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工作的思考 |
刘海元
单舜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0
|
|
2
|
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学包容性发展:逻辑、框架与路径 |
任玉庆
史曙生
潘月红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3
|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
夏俊彪
史曙生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4
|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价值旨趣与协同路径 |
于素梅
王晓燕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5
|
学校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刘辉
黄端
洪晓彬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初中物理课堂互动中教师的论证话语类型及其作用 |
张正严
许西伶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纵向对比研究 |
尼玛欧珠
杨景元
任玉莹
刘百芳
拉穷
|
《高原科学研究》
|
2025 |
0 |
|
8
|
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社会学论绎 |
李彦龙
徐帅帅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价值、现存问题及纾解路径 |
王姗姗
李乐虎
王健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0
|
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CEPS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杨宏昌
刘二鹏
刘特
王健
黄爱峰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1
|
WSR方法论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实践 |
易花兰
吴俊
宋鑫
孟晓伟
吴剑
彭佳华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2
|
劳动教育的理论本真、时代意蕴与实践进路 |
杨小磊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13
|
患者活动受限的概念分析与启示 |
蔡国旗
柯键
熊杰
邹灯秀
邓娟
肖琦
李苏雅
胡玉兰
|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进展、问题和发展——基于北京市学校体育“京八条”的思考 |
魏玉琴
常渊博
张俊杰
刘海元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基于类型特点的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概念调查研究 |
赵晓玉
肖宪平
岳雄福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内卷感知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项短期追踪研究 |
周昱昊
张萌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Physical Education”新论 |
杨鸣亮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8
|
医学大学生恐动水平与体力活动关系:基于相对自主指数的健康促进实证研究 |
吴睿佺
李富
曹欣
付钰赛
陶晶
缪清清
唐卫卫
詹祥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我国体育师范生职业发展忧患意识培育研究 |
杨瑷宁
曲波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学生感受到的学校体育是什么样子:一项对“双一流”大学学生长达3年的追踪调查 |
尚力沛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