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0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 Library”视角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侧改革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艳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1,共8页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供给上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服务产品供给落后、服务空间供给平庸三个方面,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需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公司的"In Library"计划和北...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供给上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服务产品供给落后、服务空间供给平庸三个方面,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需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公司的"In Library"计划和北京西城区特色阅读空间的具体实践,分析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属性、现实意义、建设主体和发展特点,为公共图书馆建设、优化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借鉴;并从供给侧改革加减乘除四则混算法则的视角,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library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的沉浸式体验:分析框架及用户测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则谦 张天雄 赵蕊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4,166,共12页
[目的/意义]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是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认识和优化沉浸式体验是完善数字体验区建设,引领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沉浸理论、用户体验理论和数字体验区的特点,构建由包... [目的/意义]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是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认识和优化沉浸式体验是完善数字体验区建设,引领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沉浸理论、用户体验理论和数字体验区的特点,构建由包裹性、交互性、叙事性和平衡性构成的沉浸式体验分析框架,结合用户体验地图对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的沉浸式体验进行用户测试。[结论/发现]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沉浸式体验的总体效果一般,在交互性、叙事性和包裹性上表现一般,平衡性较差。空间规划不合理、数字设备不可及、体验项目不完善是影响体验效果的主要因素。[创新/价值]构建了适合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沉浸式体验的分析框架,为提升“新型数字阅读体验型”“数字阅读+纸质阅览体验型”和“趣味娱乐体验型”数字体验区的沉浸式体验效果提供参考,助力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数字体验区 沉浸式体验 用户体验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十五五”战略规划前瞻研究:历程回溯、业务变化及思考要点 被引量:5
3
作者 冯玲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启动“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公共图书馆应提前思考和全面谋划面向“十五五”时期的关键命题。文章回顾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发展历程并总结新阶段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发展变化,结合规划编制的实践经验,提出公共图...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启动“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公共图书馆应提前思考和全面谋划面向“十五五”时期的关键命题。文章回顾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发展历程并总结新阶段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发展变化,结合规划编制的实践经验,提出公共图书馆“十五五”战略规划的四大思考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十五五”规划 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书房的社会价值与时代使命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焕文 朱玲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共7页
文章探讨近十年来城市书房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认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教育、文化和社区三方面的社会价值,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担当提升民众素养、促进终身学习、弘扬... 文章探讨近十年来城市书房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认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教育、文化和社区三方面的社会价值,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担当提升民众素养、促进终身学习、弘扬城市文化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公共图书馆 社会价值 时代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组织”的行动:乡村居民集体文化活动对公共性的重塑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九霞 周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9,共11页
在快速城市化和国家社会治理转型背景下,中国乡村遭遇人口流失、公共空间衰败和价值观念失落等公共性问题。相对而言,“国家-社会”传统研究视角忽视了乡村居民在乡村生活中的主体性,而“制度-生活”研究视角能够立足村庄本位,结合村落... 在快速城市化和国家社会治理转型背景下,中国乡村遭遇人口流失、公共空间衰败和价值观念失落等公共性问题。相对而言,“国家-社会”传统研究视角忽视了乡村居民在乡村生活中的主体性,而“制度-生活”研究视角能够立足村庄本位,结合村落需求,所以更能有效回应乡村面临的公共性问题。宁波Q村与Y村组织举办的集体文化活动说明,乡村文化活动在生活需求主导与制度在场的框架下走向组织有序供给模式,并通过多维激励、关系动员和典型示范等路径有效重塑起乡村公共性,实现乡村社会从个体性到社区公共性乃至社会公共性的转变。研究构建的“主体-行动-价值”分析框架揭示了乡村公共文化活动由谁供给、乡村公共性如何重塑等问题,凸显出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在促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中的重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乡村文化振兴 公共性 社会参与 制度-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性记忆的整体化思考:突发公共事件的集体记忆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7,183,共14页
集体记忆的核心在于记忆历史连续性及其社会建构性的动态整合。现代社会公共性突发事件的频繁出现,可以作为集体记忆的源头与节点去审视。围绕集体记忆的建构“能否间断连续”进行思考,可以尝试在“理念-意象”的集体记忆建构框架下,在... 集体记忆的核心在于记忆历史连续性及其社会建构性的动态整合。现代社会公共性突发事件的频繁出现,可以作为集体记忆的源头与节点去审视。围绕集体记忆的建构“能否间断连续”进行思考,可以尝试在“理念-意象”的集体记忆建构框架下,在记忆不同的叙事维度将散点式的记忆碎片整合并类别化,进而整合出具有沿循“勾勒-黏合-构筑”脉络的现代社会公共突发事件集体记忆整体性建构逻辑。同时,在当下不确定性社会以及特定的文化语境下,以整体性为目标进行突发公共事件集体记忆能动性建构和维系,也是现代社会与国家在多重时间维度整合有益经验,以及重构对社会文化结构性认知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理念 意象 突发公共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深贵 张诗阳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共9页
文章以宏观、行业、城市、广州四个视角分析“十五五”发展环境,立足广州“图书馆之城”发展实践,从大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效能、持续推进专业化发展与负责任创新、稳慎探索社会化发展新业态、积极探寻智慧化发展新路径、创新资源建设利用... 文章以宏观、行业、城市、广州四个视角分析“十五五”发展环境,立足广州“图书馆之城”发展实践,从大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效能、持续推进专业化发展与负责任创新、稳慎探索社会化发展新业态、积极探寻智慧化发展新路径、创新资源建设利用服务模式、革新中国经验传播和扩展国内国际专业交流合作、谋求制度设计与发展规划落地实效等方面提出城市公共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的重点工作思路;呼吁编制实施“十五五”发展规划需要汇集行业智慧、凝聚行业力量、观照历史未来,以期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公共图书馆 “十五五”规划 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编制思路与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百川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作为实现2035年远期目标的关键五年,“十五五”规划对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梳理“十四五”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应用PEST分析框架全面审视“十五五”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深... 作为实现2035年远期目标的关键五年,“十五五”规划对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梳理“十四五”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应用PEST分析框架全面审视“十五五”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深入分析图书馆行业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原则、目标蓝图和路径建议,旨在为公共图书馆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参考,进而在新时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升服务效能,促进文化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十五五”规划 编制原则 目标蓝图 路径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深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十五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岩 洪光宗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五五”时期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深化公共图书馆各领域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从公共图书馆战略地位、人财物一体化总分馆体系、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新型阅读空间体系、文献资... “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五五”时期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深化公共图书馆各领域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从公共图书馆战略地位、人财物一体化总分馆体系、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新型阅读空间体系、文献资源协同发展体系、智慧图书馆体系、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图书馆传播体系等战略方向重点谋划,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十五五”时期 体系建设 一体化总分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愈性环境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用户体验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磊 唐轶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随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在改善用户心理与情感状态方面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对用户体验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 随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在改善用户心理与情感状态方面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对用户体验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分析不同用户群体对室内空间环境的需求,并通过频率分析与卡方检验,揭示复愈性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复愈性环境影响用户体验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其适用性。最后,提出符合用户生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动态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空间营造和管理策略,为未来图书馆室内空间的复愈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愈性环境理论 室内空间 公共图书馆 用户体验 空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济发展与内生型农村公共品供给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在国家大力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社区公共财力从而为乡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内生型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大致经历了“制度外”的自上而下供给模式、... 在国家大力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社区公共财力从而为乡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内生型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大致经历了“制度外”的自上而下供给模式、“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供给模式和“制度内”自上而下的项目制供给模式,当前我国正出现的是一种“由发展集体经济驱动的、村社主导”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作为项目制的有益补充,这一模式的实践逻辑在于,村社集体通过平台式经营将国家资源转化为村社公共财力,再通过分配型民主激活村庄自治,实现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区别于资源下乡下“国家⁃农户”长循环的公共品供给模式,以资源内生为特征的集体经济模式是一种“村社⁃农户”短循环的供给模式。它通过增强集体的统筹能力、推动农民再组织化,产生了一种“内生性的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从而将资源使用与村庄民主相结合,实现了供给有效和治理有效双重目标。当前,该模式效能的发挥受到集体经济发育不足、资源分配制度建设滞后的影响。对其进行优化,必须增强村社集体统筹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完善资源分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集体经济 农村公共品 内生型供给 资源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12
作者 杨峰 张雪蕾 +1 位作者 高建忠 魏青山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3,共10页
文章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系统构建了陕西省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服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框架。并通过问卷调研等多维数据采集方式,全面收集、分析了陕西省6所本科高校图书馆近3年资源建设维度的服务保障能力现状,结合陕... 文章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系统构建了陕西省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服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框架。并通过问卷调研等多维数据采集方式,全面收集、分析了陕西省6所本科高校图书馆近3年资源建设维度的服务保障能力现状,结合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具体发展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陕西省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推动区域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服务保障能力 评估体系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核心向度、基本框架与发展理路
13
作者 徐旭初 钦纪傲 韩玉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4,共22页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影响并规定了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轨迹。农村集体经济的集体演变与市场嵌入两条主线,分别对应公共性与市场性两个核心向度。核心向度的嵌入与博弈塑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模式与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影响并规定了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轨迹。农村集体经济的集体演变与市场嵌入两条主线,分别对应公共性与市场性两个核心向度。核心向度的嵌入与博弈塑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模式与发展样态。当公共性和市场性失衡时,会引发农村集体经济的阶段性问题,例如强公共性的效率不足与强市场性的公共性缺失等。基于公共性与市场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框架表现为以组织、成员、产权为内部型构要素,以政府嵌入与市场嵌入为机制的外在表达。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理路是公共性参与、市场性改革、市场性运行及公共性分配,其实质在于实现公共性与市场性的高水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公共性 市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融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探索
14
作者 吴建中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共6页
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图书馆事业从“以书为主体”向“以知识为主体”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探索和新实践,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涌现出来的创新案例和成功实践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而且丰富了现代知识服务的内容和形... 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图书馆事业从“以书为主体”向“以知识为主体”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探索和新实践,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涌现出来的创新案例和成功实践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而且丰富了现代知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国际图联等专业团体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图书馆在这方面大胆实践、积极创新。但是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信息、教育和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是信息功能的延伸、参考服务的拓展,从属于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需要审慎把握主次和轻重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探讨近年来图书馆转型中涌现的创客空间、共享办公等新生事物在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强调融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最后,建议图书馆在此基础上突破和超越自己,谋求质的飞跃,将培育社会和知识基础设施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使命追求。参考文献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转型 图书馆创新 图书馆与经济发展 知识基础设施 空间再造 查塔努加市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经济职能的法律限定与实现进路
15
作者 杨青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6,共12页
经济职能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能具有应然性和必要性。基于实现经济职能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制约,为更好实现主体功能和职能定位,应当严格限制非经济职能。非经济职能在现行法上由一般性的非经济职能以及支持和配合实施乡村治理... 经济职能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能具有应然性和必要性。基于实现经济职能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制约,为更好实现主体功能和职能定位,应当严格限制非经济职能。非经济职能在现行法上由一般性的非经济职能以及支持和配合实施乡村治理等特殊性的非经济职能构成。通过严格限制特定的公共利益这一法益指向,将职能设定的依据限定为法律、行政法规并通过法益目标锁定非经济职能范围,是严格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经济职能的理论进路。分析结果显示,结合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统一代行村、组两级集体事务的实践惯性,宜采取代理理论将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村级和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经济职能的履行主体,并禁止将非经济职能全部剥离后交给村民自治组织承担。按照差异化实现路径,一般性的非经济职能宜采取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协作履行的思路,纳入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框架;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集体规制权的定位及其谦抑性要求,采取以激励性规制或间接性规制为主、强制性规制或直接性规制为辅的规制手段,依法履行特殊性的非经济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非经济职能 公共利益 集体规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东西部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比较研究
16
作者 刘一鸣 陶庭玉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3,共12页
探究“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东西部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基本情况、比较分析服务现状和问题,可以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优化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本文运用网络调查法与比较分析法,对东西部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主体、服务... 探究“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东西部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基本情况、比较分析服务现状和问题,可以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优化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本文运用网络调查法与比较分析法,对东西部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资源、服务主题、服务方式五个维度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东西部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存在一定的差异与问题。基于此,提出我国东西部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应增强主体意识、立足用户需求、依托数字技术、融合特色内容、优化获取方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健康信息服务 东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讲好公共文化中国故事——公共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实践案例综述
17
作者 张靖 许梓若 苏丹妮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1-69,共9页
公共文化是开展国际人文交流的天然场域。2024年8-10月,文化和旅游部五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共同组织开展公共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实践案例的征集和评选工作,入选的15项典型案例和22项优秀案例展现了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和相关科研教... 公共文化是开展国际人文交流的天然场域。2024年8-10月,文化和旅游部五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共同组织开展公共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实践案例的征集和评选工作,入选的15项典型案例和22项优秀案例展现了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在公共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方面的实践创新。文章基于入选案例的内容总结和综合分析,发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现阶段主要通过国际合作框架、国际专业组织、国际人文活动、机构项目和媒体等平台,以文化符号和公共文化服务经验为传播内容,分别针对普通民众和专业群体两类受众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人文交流 公共文化服务 图书馆 文化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六要素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国际实践
18
作者 陈一 叶青青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2,共9页
文旅融合是近年来国内外各文化和旅游组织或机构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大趋势背景下,深入挖掘国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先进经验,对于国内图书馆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基于此,文章采用主题框架... 文旅融合是近年来国内外各文化和旅游组织或机构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大趋势背景下,深入挖掘国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先进经验,对于国内图书馆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基于此,文章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在旅游六要素理论基础上,通过对23个国外公共图书馆与旅游六要素融合的文本材料进行主题分析,提出“国外公共图书馆与旅游六要素融合”总主题——“行、住、食、游、购、娱”6主题——19个分主题的三级融合主题,并根据各主题梳理出国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具有便利性融合、特色性融合、新颖性融合、包容性融合、多功能性融合的5大特征,据此总结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公共图书馆 文旅融合 旅游六要素 主题框架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民间阅读推广的西藏实践:旦增曲扎的探索与启示
19
作者 吉太加 旦增曲扎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60,共5页
文章基于对牧民旦增曲扎的深度访谈,系统梳理其扎根藏北牧区十余年的基层阅读推广实践。旦增曲扎从辍学青年到公益阅读倡导者的蜕变,展现了边疆民族地区个体力量推动文化觉醒的独特路径;通过创办扫盲班、筹建西藏首个民间免费图书馆、... 文章基于对牧民旦增曲扎的深度访谈,系统梳理其扎根藏北牧区十余年的基层阅读推广实践。旦增曲扎从辍学青年到公益阅读倡导者的蜕变,展现了边疆民族地区个体力量推动文化觉醒的独特路径;通过创办扫盲班、筹建西藏首个民间免费图书馆、创新远程教育模式等举措,提升了索县及周边群众的识字率与文化参与度,能为边疆牧区精神脱贫与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阅读推广 文化扶贫 公益图书馆 精神脱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