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师专项计划的实施现状、面临困境与优化进路
1
作者 孙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3,共9页
优师专项计划是国家为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精准培育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8所首批优师专项计划高校的招生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优师专项计划以考试分数选拔人才、以师德育人为培养原则、以多方利益主体权责... 优师专项计划是国家为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精准培育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8所首批优师专项计划高校的招生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优师专项计划以考试分数选拔人才、以师德育人为培养原则、以多方利益主体权责保障就业环节、以政策支持确保优师生的职后发展。为深入了解其开展现状,进一步选取6所培养高校的16名不同专业优师生深入访谈,发现优师专项计划初步执行阶段面临着精准选拔的招生困境、服务面向的培养困境、利益主体的协调困境、政策约束的服务困境。因此,提出加强高中生涯教育、强化过程管理、明晰利益主体权责、探索动态调整机制等优化建议,从而为优师专项计划后期执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专项计划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招生文本 强师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结构与逻辑研究——基于对“双高”建设单位制度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
2
作者 李杰 陈凤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9,共8页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基于扎根理论对15所“双高”建设单位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由目标指向、本体内容、实施过...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基于扎根理论对15所“双高”建设单位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由目标指向、本体内容、实施过程与保障体系等基本结构组成,在目标指向上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作用,在本体内容上对制度结构与制度功能的双重兼顾,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主客体关系价值的双向规约,在制度保障体系上注重刚性工具与柔性工具的双向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高”建设单位 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制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的演进逻辑及优化路径——基于全国87项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涵 袁晓华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或办法,以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1995—2023年我国出台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将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的演进划分为... 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或办法,以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1995—2023年我国出台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将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内涵发展阶段和全面提升阶段。但在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过程中依然存在认定范畴不够明晰、认定条件有待细化、认定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政策体系;制定完善的运行机制,为政策落实提供有效保障;优化配套制度建设,为政策运行提供良好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教师认定 演进逻辑 优化路径 政策文本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内涵、结构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郭三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2-38,共7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这也赋予了教师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育人的时代使命。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已由民间转向学校,并从“进校园”走向“进课程”,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成为传统文化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这也赋予了教师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育人的时代使命。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已由民间转向学校,并从“进校园”走向“进课程”,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成为传统文化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指教师围绕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当具有的知识、观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品质,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发展性和社会需求性。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可遵循以下路径:立足经典文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述作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 传统文化素养 经典文本 文化自信 述作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掩码注意力与多教师多特征知识蒸馏的文本分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润周 张新生 王明虎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9,共17页
知识蒸馏技术可以将大规模模型中的知识压缩到轻量化的模型中,在文本分类任务中实现更高效的推断。现有的知识蒸馏方法较少同时考虑多种教师与多个特征层之间的信息融合。此外,蒸馏过程采用全局填充,未能动态关注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为此... 知识蒸馏技术可以将大规模模型中的知识压缩到轻量化的模型中,在文本分类任务中实现更高效的推断。现有的知识蒸馏方法较少同时考虑多种教师与多个特征层之间的信息融合。此外,蒸馏过程采用全局填充,未能动态关注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融合动态掩码注意力机制与多教师多特征知识蒸馏的文本分类模型,不仅引入多种教师模型(RoBERTa、Electra)的知识源,还兼顾不同教师模型在多个特征层的语义信息,并通过设置动态掩码模型注意力机制使得蒸馏过程动态关注不等长数据,减少无用填充信息的干扰。在4种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蒸馏后的学生模型(TinyBRET)在预测性能上均优于其他基准蒸馏策略,并在采用教师模型1/10的参数量、约1/2的平均运行时间的条件下,取得与两种教师模型相当的分类结果,平均准确率仅下降4.18%和3.33%,平均F 1值仅下降2.30%和2.38%。其注意力热度图也表明动态掩码注意力机制切实加强关注了数据尾部与上下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掩码注意力 多教师多特征 知识蒸馏 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德建设政策的量化评价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仝静 李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共7页
师德建设政策对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治理师德失范具有重要意义,师德建设需要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和PMC指数建模方法构建10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师德建设政策评价体系,并遴选10项师德建设政策样本进行量化分析... 师德建设政策对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治理师德失范具有重要意义,师德建设需要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和PMC指数建模方法构建10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师德建设政策评价体系,并遴选10项师德建设政策样本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师德建设政策整体态势良好,所选取的师德建设政策样本5项为优秀等级,其他5项为良好等级,公共政策主体的权威性赋予政策权威性,但也存在政策内容比重分配失衡、政策工具使用频率不均、政策效力级别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均衡师德政策内容要素、系统组织师德政策工具、完善师德建设法律与政策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建设政策 政策评价 PMC指数模型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师德建设要素及其机制模型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5,共7页
明晰高校师德建设要素对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7份高校师德政策进行解构与编码分析,发现17个维度核心要素和三大核心范畴(师德素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师德保障机制体系),构建出新... 明晰高校师德建设要素对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7份高校师德政策进行解构与编码分析,发现17个维度核心要素和三大核心范畴(师德素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师德保障机制体系),构建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机制理论模型。师德素养具有四要素三维架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具有多路径约束关系,师德保障机制体系通过系统控制促进师德素养的自主建构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落实践行。未来,建议增强师德主体建构能力,完善师德外在制度规约,健全师德发展体制机制,全面赋能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创新和长效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德建设 师德政策 政策文本分析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的“教材二次开发” 被引量:51
8
作者 沈健美 林正范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4,共5页
在教材观变革的影响下,“教材二次开发”应运而生,成为解决教材统一性与学生需求多样性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材二次开发”进行学理性的分析,发现课程标准、学生需要、教材和教师等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基于这一关系... 在教材观变革的影响下,“教材二次开发”应运而生,成为解决教材统一性与学生需求多样性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材二次开发”进行学理性的分析,发现课程标准、学生需要、教材和教师等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基于这一关系,可以把“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看作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的文本转换的过程,从而构建了“教材二次开发”的分析框架,为教师“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提供清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二次开发” 文本转换 课程标准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政策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朱宁波 曹茂甲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8,共7页
本文借鉴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5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培养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分别从培养目标取向、培养内容、培养策略、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概括,发现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缺乏对青年教... 本文借鉴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5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培养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分别从培养目标取向、培养内容、培养策略、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概括,发现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缺乏对青年教师主体地位的认识、对专业能力发展关注不够、考评机制不合理以及内生动力激发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树立"以师为本"的发展理念、形成多级联动的培养体系、搭建平等开放的发展平台、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策略、构建教师发展动力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培养 政策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专业发展中对话的教育意蕴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立君 杨宏丽 陈旭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通过对话的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通过与同行对话可以激活专业发展自觉,与文本对话中可以逐渐澄清思想中的困惑,与专家对话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与自我对话中实现超越经验的理论生成,与组织对话中可以实现生态教师文化... 通过对话的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通过与同行对话可以激活专业发展自觉,与文本对话中可以逐渐澄清思想中的困惑,与专家对话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与自我对话中实现超越经验的理论生成,与组织对话中可以实现生态教师文化的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与同行对话 与文本对话 与专家对话 与自我对话 与组织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研究——基于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政策工具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晓延 贺思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0-176,共7页
“双师型”教师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公共政策密切关注并积极解决的重要议题。以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政策工具为依据,分析我国教育公共政策中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可以看出,多年来,... “双师型”教师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公共政策密切关注并积极解决的重要议题。以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政策工具为依据,分析我国教育公共政策中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可以看出,多年来,政策主体综合运用指令命令、报酬荣誉、职能拓展、权威重组等工具来推动预期目标的实现。深入认识并正确把握职业教育公共政策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对政策工具的具体运用,可深化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有利于确立这些政策在落地落实时的现实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政策文本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方式对写作修改过程及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白云 王俊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探讨不同反馈方式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修改的作用,重点对比教师反馈和系统反馈对修改过程和文本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教师反馈、自动评分系统反馈、修改记录和访谈的分析,发现基于两种反馈的修改过程在多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 探讨不同反馈方式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修改的作用,重点对比教师反馈和系统反馈对修改过程和文本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教师反馈、自动评分系统反馈、修改记录和访谈的分析,发现基于两种反馈的修改过程在多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教师反馈引发更多的内容修改、整体修改、增加和自我修改;系统反馈导致较多的校订修改、单词及以下的局部修改和替代。对修改后的文本质量,两种反馈均能提高词汇复杂性,而教师反馈对提高语言流利性亦有显著作用。据此,在写作教学中,运用不同的策略将两种反馈方式加以融合,提升文本质量和写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反馈 系统反馈 修改过程 文本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支持的慕课论坛教师干预预测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林静 马鑫倩 +2 位作者 刘清堂 王瑾洁 高喻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7-53,共7页
针对慕课论坛中讨论主题数量巨大,教师难以及时反馈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慕课论坛教师干预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学习者的干预需求将慕课论坛中的教师干预分为三种类型:内容相关需干预、管理相关需干预和不需干预。在... 针对慕课论坛中讨论主题数量巨大,教师难以及时反馈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慕课论坛教师干预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学习者的干预需求将慕课论坛中的教师干预分为三种类型:内容相关需干预、管理相关需干预和不需干预。在该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词类进行语义特征提取和基于课程知识图谱的内容特征提取方法,对讨论帖的文本内容进行表征,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教师干预类型进行预测。以中国大学慕课网中“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教师答疑区主题讨论为数据源,对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发现:(1)基于词类和知识图谱的语义表征方法能够对论坛主题的教师干预需求进行预测,准确率可达到75.86%;(2)不同类型的讨论帖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反映出慕课学习中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需要教师给予及时、个性化的干预与指导。将慕课论坛教师干预的预测结果推送给慕课教师和课程管理人员,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学习者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大数据 教师干预 文本分类 语义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政策文本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园园 段青如 姜勇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4,共9页
自教育部2012年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来,尚缺乏对这一政策文本评价的实证研究。本研究运用问卷法、ROST特定文献相似度检验法对中国10省市共1306名幼教工作者对这一专业标准的62条"基本要求"的评价进行了研究,... 自教育部2012年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来,尚缺乏对这一政策文本评价的实证研究。本研究运用问卷法、ROST特定文献相似度检验法对中国10省市共1306名幼教工作者对这一专业标准的62条"基本要求"的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幼教工作者对这些"基本要求"的"具体性""可评价性"的评分相对较低,对其"实践指导价值"的评分相对较高,并在园所性质、城乡区域以及教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今后的修订中应注意每一项"基本要求"的具体性与可评价性;应尊重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性,推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阶段要求的专业标准;应基于我国民族众多的事实补充尊重各地方民族文化的相关条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政策文本 政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研究主题与热点评述——基于2000-2017年国际期刊论文的共词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忭 胡梦华 胡艺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90,共9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然而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分散、知识结构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全球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为数据来源,选择国际学术期刊2000-2017年间发表的有关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的597篇...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然而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分散、知识结构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全球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为数据来源,选择国际学术期刊2000-2017年间发表的有关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的597篇文献为研究样本,采用量化与质性整合的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可分为四大热点:1)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研究,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教师专业知能理论研究;2)新技术支持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3)影响教师教育信息化宏观因素研究,包括领导力、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教师信息化培训和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研究,主要关注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设计和实施。本研究希望通过厘清千禧年后国际上教师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脉络,为未来的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词分析 文本分析 信息化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现状调查 被引量:12
16
作者 毛耀忠 李海 张锐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6,87,共5页
有效教学离不开学情分析,已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教学设计文本分析的结果反映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学情分析的一些特征:最关注元认知与认知维度的"学情",对于环境与个体差异两个维度的"学情"较少涉及;在整体上... 有效教学离不开学情分析,已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教学设计文本分析的结果反映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学情分析的一些特征:最关注元认知与认知维度的"学情",对于环境与个体差异两个维度的"学情"较少涉及;在整体上偏重基于主观经验而非基于"证据"开展学情分析;不少教师对于学情分析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不到位,表现出形式主义倾向;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十分薄弱,有待进一步提升.精准地分析"学情"应该明确:整体地分析"学情";学情分析要讲"证据";学情分析旨在提升教学效率;借助理论分析"学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师 文本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的敞开性与教师权威的瓦解 被引量:13
17
作者 舒志定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40,共4页
从文本阅读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育活动就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是重写教育文本,塑造人生的过程。因而,有必要重新理解教师的职责,教师是文本的解释者,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帮助者。而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实现了主体性,同时也瓦解了教师应是... 从文本阅读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育活动就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是重写教育文本,塑造人生的过程。因而,有必要重新理解教师的职责,教师是文本的解释者,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帮助者。而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实现了主体性,同时也瓦解了教师应是权威的传统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师 学生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及特点分析——基于(1978-2013)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曲铁华 崔红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6-62,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恢复调整时期(1978-1984)、探索提高时期(1985-1992)、转型完善时期(1993-2000)、改革发展时期(2001-2006)和创新突破时期(2007-2013)五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在教师教育政策演进的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恢复调整时期(1978-1984)、探索提高时期(1985-1992)、转型完善时期(1993-2000)、改革发展时期(2001-2006)和创新突破时期(2007-2013)五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在教师教育政策演进的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即从注重社会需要到平衡并重社会与个人需求;从注重外延发展到统筹兼顾外延和内涵建设;从注重规模扩张到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教师教育政策 演进历程 整体特点 政策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幼儿教师政策变迁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魏军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中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又直接关系着整个学前教育的质量。从政策的视角审视幼儿教师培养与培训、权利与义务、资格与任用等方面的政策文本,以此揭示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中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又直接关系着整个学前教育的质量。从政策的视角审视幼儿教师培养与培训、权利与义务、资格与任用等方面的政策文本,以此揭示幼儿教师政策的规律和本质,对于促进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政策文本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守护并创造教育意义的人——兼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教育者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金运 张立昌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36-40,共5页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教育者需要有对教育意义的承诺,以实现教师教育品质的提升。在专业化的过程中,教师教育者日渐塑造为教育知识的传授者与教学技能的培训者。虽然这样的专业角色能够完成现有的教师教育工作,却忽视了教育意义的探究。...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教育者需要有对教育意义的承诺,以实现教师教育品质的提升。在专业化的过程中,教师教育者日渐塑造为教育知识的传授者与教学技能的培训者。虽然这样的专业角色能够完成现有的教师教育工作,却忽视了教育意义的探究。重新唤醒教育意义,需要教师教育者回归知识分子的形象。具体而言,教师教育者成为知识分子需要继承教育人文传统,不断阐释与守护历史经验中的教育意义,同时要主动融入教育变革的行动中,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教育意义 知识分子 经典教育文本 对话教学 教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