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蓄滞洪区韧性发展水平评估与实证研究——以大浸畈蓄滞洪区为例
1
作者 乔海娟 杨伊妮 +2 位作者 刘勇 金斌斌 张丛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3,共9页
蓄滞洪区在防洪、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其韧性发展水平对防洪减灾至关重要。为科学评估蓄滞洪区韧性发展水平,从安全、经济、社会、生态、政策5个方面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评价法建立了蓄滞洪区... 蓄滞洪区在防洪、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其韧性发展水平对防洪减灾至关重要。为科学评估蓄滞洪区韧性发展水平,从安全、经济、社会、生态、政策5个方面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评价法建立了蓄滞洪区韧性发展水平评估模型,并对浙江省曹娥江流域大浸畈蓄滞洪区韧性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蓄滞洪区韧性发展水平的总分为78.21;生态性和经济性得分较高,表明该蓄滞洪区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表现较佳;安全性和政策性得分较低,反映了在人员安全、政策支持、移民保障及补偿、社会参与及反馈等方面的建设仍需加强。因此,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效能,完善政策支持和促进公众参与,以全面提升该蓄滞洪区韧性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韧性发展水平 AHP-模糊评价法 大浸畈蓄滞洪区 曹娥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效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建刚 刘津澔 +1 位作者 徐凯 何丽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1,共5页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考察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W-E-F)纽带系统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中探寻提高系统效率的途径。首先借助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05—2021年黄河流域及各省(区)W-E-F纽带系统效率,其次对黄河流域整体及各省(区)效...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考察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W-E-F)纽带系统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中探寻提高系统效率的途径。首先借助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05—2021年黄河流域及各省(区)W-E-F纽带系统效率,其次对黄河流域整体及各省(区)效率测算结果进行时空分析,最后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W-E-F纽带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W-E-F纽带系统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呈现上、中、下游效率依次上升的空间分布格局;2)黄河流域各省(区)具备一定的资源配置能力,第三阶段规模效率有所下降;3)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保支出、研发投入以及人均GDP都对W-E-F纽带系统效率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 W-e-F纽带系统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适宜生态流量计算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皇甫欣予 陈星 +1 位作者 田传冲 许钦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对维持河流生态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曹娥江流域东沙埠和黄泥桥两个控制断面1961—2017年还原径流量资料进行可靠性、代表性和一致性检验,表明还原径流量可视为天然径流量。选取Tennant法、Qp法、频率曲线法、... 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对维持河流生态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曹娥江流域东沙埠和黄泥桥两个控制断面1961—2017年还原径流量资料进行可靠性、代表性和一致性检验,表明还原径流量可视为天然径流量。选取Tennant法、Qp法、频率曲线法、年内展布法、月流量变动法共5种水文学方法分别计算两个控制断面各月适宜生态流量。以准确率、满足率和适宜度为指标综合评价了不同方法在曹娥江流域研究区的适用性,最终推荐月流量变动法作为适宜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最小值分别为14.83 m^(3)/s和2.44 m^(3)/s,最大值分别为46.61 m^(3)/s和6.74 m^(3)/s。该研究为流域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 适宜生态流量 水文学法 月流量变动法 综合指数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三典型支流的水质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金树权 吕军 +1 位作者 陈丁江 沈晔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根据对曹娥江水系三典型支流2004年逐月进行水质监测分析,通过时空变异两个角度对这3条支流的水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的山溪性河流水质最好;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的河谷平原河流水质次之,但水体富营养化... 根据对曹娥江水系三典型支流2004年逐月进行水质监测分析,通过时空变异两个角度对这3条支流的水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的山溪性河流水质最好;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的河谷平原河流水质次之,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受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的支流河流水质最差,有机物和氮磷指标严重超标。(2)3条支流中4个化学指标(NO3--N、NH4+-N、TP、CODM n)在各个雨期之间浓度变化具有十分相似的规律。NO3--N浓度在丰水期较高,在枯水期较低;NH4+-N浓度在丰水期较低,枯水期较高;TP浓度各个雨期之间都变化不大,相对稳定;CODM n浓度在各个雨期之间存在变化,但都没有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 支流 河流水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干流水质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8
5
作者 苑韶峰 吕军 +1 位作者 陈丁江 王素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曹娥江干流上7个取水断面的多次、多参数水质监测,从电导、pH值、水温、溶解氧(DO)、浊度、高锰酸钾指数、总氮(TN)以及总磷(TP)8项水质参数,分析了曹娥江干流水质的时空变异。结果表明:(1)悬浮颗粒态污染物对TN... 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曹娥江干流上7个取水断面的多次、多参数水质监测,从电导、pH值、水温、溶解氧(DO)、浊度、高锰酸钾指数、总氮(TN)以及总磷(TP)8项水质参数,分析了曹娥江干流水质的时空变异。结果表明:(1)悬浮颗粒态污染物对TN,尤其是对TP有明显的贡献作用;(2)在一定程度上,海潮对pH值和高锰酸钾指数有影响;(3)在一定程度上,降雨对水体中的TN有较明显的影响;(4)整体上曹娥江干流的水质属于 类或是劣于 类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 干流水质 时空变异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船闸引航道冲淤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俞月阳 唐子文 +1 位作者 卢祥兴 余祈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3,共7页
曹娥江船闸引航道冲淤面貌采用泥沙数学模型和泥沙实体模型进行研究。两种模型均采用与船闸引航道内水流、泥沙运动特性相类似的陶家路闸下引潮沟现场冲淤试验资料进行验证,结果基本满意。
关键词 曹娥江 船闸 引航道 冲刷水沙比 回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干流氮素与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苑韶峰 吕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6-189,共4页
氮素是作物的营养元素,以及河流主要水质指标之一,也是引起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对氮污染的控制与研究已经成为水体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曹娥江干流上7个取水断面的一周年(12个月)的实地水质... 氮素是作物的营养元素,以及河流主要水质指标之一,也是引起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对氮污染的控制与研究已经成为水体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曹娥江干流上7个取水断面的一周年(12个月)的实地水质监测,分析了曹娥江干流水环境因子(降水量、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与水体中总氮(TN)、可溶态氮(D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大田作物作业期间的降水会引发农田氮素流失,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总氮浓度,而大量的降水在引起氮素流失的同时,也可以起到稀释水体中总氮的作用;(2)可溶态氮浓度平均占总氮浓度的74%,可溶态氮对总氮的贡献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其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与总氮相一致,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下降的趋势;(3)在时间上铵态氮的浓度与水体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空间上铵态氮从上游到下游呈现出下降趋势;(4)在时间上硝态氮浓度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而空间上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 氮素 水质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4
8
作者 夏军 马协一 +2 位作者 邹磊 王咏铃 景朝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以汉江上游为例,基于弹性系数法和水文模拟法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探讨了变化环境下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2013年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前后发生... 以汉江上游为例,基于弹性系数法和水文模拟法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探讨了变化环境下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2013年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前后发生了突变;降水及潜在蒸散发在同时期内也逐渐降低,但变化趋势不显著。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42.8%~43.5%,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56.5%~57.2%,相比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的影响稍大,且其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呈现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定量研究 水文模型 弹性系数 汉江上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鄂陵湖现代湖盆形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沈德福 李世杰 +2 位作者 陈炜 姜永见 聂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1-1265,共5页
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淡水湖。通过基于GPS-RTK的技术定位以及测深仪的水下地形测量,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和遥感数据分析,应用湖沼学理论,对鄂陵湖的湖盆形态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发现鄂陵湖最大水深33.2 m,平均水深15.55 m,湖长37.49 km... 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淡水湖。通过基于GPS-RTK的技术定位以及测深仪的水下地形测量,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和遥感数据分析,应用湖沼学理论,对鄂陵湖的湖盆形态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发现鄂陵湖最大水深33.2 m,平均水深15.55 m,湖长37.49 km,湖面最大宽度32.3 km;平均宽度16.76 km,岸线长226.3 km,湖面面积628.47 km2,湖泊容积97.76×108m3,湖盆形态为接近抛物线体形式的构造断陷湖,而不具备第四纪冰川侵蚀湖盆的地貌特征。研究结果可以对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和黄河源区的水量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陵湖湖盆形态水下地形测量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顶层设计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山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在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顶层设计的由来、概念、特点和方法论,列举了顶层设计在水利信息化领域的成功例证。同时,围绕长江委信息化顶层设计这一主题,分析了顶层设计的目的、内涵和外延,比选了设计方法,辨析了应注... 在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顶层设计的由来、概念、特点和方法论,列举了顶层设计在水利信息化领域的成功例证。同时,围绕长江委信息化顶层设计这一主题,分析了顶层设计的目的、内涵和外延,比选了设计方法,辨析了应注重的关系、目标阶段划分、落地实施的思路及建管模式的选择等重要问题。介绍了近期长江委完成的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情况和初步成效,以期为促进长江委信息化的有序健康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 信息化顶层设计 流域机构 电子政务 水利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居民水幸福指标体系构建原理与实证研究——以钱塘江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惠雄 杨坤 王晓鹏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100,共8页
幸福是水资源管理的终极价值目标。本文将幸福目标引入钱塘江水资源管理研究,依据水幸福感的概念,结合幸福影响因子圈理论建立了流域水幸福感指标体系并对钱塘江流域进行调查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钱塘江流域居民水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 幸福是水资源管理的终极价值目标。本文将幸福目标引入钱塘江水资源管理研究,依据水幸福感的概念,结合幸福影响因子圈理论建立了流域水幸福感指标体系并对钱塘江流域进行调查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钱塘江流域居民水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衢州市情况最好,金华市、绍兴市次之,杭州市最差;在钱塘江流域水幸福感影响因子层面,居民用水与健康状况对水幸福感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水与亲情、水相关费用、节水技术与制度设计、用水公平与供给保障、水生态环境等。以上结论为改善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政策方向。在制定具体水资源管理制度时,钱塘江流域应突出水质治理为核心的流域管理理念并根据不同流域段的水环境特征有针对性地改善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的用水健康和水生态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幸福感 指标体系 实证分析 钱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流域氮、磷营养盐入河量估算及预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鹏 林永红 +1 位作者 杨顺顺 栾胜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9-1371,共13页
针对日益严重的流域营养盐污染问题,以珠江流域为例,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多主体农户和农村环境管理模型耦合构建反映农户生产决策实际污染过程的流域氮、磷营养盐排放仿真系统,模拟2000—2030年不同污染源的营养盐产生、排放和进入河... 针对日益严重的流域营养盐污染问题,以珠江流域为例,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多主体农户和农村环境管理模型耦合构建反映农户生产决策实际污染过程的流域氮、磷营养盐排放仿真系统,模拟2000—2030年不同污染源的营养盐产生、排放和进入河流的污染过程,分析其污染特征、影响因素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基准情境下,珠江流域总氮(TN)入河量从2000年的5.79×10~5t增加到2030年9.45×10~5t,在2027年达到峰值(9.53×10~5t);总磷(TP)入河量逐年递增,年均增长率为2.0%,从2000年的7.9×10~4t增加到2030年1.4×10~5t.在TN入河量中,种植业贡献最多,其次是城镇污水、养殖业和农村污水,2000—2030年期间年均贡献率相应为43.5%、32.5%、19.2%和4.9%.在TP入河量中,2000—2030年种植业、养殖业、城镇污水和农村污水的年均贡献比例分别为35.6%、28.8%、21.5%和14.1%;2000—2010年,养殖业为第一污染源,其次是种植业、城镇污水和农村污水;2011年种植业的贡献比例(31.6%)开始超过养殖业(30.8%)成为首要污染.研究显示,流域营养盐排放仿真系统可为营养盐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营养盐 模型耦合 入河量 未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曹娥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蒋孝燕 陈超 +3 位作者 冯志政 金叶飞 杨庆满 任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7-773,共7页
2016—2018年对曹娥江干流以及主要支流的9个采样点进行鱼类调查,构建曹娥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体系,评价曹娥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共采集到鱼类标本17116尾,分属12目25科69属107种。从种类组成与丰度、营养结构、环境... 2016—2018年对曹娥江干流以及主要支流的9个采样点进行鱼类调查,构建曹娥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体系,评价曹娥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共采集到鱼类标本17116尾,分属12目25科69属107种。从种类组成与丰度、营养结构、环境耐受性、繁殖共位群、鱼类数量与健康状况5个属性的23个候选指标中筛选出鲤形目鱼类种类数(M3)、中下层鱼类物种数占比(M9)、敏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M15)、借助贝类产卵鱼类物种数占比(M19)4个指标作为计算曹娥江流域F-IBI的核心指标,建立具有诊断意义的鱼类生物完整性评分标准,并对曹娥江流域9个采样点的鱼类生物完整性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曹娥江流域不同采样点中干流的健康状况等级为“极差~差”到“一般”,支流为“一般”到“好”。水质污染、水利设施阻挡和过度捕捞是造成曹娥江干流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而水利设施则可能是造成支流长诏健康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 鱼类 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流域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超 余理睿 +3 位作者 冯志政 金叶飞 祝尧荣 任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21,共9页
调查评估鱼类资源,分析鱼类资源变动的原因,可为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近30年来曹娥江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水质环境、渔业捕捞等影响鱼类生存的环境因素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迫切需要对流域内的鱼类资源现状重新调查研究。2015-2018年... 调查评估鱼类资源,分析鱼类资源变动的原因,可为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近30年来曹娥江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水质环境、渔业捕捞等影响鱼类生存的环境因素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迫切需要对流域内的鱼类资源现状重新调查研究。2015-2018年,在曹娥江上中下游9个采集点,利用流刺网和地笼捕捞鱼类并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共获得鱼类105种,隶属于13目26科;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为65种,占总种类数的61.90%,优势种为鲢、麦穗鱼和子陵吻虾虎鱼。曹娥江水域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9718,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329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237,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为10.5741。与历史记载比较,本次调查获得鱼类中肉食性鱼类比例减少、杂食性鱼类比例增加,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下降,鱼类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降低,鱼类多样性下降。曹娥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措施建议:截流控制各类废污水,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加强渔业管理,调整放流鱼类种类,加大土著肉食性鱼类和经济鱼类放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 鱼类资源调查 生物多样性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曹娥江大闸闸下冲淤调度研究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瑛 汪恒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4,共5页
根据曹娥江大闸的闸下泥沙特性和淤积情况,可见闸下冲淤关键是闸上冲淤水量的保证。因此,在全面分析曹娥江流域水资源的情况下,重现历史水文条件下曹娥江大闸的闸下淤积情况和曹娥江流域的来水情况,分析闸上冲淤水量的保证程度。在此基... 根据曹娥江大闸的闸下泥沙特性和淤积情况,可见闸下冲淤关键是闸上冲淤水量的保证。因此,在全面分析曹娥江流域水资源的情况下,重现历史水文条件下曹娥江大闸的闸下淤积情况和曹娥江流域的来水情况,分析闸上冲淤水量的保证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曹娥江大闸闸下冲淤调度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调度 泥沙淤积 曹娥江大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岩石物理实验的岩石电性影响因素分析——以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中浅层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6,共5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粘土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含量等因素对岩石电性的定量影响规律,基于HZ21-1-2井944B岩心粒度资料和孔隙度约束建立了三维数字岩心,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岩石电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层水矿化度... 为了进一步认识粘土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含量等因素对岩石电性的定量影响规律,基于HZ21-1-2井944B岩心粒度资料和孔隙度约束建立了三维数字岩心,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岩石电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岩石电阻率随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含水饱和度越低,粘土减阻效果越显著;对于几乎不含泥质的砂岩,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电阻率指数无影响;对于含泥质的砂岩,泥质呈现增阻还是减阻主要与地层水矿化度有关;微孔隙发育导致束缚水含量增加,岩石电阻率降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含油饱和度评价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 数字岩心 岩石物理实验 岩石电性 粘土含量 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大闸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7
作者 陈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50,共5页
曹娥江为多泥沙河流,建于其河口的曹娥江大闸,因工程条件复杂,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解决规模及效益确定、闸址选择、布置方案、结构设计、地基处理设计、环境协调设计、耐久性设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 曹娥江为多泥沙河流,建于其河口的曹娥江大闸,因工程条件复杂,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解决规模及效益确定、闸址选择、布置方案、结构设计、地基处理设计、环境协调设计、耐久性设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材料试验等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大闸 水闸设计 枢纽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