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胁迫对冬小麦光响应能力及PSⅡ光能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有飞 赵泽 +2 位作者 吴荣军 张金恩 胡程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771-6780,共10页
为准确评价O3胁迫对冬小麦光响应能力和PSⅡ光能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通过OTC设置了活性碳过滤空气(CF,4—28 nL/L)、不通风(5H,15—68 nL/L)、环境空气(NF,7—78 nL/L)、100nL/L O3(CF100,96—108 nL/L)和150nL/L O3(CF150,145—160... 为准确评价O3胁迫对冬小麦光响应能力和PSⅡ光能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通过OTC设置了活性碳过滤空气(CF,4—28 nL/L)、不通风(5H,15—68 nL/L)、环境空气(NF,7—78 nL/L)、100nL/L O3(CF100,96—108 nL/L)和150nL/L O3(CF150,145—160nL/L)等5种O3熏蒸处理,用IMAGING-PAM测量了冬小麦(丰抗13)扬花期的Fo、Fm及自然光下的快速光曲线。结果表明,O3胁迫显著降低了冬小麦PS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最大光合速率(Pm)、半饱和光强(Pm/α)、吸光系数(IA)、调节性热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初始光能利用效率(α)、非调节性热耗散的量子产额(Y(NO))和PSⅡ吸收光能的日累计损失(Daily∑Y(NO)+Daily∑Y(NPQ));CF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Pm、α、Y(NPQ)、NPQ及PSⅡ日累计利用的光能(Daily∑Y(Ⅱ));当其余4组的Y(NPQ)和NPQ趋于饱和时,NF仍在以较快的速率上升。O3胁迫显著降低了冬小麦吸收、利用光能的能力和光保护能力,改变了PSⅡ吸收光能的分配结构,提高了冬小麦对光强变化的敏感性,加剧了光抑制,致使冬小麦受到O3和过剩光能的双重伤害;CF处理下冬小麦的光合能力和光保护能力显著提高,但对强光的潜在耐受能力低于NF;固城的空气质量已对冬小麦造成一定影响,极可能导致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冬小麦 光系统 光响应能力 ps吸收光能的去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片PSⅡ光能利用和耗散与培养基质渗透势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建波 孙国荣 +4 位作者 陈刚 曹文钟 梁建生 余政哲 陆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用荧光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碱性盐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片PSⅡ光能利用和耗散与培养基质渗透势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大于-4bar的胁迫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开放的P... 用荧光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碱性盐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片PSⅡ光能利用和耗散与培养基质渗透势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大于-4bar的胁迫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不大;然而在小于-4barNa2CO3胁迫下,Fv/Fm、Fv/Fo和Fv′/Fm′均随着渗透势的增大而增大,而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速率、捕光色素吸收的光能被用于热耗散的相对份额及热耗散速率则随着渗透势的增大而减小。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星星草幼苗在Na2CO3胁迫所导致的不同的渗透胁迫下(小于-4bar和大于-4bar)其过剩光能的耗散机制可能不同,大于-4bar的胁迫下可能存在精细的渗透调节机制,而在高强度的Na2CO3所导致的渗透胁迫下具有与其它植物不同的保护机制,可能通过两条途径耗散过剩的光能,一方面通过增加捕光色素吸收的光能被用于热耗散的相对份额及热耗散速率;另一方面通过增大ΦPSⅡ、光化学速率、ETR,增强假循环式光合磷酸化过程,而由此引起的活性氧的增加则通过体内较高活性的保护酶系统来清除,以保护光合器官免受过剩光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 Na2CO 胁迫 渗透势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ps光能利用 ps光能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与PSⅡ光能耗散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军 王建波 +3 位作者 陈刚 杜坤 刘娟 孙国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用荧光动力学的方法探讨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与PSⅡ光能耗散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星星草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大,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同时,当电解质外渗率小... 用荧光动力学的方法探讨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与PSⅡ光能耗散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星星草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大,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同时,当电解质外渗率小于0.2时,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化学速率(PR)、捕光色素的光能被用于热耗散的相对份额(HD)、热耗散速率(HDR)都随着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电解质外渗率超过0.2时,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化学速率(PR)却随着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大而减小。另一方面,电解质外渗率在小于0.15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一直在增加,但是当电解质外渗率超过0.15时,qNP却减少。本试验结果说明当电解质外渗率在一定范围内,星星草通过增加热耗散以及增加捕光色素吸收的光能被用于热耗散的相对份额(HD)和热耗散速率(HDR)来改善PSⅡ的功能,由此引起的活性氧增加则由体内较高的保护酶来清除,若超过了一定阈值则抑制了PSⅡ的功能,或者说PSⅡ系统可能遭受了不可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幼苗 NA2CO3胁迫 电解质外渗率 ps光能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PSⅡ光能耗散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晓萍 陈贻竹 郭俊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能固定和过剩光能的耗散两个方面,在光能耗散方面,除了人们以前所认识的光呼吸、Mehler反应等生化机制外,近几年人们发现在光合系统Ⅱ(PSⅡ)复合体内还存在三种光能耗散方式:a.围绕PSⅡ的电子循... 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能固定和过剩光能的耗散两个方面,在光能耗散方面,除了人们以前所认识的光呼吸、Mehler反应等生化机制外,近几年人们发现在光合系统Ⅱ(PSⅡ)复合体内还存在三种光能耗散方式:a.围绕PSⅡ的电子循环;b.与类囊体膜的能量化和叶黄素循环有关的热耗散;c与PSⅡ反应中心异质化及D1蛋白修复循环有关的能量耗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光合系统 光能耗散 ps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膜保水集热对马铃薯种苗PSⅡ荧光特性和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伟 杨谋 柳永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39-41,共3页
为探讨寒旱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耐寒旱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喜湿热品种LK99为材料,研究了塑膜小拱棚处理对马铃叶片叶绿素特性、PSⅡ荧光猝灭和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塑膜处理后,两个马铃薯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 为探讨寒旱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耐寒旱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喜湿热品种LK99为材料,研究了塑膜小拱棚处理对马铃叶片叶绿素特性、PSⅡ荧光猝灭和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塑膜处理后,两个马铃薯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a、Fv/Fm、Fv/Fm、ΦPSⅡ、ETR、qP和Pc较对照有不同程度升高,qN和Hd降低,Ex变化不大;这种影响对喜湿热马铃薯LK99表现更突出。说明塑膜提供的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两种生态型马铃薯试管苗移栽和光合效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塑膜拱棚 ps荧光猝灭 吸收光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光系统Ⅱ和光能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晶晶 龚丽丽 +2 位作者 韩涛 张雪 许晓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研究田间条件下大豆叶绿素缺乏突变体以及野生型叶片逐步展开过程中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等特性,并分析了二者在叶片展开过程中吸收光能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叶绿素缺乏导致突变体大豆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数目减... 研究田间条件下大豆叶绿素缺乏突变体以及野生型叶片逐步展开过程中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等特性,并分析了二者在叶片展开过程中吸收光能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叶绿素缺乏导致突变体大豆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数目减少,每个反应中心的光能吸收和激发能捕获增加,但是PSⅡ电子传递受阻,致使每个反应中心的激发能耗散增加。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大豆叶片所吸收的能量中分配给热耗散的能量较多,而过剩的激发能较少;同时随着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电子传递中向光呼吸分配的比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绿素缺乏 突变体 ps反应中心 光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0nm光吸收曲线技术在逆境条件下叶片光系统Ⅰ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仁杰 蒋燚 +4 位作者 朱凡 唐正 刘雄盛 姜英 王勇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在逆境条件尤其是低温和弱光等胁迫下,叶片光系统Ⅰ(PSⅠ)性能下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发生在PSⅠ的原初光化学反应。本文总结了利用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测定PSⅠ的光...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在逆境条件尤其是低温和弱光等胁迫下,叶片光系统Ⅰ(PSⅠ)性能下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发生在PSⅠ的原初光化学反应。本文总结了利用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测定PSⅠ的光化学效率、环式电子传递能力和能量分配的基本原理,及在逆境条件下的研究成果,以期为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在其它条件下对PSⅠ性能影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20 nm光吸收 光系统Ⅰ(psⅠ) 光化学效率 电子传递 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