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豺优化变分模态分解与时间卷积网络的过热汽温特性建模
1
作者 金秀章 赵术善 +2 位作者 畅晗 赵大勇 仲轩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59-4767,I0019,共10页
针对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增大且调峰频繁导致过热汽温的大惯性、大时延和高度非线性等特征愈加明显,火电机组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金豺算法(golden jackal opti... 针对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增大且调峰频繁导致过热汽温的大惯性、大时延和高度非线性等特征愈加明显,火电机组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金豺算法(golden jackal optimization,GJO)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与GJO优化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过热汽温系统特性模型。使用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将机理分析得到的13个过热汽温特征变量进行排序并去除冗余变量;对筛选后的7个特征变量使用GJO-VMD算法进行分解,选择相关性较大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进行重构作为最终模型输入;最后,使用GJO-TCN建立过热汽温特性模型,并使用某660 MW燃煤电厂历史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JO-VMD与GJO-TCN的过热汽温特性模型相较于TC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GJO-LSTM,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 金豺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扰动与模糊PID的蒸汽茶叶杀青机温湿度调控技术
2
作者 梁玉玥 雷道锐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8-181,共4页
针对蒸汽茶叶杀青机在运行过程中难以稳定维持预设温湿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扰动与模糊PID协同控制的温湿度调控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微波扰动技术应用于湿度控制,同时采用模糊PID算法实现温度精确调节,这种改进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 针对蒸汽茶叶杀青机在运行过程中难以稳定维持预设温湿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扰动与模糊PID协同控制的温湿度调控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微波扰动技术应用于湿度控制,同时采用模糊PID算法实现温度精确调节,这种改进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控制方式中温湿度参数相互干扰的技术难题。在杀青温度为95℃、湿度为95%、时间为1 min时,温湿度虽然存在轻微波动,但始终保持在较小的可控范围内。结果表明,结合微波扰动和模糊PID的温湿度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确保蒸汽茶叶杀青机内部环境的稳定性,使茶叶处于最佳杀青状态。这种精确的温湿度控制方法不仅大幅提高了杀青工艺的一致性和重复性,而且提升了成品茶叶的品质,为茶叶优良风味特征和营养价值的形成提供了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扰动 蒸汽茶叶杀青机 温湿度控制 模糊PID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过热汽温调节的直流炉燃煤机组抗干扰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范赫 苏志刚 +1 位作者 彭献永 周怀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0-1021,I0017,共13页
为帮助电网消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直流炉燃煤机组需要大范围变负荷运行,同时维持过热汽温稳定,然而机组变负荷运行中的多种扰动和系统非线性会降低机组负荷跟踪速率和过热汽温控制品质。因此,该文结合含过热汽温的机炉协调系统动... 为帮助电网消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直流炉燃煤机组需要大范围变负荷运行,同时维持过热汽温稳定,然而机组变负荷运行中的多种扰动和系统非线性会降低机组负荷跟踪速率和过热汽温控制品质。因此,该文结合含过热汽温的机炉协调系统动态模型,构建非线性控制方法,并利用高阶滑模观测器估计系统中的多种扰动,提出一种耦合过热汽温调节的机炉协调系统抗干扰控制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积分控制、二自由度比例积分及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相比,所设计控制系统最大绝对误差降低超过90%。该文方法能使机组快速跟踪负荷指令,有效抵制多种扰动,同时维持过热汽温稳定,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炉燃煤机组 机炉协调系统 过热汽温 抗干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灵活运行下基于观测器的PID过热汽温控制
4
作者 庞大卫 秦天牧 +1 位作者 杜鸣 牛玉广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0-1298,共9页
为消纳更多可再生能源,火电机组长期处于宽负荷运行,频繁的负荷变化给过热汽温控制造成困难。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为对象,分析了其动态特性在不同负荷下的差异。针对宽负荷运行带来的多模型特性与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 为消纳更多可再生能源,火电机组长期处于宽负荷运行,频繁的负荷变化给过热汽温控制造成困难。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为对象,分析了其动态特性在不同负荷下的差异。针对宽负荷运行带来的多模型特性与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比例积分微分(observer-based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OB-PID)控制结构,以增强过热汽温在宽负荷运行时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OB-PID控制能在保持较好跟踪性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扰动抑制性能和鲁棒性能。此外,OB-PID控制具有极简的结构,基于PID框架的改进不增加额外的信号测点,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过热汽温 观测器 扰动抑制 灵活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过热汽温改进自抗扰控制策略
5
作者 常耀华 韦根原 +1 位作者 赵深 陈亮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7-894,912,共9页
针对过热汽温系统高阶大惯性、多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前补偿模型辅助线性自抗扰控制(BP-LMLADRC)。在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基础上,在前馈通路和反馈通路分别串联前馈补偿器和超前补偿器,从而解决低阶线性扩张状态... 针对过热汽温系统高阶大惯性、多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前补偿模型辅助线性自抗扰控制(BP-LMLADRC)。在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基础上,在前馈通路和反馈通路分别串联前馈补偿器和超前补偿器,从而解决低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前馈信号和反馈信号不同步以及扰动响应滞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闭环系统传递函数表达式,分析系统稳态性能和闭环参数稳定域,推导出参数调节区间,简化参数整定过程,进一步采用BP神经网络得出最优带宽;最后,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应用于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并与多种控制器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过热汽温系统这类高阶大惯性系统,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定值跟踪、抗干扰和鲁棒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系统 线性自抗扰控制 BP神经网络 蒙特卡洛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抗扰控制的火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仿真研究
6
作者 高利平 易秉恒 +3 位作者 陈刚 连达得 范常浩 聂卓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具有高阶大惯性特征的再热汽温过程(RSTP),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案和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不同负载下RSTP的抗扰控制。基于RSTP的运行机制和控制结构,分析了负荷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和相对增益变化。并在自抗扰控制(ADRC)框架中... 针对具有高阶大惯性特征的再热汽温过程(RSTP),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案和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不同负载下RSTP的抗扰控制。基于RSTP的运行机制和控制结构,分析了负荷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和相对增益变化。并在自抗扰控制(ADRC)框架中设计了控制增益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形成一类具有参数带宽化和能量归一化特性的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弥补了高阶控制器的相位滞后,提高了扰动抑制性能。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在RSTP控制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热汽温过程 自适应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汽温系统改进自抗扰控制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永 史耕金 吴振龙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过热汽温对于燃煤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过热汽温系统的大惯性和强不确定性使得其控制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串级控制结构,内环采用常规PI控制器,外环采用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并给出了改进自抗... 过热汽温对于燃煤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过热汽温系统的大惯性和强不确定性使得其控制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串级控制结构,内环采用常规PI控制器,外环采用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并给出了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工程整定方法,同时针对补偿环节时间常数难以得到的难点,设计了基于响应曲线的补偿环节时间常数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大范围变负荷下的设定值跟踪和抗干扰性性能的优势,工程应用的运行数据显示所提方法能够保证更小的偏差、平均绝对偏差与偏差标准差,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系统 改进自抗扰控制 参数整定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动态建模与仿真
8
作者 谢衍 曾德良 +3 位作者 胡勇 朱岩松 李瑞连 刘吉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841-6853,I0019,共14页
二次再热技术是当今国际领先的高效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然而,额外增加的再热器及配套设备使得机组热惯性增加,过程控制复杂。为了提高机组灵活性,设计更加智能的控制系统,建立一个能简洁准确描述二次再热机组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是首要... 二次再热技术是当今国际领先的高效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然而,额外增加的再热器及配套设备使得机组热惯性增加,过程控制复杂。为了提高机组灵活性,设计更加智能的控制系统,建立一个能简洁准确描述二次再热机组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是首要前提。该文基于质量、能量守恒定律对宽负荷运行下的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进行分析与建模,并通过正交设计的烟花算法辨识模型参数。闭环仿真结果表明,在所使用的数据集中,协调系统与主蒸汽温度系统输出误差不超过0.7%,再热蒸汽温度误差不超过1.3%;开环仿真表明,模型能够反映机组的动态特性,可以作为协调与主、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机组 动态数学模型 协调控制系统 主/再热蒸汽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PC-PLC-PID的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抗干扰稳定控制方法
9
作者 方小明 刘艳梨 田大海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5,共7页
在电镀线镀槽液化学反应热效应干扰下,电镀线镀槽需要不断补偿散失热量或增加冷却负荷以维持槽液设定温度,难以在每个电镀反应周期内对温度变化进行稳定控制,导致温度控制偏差较大。为此,提出应用GPCPLC-PID的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抗干扰稳... 在电镀线镀槽液化学反应热效应干扰下,电镀线镀槽需要不断补偿散失热量或增加冷却负荷以维持槽液设定温度,难以在每个电镀反应周期内对温度变化进行稳定控制,导致温度控制偏差较大。为此,提出应用GPCPLC-PID的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抗干扰稳定控制方法。考虑电镀反应温度变化,基于灵敏度系数校准电镀线镀槽液温度传感数据,能够在温度干扰下捕捉温度变化;在PLC控制器上,运用广义预测控制方法(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预测镀槽在化学反应热效应干扰下补偿热量或增强冷却时的温度变化趋势,对温度控制律进行校正滚动抗干扰优化;将最优控制律输出的温度调整实时扰动偏差前馈值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通过前馈偏差补偿跟踪响应温度变化,实现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抗干扰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感知电镀线镀槽液温度,通过GPC预测电镀线镀槽液温度变化趋势,降低了电镀线镀槽液温度控制的偏差,增强了控制抗干扰能力,为电镀线镀槽液温度稳定控制提供了强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器 PLC技术 广义预测控制方法 温度传感器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价输入干扰方法的再热汽温预测控制
10
作者 陈刚 华山 +2 位作者 倪向红 杜友武 孙立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1,共7页
针对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存在大惯性、大时滞和易受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价输入干扰(Equivalent Input Disturbance,EID)估计与补偿的预测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控制的精度。构建状态观测器和EID估计器,估计扰动在控制输入端的一个等价量... 针对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存在大惯性、大时滞和易受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价输入干扰(Equivalent Input Disturbance,EID)估计与补偿的预测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控制的精度。构建状态观测器和EID估计器,估计扰动在控制输入端的一个等价量。由于系统时滞产生相位差,导致无法利用扰动估计值进行实时补偿,根据泰勒级数原理,设计扰动预测器,计算扰动预测值,利用该预测值在输入端对扰动进行反向补偿。基于被控对象模型,提出一种新型状态预测方法,利用预测值设计反馈控制规律。基于分离原理将控制系统分解为扰动抑制和跟踪控制2个子系统,得出系统稳定性条件和参数设计步骤。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再热汽温 预测控制 等价输入干扰 扰动抑制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齿轮式压缩机用于石化低温热回收水蒸汽-评估与实践
11
作者 远战红 胡磊 高中金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为降低能耗,结合某新建芳烃联合装置的低温热现状和终端用户情况,经耦合优化,将装置低温热产生的150t/h低低压饱和水蒸汽进行压缩提级使用,即通过整体齿轮式压缩机将低低压的饱和蒸汽从0.6MPa增压到1.8MPa的...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为降低能耗,结合某新建芳烃联合装置的低温热现状和终端用户情况,经耦合优化,将装置低温热产生的150t/h低低压饱和水蒸汽进行压缩提级使用,即通过整体齿轮式压缩机将低低压的饱和蒸汽从0.6MPa增压到1.8MPa的过热蒸汽,实现了低品位蒸汽在更高温度下的使用,此举措产生效益约2.5亿元/年。该水蒸汽压缩机的性能工作区间较窄,通过复杂的控制实现了机组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该类型机组是国内同类装置的首次应用,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以期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回收 蒸汽增压 评估 整体齿轮式压缩机 性能特点 控制特点 工程实践经验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烘丝机筒内结垢程度对设备工艺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曾强 阙文豪 +5 位作者 许璧麟 于静 王昭焜 张尧立 张炜 董文亮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揭示薄板烘丝机筒内结垢对设备工艺性能的影响,利用涂层测厚仪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热成像分析技术对比两台薄板烘丝机结垢严重程度、过程参数批间运行值、热风控制稳定性、料尾延迟特性、蒸汽消耗量、壁面温度分布均匀性等差异。... 为揭示薄板烘丝机筒内结垢对设备工艺性能的影响,利用涂层测厚仪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热成像分析技术对比两台薄板烘丝机结垢严重程度、过程参数批间运行值、热风控制稳定性、料尾延迟特性、蒸汽消耗量、壁面温度分布均匀性等差异。结果表明:制丝一区和制丝二区的烘丝机壁面污垢层厚度平均值分别为1.5 mm、0.4 mm;不同结垢程度的烘丝机,批间物料流量和工艺热风流量运行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污垢层厚度为0.4 mm的烘丝机相比,当壁面污垢厚度为1.5 mm时,烘丝机工艺热风流量和温度的波动增大,料尾延迟时间增加了30 s,蒸汽消耗量增加了65 kg/h;壁面颗粒污垢的附着与积聚,影响了筒壁温度分布均匀性,局部温度极差达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烘丝机 筒内结垢 过程参数控制 料尾延迟特性 蒸汽消耗量 壁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过热汽温系统建模与参数智能辨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明 王胤开 +2 位作者 白阳振 范延增 董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957-8967,I0022,共12页
可再生能源的高渗透率给电网供需匹配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燃煤机组需要承担着大量的调峰调频任务,这对过热汽温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面向热工控制的汽温数学模型。考虑到迟延型扩张状态观测器(time-delayed ... 可再生能源的高渗透率给电网供需匹配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燃煤机组需要承担着大量的调峰调频任务,这对过热汽温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面向热工控制的汽温数学模型。考虑到迟延型扩张状态观测器(time-delayed extended state observer,TD-ESO)的总扰动信号中含有大量模型信息,提出一种基于ESO补偿模型的参数智能优化和信息提取方法,即以总扰动中未知信息量最小为目标,采用改进沙丘猫算法对模型参数优化并提取总扰动中已知模型信息补偿至ESO的输入端。在仿真算例方面,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辨识方法对有无输入迟延的两种系统均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精度;在实际应用方面,基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过热汽温系统数据进行模型辨识与验证,同样表明该建模方法是合理、准确的。因此,该文所建立的模型能够为汽温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延型扩张状态观测器 数据驱动模型辨识 沙丘猫群优化算法 过热汽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动态建模与变负荷控制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茜 刘泽锋 +2 位作者 王朝阳 刘明 严俊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为提升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变负荷过程关键参数控制效果及能效,以某600 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仿真,其关键热力参数偏差满足火电仿真标准规定,建立了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系统内部蓄热分布模型,提出了前馈机组内部... 为提升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变负荷过程关键参数控制效果及能效,以某600 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仿真,其关键热力参数偏差满足火电仿真标准规定,建立了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系统内部蓄热分布模型,提出了前馈机组内部蓄热状态的水燃比和烟气挡板开度控制逻辑,将机组变负荷过程实时的蓄热状态前馈到给水、给煤流量和烟气挡板调控中。仿真结果表明:机组在40%THA~70%THA负荷段以1.0%Pe/min~3.0%Pe/min速率变负荷时,累计主蒸汽温度偏差率绝对值下降27%~31%,机组瞬态过程平均发电标准煤耗率下降0.37~0.65 g/(kW·h)。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提升了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关键热力参数控制精度和能量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变负荷 汽温控制 瞬态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补偿的过热汽温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永胜 陈卓 +3 位作者 郝勇生 苏志刚 魏洪轩 赵刚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1,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比例的逐步增大,热力发电厂需要应对更加频繁、更大范围的负荷变化,给电厂的高阶大惯性过热汽温过程的控制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文中针对一类高阶大惯性过热汽温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自抗扰控制(phase co... 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比例的逐步增大,热力发电厂需要应对更加频繁、更大范围的负荷变化,给电厂的高阶大惯性过热汽温过程的控制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文中针对一类高阶大惯性过热汽温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自抗扰控制(phase compensation base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PC-ADRC)方法。首先,阐述过热汽温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难点。然后,采用低频近似法详细推导相位补偿(phase compensation,PC)网络模型,提出采用PC网络对模型动态特性进行补偿,得到等效降阶模型的简化思路。为便于工程应用,给出PC-ADRC系统的简单实现方法和等效模型分析。最后,对PC-ADRC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C-ADRC系统能有效提升高阶过程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 火力发电 基于相位补偿的自抗扰控制(PC-ADRC) 高阶过程 低频近似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模型前馈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祎璠 曹越 司风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了对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运行时进行更精确地前馈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GNN)的预测前馈信号模型,并基于间隙度量法确定了多模型的负荷段分配。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预测方法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方法对负荷区段进行合理... 为了对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运行时进行更精确地前馈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GNN)的预测前馈信号模型,并基于间隙度量法确定了多模型的负荷段分配。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预测方法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方法对负荷区段进行合理划分,结合过热器机理引导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可以对强耦合、大惯性的过热汽温宽负荷前馈信号进行精准预测。结果表明:在机组宽负荷运行时,随着负荷降低控制对象的非线性程度逐渐增强,需要更多的模型数量,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前馈控制方法可以在不同工况下采用与当前工况相适应的前馈信号,有效提升过热汽温的调节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过热汽温 前馈控制 深度神经网络 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主汽温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嘉曦 刘长良 +1 位作者 刘帅 刘卫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针对超临界机组主汽温对象大惯性、大时滞、时变及工况复杂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主汽温预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主汽温数字孪生模型预测主汽温值,并采用反馈校正修正预测值,使用黄金分割法滚动优化目标函数,输出最优... 针对超临界机组主汽温对象大惯性、大时滞、时变及工况复杂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主汽温预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主汽温数字孪生模型预测主汽温值,并采用反馈校正修正预测值,使用黄金分割法滚动优化目标函数,输出最优控制量。所建立的主汽温数字孪生模型,包含主汽温系统传递函数模型与Xgboost-LSTM偏差模型,采用迁移学习理论实现在线更新,具有了高预测精度、高效更新能力与强鲁棒性。以某1000 MW超临界机组末级过热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主汽温预测控制策略有效改善了主汽温系统的控制品质与鲁棒性,具有良好的负荷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汽温 数字孪生 预测控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模控制和改进自抗扰控制的主汽温串级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豪 李军 +5 位作者 王林 高耀岿 周俊波 弓林娟 雷杨祥 周东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331-9340,I0019,共11页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系统本身是一类典型的大时滞、多扰动、非线性的热力系统,并且在深度调峰工况下,锅炉燃烧稳定性下降、水动力不足、辐射/对流换热特性迁移,传统的PID串级控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内模控制...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系统本身是一类典型的大时滞、多扰动、非线性的热力系统,并且在深度调峰工况下,锅炉燃烧稳定性下降、水动力不足、辐射/对流换热特性迁移,传统的PID串级控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内模控制和改进自抗扰控制的主汽温串级控制系统。首先,针对内回路非线性、回滞特性,改进并应用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其次,针对外回路的大迟延、大惯性特性,采用内模控制进行超前预测和调节,增强外回路对于设定值的跟踪能力和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ID串级控制,该方法对于主汽温控制对象有更好的跟踪、抗扰能力以及更强的鲁棒性。在某1000 MW机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适应现场复杂多变的环境,在满足电厂“两个细则”考核要求的同时,有效改善主汽温控制特性,汽温稳态偏差控制在±2℃,变负荷时偏差≤±5℃,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汽温 内模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主汽温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
19
作者 石轲 董泽 孙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2-1822,共11页
火电厂主汽温系统的大惯性、时变性和多扰动等特点导致采用传统串级PID控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为了克服传统控制方案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多模型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算法。首先,通过引入阶梯式策略有效解决了... 火电厂主汽温系统的大惯性、时变性和多扰动等特点导致采用传统串级PID控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为了克服传统控制方案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多模型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算法。首先,通过引入阶梯式策略有效解决了原始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固有的矩阵求逆问题;其次,通过引入扰动前馈补偿,提高了主汽温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最后,针对不同工况下动态特性大幅度变化的主汽温对象,设计了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多模型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控制算法,所提算法明显提升了主汽温系统的全局设定值跟踪性能、抗扰动性能和鲁棒性能,可以满足火电机组主汽温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矩阵控制 阶梯式策略 多模型预测控制 局部模型网络 主汽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AE指标的PID参数整定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04
20
作者 徐峰 李东海 薛亚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06-210,共5页
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的性能指标是一种具有很好工程实用性和选择性的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指标。该文针对具有实参数不确定性的热工对象,基于蒙特卡罗实验原理,提出了一种PID控制系统性能比较方法。该方法利用大量随机实验,研究了... 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的性能指标是一种具有很好工程实用性和选择性的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指标。该文针对具有实参数不确定性的热工对象,基于蒙特卡罗实验原理,提出了一种PID控制系统性能比较方法。该方法利用大量随机实验,研究了几种典型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如: Ziegler-Nichols方法、Chien-Hrones-Reswick方法、Cohen-Coon方法、IMC方法、IST2E最优方法、极点配置方法、幅值相位裕量方法等。所设计的PID控制系统的ITAE性能指标通过ITAE指标对参数整定方法进行分析和选择。最后通过超临界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的仿真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过热器 ITAE指标 PID控制器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