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酰乙醇胺引起内质网应激促进巨噬细胞衰老及肝损伤
1
作者 韩龙传 李悦 +9 位作者 邹智慧 罗静 李若伊 张颖婷 唐欣欣 田丽红 陆宇恒 黄莺 贺明 付寅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3-704,共12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对巨噬细胞衰老及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影响和分子机制,以及PE在肝损伤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利用阿霉素建立巨噬细胞衰老模型,并给予PE处理。通过腹腔联合注射PE和...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对巨噬细胞衰老及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影响和分子机制,以及PE在肝损伤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利用阿霉素建立巨噬细胞衰老模型,并给予PE处理。通过腹腔联合注射PE和脂多糖构建小鼠肝损伤模型,观察PE对肝损伤的影响。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衰老标志物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生物活性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RNA测序结合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细胞组分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GSVA)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筛选PE促进巨噬细胞衰老的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中肌醇需求酶1α(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s)、转录激活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ATF4、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结果·PE显著促进巨噬细胞衰老标志物SA-β-gal、p21、p16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生物活性因子的表达。RNA测序分析显示内质网应激参与PE促进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表达的作用。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E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表达。体内实验证实PE通过内质网应激加剧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结论·PE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生物活性因子分泌,进而加重脂多糖诱导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 巨噬细胞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肝损伤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MCF10A上皮细胞衰老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王增盛 牛祖彪 +7 位作者 张波 郝佳慧 朱一超 杨瑞刚 任禾 刘辰瑜 孙强 任立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稳定的上皮细胞衰老模型,以期用于衰老细胞清除剂(senolytics)药物的筛选和评价研究。探究了阿霉素(doxorubicin)诱导人非转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 10A衰老的最佳条件,包括最佳诱导浓度、最佳干预时长和最佳衰老天数,并多... 本研究旨在构建稳定的上皮细胞衰老模型,以期用于衰老细胞清除剂(senolytics)药物的筛选和评价研究。探究了阿霉素(doxorubicin)诱导人非转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 10A衰老的最佳条件,包括最佳诱导浓度、最佳干预时长和最佳衰老天数,并多维度验证了MCF 10A作为细胞衰老模型的可行性。阿霉素诱导MCF 10A细胞衰老的最佳条件是:用0.6μmol/L的阿霉素处理16 h在第8 d MCF 10A细胞达到最佳衰老状态。在最佳诱导条件下,加药组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 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达到97%;同时,检测mRNA、蛋白质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的表达,结果显示:加药组细胞相对于正常细胞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aecretory phenotype,SASP)、p16、p21和p53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核纤层蛋白B1(lamin B1)显著下降(P<0.001)。加药组细胞与衰老细胞特有特征一致。本研究用阿霉素成功构建了MCF 10A上皮细胞衰老模型,为基于衰老上皮细胞的衰老细胞清除剂的筛选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衰老模型 阿霉素 人非转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 10A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细菌芽胞中α/β-SASP分子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程立庆 柴雅明 +3 位作者 张林 黄国荣 饶中林 熊鸿燕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15,共6页
认识和描述不同细菌芽胞α/β-SASP的分子结构特征,为深入开展以α/β-SASP为靶向修饰的应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技术,比对分析4种菌株,炭疽芽胞杆菌Ames株、苏云金芽胞杆菌serovar konkukian 97-27株、腊样芽胞杆菌... 认识和描述不同细菌芽胞α/β-SASP的分子结构特征,为深入开展以α/β-SASP为靶向修饰的应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技术,比对分析4种菌株,炭疽芽胞杆菌Ames株、苏云金芽胞杆菌serovar konkukian 97-27株、腊样芽胞杆菌ATCC 10987株、枯草芽胞杆菌168株的α/β-SASP基因及蛋白质一、二、三级结构的异同。基因-ClustalW2;一级结构-ClustalW2和ProtParam tool;二级结构-SOPMA;三级结构-SWISS-MODEL和Swiss-Pdbviewer4.0.1。4种菌株的α/β-SASP基因及蛋白质一、二、三级结构有明显的同源性,炭疽芽胞、苏云金芽胞和腊样芽胞的生物学特征非常相似。在开展细菌芽胞的α/β-SASP基因及生物效应研究时,可以首选苏云金杆菌芽胞或腊样杆菌芽胞作为炭疽杆菌芽胞的试验菌,其次可以选择枯草杆菌芽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 生物信息学 α/β-s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军 毛泽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5-1214,共10页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处于稳定的细胞周期阻滞状态,丧失了分裂增殖能力。多种细胞内外的刺激因素均可诱导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表现出很多特征,例如细胞周期阻滞蛋白质p16^(INK4a)和p21^(Cipl)表达水平上调、DNA损伤反应、细胞结构和代谢的...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处于稳定的细胞周期阻滞状态,丧失了分裂增殖能力。多种细胞内外的刺激因素均可诱导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表现出很多特征,例如细胞周期阻滞蛋白质p16^(INK4a)和p21^(Cipl)表达水平上调、DNA损伤反应、细胞结构和代谢的改变等。衰老细胞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是其会表达和分泌很多种因子,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蛋白酶以及其它生物活性分子等,被称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这些因子通过细胞自主的自分泌方式或细胞非自主的旁分泌方式发挥较多生物学功能。在本综述中,我们总结了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组成,指出其组成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动态性。本文在转录、转录后、翻译、翻译后修饰、表观遗传等多种水平总结了其调控机制。之后总结了其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其在抑制肿瘤、组织修复和胚胎发育中的有益作用,以及在诱导细胞衰老、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衰老相关疾病和机体衰老中的有害作用。在应用上,本文概述了通过靶向清除衰老细胞和抑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来干预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最后,概述了在体内鉴别和检测衰老细胞和衰老相关分泌因子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提供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及新技术来解决这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转录调控 表观遗传调控 旁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慧宁 凌霜 +5 位作者 刘俊 李玉凤 王淑荣 党延启 陈小淼 许锦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5-1509,共5页
细胞衰老的同时常伴随着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的产生。SASP由促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基质重塑酶等一系列细胞因子组成,它们可以导致机体慢性低度炎症和疾病,并可以反作用于衰... 细胞衰老的同时常伴随着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的产生。SASP由促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基质重塑酶等一系列细胞因子组成,它们可以导致机体慢性低度炎症和疾病,并可以反作用于衰老细胞及其邻近细胞加速它们的衰老进程,并可作为新的细胞衰老效应机制。该文通过对SASP生物学功效、分泌调节、机制、以及与相关疾病关联的探讨,提高我们对SASP的认知,引发我们对SASP相关疾病疗法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sasp 炎症 衰老机制 衰老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痢痧胶囊抑制大鼠乙酸性结肠炎 被引量:4
6
作者 金艳 钦丹萍 +3 位作者 杨新艳 王耀东 张春丽 代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89-1794,共6页
目的观察克痢痧胶囊(白芷、苍术、石菖蒲等)对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蒙脱石散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克痢痧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6组小鼠采用10%乙酸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 目的观察克痢痧胶囊(白芷、苍术、石菖蒲等)对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蒙脱石散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克痢痧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6组小鼠采用10%乙酸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给药14 d后,观察一般情况及粪便状态,ELISA法测定第1、10、14天的血清IL-1β、IL-6、TNF-α、EGF水平,并于第15天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评价损伤指数(CMDI)。结果克痢痧胶囊各剂量组结肠黏膜炎症情况较模型组改善,但不如SASP组明显。第10、14天,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在克痢痧胶囊各剂量组中均高于在SASP组中,其中低剂量组与SAS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14天,克痢痧胶囊各剂量组血清EGF水平均低于蒙脱石散组,但高于SASP组,其中高剂量组与SAS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痢痧胶囊对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优于蒙脱石散,但不如S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性结肠炎 克痢痧胶囊 蒙脱石散 柳氮磺胺吡啶(sasp) IL-1 IL-6 TNF-α 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敏 唐学贵 +4 位作者 吴至久 杨勇军 何德才 王争理 杜丽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56-959,共4页
目的:为观察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血竭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81例,并与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81例对照。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24.69,总有效率67.90。对照组中9例因不良反应未完成... 目的:为观察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血竭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81例,并与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81例对照。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24.69,总有效率67.90。对照组中9例因不良反应未完成疗程,完全缓解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竭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相近,但前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水杨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温忠慧 欧阳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3-85,共3页
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对氨基水杨酸(4-ASA)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卓有成效的药物。它们具有共同的氨基水杨酸结构,但三者作用机制不甚相同,确切作用机制不清。SASP、5-ASA抑制炎性介质,而4-ASA对PG、LT... 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对氨基水杨酸(4-ASA)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卓有成效的药物。它们具有共同的氨基水杨酸结构,但三者作用机制不甚相同,确切作用机制不清。SASP、5-ASA抑制炎性介质,而4-ASA对PG、LT无影响。5-ASA清除反应性氧代谢产物作用明显,4-ASA作用较弱。氨基水杨酸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L-2,IL-6,INF-γ、TNF-α、GM-CSF等)的功能,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或减少一些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SASP抑制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溶酶体及一些酶,改变淋巴细胞活性。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对一氧化氮合成酶、粘附分子及肠道通透性等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5-氨基水杨酸 对氨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吡啶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其奎 袁世珍 +2 位作者 钟英强 李初俊 吴惠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 :评价柳氮磺吡啶 (SASP) 3g·d-1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SASP 3次 d ,1g 次治疗 12 2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 ,6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和病理组织学改变、总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目的 :评价柳氮磺吡啶 (SASP) 3g·d-1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SASP 3次 d ,1g 次治疗 12 2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 ,6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和病理组织学改变、总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2 2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 110例完成了整个疗程。 110例病人的临床、结肠镜和病理组织学缓解率分别为 71.8% ,2 1.8%和 16 .4 % ;临床缓解的 79例病人中 ,结肠镜和病理组织学 1级占 5 8.2 %和6 7.1%。 12 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显效率为6 3.9% ,总有效率为 82 .0 %。共有 2 1例 (17.2 % )发生了 1次及以上的不良反应 ,其中 4例 (3.3% )出现皮疹和白细胞减少 ,其余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SASP 3g·d-1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尤以临床症状改善显著 ,但临床缓解的病人中一半以上仍有结肠黏膜的轻度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不良反应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竭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敏 刘兰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 :观察血竭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UC)的疗效。方法 :将 4 0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两组除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及保留灌肠外 ,治疗组加用血竭口服及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的近期治愈率... 目的 :观察血竭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UC)的疗效。方法 :将 4 0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两组除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及保留灌肠外 ,治疗组加用血竭口服及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半年复发率分别为 6 0 % ,95 % ,15 .8%。对照组分别为 2 0 % ,6 5 % ,6 1.5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竭联合柳氮磺吡啶可显著促进UC缓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ra Web的B/S架构的开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炜 唐慧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4-105,30,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B/S开发的几种模式 ,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运用Asp等脚本技术开发B S所存在的问题。接着介绍了IntraWeb开发B/S架构的网站应用的优点及其一般流程 ,并结合一个登陆模块给出了具体代码实现 。
关键词 INTRAWEB B/S架构 ASP 登陆界面 系统框架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奥沙拉秦钠胶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49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竹萍 曾民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验证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治疗效果,比较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与水杨酸柳氨磺胺吡啶(SASP)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验证107例... 目的 验证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治疗效果,比较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与水杨酸柳氨磺胺吡啶(SASP)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验证107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治疗42例作为开放组,疗程为8周。结果 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的总有效率达 84.6%,双盲组中,其临床完全缓解率、内镜完全缓解率和组织学完全缓解率在治疗8周后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各自达75.00%,34.62%,55.77其疗效与开放组和对照组SASP均类同。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结论 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其结果与SASP相当,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宜与控制腹泻药物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拉秦钠 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 sasp 溃疡性结肠炎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最短路可靠性评估模型
13
作者 杨晓凌 谢政 +1 位作者 陈挚 徐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首先对最短路灵敏度分析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然后给出了最短路灵敏度分析的基本公式。与通信网络链路实际相联系,假设图中各弧的权值是随机变量,具有独立的概率分布函数。最后基于最短路灵敏度分析基本公式,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最短路可靠性... 首先对最短路灵敏度分析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然后给出了最短路灵敏度分析的基本公式。与通信网络链路实际相联系,假设图中各弧的权值是随机变量,具有独立的概率分布函数。最后基于最短路灵敏度分析基本公式,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最短路可靠性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 灵敏度分析基衣公式 概率分布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肠型白塞病内窥镜随诊报告
14
作者 李沛霖 李泉 +2 位作者 李扬 李明玮 罗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肠型白塞病 患者 随诊 结肠溃疡 胃肠镜 sasp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对HSC-T6和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慧利 沈薇 陈忠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对正常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和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为研究靶细胞,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对正常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和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为研究靶细胞,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HSC-T6细胞凋亡率;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同对照组比较,一定浓度范围的SASP对HSC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效应。膜联蛋白(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显示SASP诱导HSC-T6凋亡也呈现时间和剂量效应;AO/EB染色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而SASP干预L02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和凋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AO/EB染色后,未出现凋亡细胞。结论:同等干预浓度的SASP能够选择性的抑制HSC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T6 L02 增殖 凋亡 柳氮磺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子多糖提取物LBP1C通过激活TFEB延缓衰老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东立 乔新华 +6 位作者 韩文生 谢婷 时畅 黄雨云飞 孙传鑫 丁侃 陈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6-1936,共11页
目的探究枸杞子提取物LBP1C延缓人成纤维细胞及线虫自然衰老的效应及机制,以期解读《本草纲目》记载的枸杞子轻身不老、易颜色、变白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人成纤维细胞及线虫自然衰老为模型,用LBP1C处理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式细胞)... 目的探究枸杞子提取物LBP1C延缓人成纤维细胞及线虫自然衰老的效应及机制,以期解读《本草纲目》记载的枸杞子轻身不老、易颜色、变白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人成纤维细胞及线虫自然衰老为模型,用LBP1C处理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式细胞),检测P16、P21表达水平及β-gal染色指征衰老水平;用qPCR的方法检测转录因子GATA4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 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指标的mRNA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溶酶体生物发生和自噬的关键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入核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3II/I的水平以指征LBP1C对自噬水平的影响;在细胞及线虫体系检测LBP1C对脂褐质水平进行检测。通过线虫身体在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和咽部吞咽次数评估LBP1C对线虫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LBP1C处理的人成纤维细胞组中衰老相关指标(P16、P21表达水平及β-gal染色)相比于对照组显著下降,表明LBP1C可延缓细胞衰老;LBP1C还降低了细胞及线虫的脂褐质积累,并提高线虫运动及吞咽能力,促进线虫的健康从而抑制衰老。机制上,LBP1C处理组中TFEB入核比例显著升高,激活了自噬。自噬水平的提高降低了SASP的转录因子GATA4水平,从而降低了SASP相关的IL-1β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水平。同时,自噬水平的提高使脂褐质降解加速,降低了细胞及线虫中脂褐质的积累。结论LBP1C通过激活TFEB提高了自噬水平,从而降低了SASP及脂褐质的积累,具有延缓衰老的效应,并促进了健康衰老。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枸杞子在抗衰老及抑制脂褐质从而潜在美白作用的效应及机制,为其进一步抗衰老和美白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衰老 转录因子EB 自噬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脂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衰老与癌症治疗 被引量:11
17
作者 崔晓东 邹娇娇 王转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9-126,共8页
细胞衰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肿瘤细胞是一类摆脱细胞周期束缚,突破Hayflick界限,能够无限增殖而不衰老的细胞。癌症是一种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的疾病。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益的,可以导致细胞不可逆的周期阻滞,被... 细胞衰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肿瘤细胞是一类摆脱细胞周期束缚,突破Hayflick界限,能够无限增殖而不衰老的细胞。癌症是一种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的疾病。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益的,可以导致细胞不可逆的周期阻滞,被认为是一种自主的肿瘤抑制机制。在恶性增殖的癌细胞中,在胞外及胞内多种刺激下,如端粒缩短、DNA损伤、氧化应激以及化疗药物的处理等,都会出现细胞周期阻滞,生长迟缓等细胞衰老现象。诱导肿瘤细胞衰老也被认为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衰老细胞可以向胞外分泌数十种因子,维持细胞自身衰老表型,并影响周围细胞的生长,这种特性被称为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ASP)。本文详细综述细胞衰老的形态学特征与分子标记物及检测方法,细胞衰老的信号调控通路(p53-p21,p16-pRB和PTEN-p27),以及细胞衰老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等。尤其是应激压力诱导下的细胞衰老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并进一步讨论当下流行的促衰老癌症治疗的靶点与药物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 癌症治疗 促衰老治疗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环状RNA在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仪婷 刘新光 徐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2-1600,共9页
外泌体是由细胞向胞外间隙和体液中分泌的具有双层脂质膜的小囊泡,外泌体携带遗传物质、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生物大分子,从而促进细胞之间的交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兴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 外泌体是由细胞向胞外间隙和体液中分泌的具有双层脂质膜的小囊泡,外泌体携带遗传物质、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生物大分子,从而促进细胞之间的交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兴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海绵"调控基因表达,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中,在转录前及转录后通过不同的调节网络影响细胞的生命进程。外泌体环状RNA在生理与病理的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日益受到关注。利用外泌体的靶向运输特性,外泌体环状RNA能够通过外泌体运送到全身组织器官中,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衰老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不可逆的生物学过程,它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细胞、组织、器官出现退化和病变,最终引起疾病和寿命终结。近来的研究显示,外泌体环状RNA类似于衰老细胞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从而在衰老进程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将详细介绍外泌体环状RNA的发生,并总结外泌体环状RNA与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为外泌体环状RNA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环状RNA 衰老 衰老相关疾病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与衰老的关系及其在骨代谢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晓恋 吴珺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4-1039,共6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等骨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衰老已被证明是导致骨代谢过程中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囊泡内含有不同种类的miRNAs、蛋白质、脂质...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等骨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衰老已被证明是导致骨代谢过程中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囊泡内含有不同种类的miRNAs、蛋白质、脂质、mRNAs、tRNAs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被认为具有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即SASP因子相似的功能。本文将总结近年来机体或细胞在衰老时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与SASP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展望细胞外囊泡在未来衰老引起的骨代谢性疾病治疗研究中存在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骨代谢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 mimicAEOL-10150 improve lifespan and delay brain aging via inhibition of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in SAMR1 strain
20
作者 Xiao-rui ZHANG Xiao-rui CHENG +5 位作者 Jian-hui WANG Ju ZENG Ding-ding MA Hong-chao ZHANG Wen-xia ZHOU Yong-xiang ZHA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83-984,共2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ti-aging effects of SOD mimic AEOL^(-1)0150 in anti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resistant 1(SAMR1)strain.METHODS The lifespan of SAMR1 mice were observ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EOL^(-1)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ti-aging effects of SOD mimic AEOL^(-1)0150 in anti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resistant 1(SAMR1)strain.METHODS The lifespan of SAMR1 mice were observ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EOL^(-1)0150 2 mg·kg-1once a week.Morris water maze,new object recognition,nesting and forced swimming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behavioral changes of animals.Lymphocyte subgroups and ROS were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The cytokines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Luminex method.The number of DCX+neurons in brain tissue was observed by immunofluorescence.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EOL^(-1)0150 could prolong the mean lifespan of SAMR1 mice,but it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maximal lifespan.What′s more,AEOL^(-1)0150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patial learning memory of aged mice,but it could no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DCX+neurons in the hypothalamic MBH and hippocampal DG regions.Then,we observed the effects of AEOL^(-1)0150 o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groups and cytokines.We found that AEOL^(-1)0150significantly modulated the lymphocyte subgroups and cytokine release.Especially,AEOL^(-1)0150 can dose-dependently inhibit plasma levels of SASP relate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αand IL^(-1)7.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EOL^(-1)0150 has anti-aging effects,and the effec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odulating immunity and inhibiting SASP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g mitochondria-targeted antioxidants SOD mimic sasp ENDOCR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