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兰州市南北两山5种典型人工林土壤氮素硝化潜力的影响
1
作者 席杰 刘小娥 +3 位作者 苏世平 张龚 唐维春 师微柠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0-267,276,共9页
【目的】旨在探究随着温度的变化,土壤氮素硝化量和硝化速率的变化机理。【方法】以兰州市南北两山5种典型人工林(新疆杨林、侧柏林、刺槐林、新疆杨-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间歇性好氧淋洗法在室内培养,研究... 【目的】旨在探究随着温度的变化,土壤氮素硝化量和硝化速率的变化机理。【方法】以兰州市南北两山5种典型人工林(新疆杨林、侧柏林、刺槐林、新疆杨-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间歇性好氧淋洗法在室内培养,研究在不同温度(15、25、35℃)下,5种典型人工林土壤的氮素硝化特征。【结果】在前期培养内(0~7 d),在同一温度下(35℃),侧柏刺槐混交林的土壤氮素硝化速率最大,分别比新疆杨刺槐混交林、新疆杨林、侧柏林和刺槐林高8.8%、62.6%、64.8%、77.0%。在15~35℃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5种林分的硝化速率和硝化量均增加;在整个培养期(84 d)内,5种林分的硝化量在35℃达到最大,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五种林分的硝化量均值表现为35℃>25℃>15℃,且侧柏刺槐混交林的土壤氮素硝化量最大,分别比新疆杨刺槐混交林、刺槐林、新疆杨林和侧柏林高2.5%、13.2%、28.7%、40.8%。【结论】在所有土层中新疆杨-刺槐混交林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5种林分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硝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且混交林的硝化量和硝化速率均显著高于纯林;各林分敏感性均表现为25℃/15℃>3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土壤氮素硝化 林分类型 兰州市南北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南北山主要造林树种的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维 李慧婷 季海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24-132,146,共10页
为探讨西宁市南北山典型造林树种的土壤水分特征,揭示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选取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区为典型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其含水率及物理性质,分析不同造林树种下的土壤水... 为探讨西宁市南北山典型造林树种的土壤水分特征,揭示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选取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区为典型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其含水率及物理性质,分析不同造林树种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大小依次为天然草地(15.40%)>人工灌丛(14.19%)>人工油松林(13.01%)>人工云杉林(12.16%)>人工杨树林(11.77%),土壤物理性质表现为人工杨树林>人工油松林>人工云杉林,且0~100 cm土层内土壤水分随林龄、林分结构及立地条件改变而存在差异,并出现土壤水分亏缺现象。根据西宁市南北山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采取合理的乔灌草搭配模式进行人工造林是维持土壤水分平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市南北山 造林树种 林分结构 土壤水分 立地条件 土壤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城区北山林区林木害虫调查研究
3
作者 朱亚灵 许宏刚 +3 位作者 程晓月 欧阳经政 魏淑婷 王森山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66-1072,共7页
随着兰州市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业害虫的发生日趋严重。采用样线法对兰州城区北山林区的虫害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为兰州市林业虫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兰州城区北山林区的害虫多样性高,共有5目41科8... 随着兰州市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业害虫的发生日趋严重。采用样线法对兰州城区北山林区的虫害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为兰州市林业虫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兰州城区北山林区的害虫多样性高,共有5目41科87种,其中鞘翅目、半翅目和鳞翅目科数和物种数均占有明显优势,是不同林区昆虫群落的优势种。食叶害虫种类最多,占比为32%;蛀干害虫种类次之,占比为27%,枝梢害虫、球果害虫种类较多,占比分别为19%、16%,地下害虫种类最少,占比为6%。城区北山3个林区害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以九州台林区最高,为4.87和0.84。仁寿山林区与九州台林区的害虫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456,仁寿山与白塔山的相似性指数最低,为0.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城区 北山林区 害虫 种类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袁道阳 刘百篪 +2 位作者 才树华 刘小凤 王永成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5-323,共9页
通过详细地质填图研究获得了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几何学、新活动性、断错微地貌及滑动速率等的定量资料。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活动断裂 ,其几何形态较简单 ,总体走向N6 0°W ,全长约 115 .5km。根据断裂分叉、... 通过详细地质填图研究获得了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几何学、新活动性、断错微地貌及滑动速率等的定量资料。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活动断裂 ,其几何形态较简单 ,总体走向N6 0°W ,全长约 115 .5km。根据断裂分叉、拐弯及不连续阶区等几何特征和活动性的差异 ,大致可以将该断裂划分为 4条次级断层段 ,自东向西分别称为内官营段、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断裂的新活动具分段性 ,其中的内官营段为具逆断特性的晚更新世活动段 ,而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均为全新世活动段。该断裂早期具逆断特性 ,大约自中更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运动分量 ,形成了一系列山脊、冲沟、阶地等的左旋断错 ,断距几米至几百米。沿断裂带的水平位移具分组现象 ,可能反映了断裂的黏滑活动特性。根据Ⅰ ,Ⅱ级阶地的左旋断错值及其年代 ,得到了马衔山北缘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约为 3.73mm/a。同时沿断裂带还保存有断崖和断坎等 ,其中Ⅰ级阶地上的断坎高 1~ 1.5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带 滑动速率 兰州市 马衔山 地震活动 几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南北两山典型灌丛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小娥 苏世平 李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9,共12页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兰州市南北两山4种典型灌丛(红花锦鸡儿、柽柳、红砂、千头柏)0~80 cm土壤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灌丛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今后灌丛营造中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红花...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兰州市南北两山4种典型灌丛(红花锦鸡儿、柽柳、红砂、千头柏)0~80 cm土壤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灌丛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今后灌丛营造中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红花锦鸡儿灌丛的土壤容重、持水量、孔隙度、渗透速率均好于其他灌丛类型;各灌丛的土壤pH在7.63~8.19之间;红花锦鸡儿灌丛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无机氮含量均大于其他灌丛,柽柳次之;各灌丛土壤磷素和钾素变化各不相同。2)在0~80 cm土壤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加,土壤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渗透速率、土壤有机质、全氮、无机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逐渐降低;土壤pH和全钾在土壤层之间差异不显著。3)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容重与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锦鸡儿灌丛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持水量和渗透能力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因此该区域在今后的灌丛营造中考虑以红花锦鸡儿为主,能更好地发挥其保持水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灌丛 兰州市南北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气溶胶的太阳光度计观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宋广宁 杨小银 付培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0-473,482,共5页
利用春冬两季分别架设在兰州市与兰州市郊皋兰山的CE318型太阳光度计资料分析山谷内与山顶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差别,研究兰州市特殊地形影响下的AOD变化情况、以及气溶胶粒子的主要类型.市区AOD日变化可分为市区峰型和平稳型,山上为... 利用春冬两季分别架设在兰州市与兰州市郊皋兰山的CE318型太阳光度计资料分析山谷内与山顶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差别,研究兰州市特殊地形影响下的AOD变化情况、以及气溶胶粒子的主要类型.市区AOD日变化可分为市区峰型和平稳型,山上为峰型和谷型.AOD平均日变化在市区与山上是冬季大于春季,市区大于山上.市区上空的大部分气溶胶集中在600 m以下的高度层中,春季这一气层的气溶胶对总AOD的贡献率为48%,冬季为60%,冬季大于春季.山上气溶胶平均粒径冬季小于春季,冬季气溶胶粒子以细粒子为主,春季气溶胶粒子以粗粒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春季 冬季 皋兰山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南北两山5种典型人工林土壤的渗透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小娥 苏世平 李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7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树种组成的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渗透特性的改良程度,为该区域人工林营建过程中树种选择及现有林分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环渗透法对甘肃省兰州市南北两山5种典型人工林分类型(侧柏林、新... [目的]探讨不同树种组成的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渗透特性的改良程度,为该区域人工林营建过程中树种选择及现有林分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环渗透法对甘肃省兰州市南北两山5种典型人工林分类型(侧柏林、新疆杨林、刺槐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和新疆杨+刺槐混交林)的土壤渗透特性(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进行了研究。[结果]随土层深度(0—80 cm)的增加,土壤渗透性逐渐降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渗透性均表现为:新疆杨+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刺槐林>侧柏林>新疆杨林,混交林大于纯林;通用经验方程对各林分土壤渗透性的拟合效果最好,比较适合于描述研究区5种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Horton方程次之,Kostiakov方程最差。土壤渗透性与土壤初始含水率、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全氮、无机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今后兰州市南北两山植被重建过程中,应营造不同树种所组成的混交林人工植被,不宜大面积营造人工纯林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南北两山 人工林 土壤渗透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红门川流域径流对防护林结构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8
作者 朱丽 秦富仓 姚云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7,共5页
根据红门川流域原有1∶1万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1990,1995,2000和2005年共4期遥感影像,在GIS支持下,得到4期土地利用图,采用ArcView景观分析软件,得到防护林的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同时利用红门川流域1990—2006年逐日径流量的资料,研究了... 根据红门川流域原有1∶1万土地利用图,结合流域1990,1995,2000和2005年共4期遥感影像,在GIS支持下,得到4期土地利用图,采用ArcView景观分析软件,得到防护林的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同时利用红门川流域1990—2006年逐日径流量的资料,研究了防护林空间格局变化与径流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红门川流域防护林总面积和各森林类型面积方面均没有明显变化,防护林主要以乔木林为主,占防护林总面积的80%以上。在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的基础上,红门川流域的径流量由1990年的3.00×107m3减少到2005年后的1.00×107m3以下,主要是防护林发挥了削洪减洪的功能。但是从研究结果来看,还不能准确得到防护林结构变化对径流产生重要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防护林结构 北京市 华北土石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灌丛土壤渗透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苏世平 刘小娥 李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154,163,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灌丛类型对土壤渗透特性的影响,通过双环渗透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4种灌木类型(千头柏、红砂、红花锦鸡儿、柽柳)的土壤渗透特性(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深度(0-80 cm... 为了探讨不同灌丛类型对土壤渗透特性的影响,通过双环渗透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4种灌木类型(千头柏、红砂、红花锦鸡儿、柽柳)的土壤渗透特性(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深度(0-80 cm)的增加,土壤的渗透性逐渐降低。(2)不同灌丛类型间土壤渗透性表现为红花锦鸡儿>红砂>千头柏>柽柳,主成分分析评价土壤的渗透能力,排序为红花锦鸡儿>红砂>千头柏>柽柳;(3)Horton模型方程对各灌丛类型土壤渗透性的拟合效果最好,比较适合于描述本研究区4种灌丛土壤水分入渗过程。(4)土壤渗透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渗透性与总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土壤无机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之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初始含水率、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之间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5)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出9个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的土壤理化性质因子,综上,结果为今后该区域在人工林营建过程中树种的选择及现有林分抚育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南北两山 灌丛 土壤渗透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天山北坡城市群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剑 刘琳 王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7-264,共8页
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是现阶段城市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等级结构分布属于首位型,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仍相对松散,首位城市仍... 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是现阶段城市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等级结构分布属于首位型,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仍相对松散,首位城市仍具一定垄断性但不是绝对垄断地位;城市体系内各城市空间分布都呈集聚态,城市群具有典型的轴线分布特征,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培育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城镇"组团"发展、城市"点轴"开发模式等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天山北坡城市群 等级结构 规模结构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北山3个灌木优势种光合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华 徐春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09-1817,共9页
本研究对兰州北山植被优势种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光合特性和微气象环境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日变化特点,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了净光合速率(Pn)与生理... 本研究对兰州北山植被优势种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光合特性和微气象环境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日变化特点,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了净光合速率(Pn)与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1)自然条件下,3种植物的P_n日变化均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是由于午间高光强、高温构成光抑制现象。2)生理因素分别与3种植物P_n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柽柳:胞间CO_2浓度(C_i)>叶温(T_l)>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饱和水汽压(VPD)>气孔限制值(Ls),侧柏:T_r>T_l>VPD>C_i>L_s>G_s,柠条:Tr>Tl>Ci>Gs>VPD>Ls;生理因素中C_i对柽柳P_n的影响最大,T_r对侧柏和柠条P_n的影响最大。3)环境因素分别与3种植物Pn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柽柳: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RH)>土壤温度(Ts)>土壤湿度(SM)>大气温度(Ta)>大气CO_2浓度(Ca),侧柏:PAR>SM>T_a>T_s>RH>C_a,柠条:RH>PAR>SM>T_a>C_a>T_s;环境因素中PAR对柽柳和侧柏P_n的影响最大,RH则对柠条P_n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北山 光合特性 日变化 灰色关联度分析 生理参数 环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诗歌与长安城建筑文化——以“北阙—南山”的意象解读为中心 被引量:9
12
作者 康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66,共5页
唐诗中的“北阙”、“南山”意象拥有多重象征意义。其中“北阙”蕴涵着双重建筑语言 ,这与隋唐长安城、关中地区拱卫向心的建筑布局有关。“南山”的“天阙”角色蕴涵使长安城的皇权意志从有限的人文建筑向无限的自然时空延伸。隋唐长... 唐诗中的“北阙”、“南山”意象拥有多重象征意义。其中“北阙”蕴涵着双重建筑语言 ,这与隋唐长安城、关中地区拱卫向心的建筑布局有关。“南山”的“天阙”角色蕴涵使长安城的皇权意志从有限的人文建筑向无限的自然时空延伸。隋唐长安城的拱卫向心建筑布局 ,将唐朝的广袤国土凝聚在人格化建筑构型当中 ,寄寓着严肃深刻的皇权象征主题 ,赋予初盛唐诗歌雄浑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 唐长安城 北阙 南山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南北两山主要灌丛凋落物持水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小娥 苏世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7-1096,共10页
为探讨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人工灌丛凋落物累积量及其持水特性,本研究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4种主要灌丛类型[千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为探讨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人工灌丛凋落物累积量及其持水特性,本研究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4种主要灌丛类型[千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凋落物的累积量和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丛凋落物总蓄积量在0.44~48.51 t·hm^(-2),表现为红花锦鸡儿>千头柏>柽柳>红砂。除红花锦鸡儿灌丛外,其他灌丛未分解层累积量所占比例高于半分解层。凋落物最大持水率为175.20%~323.73%,柽柳最大,红花锦鸡儿最小,未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率小于半分解层。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在0.85~84.81 t·hm^(-2),表现为红花锦鸡儿>千头柏>柽柳>红砂,红花锦鸡儿和千头柏灌丛凋落物持水量表现为未分解层小于半分解层,而柽柳灌丛相反。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在浸水0~1 h直线下降,1 h后吸水速率下降幅度逐渐减小,未分解层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小于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在0.70~54.49 t·hm^(-2),表现为红花锦鸡儿>千头柏>柽柳>红砂。因此,红花锦鸡儿灌丛在兰州市北山有较好的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南北两山 灌丛类型 凋落物 持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削山造城”之生态影响的论战及思考——以兰州新城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蕾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90,共6页
以兰州为代表的诸多中国城市为应对土地资源匮乏,突破空间限制开展了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削山"以造新城。这一举措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引发了包括开发商、媒体、学者、政府、市民等在内的不同群体的论战。论... 以兰州为代表的诸多中国城市为应对土地资源匮乏,突破空间限制开展了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削山"以造新城。这一举措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引发了包括开发商、媒体、学者、政府、市民等在内的不同群体的论战。论战结果虽不甚清晰,但仍揭示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普遍问题,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山造城” 兰州新城 生态影响 论战 城市发展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北方山地城市园林植物生态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立元 《林业科技情报》 2010年第4期60-61,64,共3页
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园林设计中植物的生长状况为例,从园林生态的定义、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北方山地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北方山地城市 园林植物 生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南北绿洲城市重污染期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仝泽鹏 李艳红 +1 位作者 刘岩 侯小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2-818,共7页
为探讨天山南北绿洲城市重污染期对流层NO_2的垂直柱浓度(VCD)分布特征,利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对2015—2017年重污染期间天山北坡乌鲁木齐、石河子、小城市博乐及南坡中等城市库尔勒、小城市和田市区进行定点监测和车载移动... 为探讨天山南北绿洲城市重污染期对流层NO_2的垂直柱浓度(VCD)分布特征,利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对2015—2017年重污染期间天山北坡乌鲁木齐、石河子、小城市博乐及南坡中等城市库尔勒、小城市和田市区进行定点监测和车载移动监测,研究NO_2VCD时空分布规律,并与同期臭氧监测仪(OMI)卫星反演提供的NO_2VC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南北绿洲城市NO_2VCD日变化均呈"早晚高,中午低"趋势,其中最大4h(15:00—19:00)NO_2VCD为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石河子市>和田市>博乐市;移动监测数据表明,城市对流层NO_2VCD在风向稳定且具有较高风速的监测日时,下风向浓度通常高于上风向,且车流量较高的立交桥与道路交汇处容易出现高值;因天山南北绿洲城市的地形不同,气象因子的差别(尤其是风场)是导致对流层NO_2VCD浓度差异的重要原因;MAX-DOAS监测的NO_2VCD与OMI卫星反演NO_2VCD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南北绿洲城市 重污染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 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南北绿洲城市夏季对流层NO_2浓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仝泽鹏 李艳红 +1 位作者 刘岩 侯小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5-132,共8页
为探讨天山南北绿洲城市夏季对流层NO_2浓度分布特征,基于MAX-DOAS于2015-2017(6-8月)连续固定监测和车载移动监测,并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和气象因子,研究乌鲁木齐、博乐、库尔勒及和田的NO_2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城市对流层... 为探讨天山南北绿洲城市夏季对流层NO_2浓度分布特征,基于MAX-DOAS于2015-2017(6-8月)连续固定监测和车载移动监测,并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和气象因子,研究乌鲁木齐、博乐、库尔勒及和田的NO_2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城市对流层NO_2浓度整体高于天山南坡城市,北坡乌鲁木齐(6.90×10^(15)molec/cm^2)>南坡库尔勒(3.34×10^(15)molec/cm^2)>北坡博乐(2.68×10^(15)molec/cm^2)>南坡和田(2.60×10^(15)molec/cm^2);(2)乌鲁木齐市区日变化呈现"多峰值"波浪型分布,郊区没有明显峰谷值,博乐市区呈现"两峰一谷"日变化,郊区属于"单峰"特征;库尔勒、和田日变化特征相似,市区与郊区均为"双峰型",且夏季市区对流层平均浓度(4.42×10^(15)molec/cm^2)>郊区(3.33×10^(15)molec/cm^2);(3)车载DOAS研究发现,城市对流层NO_2在风向稳定具有较高风速的监测日下风向浓度通常高于上风向,车流量高的立交桥与道路交汇处容易出现高值;(4)因天山南北绿洲城市的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不同,气象因子的差别,是导致NO_2浓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 对流层NO2浓度 天山南北绿洲城市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北山无灌溉区植被恢复效益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茂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0-153,157,共5页
以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徐家山后山试验基地及皋兰山的部分山地为例,对人工植被、封育区、对照区群落的植被盖度、不同物种的重要值、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以兰州市北山为代表的干旱地区进行无灌溉造林,只要... 以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徐家山后山试验基地及皋兰山的部分山地为例,对人工植被、封育区、对照区群落的植被盖度、不同物种的重要值、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以兰州市北山为代表的干旱地区进行无灌溉造林,只要树种选择得当,造林技术措施正确,生态环境可以逐渐得到改善;另外,封育也是这一地区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人工植被物种的重要值的大小排序是:柠条>红柳>侧柏>沙冬青>白刺>野枸杞>山杏>山桃。红砂、合头草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优势种出现,是能够较强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人工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和物种的丰富度指数与封育区比较接近,与对照区差异较大。通过相似性比较,人工造林地、封育区与对照区在相似性方面均有较大差异,随着植物种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三者会表现出更大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灌溉 人工植被 封育 植被恢复 效益评价 兰州市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半干旱区兰州市南北两山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凤霞 韩惠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6期106-115,共10页
城市森林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有利于市民更直观的认识到城市森林的重要性,为城市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制定提供参考。选择兰州市南北两山作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云平台获取1994、2006和2017年... 城市森林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有利于市民更直观的认识到城市森林的重要性,为城市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制定提供参考。选择兰州市南北两山作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云平台获取1994、2006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引入资源稀缺性系数、支付意愿性系数和空间异质性系数,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以格网为研究单元对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6和2017年南北两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80、3.33和3.36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草地贡献率最高,达到65%左右,建设用地贡献率为负值。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服务贡献率最高,达到71%左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南山高北山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从损益矩阵看,生态用地ESV的流入是总的ESV增加的主要原因,水域ESV流出和建设用地ESV的流入减缓了总的ESV的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半干旱区 兰州南北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聂春霞 秦春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探索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胁迫力的变化规律,提出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呈倒U形变化的假设,根据2000—2016年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与用水量的偏离系数为胁迫强度,验证用水量对城镇化率的胁迫力是否符合假设。研究表明:2... 为探索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胁迫力的变化规律,提出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呈倒U形变化的假设,根据2000—2016年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与用水量的偏离系数为胁迫强度,验证用水量对城镇化率的胁迫力是否符合假设。研究表明:2000—2016年,用水总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用水总量对城镇化率、第一产业用水量对城镇化率的胁迫力呈倒V形变化,第一产业用水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的胁迫力未呈现倒V形变化,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经历了较强胁迫—强胁迫—弱胁迫(或较强胁迫)的变化过程。与假设不同是,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呈倒V形变化。鉴于天山北坡城市群第一产业用水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的胁迫力不断增强,如何减少第一产业用水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城镇化 胁迫强度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