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轮发电机转子不圆度诱发的定子铁心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武玉才 范轩杰 +3 位作者 纪璇 卢伟甫 朱新凯 马明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2-351,I0028,共11页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子不圆度问题使定子铁心受到低频磁吸力作用,磁吸力交变频率与定子铁心固有振动频率接近时,将诱发定子铁心的低频振动。针对转子不圆度所导致的气隙磁场不对称现象,首先推导了定子铁心上特定点受到的周期性磁吸力表达...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子不圆度问题使定子铁心受到低频磁吸力作用,磁吸力交变频率与定子铁心固有振动频率接近时,将诱发定子铁心的低频振动。针对转子不圆度所导致的气隙磁场不对称现象,首先推导了定子铁心上特定点受到的周期性磁吸力表达式,获得铁心振动频率与转子磁极不圆度之间的关联规律。随后以1台334 MV·A水轮发电机为例仿真了机组正常和单个磁极、连续磁极、间隔磁极以及椭圆磁极等典型不圆度状态下的电磁力分布,进一步利用瞬态结构分析得到了定子铁心的振动特性。最后在MJF-30-6故障模拟机组上模拟了磁极不圆度造成的磁场不对称现象,定子铁心振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转子不圆度 不平衡电磁力 瞬态结构分析 定子铁心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效应测度与实现机制
2
作者 杨万平 黄若滢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8,共13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释放碳减排潜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效果与机制尚待探究。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估算中国30个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验证在提升经济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机制下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释放碳减排潜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效果与机制尚待探究。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估算中国30个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验证在提升经济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机制下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远超中西部地区,碳减排潜力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则持续上升;新质生产力对经济效率低、能源结构高碳地区具有更大的边际减碳效益;新质生产力对碳减排潜力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削弱了其整体减碳效果。研究结论可为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碳减排作用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碳减排潜力 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结构低碳化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如何赋能共同富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科选 余林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2005—202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2005—202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不同地区、不同财力、不同技术水平的省份影响呈现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主要通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劳动力转移等三条路径来助力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研究结果为理解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劳动力转移 全要素生产率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作用下铝合金结构应力及强度研究
4
作者 何志全 邱慧慧 +2 位作者 孙瑀珩 郭玉杰 魏小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飞机缝翼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热载荷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并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以缝翼结构中广泛使用的典型铝合金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首先,为了探究温度对材料特性... 飞机缝翼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热载荷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并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以缝翼结构中广泛使用的典型铝合金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首先,为了探究温度对材料特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4组不同温度状态下2024-T62矩形薄板的线性拉伸试验和开孔薄板的高温拉伸破坏试验,试验表明,高温环境对材料弹性模量有折减作用,并且在190℃环境下,试验件的承载强度下降了15%。因此,考虑温度对材料参数的折减作用可以建立更为精确地预估结构强度的模型。其次,针对铝合金零件及结构的热应力问题,分别以铝合金薄板和简化的缝翼结构为对象,进行热力共同作用下的试验和仿真,建立了一套热力共同作用下的建模方法及热应力测量的试验技术,铝合金薄板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最大为10%;简化的缝翼结构热应力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的趋势较好,最大误差为20%。此外,通过该试验还发现热应力对边界条件的设置尤为敏感,对于约束复杂的模型,需要扩大建模范围至边界条件稳定处才能模拟实际热应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温度依赖性 热力共同作用 热应力 结构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梁耦合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
5
作者 李直兵 靳国永 +2 位作者 仲赛凤 叶天贵 杨铁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9-1178,共10页
为了快速预报梁耦合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将梁的精确解析公式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前处理功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梁结构控制微分方程,推导了梁单元的精确动力学刚度矩阵;利用ANSYS Mechanical APDL平台建立了梁... 为了快速预报梁耦合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将梁的精确解析公式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前处理功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梁结构控制微分方程,推导了梁单元的精确动力学刚度矩阵;利用ANSYS Mechanical APDL平台建立了梁耦合结构的几何模型,并对其进行单元离散,获取结构的单元和节点信息。与有限元方法的离散策略不同,由于本文方法采用了精确的动力学刚度单元,每根梁仅需离散为一个单元;将单元和节点信息导出,并在数值计算软件中与梁单元的动力学刚度矩阵进行组装,构建了耦合结构的整体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求解了多种梁耦合结构的强迫振动响应,并将计算结果与ANSYS的仿真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有限元方法,本文方法显著减少了计算所需单元和节点数量,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耦合结构 动刚度矩阵 精确解析解 强迫振动 动力学分析 计算效率 计算精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喂入量玉米籽粒机筛体结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飞 阿力木·买买提吐尔逊 +3 位作者 张俊三 李谦绪 翟河江 徐路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90,共8页
针对目前玉米籽粒收获机无法满足大喂入量的需求,以及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预清选功能的筛体结构。该结构以阶梯板、固定式鱼鳞筛、指状筛组合为预清选筛,通过对离开螺旋输送搅龙到达预清选筛前的玉米籽粒... 针对目前玉米籽粒收获机无法满足大喂入量的需求,以及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预清选功能的筛体结构。该结构以阶梯板、固定式鱼鳞筛、指状筛组合为预清选筛,通过对离开螺旋输送搅龙到达预清选筛前的玉米籽粒和在筛面上的籽粒进行受力分析,确定输送搅龙到预清选筛的垂直距离为120 mm,预清选筛到上清选筛的垂直距离为160 mm,上下清选筛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35 mm,鱼鳞筛长度为2000 mm,宽度为1278 mm,上清选结构总长为3210 mm。以喂入量、筛孔开度、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以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合试验,建立各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响应曲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利用Design-Expert12对回归数学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通过田间正交试验和优化得出:喂入量为15 kg/s、筛孔开度为18 mm、振动频率为4.55 Hz时,作业效果最好,相比于传统双层往复振动筛清选装置,优化后籽粒含杂率为0.89%,清选损失率为1.32%,符合国家清选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 收获机 预清选 筛体结构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及其力学特性
7
作者 张西文 江晓童 +4 位作者 杨殿勇 门燕青 刘鑫锦 孙文昊 张亮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433,共8页
为了探究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协同受力特性,并寻求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6种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计算模型,即单管片、单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与管片固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单铰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双铰接、... 为了探究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协同受力特性,并寻求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6种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计算模型,即单管片、单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与管片固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单铰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双铰接、接头刚度折减计算模型(分别编号为模型1、2、…、6),分析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内力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利用模型2计算所得弯矩最小,利用模型4、5计算所得弯矩最大;内部结构自重对管片产生的附加正弯矩为859.3~876.9 kN·m,附加负弯矩为-770.5~-798.6 kN·m;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按照连接方式对弯矩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模型5、4、6,模型3、6的影响程度接近,按照土体压力荷载及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模型4、5、6,模型3、6的应变接近;鉴于工程实践中通常分开设计和计算盾构管片与内部混凝土结构,建议在涉及内部结构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设计过程中,构建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工程设计中应根据施工工艺和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对于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内部结构型式,更宜选用模型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 内部结构 内力分析 计算模型 力学特性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关联视角下中国城市劳动力技能结构对产业演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
8
作者 周笑琦 敖荣军 +1 位作者 陈京 侯纯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304,共14页
产业与职业密不可分。现有演化经济地理研究多关注产业关联或职业关联等单要素关联,没有对二者的交互影响及其异质性进行系统探索,多要素交互关联为理解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视角。文章探讨中国城市劳动力技能结构对产业演化的内生... 产业与职业密不可分。现有演化经济地理研究多关注产业关联或职业关联等单要素关联,没有对二者的交互影响及其异质性进行系统探索,多要素交互关联为理解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视角。文章探讨中国城市劳动力技能结构对产业演化的内生影响,并系统分析其区域异质性与产业异质性。结果发现:1)中国城市产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增加;平均产业关联密度与职业-产业交互关联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产业-职业交互助推中国城市产业演化。中国城市产业演化均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效应;产业-职业交互可以扩大地区产业比较优势。3)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门类分样本结果呈现一定差异,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城市和大规模城市的产业与职业交互效应更突出,中东部地区和大规模城市更可能通过技能结构与潜在产业的相关性实现路径突破;分产业门类看,劳动力技能更有助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技能结构 产业关联 职业关联 交互关联视角 产业演化 异质性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机械手爪设计及抓取接触力分析
9
作者 文陈杨 邹光明 +2 位作者 顾浩文 王众玄 许艳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0,164,共6页
传统的机器人末端夹持装置满足不了自动化生产中类型多样并具有不规则外形物资抓取和拣选要求,为了实现对该类特征物资的抓取,基于欠驱动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七杆2自由度(2-DoF)欠驱动机械手爪。根据需求分析,通过变胞机构型综合得到... 传统的机器人末端夹持装置满足不了自动化生产中类型多样并具有不规则外形物资抓取和拣选要求,为了实现对该类特征物资的抓取,基于欠驱动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七杆2自由度(2-DoF)欠驱动机械手爪。根据需求分析,通过变胞机构型综合得到欠驱动机械手爪的手指机构,建立了手爪的运动学模型和接触力模型,并对手爪进行接触力封闭性分析,分析手爪能够抵抗的最大外力,进行欠驱动机械手爪抓取试验,使用Adams分析机械手爪的抓取运动过程和抓取接触力,结果表明:该手爪结构合理满足预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机械手爪 结构设计 变胞机构型综合 接触力分析 力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
10
作者 何知明 李英铭 +1 位作者 张莹 施洲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6,150,共9页
为优化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使其便于施工且受力合理,依托主跨335 m的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开展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将原结合段前承压板及钢格室优化为钢锚室并缩短钢混黏结段长度,提出优化构造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 为优化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使其便于施工且受力合理,依托主跨335 m的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开展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将原结合段前承压板及钢格室优化为钢锚室并缩短钢混黏结段长度,提出优化构造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结合段结构优化前后应力分布规律和传力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前后钢-混结合段在最大正、负弯矩工况下应力沿纵向分布规律基本相似,原结合段前承压板传力作用并不显著;除部分应力集中点外,优化前后结合段应力差异并不显著,均小于17%。两种工况下,优化前后钢-混结合段均以承压板的直接承压为主要传力路径(R1),传递62.72%~66.65%钢梁轴力至混凝土;原结合段顶底板及腹板通过剪力钉传力(R2)、PBL钢板及PBL剪力键传力(R3)分别传递19.79%/22.54%、13.56%/12.68%的钢梁轴力,传力相对均匀;优化后结合段通过R3路径仅传递6%左右钢梁轴力至混凝土,R2路径传力比显著高于R3路径。优化后结合段在保证合理受力的条件下缩减了结合段的长度,有效降低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合梁斜拉桥 钢-混结合段 构造优化 有限元分析 受力特性 传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三相共箱GIL振动响应与结构优化
11
作者 张旭 鲁杰 +1 位作者 张潮海 陈晓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03-4513,I0032,共12页
针对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L)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长期微振动问题,研究其振动响应与结构优化对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220 kV三相共箱GIL为例,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有限元策略确定GIL电磁力... 针对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L)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长期微振动问题,研究其振动响应与结构优化对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220 kV三相共箱GIL为例,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有限元策略确定GIL电磁力激励频率;通过模态分析与结合有效质量指标获取GIL固有频率和薄弱部件,确定优化目标;通过谐响应分析结合电磁力共振问题,以薄弱部件参数为变量,研究GIL振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GIL导体和外壳承受100 Hz电磁力,且X、Y方向分量近似正弦变化。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绝缘子与导体为GIL的薄弱部件;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2 m GIL振动响应与绝缘子间距成反比,当间距为5 m时,振动响应最小。优化设计表明,建议10~12 m GIL设3支撑,7~9 m设2支撑,7 m以下设1支撑;此外,GIL振动响应与导体厚度成反比,厚度12 mm时振动响应最小。结果可为GIL振动特性研究、结构优化设计与运维评估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 振动响应 模态分析 薄弱部件 电磁力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分析
12
作者 叶阿忠 田小梅 +1 位作者 李田田 张源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共12页
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 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但关联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强,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网络密度的提高和网络效率的降低有利于整体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个体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对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城市群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长江经济带 社会网络分析 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ocked force方法的结构振动响应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念思 翁建生 郑子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26-131,共6页
振动噪声源特性识别一直是汽车开发中的重要任务,针对传统传递路径分析中获取激励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Blocked force方法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可以直接测得等效力代替激励源分析结构振动。对Blocked force方法进行理论推导,验证了理论的... 振动噪声源特性识别一直是汽车开发中的重要任务,针对传统传递路径分析中获取激励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Blocked force方法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可以直接测得等效力代替激励源分析结构振动。对Blocked force方法进行理论推导,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针对电子制动助力器工作激励引起的结构噪声问题进行应用研究,选取前围板振动加速度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的前围板振动响应和试验测试值吻合,验证了Blocked force方法的工程可行性,为整车开发中电子制动助力器结构噪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路径分析 结构噪声 Blocked force 响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s between Slab-Column and Shear Wall
14
作者 GUO Nan GUO Yihong YANG Yingwei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8,共6页
In slab column-shear wall structures,both the whole structure′s seismic behavior and failure mode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s between slab-column and shear wall.In this pap... In slab column-shear wall structures,both the whole structure′s seismic behavior and failure mode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s between slab-column and shear wall.In this paper,a pushover analysis of topical slab column-shear wall structure was carried out,the seismic shear force that the slab-column and shear wall should undertake was worked out,the influences of plastic internal force re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 value on horizontal seismic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was given.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yield of the shear walls,the story shear force was undertaken by slab-columns correspondingly increased while with the decrease of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tiffness of a structure,and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was undertaken by slab-columns correspondingly decreased.According to the code,the design of horizontal force distribution may be cause insecurity problems,so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s in slab-column shear wall structures as the supplem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 of the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b column-shear wall structur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pushover analysis plastic internal force re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tiffness of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先行洞衬砌承担围岩荷载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汤华 姜成业 +2 位作者 邓琴 毕钛俊 秦雨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0-1180,共11页
不同于常规隧道衬砌结构,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先行洞衬砌施作稳定后还要受到邻近后行洞开挖的二次扰动,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衬砌受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依托杨家寨公路隧道工程,基于考虑了后行洞开挖影响的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现场监测... 不同于常规隧道衬砌结构,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先行洞衬砌施作稳定后还要受到邻近后行洞开挖的二次扰动,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衬砌受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依托杨家寨公路隧道工程,基于考虑了后行洞开挖影响的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现场监测位移数据采用荷载-结构法进行位移反分析,提出了一种确定浅埋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先行洞衬砌承担围岩荷载的方法,最后和衬砌背后围岩荷载现场监测值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衬砌承担围岩荷载的影响较为显著,监测点增长幅度均值高达142%;先行洞衬砌受力呈现“拱腰较小,拱顶及拱肩较大”的分布规律,且靠近后行洞一侧拱肩位置受力最大;通过现场监测位移反分析得到的先行洞衬砌受力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较为一致,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可为无中导洞连拱隧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结构法 无中导洞连拱隧道 位移反分析 衬砌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二级凸轮式分度机构动力学仿真
16
作者 刘明涛 袁胜男 +1 位作者 陈港 郭天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针对一种新型二级凸轮式分度机构的拓扑结构特点,在ADAMS软件环境下建立了机构动力学模型,分析机构的输出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速、惯性负载及针齿分度圆半径等因素对整机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此外,分析了传动构件的针齿强度。结... 针对一种新型二级凸轮式分度机构的拓扑结构特点,在ADAMS软件环境下建立了机构动力学模型,分析机构的输出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速、惯性负载及针齿分度圆半径等因素对整机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此外,分析了传动构件的针齿强度。结果表明:机构输出轴角速度值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大幅度增加,随着针齿分度圆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其波动幅值随负载的增大而明显减小。机构分度期内针齿与凸轮间的动态啮合力显著波动,上述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分度机构的工况参数选择原则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式凸轮分度机构 拓扑结构 虚拟样机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子瑞 妙文豪 +5 位作者 呼日查 高明龙 刘磊 李岩 付宇 萨如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
林下草本层植物在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调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等环境因子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 林下草本层植物在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调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等环境因子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相对重要性,并探讨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均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其中气候的影响强度最大,土壤次之,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最小。从中介效应上来看,气候变化会导致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除此之外,还发现林分空间结构的改变,也会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从影响系数上来看,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驱动因子因各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年均降水、有机碳含量、混交度是分别表征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林分空间结构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在大兴安岭林区开展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保护及修复工作时,可适当调整混交度,维持合理的林分结构,并综合考虑改善土壤养分的森林经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物种多样性 结构方程模型 驱动力分析 林分空间结构 大兴安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网环境异质性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晴阳 李发文 金相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56,共16页
【目的】水网结构和类型的产生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对流域水网的环境异质性及驱动力方面的分析,是调整水系结构、合理恢复和保护水网的重要基础工作。【方法】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水网类型,系... 【目的】水网结构和类型的产生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对流域水网的环境异质性及驱动力方面的分析,是调整水系结构、合理恢复和保护水网的重要基础工作。【方法】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水网类型,系统分析对比四大流域的环境异质性。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定量梳理各因子对于水网结构和类型的解释度。【结果】结果表明:网状和混合状水网流域内,坡度为0.0°~5.0°的比例大于55.05%,地形起伏度为0~70 m的比例大于67.98%,土地利用类型多为耕地和人造地表。矩形状、平行状、树枝状和扇状水网流域内,坡度为5.0°~35.0°的比例大于62.42%,地形起伏度为70~500 m的比例大于49.63%,土地利用类型多为耕地、林地和草地。土壤侵蚀强度、降水量、湿润指数、气温和水利设施数量也在不同水网类型中表现出异质性。气候因子与河流弯曲度显著正相关,地形因子、开发程度与水网的密度和流向最大频率均显著负相关。所选因子对四大流域水网结构特征的总解释率达53.47%。【结论】水网结构和类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坡度和湿润指数对水网结构有较大影响,解释率分别为21.40%和16.50%。降水量对水网类型的解释度最高,为16.61%。开发程度和气候因子的交互作用对水网类型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解释度接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结构 水网类型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淮河流域 海河流域 环境异质性 驱动力分析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测试的复合地层盾构隧道荷载反演分析
19
作者 王文和 徐一帆 +3 位作者 孙彰 何政树 王士民 陈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60,67,共7页
[目的]当隧道穿越横向复合地层时,荷载模式尚不明确,最终内力设计值往往与实际值存在偏差,因此有必要研究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地铁盾构隧道管片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深圳地铁13号线留仙洞站—百旺港大站盾构穿越混合花岗岩区... [目的]当隧道穿越横向复合地层时,荷载模式尚不明确,最终内力设计值往往与实际值存在偏差,因此有必要研究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地铁盾构隧道管片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深圳地铁13号线留仙洞站—百旺港大站盾构穿越混合花岗岩区段为例,分析主体结构的内力情况,根据管片内力稳定后的现场实测值,选取待反演参数,定义优化目标函数。采用QPSO(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荷载参数,反演分析上软下硬地层中荷载的合理参数取值和具体受荷情况。[结果及结论]相比于TB 10003—2016《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取值,通过QPSO算法反演计算得到的荷载参数更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所计算出的内力分布形式较为接近实际情况,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针对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隧道上覆荷载可取塌落拱高度计算,下层硬岩段侧压力系数应对地勘值进行适当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结构内力 现场测试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座调节阀流场分析及阀芯不平衡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游军 蒋永兵 +4 位作者 王伟波 郝娇山 梁华 刘沁林 周忠云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6,99,共9页
为了研究阀芯结构对单座调节阀性能特征的影响,以某蒸汽调节工况用的DN80单座调节阀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阀芯头部为凸面和平面的2种结构。在流体流向为低进高出的情况下,通过稳态流场仿真研究了阀芯头部结构对阀门的流量系数的影响,通过... 为了研究阀芯结构对单座调节阀性能特征的影响,以某蒸汽调节工况用的DN80单座调节阀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阀芯头部为凸面和平面的2种结构。在流体流向为低进高出的情况下,通过稳态流场仿真研究了阀芯头部结构对阀门的流量系数的影响,通过瞬态流场仿真研究了实际工况下阀门的流场瞬态特性和阀芯不平衡力特性。结果表明,阀芯头部是凸面还是平面对阀门的流量系数(C_(v))和流量特性曲线无影响;2种阀芯结构对阀门内部的流体流动特征影响不大;阀芯受到的压力脉动曲线趋势和压力脉动频谱的趋势与其头部是凸面还是平面无关,但头部为凸面的阀芯压力脉动峰值频率比平面阀芯的压力脉动峰值频率高2~4 Hz;在保证阀芯从阀门全关到全开设计行程的曲面坐标相同时,阀芯头部为凸面还是平面对调节阀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用户选择何种阀芯结构提供参考,为阀门的振动特性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座调节阀 阀芯结构 流量特性 流场分析 不平衡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