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西比较看西方美学范畴的特质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立元 刘旭光 寇鹏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9,共7页
对中西哲学、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从美学体系的学科性和思维方式,从中西美学范畴产生和存在模式可以看出,从中西哲学、美学范畴的历史等角度入手,从而辨析中西美学范畴的差异与基本特点;西方美学范畴在内涵上具有确定性、变异性和科学... 对中西哲学、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从美学体系的学科性和思维方式,从中西美学范畴产生和存在模式可以看出,从中西哲学、美学范畴的历史等角度入手,从而辨析中西美学范畴的差异与基本特点;西方美学范畴在内涵上具有确定性、变异性和科学逻辑的学理性等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哲学 西方美学范畴 美学范畴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的本质和知识创造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承伟 刘凡儒 郝绪彤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9-379,共11页
本文界定了物质和信息的哲学范畴,提出物质是质和能的统一体;信息是非物质的客观存在,信息划分物像、构像和映像等三种类型。在信息的哲学范畴基础上,本文阐述了知识的信息本质(寓意编码信息),划分知识为物性知识、人工知识和理性知识... 本文界定了物质和信息的哲学范畴,提出物质是质和能的统一体;信息是非物质的客观存在,信息划分物像、构像和映像等三种类型。在信息的哲学范畴基础上,本文阐述了知识的信息本质(寓意编码信息),划分知识为物性知识、人工知识和理性知识等三大类别,提出了物性知识创造的OT^2EC^2模型和人工知识创造的TC模型;辨析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的本质差异,并在OT^2EC^2模型基础上阐述了智慧教育的模式。基于知识的编码信息的本质,本文提出在专业领域激活汉字造字机制,建议引用外来语造字可采用多韵母读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造 知识创新 信息的哲学范畴OT2EC2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是一部子书 被引量:8
3
作者 邬国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6,共9页
《文心雕龙》在《隋志》及以后的目录里多归在集部。尽管也有认为《文心》是子书的,但这种说法影响甚微,不足以改变《隋志》影响所致而形成的普遍看法。由《序志》和《诸子》两篇的对照可见,两文对作者著述用心和《文心》著作性质的表... 《文心雕龙》在《隋志》及以后的目录里多归在集部。尽管也有认为《文心》是子书的,但这种说法影响甚微,不足以改变《隋志》影响所致而形成的普遍看法。由《序志》和《诸子》两篇的对照可见,两文对作者著述用心和《文心》著作性质的表述高度一致,这就证明,刘勰本人是将《文心》当作子书来写的。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刘勰撰写《文心》的态度,也有助于理解该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子书 《序志》 《诸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依傍”走向主体自觉——中国哲学史研究何以回归其自身 被引量:10
4
作者 颜炳罡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共7页
近百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由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发生了由“中国的哲学”史到“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转化,冯友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在中国”的经典之作。这一研究思路是“依傍... 近百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由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发生了由“中国的哲学”史到“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转化,冯友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在中国”的经典之作。这一研究思路是“依傍”西方哲学的表格或框架到中国古籍中筛选资料填入已有的表格或框架中,是用西方这一特殊形态的哲学去剪裁中国这一特殊形态的哲学,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丧失了,中国哲学史变成了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发现史,学者们原想以此论证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结果却导致更深层的“合法性”危机。由此,中国哲学史必须从“依傍”走向主体自觉,由“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发现式研究回归到“中国的哲学”史即中国哲学固有义理逻辑展开历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在中国 中国的哲学 表格 普遍 特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的角度看信息的本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怡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4期80-84,共5页
随着"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逐步取代,信息正在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信息的本质,无疑是现代情报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在论证信息概念是一个哲学范畴的基础上,对信息的... 随着"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逐步取代,信息正在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信息的本质,无疑是现代情报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在论证信息概念是一个哲学范畴的基础上,对信息的本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哲学 范畴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青年马克思的“类”概念——对马克思《手稿》中“类”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被引量:4
6
作者 汪信砚 柳丹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1,共7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以"劳动"概念为理论核心,从作为人的特质的"类"、作为"主体间性"的"类"以及"类"的感性—历史性呈现三个方面阐释了"类"概念的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以"劳动"概念为理论核心,从作为人的特质的"类"、作为"主体间性"的"类"以及"类"的感性—历史性呈现三个方面阐释了"类"概念的基本规定,形成了一种意指以"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历史的同一关系的"类"概念。青年马克思的这一"类"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概念,它为新世界观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劳动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学哲学范畴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概念,是人们把握生命和健康问题的认识纲领,是对医学问题进行逻辑归类的思维形式。医学哲学范畴是哲学与医学之间多重学术关系的统一,是抽象性与具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变... 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概念,是人们把握生命和健康问题的认识纲领,是对医学问题进行逻辑归类的思维形式。医学哲学范畴是哲学与医学之间多重学术关系的统一,是抽象性与具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结合,体现了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等多重价值。医学哲学范畴研究以创新研究为灵魂,以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应用研究为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哲学范畴 医学哲学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健康语义研究中的范畴与张力 被引量:3
8
作者 黄钢 王一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健康文化是生命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健康的语义学辨析,以厘清其内涵的丰富性,外延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继而探究人类健康理念衍进的递进性、从生命要素拓展到生命流程、服务方位,社会组织形式等,建构健康的范畴与张力,尤其需要深入洞悉... 健康文化是生命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健康的语义学辨析,以厘清其内涵的丰富性,外延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继而探究人类健康理念衍进的递进性、从生命要素拓展到生命流程、服务方位,社会组织形式等,建构健康的范畴与张力,尤其需要深入洞悉特有的健康伦理境遇,如健康隐匿现象,并引发对健康乌托邦的警觉以及对健康主义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文化 生命哲学 语义学 范畴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历史深处通达智慧之道——略论冯契的哲学史研究与“智慧说”创作 被引量:6
9
作者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共13页
基于哲学史研究的元哲学深度自觉,冯契的"哲学史两种"实质上构成了《智慧》到"智慧说三篇"的中介。由此,形成了冯契思想鲜明的总体性品格:哲学与哲学史的辩证统一、哲学理论创造和哲学史传统总结的有机融合。它既... 基于哲学史研究的元哲学深度自觉,冯契的"哲学史两种"实质上构成了《智慧》到"智慧说三篇"的中介。由此,形成了冯契思想鲜明的总体性品格:哲学与哲学史的辩证统一、哲学理论创造和哲学史传统总结的有机融合。它既与黑格尔有关,但是更直接的来源系发掘中国哲学固有的历史主义传统和唯物史观的结合,因而冯契在批评独断论、对规律的辩证理解和哲学史发展动力的知识社会学方案等方面超越了黑格尔。在广义认识论的视野中,哲学史就是认识史,辩证法则是认识史的"总计"。而贯穿冯契哲学史两种的根本原则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辩证的综合型哲学的历史展开,《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以范畴史为内在结构,凸显了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传统;基于强烈的现实感,《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提示了传统观念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性,更开启了哲学观念史研究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哲学史 智慧说 历史主义 逻辑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怎样做医学——关于医学哲学范畴与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贺达仁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12期14-16,27,共4页
要把医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来建设。在简要回顾对医学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认识过程之后 ,提出以“我们怎样做医学”为医学哲学研究的问题逻辑主线 ,尝试建构一个医学的客体论、创造论、主体论、价值论与发展论的医学哲学应用理论体系 ... 要把医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来建设。在简要回顾对医学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认识过程之后 ,提出以“我们怎样做医学”为医学哲学研究的问题逻辑主线 ,尝试建构一个医学的客体论、创造论、主体论、价值论与发展论的医学哲学应用理论体系 ,并对它的相关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哲学范畴 理论体系 逻辑结构 主体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郝晓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的持续研究,进而提出了研究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初步设想。研究和建立剩余价值哲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工作是研究并建立这一体系的哲学本体论。为此,必须从解... 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的持续研究,进而提出了研究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初步设想。研究和建立剩余价值哲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工作是研究并建立这一体系的哲学本体论。为此,必须从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难题入手,分析"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二生矛盾")和分工与分配矛盾("二分矛盾")的哲学关系,阐述剩余价值哲学的本体论特征,在此基础上,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完整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哲学 物性范畴 人性范畴 “二生矛盾” “二分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学价值认知的东西方哲学观察:形式与原则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少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7,共11页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价值追求行为,需要有支撑理性的价值抉择之方法论作为学科基础。管理学的意义不仅存在于认知领域,更多地存在于创造性的实践领域,不仅拥有价值引领的内在实质,更应该容纳价值抉择的逻辑与智慧。一度在管理学领域占据...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价值追求行为,需要有支撑理性的价值抉择之方法论作为学科基础。管理学的意义不仅存在于认知领域,更多地存在于创造性的实践领域,不仅拥有价值引领的内在实质,更应该容纳价值抉择的逻辑与智慧。一度在管理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方法,在理论上尚未具备支撑价值抉择的完整逻辑基础。由于西方哲学在价值范畴认知方面未获得成功的理论构建,价值相关学科至今被排斥在科学领域之外。本文分析了包括康德、黑格尔、杜威和马克思哲学在内的西方价值哲学研究的基础性缺陷,通过东西方哲学比较,指出《周易》"元亨利贞"的"四德"价值认知方法论是解释价值范畴及其变化规律的形式辩证逻辑体系,可以应用于管理学研究价值探索、认知、评价、创造与保护方面,为促进管理学的社会价值承当力提供方法论与实践理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哲学 价值认知方法论 经验逻辑 实证主义 价值范畴 《周易》 形式辩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解——明清小说评点范畴例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心浩 李金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117,共4页
"妙"最早是由老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的。汉代以后,它才开始演变成一个审美范畴上的评语。魏晋之后,"妙"这一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里广泛使用。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经常使用"妙"这一范畴来点评小说的人物... "妙"最早是由老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的。汉代以后,它才开始演变成一个审美范畴上的评语。魏晋之后,"妙"这一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里广泛使用。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经常使用"妙"这一范畴来点评小说的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和小说语言。由于各自个性和学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明清小说评点家们在运用这个范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评点 哲学范畴 审美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再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化 陈艳 周晓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13-316,共4页
针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即单一的自然科学技术观的片面性,运用实践思维方式,阐述了人的现实活动机制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效应,考察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 针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即单一的自然科学技术观的片面性,运用实践思维方式,阐述了人的现实活动机制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效应,考察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提出全面科学技术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自然科技、人文科技、社会科技,并据此进一步讨论了科学技术哲学的门类构成及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生产 全面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哲学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治疗目的与治疗手段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共4页
治疗目的与治疗手段是反映医疗实践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医学哲学范畴,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研究维度。不可忽视治疗手段的精神因素、个体差异的制约和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治疗目的与治疗手段两者之间具有相互规定、相互渗透的多方面... 治疗目的与治疗手段是反映医疗实践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医学哲学范畴,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研究维度。不可忽视治疗手段的精神因素、个体差异的制约和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治疗目的与治疗手段两者之间具有相互规定、相互渗透的多方面的关联。治疗目的的设定需要细分类别,区别阶段;治疗手段的选择需要考虑一种和多种、消极和积极等多向量因素,防范由于治疗手段选择不当或趋利性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从而实现治疗目的与治疗手段的最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目的 治疗手段 医学哲学 医学哲学范畴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比N1还N2”的语言哲学解读(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天翼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3,共9页
笔者曾提出了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弹性量域连续性——“达量、持量、增量、过量”,且基于语言哲学和动态范畴观分析了“S比N1还N2”构式中的N2在“还”的压制下所出现的范畴调变现象。本文继续沿这一思路尝试论述该构式在语义、语用... 笔者曾提出了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弹性量域连续性——“达量、持量、增量、过量”,且基于语言哲学和动态范畴观分析了“S比N1还N2”构式中的N2在“还”的压制下所出现的范畴调变现象。本文继续沿这一思路尝试论述该构式在语义、语用、修辞等方面所蕴含的深层哲理,主要强调以下两点:从原型标准到程度增量;从词典意义到百科意义。这充分说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专名有内涵义”是有根据的。本文最后还指出对该构式进行语言哲学研究的意义所在:这既为汉语研究增添了一条新的分析思路,也可丰富语言哲学的研究内容,更为国外理论本土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 S比N1还N2 语言哲学 弹性量域 范畴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的哲学叙事与深度反思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一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7,共3页
从历史认知中归纳出健康哲学的四大隐喻,分别为洞穴盲点、膏肓之谜、芝诺悖论、醉汉平衡,同时指出现代健康诉求无法超越宿命与诱惑的张力,宿命与诱惑的思考也催生了健康的现代性反思。旨在揭示单纯生物学向度与循证路径的健康研究无法... 从历史认知中归纳出健康哲学的四大隐喻,分别为洞穴盲点、膏肓之谜、芝诺悖论、醉汉平衡,同时指出现代健康诉求无法超越宿命与诱惑的张力,宿命与诱惑的思考也催生了健康的现代性反思。旨在揭示单纯生物学向度与循证路径的健康研究无法摆脱自然的本体化之误,重点剖析人的物化、对象化、图像化、细节化以及数学化表述五个方面。然而,这也未能跨越还原论的认知藩篱,几乎每一项新的健康研究成果都无法游离于还原论的思维和方法之外,因此更难以企及身-心-社-灵的全人健康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文 健康哲学 哲学叙事 健康隐喻 健康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民歌融入高校课堂的生命之思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明刚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1,共7页
生命论认为生命是精神之物的表达,生命表现在感观世界之中,其本质是创造、历史与关系的绵延。原生态民歌是个体内在的生命力量的流淌,它凝聚了主体的直观感知、生命瞬间的冲动创造、灵感即兴的激发等生命形式。生命论与原生态民歌在文... 生命论认为生命是精神之物的表达,生命表现在感观世界之中,其本质是创造、历史与关系的绵延。原生态民歌是个体内在的生命力量的流淌,它凝聚了主体的直观感知、生命瞬间的冲动创造、灵感即兴的激发等生命形式。生命论与原生态民歌在文化精神内核上具有高度的融通性与同一性。原生态民歌融入高校课堂是对灵性与生命的呼唤,是传统音乐文化内在生命价值的积淀与保存的要求,也是培植学生的原初内在生命精神、激发生命冲动与艺术灵感的需要。本文从时间、关系、创造以及价值等范畴来诠释其生命哲学意蕴,对探寻和反思高校音乐教育的哲学理论渊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原生态民歌 高校课堂 范畴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印度的句义论与古希腊的范畴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卫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5,182,共8页
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且两地的哲学也是东西方文化中的瑰宝。其中,印度的句义论和希腊的范畴论则是两地古代哲学形态中引人瞩目的理论。这两种理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较明显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对事物本身及其属性和状态等... 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且两地的哲学也是东西方文化中的瑰宝。其中,印度的句义论和希腊的范畴论则是两地古代哲学形态中引人瞩目的理论。这两种理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较明显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对事物本身及其属性和状态等作了明确的区分,并将实体作为句义或范畴的基础;较明显的差别点是胜论派所说句义的含义与亚里士多德所说范畴的含义不同。胜论派在实句义外设立的句义与亚里士多德在实体外设立的范畴有对应的,也有不对应的。古印度的句义论和古希腊的范畴论之间是否会有一方借鉴吸收另一方的可能?根据现有材料无法作出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论断,但出现两处哲人不约而同各自独立提出相似理论的情况,可能性更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哲学 希腊哲学 东西方哲学比较 句义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五色的玄素世界——论老庄哲学中的色彩符号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哲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9,共7页
在五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老庄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却强烈抨击五色文明。他们推崇玄黑、素白,以之隐喻最高哲学范畴——"道"或者"天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想社会模式。由道家脱胎而来的道教将老庄对... 在五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老庄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却强烈抨击五色文明。他们推崇玄黑、素白,以之隐喻最高哲学范畴——"道"或者"天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想社会模式。由道家脱胎而来的道教将老庄对玄素境界的追求物化为充满玄素意象的神话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哲学 玄素符号 本体范畴 理想社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