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FLP快速鉴定生鲜肉中牛羊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田金辉 李宝明 +2 位作者 尉婷媛 周占琴 武会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6,共3页
试验旨在建立快速检测生鲜肉中牛、羊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T-RFLP法,上游引物的5′端用6-FAM进行荧光标记,下游引物5′端用ROX进行荧光标记,PCR结束后选择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BlnⅠ进行酶切消化,在测序仪上通过毛细管电泳即可检测... 试验旨在建立快速检测生鲜肉中牛、羊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T-RFLP法,上游引物的5′端用6-FAM进行荧光标记,下游引物5′端用ROX进行荧光标记,PCR结束后选择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BlnⅠ进行酶切消化,在测序仪上通过毛细管电泳即可检测荧光标记的两个末端的限制性片段。利用不同物种产生的不同峰谱达到对物种快速定性的目的。该法能够对生鲜肉中牛、羊肉进行定性鉴定分析,不同物种产生不同峰谱,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酶切牛肉样品所产生的限制性末端片段长度为46和373 bp,限制性内切酶BlnⅠ酶切羊肉样品所产生的限制性末端片段长度为203和515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Ⅰ PCR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FLP和因子分析的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栋山 熊薇 +3 位作者 张琼琼 郭羿宏 赵文吉 郭逍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84-2691,共8页
以北京市永定河王平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对王平湿地再生水补水口及其远离补水口的香蒲根际细菌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MiCA3比对、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多元... 以北京市永定河王平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对王平湿地再生水补水口及其远离补水口的香蒲根际细菌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MiCA3比对、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FA),解析湿地不同空间细菌群落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再生水补水口细菌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均明显低于远离补水口细菌群落,而氨氧化细菌群落则呈现相反趋势.基于传统的T-RFLP片段MiCA3比对、CCA和FA相结合的分析表明:对细菌群落,占再生水补水口细菌群落总丰度55.6%的菌群与150bp代表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具相似净化功能,并与总有机碳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具密切关系,其次占再生水补水口上游细菌群落总丰度75.5%的菌群与81bp为代表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Geitlerinema sp.具相似净化功能,并与氮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具密切关系.占再生水补水口下游细菌群落总丰度68.7%的菌群与138bp代表的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sp.)具相似净化功能,同时与重金属Cu、V、和Ti生物化学循环具密切关系.对氨氧化细菌,266bp受铵态氮影响较大,占再生水补水口氨氧化细菌群落总丰度65.5%的菌群与266bp代表的Nitrosomonas sp.具相似的生境特征,适合在高氨环境中生长;与58bp所代表的Nitrosospira sp.具相似功能特性菌群丰度在远离补水口样点中较前者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表征该类菌群适合在相对低氨环境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FA)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 再生水 根际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FLP技术在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储昭瑞 李相昆 +1 位作者 孟令威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实现对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方法.通过对SILVA(R108)SSU Ref数据库中已知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序列的模拟PCR和酶切分析,选... 为实现对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方法.通过对SILVA(R108)SSU Ref数据库中已知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序列的模拟PCR和酶切分析,选取合适的PCR引物(Amx368f-Amx820r)和限制性内切酶(MspI和RsaI),使得不同厌氧氨氧化菌属对应不同末端片段长度(T-RFs),从而完成对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重复性和灵敏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稳定地应用于环境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菌群结构分析 模拟聚合酶链式反应 环境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蛋白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谈婷 罗毅皓 +1 位作者 孙万成 孙祥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为了检测青海部分地区7家不同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作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牦牛乳体细胞,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tion fragment... 为了检测青海部分地区7家不同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作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牦牛乳体细胞,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ism,PCR-RFLP)分析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及酶切,对电泳条带进行基因分型;提取牦牛乳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各样品与标准品色谱图,对出峰时间和出峰形状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流变仪测定不同基因型牦牛乳凝乳过程中流变特性,记录奶酪凝乳时间,计算奶酪得率。牦牛乳κ-酪蛋白基因有AA型、AB型和BB型3种基因型,3种基因型与凝乳特性的分析表明,在凝乳时间方面A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牦牛乳αs1-酪蛋白存在AA型、AB型和BB型3种类型,3种基因型与凝乳特性的分析表明,在凝乳时间、奶酪得率、最大动力黏度和最大剪切速率方面B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以上结果表明,青海7家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均存在基因多态性,κ-酪蛋白A等位基因和αs1-酪蛋白B等位基因是影响牦牛乳凝乳特性的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蛋白质多态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凝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玄武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沈烽 赵大勇 +5 位作者 黄睿 王司辰 曹新益 徐慧敏 曾巾 余钟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2-669,共8页
应用16S rRNA基因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多元统计方法,探究了南京玄武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并找出了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玄武湖4个季节中夏季Inv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 应用16S rRNA基因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多元统计方法,探究了南京玄武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并找出了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玄武湖4个季节中夏季Inv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而春季最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Mantel检验、典范对应分析、变量分割分析表明影响玄武湖细菌群落结构最显著的环境因子为温度,其次为pH.营养盐浓度对玄武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不显著.总的来说,本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多元统计 玄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鉴定隐孢子虫种类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龙现 蒋金书 +3 位作者 刘群 宁长申 赵金凤 刘红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559,共5页
为快速、准确鉴别人畜隐孢子虫种类,建立了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的特殊区域,扩增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安徽牛源分离株(Cryptosporidiummuris)781bp;北京鸡源分离株(C.baileyi)776bp;北京牛源分离株(C.muris)781bp;河南牛源分离株... 为快速、准确鉴别人畜隐孢子虫种类,建立了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的特殊区域,扩增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安徽牛源分离株(Cryptosporidiummuris)781bp;北京鸡源分离株(C.baileyi)776bp;北京牛源分离株(C.muris)781bp;河南牛源分离株(C.muris)725bp;长春牛源分离株(C.muris)776bp;宁夏鸡源分离株(C.baileyi)725bp,该片段位于18SrRNA全序列271~1103bp之间。使用Ssp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发现C.muris产生418~420bp和305~363bp两个片段,C.baileyi产生544~545bp和185~231bp两个片段。所检测的6个分离株可以显著区分为C.muris和C.baileyi两个种,所建立的PCR-RFLP可以有效鉴别隐孢子虫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种类鉴定 PCR-RFLP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FLP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任南琪 赵阳国 +1 位作者 高崇洋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2-556,共5页
介绍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综述了该技术在土壤、肠道、受污染环境以及污染物处理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分析中的应用.由于技术整合了自动测序仪的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特征,对分析复杂群落的结构... 介绍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综述了该技术在土壤、肠道、受污染环境以及污染物处理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分析中的应用.由于技术整合了自动测序仪的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特征,对分析复杂群落的结构较其它指纹技术更具有明显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无法将特异条带进行测序分析及原位杂交的缺点,可通过与克隆文库序列进行比较,并采用软件将多酶切的末端限制性片段(TRFs)与现有数据库进行叠加比较的方式加以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群落动态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DNA克隆文库 末端限制性片段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FLP和SSR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被引量:134
8
作者 袁力行 傅骏骅 +5 位作者 张世煌 刘新芝 彭泽斌 李新海 Khairalla M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利用 RFL P和 SSR标记对 2 9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筛选出 56个多态性 RFL P探针酶组合 ,6 6对多态性 SSR引物 ,分别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 187个和 2 32个等位基因变异。两种方法比较表明 ,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 (PIC,0 .... 利用 RFL P和 SSR标记对 2 9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筛选出 56个多态性 RFL P探针酶组合 ,6 6对多态性 SSR引物 ,分别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 187个和 2 32个等位基因变异。两种方法比较表明 ,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 (PIC,0 .54)高于 RFLP(0 .4 2 ) ;但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基本一致 ,平均遗传相似系数 (GS)分别为 0 .6 4和 0 .6 2。综合 RFL P和 SSR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将供试材料划分为四平头 ,旅大红骨 ,L SC,BSSS和 PA五个类群 ,划分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并把系谱来源不清的种质划分到相应的杂种优势群。其中 PN群的确认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基本框架 ,为育种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RFLP SSR 遗传相似系数 杂种优势群 自交系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菁 成军 +6 位作者 王勤环 刘友昭 王刚 施双双 夏小兵 邵清 斯崇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慢性患者中存在状态. 以 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引物.自2例慢性患者体内扩增HBV全S基因片段,克隆入T载体.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确定HBV的变异...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慢性患者中存在状态. 以 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引物.自2例慢性患者体内扩增HBV全S基因片段,克隆入T载体.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确定HBV的变异现象,DNA测序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质粒EcoRI酶切RFLP结果提示自2例患者血清中克隆出的29和28个阳性克隆中各有5种不同的长度带型,PCR产物XhoI酶切RFLP结果则表现为高度保守,测序结果发现HBV体内毒株碱基序高度一致,同一患者两株全S区序列测序结果表明DNA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7%。本结果提示HBV慢性患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且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克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准种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变异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肥对华北平原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杨亚东 张明才 +3 位作者 胡君蔚 张凯 胡跃高 曾昭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36-3646,共11页
利用荧光定量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和基因克隆文库技术,比较了4种施氮水平(不施氮肥,0 kg N/hm^2,CK;施低水平氮肥,75 kg N/hm^2,N1;施中水平氮肥,150 kg N/hm^2,N2;施高水平氮肥,225 kg N/hm^2,N3)下华北平原地区小... 利用荧光定量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和基因克隆文库技术,比较了4种施氮水平(不施氮肥,0 kg N/hm^2,CK;施低水平氮肥,75 kg N/hm^2,N1;施中水平氮肥,150 kg N/hm^2,N2;施高水平氮肥,225 kg N/hm^2,N3)下华北平原地区小麦季表层(0—20 cm)土壤总细菌、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土壤总细菌、AOB和AOA数量分别在每克干土5.74×10~9—7.50×10~9、8.89×10~6—2.66×10~7和3.83×10~8—7.78×10~8之间。不同施氮量土壤AOA数量均高于AOB数量,AOA/AOB值在81.72—14.38之间。增施氮肥显著显著提高AOB数量(P<0.05),对总细菌和AOA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与CK相比,处理N1、N2和N3中AOB数量分别提高了0.64、1.50和1.99倍。增施氮肥显著改变了AOB和AOA的群落结构,且不同施氮量处理中AOB群落结构差异更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施氮肥小麦土壤AOB主要为Nitrosospira属类群,分布在Cluster 3的两个分支中;AOA分布在Cluster S的4个分支中。相关性分析显示,AOB数量与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和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AOA数量与硝态氮含量和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显著改变华北平原地区碱性土壤AOB数量与群落结构,该地区小麦土壤中AOB比AOA对氮肥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丰度 群落结构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胜 胡品津 +2 位作者 曾志荣 庞瑞萍 陈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1-223,227,共4页
【目的】研究IL-1(interleukin-1)B基因+3954、-511、-31位点和IL-1受体拮抗因子基因(IL-1RN)多态性在广东地区普通人群和胃癌患者中的分布,探讨IL-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 【目的】研究IL-1(interleukin-1)B基因+3954、-511、-31位点和IL-1受体拮抗因子基因(IL-1RN)多态性在广东地区普通人群和胃癌患者中的分布,探讨IL-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广东省192名普通人和84例胃癌患者的IL-1基因多态性。【结果】胃癌患者IL-1B-511和IL-1B-31 T基因携带者(T+)频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78.6%vs54.7%,x^2=14.1,P<0.01,OR=3.0,95%CI 1.7-5.5和35.7% vs 18.8%,x^2=9.2,P<0.01,OR=2.4,95%CI 1.4-4.3),而IL-1 B+3954位点T和IL-1RN2基因携带者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x^2=2.1和0.6,P>0.05)。【结论】IL-1B-511和-31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与我国广东地区胃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广东 胃癌 PCR-RFLP 遗传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设施菜地氨氧化细菌群落和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亚男 曾希柏 +4 位作者 俄胜哲 白玲玉 李莲芳 苏世鸣 沈灵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5-2432,共8页
以甘肃武威设施菜地为对象,采用amoA基因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PCR-TRFLP)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设施菜地中氨氧化细菌的... 以甘肃武威设施菜地为对象,采用amoA基因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PCR-TRFLP)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设施菜地中氨氧化细菌的优势种群均为Nitrosospira cluster 3属,亦含有少量Nitrosomanas cluster 7属。定量PCR分析发现在当地农民习惯施肥用量一半的处理下(1/2MNPK),0~20cm和20~40cm土层中氨氧化细菌的丰度最大值分别为每克干土9.95×107、6.65×107拷贝数,比不施肥处理增加了105.0%和315.3%。施肥类型、土壤层次均是导致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设施栽培条件下氨氧化细菌的功能、环境适应机理及其在土壤氮素循环中的作用等,均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细菌 施肥 群落结构 t-rflp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前C区变异与病毒复制水平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戴炜 郭亚兵 +4 位作者 杨大国 唐蔚 袁静 王召钦 舒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探讨HBV前C基因变异与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意义。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相结合 ,对 30例HB sAg(+ )、抗 -HBe(+ )及抗 -HBc(+ )慢性HBV感染... 探讨HBV前C基因变异与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意义。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相结合 ,对 30例HB sAg(+ )、抗 -HBe(+ )及抗 -HBc(+ )慢性HBV感染者 ,其中无症状携带者 (AsC) 9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 12例及慢性重症肝炎 (CHF) 9例进行前C区基因变异与HBVDNA水平关系进行分析。AsC组 3例 (33 33 % ) ,CHB组9例 (75 % )及CHF组 8例 (88 89% )有A83(nt 1896 )变异。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BVDNA含量在CHF组中最高。HBV前C变异在HBV不同感染状态中都可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变异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RFLP HBVDNA C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干旱对樱桃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结构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3 位作者 马海林 陈波 丁延芹 杜秉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2-649,共8页
以1年生吉塞拉实生容器苗为试材,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技术,研究了干旱胁迫(连续干旱0、7、14、21、28 d和35 d)对樱桃根际促生细菌YT3的标记菌YT3-gfp数量的影响,同时结合平板计数法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 以1年生吉塞拉实生容器苗为试材,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技术,研究了干旱胁迫(连续干旱0、7、14、21、28 d和35 d)对樱桃根际促生细菌YT3的标记菌YT3-gfp数量的影响,同时结合平板计数法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研究了干旱对樱桃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影响。结果表明:樱桃根际土壤中的YT3-gfp数量是非根际土壤中的8.75—28.77倍,随着持续干旱强度的增加,YT3-gfp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小。干旱对根际土壤中YT3-gfp数量的影响大于对非根际土壤的影响,分别在持续干旱至第21天和28天时,YT3-gfp的数量达到最大值。随着持续干旱强度的增加,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小,而真菌的数量一直减少。此外,持续干旱至第21天或28天时,樱桃根际土壤具有最高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最低的优势度指数。基于T-RFLP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持续干旱14—35 d时,其细菌群落结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群落结构趋于多样性;而持续干旱7 d和42 d构成另外两个相对独立的群,群落结构趋于简单。以上分析可知,干旱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显著,一定强度的干旱可提高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提高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适当干旱对维持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根际 微生物 樱桃 群落结构 绿色荧光蛋白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河故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崔银秋 段然慧 +4 位作者 季朝能 朱泓 李惟 毛裕民 周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10-1514,共5页
从距今 2 0 0 0~ 2 5 0 0年左右的交河故城古代人骨中提取古 DNA,用 4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 (3 63 bp)进行了扩增及测序 .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扩增片段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 .结果显示4个个体中具有 3个 DNA序列 ,其... 从距今 2 0 0 0~ 2 5 0 0年左右的交河故城古代人骨中提取古 DNA,用 4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 (3 63 bp)进行了扩增及测序 .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扩增片段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 .结果显示4个个体中具有 3个 DNA序列 ,其中来自不同墓穴的两个个体的序列相同 ,说明这两者间有密切的母系遗传关系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古车师的这 4个个体分散分布在现代新疆维吾尔人的序列之中 .从这些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即古车师人群并不是一个同源群体 ,在早期铁器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河矿城 古车师人 线粒体 DNA 测序 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古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胁迫对猪粪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文萱 张克强 +3 位作者 梁军锋 宋香育 韩冰雅 杜连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7-2003,共7页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2400 m...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2400 mg·L-1时,厌氧消化过程受到显著抑制;不同处理中猪粪挥发性固体(VS)的CH4产率分别为328.5、338.1、323.2、304.9、276.2、124.9、56.1 m L·g-1。氨氮添加量为0~800 mg·L-1时,最大VS产CH4速率分别为18.3、18.4、17.1 m L·g-1·d-1;氨氮添加量为2400 mg·L-1时,产气高峰推迟,产CH4速率明显降低;氨氮添加量≥400 mg·L-1时,厌氧消化30 d底物的生物转化产CH4效率随氨氮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分别为56.7%、54.5%、52.4%、30.6%、1.6%和1.3%;氨氮添加量为400~2400 mg·L-1时,乙酸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的相对丰度总体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氢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和Methanococcus具有相反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氨氮 猪粪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产甲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稻种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QTL分析(英文) 被引量:34
17
作者 叶昌荣 加藤明 +3 位作者 齐藤浩二 伊势一男 戴陆园 杨勤忠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利用 35 2个探针分析了日本品种农林 2 0和云南品种冲腿之间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RFL P) ,从中筛选出15 7个在农林 2 0和冲腿间显示多态性的探针 ,其中 5 5个被用于其杂交后代 (农林 2 0 /冲腿 )的 70个 F3 系统的孕穗期耐冷性数... 利用 35 2个探针分析了日本品种农林 2 0和云南品种冲腿之间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RFL P) ,从中筛选出15 7个在农林 2 0和冲腿间显示多态性的探针 ,其中 5 5个被用于其杂交后代 (农林 2 0 /冲腿 )的 70个 F3 系统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 ( QTL)分析。结果初步显示出一些与水稻孕穗期耐冷性有关的 QTL,它们主要分布在第 1、3、4、5、6、7、8、10和第 12染色体上。可能在第 3和第 7染色体上具有对孕穗期耐冷性作用较大的 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数量性状位点 耐冷性 孕穗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健 储岳峰 +4 位作者 赵萍 高鹏程 贺英 剡根强 逯忠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5-1301,共7页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6株Mo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NTsys-2.10e软件对获得的多态性图谱进行了聚类...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6株Mo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NTsys-2.10e软件对获得的多态性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在相似系数为0.70时,26株Mo可分成6个RAPD群或6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0.90时,分成18个RAPD群或18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1.00时,分成25个RAPD群或26个RFLP群。结果表明,我国Mo存在高度的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地域差异相关,与宿主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Mo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打下了基础,也为建立有效的Mo诊断方法和疫苗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籼粳特异性RFLP标记及广亲和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钱惠荣 沈波 +3 位作者 林鸿宣 陆军 庄杰云 郑康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5-71,共7页
应用160个RFLP标记分析了21个水稻广亲和品种和6个籼粳测验种.发现其中68个标记对以区分籼粳测验种。21个广亲和品种根据与籼粳测验种共有片段比率的大小可以分为籼、粳和籼粳中间型三类。68个标记在15个籼粳品种中... 应用160个RFLP标记分析了21个水稻广亲和品种和6个籼粳测验种.发现其中68个标记对以区分籼粳测验种。21个广亲和品种根据与籼粳测验种共有片段比率的大小可以分为籼、粳和籼粳中间型三类。68个标记在15个籼粳品种中进一步筛选,得到24个籼粳特异性RFLP标记,它们在亚种内杂文带型相同而亚种间则不一样。其中RG358,G318为籼稻专一性探针,在粳稻中发现为零等位。以此24个探针为基础构建了广亲和品种亲缘关系的树状图。讨论了籼粳特异性RFLP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特异性 亲缘关系 亲和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2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动物种类 被引量:9
20
作者 汪琦 张昕 +3 位作者 赵大贺 马海萍 陈广全 张惠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类。将线粒体12S rRNA基因通过引物的5'端用FAM荧光标记,从基因组DNA中扩增450bp的目的片段。引物对1(下游引物FAM标记,上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引物对2(上游引物FAM标记,下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Tru9Ⅰ酶切。得到的酶切产物分别在遗传分析仪ABI3100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片段大小用Peak Scanner 1.0软件分析。结果:根据AluⅠ酶切图谱能够区分鸡、马、猪和三文鱼,而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因酶切图谱相同无法分开。根据Tru9Ⅰ酶切图谱,能够进一步将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分开。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没有出现物种内多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得到的末端片段长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只存在2~5bp的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适用于鉴定动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 种类鉴定 12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