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to coordinate independent participants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被引量:10
1
作者 Chen Kebing Gao Chengxiu Wang Y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3期520-526,共7页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pply chain with one supplier and multiple retailers under deterministic price-sensitive customer demand, an optimal strategy is proposed based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irst the dec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pply chain with one supplier and multiple retailers under deterministic price-sensitive customer demand, an optimal strategy is proposed based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irst the decentralized system in which the supplier and the retailers are independent, profit-maximizing participants with the supplier acting as a Stackelberg game leader is studied. Numerical examples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ordination. The conventional quantity discount mechanism needs to be modified to coordinate the supply chain, so a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is proposed to coordinate such supply chain. Lastly, a special decision under certain demand rates is studied. The pricing and replenishment policies can be decided sequentially, which yields much less loss comparing with optimal decision when the demand rates are sufficiently l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Stackelberg game sequential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供应中断风险下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涨价策略与限购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锐 王宇 鲍丽娜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本文研究了零售商应对供应中断风险下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的涨价策略与限购策略。研究模型考虑一个垄断零售商在两个订货周期内向市场销售一种生活必需品,第二期的供应中断风险可能导致消费者在第一期发生恐慌囤货。研究基于对消费者恐... 本文研究了零售商应对供应中断风险下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的涨价策略与限购策略。研究模型考虑一个垄断零售商在两个订货周期内向市场销售一种生活必需品,第二期的供应中断风险可能导致消费者在第一期发生恐慌囤货。研究基于对消费者恐慌囤货决策模型的刻画,分析了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如何影响零售商利润以及社会总福利,然后进一步分析了零售商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应采取涨价策略或限购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将如何影响社会总福利。研究结果表明:(1)当零售商拥有足够的库存时,一定程度的恐慌囤货可以增加零售商利润和社会总福利;而当恐慌囤货导致零售商严重缺货时,恐慌囤货将损害零售商利润和社会总福利。(2)当零售商需要采取策略应对消费者恐慌囤货行为时,存在一个消费者恐慌强度的阈值,当恐慌强度低于阈值时,零售商应采取涨价策略调节消费者的囤货需求;当恐慌强度高于阈值时,零售商应采取限购策略限制消费者的囤货。(3)零售商不同的应对策略对社会总福利有不同的影响,当恐慌强度非常高时,采取限购策略可以显著改善社会总福利;采取涨价策略可以提高零售商的备货动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社会总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供应中断风险 恐慌囤货 需求管理 限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提升了供应链韧性吗?——基于供需波动的视角
3
作者 焦小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139,共12页
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正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探讨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2007—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年度数据,以供应链供需波动为视角,探讨企业数字化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 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正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探讨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2007—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年度数据,以供应链供需波动为视角,探讨企业数字化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显著提升供应链韧性,且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主要通过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及企业创新能力来提升供应链韧性,且当企业处于竞争性行业或非高科技行业、属于国有企业、存在较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时,企业数字化的供应链赋能效应更显著。建议从搭建数据驱动发展模式、打造“数链科技”型供应链、培育数字化龙头标杆企业和“生态链”“典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供应链韧性 供需波动 供应链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汤骏 陈红坤 +2 位作者 徐维炜 高鹏 吴海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99,共9页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加剧了电网运行不确定性,而灵活性指标在电网分区中可衡量片区电网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兼顾片区电网灵活性供需平衡,建立表征片区电网灵活性裕度的评估指...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加剧了电网运行不确定性,而灵活性指标在电网分区中可衡量片区电网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兼顾片区电网灵活性供需平衡,建立表征片区电网灵活性裕度的评估指标;改进电气距离并建立电气联系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同时考虑片区电网电气联系和灵活性的双层分区优化模型,上层是网架决策模型,下层是灵活性优化模型,在双层迭代中得到最终分区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片区灵活性的分区方法不仅满足分区基本条件,还能保证各片区留有一定的灵活性裕度,提升了片区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分区 灵活性 供需平衡 电气联系 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尺度下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匹配特征——以宁德市廉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从治 潘滢 +1 位作者 尹伟伦 兰思仁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43-2254,共12页
从微观尺度视角探究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关系,有助于乡村精准提升文化服务功能,对解决乡村资源错配问题,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廉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微观尺度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量化,... 从微观尺度视角探究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关系,有助于乡村精准提升文化服务功能,对解决乡村资源错配问题,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廉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微观尺度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量化,建立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耦合协调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确定廉村文化服务供需空间匹配特征。结果表明:(1)廉村三种文化服务类型中游憩休闲评分最高,美学体验次之,科教人文最低。在空间分布上,游憩休闲与美学体验空间分布相似,高值区域集中在古榕树及溪边,科学文化高值区域在宗祠及薛令之雕像区域。(2)文化服务供给区域集中在廉村聚落及其周边,其中以东侧城墙入口处以及南侧城墙入口处供给能力最强。需求区域相对分散,以廉村主入口区域需求最高,聚落内北部居民点、古官道、自助茶室以及沙洲处也出现高值点。(3)整体上供需耦合协调关系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聚落及周边区域处于较为协调状态,二是聚落外围区域供需关系稍显失调。其中濒临失调区域占比54.69%,轻度失调区域占比27.03%,协调区域占比18.28%。(4)根据供需匹配结果,将廉村空间分为四类,文化服务表现良好区、重点改进区、额外潜力区以及缓慢改进区。建议优先针对重点改进区,即沙洲东南区域和聚落北侧入口处,进行资源配置,能够实现资源效果收益最大化。总体来看,廉村内部空间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服务供需错配,基于评估结果为廉村精准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提供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供需匹配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自相关分析 耦合协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系统洪水调节服务供需平衡及风险管理分区——以山西省岚县为例
6
作者 杨丽雯 张亚琳 +4 位作者 马雅丽 栾青 洪丹丹 王大勇 徐树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6,共12页
为了更好地调节和管理洪水风险,使用 SCS-CN模型计算洪水调节服务供给量,使用 FloodArea模型模拟洪水淹没量表示洪水调节服务需求量,评价山西省岚县 5年一遇、10年一遇和 25年一遇洪水调节服务的供需关系,并结合人口分布进行风险管理分... 为了更好地调节和管理洪水风险,使用 SCS-CN模型计算洪水调节服务供给量,使用 FloodArea模型模拟洪水淹没量表示洪水调节服务需求量,评价山西省岚县 5年一遇、10年一遇和 25年一遇洪水调节服务的供需关系,并结合人口分布进行风险管理分区,得到如下结果.1)5年、10年和 25年一遇洪水调节服务供给量呈增加趋势,10年一遇比 5年一遇洪水调节服务供给量低 33.05%,主要源于土壤湿润状况不同.2)5年一遇、10年一遇和 25年一遇洪水调节服务需求量逐渐增加,5年一遇和 10年一遇洪水连续发生时,风险主要来自淹没深度的增加.3)10年一遇洪水调节服务供需不平衡面积远高于 5年和 25年一遇洪水,表明生态系统洪水调节服务供给不足以应对小洪水和中洪水连续发生的情况;5年一遇和 25年一遇供需不平衡面积受海拔高度和土地利用的影响,10年一遇供需不平衡面积受降雨量的显著影响.4)5年、10年和 25年一遇洪水调节服务强优先管理区仅分布于东村镇,优先管理区和亚优先管理区分布与洪水调节服务供需不平衡区域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汾河上游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洪水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洪水调节 供需平衡 洪水风险管理 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
7
作者 王婧煜 赵媛媛 +1 位作者 耿君 高广磊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87,I0005,共10页
为明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格局特征及供需匹配关系,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该研究量化评估了2000—2020年工程区内食物供给、水源涵养、碳固存、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5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采用四... 为明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格局特征及供需匹配关系,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该研究量化评估了2000—2020年工程区内食物供给、水源涵养、碳固存、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5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采用四象限模型法结合供需耦合协调度计算来探究供需匹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管理分区,提出针对性规划管理建议。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除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需求降低外,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均有所增加。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存在空间异质性,但总体来看都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2)从供需匹配上来看,生态系统服务以低供给-低需求空间匹配和高供给-低需求空间错配为主,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生态脆弱、人口稀少的状态。3)工程区耦合协调度总体以中低水平为主,呈现显著空间分异性。高度协调区域较少,基本协调和中度失调区域分布较广,部分地区存在重度失调。4)基于供需匹配关系及供需耦合协调度,将研究区分为4类一级分区和6类二级分区,提质预防区应注重生态资源与产业的保护与效益提升,保护发展区应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并带动产业协同发展,城镇优化区需在提高生态治理能力的前提下发展城镇,综合提升区需发展新业态重塑生态与经济关系。本研究结果为优化区域生态管理、提升供需匹配度和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 耦合协调度 防风固沙 时空格局 综合管理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与生态管理分区
8
作者 陈相标 丁文荣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为揭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和耦合协调关系。以滇中地区为研究单元,在测算和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基础上,利用象限匹配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和耦合协调性,进而通过空间叠置分析综合... 为揭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和耦合协调关系。以滇中地区为研究单元,在测算和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基础上,利用象限匹配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和耦合协调性,进而通过空间叠置分析综合划定生态管理分区,并提出生态管控措施。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滇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呈现出“增加—降低—增加”的态势,总体增幅为0.3%,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总体从西向东减少。(2)滇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各州市的主城区,需求低值区主要集中于研究区西北和西南部人口密度较低的山地丘陵区。(3)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类型中有45.24%的区县出现不匹配现象,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平均值为0.49,表现为基本协调。(4)综合分析将滇中地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涵养区、生态重塑区和生态修复区,并针对不同片区提出相应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将为滇中地区生态管理与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耦合协调 生态管理分区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静稳天气事件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管控
9
作者 姜海洋 蒋明华 +5 位作者 丁坤 杜尔顺 兰焮尧 方宇晨 张宁 康重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2,共11页
新能源电量高占比下,极端气象事件给电力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与挑战。在这些极端气象事件中,极端静稳天气作为一种特殊大气特征,容易导致连续多日新能源持续低出力的极端场景,严重影响新型电力系统长周期供需平衡。针对极端静稳天气造... 新能源电量高占比下,极端气象事件给电力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与挑战。在这些极端气象事件中,极端静稳天气作为一种特殊大气特征,容易导致连续多日新能源持续低出力的极端场景,严重影响新型电力系统长周期供需平衡。针对极端静稳天气造成的电力长周期供需不平衡风险,从优化规划的角度提出风险量化评估与管控方法。首先,定义面向电力安全保供的极端静稳天气,辨识和选取极端场景。然后,基于提取得到的场景进行电力生产模拟,构建电力长周期供需不平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机会约束的极端静稳天气下长周期供需不平衡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嵌入传统电力规划模型,实现面向长周期供需不平衡风险管控的长周期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并基于IEEE RTS-79算例分析论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探究了长时储能在管控极端静稳天气下长周期供需不平衡风险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静稳天气 供需平衡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长时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西北地区生态管理分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智 苏洋 舒芹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5-1126,共12页
准确识别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特征,划定生态管理分区,对指导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西北整体生态系统,从水-能源-粮食协同发展角度,量化了2000—2022年西北地区产水服务、固碳服务、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的空... 准确识别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特征,划定生态管理分区,对指导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西北整体生态系统,从水-能源-粮食协同发展角度,量化了2000—2022年西北地区产水服务、固碳服务、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的空间匹配特征,依据供需匹配盈余情况和可持续特征划定生态管理分区。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匹配状况不同,产水、粮食服务的供需呈波动上升态势或维持稳定;固碳服务需求增长,供给和供需比均为下降态势,供需匹配逐渐失衡。(2)粮食生产服务多为可持续发展型,产水服务、固碳服务多为不可持续型。(3)分类管理生态分区,兼顾自然和人类福祉,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基础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系统服务精准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生态管理分区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供应链溢出效应研究——降低供需协调成本机制与溢出溢入双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平 卫芯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5,共16页
在倒逼效应、资源效应和同群效应等的作用下,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通过供应链传导机制影响其上下游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种供应链溢出效应不仅受到企业间经济联系的交易成本影响,而且与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各自的能力相关。采用沪深A... 在倒逼效应、资源效应和同群效应等的作用下,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通过供应链传导机制影响其上下游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种供应链溢出效应不仅受到企业间经济联系的交易成本影响,而且与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各自的能力相关。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的数据分析表明:行为企业(溢出端)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目标企业(溢入端,即行为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行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通过降低目标企业供需协调成本来产生供应链溢出效应,且目标企业供需协调成本降低能够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供应链溢出效应;当行为企业与目标企业合作频率较高、行为企业议价能力和成长性较强、目标企业吸收转化能力较强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供应链溢出效应更强,即供应链溢出是溢出端与溢入端“双向奔赴”的过程。因此,应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成长能力和吸收转化能力,充分利用供应链溢出效应加快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溢出效应 同群效应 供需协调成本 合作频率 议价能力 成长性 吸收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适配性理论视域下红色档案育人服务的实践偏差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梦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6,101,共6页
文章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构建了由相关性、可及性、质量性、相适性四个维度组成的红色档案育人服务供需适配性分析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践分析阐述了实践中存在的几种偏差:管理目标与成长需求的错位、“均等化”服务与多元差异化需求... 文章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构建了由相关性、可及性、质量性、相适性四个维度组成的红色档案育人服务供需适配性分析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践分析阐述了实践中存在的几种偏差:管理目标与成长需求的错位、“均等化”服务与多元差异化需求不适、“零碎化”供给与集成化需求不符、有限性供给与开放共享异步。据此,提出红色档案育人服务要坚持需求导向,在供给逻辑上精准识别和匹配需求,谋求开放共享,深化数智开发;在需求策略上强化通识教育和方向性引导;供需两侧双向发力,不断推动红色档案育人服务达到适配均衡的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档案 育人服务 供需适配性理论 双向协同 数智开发 知识集成 开放共享 泛在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3
作者 李大强 张飞云 +2 位作者 周红涛 马丽娜 李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06-4714,共9页
以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使用InVEST模型,ArcGIS软件和最小阻力(MCR)模型等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现状进行分析.依据供需的匹配度和耦合协调度,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布不... 以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使用InVEST模型,ArcGIS软件和最小阻力(MCR)模型等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现状进行分析.依据供需的匹配度和耦合协调度,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布不均,山地和绿洲地带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输出区,人口高度集中的市中心则成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集中区域.6000m网格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的信息熵和变异系数值分别达到了1.48和0.41;乡镇尺度上分别为1.44和0.43.由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共同确定946个生态源地,面积达10003.70km^(2),在城市群中西部地区分布密集;生态廊道共2291条,长约22191.89km,呈网状分布;生态节点共151个,障碍点共2082km^(2),主要分布于各城市中心以外的区域.对该区域内723个乡镇及街道依据乡镇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进行分类,共划分出24个生态协调区,55个生态保育区,48个生态改良区,176个生态控制区和420个生态修复区.其中,生态修复区需优先缓解生态压力,实施退耕还林和湿地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 生态管理分区 生态安全格局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供需协同发展研究
14
作者 谭德明 陈可沛 +3 位作者 吴大维 李延欢 胡四新 张彩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3,共11页
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作为城市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两者的空间匹配规律,对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以人口为中介变量的轨道交通-土地利用供需模型,设置自然发展和低碳发展两种情景;基于轨道交通兴趣点数据... 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作为城市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两者的空间匹配规律,对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以人口为中介变量的轨道交通-土地利用供需模型,设置自然发展和低碳发展两种情景;基于轨道交通兴趣点数据(POI)、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LULC)及人口热力大数据,运用客流潜力模型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预测客流供需;最后,运用泰森多边形空间分析法与耦合度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情景下深圳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耦合情况,识别耦合失调原因。结果表明:两种情景下,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耦合度均值均稳定在[0.7, 0.8],且在空间上总体呈现“西高东低”“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耦合失调的站点多呈现轨道交通供给能力弱于人口出行需求的供需失衡。相较于自然发展情景,低碳发展情景下,58.63%的泰森多边形单元耦合度占优,验证了低碳发展情景对提升深圳市轨道交通客流和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的积极意义。但由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下降,低碳发展情景出现了更多Z<1的失调站点,导致人口出行需求弱于轨道交通供给的局部供需失衡。研究结果可为超大城市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和协调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协同发展 供需模型 轨道交通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分析
15
作者 王笑丛 刘成龙 张健勋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作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绿色储粮技术正在被大力推广,评估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给与需求是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重心坐标法、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 作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绿色储粮技术正在被大力推广,评估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给与需求是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重心坐标法、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水平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主产区应用水平最高,主销区应用水平增长最快,产销平衡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水平较为薄弱。东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应用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水平变化呈优化趋势,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耦合协调度重心向东偏南方向迁移,与之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科技支撑和粮食企业平均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储粮技术 供需关系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不确定下的流感疫苗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
16
作者 狄卫民 王慧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共7页
流感疫苗与国民健康息息相关,但产出随机且需求不确定。为尽量做到供需平衡,研究双重不确定背景下流感疫苗供应链的契约协调问题。综合考虑流感疫苗作为自费疫苗的季节性特征和社会属性,在引入疫苗销毁成本和负外部社会成本基础上,以期... 流感疫苗与国民健康息息相关,但产出随机且需求不确定。为尽量做到供需平衡,研究双重不确定背景下流感疫苗供应链的契约协调问题。综合考虑流感疫苗作为自费疫苗的季节性特征和社会属性,在引入疫苗销毁成本和负外部社会成本基础上,以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供应链决策模型。以集中决策模式下的系统收益和最优计划产量为基准,证明分散决策下的批发价契约无法有效协调双重不确定下的供应链,提出既能有效协调供应链又能使供应链成员收益得到帕累托改进的混合风险共担契约。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契约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协调 随机产出 需求不确定 混合风险共担契约 流感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planning under dynamic lot sizing costs with capacity decision 被引量:3
17
作者 Hongyan Li Tianhui You Xiaoyi Lu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Studies show that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improves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However,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realistic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scheme. We investigate a two-echelon supply... Studies show that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improves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However,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realistic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scheme. We investigate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 planning problem with capacity acquisition decision under asymmetric cost and demand information. A simple negotiation-base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s developed to synchronize production/order strategies of a supplier and a buyer. The coordination scheme shows how the supplier and the buyer modify their production and order policy in order to find a joint economic lot sizing plan, which saves the overall supply chain cost. The alloc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benefit is determined by negotiation.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multiple periods, multiple level supply chain lot sizing with capacity decision, a heuristic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find coordination solutions.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tudy indicate the performance of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joint economic lot sizing NEGOTI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pacity acquisition heu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多中心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匹配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骆畅 王方民 +1 位作者 李高高 杨朝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816-5827,共12页
城市公园绿地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福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供需匹配评估体系,利用多源数据量化供给与需求,识别供需平衡与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 城市公园绿地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福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供需匹配评估体系,利用多源数据量化供给与需求,识别供需平衡与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供给呈北高南低、分散布局的格局,需求呈中心高、外围低的格局;(2)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特征显著,其中52.38%的组团文化服务供给滞后,33.33%的组团属于供给超前状态;供需耦合协调指数平均值为0.50,协调发展程度空间分布呈“中心高、外围低”格局;(3)综合分析供需均衡与耦合协调结果发现,由于供给超前导致了外围城市组团的失调发展,而城市中心区域组团在供给滞后状态下维持了中等水平协调发展程度。总体来看,重庆市中心城区各组团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错配,基于评估提出针对性的城市公园绿地优化策略,可为公园绿地的合理配置与规划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山地城市 供需平衡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协同治理还是嬗变失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娇 王凡林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1,共11页
将客户数字化转型行为决策纳入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框架中,利用2007—2019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正向溢出主要表现为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该结果... 将客户数字化转型行为决策纳入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框架中,利用2007—2019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正向溢出主要表现为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协同和高管治理是客户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两个作用渠道,从而证实数字溢出存在协同治理效果。此外,当客企关系性质良好、客企数字差距较大、企业融资约束较高时,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改善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肯定了客户数字化转型引致的数字溢出能够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为缓解企业间供需矛盾提供了解决思路;而且发现并验证了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协同治理效果,加深了各界对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学术认知,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矛盾 数字溢出 数字化转型 企业社会资本 信息协同 高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重塑经济循环模式: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2
20
作者 沈坤荣 丁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207,208,共9页
畅通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任务,而供需协同是构建高水平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传统经济循环模式面临结构失衡导致循环动力不足、投资效益低下导致循环路径不畅的现实约束,因而不可持续。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 畅通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任务,而供需协同是构建高水平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传统经济循环模式面临结构失衡导致循环动力不足、投资效益低下导致循环路径不畅的现实约束,因而不可持续。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供需协同、重塑经济循环模式的重要抓手。数据要素的内嵌性与数字技术赋能的广泛性,使得数字经济呈现高渗透性、高融合性、高创新性等特征,能够有效统筹供需两端,推动供需协同。数字经济通过赋能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推动实现经济循环规模的合理增长;通过重塑技术进步机制和收入增长机制,推动实现经济循环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推动经济循环的中心从生产转向消费、正向激励从投资扩张转向消费升级,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为了加快数字经济重塑经济循环模式的进程,需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筑牢广泛赋能基础;加快数实深度融合,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加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效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有机结合,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循环 供需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