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1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mology modeling and evolutionary trace analysi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from extremophile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元东 王海东 邱冠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5期612-617,共6页
The gene sod in 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ts tolerance to the extremely acidic, toxic and oxidative environment of bioleaching. For insight into the anti-toxic mechanism of the bacteria... The gene sod in 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ts tolerance to the extremely acidic, toxic and oxidative environment of bioleaching. For insight into the anti-toxic mechanism of the bacteria, a three-dimensional (3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is gene was built by homology modeling techniques, refin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ssessed by PROFILE-3D and PROSTAT programs and its key residues were further detected by evolutionary trace analysis. Through these procedures, some trace residues were identified and spatially clustered. Among them, the residues of Asn38, Glyl03 and Glul61 are randomly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mapped structure; interestingly, the other residues are all distinctly clustered in a subgroup near Fe atom. From these results, this gene can be confirmed at 3D level to encode the Fe-depend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subsequently play an anti-toxic role. Furthermore, the detected key residues around Fe binding site can be conjectured to be directly responsible for Fe binding and catalytic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EACH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homology modeling evolutionary trace molecular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nctional Superoxide Dismutase Mimics Become Diverse: From Simple Compounds on Prebiotic Earth to Nanozymes 被引量:2
2
作者 Leon Bixenmann Jiuyang He +1 位作者 Minmin Liang Wolfgang Tremel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8-169,共22页
Inorganic solids with enzyme-like activity are promising to overcome many restrictions of native enzymes in application.Especially attractive are nanoparticles with superoxide dismutase(SOD)activity,due to their abili... Inorganic solids with enzyme-like activity are promising to overcome many restrictions of native enzymes in application.Especially attractive are nanoparticles with superoxide dismutase(SOD)activity,due to their ability to reduce the damaging propertie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ithin cells and organism.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for nanoparticles to have SOD activity and reveal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alysis on prebiotic earth and the recent SOD mimics.This review also aims to highlight the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D mimicking nanoparticles.We give a broad overview of nanoparticles with SOD activity,based on their material make-up,to underline their increasing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ox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黄静 刘晓晨 +3 位作者 高雄 李晓文 李广红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氧化因子丙二醛(MDA)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NRDS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各指标预测NRDS发病的价值。结果NRDS组脐血铜水平、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MD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脐血锌、铜、SOD、MDA、SOD/MDA预测NRDS发病的AUC分别为0.728、0.917、0.627、0.780、0.824。结论脐血微量元素铜、锌水平降低及氧化/抗氧化因子失衡可能参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量元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扶木汤联合吞咽训练对Wilson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石桥 汪美霞 +3 位作者 钱南南 邵宁书 倪明珠 杨文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联合吞咽训练对痰瘀互结型Wilson病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2021年10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68例Wilson病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驱铜和吞咽训...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联合吞咽训练对痰瘀互结型Wilson病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2021年10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68例Wilson病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驱铜和吞咽训练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肝豆扶木汤。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24 h尿铜含量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SSA、WST量表评分及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FOIS、Barthel量表评分、24 h尿铜含量及血清SOD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豆扶木汤联合吞咽训练可显著提高痰瘀互结型Wilson病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促进尿铜排出,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汤 吞咽训练 WILSON病 吞咽障碍 痰瘀互结证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对河川沙塘鳢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郑友 刘国兴 +2 位作者 霍春林 毕可然 赵宁好 《水产养殖》 2025年第2期16-20,36,共6页
开展了硫酸铜(CuSO_(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取静水生物测试法,以CuSO_(4)最低致死浓度范围的最大值为起点,按倍比稀释法设定0.3、0.5、0.7、0.9 mg/L 4个浓度梯度,测定硫酸铜对... 开展了硫酸铜(CuSO_(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急性毒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取静水生物测试法,以CuSO_(4)最低致死浓度范围的最大值为起点,按倍比稀释法设定0.3、0.5、0.7、0.9 mg/L 4个浓度梯度,测定硫酸铜对河川沙塘鳢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以及鳃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结果表明,24 h、48 h、72 h、96 h的LC_(50)分别为0.899、0.808、0.681、0.592 mg/L,96 h的SC为0.0592 mg/L。随着时间的增加和硫酸铜浓度的升高,鱼体内GSH-PX、CAT、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指出,河川沙塘鳢在不同浓度硫酸铜环境中的适应性和体内SOD、CAT、GSH-PX活性的变化,反映了河川沙塘鳢机体受到铜离子(Cu^(2+))的不同胁迫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急性毒性 硫酸铜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任平国 徐启红 +1 位作者 党卫红 樊军浩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该研究以河南开封黄河故道所产刺梨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混菌(2∶1)发酵制备刺梨酵素。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白砂... 该研究以河南开封黄河故道所产刺梨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混菌(2∶1)发酵制备刺梨酵素。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白砂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刺梨酵素品质的影响,优化刺梨酵素发酵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梨酵素最佳发酵工艺为:白砂糖添加量6%、接种量3%、发酵温度33℃和发酵时间为17 h。在此优化条件下,刺梨酵素SOD酶活为(7021.22±3.32)U/mL。刺梨酵素体积分数为1.25%时,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86.56%和93.29%,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2.98%和15.24%。刺梨酵素对DPPH、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012 mg维生素C当量(VCE)/mL和0.013 mg VCE/mL,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酵素 发酵工艺 超氧化物歧化酶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冷压强对鲜枸杞SOD酶活性的影响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7
作者 张宏博 康宁波 +2 位作者 周良欢 张军 瞿前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探究真空预冷处理对鲜枸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水平机理,本研究将宁夏新鲜枸杞置于真空预冷900、1100 Pa压强下处理,提取粗酶液进行SOD酶活性测定,并进行15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SOD酶在不... 为探究真空预冷处理对鲜枸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水平机理,本研究将宁夏新鲜枸杞置于真空预冷900、1100 Pa压强下处理,提取粗酶液进行SOD酶活性测定,并进行15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SOD酶在不同真空预冷压强处理下的内部变化,分析均方根误差、回旋半径、总能量、势能、动能、键角能、均方根涨落、氢键数量、表面结构、溶剂可及表面积的改变,进而筛选出真空预冷处理的最佳压强条件。结果显示,900 Pa处理下SOD酶活最高。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体系总能量、势能、动能及键角能均处于平衡稳定状态,压强增大使得蛋白质表面结构改变,氢键数量减少,溶剂可及表面积不断减小。在900 Pa处理下,蛋白质结构最紧密,活性口袋变宽且易与蛋白结合。而1100 Pa处理下酶蛋白活性降低,蛋白结构破坏,活性口袋变小。本研究可为研究鲜枸杞保鲜及加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真空预冷 超氧化物歧化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SOD-B1基因克隆及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8
作者 侯培珂 程宇坤 +3 位作者 王继庆 孙玲 王建鹏 耿洪伟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克隆小麦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开发与SOD活性相关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标记,对选育高SOD活性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基因ID,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TaSOD-B1基因gDNA序列;在小麦基因组遗传变异及Ensembl Plants... 克隆小麦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开发与SOD活性相关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标记,对选育高SOD活性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基因ID,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TaSOD-B1基因gDNA序列;在小麦基因组遗传变异及Ensembl Plants数据库比对得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开发与小麦SOD活性密切相关的KASP标记,并通过287份来自国内外冬小麦品种(系)SOD活性与基因型间的相关性分析进行标记的实用性验证。利用6对特异性引物扩增中国春品种TaSOD-B1基因片段,拼接得到5B染色体上的TaSOD-B1基因,基因全长为6491 bp,包含165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5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60.80 ku,由12个外显子及11个内含子构成,内含子符合典型的GT-AG结构。基于TaSOD-B1基因第1外显子的第44碱基处经测序验证确实存在的差异位点开发KASP标记,检测结果表明,等位变异类型为TaSOD-B1a的基因型为AA,与高SOD活性相关,用荧光基因FAM(显示为蓝色)标记;等位变异类型为TaSOD-B1b的基因型为GG,与低SOD活性相关,用荧光基因HEX标记(显示为红色)。对287份国内外冬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发现,不同基因型的SOD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基于TaSOD-B1序列成功开发出1组与SOD活性相关,并可用于SOD活性遗传改良的KASP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克隆 KAS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基因缺失对单增李斯特菌10403S抗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洪嘉俊 肖金华 +3 位作者 张政 杨雨婷 方春 韩旭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6-1783,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sod基因缺失株,阐明超氧化物歧化酶编码基因sod对单增李斯特菌10403S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od基因缺失株。通过生长试验分析亲本株10403S、缺失株10403SΔsod、回补株10403S CΔso... 【目的】通过构建sod基因缺失株,阐明超氧化物歧化酶编码基因sod对单增李斯特菌10403S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od基因缺失株。通过生长试验分析亲本株10403S、缺失株10403SΔsod、回补株10403S CΔsod的生长能力。通过氧化应激试验测定sod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测定氧化应激条件对SOD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PCR结果显示,10403SΔsod和10403S CΔsod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1 468和1 875 bp,符合预期,成功构建sod基因缺失株10403SΔsod和回补株10403S CΔsod。生长试验结果显示,sod基因缺失不影响10403S的生长能力。抗氧化应激试验结果显示,在20 mmol/L H_(2)O_(2)条件下,sod基因缺失极显著降低了10403S的抗氧化应激能力(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SOD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sod基因缺失不影响单增李斯特菌10403S正常生长,但会导致氧化应激能力下降,且在20 mmol/L H_(2)O_(2)条件下10403S中SOD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氧化应激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植物激素对橡胶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余文才 孔广红 +1 位作者 亚华金 和丽岗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为探究外源植物激素对橡胶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橡胶树优良品种GT1芽接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外源脱落酸(ABA)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SOD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外源ABA处理下,... 为探究外源植物激素对橡胶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橡胶树优良品种GT1芽接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外源脱落酸(ABA)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SOD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外源ABA处理下,SOD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大多数HbSOD基因家族成员显著上调表达,少数成员显著下调表达;在外源MeJA处理下,SOD活性在处理前期(0~3 h)无显著变化,后期(6~48 h)显著下降,大多数HbSOD基因家族成员显著下调表达或无显著变化,只有少数成员(HbCSD5和HbMSD2)显著上调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外源激素ABA和MeJA处理下,SOD酶活性与HbFSD1基因表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推测ABA和MeJA可能通过调控HbSODs基因表达的信号调控网络进而调节SOD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表达 脱落酸 茉莉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关锋 宋先凡 +4 位作者 闫昭明 杨小进 郑梦莉 刘雅婷 陈清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87-1998,共12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功能的影响,为SOD在畜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日龄雄性AA肉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其中,对照组...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功能的影响,为SOD在畜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日龄雄性AA肉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其中,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饲粮,A、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400和800 mg/kg SOD,试验期42 d。每天记录鸡群采食量,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供水禁食12 h后称重,采集免疫器官、血液、肝脏、肠道样品,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B组1~21日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②A~D组肉鸡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B、C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③A~D组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B组肉鸡血清中IgG、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④B、C组肉鸡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SOD活性以及肝脏中T-AOC、T-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B组肉鸡肝脏中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D组肉鸡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⑤B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的长度和十二指肠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B、C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中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添加200 mg/kg SOD可以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免疫力、肠道功能和1~21日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对小鼠肝脏组织相关酶活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王智 闫萌 吕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对小鼠肝脏相关酶活性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配制5组浓度分别为0、1000、1200、1400、1600 mg/kg的纳米氧化锌悬浮液对小鼠进行2周的灌胃,随后解剖小鼠,测定肝细胞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对小鼠肝脏相关酶活性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配制5组浓度分别为0、1000、1200、1400、1600 mg/kg的纳米氧化锌悬浮液对小鼠进行2周的灌胃,随后解剖小鼠,测定肝细胞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观察动物肝脏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00、1200 mg/kg)纳米氧化锌组小鼠肝细胞中ALT、AST活性增加(P>0.05),稍高浓度(1400、1600 mg/kg)组小鼠肝细胞中ALT、AST活性则显著降低(P<0.05),而SOD、CAT的活性随纳米氧化锌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P>0.05)后降低(P<0.05)的趋势。低浓度纳米氧化锌条件下,小鼠肝细胞无明显变化,随着浓度升高,小鼠肝细胞发生肿胀,有些肝细胞坏死、发生破裂。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肝组织损伤与其浓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时的组织受损程度比低浓度时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颗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苁蓉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3
作者 许惠仙 徐慧 +1 位作者 全吉淑 郑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7-895,共9页
目的:研究草苁蓉环烯醚萜苷(IGBR)对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Wistar大鼠,按照改良Solt-Faber法构建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将制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IGBR组,每组10只。... 目的:研究草苁蓉环烯醚萜苷(IGBR)对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Wistar大鼠,按照改良Solt-Faber法构建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将制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IGBR组,每组10只。取各组大鼠肝组织观察其形态表现,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质量、肝脏指数和肝脏再生度,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蛋白表达情况,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和肝线粒体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GST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Ⅰα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TI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受体(TβR)、抗DPP同源物(Smad)2/3、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质量和肝脏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IGBR组大鼠肝脏质量、肝脏指数和肝再生度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法,假手术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清晰,肝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嗜酸性,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单行排列呈条索状向四周放射状排列,肝板间有不规则肝窦,仅于汇管区有少许胶原纤维存在和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无变性坏死;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失去正常排列,肝小叶结构消失,汇管区有以卵圆细胞为主的小细胞增生,纤维隔内有大量胶原沉积,有较明显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胞浆疏松,发生广泛的变性水肿,水样变性、气球样变性甚至灶状坏死,肝小叶中见增生的嗜碱性肝细胞形成细胞增生区,其细胞胞浆透亮,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体积不大,染色质丰富,有1或2个明显核仁,肝小叶内还可见体积增大,细胞核和细胞浆着色浅而透明呈毛玻璃样的透明肝细胞灶;IGBR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基本存在,可见肝细胞炎性病变减轻,水肿较轻,可见较多点状坏死或灶状坏死,核异型性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或双核。免疫组织化学法,GST-Pi蛋白阳性灶为胞浆染色,呈棕黄色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观察到GST-Pi蛋白阳性灶,提示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制作成功。IGBR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观察到散在的GST-Pi蛋白阳性灶,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γ-GT活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IGBR组大鼠肝组织中γ-GT活性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和肝线粒体中GST活性及MDA水平升高(P<0.05),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IGBR组大鼠肝组织和肝线粒体中GST活性及MDA水平降低(P<0.05),SOD、CAT和GSH-Px活性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α-SMA、ColⅠα1、TIMP1和TI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13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IMP1/MMP13和TIMP2/MMP2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IGBR组大鼠肝组织中α-SMA、ColⅠα1和TI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MMP13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IMP1/MMP13和TIMP2/MMP2比值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IGBR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2/3和Smad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IGBR对大鼠肝脏癌前病变和肝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及调控TIMP/MMP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苁蓉环烯醚萜苷 肝脏癌前病变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超氧化物岐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活力与其相关酶关系研究
14
作者 温红霞 吕维娜 +5 位作者 李影 赵严 杨莉 张少澜 张芳 高海涛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4期15-18,30,共5页
为探索小麦种子活力与其内部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以洛麦45、洛麦47和百农AK58小麦种子为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和小麦发芽试验探究3个小麦品种处理前后种子活力情况,并通过测吸光值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处理和非处理样本的过氧... 为探索小麦种子活力与其内部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以洛麦45、洛麦47和百农AK58小麦种子为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和小麦发芽试验探究3个小麦品种处理前后种子活力情况,并通过测吸光值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处理和非处理样本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小麦非处理种子的活力明显大于处理种子的活力;同一品种小麦非处理种子的相关酶活性明显大于处理种子的相关酶活性;种子活力与种子内相关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相关酶活性越高,种子活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人工老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刀鲚幼鱼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苏鹏 董洁 +1 位作者 郝清鸿 王茂林 《河北渔业》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为研究不同盐度对刀鲚(Coilia nasus)幼鱼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人工繁育的刀鲚幼鱼为试验对象,设4个盐度(0、10‰、20‰、30‰)处理组。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刀鲚幼鱼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 为研究不同盐度对刀鲚(Coilia nasus)幼鱼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人工繁育的刀鲚幼鱼为试验对象,设4个盐度(0、10‰、20‰、30‰)处理组。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刀鲚幼鱼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10‰盐度时达到最低;而肝脏组织两种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20‰盐度时达到最高;随着盐度的增加,幼鱼肠道菌群中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的比例逐渐增加,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芽殖菌属A类菌群(Gemmiger_A)等的比例逐渐减少。以上研究表明,盐度可以影响刀鲚幼鱼的SOD和CAT酶活性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nasus) 盐度 肠道 微生物群落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PG-3对小鼠肠道屏障的影响
16
作者 柯文浩 冯映秋 万鑫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抗菌肽PG-3对哺乳动物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为畜牧业生产中抗生素的替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6只6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磷酸缓冲盐溶液组(对照CON组)、鼠伤寒沙门菌(ST)组、鼠伤寒沙门菌和抗菌肽复合组(ST+A... [目的]研究抗菌肽PG-3对哺乳动物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为畜牧业生产中抗生素的替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6只6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磷酸缓冲盐溶液组(对照CON组)、鼠伤寒沙门菌(ST)组、鼠伤寒沙门菌和抗菌肽复合组(ST+AMPS),连续饲喂14 d,测定MDA含量、SOD、GSH-Px、MPO活性。[结果]饲喂ST后,与CON组相比,MDA含量提高0.18 nmol/mg,SOD活性降低3.15 U/mg,MPO活性提高1.1 U/g,GSH-Px活性降低0.09 nmol/L。饲喂抗菌肽PG-3后,与CON组相比,MDA含量提高0.02 nmol/mg,SOD活性降低0.48 U/mg,MPO活性降低0.005 U/g,GSH-Px活性提高0.02 nmol/L。[结论]抗菌肽PG-3可以让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小鼠机体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明显的抗菌抑菌作用,同时对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抗氧化能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芩承气汤干预急性胰腺炎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丹丹 孙琛 +1 位作者 宋亮 卫培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采用区组随机化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柴芩承气汤A组、柴芩承气汤B组、柴芩承气汤C组、柴芩承气汤D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给予20%L... 目的:探讨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采用区组随机化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柴芩承气汤A组、柴芩承气汤B组、柴芩承气汤C组、柴芩承气汤D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给予20%L-精氨酸腹腔注射复制AP小鼠模型,柴芩承气汤A、B、C、D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生药浓度1 g/mL)灌胃,2次/d,连续给药3 d。造模后72 h取材,检测小鼠胰腺脏体比、血清淀粉酶(AMS)含量,观察小鼠胰腺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均可降低AP小鼠胰腺脏体比,改善胰腺的水肿、出血和坏死程度,降低血清淀粉酶水平,并明显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含量。柴芩承气汤A组对AP小鼠胰腺水肿和血清MDA含量的改善效果最好,柴芩承气汤B组对AP小鼠胰腺病理损伤和血清淀粉酶含量的改善效果最佳,柴芩承气汤D组对AP小鼠血清SOD含量的改善效果最好。结论:不同配伍的柴芩承气汤均能有效缓解AP小鼠的病变程度,但根据加减药物不同,其干预效果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芩承气汤 中药 配伍 急性胰腺炎 水肿 坏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金属黑色素纳米酶用于肝纤维化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婷婷 岳彩凤 +2 位作者 霍媛青 纪慧芳 张瑞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以5,6-二羟基吲哚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无金属黑色素纳米酶(MeNPs),并探究了其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表明,MeNPs纳米酶为单分散球形结构,粒径为(91.3±2.6)nm,具有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其催... 以5,6-二羟基吲哚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无金属黑色素纳米酶(MeNPs),并探究了其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表明,MeNPs纳米酶为单分散球形结构,粒径为(91.3±2.6)nm,具有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其催化活性遵循典型的Michaelis-Menten动力学,Michaelis-Menten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_(max))分别为1.01 mmol/L和8.49×10^(−6)mol/(L·s).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等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实MeNPs对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经MeNPs纳米酶治疗的肝纤维化小鼠的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和趋化因子CXCL-1水平显著降低;肝脏损伤指标ALT,AST和肝组织H&E染色均显示MeNPs干预肝纤维化的良好疗效.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构建安全、高效的自由基清除纳米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无金属纳米酶 类超氧化物歧化酶 类过氧化氢酶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原理与酶活性调节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旭 张蕾 +3 位作者 许鹏琳 李天然 晁瑞青 韩正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催化两分子超氧自由基歧化为分子氧和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被Mn~(3+)SOD氧化成分子氧的反应以扩散的方式进行。超氧自由基被Mn~(2+)SOD还原为过氧化氢的反应以快循环和慢循环两条途径平行进行。在慢循环途径中,M...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催化两分子超氧自由基歧化为分子氧和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被Mn~(3+)SOD氧化成分子氧的反应以扩散的方式进行。超氧自由基被Mn~(2+)SOD还原为过氧化氢的反应以快循环和慢循环两条途径平行进行。在慢循环途径中,Mn~(2+)SOD与超氧自由基形成产物抑制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被质子化而缓慢释放出过氧化氢。在快循环途径中,超氧自由基直接被Mn~(2+)SOD转化为产物过氧化氢,快速循环有利于酶的复活与周转。本文提出温度是调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进入慢速或者快速循环催化途径的关键因素。随着在生理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升高,慢速循环成为整个催化反应的主流,因而生理范围内的温度升高反而抑制该酶的活性。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双相酶促动力学特性可以用该酶保守活性中心的温度依赖性配位模型进行合理化解释。当温度降低时,1个水分子(或者OH~-)接近Mn、甚至与Mn形成配位键,从而干扰超氧自由基与Mn形成配位键而避免形成产物抑制。因此在低温下该酶促反应主要在快循环通路中进行。最后阐述了几种化学修饰模式对该酶的调节,说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受到多种形式的快速调节(变构调节与化学修饰)。这些快速调节直接改变酶的活化状态,进而调节细胞中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平衡与流量,为揭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超氧自由基的生理作用提供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变构调节 共价修饰 活性氧 生物氧化 温度 酶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SOD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20
作者 匡政成 杨春安 +6 位作者 李玉军 李飞 黄慧 陈浩东 巩养仓 肖才升 傅淋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研究基于镉胁迫下棉花幼苗根系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获得16个棉花SOD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6个棉花SOD基因编码的蛋白长度为127~333 aa,相对分子质量为13048.69~35974.31 Da,等电点为4.43~8.50,均为非分泌蛋白,且... 研究基于镉胁迫下棉花幼苗根系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获得16个棉花SOD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6个棉花SOD基因编码的蛋白长度为127~333 aa,相对分子质量为13048.69~35974.31 Da,等电点为4.43~8.50,均为非分泌蛋白,且都无跨膜结构特征,表现为亲水性;其中75%属于酸性蛋白,69%属于稳定蛋白;大部分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16个棉花SOD可分为Fe-SOD、Mn-SOD和Cu/Zn-SOD 3个亚家族,3个亚家族均含有各自的保守基序,其中Fe-SOD和Mn-SOD亚家族亲缘关系较近,推测两者功能更相似。棉花SOD家族基因的鉴定、分析对棉花SOD基因功能及镉响应机制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可为筛选耐镉棉花品种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转录组 SOD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