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D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范凌钧 陈燕儿 李南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3,共8页
应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方法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业R&D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但总体上稳步上升;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差距有扩大趋势;R&D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 应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方法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业R&D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但总体上稳步上升;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差距有扩大趋势;R&D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r&d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人力资源投入和配置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胥悦红 朱振晓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4-82,共9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都已经认识到"技术创新"在当今世界性的竞争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作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技术创新的推动者——R&D人力资源却十分稀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都已经认识到"技术创新"在当今世界性的竞争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作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技术创新的推动者——R&D人力资源却十分稀缺。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时,必须要有坚实的科学根据,以使我们有限的R&D人力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本文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R&D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数量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使决策更为科学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r&d活动 r&d人力资源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R&D投入、技术能力与绩效关系——基于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华 邵波 徐阿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基于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了企业R&D投入、技术能力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假设模型。通过调查问卷获得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技术能力在R&D投入与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对技术能力中的4个维度:人员能力、... 基于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了企业R&D投入、技术能力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假设模型。通过调查问卷获得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技术能力在R&D投入与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对技术能力中的4个维度:人员能力、设备能力、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只有设备能力在R&D投入与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 技术能力 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渠道的R&D溢出、吸收能力与中国技术进步——基于一个扩展的LP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平 宋丽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31,共7页
使用技术差距为新的权重对国际R&D溢出测算的LP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前后两种方法测得的1985-2007年间通过FDI渠道溢出到我国的国际R&D存量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前的测算方法对国际R&D溢出对我国... 使用技术差距为新的权重对国际R&D溢出测算的LP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前后两种方法测得的1985-2007年间通过FDI渠道溢出到我国的国际R&D存量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前的测算方法对国际R&D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略有低估;加入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投入与国际R&D溢出交互项的回归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测算方法比原方法更为精确有效。从回归的结果还可以得出:国内R&D投入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但FDI带来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的人力资本还未达到有效吸收国外研发溢出的水平,研发投入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研发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r&d溢出 测算权重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竞争下的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强 李卫红 胡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2-25,共4页
在价格竞争模式下研究了两阶段R&D/产品问题:企业先决定R&D投入水平,然后在产品市场中进行价格竞争。根据企业在R&D阶段合作与否,分别分析了成本非对称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和产品价格决策,并就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分别从整... 在价格竞争模式下研究了两阶段R&D/产品问题:企业先决定R&D投入水平,然后在产品市场中进行价格竞争。根据企业在R&D阶段合作与否,分别分析了成本非对称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和产品价格决策,并就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分别从整体和个体两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相对于高成本企业而言,低成本企业在研发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况下的产品价格均较低,并且有较大的R&D投入倾向;两种情况下的均衡结果间的大小关系与研发溢出系数取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开发 合作博弈 价格竞争 非合作博弈 技术创新 寡头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lm quist生产率指数的R&D投入对制造业影响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丹 王娅莉 《管理学报》 2006年第5期580-585,共6页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 alm qu 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发现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越高。然后对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高技术产业,考察...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 alm qu 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发现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越高。然后对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高技术产业,考察各种不同R&D活动的作用,发现企业内部R&D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公共R&D主要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外资活动仅对技术效率的增长产生影响,未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制造业 MALMQUIST指数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R&D投入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基于17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霍明 胡继连 +1 位作者 赵伟 张复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9,共8页
文章利用2004-2013年山东省17地市的统计数据,以不变价GDP作为产出指标,以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为投入变量,R&D资本投入和R&D人员投入作为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了山东省R&D投入对区域技术效率... 文章利用2004-2013年山东省17地市的统计数据,以不变价GDP作为产出指标,以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为投入变量,R&D资本投入和R&D人员投入作为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了山东省R&D投入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投入和R&D人员投入对山东省的区域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R&D人员投入的影响作用更大。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高产出、高效率"和"低产出、低效率"两个经济区域,通过区域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发现,"两低"区域R&D投入力度和投入结构均存在问题,并建议"两低"区域的地市在加大R&D投入力度的同时,调整其R&D投入结构,适当提升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 区域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层次聚类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能力与企业R&D合作策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袁锋 陈晓剑 刘慧宏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由于技术溢出的存在,企业创新投资的私人收益率要低于社会收益率,从而导致创新动力的不足。然而,技术溢出能够被企业所用的条件是企业必须具有吸收能力。本文假设吸收能力决定于R&D投资和技术差异性,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扩展了只考虑外生... 由于技术溢出的存在,企业创新投资的私人收益率要低于社会收益率,从而导致创新动力的不足。然而,技术溢出能够被企业所用的条件是企业必须具有吸收能力。本文假设吸收能力决定于R&D投资和技术差异性,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扩展了只考虑外生技术溢出的AJ模型,分析了R&D不合作、R&D合作和全合作三种情况下均衡R&D投入水平和产量,并与AJ模型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合作 吸收能力 技术溢出 古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吸收能力与R&D投入的创新模式选择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春辉 陈继祥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93-98,104,共7页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作出合理的选择。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吸收能力、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能力与R&D投入对创...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作出合理的选择。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吸收能力、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能力与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效应是相反的:吸收能力的增强会导致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而R&D投入的增大会导致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模式选择 吸收能力 r&d投入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青 曾德明 毛崇峰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09,113,共4页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原来的R&D内部化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外部化,网络化趋势。科学技术,技术标准和网络经济发展,以及网络效应,交易成本的减少等共同推动着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原来的R&D内部化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外部化,网络化趋势。科学技术,技术标准和网络经济发展,以及网络效应,交易成本的减少等共同推动着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研究与开发 技术标准 网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R&D、国际R&D技术溢出与基础设施 被引量:8
11
作者 边志强 杜两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7,共11页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以交通和通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的提高。使用199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各地区自主R&D资本以及国际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发现自主R&D能力以及国...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以交通和通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的提高。使用199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各地区自主R&D资本以及国际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发现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以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为转换变量,测算了引发自主R&D能力和国际R&D技术吸收能力变化的基础设施的门限特征。检验结果验证了门限效应的存在,并表明各地区在大力发展和完善通讯基础设施的同时,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自主r&d能力 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R&D补贴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影响机制研究——基于5个高技术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晋 邓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67-71,共5页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增大,尤其加大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扶持力度。在微观企业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对企业支持程度系数,并运用高技术产业中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新产品销售收入、专...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增大,尤其加大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扶持力度。在微观企业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对企业支持程度系数,并运用高技术产业中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等产出的关系;其次将政府支持程度系数同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作回归分析,并与高技术企业自身投入作对比分析;最后借鉴美国经验,分别针对政府和企业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r&d投入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政府支持程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推进抑或效率驱动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少君 韩先锋 +1 位作者 朱承亮 宋文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33,共7页
利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2004—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进行测算,进一步分析了TFP变动的时序特征、动力源泉及行业差异。研究表明:2004—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TFP整体上呈现技术... 利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2004—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进行测算,进一步分析了TFP变动的时序特征、动力源泉及行业差异。研究表明:2004—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TFP整体上呈现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共同推进的"双驱动"增长模式,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推进,效率驱动作用较小;工业行业R&D创新TFP增长存在显著的时序和行业差异,且资本密集型行业R&D创新TFP整体水平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TFP增长的差异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行业 r&d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推进 效率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我国主要省市人力资本与R&D投资效率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强 靳娜 《技术经济》 2009年第6期5-10,共6页
人力资本和R&D投资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增强了科研主体对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推动了知识与技术的扩散。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利用1998—2007年中国29个省市共290个观测数据,通过引入人力资本和R&D投资两个参数... 人力资本和R&D投资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增强了科研主体对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推动了知识与技术的扩散。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利用1998—2007年中国29个省市共290个观测数据,通过引入人力资本和R&D投资两个参数,分析人力资本和R&D投资对生产力的直接影响和通过提高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效率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在诠释地区间效率差异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提高,而且还通过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从而间接影响技术效率;R&D投资对技术效率有重要影响,而对生产力的直接影响并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r&d 吸收能力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联盟时机选择的期权理论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丽娟 张子刚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
实践证明,R&D联盟的收益大于联盟的成本并不一定就是R&D联盟的最佳时机,但现有的解释联盟形成的理论却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本文构建了两种包含多期权组合的联盟时机选择模型,并采用Log变换二叉树模型求解其最... 实践证明,R&D联盟的收益大于联盟的成本并不一定就是R&D联盟的最佳时机,但现有的解释联盟形成的理论却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本文构建了两种包含多期权组合的联盟时机选择模型,并采用Log变换二叉树模型求解其最优时机。该模型将不确定性因素,吸收能力,独立研发的机会成本引入联盟时机的决策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外界市场环境、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独立研发的能力等因素对联盟时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联盟时机 多期权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R&D资助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凌钧 陈燕儿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6-253,共8页
以往研究主要从总产出方面检验高技术产业中政府R&D资助的效果,很少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进行考察。本文采用1996—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数据,应用随机前沿方法,基于;故率的角度实证研究了政府的R&D资助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 以往研究主要从总产出方面检验高技术产业中政府R&D资助的效果,很少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进行考察。本文采用1996—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数据,应用随机前沿方法,基于;故率的角度实证研究了政府的R&D资助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R&D资助显著地促进了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资金人员投入、企业规模、产权结构均会对资助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非国有产权较难获得政府的R&D资助。本文结论为我国政府R&D资助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及管理 政府r&d资助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方法 高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R&D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基于地区层面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泱 郭庆宾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30,76,共6页
与现有文献仅考察国外R&D对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不同,本文基于我国1990—2008年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国外R&D对我国及东中西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渠道和FDI渠道的国外R&D对我国创新能力均产... 与现有文献仅考察国外R&D对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不同,本文基于我国1990—2008年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国外R&D对我国及东中西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渠道和FDI渠道的国外R&D对我国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进口贸易渠道的R&D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格局,而FDI渠道的R&D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则呈现出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 创新能力 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R&D投入、创新能力对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东 周怡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9期80-82,共3页
文章首先利用永续盘存法,计算了长三角各城市2002-2011年政府R&D存量、固定资产存量。其次,在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后,利用政府R&D存量、专利授权数,考查了政府R&D投入、创新能力对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固定资... 文章首先利用永续盘存法,计算了长三角各城市2002-2011年政府R&D存量、固定资产存量。其次,在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后,利用政府R&D存量、专利授权数,考查了政府R&D投入、创新能力对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固定资产存量、人力资本等因素纳入到实证模型中。研究结果表明,政府R&D存量、人力资本、固定资产存量等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但专利授权数为代表的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存在"专利悖论"。最后,提出了提高专利技术水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rd投入 创新能力 长三角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关系、吸收能力对合作风险的作用——基于竞争企业间R&D合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国勇 石春生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1,48,共7页
本文以竞争企业间R&D合作为研究载体,探讨合作关系、吸收能力与合作风险的关系,揭示了竞争企业间R&D合作风险的形成机理。通过问卷调查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企业间R&D合作中,对合作... 本文以竞争企业间R&D合作为研究载体,探讨合作关系、吸收能力与合作风险的关系,揭示了竞争企业间R&D合作风险的形成机理。通过问卷调查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企业间R&D合作中,对合作伙伴的信任、承诺和满意对竞争企业的投入风险和侵占风险存在显著影响;吸收能力不仅影响竞争企业的投入风险和侵占风险,同时还调节着合作关系对合作风险的影响程度。因此,从合作关系和企业吸收能力出发,探讨竞争企业间R&D合作风险管理和控制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企业间r&d合作 合作关系 吸收能力 合作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朱强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100,116,共7页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9—2007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脉冲法和面板法实证分析了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科技投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2)在1...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9—2007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脉冲法和面板法实证分析了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科技投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2)在1999-2007年期间,显示1999-2007年在大部分省份地区1999-2007年R&D投入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表明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同时由于地区间技术回流效应远远大于扩散效应,也导致了西部落后省份在这场技术大比拼中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3)R&D投入一方面通过技术研发,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地区经济总量差异对R&D投入效率的影响。正是这两种效用,从理论上说,R&D投入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双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