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全公正司法体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江必新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并将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既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使命,也是其基本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并将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既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使命,也是其基本方向。深刻把握“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应当从健全刑事司法体制、民事司法体制、行政审判体制和国家执行体制四个方面着力:健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以完善刑事司法体制;规范专门法院设置以完善民事司法体制;深化管辖制度改革以完善行政审判体制;深化审执分离以健全国家执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公正司法 依法治国 专门法院 审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值功效:在线庭审内在局限解析
2
作者 王庆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在线庭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功效落差,相比于司法文件承载的改革愿景,司法实践不仅陷入“叫好不叫座”的适用困境,而且产生诸多异化现象。之所以如此,除却疫情防控压力、设备技术限制等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当可归咎于在线庭审... 在线庭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功效落差,相比于司法文件承载的改革愿景,司法实践不仅陷入“叫好不叫座”的适用困境,而且产生诸多异化现象。之所以如此,除却疫情防控压力、设备技术限制等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当可归咎于在线庭审的内在局限:去仪式化与弱仪式化消解司法威严;证明样态的改变侵蚀事实认定根基,进而累及司法公正;司法效益的理论预期遭遇实践张力与不当扭曲;信息模式与权力位差的改变加剧司法风险扩散隐忧。以此观之,传统庭审本就属于“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在线庭审显然难以达致其等值功效而更多展现为差值功效,总体上可以归属为“更加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在线庭审的后续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因应疫情防控情势变化,由激进路径回归温和路径,与传统庭审相得益彰;二是因应人工智能的发展变化,成为人机协同赋能司法的典型场景,助力审判质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庭审 在线诉讼 传统庭审 差值功效 程序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司法的法治边界 被引量:25
3
作者 马长山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42,共16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现代司法发生了基础上的底层变革,在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数字司法创新,演绎出数字司法的时代逻辑,形成了新型的数字司法运行机制,使得司法质效获得了空前提升。然而,数字司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在司法能...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现代司法发生了基础上的底层变革,在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数字司法创新,演绎出数字司法的时代逻辑,形成了新型的数字司法运行机制,使得司法质效获得了空前提升。然而,数字司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在司法能动与司法谦抑、数据业务与数字正义、数字技术与法治人文上进行恰当的“三重”平衡,从而确立数字法治理念,推进司法制度变革,厘定数字正义原则,构建数字正当程序,实现数字司法的形态转型和迭代升级,进而绘就数字法治的“中国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司法 数字检察 数字法院 数字法治 数字司法运行机制 数字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司法强化与企业ESG表现——基于环保法庭设立的证据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和旺 罗勇 郑世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71,F0003,共12页
在“双碳”目标下,ESG体系建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9年至2022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司法强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 在“双碳”目标下,ESG体系建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9年至2022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司法强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法庭的设立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即环境司法强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且此作用具有长期性。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法治环境较好、司法独立性较强、环境执法强度较高的地区,环保法庭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有过诉讼或环保行政处罚经历、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环境绩效较低的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环保法庭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更大。机制分析发现,环保法庭可以通过促进企业环境治理加强、社会关注提升和信息披露水平提高来实现企业ESG表现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ESG表现 环境司法强化 环保法庭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拉图论习俗正义——对《理想国》开场对话的分析
5
作者 樊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理想国》的开场对话——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父子的对话——呈现并检验了普通人依据习俗所形成的正义观念。克法洛斯表达了一种消极正义的观念,即将正义理解为不施加伤害;玻勒马霍斯则表达了一种积极正义的观念,即将正义理解为有助于... 《理想国》的开场对话——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父子的对话——呈现并检验了普通人依据习俗所形成的正义观念。克法洛斯表达了一种消极正义的观念,即将正义理解为不施加伤害;玻勒马霍斯则表达了一种积极正义的观念,即将正义理解为有助于共同体的善。苏格拉底的检验表明:首先,积极正义同希腊传统中助友损敌的道德观念相结合,将同消极正义产生冲突;其次,放弃助友损敌观念、借助技艺—德性类比可以结合积极正义与消极正义。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以色拉叙马霍斯为代表的智者派正义观表面上颠倒了以克法洛斯父子为代表的传统正义观,但实际上只是后者的一种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理想国》 正义 克法洛斯 玻勒马霍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司法专门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洁 李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8,共12页
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环保法庭(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和环境资源审判庭的简称)作为环境司法专门化的一项制度创新,旨在提高环境司法效率和环境治理质量,但鲜有研究关注环境司法改革对企业绿色转型的... 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环保法庭(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和环境资源审判庭的简称)作为环境司法专门化的一项制度创新,旨在提高环境司法效率和环境治理质量,但鲜有研究关注环境司法改革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鉴于此,该研究借助地方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环境司法专门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环保法庭的设立对企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体现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增强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环保法庭的设立通过强化企业外部约束与提高企业内部动力双重途径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外部约束机制包括削弱政企合谋导致的治理失灵,以及增强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治理的软约束。内部动力机制包括降低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融资压力,以及提高企业技术改进过程中的创新效率。③异质性分析发现,环保法庭的绿色转型效应对污染行业、民营企业以及有环保背景CEO的企业影响更为突出。该研究表明环境司法专门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影响具有持续性,不会因为潜在的转型成本而挤出绿色创新活动,为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探索了一条激励相容的法制途径。因此,应持续深化环境司法专门化改革,加强跨流域、跨区域环境司法联动,探索司法、行政和社会组织协作模式,完善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相协调的综合治理机制,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的同时激发全社会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共治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法庭 环境司法 企业绿色转型 外部约束 内部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司法专门化能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吗?——来自环境法庭设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于连超 季培楠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110,共16页
借助环境法庭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2年的经验证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环境司法专门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法庭能够抑制企业金融化。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法庭会促使企业提高环保投资... 借助环境法庭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2年的经验证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环境司法专门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法庭能够抑制企业金融化。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法庭会促使企业提高环保投资、加强绿色创新和开展绿色并购,进而抑制企业金融化。异质性分析显示,当法治环境较差、环境规制较弱和公司治理较好时,环境法庭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溢出效应分析发现,环境法庭既能抑制设立地区的企业金融化,还能抑制邻近地区的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分析表明,环境法庭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能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改善企业主业业绩。研究结论为司法部门推进环境法治建设、微观企业优化投资决策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司法专门化 环境法庭 金融化 金融资产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初年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民初大理院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形塑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琨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学界普遍认为《大清现行刑律》民事部分的效力由1912年4月3日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决议所确立,但梳理史料却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该决议由南方政权作出且并未被北洋政府承认,故民事法源的空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解决。“现行律民事有... 学界普遍认为《大清现行刑律》民事部分的效力由1912年4月3日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决议所确立,但梳理史料却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该决议由南方政权作出且并未被北洋政府承认,故民事法源的空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解决。“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确立,离不开大理院在“司法兼营立法”过程中的塑造。民初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大致经历了通过《大清民律草案》的尝试与挫败、大理院确立“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地位、剥离《大清现行刑律》刑法属性及该律地位的巩固等阶段。纵观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自清末兴起的“诸法合体说”起了关键作用,大理院根据该观点将《大清现行刑律》区分为不同的部门法,既解决了“无法可依”的困境,又避免另立新民法将会遭受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现行刑律》 《大清民律草案》 诸法合体 大理院 民事有效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法传统与司法理性——以最高法院信访制度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左卫民 何永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中国历来重视最高法院的信访工作,但是信访实践与形式理性化的司法技术间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由于其存在具有深刻的政法传统背景,故在可预见的将来取消最高法院的信访制度是不现实的。不过伴随中国政法传统的变迁,作为政治参与形式、... 中国历来重视最高法院的信访工作,但是信访实践与形式理性化的司法技术间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由于其存在具有深刻的政法传统背景,故在可预见的将来取消最高法院的信访制度是不现实的。不过伴随中国政法传统的变迁,作为政治参与形式、纠纷解决机制的最高法院信访制度,将会逐步纳入到现代司法的运行机制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法院 信访 政法传统 现代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过境货物知识产权保护最新态势——兼评欧洲法院“NOKIA”案和“PHILLIPS”案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怀印 孔瑶 孙大龙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6,共5页
自2008年10月以来,在欧盟一些海关屡屡发生过境货物遭到扣押的事件,尤其是荷兰海关屡次扣押印度等国的过境药品,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英国和比利时法院分别在审理"NOKIA"案和"PHILLIPS"案过程中对过境货物是否... 自2008年10月以来,在欧盟一些海关屡屡发生过境货物遭到扣押的事件,尤其是荷兰海关屡次扣押印度等国的过境药品,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英国和比利时法院分别在审理"NOKIA"案和"PHILLIPS"案过程中对过境货物是否扣押产生疑问,并向欧洲法院提出咨询。近期欧洲法院对两案合并审理,做出一项里程碑意义的判决,厘清了过境货物、"虚拟制造"理论等基本问题,对欧盟海关的知识产权执法和法院司法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也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法院 过境货物 “虚拟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解释两岸关系的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叶中 祝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凭借所谓"释宪"机制,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针对两岸关系,已作成"法统"型、权利型、制度型三类共16个解释。大法官在解释两岸关系时,综合运用了文义、论理、历... 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凭借所谓"释宪"机制,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针对两岸关系,已作成"法统"型、权利型、制度型三类共16个解释。大法官在解释两岸关系时,综合运用了文义、论理、历史、体系等传统解释方法,以及"政治问题不审查"、"结果取向解释"以及"宪法解释宪法"等新兴解释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法官在选择解释两岸关系的方法时,表现出所谓"去政治化"倾向。而"台独"分裂势力也正是利用大法官解释两岸关系时的"去政治化"倾向,力图通过维持形式上"中立"的法学方法,为其"台独"目的提供"正当化"外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改革” 两岸关系 “司法院”大法官 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法视野下的情报部门元数据监控——以欧洲法院数字权利案为视角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常青 薛大政 吴轩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19,50,共7页
[目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对通讯内容进行监控相同,情报部门对元数据的监控亦会严重干涉被监控者的基本权利。因而如何规制情报部门元数据监控从而在国家安全维护和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之间取得平衡遂成为当前各国亟待解决的... [目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对通讯内容进行监控相同,情报部门对元数据的监控亦会严重干涉被监控者的基本权利。因而如何规制情报部门元数据监控从而在国家安全维护和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之间取得平衡遂成为当前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分析《数据保护指令》《数据保存指令》和《欧盟基本权利宪章》对情报部门元数据监控的规制,以及2014年欧洲法院数字权利案的基本法理。[结果/结论]可以得出:欧盟法对情报部门元数据监控的规制一直处于国际社会前列;数字权利案明确情报部门元数据监控会干涉公民表达自由权、个人生活权和个人数据权,并为情报部门元数据监控设置更高的标准;该案判决对欧盟成员国影响深远,也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极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数据 元数据监控 情报部门 欧盟法 欧洲法院 数字权利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背景下南海争端解决的国际司法途径探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猛宗 刘万啸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通过国际司法途径解决南海争端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法治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建立和平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的重大现实需求。依法治国也包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通过... 通过国际司法途径解决南海争端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法治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建立和平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的重大现实需求。依法治国也包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通过国际法院及国际仲裁等国际司法途径解决南海争端,应该成为我国的重要选择之一。我国应加强对高端国际法人才的培养、选拔,并积极向国际司法机构输送相关人才,增强我国运用国际司法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南海争端 国际法院 国际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领导”:法院体制改革的重大误区 被引量:9
14
作者 廖中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认为 ,当前法院体制改革中 ,主张将人、财、物权划归最高人民法院统管 ,即在法院系统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并从制度层面、理论观念和传统意识的角度 。
关键词 中国 法院 体制改革 垂直领导 行政主导 功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设置理念、运行效果及问题探析—以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村宅基地纠纷案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82,191,共10页
最高法院的巡回法庭是中国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探索者,是司法领域法治改革的新生事物。巡回法庭执法办案已有了初步实践,其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司法改革措施,构建科学高效的审判权运行机制,落实法官司法责任制,建立主审法官会... 最高法院的巡回法庭是中国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探索者,是司法领域法治改革的新生事物。巡回法庭执法办案已有了初步实践,其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司法改革措施,构建科学高效的审判权运行机制,落实法官司法责任制,建立主审法官会议制度,集体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在保证司法公正和法律适用标准统一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初步实现了预期目的。但是,该制度实行的时间还不长,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完善巡回法庭运行机制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巡回法庭 司法地方化 初步实践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法院及其对欧共体法律的解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文波 魏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4-69,共6页
本文探讨和总结欧洲法院的人员组成、职能和职权 ,说明了法院的管辖范围、预裁决制度的内涵以及预裁决对法律解释的实践。本文可使我们对欧洲法院有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并从此种司法制度及其运行实践中得到有益启示。
关键词 欧洲法院 预裁决 法律解释 欧共体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信息化与公民刑事诉讼权利的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102,共11页
法院信息化是中外法院面对迅猛增加的案件数量的必然选择,主要有案件卷宗的电子化、以网络为载体的案件信息公开、依托现代技术的办案和管理平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审判辅助系统等核心内容。法院信息化虽给法院审判工作... 法院信息化是中外法院面对迅猛增加的案件数量的必然选择,主要有案件卷宗的电子化、以网络为载体的案件信息公开、依托现代技术的办案和管理平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审判辅助系统等核心内容。法院信息化虽给法院审判工作和公民参与诉讼带来了便利,但也对公民的刑事诉讼权利造成了影响,例如带来有罪推定风险、损害控辩平等、增加个人信息保护难度。通过确立信息隔离和信息开示、提升辩方获得和运用信息能力、引入被遗忘权等途径,可以实现法院信息化与公民诉讼权利保障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信息化 刑事司法 公民 诉讼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院作用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滨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 ,但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国际法院规约》的范围内 ,从国际法院管辖权的角度 ,探讨了加强国际法院作用的现实途径 :有所侧重地利用其诉讼管辖 ;充分利用具有多种优势的特别分庭 ;而咨询管辖则...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 ,但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国际法院规约》的范围内 ,从国际法院管辖权的角度 ,探讨了加强国际法院作用的现实途径 :有所侧重地利用其诉讼管辖 ;充分利用具有多种优势的特别分庭 ;而咨询管辖则为国际组织提供了预防与解决争端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院 管辖权 联合国宪章 诉讼管辖 咨询管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政策的规范内涵、适用范围和实际功效——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政策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焦洪昌 潘堃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2,共8页
司法政策源于我国宪法法律构成的规范性体系,是司法体制运行中政治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结果。司法机关通过制定司法政策措施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规范法律适用和司法行为、调整司法系统内部结构关系等。随着司法政策功能的拓展,人民法... 司法政策源于我国宪法法律构成的规范性体系,是司法体制运行中政治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结果。司法机关通过制定司法政策措施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规范法律适用和司法行为、调整司法系统内部结构关系等。随着司法政策功能的拓展,人民法院正在从“克制司法”走向“能动司法”,从关注“校正正义”走向关注“分配正义”,从“司法权地方化”走向“司法权国家化”。基于这一司法政策功能的认知,有必要在司法改革中突出司法政策的制度设计,完善司法政策决策程序,更好地履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职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政策 能动司法 分配正义 司法权国家化 最高人民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议案评论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利江 《南洋问题研究》 2003年第4期60-70,共11页
2002年12月17日,国际法院在分析了1891年英国和荷兰的有关条约和国家继承之后,依据有效统治理论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关于利吉丹岛和西巴坦岛的主权争议案作出了判决,将两个小岛的主权判给了马来西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该判决... 2002年12月17日,国际法院在分析了1891年英国和荷兰的有关条约和国家继承之后,依据有效统治理论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关于利吉丹岛和西巴坦岛的主权争议案作出了判决,将两个小岛的主权判给了马来西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该判决的主要内容,随后对本案在国际法以及国际政治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评论。本文认为,国际法院依据有效统治理论进行裁判是值得疑问的。这样的判决不利于保持有争议地区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吉丹岛 西巴坦岛 岛屿主权争议 有效统治问题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国家继承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