些针对性措施对污染严重水域进行直接治理;加强监测,掌握污染动态;推广测土配方的施肥技术;加强对各类污水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农村 水体 污染 氮磷污染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农村污水治理现状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宁阳 尚斌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57-59,63,共4页
湖北农村污水治理研究对于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湖北省的5个乡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湖北农村污水问题较为严重,其中工业污水是农村污水的主要来源。农村污水处理能力较... 湖北农村污水治理研究对于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湖北省的5个乡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湖北农村污水问题较为严重,其中工业污水是农村污水的主要来源。农村污水处理能力较弱和政府投入力度不够是农村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农民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水污染问题。针对湖北省农村污水治理现状提出了污水治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农村污水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江南农村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处置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淼 朱文婷 +1 位作者 宣雄智 李冠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8期153-155,共3页
在新冠病毒性肺炎疫情的形势下,针对江南农村地区水网密集、潜在污染源众多等问题,防备水环境污染风险应及时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与对策方案,消除污染隐患,减少有较大规模影响的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若有事件发生,应根... 在新冠病毒性肺炎疫情的形势下,针对江南农村地区水网密集、潜在污染源众多等问题,防备水环境污染风险应及时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与对策方案,消除污染隐患,减少有较大规模影响的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若有事件发生,应根据疫情情况和污染状况及时适当的应对处置,修复水体恢复原貌,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以及降低他们的财产损失,及时宣传消除人们的精神恐慌并做好追责工作和防疫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江南农村 水环境污染 突发事件 处置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水污染成因与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艳 王莉红 +1 位作者 王卫军 金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6-197,共2页
浙江省地表水受污染的影响因素多,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及农村面源污染均造成了较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为此,对浙江省农村水污染治理对策进行了探索,旨在通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污水重复利用等措施改善农村水生生态环境,为... 浙江省地表水受污染的影响因素多,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及农村面源污染均造成了较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为此,对浙江省农村水污染治理对策进行了探索,旨在通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污水重复利用等措施改善农村水生生态环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农村水污染 综述 成因 防治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