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医学高新技术发展方略刍议 被引量:3
1
作者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共7页
种种情况表明,当代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与以往那种在人类原质自然生命基础上对身体不适和缺陷进行治理与调节的高新技术不同,而是从分子、亚分子层次着眼认识和诊治疾病,利用新技术提供的种种技术手段,改造或制造人体组织... 种种情况表明,当代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与以往那种在人类原质自然生命基础上对身体不适和缺陷进行治理与调节的高新技术不同,而是从分子、亚分子层次着眼认识和诊治疾病,利用新技术提供的种种技术手段,改造或制造人体组织、脏器或制造人体生命,并表现为不同形态、具有多种特点的新质医学高新技术。发展医学高新技术的方略是:坚持和服务于医学宗旨;区别高新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不同并分别对待;攻克重、危、难疾病与促进全民健康目标并举;择优选择;同时不逾越生命神圣与尊严、尊重自然法则的底线;倡导理性创新;遵从技术谦逊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医学高新技术 自然实体 人工实体 理性创新 技术谦逊主义 稳态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社会”关系演进看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差异
2
作者 杨增岽 张浩一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历史地看,各国现代化过程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国情背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反思西方现代化道路,常从资本逻辑、工具理性等主导因素产生的负面后果为思维起点,却芜没了这一道路形成过程中各因素在欧洲特殊的社会结构中发挥作用、相互... 历史地看,各国现代化过程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国情背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反思西方现代化道路,常从资本逻辑、工具理性等主导因素产生的负面后果为思维起点,却芜没了这一道路形成过程中各因素在欧洲特殊的社会结构中发挥作用、相互关系的复杂机制。“国家-社会”二元分立的秩序是西方“现代化”模式历史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在“西方”的笼统概念下,“国家-社会”关系的形成在欧洲各国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挪用西方“现代化”理论和经验,而忽略本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特殊性,常常陷入“现代化”未竟的困境,或是囿于极端现代主义与“文化保守-民族主义”的二极摇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国家-社会”二元分立不同,塑造了崭新的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促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探索,对西方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批判吸收,并致力于超越西方现代化,使当代中国得以客观审视西方“国家-社会”的二元分立,让现代化的“中国式”更具有了深厚的中国自身传统文化和历史现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 西方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黏土的剪胀方程及边界面模型
3
作者 徐斌 陈柯好 庞锐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9-456,466,共9页
超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演变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力学特性。开发一个实用的本构模型可为超固结黏土的数值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首先,分析超固结黏土的剪胀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变化,将超固结参数引入剪胀关系中,建立形式... 超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演变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力学特性。开发一个实用的本构模型可为超固结黏土的数值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首先,分析超固结黏土的剪胀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变化,将超固结参数引入剪胀关系中,建立形式简单的超固结黏土剪胀方程,并将其积分为塑性势面。然后,在边界面理论的框架下,结合所提出的剪胀方程,采用简单实用的理论方法,建立超固结黏土的边界面本构模型。最后,采用大范围超固结度下的三轴排水压缩和拉伸、三轴不排水压缩和拉伸试验以及复杂应力路径试验对所提本构模型的性能进行全面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超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变化,并且在体变和孔压模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超固结 剪胀方程 边界面理论 临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的淡出与市民的凸显——黑格尔对卢梭公意构想的批评
4
作者 陈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9,共16页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关于卢梭未能区分公意(volontégénérale)和众意(volontéde tous)的批评,一向被认为是对卢梭的误读,有言过其实之嫌。不过,鉴于卢梭式“公意”的核心特质在于以普遍利益和共同善为希求对象...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关于卢梭未能区分公意(volontégénérale)和众意(volontéde tous)的批评,一向被认为是对卢梭的误读,有言过其实之嫌。不过,鉴于卢梭式“公意”的核心特质在于以普遍利益和共同善为希求对象,这势必要求与之相应的意志主体不能仅仅表现为中性的希求能力,而且应当具备规范性的认知维度。更进一步的问题在于,意志主体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规范性维度?黑格尔认为,意志的这种规范性维度只能是内生的,只有经由市民社会对“市民”的陶冶逐步发展而来,而不能像卢梭的国家对待“公民”那样,借助签订契约或外在教化,直接获得一种外铄的规范性。据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出黑格尔和卢梭的真正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不仅必须存在于国家之外,而且构成了国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黑格尔 公意 普遍意志 市民社会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涉华报告认知评析
5
作者 黄彬 江焕辉 吴乐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目的/意义]研究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GMF)对华问题的认知,有助于分析研判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全球影响的舆论走向和战略决策,为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其... [目的/意义]研究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GMF)对华问题的认知,有助于分析研判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全球影响的舆论走向和战略决策,为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其2019至2024年共894篇的研究成果分析,梳理主要作者与研究主题,基于GMF对“对华研究”的认知现状、话语偏见模式角度与对华话语偏见模式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结论]近年来该基金会的研究成果存在明显的对华话语偏见,在主题设置中存在预设立场,客观上强化西方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情绪。基于该基金会的影响力,这些负面认知可能会对美国政府决策、他国政策及舆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持续做好与国外智库沟通工作,提升国内智库话语能力和建设水平,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传播体系,在国际舆论场上发出中国声音,助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 涉华报告 中国崛起 全球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共治的机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形态探析
6
作者 方雷 卢腾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2,F0002,159,共16页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描述性概括,也是一种对政党如何引领多元主体实现社会共治的理论阐释,其建构逻辑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逻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相较于多中心治理和科层制治理,党领共治在权威分布、决策模式、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价值目标等特征方面呈现出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逻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党领共治主要通过政治统领、组织嵌合以及社会整合三种机制展开,并在基层社会场域中实现了治理权威的统筹引领、治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基层社会治理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实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国有企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基础、历史经验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林盼 赵连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2,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质态的跃迁,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既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又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和实现价值的主要阵地。通过梳理国有企业推动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质态的跃迁,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既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又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和实现价值的主要阵地。通过梳理国有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从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是在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肩负着引领科技进步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回顾国有企业从技术引进平台向自主研发策源地转变的历史过程,国有企业在规模效应、管理体系、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能够降低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成本,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国有企业应当在宏观层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中观层面加强总体统筹,增强产业链内部的协同力度;在微观层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通过三个层面的共同突破,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实践机制 国有企业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三阶状态相关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万里 蔡正银 朱俊高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岩土工程中普遍存在材料空间变异性问题,对粗粒土而言,其空间变异性主要体现在颗粒级配与密度的非均匀分布。然而,经典的状态相关理论只能描述密度与应力水平这两个状态量的影响,建立能综合考虑级配、密度和应力水平的粗粒土三阶状态相... 岩土工程中普遍存在材料空间变异性问题,对粗粒土而言,其空间变异性主要体现在颗粒级配与密度的非均匀分布。然而,经典的状态相关理论只能描述密度与应力水平这两个状态量的影响,建立能综合考虑级配、密度和应力水平的粗粒土三阶状态相关本构模型是精细化模拟的迫切需求。通过引入归一化级配参数来定量表征粗粒土初始级配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级配、密度和应力水平影响的等向固结线和临界状态线方程,并结合广义塑性理论,建立了粗粒土三阶状态相关本构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仅采用一套模型参数,就能较好地反映粗粒土在不同级配、不同密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可应用于粗粒土工程中考虑材料空间变异性的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级配 临界状态 三阶状态相关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贤嵌入乡村治理:困境、成因及纾解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心仪 杨建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嵌入理论”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新分析框架,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生力量,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不能脱离其所在的社会关系,而是必须嵌入其中。但目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还面临身份嵌入、利益嵌入、观念嵌入等方面的困境。... “嵌入理论”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新分析框架,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生力量,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不能脱离其所在的社会关系,而是必须嵌入其中。但目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还面临身份嵌入、利益嵌入、观念嵌入等方面的困境。身份方面,作为体制外治理主体,新乡贤面临嵌入村“两委”和村民法定自治主体的困境;利益方面,作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治理者,新乡贤面临将自身利益嵌入村民及村庄利益的困境;观念方面,新乡贤面临其具有的现代观念嵌入乡村传统观念的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新乡贤缺乏乡村治理的法定身份,“理性经济人”考量及乡村文化处于重塑期等。对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纾解,如可以从赋予新乡贤嵌入乡村治理的合法身份、构建乡村利益共同体、塑造现代乡村新文化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嵌入理论 乡村社会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历史转型的国家功能及其治理现代化演变
10
作者 杨述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作为最为重要的政治组织,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制度形态随着社会转型而演变。国家自产生之时起,它的内在职能就为社会需求所决定,从而体现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马克思称之为“国家职能二重性”。政治职能是根本属... 作为最为重要的政治组织,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制度形态随着社会转型而演变。国家自产生之时起,它的内在职能就为社会需求所决定,从而体现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马克思称之为“国家职能二重性”。政治职能是根本属性,社会职能为基本属性,国家治理实践就依此逻辑而展开。国家治理功能内嵌于社会运行过程,随着社会历史形态转型而演变,国家治理现代化趋势亦是现时代社会转型之必然。当人类处于农业社会背景下,国家及其治理形态为古典国家,具体体现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当人类社会演变为工业社会,国家及其治理形态转型为现代国家,具体体现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走向智能社会,国家及其治理形态必然会以一种新型国家形态而与社会转型相适应,这也是我们致力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探索的理论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职能二重性 社会形态历史转型 国家治理现代化 智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社会国家化及其原则的批判
11
作者 刘洁 吕敬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4,208,共13页
马克思经典文本是研究和叙述资产阶级社会及其自我否定的直接产物。正是由于社会个人化和社会国家化的张力,资产阶级社会往往表现出自我否定的状态。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和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现代国家既获得了历史起源,又获得了理论辩... 马克思经典文本是研究和叙述资产阶级社会及其自我否定的直接产物。正是由于社会个人化和社会国家化的张力,资产阶级社会往往表现出自我否定的状态。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和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现代国家既获得了历史起源,又获得了理论辩护。基于此,马克思深刻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国家化:这个过程不仅推动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否定,还助力于将资产阶级社会锻造为一个整合的政治世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社会国家化背后的国家原则一方面体现在黑格尔式的理论主张中,另一方面体现在现代社会的现实政治中。通过透彻把握社会国家化的国家原则,马克思在理论探索上充分展示了国家社会化的基本定向,集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理论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产阶级社会 现代国家 社会国家化 国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何以重构?——评郁建兴等著《重构基层社会》
12
作者 邱泽奇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5,200,共12页
《重构基层社会:浙江桐乡“三治融合”建设(2013—2023年)研究》(以下简称《重构》)的出版触发了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领域对中央/国家与基层关系的重新讨论。《重构》把基层治理放在基层社会里,把基层社会放在中国社会里,无疑是... 《重构基层社会:浙江桐乡“三治融合”建设(2013—2023年)研究》(以下简称《重构》)的出版触发了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领域对中央/国家与基层关系的重新讨论。《重构》把基层治理放在基层社会里,把基层社会放在中国社会里,无疑是理解基层治理的新理论视角。同时,《重构》也引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重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中央/国家与基层关系中,至少存在两个层次的关系模式,即形制的与技术的关系模式。从这两个层次出发,可以厘清一些概念上的争议,如单一制国家、国家与社会以及基层社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基层社会》 桐乡经验 国家与基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遗产地社区居民适应性驱动机制研究--以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为例
13
作者 张琳 李富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8,共7页
研究古城在旅游影响下居民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聚焦文化遗产型古城——平遥古城的在地群体,解析在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空间博弈过程,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下的感知、态度及其响应行为,重点揭示社区群体在旅游开发下的适应... 研究古城在旅游影响下居民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聚焦文化遗产型古城——平遥古城的在地群体,解析在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空间博弈过程,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下的感知、态度及其响应行为,重点揭示社区群体在旅游开发下的适应策略选择及其驱动要素。结果表明:古城社区居民正负面感知均强烈,但总体持支持态度,且参与意愿决定其参与行为;“旅游经营+常年务工”这种复合型生计模式成为古城居民在旅游经济发展下的主要适应性策略;物质资本、区位因素、劳动力和认知能力是影响居民适应的关键因素;适应能力决定适应选择,决定社区居民的适应效果,居民参与意愿是不同适应模型形成的内在动因,政府、社区的发展政策是外在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 世界文化遗产地 人地关系 社会—生态系统 旅游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岩飞片撞击实验与高压状态方程研究
14
作者 王武 杨军 +2 位作者 王新玉 徐翔云 李胜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7-554,共8页
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产之一,其高压状态方程在隧道爆破、矿产开采、武器毁伤效应与工程防护等数值计算方面具有广阔应用需求.为研究石灰岩高速冲击压缩特性,采用20 mm口径二级轻气炮设备,开展了3种石灰岩共21次飞片高速撞击实验... 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产之一,其高压状态方程在隧道爆破、矿产开采、武器毁伤效应与工程防护等数值计算方面具有广阔应用需求.为研究石灰岩高速冲击压缩特性,采用20 mm口径二级轻气炮设备,开展了3种石灰岩共21次飞片高速撞击实验.采用测速探针/高速相机、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设备,测量得到了飞片速度和冲击波历时,飞片最低速度为1.02 km/s、最高为3.91 km/s,结合飞片和石灰岩试件已知材料参数,计算得到了高速撞击产生的压力最低为5.64 GPa、最高达30.22 GPa.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了石灰岩冲击波速D与粒子速度u的线性关系,其中A类石灰岩D=2.887+0.798u,B类石灰岩D=2.872+0.892u,C类石灰岩D=2.575+1.086u.采用双参数三次多项式对石灰岩冲击压力p与体积应变μ关系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其中A类石灰岩p=145.28μ^(3)+24.44μ,B类石灰岩p=169.18μ^(3)+25.45μ,C类石灰岩p=206.57μ^(3)+21.10μ.结合石灰岩矿物组成分析可知,当密度和硬度越高的矿物含量越多时,飞片撞击速度增加导致的石灰岩冲击波速和冲击压力增长率更大.研究结果可为石灰岩本构模型状态方程参数标定等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飞片撞击实验 高压状态方程 Hugoniot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人生活的“公共性”:健康教育与基层治理中的制度—关系互构
15
作者 何雪吟 《社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87,共30页
健康教育是我国当前行政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本文以健康教育所伴随的“知识下乡”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两个县城的田野调查,分析预防医学的健康知识如何在基层治理的运作过程中,以一种情境化、嵌入式的方式对农村民众的日常生... 健康教育是我国当前行政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本文以健康教育所伴随的“知识下乡”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两个县城的田野调查,分析预防医学的健康知识如何在基层治理的运作过程中,以一种情境化、嵌入式的方式对农村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实质影响。身体健康是一项私人事务,但围绕健康知识的传递,不同的行动者们共同塑造了一个处理生活问题的公共性领域。这个领域既是制度性的,也是关系性的,两种性质互为基础,不可分割。在慢性病时代,人们对个体健康问题的本能性关注日益成为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诠释着他们对于良好公共生活秩序的理解,同时也构成了国家治理力量参与基层社会生活的一个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治理 农村保健 熟人社会 嵌入性知识 国家与农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点再造”:数字化转型重塑乡村治理的发生机制——基于S市D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实证考察
16
作者 康儿丽 谭丰隆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5,160,共13页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来看,S市D区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通过数字化转型促使乡村治理的信息传递、决策模式、运行方式发生多重革新,实现对乡村治理“接点”主体、“接点”空间与“接点”资源的再造,进而推动国家与乡村社会间的联结方...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来看,S市D区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通过数字化转型促使乡村治理的信息传递、决策模式、运行方式发生多重革新,实现对乡村治理“接点”主体、“接点”空间与“接点”资源的再造,进而推动国家与乡村社会间的联结方式从间接转向直接,联结路径从单向线性转向双向互动,联结逻辑从模糊性转向清晰化。在实践中,需要格外重视数字化转型对乡村治理“接点”的塑造及其所产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适应性调整,并基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中乡村治理“接点”主体、“接点”空间与“接点”资源的新样态,进一步优化数字乡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治理 “接点再造” 国家与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耦合: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实践路径与机制——基于桂东T村的讨论
17
作者 吴雨霞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项目制作为乡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面临着供需脱离、难以精准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一个村庄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经验案例研究,发现项目进村需要弥合行政逻辑与乡村既有自治逻辑之间的张力,自主空间留存、合法身份赋予、治理规则... 项目制作为乡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面临着供需脱离、难以精准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一个村庄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经验案例研究,发现项目进村需要弥合行政逻辑与乡村既有自治逻辑之间的张力,自主空间留存、合法身份赋予、治理规则适配、目标价值同构等机制实现项目治理中行政与自治的耦合,并将村民理事会纳入项目治理过程,构建起以自下而上的诉求表达与自上而下的项目分配为核心的“上下共治”项目分配方式,保证公共品的精准供给和高效运转。以激活乡村社会为导向的项目治理实践,能够在强化基层治理的同时保留乡村社会的主体性与灵活性,促进公共性的再生产,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互构、互嵌和双向强化,为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生活治理转型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理事会 项目治理 国家—社会关系 行政耦合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来自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证据
18
作者 张晓庆 马连福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92,I0065-I0071,共15页
随着注册制的逐步实施以及“市值退市”新规的推出,A股市场优胜劣汰加速。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提高市值管理水平成为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如何影响投资者关系管... 随着注册制的逐步实施以及“市值退市”新规的推出,A股市场优胜劣汰加速。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提高市值管理水平成为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如何影响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促进国企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提升,且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该影响越明显,说明该行为主要出于稳定股价的动机;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改善经营业绩两条路径促进投资者关系管理;有效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后,国有企业市值提高、国企市场价值被低估的现状得到缓解。文章对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企与投资者沟通交流进行了探索,对国企提高市场价值以及防止股价被低估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治理 投资者关系管理 市值管理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生产的韧性基础:国家赋能、家户自治与关系行动——基于对夔村脐橙小农生产的历时性考察
19
作者 郑先令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6,共12页
理解小农生产的韧性特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面。文章搭建“国—家—人”的框架,以夔村脐橙四十余年的小农生产为例,分析国家、家庭和家庭成员共同建构小农生产韧性的行动过程。国家在农业税费改革前后,分别以“行政性乡土嵌... 理解小农生产的韧性特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面。文章搭建“国—家—人”的框架,以夔村脐橙四十余年的小农生产为例,分析国家、家庭和家庭成员共同建构小农生产韧性的行动过程。国家在农业税费改革前后,分别以“行政性乡土嵌入”和“市场化乡土嵌入”的行动,弥补了小农生产的脆弱性,为小农生产的稳定提供了制度基础。在农业市场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农家庭依靠建立在“家庭责任”这一伦理基础上的内部自治秩序,根据代际间的比较优势,将生产分工从性别分工灵活调整为适应农业市场化的代际分工,为小农生产的延续提供了组织基础。在代际分工下,家庭成员“关系为本”的伦理性关系行动和“关系为用”的工具性关系行动,促进了小农户与市场的有机衔接,为增强小农生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适应性提供了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小农 小农生产 国家赋能 社会关系 家户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家庭城镇化与县域城乡融合机制
20
作者 石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农民家庭城镇化行动,不仅是家庭经营策略和家庭发展行为的体现,而且是地域社会结构中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基于地域视角,提出“城乡社会”分析概念,以建立起农民家庭县域城镇化的多维分析机制。在城乡社会结构中,农民家庭行为... 农民家庭城镇化行动,不仅是家庭经营策略和家庭发展行为的体现,而且是地域社会结构中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基于地域视角,提出“城乡社会”分析概念,以建立起农民家庭县域城镇化的多维分析机制。在城乡社会结构中,农民家庭行为策略构成城乡融合的生活系统,村庄社会关系的延展性与地域社会发展水平构成城乡融合的社区系统,土地制度与地方政策实践构成城乡融合的制度系统。县域空间中的生活系统、社区系统与制度系统相互交织,组成县域城乡融合的社会体系。县域城乡融合社会体系的区域差异,型塑了差异化的县域城乡融合类型:就地城镇化的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以城代乡”实现城乡有机融合;县域城镇化是一种“半城半乡”的城乡融合形态,城乡要素在县域内有机互动;异地城镇化因农民家庭的流动,村庄空心化,造成县域社会内“城乡疏离”。理解县域城乡融合机制,有助于廓清农民家庭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也为观察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微观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社会 县域城镇化 农民家庭 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