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用机械发电机转子变频转速闭环自动控制
1
作者 申利燕 郑丽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255,共6页
由于矿井区域环境复杂,机械发电机转子的动力学行为通常是非线性且耦合干扰严重。为了解决该问题,以凸理论为基础的控制方法需要大量借助采集的实时信号特征,这就导致控制过程很容易受到采集信息环境的影响,无法闭环控制。导致系统不稳... 由于矿井区域环境复杂,机械发电机转子的动力学行为通常是非线性且耦合干扰严重。为了解决该问题,以凸理论为基础的控制方法需要大量借助采集的实时信号特征,这就导致控制过程很容易受到采集信息环境的影响,无法闭环控制。导致系统不稳定,使得转速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提出矿用机械发电机转子变频转速闭环自动控制。通过采集的信息,融合离散卡尔曼滤波方法通过预测和更新的循环过程,有效去除外接环境噪声和干扰,准确、稳定地估计矿用机械发电机转子转速;通过小脑神经网络对发电机转子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学习和预测,进而提供不受干扰的前馈控制信号来补偿由动力学行为复杂性和干扰因素引起的转速偏差,PI控制器则基于转速估计值与给定转子转速的偏差值,通过调整控制参数,不在完全依靠外部采集信息,实现对发电机转子的闭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发电机转子变频转速闭环控制精度更高、整体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机械发电机 离散卡尔曼滤波 PI控制器 转子转速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载荷下的冲压空气涡轮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郭欣睿 姜金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2-200,共9页
飞机上冲压空气涡轮(ram air turbine,RAT)的工作环境具有风速、飞行高度和温度上的随机性,需在诸多工况下都保持稳定运行。该研究对来流空气作用下的冲压空气涡轮调速系统进行了控制学建模,基于此模型开展多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首先... 飞机上冲压空气涡轮(ram air turbine,RAT)的工作环境具有风速、飞行高度和温度上的随机性,需在诸多工况下都保持稳定运行。该研究对来流空气作用下的冲压空气涡轮调速系统进行了控制学建模,基于此模型开展多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首先,根据涡轮工作原理,针对某型RAT的调速系统建立了能够反映涡轮真实响应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将调速系统在转速平衡状态附近做线性近似处理,得到能够描述调速系统在负载扰动下稳定性的闭环控制模型,结合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和控制学模型的理论计算,分析了涡轮在负载冲击下的响应特性;最后,对调速系统进行稳定性评估,系统地研究了调速系统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稳定性规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闭环控制模型能准确反映RAT调速系统的稳定性程度,在风速大、飞行高度低的工况中该系统稳定程度最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空气涡轮(RAT) 调速系统 结构动力学建模 闭环控制系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
3
作者 李孝平 刘西允 +3 位作者 王艳明 王树军 杜斌 孟庆增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41-45,共5页
受到排种装置结构部件摩擦力的影响,小麦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播种量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在进行播种量闭环控制时,通常会因缺乏对动态播种量的有效检测,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方法... 受到排种装置结构部件摩擦力的影响,小麦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播种量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在进行播种量闭环控制时,通常会因缺乏对动态播种量的有效检测,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方法。构建线电压方程及电机运动方程,对小麦播种机进行数学建模,并采用微分方程描述电机与排种轴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种箱和悬挂式侧板之间安装称量传感器,并结合传感器测量信号的加权滤波结果,对种箱内种子质量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动态播种量测量结果的数字信号量,对播种量误差进行计算,并结合PID控制器,对控制量进行计算,以此调整排种轴转速,实现播种量闭环控制。对该方法进行控制精度的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播种机播种量进行控制后,试验田空穴率较低,达到较为理想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轴 转速反馈 小麦播种机 播种量 闭环控制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器低速大吸力合闸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汤龙飞 闫涌仁 +1 位作者 李新叶 陈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47,I0034,共11页
为了更好地抑制接触器合闸触头弹跳,提出一种控制策略以优化合闸过程。首先,利用线圈电压与电流作为输入构建参数观测器,实时观测接触器的动态吸力、弹簧反力、动铁心速度及位移。在此基础上,构造双闭环控制结构,外环采用模糊控制逐次... 为了更好地抑制接触器合闸触头弹跳,提出一种控制策略以优化合闸过程。首先,利用线圈电压与电流作为输入构建参数观测器,实时观测接触器的动态吸力、弹簧反力、动铁心速度及位移。在此基础上,构造双闭环控制结构,外环采用模糊控制逐次调节超程前吸力裕量,内环将吸力裕量与实时弹簧反力叠加用作参考吸力,进行吸力闭环控制,实现外环动铁心合闸速度的逐次迭代优化。将观测位移与触头开距进行实时比较,一旦动铁心运动到超程阶段时,增大吸力参考,使电磁吸力快速增加,实现触头的低速大吸力合闸,以压制动铁心反弹,尽量抑制触头弹跳,并兼顾可靠合闸。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该控制策略对依靠电磁力进行操动的电磁及永磁开关的合闸优化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器 参数观测 速度闭环 吸力闭环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自抗扰防卡压力流量回转系统研究
5
作者 唐光伟 闫政 +2 位作者 高有山 孟宏君 王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时岩石强度复杂多变而出现的卡钻现象,提出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算法,通过控制比例先导压力阀和变转速伺服电动机,合理匹配钻进时的压力和流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设定负载端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围岩硬度变化工...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时岩石强度复杂多变而出现的卡钻现象,提出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算法,通过控制比例先导压力阀和变转速伺服电动机,合理匹配钻进时的压力和流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设定负载端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围岩硬度变化工况,在AMESim与Matlab/Simulink中进行模型搭建和联合仿真实验,并与滑模控制(SMC)和PID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根据负载变化,采用比例先导压力阀实现回转马达变扭矩输出,可以解决钻进过程卡钻问题;采用转速环和电流环双闭环控制的伺服电动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调节系统流量。提出的LADRC控制电动机和压力阀相较于滑模控制和PID控制,超调量更小,具有更好的响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锚杆支护 线性自抗扰控制 压力流量匹配 比例压力控制 变速电动机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变排量双动力源泵阀协同电液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琦 杨敬 权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2-493,共12页
针对起重机阀控系统响应快但能耗大,泵控系统效率高但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转速变排量双动力源泵阀协同的多执行元件电液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多模式控制策略,即在单动作微动模式下,其中一个动力源卸荷,由于系统小流量时动态... 针对起重机阀控系统响应快但能耗大,泵控系统效率高但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转速变排量双动力源泵阀协同的多执行元件电液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多模式控制策略,即在单动作微动模式下,其中一个动力源卸荷,由于系统小流量时动态响应较慢,因此小流量时采用双变量模式控制系统,通过阀芯位置自适应调节和动力源的压力闭环控制,实现了流量精准匹配的目的;其次,在单动作快速运动模式下,双动力源合流驱动单执行元件,通过控制电液动力源相关参数,补偿了因负载变化引起的泵泄漏量,以实时控制执行元件速度;在复合快速运动模式下,双动力源分流单独驱动多执行元件,通过调节单个动力源的相关参数来实时控制各执行元件速度,以及实现系统流量比例分流的目的;然后,建立了系统AME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与试验平台;最后,对该系统在同一设定压差下的不同设定流量的控制特性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负载变化时对流量的补偿目的,并且该系统与定转速变排量泵阀协同液压系统相比,在单动作微动模式下的流量控制精度优化了约14.76%,动态响应时间减少了约0.12 s;在单动作快速运动模式下,流量变化减小了约6.21%,系统能耗降低约了13.94 kJ;在复合快速运动模式下,系统能耗降低了约50.31 kJ;同时,该系统比传统抗流量饱和负载敏感系统具有更好的流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起重机 变转速变排量 泵阀协同电液系统 压力闭环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流量控制特性 泵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控制的负载敏感液压系统防冲击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军 迪茹侠 +3 位作者 顾海荣 高彦军 贾江波 许振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93-2000,共8页
针对主阀关闭时泵排量调节滞后于主阀关闭速度而产生冲击的问题,提出在泵出口与负载敏感口之间设置防冲击阀以泄出多余流量来削减系统冲击的方法。以负载敏感液压系统为对象,设计了基于Lab VIEW的负载敏感系统的液压测控台架,并在此基... 针对主阀关闭时泵排量调节滞后于主阀关闭速度而产生冲击的问题,提出在泵出口与负载敏感口之间设置防冲击阀以泄出多余流量来削减系统冲击的方法。以负载敏感液压系统为对象,设计了基于Lab VIEW的负载敏感系统的液压测控台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同系统压力、流量和阀关闭时间的液压系统冲击特性。结果表明,系统流量、阀关闭时间以及系统负载等影响液压系统的冲击特性;相比未安装防冲击阀的系统,安装防冲击阀后,液压系统的压力冲击可从原来的最大冲击65%削减到10%,有效地减少系统冲击;负载压力越大,防冲击消除效果越好,系统稳定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系统 液压冲击 主阀关闭时间 吸收冲击 变量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在柴油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盛立峰 张德江 +1 位作者 王茂利 闫一功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5期400-402,共3页
针对柴油机存在模型难以确定和非线性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控制算法对转速闭环无法实现优化控制的问题,应用模糊控制方法,时柴油机喷油系统进行了研究。由于模糊控制是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它不要求被控对象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且鲁棒性好,对... 针对柴油机存在模型难以确定和非线性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控制算法对转速闭环无法实现优化控制的问题,应用模糊控制方法,时柴油机喷油系统进行了研究。由于模糊控制是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它不要求被控对象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且鲁棒性好,对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因此应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算法 鲁棒性 智能控制方法 控制算法 被控对象 系统参数 机电 柴油机 喷油系统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mk的直流调速系统虚拟实验教学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厚升 董硕 +1 位作者 姜吉顺 邢雪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0,共5页
在分析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参数设置,利用仿真结果综合分析、比较了闭环调速系统在不同的转速给定值、不同的放大系数、不同的调节器和有、无电流截止负反馈情况下起动与加... 在分析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参数设置,利用仿真结果综合分析、比较了闭环调速系统在不同的转速给定值、不同的放大系数、不同的调节器和有、无电流截止负反馈情况下起动与加载的动态调节过程,并对其调速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转速控制 闭环控制 仿真模型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怠速转速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振东 陈万忠 +1 位作者 张旻 姚喜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分析了影响汽油发动机怠速稳定性的因素,设计了一个以发动机转速作为反馈信号的怠速控制系统。该系统以MCS8098 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旁通气道中的阀门旋转来调节缸内混合气量,以达到稳定怠速转速的目的。... 分析了影响汽油发动机怠速稳定性的因素,设计了一个以发动机转速作为反馈信号的怠速控制系统。该系统以MCS8098 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旁通气道中的阀门旋转来调节缸内混合气量,以达到稳定怠速转速的目的。台架对比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怠速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怠速 闭环控制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转速环节Super-Twisting算法二阶滑模控制律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庆超 马瑞卿 +1 位作者 皇甫宜耿 王姣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9-676,共8页
针对电机转速环节,研究了以Super-Twisting算法(STA)为基础的转速闭环二阶滑模控制律设计方法,无需对转速求导或求解转速极值。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了系统中比例滑模项对系统收敛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的影响,以及不... 针对电机转速环节,研究了以Super-Twisting算法(STA)为基础的转速闭环二阶滑模控制律设计方法,无需对转速求导或求解转速极值。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了系统中比例滑模项对系统收敛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比例滑模项的共同点与区别。仿真结果表明,在STA基础上人为增加比例滑模项可以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而不受系统工作状态影响,并且不改变系统的STA二阶滑模特性。由于各种电机都具有统一的转子运动方程,因此,研究结果对各种电机的转速环节二阶滑模闭环控制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转速闭环 二阶滑模 Super-Twisting算法 稳定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闭环磁链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无速度矢量控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陆文斌 姚文熙 吕征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在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准确的磁链和转速信息至关重要。本文改进了基于电压、电流模型的闭环磁链观测器,在不需要转速的条件下可以准确观测转子磁链的幅值及角度,并且可以稳定运行在发电模式。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 在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准确的磁链和转速信息至关重要。本文改进了基于电压、电流模型的闭环磁链观测器,在不需要转速的条件下可以准确观测转子磁链的幅值及角度,并且可以稳定运行在发电模式。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理论基础上,以改进闭环磁链观测器为参考模型,电流模型为可调模型,实现了电机转速的估算。最后将改进的磁链观测器用于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中,并在DSP实验平台上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闭环磁链观测器 无速度传感器 发电模式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弱磁调速的轧机速度系统H_∞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一鸣 王乐 +1 位作者 王益群 焦晓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轧机速度系统通常由直流电机驱动,当具有基速以上的弱磁调速时,速度控制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将会由于Cmφ的变化和电机转动惯量等参数的摄动而产生较大范围内的变化,且在电流调节器和速度调节器设计时常忽略反电势闭环的影响,因此,速度... 轧机速度系统通常由直流电机驱动,当具有基速以上的弱磁调速时,速度控制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将会由于Cmφ的变化和电机转动惯量等参数的摄动而产生较大范围内的变化,且在电流调节器和速度调节器设计时常忽略反电势闭环的影响,因此,速度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参数不确定性和一定的模型误差。另外,轧机速度系统的外界轧 制负载扰动具有较大的时变不确定性,因此,为使速度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稳定性和干扰抑制性能,该文基于内模原理的H∞混合灵敏度控制方法设计了速度鲁棒跟踪控制器。仿真研究结果及与常规PI控制器效果的比较表明,所设计的速度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干扰抑制性能和鲁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速度系统 H∞鲁棒跟踪控制器 设计 弱磁调速 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转速PID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启山 殷承良 +1 位作者 张云侠 张建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13-1916,共4页
根据发动机电控节气门开度-转速-转矩关系,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HEV)用发动机转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模型,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响应特性,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整定.试验表明,发动机转速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提高了HEV用发动机的转... 根据发动机电控节气门开度-转速-转矩关系,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HEV)用发动机转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模型,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响应特性,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整定.试验表明,发动机转速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提高了HEV用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发动机 转速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模PID鲁棒控制的飞行仿真伺服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海滨 于秀芬 +1 位作者 王道波 黄向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68,共7页
针对飞行仿真伺服系统高频响、宽调速、高精度、超低速和鲁棒性要求 ,提出了内模PID鲁棒控制的有效方法。在探讨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推导出一种飞行仿真伺服系统的内模PID鲁棒控制律 ,并将其应用于某型飞行仿真伺服系统 ,该伺服... 针对飞行仿真伺服系统高频响、宽调速、高精度、超低速和鲁棒性要求 ,提出了内模PID鲁棒控制的有效方法。在探讨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推导出一种飞行仿真伺服系统的内模PID鲁棒控制律 ,并将其应用于某型飞行仿真伺服系统 ,该伺服系统采用了电流、速度和位置三闭环控制结构。仿真试验表明 :文中提出的内模PID鲁棒控制律使飞行仿真伺服系统获得了优良的跟踪性能 ,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可以很好地满足飞行仿真伺服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仿真 鲁棒控制 PID 伺服系统 鲁棒性 设计 仿真试验 跟踪性能 有效方法 抗干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泵控马达液压系统效率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永 谷立臣 +2 位作者 杨彬 吴振松 陈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76-882,共7页
闭式泵控马达液压调速系统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油液不易被污染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功率的工业场合。为了分析闭式泵控马达液压系统效率,文章以设计的闭式变转速、变排量大功率泵控马达液压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泵控马... 闭式泵控马达液压调速系统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油液不易被污染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功率的工业场合。为了分析闭式泵控马达液压系统效率,文章以设计的闭式变转速、变排量大功率泵控马达液压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泵控马达调速系统的效率计算模型和2种调速系统的AMESim软件仿真模型。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负载工况条件下,闭式变转速泵控马达液压系统效率始终要比变排量的高,在高速、重载工况下两者效率接近,在低速、轻载工况下变转速泵控马达调速方式节能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效率 闭式容积调速 泵控马达 变转速 变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数字式变量泵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岑顺锋 吴张永 +2 位作者 王娴 王晓波 王京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1-675,共5页
提出一种由定量泵、高速开关阀、插装阀、蓄能器等元件组成,实现变量功能的数字式变量泵,研究不同参数对数字式变量泵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闭环控制,使数字式变量泵具有较小的压力波动范围和较短的响应时间,最终实现数字式变量泵最佳的... 提出一种由定量泵、高速开关阀、插装阀、蓄能器等元件组成,实现变量功能的数字式变量泵,研究不同参数对数字式变量泵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闭环控制,使数字式变量泵具有较小的压力波动范围和较短的响应时间,最终实现数字式变量泵最佳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开关阀 插装阀 数字变量泵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中速柴油机缸压闭环控制技术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唐俊 余永华 +1 位作者 王勤鹏 杨建国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8,共7页
针对船用柴油机工作不均匀及循环波动对柴油机性能和振动噪声的负面影响问题,以6L16/24-CR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为对象,使用软件在环仿真技术对缸压闭环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建立能模拟各缸不均匀性和循环波动的柴油机实时模型,从气缸压... 针对船用柴油机工作不均匀及循环波动对柴油机性能和振动噪声的负面影响问题,以6L16/24-CR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为对象,使用软件在环仿真技术对缸压闭环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建立能模拟各缸不均匀性和循环波动的柴油机实时模型,从气缸压力中选取能指示柴油机各缸燃烧状态的反馈变量,根据反馈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开发缸压闭环控制策略,建立由柴油机实时模型、气缸压力反馈变量、控制策略和喷油控制变量构成的软件在环仿真平台,在该软件在环仿真平台上对缸压闭环控制策略进行闭环仿真。结果表明,开发的缸压闭环控制策略能满足船用柴油机的控制要求,在仿真环境下能改善约99%的各缸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中速柴油机 闭环控制 缸压 实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激励谐振式MEMS压力传感器闭环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猛 王军波 +1 位作者 李玉欣 陈德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6-1069,共4页
在谐振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谐振式压力传感器检测速度谐振频率和检测位移谐振频率的优缺点。设计出一种零相移的电磁激励谐振式MEMS压力传感器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检测速度谐振频率提高传感器的信号检测稳定性,并且... 在谐振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谐振式压力传感器检测速度谐振频率和检测位移谐振频率的优缺点。设计出一种零相移的电磁激励谐振式MEMS压力传感器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检测速度谐振频率提高传感器的信号检测稳定性,并且控制电路无需移相环节即可保证传感器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实现稳定可靠的闭环自激。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闭环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传感器长时漂移低于0.025%F.S.,在10 hPa^1050 hPa范围内非线性度为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电磁激励 检测速度谐振频率 闭环控制 零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兴艳 上官璇峰 +1 位作者 董洋洋 张汉允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7期45-49,共5页
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基于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在该调速系统中,电流控制采用电流滞环,转速控制采用P控制和模... 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基于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在该调速系统中,电流控制采用电流滞环,转速控制采用P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电流滞环和转速模糊控制的双闭环调速控制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与基于常规PID控制的调速系统相比,系统响应时间缩短一半,且超调减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调速 P控制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双闭环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