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轨卫星系统下混合预编码与结合器设计
1
作者 王丹 莫刘燕 侯康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4-750,共7页
低轨卫星通信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结合可以实现显著的频谱和能量效率(EE)增益,但传统的预编码和结合器设计可能导致高实现复杂度或高能量消耗.本文对在大规模MIMO低轨卫星系统下提高能量效率的低分辨率移相器混合预编码器和... 低轨卫星通信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结合可以实现显著的频谱和能量效率(EE)增益,但传统的预编码和结合器设计可能导致高实现复杂度或高能量消耗.本文对在大规模MIMO低轨卫星系统下提高能量效率的低分辨率移相器混合预编码器和组合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公式化能量效率最大化优化问题,该公式为非凸的,为了易于处理,利用遍历和率的封闭形式的紧上界来近似混合预编码设计的能量效率最大化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该算法连续地利用迭代相位匹配算法设计各用户的低分辨率模拟预编码器和组合器对,然后基于获得的有效基带信道计算数字预编码器和组合器,并利用LUP算法来降低矩阵求逆的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基线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其能量效率更接近最优数字预编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混合预编码 大规模MIMO 能量效率 移相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 CMOS、BiCMOS的新进展(一)——低噪声放大器与接收前端
2
作者 李永 赵正平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7-772,共16页
当今信息社会已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呈指数规律增长,不但要求数据处理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也要求数据的传输带宽更宽,推动数据载波的频率向射频(RF)的高端发展。Si基RF CMOS和RF BiCMOS集成电路(IC)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集成... 当今信息社会已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呈指数规律增长,不但要求数据处理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也要求数据的传输带宽更宽,推动数据载波的频率向射频(RF)的高端发展。Si基RF CMOS和RF BiCMOS集成电路(IC)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集成等优点,相应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综述了Si基RF CMOS和RF BiCMOS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主要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与接收前端,射频-直流整流器与射频能量收集器,功率放大器、RF信号放大器与发射机,振荡器、混频器与频率综合器,移相器、开关、集成无源元件和相控阵,RF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微系统集成等七个RF IC发展的主要方面,凝练了各类RF IC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RF)CMOS RF BiCMOS 放大器 收/发机 RF能量收集器 压控振荡器 频率综合器 移相器 相控阵 微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 CMOS、BiCMOS的新进展(二)——射频-直流整流器与射频能量收集器
3
作者 李永 赵正平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85-892,共8页
当今信息社会已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呈指数规律增长,不但要求数据处理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也要求数据的传输带宽更宽,推动数据载波的频率向射频(RF)的高端发展。Si基RF CMOS和RF BiCMOS集成电路(IC)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集成... 当今信息社会已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呈指数规律增长,不但要求数据处理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也要求数据的传输带宽更宽,推动数据载波的频率向射频(RF)的高端发展。Si基RF CMOS和RF BiCMOS集成电路(IC)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集成等优点,相应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综述了Si基RF CMOS和RF BiCMOS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主要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与接收前端,射频-直流整流器与射频能量收集器,功率放大器、RF信号放大器与发射机,振荡器、混频器与频率综合器,移相器、开关、集成无源元件和相控阵,RF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微系统集成等七个RF IC发展的主要方面,凝练了各类RF IC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RF)CMOS RF BiCMOS 放大器 收/发机 RF能量收集器 压控振荡器 频率综合器 移相器 相控阵 微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相控阵天线阵面移相器与延时器的控制算法研究
4
作者 程岩 王六春 +1 位作者 梁志伟 于大群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6,共6页
宽带相控阵天线阵面广泛使用延时器和移相器,是改善波束性能常用的技术途径,但两类器件的电磁传输特性却不同,前者为色散器件而后者为非色散器件。文中研究了宽带阵面的工作方式,根据延时器和移相器的工作特点,提出联合优化控制算法,将... 宽带相控阵天线阵面广泛使用延时器和移相器,是改善波束性能常用的技术途径,但两类器件的电磁传输特性却不同,前者为色散器件而后者为非色散器件。文中研究了宽带阵面的工作方式,根据延时器和移相器的工作特点,提出联合优化控制算法,将延时器的延时剩余和延时误差均按照天线阵面瞬时带宽中心频点折算成相位,并在TR通道级利用移相器进行补偿。经过对某一天线阵列进行仿真分析,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阵面的带内指向误差,在宽带相控阵天线阵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相控阵阵面 移相器 延时器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移相器的雷达低仰角探测方向图赋形
5
作者 薛长飘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7,共6页
雷达低仰角探测方向图生成一直是相控阵雷达方向图赋形与生成领域的技术难点。针对雷达低仰角探测方向图赋形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双移相器(DPS)凸优化算法,用于合成具有双移相器结构的相控阵理想方向图。在DPS结构中,两个移相器被组合... 雷达低仰角探测方向图生成一直是相控阵雷达方向图赋形与生成领域的技术难点。针对雷达低仰角探测方向图赋形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双移相器(DPS)凸优化算法,用于合成具有双移相器结构的相控阵理想方向图。在DPS结构中,两个移相器被组合成一个权值。与传统相控阵相比,DPS结构中权向量的模值并非是固定常数,而是可在连续区间内变化。为此,文中提出了将方向图赋形问题转化为DPS凸优化问题的算法,研究了如何借助两类方向图赋形问题来得到权向量。在这两类算法中,均可得到次优解,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两类DPS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移相器 低仰角探测 方向图赋形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轴比带宽的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
6
作者 付振帅 刘玫承 +6 位作者 杨立琦 金佩琦 吴晋 张大为 张明涛 侯岳峰 马凯学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宽轴比带宽的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该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是包括了顺序旋转天线阵列、相控阵列射频电路和相控阵列数控电路的一套完整的相控阵列系统。首先,文中将顺序旋转馈电网络引入到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中,并提出了90&... 文中提出了一种宽轴比带宽的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该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是包括了顺序旋转天线阵列、相控阵列射频电路和相控阵列数控电路的一套完整的相控阵列系统。首先,文中将顺序旋转馈电网络引入到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中,并提出了90°~180°电桥混合形式顺序旋转馈电网络,使相控阵列在宽带宽范围内实现了低轴比性能。接着设计了相控阵列数控电路,通过高集成度电容片选方案,实现了对移相器阵列的低复杂相位控制。最后,为了验证性能,对相控阵列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的-10 dB阻抗带宽为2.15 GHz~2.81 GHz,并实现了±50°的扫描范围,法向波束轴比带宽覆盖范围是2.00 GHz~3.0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旋转馈电网络 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 宽轴比带宽 移相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As E/D PHEMT工艺的Ku波段双通道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伟 赵子润 +1 位作者 刘会东 李远鹏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5-579,588,共6页
基于GaAs增强/耗尽型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E/D PHEMT)工艺设计了一款14~18 GHz的双通道多功能芯片。芯片集成了单刀双掷(SPDT)开关、6 bit数控移相器、4 bit数控衰减器和增益补偿放大器。采用正压控制开关以减小控制位数;优化移相、... 基于GaAs增强/耗尽型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E/D PHEMT)工艺设计了一款14~18 GHz的双通道多功能芯片。芯片集成了单刀双掷(SPDT)开关、6 bit数控移相器、4 bit数控衰减器和增益补偿放大器。采用正压控制开关以减小控制位数;优化移相、衰减和放大等电路拓扑结构,以获得良好的幅相特性;采用紧凑布局、双通道对称的版图设计,以实现小尺寸和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5 V电压下,接收通道增益大于3 dB,1 dB压缩点输出功率大于8 dBm;发射通道增益大于1 dB,1 dB压缩点输出功率大于2 dBm;64态移相均方根误差小于2.5°,16态衰减均方根误差小于0.3 dB,芯片尺寸为3.90 mm×2.25 mm。该多功能芯片可实现对射频信号幅度和相位的高精度控制,可广泛应用于微波收发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多功能芯片 增强/耗尽型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E/D PHEMT) 单刀双掷(SPDT)开关 数控移相器 数控衰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温区脉管制冷机的制冷量主动调控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惠贺军 吴亦农 +3 位作者 宋键镗 殷旺 蒋珍华 刘少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5,187,共8页
针对空间探测中须在双温区提供不同制冷量的新需求,提出利用声功回收主动调相器对双温区制冷量进行主动调控的方法.研究分析高温区调相器活塞运动特性对双温区冷指阻抗的影响,得到调相器对双温区冷指声功率分配及回热器效率的影响特性,... 针对空间探测中须在双温区提供不同制冷量的新需求,提出利用声功回收主动调相器对双温区制冷量进行主动调控的方法.研究分析高温区调相器活塞运动特性对双温区冷指阻抗的影响,得到调相器对双温区冷指声功率分配及回热器效率的影响特性,实现80 K和40 K双温区制冷量主动调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调相器相位差对高温区制冷量影响较大,调相器振幅和相位差对低温区制冷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主动控制调相器活塞运动特性的调节策略,80 K温区制冷量可以在9.2~23.7 W内主动调节,40 K温区制冷量可以在3.2~4.5 W内主动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主动调相 双制冷温区 阻抗分析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基站天线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卜斌龙 刘培涛 +4 位作者 黄立文 肖飞 苏国生 赖展军 章秀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4,共9页
针对基站天线全生命周期中碳足迹和不环保的要素,所提出绿色低碳天线解决方案的总体技术思路是设法减少基站天线内部的各种损耗和提高超宽频内的波束收敛性。按照柔性引脚互联设计理念,将产品架构由四级简化为两级架构,并开发出长腔体... 针对基站天线全生命周期中碳足迹和不环保的要素,所提出绿色低碳天线解决方案的总体技术思路是设法减少基站天线内部的各种损耗和提高超宽频内的波束收敛性。按照柔性引脚互联设计理念,将产品架构由四级简化为两级架构,并开发出长腔体空气介质移相馈电网络及一体化宽带低损高效辐射单元,5G低中高频天线增益明显提升。针对生产环节的不环保要素,开发出长腔体局部镀膜工艺及低介电常数环保天线罩,实现了基站天线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 柔性引脚互联 移相馈电网络 辐射单元 环保天线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μm/1.5μm基于非互易性相移器的高重频飞秒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扬眉 侯月彰 +5 位作者 罗婷 周渊珠 孙钰淇 李志莉 王天枢 潘新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高重频的飞秒脉冲激光器在工业加工、医疗、精密测量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为了分析“9”字腔锁模激光器的自启动性能,利用琼斯矩阵建立了非线性放大环形镜的传输函数,分析了环形镜中不同波片角度对腔内往返传输函数的影响。搭建... 高重频的飞秒脉冲激光器在工业加工、医疗、精密测量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为了分析“9”字腔锁模激光器的自启动性能,利用琼斯矩阵建立了非线性放大环形镜的传输函数,分析了环形镜中不同波片角度对腔内往返传输函数的影响。搭建了基于非线性放大环形镜的光纤激光器,分别使用了掺镱光纤、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在1μm和1.5μm波段分别实现了重复频率为600 MHz和280 MHz的基频锁模。所设计的激光器具有脉宽窄、光谱宽、稳定性好、自启动成功率高的特点,激光器完成了集成化封装,能够满足微纳加工、激光医疗、光频率梳等领域对飞秒激光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脉冲激光 宽光谱 高重频 非互易性相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K频段4通道高精度有源移相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5-811,共7页
基于130 nm双极型晶体管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Bipolar and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BiCMOS)工艺,采用矢量合成架构的高精度移相器架构,提出了一款满足5G与民用卫星通信应用需求的K频段4通道高精度有源移相器。在移... 基于130 nm双极型晶体管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Bipolar and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BiCMOS)工艺,采用矢量合成架构的高精度移相器架构,提出了一款满足5G与民用卫星通信应用需求的K频段4通道高精度有源移相器。在移相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为了实现单端信号与差分信号的互相转换,同时为信号链路提供一定的增益,采用了有源巴伦结构。为了以更小的芯片面积实现差分信号到4路I/Q正交信号的转换,采用了折叠朗格耦合器;为了实现高精度的相位调节控制,采用了有源矢量合成器。芯片实测结果表明,在18~22 GHz的带宽内,各通道小信号增益在-3~-2 dB之间,增益平坦度小于1 dB,在-45℃~85℃之间增益波动小于3.5 dB,6位移相器移相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小于2.5°。芯片尺寸为2.68 mm×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卫星通信 有源移相器 BICMOS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陷地慢波传输线结构的液晶移相器设计
12
作者 李梓玲 冯燕 +3 位作者 司马博羽 许恒飞 王志诚 吴文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为了实现低插损、大相位覆盖范围的加载缺陷地结构(DGS)的微带线液晶移相器,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DGS微带线液晶移相器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改变DGS的形状来改变单个移相单元的色散特性,提升单个单元的移相能力,从而减少移相单元的使用数量... 为了实现低插损、大相位覆盖范围的加载缺陷地结构(DGS)的微带线液晶移相器,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DGS微带线液晶移相器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改变DGS的形状来改变单个移相单元的色散特性,提升单个单元的移相能力,从而减少移相单元的使用数量,降低移相器传输线整体插损。以哑铃型DGS的液晶微带线移相器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了5种形状的DGS(哑铃型、减少DGS面积、一阶分形、三角形、交叉型)的移相能力和插损差异。仿真结果表明:下一阶分形和交叉型DGS微带线液晶移相器移相能力较好,最后对不同介电常数的移相器进行仿具观察其S参数和移相能力,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地结构 液晶 移相器 色散 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冷量多级推移活塞型脉管制冷机
13
作者 杨斌 刘知非 朱绍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使用阶梯推移活塞加惯性管的复合调相方式结合二者的调相优势,改善非最佳匹配尺寸下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性能。对阶梯推移活塞加惯性管的复合调相方式的双级脉管制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第二级采用复合调相结构时,在充气压力2 MPa,运行... 使用阶梯推移活塞加惯性管的复合调相方式结合二者的调相优势,改善非最佳匹配尺寸下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性能。对阶梯推移活塞加惯性管的复合调相方式的双级脉管制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第二级采用复合调相结构时,在充气压力2 MPa,运行频率51 Hz时,得到了86.4 K/22.9K的无负荷温度,在1 251 W输入功时,第二级在34.7 K得到5 W的冷量,为推移活塞双级脉管制冷机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移活塞 双级脉管制冷机 复合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CMOS有源矢量合成移相器
14
作者 刘帅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本文基于65 nm硅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设计了一款Ka波段有源矢量合成移相器。该电路由正交耦合器、单端转差分信号的巴伦、可变增益放大器、信号合成网络组成。基于集总LC等效模型的正交发生器能够实现紧凑尺寸并获得高精度正交信... 本文基于65 nm硅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设计了一款Ka波段有源矢量合成移相器。该电路由正交耦合器、单端转差分信号的巴伦、可变增益放大器、信号合成网络组成。基于集总LC等效模型的正交发生器能够实现紧凑尺寸并获得高精度正交信号;可变增益放大器采用数字控制的共源共栅架构,能够实现精准的幅度调节,并提高输入输出之间的隔离度。实测结果表明,该移相器可在25 GHz~32 GHz频带范围内实现360°移相,相位步进5.625°,均方根(RMS)相位误差小于3°,寄生调幅RMS小于1 dB,电路面积为800μm×400μm,功耗11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矢量合成 移相器 可变增益放大器 共源共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线路过载现象的移相变压器选址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曲祖义 廖华兴 +4 位作者 于继来 高凯 苏安龙 葛维春 柳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0-32,44,共4页
在分析线路过载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移相变压器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能反映移相变压器调控效果与安装位置有关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以及选址方法。对某省实际电力系统典型运行方式下的移相变压器进行了选址分析,结果表... 在分析线路过载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移相变压器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能反映移相变压器调控效果与安装位置有关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以及选址方法。对某省实际电力系统典型运行方式下的移相变压器进行了选址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文中所提的指标和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移相变压器的安装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过载现象 移相变压器 选址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移相器控制东北电网并行线路潮流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征雄 张文涛 +1 位作者 王刚 郭建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概述了移相器在国外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简单介绍了移相器的模拟方法和控制潮流的工作原理,着重进行了利用移相器控制东北电网潮流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 移相器 电网 东北地区 并行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TO电光材料及其制备 被引量:12
17
作者 惠春 陈寿田 +1 位作者 徐爱兰 徐毓龙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5-470,共6页
用BSTO电光材料制作的电光移相器与铁氧体移相器相比,具有非常好的性能,它以高的功率、高的相移速度、低的插入损耗、低的驱动功率、充分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及低的成本,受到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关注。文章介绍了BSTO材料及其制... 用BSTO电光材料制作的电光移相器与铁氧体移相器相比,具有非常好的性能,它以高的功率、高的相移速度、低的插入损耗、低的驱动功率、充分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及低的成本,受到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关注。文章介绍了BST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简要概述了这种材料研究的进展,讨论了BSTO电光材料化学组成、工艺制备技术和非铁电相对BSTO电光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发展该材料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钡 电光相移器 电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测件随机移相干涉面形测量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维谦 李文宇 +2 位作者 赵齐 邱丽荣 王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67-2172,共6页
针对光学元件的面形测量,提出了一种被测件随机移相干涉面形测量法,用于降低移相干涉仪的成本,避免移相器老化产生的移相误差对面形检测精度的影响。该方法利用微位移驱动器驱动被测件在摩擦气浮复合导轨上移动进行随机移相并用相机采... 针对光学元件的面形测量,提出了一种被测件随机移相干涉面形测量法,用于降低移相干涉仪的成本,避免移相器老化产生的移相误差对面形检测精度的影响。该方法利用微位移驱动器驱动被测件在摩擦气浮复合导轨上移动进行随机移相并用相机采集若干幅干涉图;然后利用最小二乘迭代算法处理干涉图数据进而迭代出被测表面相位分布;最后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求解出被测件的面形结果。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搭建了改进的斐索移相干涉系统,并选用一个凹面镜和一个平面镜作为被测件在搭建的系统上进行了实验测试,同时与同台仪器上的传统移相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在激光光源波长λ为632.8nm的情况下,凹球面镜面形PV值和RMS值与传统移相方式测量结果相差0.001λ,和0.002λ;平面镜面形PV值和RMS值与传统移相方式的测量结果相差0.002λ和0.003λ,面形数据基本一致。该方法避免了移相器老化引入移相误差,降低了仪器成本,测量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面形测量 被测件 移相器 随机移相 最小二乘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移相器主体类型分析与铁电移相器电路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华 娄菁 +4 位作者 王军 董博文 冯明德 李智强 屈绍波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5,共13页
移相器作为一种可调控导引波输出信号相位的功能性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波束形成网络、相位调制器、相控阵天线等电子、雷达、通信系统并对相关系统性能的优劣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设计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兼具高性能、稳定性、小型化... 移相器作为一种可调控导引波输出信号相位的功能性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波束形成网络、相位调制器、相控阵天线等电子、雷达、通信系统并对相关系统性能的优劣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设计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兼具高性能、稳定性、小型化、低成本的实用化微波移相器对于微波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为解决当前技术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实现相关技术革新,需从整体上分析各类移相器的技术概况、优劣势与发展现状,精确梳理移相器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移相器的设计。基于以上目标,对移相器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别介绍了铁氧体移相器、PIN二极管移相器、MEMS移相器、铁电移相器的移相原理与性能指标,重点分析了基于BST铁电材料移相器的微波电路设计,并结合相关技术趋势对BST铁电移相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能器件 移相器 BST 铁电移相器 微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调节移相器的晶闸管触发角影响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德昌 周启文 +2 位作者 丁峰峰 邓吉勇 杨增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1-126,共6页
移相器是调节线路功率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平衡潮流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晶闸管控制的双芯对称型移相器为对象,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中建立了一次设备的仿真模型,并开发了控制装置进行系统仿真研究。针对阀组触发脉冲对系... 移相器是调节线路功率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平衡潮流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晶闸管控制的双芯对称型移相器为对象,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中建立了一次设备的仿真模型,并开发了控制装置进行系统仿真研究。针对阀组触发脉冲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触发脉冲控制策略,固定挡位时提前触发角触发,挡位调节过程中监测阀组电流过零关断后触发,并提出了一种阀组电流过零的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固定挡位时,系统运行稳定无谐波,挡位调节过程中系统无冲击电流、过渡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器 晶闸管 触发角 触发脉冲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