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5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2-alkyl-4-(biphenylylmethoxy) pyridine derivatives with AT1 receptor antagonistic activity
1
作者 蒋玉仁 陈玉玲 +1 位作者 杨焱焱 刘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212-1218,共7页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of 2-alkyl-4-(biphenylylmethoxy) pyridine derivatives was studied.Three different alignm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get the models of 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of 2-alkyl-4-(biphenylylmethoxy) pyridine derivatives was studied.Three different alignm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get the models of 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and the hologram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HQSAR).The statistical results from the established models show believable predictivity based on the cross-validated value(q2>0.5) and the non-validated value(r2>0.9),The analysis on contour maps of CoMFA and CoMSIA models suggests that hydrophobic and hydrogen-bond acceptor field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T1 antagonistic activity of 2-alkyl-4-(biphenylylmethoxy) pyridine derivatives besides the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fields,The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atom contributions in the HQSAR model is in agreement with that in the 3D-QSAR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 (CoMSIA) hologram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HQSAR) AT 1 antagonistic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on-MOF复合材料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晓宇 张岩 +3 位作者 周阿武 李涵冰 杨飞华 李建荣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7-1431,共15页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两大挑战,因此,高效利用和转化绿色能源(太阳能)引起了广泛关注。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丰富活性位点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光催化领域中一种热门材料。近年来,MOF-...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两大挑战,因此,高效利用和转化绿色能源(太阳能)引起了广泛关注。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丰富活性位点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光催化领域中一种热门材料。近年来,MOF-on-MOF复合材料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其重点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结构和形态的同质或异质MOF组装。与单一MOF相比,MOF-on-MO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加良好的可调性、更加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协同作用,在光催化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主要从光催化CO_(2)还原、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光催化有机转化这四个方面简述了MOF-on-MOF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MOF-on-MOF复合材料的合成策略,包括外延生长、表面活性剂辅助生长、配体/金属离子交换和成核动力学引导生长等,回顾了各种策略展现出的特点;分析了MOF-on-MOF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影响其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指出需进一步提升高复杂性MOF-on-MOF的精确控制和操纵,探究了明确的MOF-on-MOF光催化反应途径和机理,拓展了MOF-on-MOF光催化应用领域,为MOF-on-MOF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构效关系 复合材料 异质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法制备Al5052/PMMA接头界面结构与结合性能研究
3
作者 殷官超 丁纪俊 +3 位作者 张睿智 张建 罗国强 李家劲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61,共11页
目的提高Al5052/PMMA接头结合性能,研究界面结构与结合强度之间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激光打孔结合盐酸腐蚀对5052铝合金(Al5052)表面进行处理,制备了具有多级轮廓特征的表面形貌。随后,采用液相法实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Al5052的... 目的提高Al5052/PMMA接头结合性能,研究界面结构与结合强度之间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激光打孔结合盐酸腐蚀对5052铝合金(Al5052)表面进行处理,制备了具有多级轮廓特征的表面形貌。随后,采用液相法实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Al5052的直接连接。最后通过剪切与拉伸实验,并结合离散界面单元模型的仿真结果,系统地讨论了Al5052/PMMA接头界面结构与结合强度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对于先由激光打孔,后经盐酸腐蚀的Al5052基板,与PMMA连接后最大剪切强度为13.94 MPa,最大抗拉强度为9.35 MPa;与未激光打孔、仅盐酸腐蚀的样品相比,最大强度提高了约30%。Al5052/PMMA接头脱粘面根据其形态和失效机制可分为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区域。结论Al5052表面粗糙程度随着盐酸腐蚀处理时间增加,原激光打孔的截面形状逐渐由方变圆,纵深也随之减小。使用液相法制备黏接样品时,Al5052/PMMA接头界面轮廓在物理层面上充分咬合。接头的剪切与拉伸强度均随盐酸腐蚀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所得构效关系的结果及其分析过程,将为涉及多级尺度轮廓特征的材料界面结合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聚合物连接 表面处理 液相法 结合性能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模型的MIV法的复方苦参抗菌成分的辨识研究
4
作者 蒋建兰 庞汐伦 +1 位作者 冯佳 赵腾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6,共9页
由苦参、蛇床子、黄柏和白鲜皮四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苦参外用洗剂,因其抗菌效果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目前尚不明确复方苦参洗剂中哪些成分对于抗菌是显著有效的.本文以复方苦参洗剂为研究对象,应用化学计量法建立复方苦参中化学成分... 由苦参、蛇床子、黄柏和白鲜皮四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苦参外用洗剂,因其抗菌效果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目前尚不明确复方苦参洗剂中哪些成分对于抗菌是显著有效的.本文以复方苦参洗剂为研究对象,应用化学计量法建立复方苦参中化学成分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之间的组效关系模型,并通过支持向量回归(SVR)的平均影响值(MIV)法识别出复方苦参中作用显著的抑菌成分.采用HPLC-UV法建立复方苦参醇提物的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用该检测方法检测了43批次不同配方或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复方苦参醇提物,并采用内标法对43批次样品中35个共有峰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UPLC-MS/MS对共有峰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43批次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然后利用PSO-SVR模型建立各成分与抗菌效果的组效关系模型.在该PSO-SV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平均影响值法识别出复方苦参洗剂中抑菌效果显著的成分.结果表明,显著抑菌活性成分为异苦参酮、非洲防己碱、小檗碱、异茴芹内酯、苦参新醇O、黄柏碱、木兰花碱、苦参酮和蛇床子素,这些成分的抑菌作用均有文献报道.本文抑菌活性成分的识别结果可为今后抑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 抗菌活性 组效关系 化学计量学 活性成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RT模型的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步行活动的非线性影响: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5
作者 陈春 匡新晖 唐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05-3913,共9页
为揭示建成环境与老年人步行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采用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GBRT)模型,结合手机信令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及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等多源数据,深入探讨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步行活动的非... 为揭示建成环境与老年人步行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采用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GBRT)模型,结合手机信令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及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等多源数据,深入探讨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步行活动的非线性影响及其阈值特征。研究发现,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步形活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土地利用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最为突出,土地利用混合度、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及居住用地比例是影响老年人步形活动的关键因素。此外,设施临近性也对老年人步行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土地利用与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建议,以提升老年人步行活动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步行活动 非线性关系 GBRT模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蕊秀 余远迪 +1 位作者 杨柳 邓余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8-469,共12页
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生物、化学、食品及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人参皂苷的水溶性差、半衰期短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通过修饰人参皂苷的苷元及糖链优化其生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是当前... 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生物、化学、食品及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人参皂苷的水溶性差、半衰期短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通过修饰人参皂苷的苷元及糖链优化其生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是当前人参皂苷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人参皂苷开展的结构修饰主要包括酯化、氧化、杂环化和配合物修饰等策略。本文对近年来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及其活性展开综述,为人参皂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结构修饰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春艳 杨趁仙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旨在为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总结了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来源、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并对硒与肽的结合方式以及富硒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等研究进展进行...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旨在为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总结了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来源、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并对硒与肽的结合方式以及富硒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生物载体转化,主要有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及微生物来源;通过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等可制备富硒生物活性肽,其具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生物活性是硒、肽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氨基酸的排列序列、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力等有密切的联系,其构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生物活性肽 制备方法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规则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基于教师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勇 徐文彬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7,共6页
教学活动始终离不开教学规则的指引和规范,其实践是理解和改善教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从本质内涵上说,教学规则是教师主体间的有限性体验、教学共识、共同意志、共同意义以及教学共同行动的统一,具有普适性、伦理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教学... 教学活动始终离不开教学规则的指引和规范,其实践是理解和改善教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从本质内涵上说,教学规则是教师主体间的有限性体验、教学共识、共同意志、共同意义以及教学共同行动的统一,具有普适性、伦理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教学规则的实践价值在于揭示教学活动的真实运行逻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增强教师的教学规则意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秩序;重构教师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激活教师的教学动力和活力。然而,教学规则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教师以一种理性的视角认识和运用教学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规则 教师教学共识 教学活动 教学秩序 责权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皂素化学修饰与溶血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9
作者 李胜男 程贤 +3 位作者 李盼盼 陈玉湘 蒋建新 毕良武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阐明油茶皂素及其衍生物与溶血活性的构效关系,为油茶皂素结构修饰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为油茶皂素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油茶皂素为原料,通过酸水解、碱水解和还原反应合成油茶皂素化学修饰产物,基于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质谱(ES... 为阐明油茶皂素及其衍生物与溶血活性的构效关系,为油茶皂素结构修饰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为油茶皂素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油茶皂素为原料,通过酸水解、碱水解和还原反应合成油茶皂素化学修饰产物,基于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测试了油茶皂素及其修饰产物的溶血活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油茶皂素代表性化合物山茶皂素B2(camellia saponin B2)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基于化合物的几何结构、自然布居分析(NPA)电荷、前线分子轨道等参数深入研究油茶皂素结构与溶血活性之间的关系。产物的结构表征结果发现:红外光谱中碱水解产物的羟基峰强度增加,而酯基官能团的羰基峰强度减弱,表明在碱水解过程中酯基被还原为羟基。溶血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油茶皂素及其修饰产物的溶血率具有浓度依赖性,随着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溶血率逐渐增加;相同质量浓度时,油茶皂素碱水解产物的溶血率明显低于原料、酸水解产物和还原产物,推测油茶皂素的酯基官能团对其溶血活性起着重要作用;0.25 g/L时,碱水解产物的溶血率为41.81%。此外DFT计算结果表明:camellia saponin B2的溶血活性位点位于苷元上的酯基部位,因此碱水解能够通过消除酯基基团而降低油茶皂素的溶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皂素 化学修饰 结构表征 溶血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环修饰的昆虫激肽模拟物的合成及杀蚜活性
10
作者 张馨元 李欣潞 +4 位作者 张怡萌 陈黛妮 孙文玉 钟震宇 杨新玲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寻找新型杀蚜化合物,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虫害治理方案,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高活性昆虫激肽模拟物Ⅳ-3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用吡啶环取代Ⅳ-3 N端肉桂酰基团的苯乙烯部分,并保持其余四肽结构不变,设计并采用Fmoc... 为寻找新型杀蚜化合物,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虫害治理方案,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高活性昆虫激肽模拟物Ⅳ-3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用吡啶环取代Ⅳ-3 N端肉桂酰基团的苯乙烯部分,并保持其余四肽结构不变,设计并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获得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HRMS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豆蚜均具有杀蚜活性,其中Ⅱ-10(LC_(50)=4.5μmol/L)的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Ⅳ-3(LC_(50)=16.63μmol/L)和商品化杀蚜剂吡蚜酮(LC_(50)=19.75μmol/L)。初步构效关系分析表明,杀蚜活性受吡啶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和种类影响:当取代基相同时,4-位取代活性最佳;当取代基位置相同时,则以CF3取代活性最佳;吡啶环与羰基之间的碳链长度对活性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对新型小肽类杀蚜剂的创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激肽模拟物 吡啶 合成 杀蚜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香菇菌株子实体低分子量多糖指纹图谱及抗炎活性谱效关系
11
作者 刘利平 罗佳 +5 位作者 冯杰 张美彦 张丹 张劲松 宋春艳 刘艳芳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6,共10页
选取12个总多糖含量较高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子实体(编号为A1~A12),分别以20%、50%、75%乙醇逐级沉淀,收集A1~A12中低分子量多糖组分(LNE3,75%醇沉组分)。通过色谱技术分别构建LNE3的分子量分布和单糖组成指纹图谱,并基于体外... 选取12个总多糖含量较高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子实体(编号为A1~A12),分别以20%、50%、75%乙醇逐级沉淀,收集A1~A12中低分子量多糖组分(LNE3,75%醇沉组分)。通过色谱技术分别构建LNE3的分子量分布和单糖组成指纹图谱,并基于体外细胞模型探究LNE3的抗炎活性,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学模型探究其谱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香菇菌株子实体的LNE3主要由5个不同分子量段(P1~P5)的组分构成;单糖组成主要包括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和甘露糖,其中,葡萄糖的摩尔百分比最高(69.13%~83.72%)。在体外细胞水平,A2的LNE3抗炎活性显著优于其他样品。谱效关系解析发现,P1(2.99×10^(4)~7.89×10^(4)g·mol^(-1))、P2(7.96×10^(3)~2.48×10^(4)g·mol^(-1))和P3(2.12×10^(3)~6.73×10^(3)g·mol^(-1))与其抗炎活性关联度较高;多糖中的氨基葡萄糖和甘露糖与抗炎活性呈较强的正相关,而岩藻糖和半乳糖则与抗炎活性呈较强的负相关。通过谱效关系模型识别香菇子实体的LNE3组分特征峰,可为筛选优质子实体实现规模化制备活性稳定的香菇多糖组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分子量分布 单糖组成 抗炎活性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海带褐藻糖胶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范盛玉 王雷 +1 位作者 高昕 付晓婷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9-69,共11页
为探明乳酸菌发酵提高海带生物活性机制,采用乳酸菌发酵海带,并提取活性多糖褐藻糖胶(fucoidan,Fuc),研究发酵过程中Fuc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能显著提高Fuc总糖含量,并一定程... 为探明乳酸菌发酵提高海带生物活性机制,采用乳酸菌发酵海带,并提取活性多糖褐藻糖胶(fucoidan,Fuc),研究发酵过程中Fuc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能显著提高Fuc总糖含量,并一定程度改变硫酸基、糖醛酸含量。发酵后Fuc单糖组成发生改变,与未发酵Fuc(NF)相比,发酵3 d Fuc(F3)岩藻糖相对含量由31.06%上升至38.07%。经乳酸菌发酵,Fuc抗氧化活性、降血脂活性和免疫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发酵1 d Fuc(F1)抗氧化活性最高,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分别由NF的(42.80±0.83)%和(71.76±1.68)%提高至(44.89±0.60)%和(77.48±0.46)%。F3降血脂活性和免疫活性最高,胆固醇结合率由NF的(47.67±2.80)%升至(71.32±1.53)%;F3(200?μg/mL)免疫活性是相同质量浓度NF的1.15倍。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岩藻糖、糖醛酸含量与Fuc生物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75)。本研究揭示乳酸菌发酵对Fuc结构的改变及生物活性的提升效应,可为采用发酵技术开发海带健康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糖胶 发酵 乳酸菌 结构特征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菌素的构效关系、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娌 苏国旗 +1 位作者 黄金秀 杨飞云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2-825,共14页
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给畜禽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迫切需要新型抗生素替代品。微菌素(microcins)是一类由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小分子多肽,能够介导发炎肠道中肠杆菌的种间和种内竞争,可以作为窄谱疗剂来抑制肠道病原体并减... 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给畜禽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迫切需要新型抗生素替代品。微菌素(microcins)是一类由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小分子多肽,能够介导发炎肠道中肠杆菌的种间和种内竞争,可以作为窄谱疗剂来抑制肠道病原体并减轻耐药性风险,在替代抗生素领域表现出独特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微菌素的构效关系和生物合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旨在为微菌素及其类似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菌素 抗菌肽 饲料添加剂 构效关系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蒸九制黄精多糖的结构表征及降血糖活性分析
14
作者 宋鸿杰 高琦洲 +4 位作者 闫新旭 冯宝龙 崔伟业 王喜波 王玉堂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59,共13页
以九蒸九制的黄精为研究对象,对黄精多糖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降血糖活性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黄精粗多糖,经DEAE-52纤维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3种均一多糖,分别为SPGK、SPGK2和SPGK3。通过测定3种多糖的分子质量、单糖... 以九蒸九制的黄精为研究对象,对黄精多糖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降血糖活性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黄精粗多糖,经DEAE-52纤维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3种均一多糖,分别为SPGK、SPGK2和SPGK3。通过测定3种多糖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甲基化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酶抑制实验对3种多糖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PGK、SPGK2和SPGK3的分子质量分别为12.74、68.72 kDa和10.25 kDa;SPGK中包括6种单糖,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物质的量比例为0.07∶0.04∶0.50∶89.44∶1.58∶8.37,主要由半乳糖组成,其结构主要包括→4)-α-DGalp-(1→、→4)-β-D-Galp-(1→、→4,6)-β-D-Galp-(1→和T-β-D-Galp-(1→;SPGK2中包括8种单糖,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物质的量比为0.27∶7.62∶7.51∶76.59∶3.12∶1.19∶3.28∶0.42,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结构主要包括→2,4)-α-L-Rhap-(1→、→5)-α-L-Araf-(1→、→4)-α-D-Galp-(1→、→4)-β-D-Galp-(1→、→4,6)-β-D-Galp-(1→、T-β-D-Glcp(1→和T-β-D-Galp-(1→;SPGK3中包含8种单糖,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物质的量比为0.55∶24.59∶5.54∶37.65∶2.90∶1.35∶26.97∶0.45,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其结构主要包括→3)-α-L-Rhap-(1→、→2,4)-α-L-Rhap-(1→、→4)-α-D-GalAp-(1→、→4)-β-D-Galp-(1→、→4,6)-β-D-Galp-(1→、→4)-β-D-Glcp-(1→和T-β-D-Galp-(1→。酶抑制实验表明SPGK、SPGK2和SPGK3均具有一定的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在2 mg/mL质量浓度条件下对α-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41.53%、83.60%和56.15%,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28.03%、83.97%和65.76%。综上所述,从九蒸九制黄精中提取的SPGK、SPGK2和SPGK3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潜力,为其产品开发和降血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九蒸九制 结构表征 降血糖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15
作者 刘梦文 邓巧玲 +3 位作者 沈静 陈宣世 肖辉 徐维盛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目的基于谱效关系初步确定桑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桑叶指纹图谱,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指标评价桑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探究谱效关系,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预测... 目的基于谱效关系初步确定桑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桑叶指纹图谱,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指标评价桑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探究谱效关系,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作用靶点。结果建立了13批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记共有峰13个,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指认出9种化合物,相似度为0.932~0.998。不同批次桑叶间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谱效关系分析发现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绿原酸B等化学成分对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大,可与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D)、一氧化氮合酶-1(NO-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多个抗氧化蛋白靶点存在结合机制,提示桑叶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氧化活性。结论通过整合桑叶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数据,确定了桑叶中各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贡献,为阐明桑叶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及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抗氧化活性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解土壤甲基二磺隆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特性
16
作者 张晓东 刘赵磊 +3 位作者 贺文星 田甜甜 吴仁海 徐淑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665,共9页
【目的】筛选鉴定高效降解土壤甲基二磺隆的菌株,探究其降解特性和降解过程,为解决甲基二磺隆土壤残留提供可行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方案。【方法】取连续喷施5 a甲基二磺隆的土壤样品,以甲基二磺隆降解率为指标,在甲基二磺隆为唯一碳源的... 【目的】筛选鉴定高效降解土壤甲基二磺隆的菌株,探究其降解特性和降解过程,为解决甲基二磺隆土壤残留提供可行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方案。【方法】取连续喷施5 a甲基二磺隆的土壤样品,以甲基二磺隆降解率为指标,在甲基二磺隆为唯一碳源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富集驯化,筛选得到高效降解甲基二磺隆菌株,并基于16S rDNA测序,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探究降解菌株的降解条件(接种体积分数、温度、pH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鉴定该菌株降解甲基二磺隆的产物并推测降解途径,通过生态结构活动关系(ecological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ECOSAR)模型分析降解产物的毒性。【结果】经筛选鉴定得到高效降解甲基二磺隆的菌株D161,鉴定为香茅醇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itronellolis)。在接种体积分数5%、37℃、pH值7.0的条件下,菌株D161在7 d内,对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甲基二磺隆的降解率为48.44%。经鉴定,菌株D161降解甲基二磺隆共有7种主要中间降解产物,分别为4-(甲基磺酰胺甲基)-2-氨基磺酰胺基苯甲酸甲酯(M1)、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M2)、N3-(1-methyl-1-oxo-1-phenyl-λ^(6)-sulfanylidene)-2-(methylthio)nicotinamide(M3)、2,4-二羟基-5-甲基嘧啶(M4)、2-氨基-4-嘧啶酮(M5)、邻苯二甲酸(M6)和苯甲酸(M7)。在此基础上推测降解途径可知,甲基二磺隆的磺酰脲桥的C-N键断裂产生M1与M2并进一步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经ECOSAR模型毒性分析可知,D161降解甲基二磺隆的产物毒性均低于甲基二磺隆本身。【结论】菌株D161对甲基二磺隆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有助于减少甲基二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丰富了磺酰脲类除草剂污染土壤修复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二磺隆 香茅醇假单胞菌 降解途径 生态结构活动关系模型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碱)诱导Co/MoO_(3)重构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
17
作者 张文珂 刘军辉 +3 位作者 李冰 李梦婷 李想 许爱荣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2,共9页
本研究以MoO_(3)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o/MoO_(3)催化剂,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反应。Co/MoO_(3)催化剂在无NaOH(碱)加入的体系中没有催化活性,不能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放氢气,而在有NaOH(碱)加入的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释氢性能... 本研究以MoO_(3)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o/MoO_(3)催化剂,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反应。Co/MoO_(3)催化剂在无NaOH(碱)加入的体系中没有催化活性,不能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放氢气,而在有NaOH(碱)加入的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释氢性能。对Co/MoO_(3)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在反应前后变化的表征分析表明,Co/MoO_(3)催化剂中的组分是Co和Mo的无定形态存在的物质,非晶态的结构导致了在氨硼烷水解释氢反应中没有催化活性。在NaOH(碱)诱导作用下,Co/MoO_(3)催化剂的组成结构由无定形态转变为片状Co(OH)_(2)分散在片状堆叠的MoO_(3)上的结构。NaOH(碱)的诱导重构作用使Co/MoO_(3)催化剂在氨硼烷水解释氢反应中由没有催化活性转变为可以在15 min内使氨硼烷完全脱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硼烷 水解释氢 非贵金属催化剂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花来源的α-酸/黄腐酚与蛋白质Z相互作用及构效关系表征
18
作者 王立敏 彭孟妍 +1 位作者 马长伟 吴子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目的]探究两种结构不同的酒花小分子(α-酸和黄腐酚)与大麦蛋白质Z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两者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溶剂浸提和阴离子交换柱分别制备了纯度较高的α-酸和蛋白质Z;采用多重光谱表征了α-酸/黄腐酚与蛋白质Z之间的相互作... [目的]探究两种结构不同的酒花小分子(α-酸和黄腐酚)与大麦蛋白质Z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两者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溶剂浸提和阴离子交换柱分别制备了纯度较高的α-酸和蛋白质Z;采用多重光谱表征了α-酸/黄腐酚与蛋白质Z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蛋白质的构象变化;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α-酸/黄腐酚与蛋白质Z的交互模式和分子结合机制进一步探究。[结果]α-酸和黄腐酚均可猝灭蛋白质Z的内源性荧光,且α-酸表现为红移,黄腐酚表现为蓝移,两种分子的结合化学计量均接近1∶1;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两种酒花小分子与蛋白质Z之间的作用力以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为主。[结论]黄腐酚对蛋白质Z的结合亲和力强于α-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黄腐酚 Α-酸 蛋白质Z 互作机制 分子动力学模拟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强度耦合关系的多尺度演变
19
作者 黄瑩 李阳兵 +3 位作者 李婷 盛梦晨 邵景安 赵雯欣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454-6467,共14页
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乃至国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区域、县域以及乡镇(街道)尺度出发,探讨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与人类活动强度耦合关系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揭示山区... 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乃至国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区域、县域以及乡镇(街道)尺度出发,探讨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与人类活动强度耦合关系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揭示山区能否走向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ESV逐年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从地形条件良好的区域向自然条件复杂的区域递增的特征。人类活动强度逐年增强,但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布特征与ESV呈相反趋势。(2)研究区ESV与人类活动强度之间的耦合响应类型归纳为综合提升型、综合衰退型、生态恢复-经济衰退型和生态衰退-经济发展型四类,整体以综合提升型为主,表明研究区ESV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耦合关系趋于协调。(3)自然、社会经济及政策是驱动ESV与人类活动强度耦合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同时山区独特的地形条件促使其内部的耦合响应出现分异,展现了山区ESV与人类活动强度耦合关系演变的独特性。本案例研究可为类似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人类活动强度 耦合关系演变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抗氧化肽研究进展
20
作者 南鑫 朱振宝 +4 位作者 梁蕾 付雨雨 顾浩峰 马国皓 王卓颖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16-324,共9页
氧化应激是机体发生疾病的重要诱因。食源抗氧化肽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有效缓解氧化应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食用菌蛋白质含量丰富,具有制备抗氧化肽的营养优势,近年来研究证实食用菌抗氧化肽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但相关报道鲜见系... 氧化应激是机体发生疾病的重要诱因。食源抗氧化肽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有效缓解氧化应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食用菌蛋白质含量丰富,具有制备抗氧化肽的营养优势,近年来研究证实食用菌抗氧化肽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但相关报道鲜见系统论述。因此,本文从食用菌抗氧化肽的制备、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构效关系、评价方法、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等多个角度,综合论述了当前食用菌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挑战,为食用菌抗氧化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抗氧化肽 分离纯化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