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总体呈现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升 李斌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马克思以资本批判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生基础、基本特性、全面危机,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病理学”诊断。马克思主张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探索了走非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构想了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展现了超越资... 马克思以资本批判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生基础、基本特性、全面危机,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病理学”诊断。马克思主张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探索了走非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构想了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展现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未来学”图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蕴含丰富的现代化建设智慧,启迪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道路自信、主体自觉、开放包容、辩证思维,发扬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思想 总体呈现 当代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天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9,共11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依据,不应是哲学理论的变化和古代王朝的兴替,而应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即治国富民理论,也就是王道思想的发展变化。以治国理论是否成熟、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分期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史应分为五个时期:第一...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依据,不应是哲学理论的变化和古代王朝的兴替,而应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即治国富民理论,也就是王道思想的发展变化。以治国理论是否成熟、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分期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史应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约3000年,治国思想产生并成熟,主要成果为六经文本,这是“先王之道”时期;第二,春秋战国之交约80年,孔子师徒祖孙继承发展“先王之道”,创造孔学,这是“新王之道”时期;第三,战国子学约300年,两种“王道”均式微,各种新的治国理论竞相创造,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第四,汉代至清代约2000年,汉学、理学、心学、朴学兼容并蓄,各有千秋,但始终以“新王之道”为思想理论的核心,这是儒学时期;第五,清末民国约50年,学者痛感国家民族危亡,遂愤而抛弃中国全部传统思想文化,这是全盘西化时期。如此分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都十分清晰,学者考察现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都比较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史 分期依据 分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蒲清平 向往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2,329,共16页
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瞄准外围困局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概念,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将这些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从“出场逻辑(由何而来)—主要内容(... 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瞄准外围困局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概念,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将这些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从“出场逻辑(由何而来)—主要内容(由何构成)—原创贡献(有何创新)—时代意义(有何作用)”四个维度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萌芽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生发于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的经验总结,成型于对“两个大局”时代命题的科学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构成,对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发展规律、价值意蕴、实践方法作出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性、规律性、价值性和实践性问题,对唯物史观、中国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新时代生产力发展实践作出原创性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具有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创新性完善的理论意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方略的实践意义,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方式转型贡献中国智慧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 体系化 学理化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丰富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郇庆治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15,共12页
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的认知与实践不断深化,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主线和理论体系雏形样态,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 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的认知与实践不断深化,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主线和理论体系雏形样态,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同时,自觉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阐释与践行的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望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成为当代中国绿色方案、绿色话语和绿色智慧的显性象征符号,形塑国际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解决方案,以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制度政策框架与话语体系构建,引领人类迈向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世界观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子情报思想:研究综述与“三大体系”构建展望
5
作者 王林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5,71,共6页
[研究目的]为了对孙子情报思想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必要对孙子情报思想进行综述性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孙子情报思想研究的四种类型,进一步展望孙子情报思想研究的未来发展。[研究结果/结论]教义... [研究目的]为了对孙子情报思想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必要对孙子情报思想进行综述性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孙子情报思想研究的四种类型,进一步展望孙子情报思想研究的未来发展。[研究结果/结论]教义型研究、案例型研究、历史型研究、比较型研究是孙子情报思想研究的基本类型。展望未来,在学科体系方面,要构建系统的孙子情报思想研究体系;在学术体系方面,要构建广泛的孙子情报思想研究学术共同体;在话语体系方面,要关注国际视野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思想 古代情报思想 孙子 《孙子兵法》 综述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么继续往下想?——对佩里·安德森教授演讲的回应
6
作者 王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178,共6页
佩里·安德森指出,所谓“国际法”乃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产物,并常为帝国强权所用。认清这一事实后如何接着思考,以回应世界和中国当下的各种思想与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回顾历史,中国第一批现代思想家如王韬、杨度、严复等在倡导向西方... 佩里·安德森指出,所谓“国际法”乃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产物,并常为帝国强权所用。认清这一事实后如何接着思考,以回应世界和中国当下的各种思想与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回顾历史,中国第一批现代思想家如王韬、杨度、严复等在倡导向西方学习时,并未将西方视为文明最优代表,而是充满困惑与矛盾。张君劢、梁启超等则开始重新思考中西文化关系,思想焦点转向“是否有可能改变世界的野蛮规则”,鲁迅、孙中山等则提出避免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变成“兽性爱国者”的方法。现在看来,现代早期中国思想的理想并未完全实现,当今世界仍然呈现“野蛮化”趋势,但越是如此,越不能因他人“野蛮”而放弃追求“文明”和全球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欧洲中心主义 中国现代思想 丛林法则 全球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古代文论文明互鉴之路径——以“幽玄”范畴在日本的变异归化为镜
7
作者 曹顺庆 王熙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与转化之路已逾百年,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在“文明交流与互鉴”成为时代趋势的当下,它为我们思考这一命题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研究路径。以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尤其是以取自中国却变异归化为日...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与转化之路已逾百年,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在“文明交流与互鉴”成为时代趋势的当下,它为我们思考这一命题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研究路径。以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尤其是以取自中国却变异归化为日本古典文论范畴的“幽玄”流变为镜,可以更深入地观照中国古代文论自身。“幽玄”的流变之路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幽玄”从中国流变至日本的“他国化”变异之路,二是“幽玄”在日本的现代阐释之路。因而需首先对“幽玄”的中日流变之路进行追溯与考察,其次采取“迂回进入”的方法,以大西克礼对“幽玄”范畴的现代阐释路径为镜,审思其理路,概观其得失,以为思索中国古代文论现代阐释这一百年命题提供镜鉴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古代文论 现代阐释 幽玄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鲜明特征与理论意义
8
作者 周文 白佶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3,F0002,共19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伟大实践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伟大实践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解决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展现出了鲜明的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回应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为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当代价值
9
作者 顾成敏 杨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提出“两山理论”等生态文明发展范式,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在辩证法层面,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统筹供给需求关系、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量变质变转化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体系;在认识论层面,坚持实践导向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理论—政策—实践”的动态反馈机制;在唯物史观维度,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并通过人民主体性实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核心,创新提出的“六个坚持”战略原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又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系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百年演进逻辑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为坤 鲁梦梦 +1 位作者 律海涛 何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近代以来,国人对体育的理性考察与思想回应深刻决定着中国体育发展的未来走向。本研究立足于体育思想领域的“元问题”,从本体论、认知论及方法论三重维度审视中国体育思想“走出近代”的演进逻辑。研究认为:本体论层面,通过对跨文化体... 近代以来,国人对体育的理性考察与思想回应深刻决定着中国体育发展的未来走向。本研究立足于体育思想领域的“元问题”,从本体论、认知论及方法论三重维度审视中国体育思想“走出近代”的演进逻辑。研究认为:本体论层面,通过对跨文化体育本体的主动性吸纳与对本民族体育要素的自觉性整合,中国体育实现了对本体论意义的现代性推进;认知论层面,通过对体育价值认知的早期构建、反思与重构,中国体育实现了对价值意蕴的思想认知突破;方法论层面,通过参与国家构建的艰难探索、参与国家建设的道路确立及对改革发展道路的开拓,中国体育实现了对既往“学习-模仿-借鉴-融合”发展模式的超越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本体论 认知论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旨归·策略: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11
作者 魏彦 胡芫齐 杜俊华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84,共13页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它以独特的文化符号、价值观念和精神标识维系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根脉与灵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通过深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内涵,回顾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不同历史阶...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它以独特的文化符号、价值观念和精神标识维系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根脉与灵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通过深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内涵,回顾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创新,回应新发展阶段下对传统承扬和西潮纾解的现实吁求,以明晰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逻辑维度,并深刻把握中华文化主体性在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以及激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力量等多维向度上的价值旨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焦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要以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第二个结合”、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实践支点,奋力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研究
12
作者 陈哓梅 史全社 张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甲辰初秋斗口雅集古农会倡言,古农学复兴创新将向音韵校勘层次深化,并以此文发其端。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音注材料包括“校记”“注解”和“释文”中的注音。为较全面地展示《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的内容、体例、方法和特色,对《... 甲辰初秋斗口雅集古农会倡言,古农学复兴创新将向音韵校勘层次深化,并以此文发其端。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音注材料包括“校记”“注解”和“释文”中的注音。为较全面地展示《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的内容、体例、方法和特色,对《齐民要术今释》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其使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有汉语拼音、直音法、纽四声法和注明声调四种。《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的特色,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总结:兼用多种注音方法;构拟古音;给引文中的古代反切注音,包括注古音和今音;说明方言读音;参考《说文解字》《广韵》《集韵》《玉篇》等古代字书、韵书对原书注音进行勘误审定。石先生将传统语言文字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开辟了古农书注释的新路子,为后世的古农书整理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民要术今释》 古音校注 注音方法 拟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产力的理论探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6
13
作者 俞海 宁晓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绿色生产力是绿色化、低碳化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这一重要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了生产力要素及其优化组合方式,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绿色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 绿色生产力是绿色化、低碳化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这一重要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了生产力要素及其优化组合方式,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绿色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抓手,在出场逻辑、认知结构及实践指向等方面,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变革的本质内涵和精髓要义。然而,绿色生产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绿色低碳核心科技仍然薄弱、绿色产业发展仍待加强、绿色生产要素仍待跃升以及绿色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等问题,必须夯实绿色低碳科技支撑基础,以产业绿色转型为抓手,推动生产要素绿色变革和绿色跃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思潮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探索及其经验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向荣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2,159,共11页
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形成了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王国维到创造社再到朱光潜、宗白华的路径。这是一条主张“静观”和审美无利害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二条路径,是中国现代艺术家群体在融合... 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形成了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王国维到创造社再到朱光潜、宗白华的路径。这是一条主张“静观”和审美无利害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二条路径,是中国现代艺术家群体在融合西方艺术理论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条独立探索中国艺术现代性的美学发展路径。第三条路径,是从鲁迅对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的引介,以及对现实政治和文学论争的参与开始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美学发展路径。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历程中,欧美思潮下现代美学的探索、中国现代艺术的美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三条线索彼此交织,不仅发出了中国现代美学探索中的独特声音,也为中国式美学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若干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思潮 中国现代美学 现代艺术 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 经验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漆艺教育奠基人沈福文艺术思想探析
15
作者 刘芑 吴卫 +1 位作者 黄艳丽 张佳慧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40,共5页
沈福文是中国现代漆艺教育的奠基人,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其艺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从艺术观、工艺观与教育观三个维度,梳理归纳其在实践中形成的艺术思想。他秉持“兼容并蓄”的艺术观,融合中西艺术语言,探索漆艺的现代转型路径;... 沈福文是中国现代漆艺教育的奠基人,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其艺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从艺术观、工艺观与教育观三个维度,梳理归纳其在实践中形成的艺术思想。他秉持“兼容并蓄”的艺术观,融合中西艺术语言,探索漆艺的现代转型路径;强调“经世致用”的工艺观,注重技艺与生活的结合,并推动漆艺从经验型向系统化知识体系演进;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观,提倡“教学—设计—制作—应用”一体化模式,培养了大批漆艺专业人才。沈福文的探索不仅奠定了漆艺学科基础,也为新时代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福文 现代漆艺 艺术思想 兼容并蓄 经世致用 知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创新与时代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巧巧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共8页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意涵丰富,强调必须追求人类的普遍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以人类社会的哲学立场继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容,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精神与马克思经典理论辩证结合,实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意涵丰富,强调必须追求人类的普遍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以人类社会的哲学立场继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容,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精神与马克思经典理论辩证结合,实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这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发展的当前阶段和最新形态,为科学把握共同体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和探索未来世界理论图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普遍交往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教育:一个具有永恒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单中惠教授专访
17
作者 单中惠 高惠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作为一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推动了教育模式的重大转变,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杜威教育是一... 作为一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推动了教育模式的重大转变,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杜威教育是一个具有永恒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杜威教育思想开始得到重新评价,杜威教育研究趋于深化,不断涌现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未来杜威教育研究仍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拓宽研究的视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 教育人生 杜威研究 现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现代化中国模式的形成与证立——再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建龙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共16页
法治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法治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尊崇法治、厉行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和方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保障。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 法治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法治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尊崇法治、厉行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和方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保障。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和实现的现代化法治在吸收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成果的同时,也必然呈现中国式特征,并且形成法治现代化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法治现代化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也是避免中国现代化转型陷入无序状态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现代化 二十届三中全会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生成逻辑、结构层次及建构理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雒自新 孙蓓蓓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规律与核心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依托于“第二个结合”的真理特质,铸魂于文化主体从自在走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规律与核心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依托于“第二个结合”的真理特质,铸魂于文化主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精神觉醒,得益于世界文化成果的交流互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结构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底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叙事体系,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文化秩序。在实践中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文化发展动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增进文化发展成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保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芳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8,共14页
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两个大局”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需要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保障其顺利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举旗定向、原... 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两个大局”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需要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保障其顺利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举旗定向、原则与目标等根本问题,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现代化建设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现代化建设环境的长治久安,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思想引领、文化导向以及政治保障等重大思想保证功能。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推动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激发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以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挥文化导向功能,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主导权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提供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支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及坚持“两个巩固”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新时代新阶段的理论产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从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砥砺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大局” “两个巩固” “两个结合”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