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0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ESS FIELD ANALYSIS OF EXTRA-HEIGHT FORGING DIE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3
1
作者 Xiaobo Liu Jianping Tan Youping 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
TheextraheightforgingdieinSouthewestAluminiumFabricationPlantisaspecialdieformakingarmamentandspecialcivilpr... TheextraheightforgingdieinSouthewestAluminiumFabricationPlantisaspecialdieformakingarmamentandspecialcivilproductsinChi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field analysis EXTRA HEIGHT FORGING DIE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rmal balance for drained aluminum reduction cells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伟 李劼 +1 位作者 赖延清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783-787,共5页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onservation,the applicable technique for drained cell retrofitted from conventional one was analyzed with 2D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model employed a 1D heat transfer scheme to comp...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onservation,the applicable technique for drained cell retrofitted from conventional one was analyzed with 2D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model employed a 1D heat transfer scheme to compute iteratively the freeze profile until the thickness variable reached the terminating requirement. The calculated 2D heat dissipation from the cell surfaces was converted into the overall 3D heat loss. The potential drop of the system, freeze profile and heat balance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ir variation with technical parameters when designing the 150 kA conventional cell based drained cel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trofitted drained cell is able to keep thermal balance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current is 190 kA, the anodic current density is 0.96 A/cm2, the anode-cathode distance is 2.5 cm, the alumina cover is 16 cm thick with a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0.20 W/(m·℃ ) and the electrolysis temperature is 94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ined cell thermo-electric field thermal balanc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ilure of circular shaft subjected to hydraulic uplift: Field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被引量:5
3
作者 ZHAO Guo-qing YANG Yu-you MENG Su-y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56-266,共11页
A working shaft for pipe-jacking is going to be excavated into a sand stratum with high hydraulic pressure in Guangzhou, China. A newly assembled pre-stressed retaining system has been proposed to support the shaft fo... A working shaft for pipe-jacking is going to be excavated into a sand stratum with high hydraulic pressure in Guangzhou, China. A newly assembled pre-stressed retaining system has been proposed to support the shaft for its efficiency, safety and sustainability. Full-scale field tes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base failure of the circular shaft with confined water. 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shaft was observed on sit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tep-by-step excavation of shaft and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pre-stressed structure was simulated in detail.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phenomenon on site. The base failure modes present that tensile damage generates at the center of the base due to non-uniform uplift and shear failure occurs along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The effects of shaft size and confined water head were also discussed. As a result, a critical ratio of diameter to shaft depth is put forward to assess the size effect of circular shaft. A conclusion that the soil strength should be partially considered in anti-inrushing safety factor calculation is drawn b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calculation method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base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similar shaft subjected to hydraulic upl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shaft field tes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ase stability water inru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rail corrugation for metro 被引量:4
4
作者 TANG Xue-yang CAI Xiao-pei +3 位作者 PENG Hua MA Chao-zhi CHANG Wen-hao YAO Yu-f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925-3938,共14页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rail corrugation for the metro have always been a popular and challenging issue. In this work, the field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rail corrugation, track stiffness, and the track dyn...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rail corrugation for the metro have always been a popular and challenging issue. In this work, the field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rail corrugation, track stiffness, and the track dynamic response.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rail corrugation. The constraints on rail vibration from two wheelsets and adjacent wheel-rail interaction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odel.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the suppression measure for rail corrugation was proposed and the suppress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use of rail corrugation is related to vertical and lateral vibration of the rails outside the two wheelsets at around 380 Hz. The increased stiffness of the fasteners reduces the vibration energy of the rail and the wheel-rail force. However, simply increasing the stiffness of the fasteners may not be effective in the suppression of rail corrugation. If necessary, the rails need to be grinded to reduce the roughness to a certain level, so that increasing the fastener stiffness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rail corru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 corrugation modal analysis field measurement fastener stiffness finite elemen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as metal arc weld pool in commercially pure aluminum:Effect of welding current on geometry 被引量:2
5
作者 Farzadi A Morakabiyan Esfahani M Alavi Zaree S 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556-2564,共9页
Effects of welding current on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fields during 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 of commercially pure aluminum were simulated. Equations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energy and momentum were solved in a th... Effects of welding current on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fields during 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 of commercially pure aluminum were simulated. Equations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energy and momentum were solved in a three-dimensional transient model using FLOW-3 D softwar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considered buoyancy and surface tension driving forces. Further, effects of droplet heat content and impact force on weld pool surface deformation were added to the model.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showe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welding current could increase peak temperature and the maximum velocity in the weld pool. The weld pool dimensions and width of the heat-affected zone(HAZ) were enlarged by increasing the welding current. In addition, dimensionless Peclet, Grashof and surface tension Reynolds numbers were calculated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heat transfer by convection and the roles of various driving forces in the weld pool.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model, weld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several welding currents. The predicted weld pool dimens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good agreement between simulation and preliminary test results wa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ation modeling heat transfer fluid flow AA1100 aluminum allo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ELD POOL GEOMETRY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fiel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沟球轴承摩擦热温度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淑芝 王雅杰 +1 位作者 张义民 余成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以深沟球轴承6306为研究对象,采用摩擦热流量公式计算了轴承的发热量。通过ANSYS软件对深沟球轴承摩擦热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运用Hertz接触理论得到轴承最大接触应力,计算结果与ANSYS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一致。基于最大接触应力产生... 以深沟球轴承6306为研究对象,采用摩擦热流量公式计算了轴承的发热量。通过ANSYS软件对深沟球轴承摩擦热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运用Hertz接触理论得到轴承最大接触应力,计算结果与ANSYS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一致。基于最大接触应力产生的摩擦热流量作为轴承的生热条件施加轴承上,加载得出的轴承温度结果又与Palmgren经验公式计算出来的轴承温度进行对比,两者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为计算轴承接触应力对轴承温度的影响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沟球轴承 接触应力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导管传感器设计与仿真研究
7
作者 冉鹏 焦追追 +1 位作者 刘薇 赖映兵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85,共8页
目的 研究微导管传感器在血液周期性流动过程中的力学特征和电压输出变化,探究设计可实时监测压力信息与狭窄病变信息的微导管传感器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对微导管传感器和血液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在... 目的 研究微导管传感器在血液周期性流动过程中的力学特征和电压输出变化,探究设计可实时监测压力信息与狭窄病变信息的微导管传感器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对微导管传感器和血液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在各关键帧中传感器在轴向和环向的力学特征,并比较在健康血管和狭窄血管中传感器力学特征的差异性;构建PVDF力电仿真模型,导入传感器上的力学信号,分析两种场景下传感器的电压输出。结果 在健康血管中传感器的轴向和环向输出值较为平均,其比值接近1,而在发生狭窄病变的血管中,传感器的轴向输出产生明显差异,其比值为0.3~0.6,且在环向狭窄区域出现异常分布,其狭窄方向的分量与平均值的比值远大于1。力电仿真进一步揭示传感器可以将力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其输出值为8.01~225.2 mV。结论 在健康血管和狭窄病变血管中,传感器所受的力学特征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通过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分析得到血管狭窄病变的位置和狭窄方向,而PVDF传感器可以将这些力学特征转换为更易处理的电学信号。研究结果为新型微导管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场 数值模拟 微导管传感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潮流控制器设计的参数优化及性能分析
8
作者 颜湘武 连凯歌 李昱臻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作为目前三种典型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在电网调节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核心部件旋转移相变压器(rotary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s,RPST)的影响,不同RPST结构参数下RPFC所...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作为目前三种典型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在电网调节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核心部件旋转移相变压器(rotary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s,RPST)的影响,不同RPST结构参数下RPFC所表现出的工作性能各有不同,为提高RPFC的工作性能,应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一台额定容量40 kVA的RPFC样机,首先建立了基于RPST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田口实验法及权重计算确定了RPST内部结构的最优参数组合;最后利用Matlab、Maxwell及Simplorer实现场路网耦合的联合仿真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下RPFC运行效率及功率因数分别了提升1.4%和2.7%,为大容量RPFC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潮流控制器 参数优化 田口法 有限元 场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Inconel 718温度场分析与加工建模
9
作者 张耀满 吴双金 饶兆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6,共9页
针对Inconel 718材料的高加工硬化率和切削温度变化大等特点,以电火花线切割(WEDM)加工Inconel 718的放电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机理和建模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仿真对单脉冲放电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到了给定参数下... 针对Inconel 718材料的高加工硬化率和切削温度变化大等特点,以电火花线切割(WEDM)加工Inconel 718的放电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机理和建模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仿真对单脉冲放电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到了给定参数下的理论、仿真温度分布结果,并进一步探究了脉冲宽度对电蚀坑尺寸与形状的影响规律.在考虑重铸层对电蚀坑尺寸影响的基础上,预测了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宽度的变化,理论与仿真的电蚀坑尺寸变化趋势一致,所建立工艺目标预测模型的理论和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Inconel 718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 温度场分析 重铸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场的大跨悬索桥挠度可靠度评估方法
10
作者 程进 孙克荻 袁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共9页
大跨度悬索桥造价高,通行量大,扮演着交通网络的关键角色。作为控制性工程,目前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等确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安全可靠性进行计算和分析。但是实际工程中的结构参数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在空间上还存在变异性和相关性,故引入... 大跨度悬索桥造价高,通行量大,扮演着交通网络的关键角色。作为控制性工程,目前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等确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安全可靠性进行计算和分析。但是实际工程中的结构参数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在空间上还存在变异性和相关性,故引入随机场因素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结合随机场理论与可靠度理论,提出了基于随机场的大跨度悬索桥可靠度评估方法。方法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采用中心点法和相关函数处理随机场;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数值分析;采用一次二阶矩法中的验算点法进行结构可靠度指标计算。介绍了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编写了与之对应的分析程序,通过若干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最后以三塔四跨悬索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工程实例,考虑桥梁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异性和相关性,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对其挠度可靠度进行评价,分析了考虑随机场对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挠度可靠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大跨度悬索桥的可靠度评估。考虑随机场相比不考虑随机场计算得到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靠度指标偏小。这说明,忽略大跨度悬索桥结构参数在空间上的变异性和相关性,会导致过高估计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随机场 一次二阶矩法 有限元分析 可靠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兆瓦风电机组偏航轴承力学及疲劳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昊天 李庆林 +2 位作者 季晔 朱川峰 刘璇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共10页
受模型的复杂性和计算规模限制,针对大兆瓦风电机组偏航轴承的性能分析大多采用了简化模型。为此,详述了极限工况、疲劳工况下的数据处理方法,使用有限元软件搭建偏航轴承全实体化模型进行轴承静强度分析和套圈疲劳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 受模型的复杂性和计算规模限制,针对大兆瓦风电机组偏航轴承的性能分析大多采用了简化模型。为此,详述了极限工况、疲劳工况下的数据处理方法,使用有限元软件搭建偏航轴承全实体化模型进行轴承静强度分析和套圈疲劳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螺栓预紧力的影响,对偏航轴承的内外圈偏移量、密封性能,弹簧等效下的钢球载荷、接触角、截断角以及套圈拉压Von Mises应力和螺栓载荷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雨流法将LDD转化为马尔科夫矩阵的方法,用于计算偏航轴承各部件的疲劳累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偏航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疲劳寿命 有限元分析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大地电导率模型的地磁感应电流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程 马乔 +4 位作者 杨磊 谭晓艳 付国萍 闵凯龙 卢春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9,共9页
地磁暴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灾害,变化的地磁场会诱发感应地电场,通过接地变压器中性点在输电线路与大地导体中形成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回路,对超高压和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威胁。中... 地磁暴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灾害,变化的地磁场会诱发感应地电场,通过接地变压器中性点在输电线路与大地导体中形成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回路,对超高压和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威胁。中国地形种类较多,结构比较复杂,地质地貌对感应地电场的影响非常大。针对GIC建模难、计算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大地电导率模型的GIC有限元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地质结构各向差异的三维大地电导率模型,并给出了多层地质条件下的电磁场透入深度计算模型。其次,建立了基于时变电磁场数学模型,结合电网拓扑结构,推导了电网GIC等效计算模型。最后,以新疆莎车—吐鲁番750 kV输电线路作为算例,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搭建了相应的物理模型,通过几何建模、边界条件设定、网格划分和迭代求解得到了电网感应地电场的三维分布,进而得到了流过750 kV变压器中性点的GIC。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模型得到的GIC整体水平高于二维模型,且三维模型考虑了输电线路与不同地形的几何夹角,能够给出更加详细的感应地电场分布,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科学规划超高压和特高压输走廊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暴 大地电导率 感应地电场 地磁感应电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加工中心主轴用组合式磁流体密封热特性分析
13
作者 颜招强 梁肖 +2 位作者 朱维兵 王凤麟 王和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0-96,共7页
温升过高会严重影响磁流体密封性能、主轴稳定性及机床加工精度。以卧式加工中心主轴用组合式磁流体密封装置为研究对象,探究磁流体、前端轴承摩擦热对密封装置温度场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整体装置温度分布规律,确定冷却水流... 温升过高会严重影响磁流体密封性能、主轴稳定性及机床加工精度。以卧式加工中心主轴用组合式磁流体密封装置为研究对象,探究磁流体、前端轴承摩擦热对密封装置温度场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整体装置温度分布规律,确定冷却水流量范围以实现高效、节能降温。结果表明:高转速下,磁流体黏性发热和轴承摩擦热对温度场影响大,最高温度随密封间隙减小而增大,通入冷却水后降温效果显著。综合考虑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及密封间隙,在0.1 mm密封间隙下,冷却水温度为18~22℃时,流量需控制在0.5~4 L/min;在0.2 mm密封间隙下,冷却水温度为18~22℃时,流量需控制在0.5~3 L/min,可以实现有效且快速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加工中心主轴 磁流体密封 有限元分析 流量范围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柔性太阳电池板在轨热分析与验证
14
作者 黄洪昌 李君兰 +3 位作者 王成 申绪男 张肖君 张大卫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7,共9页
为预测航天器柔性太阳电池板在轨工作温度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太阳翼经历的空间外热流环境,计算出柔性基板正背面热流载荷随轨道周期性的变化情况。考虑太阳电池阵最佳工作点状态和开路状态两种典型发电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太阳电... 为预测航天器柔性太阳电池板在轨工作温度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太阳翼经历的空间外热流环境,计算出柔性基板正背面热流载荷随轨道周期性的变化情况。考虑太阳电池阵最佳工作点状态和开路状态两种典型发电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太阳电池和柔性基板工作温度随轨道周期性变化规律,与空间站温度遥测数据进行了比对,验证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重点分析了不同功能区域热物理性能对柔性太阳电池板温度分布的影响,比对分析两种工况的结果,得出太阳电池和基板吸收系数差异将导致在柔性基板的贴片边界处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也是可能诱发柔性基板发生热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电池板 热流载荷 典型发电工况 有限元方法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棒状Nd:YAG晶体热效应分析
15
作者 焦文龙 李武军 +1 位作者 郭苗迪 张佩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了解决LD端面泵浦棒状Nd:YAG晶体引起的热效应问题,建立了Nd:YAG晶体热模型,利用热传导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晶体工作时的温度场分布,应力场分布和入射端面的热致变化量情况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分析了泵浦光斑半径与泵浦功率对晶体... 为了解决LD端面泵浦棒状Nd:YAG晶体引起的热效应问题,建立了Nd:YAG晶体热模型,利用热传导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晶体工作时的温度场分布,应力场分布和入射端面的热致变化量情况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分析了泵浦光斑半径与泵浦功率对晶体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为10 W,光斑半径为300μm时,晶体入射端面的最高温度为316 K,在侧面无约束和施加约束时,晶体单位面积应力最大值分别为1.86×10^(7)Pa和3.28×10^(7)Pa,晶体入射端面的最大形变量分别2.81×10^(-4)mm和3.01×10^(-4)mm。晶体入射端面的最高温度,单位面积上最大应力以及热致形变量会随泵浦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光斑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该结果为优化LD端面泵浦Nd:YAG晶体激光器的设计,减小晶体的热效应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泵浦 温度场 热形变 ND:YAG晶体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电子器件元件阵列的热脉冲响应分析
16
作者 卞纯燕 杨文成 缪馥星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6-686,共11页
柔性电子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致元件发生变形,极易影响其功能性.本研究建立了柔性电子器件元件阵列热脉冲响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柔性电子器件元件封装层与基底层的层厚比对整体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柔性电子器件元件的... 柔性电子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致元件发生变形,极易影响其功能性.本研究建立了柔性电子器件元件阵列热脉冲响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柔性电子器件元件封装层与基底层的层厚比对整体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柔性电子器件元件的热脉冲响应.初步得到:当热脉冲载荷从50 W/m~2增大至150 W/m~2时,功能层中心单元温度上升约0.47%,热应力增大约25.87%;若封装层与基底层的层厚比从0.2增大到5.0,功能层中心单元的热应力降低约92%,热应变降低约99%,沿层厚方向的位移降低约86%.初步结果可为柔性电子器件元件热脉冲载荷的优化设计和防护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器件元件阵列 热脉冲响应 温度场 热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微小型定、变基圆渐开线涡旋盘多场耦合分析
17
作者 刘佳元 程祥 +1 位作者 唐铭泽 郑光明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3,共7页
涡旋式压缩机在微小化领域发展前景广阔,降低涡旋盘的尺寸是微小型涡旋压缩机的重要优化目标,选择结构紧凑的涡旋型线十分重要。采用变基圆渐开线代替传统定基圆渐开线,可减小涡旋盘的盘径与齿高,从而实现涡旋盘径向与轴向尺寸的缩小。... 涡旋式压缩机在微小化领域发展前景广阔,降低涡旋盘的尺寸是微小型涡旋压缩机的重要优化目标,选择结构紧凑的涡旋型线十分重要。采用变基圆渐开线代替传统定基圆渐开线,可减小涡旋盘的盘径与齿高,从而实现涡旋盘径向与轴向尺寸的缩小。为研究2个方向上尺寸的缩小对涡旋盘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ANSYS软件分别对定基圆渐开线涡旋盘与减小盘径、减小齿高的变基圆渐开线涡旋盘进行流-热-固多场耦合分析,以应力与变形量大小作为衡量力学性能的指标,对三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变基圆渐开线来减小齿高可明显提升涡旋盘的力学性能;使用变基圆渐开线来减小盘径可更加满足轻量化与小型化的需求,但力学性能则会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变基圆渐开线 小型化 有限元分析 多场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OFT有限元分析的静电涂油机刀梁电极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卢泽杰 高全杰 权秀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3,共3页
按照静电涂油机涂油室的结构特点和实际工作条件,利用ANSOFT软件建立了涂油室的有限元电场模型,然后结合实验室最新的实验现象对涂油室上刀梁电极进行高压电场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分析刀梁尖端附近附加介质时电场的分布规律及场强最... 按照静电涂油机涂油室的结构特点和实际工作条件,利用ANSOFT软件建立了涂油室的有限元电场模型,然后结合实验室最新的实验现象对涂油室上刀梁电极进行高压电场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分析刀梁尖端附近附加介质时电场的分布规律及场强最大值变化特点,得到刀梁电极的优化结构。优化后结构可以明显降低涂油机工作时电极所加电压,为静电涂油机今后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涂油机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ANSofT 高压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无人机多排型槽式条直播排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19
作者 吴子敬 杨国平 +2 位作者 蔡佳盛 孙良 俞高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9-106,共8页
针对目前水稻无人机撒播作业种子不成条,不利于后期田间管理,而丸粒化种子穴播成穴性差,且种子包衣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开展单种箱多排种管的水稻无人机高效条直播技术研究,提出一种侧面充种、软刷清种而无护种的多排型槽条直播排种方式,... 针对目前水稻无人机撒播作业种子不成条,不利于后期田间管理,而丸粒化种子穴播成穴性差,且种子包衣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开展单种箱多排种管的水稻无人机高效条直播技术研究,提出一种侧面充种、软刷清种而无护种的多排型槽条直播排种方式,分析排种轮结构参数与排种量的相关性,确定排种轮结构参数范围。在通过旋翼气流仿真确定排种管长度的前提下,建立稻种在排种管内的运动学模型,优选排种管结构参数,探究排种轮转速、排种高度、旋翼气流对扩散直径的影响,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排种装置的排种量满足需求,分析排种轮直径、型槽宽度、型槽深度与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量稳定变异系数之间的相关性,明确排种轮结构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飞行高度为1 m,飞行速度为3 m/s时,成条指数为22.7%,满足无人机条直播作业要求,实现落种均匀成条。为水稻条直播机械装备的设计及合理工作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和试验依据,对水稻种植机械化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无人机条直播 离散元仿真分析 旋翼气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防护材料缺陷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检测
20
作者 潘诚浩 高尚 +3 位作者 狄韬 王浩 马立军 江剑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9,共13页
针对热防护材料多孔结构和隔热特性导致非均匀加热下局部升温较快,横向热扩散效应显著的问题,文中基于光流法提出一种具有横向热流抑制(Transverse Heat Flow Suppression,THFS)的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法。首先,通过光流法推导得到沿X... 针对热防护材料多孔结构和隔热特性导致非均匀加热下局部升温较快,横向热扩散效应显著的问题,文中基于光流法提出一种具有横向热流抑制(Transverse Heat Flow Suppression,THFS)的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法。首先,通过光流法推导得到沿X方向和Y方向的热流矢量方程,并通过逆热扩散得到THFS图像序列方程。然后,通过COMSOL仿真建立不均匀线性脉冲热流激励三维热波模型,初步验证快速傅里叶变换结合THFS具有较好的归一化幅值/相位。在试验中,制备了16个不同直径与深度平底孔的热防护材料试件进行验证,并通过局部阈值分割方法量化缺陷位置及大小。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能够对最小径深比为5,最小直径6 mm的缺陷开展检测,最大误差为5.17%,较传统方法误差降低7.5%,信噪比最大提升17.98%,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热防护材料非均匀加热下横向热扩散显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热流抑制 红外脉冲热波光流成像 有限元分析 缺陷检测 热防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