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8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海元 单舜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强“顽症”、着重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地方改革经验有待上升为国家政策等说明了2小时实施的主要依据。从正确认识2小时改革的深意、系统谋划2小时的结构安排、一体化设计2小时体育活动内容、强化2小时体育活动的条件保障、完善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落实工作的思考,希望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落实好2小时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做出理论引领和实践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生 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逻辑、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任玉庆 史曙生 潘月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1,58,共8页
包容性发展为破解体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案。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阐释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成逻辑,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4个维... 包容性发展为破解体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案。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阐释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成逻辑,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4个维度构建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模式框架。最后提出实践路径:厚植包容性教育理念,构建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内容;深耕全面发展导向,创新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方法;恪守公平普惠原则,完善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教学评价;嵌入数字信息技术,打造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数字化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弱势大学生 教学生态系统 体育教学 包容性发展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夏俊彪 史曙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一个以认知态度为前导变量,以情感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为中介变量,以课外体育锻炼意愿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认...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一个以认知态度为前导变量,以情感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为中介变量,以课外体育锻炼意愿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认知态度和情感态度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意愿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态度对情感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锻炼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并通过感知行为控制和情感态度作为中介,对锻炼意愿产生间接作用;主观规范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课外体育锻炼 锻炼意愿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价值旨趣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于素梅 王晓燕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是新时期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实施“以体育人”理念的价值旨趣。“2小时”政策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实该政策...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是新时期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实施“以体育人”理念的价值旨趣。“2小时”政策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实该政策亟需深入领会政策深意,认真分析机遇挑战,提出系统化推进策略。在操作策略上亟需发挥学校主渠道和家庭助推器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层面需要保质保量做到“四个一”并体现贯通性;家庭层面需要尽心尽力做好“三件事”并体现多样性。研究“2小时”的价值旨趣与协同路径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中小学生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5
作者 刘辉 黄端 洪晓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学校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检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及身体状况的调节效应。方法:对1 460名中学生施测学校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10项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以及亲社会行为问卷,并调查中学生的主观身... 目的:探讨学校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检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及身体状况的调节效应。方法:对1 460名中学生施测学校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10项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以及亲社会行为问卷,并调查中学生的主观身体状况。结果:(1)学校体育锻炼正向预测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2)心理韧性在学校体育锻炼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中学生身体状况在中介路径“学校体育锻炼→心理韧性”上起调节作用。结论:学校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心理韧性,进而促进其亲社会行为,且身体状况较好的学生,其心理韧性的提升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锻炼 中学生 心理韧性 亲社会行为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物理课堂互动中教师的论证话语类型及其作用
6
作者 张正严 许西伶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7,共8页
科学论证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基于30节密度概念新授课中的293个论证性互动片段,采用描述统计探寻初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论证话语类型。借助滞后序列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教师论证话语对学生物理概念学习的具体作用。研... 科学论证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基于30节密度概念新授课中的293个论证性互动片段,采用描述统计探寻初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论证话语类型。借助滞后序列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教师论证话语对学生物理概念学习的具体作用。研究发现,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在课堂话语中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类别,引导学生提出理由、引导学生提供证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反驳这四类话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论证 论证话语 概念学习 初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纵向对比研究
7
作者 尼玛欧珠 杨景元 +2 位作者 任玉莹 刘百芳 拉穷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并分析时间效应及世居与移居群体在体质健康变化趋势中的差异。方法:研究基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对位于海拔3650 m的两所高校共300名18~22岁男性大学生进行两...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并分析时间效应及世居与移居群体在体质健康变化趋势中的差异。方法:研究基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对位于海拔3650 m的两所高校共300名18~22岁男性大学生进行两年纵向追踪,测量BMI、肺活量、速度、耐力、力量及柔韧性等指标,并根据体力活动水平分组。结果:体力活动水平对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大一阶段,高体力活动水平组(HPA)在部分指标上低于低体力活动水平组(LPA),大二阶段其体能显著提升,全面优于LPA组,尤其是移居高原学生的体能改善更为显著。此外,HPA可优化BMI(身体质量指数)与PFI(体质健康指数)的关系,并在BMI超出最佳范围时缓解PFI下降趋势。结论:持续的高体力活动有助于提升体能、优化BMI-PFI关系、促进高原适应,尤其对移居群体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高原地区大学生体育教学及移居人群健康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 体质健康 纵向研究 男性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社会学论绎
8
作者 李彦龙 徐帅帅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共8页
数字赋能不仅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注入强劲动力,而且拓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空间社会学视域出发,以“理论阐释—空间转向—现实困境—优化路径”为逻辑主线,对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展开探讨。研... 数字赋能不仅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注入强劲动力,而且拓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空间社会学视域出发,以“理论阐释—空间转向—现实困境—优化路径”为逻辑主线,对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展开探讨。研究认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共同构成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三维空间。数字赋能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物质空间由实体形态向虚实融合转化,社会空间由协同不足向集成治理转变,精神空间由去情景化向富情境化提升,但存在物质空间失“衡”、社会空间失“联”、精神空间失“真”等现实困境。研究提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化体育教育理念、深化数字体育人本底色,实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物质空间均衡、社会空间联结、精神空间回归等优化路径,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提供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数字赋能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空间社会学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价值、现存问题及纾解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姗姗 李乐虎 王健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为单元统摄中心,以“学、练、赛、评”为单元组织核心,实现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习练与高通路迁移,旨在提升学生解决真实、复杂运动情境问题的能力及体...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为单元统摄中心,以“学、练、赛、评”为单元组织核心,实现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习练与高通路迁移,旨在提升学生解决真实、复杂运动情境问题的能力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活动。基于新挑战、新任务、新需求,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并促成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的高通路迁移及跨学科融合。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概念层次刻画不清、概念凝练过于精细、概念地图绘制不全、概念反馈环节不足等问题,应从厘清大概念、提取大概念、落实大概念、检验大概念等环节着手,把握好单元学习目标的关联性与进阶性,处理好单元学习任务的概括性与具体性,整合好单元学习内容的结构化与整体性,确保好单元学习评价的及时性与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概念 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CEPS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宏昌 刘二鹏 +2 位作者 刘特 王健 黄爱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健康成长。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参考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运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健康成长。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参考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运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其作用机制表现为健康教育通过促进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而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正向影响;(3)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特征。具体表现为:对西部地区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对乡村地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作用大于城市地区;对女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作用大于男性学生。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以下建议: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健康教育实施与评估;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健康效应;因地制宜调整健康教育实施侧重点,推动不同区域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关注学生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适时适度调整健康教育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身心健康 作用机制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方法论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花兰 吴俊 +3 位作者 宋鑫 孟晓伟 吴剑 彭佳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68,共6页
高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与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21~2024年实验室安全领域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提炼出“安全管理”是研究热点。以江西省X重点实验室为... 高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与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21~2024年实验室安全领域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提炼出“安全管理”是研究热点。以江西省X重点实验室为例,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引入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运用“全标准化、全过程化、全制度化、全时间化、全分级化、全职能化”(“6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不足,从物理、事理、人理3个维度,实施安全培训深化、制度建设完善、设备管理规范及布局调整等整改措施。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降低了实验室安全风险,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6全”管理概念 中医整体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理论本真、时代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小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5,共6页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深化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的理论内涵;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是...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深化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的理论内涵;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要切实推动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形成劳动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教育观 学生发展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活动受限的概念分析与启示
13
作者 蔡国旗 柯键 +5 位作者 熊杰 邹灯秀 邓娟 肖琦 李苏雅 胡玉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 明确患者活动受限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活动受限的相关文献,采用概念分析法对活动受限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活动受限定义属性分为躯体功能减退、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局限3个方面。前因主要分为病变... 目的 明确患者活动受限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活动受限的相关文献,采用概念分析法对活动受限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活动受限定义属性分为躯体功能减退、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局限3个方面。前因主要分为病变损伤、运动障碍感知、环境制约;后果主要包括健康风险增加、负面情绪增长、社交功能障碍。评价指标包括综合活动受限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活动受限概念的明晰有利于全面评估患者活动受限情况,合理制订康复计划,明晰活动受限成因,科学实施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活动受限 运动障碍 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 躯体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会参与 概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进展、问题和发展——基于北京市学校体育“京八条”的思考
14
作者 魏玉琴 常渊博 +1 位作者 张俊杰 刘海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2,共9页
破解体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精神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新时代... 破解体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精神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新进展和主要问题。研究后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资队伍持续建设,课程改革和体育活动不断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体教融合及家校社协同机制日益健全,学校体育整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健康理念落实不到位、体育锻炼时间保障不充分、教学内容多样化不足、学校体育评价刚性不足和牵引力不强、家校社协同推进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未来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逐步增加体育锻炼时长、提升体育锻炼质量和效果、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完善学生体质监测评价、加强体育工作条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 体育教学改革 学生体质强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型特点的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概念调查研究
15
作者 赵晓玉 肖宪平 岳雄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0-67,共8页
学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在学业情境中的自我知觉。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学生如何看待与评价自身的学业状况这一问题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业现实,全面考察其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某省2902名中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职... 学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在学业情境中的自我知觉。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学生如何看待与评价自身的学业状况这一问题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业现实,全面考察其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某省2902名中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总体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在领域和维度间发展不平衡,存在性别、年龄、学校类型、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差异且其中蕴含了学生积极转变的信号。因此,应把握学生学业自我认知“回弹”契机,制定科学学习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业自我概念提升;引导学生全面科学分析,加强师生学习交流机会;关注学生学业发展进程,培养学生专业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学业自我概念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卷感知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项短期追踪研究
16
作者 周昱昊 张萌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5个月两阶段的纵向追踪探讨了627名中国大学生内卷感知对其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内卷感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疲劳在内卷感知和积极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5个月两阶段的纵向追踪探讨了627名中国大学生内卷感知对其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内卷感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疲劳在内卷感知和积极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且自我调节疲劳和积极心理健康存在相互预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调节了内卷感知对自我调节疲劳和积极心理健康的作用。为高等教育内卷现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了大学生群体积极应对内卷压力、发展清晰的自我概念和保护自我调节资源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内卷感知 自我调节疲劳 积极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清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sical Education”新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鸣亮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19,127,共4页
对"Physical Education"的缘起与嬗变进行梳理,层析我国体育概念及其本质研究的症结,研究认为:仍将"Physical Education"译为体育来使用,势必会对我国体育理论研究造成更多的混乱和困难;"Physical Education&q... 对"Physical Education"的缘起与嬗变进行梳理,层析我国体育概念及其本质研究的症结,研究认为:仍将"Physical Education"译为体育来使用,势必会对我国体育理论研究造成更多的混乱和困难;"Physical Education"不再指称为体育,将有利于它在教育体系的复归与定位,也对当下正确认识体育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EDUCATION 教育 体育 概念 本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大学生恐动水平与体力活动关系:基于相对自主指数的健康促进实证研究
18
作者 吴睿佺 李富 +5 位作者 曹欣 付钰赛 陶晶 缪清清 唐卫卫 詹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8-703,720,共7页
目的:以江苏省为例,探讨医学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相对自主指数在恐动水平与体力活动间的中介效应,为改善医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江苏省3所高校医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恐... 目的:以江苏省为例,探讨医学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相对自主指数在恐动水平与体力活动间的中介效应,为改善医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江苏省3所高校医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恐动症量表(KCS)及锻炼行为调节量表(BREQ-2)评估体力活动、恐动水平及相对自主指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关系。结果:医学大学生恐动水平越高(r=-0.316,P<0.001)、相对自主指数越低(r=0.244,P<0.001),体力活动越低。相对自主指数在医学生恐动水平和体力活动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3.33%。结论:恐动水平和相对自主指数分别负向和正向显著影响医学大学生体力活动;恐动水平通过相对自主指数对医学生体力活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重视医学大学生内在因素,激发其体育锻炼活力是提高医学生体力活动的有效途径,建议高校重视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升体力活动参与,促进其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大学生 体力活动 相对自主指数 恐动水平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培育研究
19
作者 杨瑷宁 曲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2,50,共8页
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关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阐释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的三维建构,表现为拓展国家视野以增强风险预判能力的战略认知,涵养家国情怀以... 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关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阐释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的三维建构,表现为拓展国家视野以增强风险预判能力的战略认知,涵养家国情怀以增强使命担当意识的情感认同,以及锤炼实战本领以提升应变执行效能的行为转化,三者共同构成“认知-情感-行为”相统一的意识结构。研究认为,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仍面临认知偏差、情感挑战、行为低效等问题,其成因在于课程体系失衡、师资价值引领弱化及实践场域脱嵌。基于此,提出以跨学科课程融合推动职业发展战略视野生成,以动态情境教学提升职业情感适应力,以真实场域实训强化复杂问题应对能力等纾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师范生 职业发展 忧患意识 三维建构 知行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感受到的学校体育是什么样子:一项对“双一流”大学学生长达3年的追踪调查
20
作者 尚力沛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从学生视角来审视他们感受到的学校体育,研究文本来自对“双一流”大学大一学生关于“中小学学校体育经历”体育作业长达3年的追踪调查。从归纳出学生感受到的体育中考、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上的学段差异、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看法、学... 从学生视角来审视他们感受到的学校体育,研究文本来自对“双一流”大学大一学生关于“中小学学校体育经历”体育作业长达3年的追踪调查。从归纳出学生感受到的体育中考、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上的学段差异、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看法、学生参与体育获得的情感体验、学生学校体育参与中的家庭因素等5个方面来具体呈现学生感受到的学校体育,总结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从初中学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协调学生体育运动与学业间的矛盾及关系、整体性聚焦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质量、体育教育者要重视及实现体育教育活动的情感育人价值、建构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协同育人的路径等5个方面提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关注点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青少年学生 体育中考 体育课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