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水田区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氮肥盈余对次年头季稻的节氮效应
1
作者 徐富贤 周兴兵 +6 位作者 郭晓艺 蒋鹏 张林 朱永川 刘茂 熊洪 郭长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2-1562,共11页
为了提高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田的氮肥施用效率,研究了上年氮素残留对次年头季稻的节氮效果,以期为再生稻田合理的氮肥管理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于2021—2023年在川南冬水田区开展3年定位试验,以优质杂交中稻品种‘旌3优6150’... 为了提高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田的氮肥施用效率,研究了上年氮素残留对次年头季稻的节氮效果,以期为再生稻田合理的氮肥管理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于2021—2023年在川南冬水田区开展3年定位试验,以优质杂交中稻品种‘旌3优6150’为试材,设置再生稻季疏穴0、25%、50%、75%、100%和预留次年头季稻氮肥用量的处理,通过再生稻发苗盛期疏穴塑造再生稻产量差,导致稻田不同氮素残留量,探究上年氮素残留与次年头季稻节氮关系。研究表明,氮残留量与再生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头季稻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比再生稻高15.48%,而稻谷氮素生产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则分别比再生稻低5.56%和16.51%。头季稻与再生稻的氮利用率呈正相关。粒芽肥(^(15)N)大部分被当年头季稻吸收,间接促进再生芽发苗,直接被再生稻吸收利用较少,并残留于土壤中供次年头季稻利用。次年头季稻节氮量与上年氮残留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上年再生稻氮残留量和次年头季稻节氮量均随着上年再生稻疏穴率增加而增加。次年头季稻节氮量与上年再生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年再生稻产量在0~4125 kg∙hm^(−2)范围内,次年头季稻可按当地高产施氮水平减少施氮量99.11~0.11 kg∙hm^(−2)。与头季稻相比,再生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下降,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增加,说明次年头季稻节氮量与上年氮残留量具有协同作用,因此,提高再生稻产量是减少稻田氮盈余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杂交中稻 再生稻 氮肥残留 节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强度时空演变及反弹效应研究
2
作者 覃朝晖 潘铮 +1 位作者 丁志国 田红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为了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并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构建节水型社会,有必要科学分析农业用水强度的变化及其反弹效应。基于2004—2022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函数对各省(市)农业用水强度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农业用水反弹效... 为了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并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构建节水型社会,有必要科学分析农业用水强度的变化及其反弹效应。基于2004—2022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函数对各省(市)农业用水强度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标准,测算了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强度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按地区划分,农业用水强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在空间上,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强度从最初的不均匀多波峰分布逐步转变为三波峰分布,各省(市)间的农业用水强度差异逐渐缩小;考虑农业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出现了较高程度的农业用水反弹现象,表明农业用水总量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为此,应加快农业节水技术创新,开发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降低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程度,从而实现减量增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强度 反弹效应 农业用水总量 农业节水技术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节水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谢育利 张志玲 +4 位作者 吴军锋 黄挺 周晔 罗维钢 潘晓璐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节水效果,为水稻种植尤其是干旱情况下水稻科学灌溉提供参考。【方法】以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10香优郁香(国审稻20216100)为供试材料,设置“薄、浅、湿、晒”灌溉(T_(1))、高水位间... 【目的】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节水效果,为水稻种植尤其是干旱情况下水稻科学灌溉提供参考。【方法】以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10香优郁香(国审稻20216100)为供试材料,设置“薄、浅、湿、晒”灌溉(T_(1))、高水位间歇灌溉(T_(2))和低水位间歇灌溉(T_(3))3种灌溉处理,考察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产量与品质及其节水效果。【结果】不同灌溉方式除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的叶宽影响差异显著外,对其他农艺性状影响差异不明显;在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方面,T_(3)表现最优,与T_(1)和T_(2)相比,产量分别提高0.02%和1.14%,穗实粒数分别提高39.40%和20.52%,结实率分别提高5.36%和3.76%,千粒重分别提高10.83%和10.61%;在稻米品质方面,T_(3)表现最优,与T_(1)和T_(2)相比,糙米率分别显著提高0.81%和0.93%,精米率分别提高1.40%和1.33%,胶稠度分别提高6.29%和7.04%;在节水效果方面,T_(3)灌溉方式能降低水稻全生育期灌水量和耗水量,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T_(1)和T_(2)相比,灌水量分别降低37.13%和26.18%,耗水量分别显著降低41.38%和37.64%,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93.45%和80.23%。【结论】低水位间歇灌溉(T_(3))模式综合效果最好,对水稻具有一定增产作用,且能改善稻米品质,同时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水稻 生长 产量 品质 节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材料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热效应作用分析
4
作者 张爱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3-1945,共3页
随着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效、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需求日益增加。相变储能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制冷材料,在冷链物流运输中展现出独特的热效应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相变储能材料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热效应机制,包括其在维持低温环... 随着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效、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需求日益增加。相变储能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制冷材料,在冷链物流运输中展现出独特的热效应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相变储能材料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热效应机制,包括其在维持低温环境、降低能耗成本、提升冷藏效果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案例相结合,旨在揭示相变储能材料在冷链物流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为行业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 热效应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进口对我国农业节水控水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喻妍 田清淞 刘念洁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7,共8页
基于1998—2021年我国245类HS 6位编码农产品的生产用水需求和进口贸易数据,探究了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多维节水效应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产品生产用水需求在品种间和地区间均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我国利用农产品进口形成节水... 基于1998—2021年我国245类HS 6位编码农产品的生产用水需求和进口贸易数据,探究了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多维节水效应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产品生产用水需求在品种间和地区间均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我国利用农产品进口形成节水效应的基础;我国农产品进口主要存在直接节水效应、产品结构效应、进口节水效率和全球净节水效应4个层面的节水效应,但不同节水效应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且多维节水效应之间并未实现充分协调,存在进口规模大而进口产品结构不优、进口直接节水量大而进口节水效率不高,以及在部分国家呈现负的全球净节水效应等潜在隐忧。因此,要持续推进农产品进口空间多元化、进口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区域农业技术合作等,以实现对国际市场水资源利用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农产品进口 节水效应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如何促进减污降碳:来自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李贵芳 李仟莹 +1 位作者 马栋栋 吴银毫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203,共8页
论文以2001—2021年黄河流域城市群的6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减污降碳指数,厘清并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黄河流域城市群减污降碳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可以显著实现黄河流域群减污降... 论文以2001—2021年黄河流域城市群的6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减污降碳指数,厘清并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黄河流域城市群减污降碳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可以显著实现黄河流域群减污降碳;(2)稳健性检验中,增加控制变量、替换解释变量以及剔除部分样本的方法均显示基准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3)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人口集聚效应和节能效应来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减污降碳,三种机制的贡献率分别为5.12%、0.56%和3.47%;(4)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除兰西城市群以外,黄河流域其余六大城市群的技术创新均可以显著促进减污降碳,且影响效果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减污降碳 产业结构升级 节能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物迁徙算法的双资源柔性作业车间节能调度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璐 宋海草 +2 位作者 姜天华 邓冠龙 巩庆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25-3141,共17页
节能调度是面向绿色制造的车间调度问题,已成为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具有机器和工人双资源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综合考虑工人学习效应和工件运输时间的影响,以最小化车间能耗为目标,提出一种改进的生物迁徙算法(MBMA)。该算法采用基... 节能调度是面向绿色制造的车间调度问题,已成为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具有机器和工人双资源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综合考虑工人学习效应和工件运输时间的影响,以最小化车间能耗为目标,提出一种改进的生物迁徙算法(MBMA)。该算法采用基于工件-机器-工人的三段式编码方法表示调度解,并设计了一种种群初始化方法,以改善初始调度解的质量。考虑到基本生物迁徙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离散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操作的离散迁徙算子,使算法能够直接在离散调度空间内进行搜索。此外,在迁徙算子中引入转换概率动态调整策略,以平衡算法探索与开发能力,另外增加了一种记忆池机制,避免算法过早收敛。对于个体更新算子,设计了一种局部搜索算法嵌入其中,以增强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大量实验结果表明,MBMA算法的计算结果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资源约束 工人学习效应 工件运输时间 柔性作业车间 节能调度 生物迁徙算法 绿色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基于预期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天宇 唐雪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下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主要渠道是预期效应,而不是收入效应或支出效应。这意味着大多数中老年家庭在没有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的情况下,就已经产生了足以减弱预防性储蓄动机的预期效应,说明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低成本的促消费政策。要更大程度上发挥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面,鼓励居民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以全方位发挥收入效应、支出效应和预期效应对中老年家庭消费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储蓄率 消费 预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补贴能提升企业碳绩效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祝平 胡燕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环境补贴既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宏观调控手段,也是减轻企业环保负担、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推动力。选取2014~2019年接受环境补贴的1094家A股上市公司3735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环境补贴对企业碳绩效... 环境补贴既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宏观调控手段,也是减轻企业环保负担、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推动力。选取2014~2019年接受环境补贴的1094家A股上市公司3735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环境补贴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补贴与企业碳绩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滞后性特征,异质性检验发现,成立时间长的企业、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与中低污染企业环境补贴作用效果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补贴中的节能减排补贴与企业碳绩效显著正相关,环境治理补贴对企业碳绩效起负向作用。据此,提出环境补贴应以降碳为重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补贴 碳绩效 节能减排补贴 环境治理补贴 滞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精馏耦合吸收处理含盐氨水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德明 杨舒壮 +1 位作者 代志先 张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0,共6页
针对含盐氨水的回收与处理,利用蒸发除盐、精馏脱氨并耦合吸收制备一定浓度的氨水。采用一系列节能技术对蒸发和精馏进行计算优化,即双效蒸发与塔顶蒸汽直接压缩热泵精馏耦合吸收工艺(SchemeⅠ)、热泵蒸发与塔顶蒸汽直接压缩热泵精馏耦... 针对含盐氨水的回收与处理,利用蒸发除盐、精馏脱氨并耦合吸收制备一定浓度的氨水。采用一系列节能技术对蒸发和精馏进行计算优化,即双效蒸发与塔顶蒸汽直接压缩热泵精馏耦合吸收工艺(SchemeⅠ)、热泵蒸发与塔顶蒸汽直接压缩热泵精馏耦合吸收工艺(SchemeⅡ)和热泵蒸发与塔底闪蒸再压缩热泵精馏耦合吸收工艺(SchemeⅢ)。选用ELECNRTL电解质模型计算物系的热力学数据和相平衡数据,并以年总费用、综合能耗和热力学效率等作为工艺评价指标,对提出的以上3种处理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SchemeⅠ相比,SchemeⅡ和SchemeⅢ可分别节省年总费用22.18%和31.66%;节约能耗47.56%和57.87%;而热力学效率则分别提高了8.59%和2.28%。显然,SchemeⅢ在年总费用与能耗方面更具优势,SchemeⅡ在热力学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氨水 热泵 多效蒸发 节能 年总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技术网络嵌入、知识重组能力与制造企业节能减排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樟生 赵梦馨怡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部署下,作为绿色转型的关键实施主体,制造企业不断利用网络嵌入和知识重组以促进其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本文以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 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部署下,作为绿色转型的关键实施主体,制造企业不断利用网络嵌入和知识重组以促进其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本文以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外部技术网络嵌入的技术网络地位和网络有效规模进行测算,基于“外部合作-知识重组-节能减排”的逻辑思路分别探索外部技术网络嵌入对制造企业节能减排的直接效应,以及从知识重组视角探讨知识再创造和知识再利用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技术网络地位和网络有效规模显著有利于降低合作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知识重组能力在技术网络地位与网络有效规模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以提高制造企业节能减排成效,为推进“统筹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网络嵌入 知识重组 节能减排 外部合作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地区耐旱作物扩种的节水降碳协同效应评价
12
作者 邓祥征 高云霄 +2 位作者 程伟 韩赜 李志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2,共9页
为应对黄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挑战,通过推广种植耐旱作物,缓解区域农业用水压力,并分析其节水降碳协同效应,研究设计了趋势照常、缓慢增长、技术引导、政策扶持等不同发展情景,制定了小麦、玉米、高粱、马铃... 为应对黄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挑战,通过推广种植耐旱作物,缓解区域农业用水压力,并分析其节水降碳协同效应,研究设计了趋势照常、缓慢增长、技术引导、政策扶持等不同发展情景,制定了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4种耐旱作物扩种的节水降碳协同效应分析方案;采用农业节水潜力修正模型和农业降碳潜力模型定量评估了不同情景下耐旱作物扩种的节水效应及降碳潜力。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最大,高粱和马铃薯则相对较小,在政策扶持情景下,2060年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的扩种规模分别为23.12万、17.34万、34.68万、40.45万hm^(2)。在技术引导和政策扶持情景下,黄河中下游作物的节水效应和降碳效应均显著提升,2060年该区总节水量达153.52亿m^(3)、降碳潜力的平均水平达65.93 t/km^(2)。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推广耐旱作物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实现节水降碳增收多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旱作物 情景分析 节水效应 降碳效应 黄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降耗对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2007-2021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13
作者 刘志雄 张久玥 黄翀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80,共8页
利用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引入能源和资源因素的C-D函数和熵权法测算各省级的经济绿色发展和节能降耗水平,实证检验了节能降耗对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空间布局上,节能降耗可推动经济... 利用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引入能源和资源因素的C-D函数和熵权法测算各省级的经济绿色发展和节能降耗水平,实证检验了节能降耗对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空间布局上,节能降耗可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且不同区域助推效果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的低水平节能降耗地区效果更显著。从结构异质性来看,这种助推效果主要依靠能源效率和节能投入的边际增长,合理的一次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有利于经济绿色发展。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可助推经济绿色发展。基于此,提出加强地区能源建设、因地制宜推进能源建设、加大能源科技创新与构建能源节约环境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耗 经济绿色发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影响的管道输送场站系统用能评价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国豪 侯磊 +3 位作者 王志国 薛孟 项新耀 杜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用能评价分析方法对系统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实际用能分析除了需要考虑能量分析外,还需要考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影响;基于能量利用和环境效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构建新的用能评价分析模型,提出温室气... 用能评价分析方法对系统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实际用能分析除了需要考虑能量分析外,还需要考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影响;基于能量利用和环境效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构建新的用能评价分析模型,提出温室气体排放过程的虚拟能计算方法;利用所建模型对原油输送场站典型工艺系统进行用能分析,考虑输入及输出过程虚拟能对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环境效应的用能分析,系统及设备(单元)虚拟效率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能 用能分析方法 环境效应 模型构建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收入效应——基于冀鲁豫粮农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益 吕明阳 韩一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8,96,共11页
为探究农业节水技术采用对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利用河北、山东和河南粮农的微观数据,构建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采用节水技术对农户具有明显的增收作用。在使用工具变量法纠正样本自选择偏差后,在... 为探究农业节水技术采用对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利用河北、山东和河南粮农的微观数据,构建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采用节水技术对农户具有明显的增收作用。在使用工具变量法纠正样本自选择偏差后,在平均意义下采用节水技术能使任意样本农户家庭的人均收入增加16.5%,当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一步控制不同农户采用节水技术决策选择的异质性后,测得由节水技术引致的家庭人均收入增幅为13.8%。第二,节水技术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马太效应”。相比于低收入农户,高收入农户采用节水技术后的收入增加幅度更大。研究据此提出:充分发挥节水技术的增收效应,减少农业节水技术采用障碍;缓解节水技术对农户收入影响的“马太效应”,提高农户节水技术认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技术 收入效应 马太效应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技培训、技术获取与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基于同伴效应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现康 梁洪松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为探究农技培训、技术获取、同伴效应和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的影响关系和机制路径,使用课题组在水资源匮乏代表区——内蒙古地区2022年的505份微观农户数据,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开展研究。研究发现:... 为探究农技培训、技术获取、同伴效应和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的影响关系和机制路径,使用课题组在水资源匮乏代表区——内蒙古地区2022年的505份微观农户数据,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开展研究。研究发现:(1)调研农户采用节水灌溉行为较多,但农户实际节水灌溉的耕地面积占家庭总耕地面积的比例较低;(2)参加农技培训、降低技术获取难度、高同伴效应均能促进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和增加采纳面积;(3)农户可以通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降低节水灌溉技术的获取难度,进而促进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行为,另外同伴效应还对技术获取具有替代作用,同时高同伴效应还会提高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节水灌溉采纳的影响,但不会促进农户的采纳面积增加。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创新政府培训方式,吸引更多农户参与;降低农户获取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成本和技术成本;发挥同伴效应的积极作用,引领更多农户参与使用节水灌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培训 技术获取 同伴效应 节水灌溉技术 采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节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艳芹 罗良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8,共17页
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国开启绿色金融区域探索的典型实践,也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节能效应... 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国开启绿色金融区域探索的典型实践,也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节能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推行有助于降低试验区的能源强度,并提升试验区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而产生节能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来促进节能效应的产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有助于改善非资源型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能源强度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而产生节能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促进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推广、挖掘节能效应的驱动力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试验区 能源强度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节能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奶牛场节本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瑞 王建发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规模化奶牛场是原料奶供给的源头并直接决定了民族奶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规模化奶牛场面临“奶价下行、成本高涨、经营亏损”的困境。文章从饲料精准加工、营养精...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规模化奶牛场是原料奶供给的源头并直接决定了民族奶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规模化奶牛场面临“奶价下行、成本高涨、经营亏损”的困境。文章从饲料精准加工、营养精准调控、疾病精准防控、环境精准管控四个维度对规模化奶牛场达成节本增效提质目标进行分析,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奶牛场 精准营养 精准健康 精准管理 节本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滴灌、喷灌与微喷灌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鲁智国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该文对滴灌、喷灌和微喷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节水效果、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在节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喷灌技术在生产效益... 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该文对滴灌、喷灌和微喷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节水效果、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在节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喷灌技术在生产效益方面表现突出,而微喷灌技术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作物类型及生产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和搭配灌溉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节水技术 滴灌 喷灌 微喷灌 节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生产多效蒸发器建模仿真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二伟 彭庆收 王二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作为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多效蒸发工序的设备较多、操作复杂,蒸发过程涉及到的变量众多、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很复杂,给现场操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蒸发器蒸水量和汽水比(新蒸汽用量与蒸水量比值)是蒸发工序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大... 作为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多效蒸发工序的设备较多、操作复杂,蒸发过程涉及到的变量众多、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很复杂,给现场操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蒸发器蒸水量和汽水比(新蒸汽用量与蒸水量比值)是蒸发工序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到蒸发工序操作成本。尤其在蒸汽不足时,蒸发效果直接影响到母液浓度,甚至影响整个生产流程及产能,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调查发现,现场操作基本以经验为主,调整工艺参数未能到达预期目的,有时甚至出现相反效果,致使蒸发器潜能未能充分发挥,生产条件未能达到最优。基于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借助流程模拟软件,搭建氧化铝生产逆流多效蒸发工艺等效物理模型,对拜尔法氧化铝生产多效蒸发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蒸水量(汽耗)的影响规律,为蒸发工序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指导,进而实现氧化铝生产节能、减排目的,助力氧化铝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仿真 氧化铝 拜耳法 多效蒸发器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