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5
1
作者 崔凡 朱新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缩... 文章基于2011—2022年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城市与南方城市,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另外,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缩小本地城乡收入差距,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参与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吗?——基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孜仪 王瑞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具有显著影响;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显著抑制农村土地转入;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参与 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要素互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聪 蒋妍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3,共13页
要素流动对于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建立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5—2020年31个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下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要素流动对于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建立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5—2020年31个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下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互动效应。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通过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高级化程度,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工资性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推动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扩大人地要素的权利开放程度,强化城乡土地、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完善土地流转和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土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要素互动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过程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春雨 苏勤 +1 位作者 李飞 田艳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8-426,共9页
从农村劳动力的微观主体视角,通过转移就业动机、环境认知与决策方式的路径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决策过程及其内部关系,揭示了其空间决策机制。对合肥市的实证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动机对环境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 从农村劳动力的微观主体视角,通过转移就业动机、环境认知与决策方式的路径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决策过程及其内部关系,揭示了其空间决策机制。对合肥市的实证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动机对环境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地距离对决策方式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地形象对决策方式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其它环境认知对决策方式没有显著影响,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空间决策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2
5
作者 祁新华 朱宇 周燕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愿及其城镇化效应。结果显示,居民迁移行为不太频繁,且多数为就地就近的近距离迁移;同时迁移意愿不够强烈,并且倾向于近距离的中小城镇。在"双拉力"模型分析框架内,乡村拉力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收入水平(预期收入)、社会保障与乡土情节,城市拉力包括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乡村拉力作用强度远大于城市拉力。在这个来源于乡村的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当地居民出于个人比较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就地转型,由此导致了与西方传统城市化模式迥异的就地城镇化现象。进一步论证了就地城镇化产生与发展的本地性与客观必然性,深化了对就地城镇化现象微观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劳动力 迁移意愿 就地城镇化 “双拉力”概念模型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43
6
作者 张笑寒 黄贤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5,共5页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变迁过程 ,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 ,我们应当...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变迁过程 ,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 ,我们应当立足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构建农地财产权新框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培育起以农地承包权流转为主体的市场运行机制 ,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 农业土地制度 制度创新 发展历史 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燕 薛景华 +2 位作者 时贇 张彤 王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062-7064,7067,共4页
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并提出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要强化服务功能,加强监督管理,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拓宽转移渠道,培育就业新载体,合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农村劳动... 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并提出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要强化服务功能,加强监督管理,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拓宽转移渠道,培育就业新载体,合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技能培训 发展现状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征 张正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31,共7页
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学模型,试图通过这个模型估算出各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权利构成资本的命题,并在制度的范畴下讨论了农民权利的资本化要... 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学模型,试图通过这个模型估算出各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权利构成资本的命题,并在制度的范畴下讨论了农民权利的资本化要求以及这种转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农民进城的障碍做了分析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劳动力转移 耗散结构理论 系统论 动力学 农民权利 资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藏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建军 孙君 汪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9-70,共12页
文章系统地考察了藏族农村劳动动力转移意愿的决定因素,深入探讨了民族异质性和藏族农村劳动力个人特征对藏族农村劳动动力转移地区的影响。运用Probit模型、多元Logistic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计量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独特的宗教信仰、语言文... 文章系统地考察了藏族农村劳动动力转移意愿的决定因素,深入探讨了民族异质性和藏族农村劳动力个人特征对藏族农村劳动动力转移地区的影响。运用Probit模型、多元Logistic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计量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独特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是阻碍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重要因素;并且对不同类型的藏族影响也有差异;独特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使得整体上藏族农村外出劳动力更愿意到藏区和藏区之外本省省会成都或西宁务工,而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很少;另外,不同类型的藏族其转移地区也有较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民族异质性 农村劳动动力转移意愿 农村劳动动力转移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基于家庭代际教育投资视角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成利 徐光平 杨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140,共13页
使用CFPS2014和CFPS2018两期面板数据以及PSM-DID估计方法,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通过促进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和市民化,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的物质性和... 使用CFPS2014和CFPS2018两期面板数据以及PSM-DID估计方法,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通过促进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和市民化,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促进农村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参与土地流转的时间越早,农村家庭所受影响越大。进一步保障和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补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短板,激发农村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快乡村人才振兴,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人力资本 家庭投资 农村劳动力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何建新 舒宏应 田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48-152,共5页
本研究首先科学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体系并测算了我国1991~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发现总体呈现"上升一下降—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进一步,基于LMDI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业... 本研究首先科学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体系并测算了我国1991~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发现总体呈现"上升一下降—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进一步,基于LMDI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因素、农业经济水平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与基期相比,分别累计推动了165.52%、147.21%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效率因素与人口规模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基期相比,分别累计抑制了192.95%、27.49%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因素分解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地方中心城市的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家冬 赵哲 +1 位作者 孙振杰 张娜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对吉林省城市化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和分析,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探讨了在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指出了小城市(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的有限性,提出了以大城市和地方中心城市的产业聚集和发展壮大为解决农村...  对吉林省城市化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和分析,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探讨了在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指出了小城市(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的有限性,提出了以大城市和地方中心城市的产业聚集和发展壮大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途径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农村剩余劳动力 地方中心城市 转移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关海玲 丁晶珂 赵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5,共5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转型有密切联系。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关系为主线,时间跨度从19...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转型有密切联系。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关系为主线,时间跨度从1979~2012年,对山西11个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三次产业内部投入产出逐步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产业结构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推拉理论”和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斌 吴书胜 朱业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0,共8页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农业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内的计量模型,利用1998-2012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形成的"推力"和新型城镇化形成的"...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农业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内的计量模型,利用1998-2012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形成的"推力"和新型城镇化形成的"拉力"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有显著作用,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东部和中部,而城镇化的"拉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新型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卢小君 向军 魏晓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3-227,共5页
为探明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根据推拉理论,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x2检验与Logistic回归,对大连市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特征因素(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经济因素(月收入、住房情况)、社... 为探明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根据推拉理论,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x2检验与Logistic回归,对大连市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特征因素(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经济因素(月收入、住房情况)、社会心理因素(经常参加政府或社区组织的便民活动、身份认同)、土地处置因素(承包地与宅基地处置方式)与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中土地处置因素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 LOGISTIC回归 大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蔡荣生 赵亚平 吴克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扶贫力度,从而实现中国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剩余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留守老人健康与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供给 被引量:49
17
作者 王小龙 兰永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31,107,共12页
从理论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可获得的经济给养能力,又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得到的生活照料质量,从而影响留守老人健康。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影响,并利用"... 从理论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可获得的经济给养能力,又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得到的生活照料质量,从而影响留守老人健康。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影响,并利用"家庭所在社区总人口中外出打工人数所占比重"作为工具变量来克服估计中存在的联立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体上有利于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但是,在农村养老公共服务缺失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旨在增加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老年人健康 公共养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敖德玉 黄雪梅 周相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376-6377,6379,共3页
由于农村耕地的缺乏、农业比较效益低,随着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跳出农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形成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打工经济”。在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增加自己的现金收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 由于农村耕地的缺乏、农业比较效益低,随着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跳出农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形成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打工经济”。在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增加自己的现金收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带来的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农村长远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及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民 打工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劣势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天平 谢春花 孙前路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6,共7页
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历史必然性,作为民族地区,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思想观念的转变、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劳动者的勤劳本分以及本土优势是城镇化、市场化过程中的渐变优势和比较优势;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农牧民综合... 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历史必然性,作为民族地区,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思想观念的转变、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劳动者的勤劳本分以及本土优势是城镇化、市场化过程中的渐变优势和比较优势;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农牧民综合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转移就业稳定性差和组织化程度低是先天劣势和后天劣势的组合。短期来看,扬长避短、错位竞争是目前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长期来看,扬长补短、全面竞争是今后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农村劳动力转移 必然性 优势 劣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以四川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承红 杨婷婷 陈航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6,共6页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统筹城乡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的关系,并以四川这个传统农业大省为案例,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统筹城乡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的关系,并以四川这个传统农业大省为案例,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统筹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