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饲草产业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加亭 撒多文 +1 位作者 邵麟惠 王宗礼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总结了粮改饲政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成效,解读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从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增饲草、增牛羊以及提升饲草科技支撑水平等方面展望了饲草产业发展的前景,为我国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产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结构 粮改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晨 王静宜 李树旺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的行业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要发展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韧性强、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和模式创新激励强的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推动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体制机制的包容性以支撑体育产业模式创新等政策建议,旨在推动实现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审视
3
作者 郑旺全 马学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5,159,共6页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的互动尚不充分,与教材和生活的关联性有待加强,同时资源间的联动性也显得较为薄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审视,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应聚焦用户体验优化、提高与教材和生活的适配度、加强跨学科整合和多媒体融合是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 数字化课程资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放促效率”: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辛大楞 周晓萱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来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和推动出口扩张三条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客户波动度企业以及低污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更为强烈。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引致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产能利用率 创新效应 内部控制效应 出口扩张效应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徐亮 徐海东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效率提升效应和规模效率提升效应,即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降低要素搜寻成本、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强化协同合作以及促进知识溢出,最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的城市生产力发展效应存在明显的营商环境、资源错配和发展能级差异。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新质生产力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效应的农产品销售策略研究:本地销售vs直播销售
6
作者 杨洁 王文利 徐春明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8,共9页
基于数商兴农背景,考虑直播销售的网络效应及其对农产品估值的影响,分别构建农产品本地线下销售与直播销售的定价模型,分析农产品销售策略,其中根据权力结构的不同,考虑“散户-主播”模式和“农民合作社-主播”两种直播销售模式。研究... 基于数商兴农背景,考虑直播销售的网络效应及其对农产品估值的影响,分别构建农产品本地线下销售与直播销售的定价模型,分析农产品销售策略,其中根据权力结构的不同,考虑“散户-主播”模式和“农民合作社-主播”两种直播销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就农户的销售策略而言,直播销售中消费者对农产品估值较低时,本地线下销售模式是农户的最优策略;估值中等且网络效应较低时,“农民合作社-主播”为农户最佳选择。(2)基于主播视角,拥有定价权的“散户-主播”模式是最优选择。(3)基于消费者剩余视角,直播销售对生鲜农产品估值提升较高且直播销售的网络效应较高时,直播购买农产品对消费者更有利。研究结果为农户销售农产品时的销售模式和销售方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直播营销 销售策略 网络效应 权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失衡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疆棉区例证
7
作者 蒲娟 余国新 +1 位作者 赵向豪 曹冲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6,共11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纽带,对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向高质量迈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重要作用。基于供求理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新疆棉区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纽带,对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向高质量迈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重要作用。基于供求理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新疆棉区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农户视域出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供给主体和服务内容失衡,而渠道失衡不明显;农户禀赋、供给评价及心理需求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供给评价、农户禀赋、心理需求;族别、所在棉区、种植规模、各项服务评价及需求程度等因素均对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影响突出。鉴于此,提出坚持以为农服务为核心,建立“互联网+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全程一体化—组织协同—可持续”的服务供应链,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棉区 农业社会化服务 结构性供需失衡 供需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测度、影响与促进措施
8
作者 马理 许洋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测算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程度,检验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影响两者有机结合程度的驱动因素,提出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 测算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程度,检验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影响两者有机结合程度的驱动因素,提出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程度出现阶段性下滑,对产出、消费、物价、净出口造成了负面影响;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业产能利用率、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成本、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和资本形成总额等;居民消费、房地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影响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建议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与杠杆率,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与质量、优化住房市场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测度 驱动因素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新举措
9
作者 郭芳秋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受资源约束与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发展受制约。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受资源约束与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发展受制约。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供给侧改革作为推动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农业整体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聚焦于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策略,提出通过重整土地资源,缩短城乡差距;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农业发展;优化集体资产的配置结构以及培育和推广特色农产品等路径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产转型 经济效益 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学习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伟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157,共10页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尤其是关于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有助于梳理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化认识和自觉遵循新时代客观经济规律,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尤其是关于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有助于梳理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化认识和自觉遵循新时代客观经济规律,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有效需求不足等失衡特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已成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需要认识和遵循的重要规律。当前实现需求与供给两端协同发力,在政策目标和政策导向上必须追求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还要从政策制定和传导机制、治理机制和体制基础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切实提升宏观经济治理和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治理 供求均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效需求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共17页
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题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经... 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题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与关键所在。展望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经济实力、工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分析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及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历程,旨在大力发展中国经济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科技创新力及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 科技现代化 基础设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链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刚 王雪松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共21页
当今世界,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布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学术界关于产业链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和实证的脱节: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产业链的理论模型并不能论证微笑曲线的存在。文章首先构建了关于产业链的理论模型以论证微笑曲线的... 当今世界,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布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学术界关于产业链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和实证的脱节: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产业链的理论模型并不能论证微笑曲线的存在。文章首先构建了关于产业链的理论模型以论证微笑曲线的存在,并提出产业链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提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应仅局限于“三去一降一补”等短期措施,而应从根本上优化产业链结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应当是逐渐减少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依附性,使它们逐渐向价值链两端移动,最终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使企业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移动,推动产业实现这种攀升的核心力量就是新质生产力。文章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探讨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推动这样一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简短的讨论: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两方面的支持,以加快实现从依附型企业向全球产业链主导型企业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微笑曲线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吗?
13
作者 程波辉 罗培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共14页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引入信息熵概念计算得出均等化程度,据此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水平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两条作用路径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此外,对西部和低均等化城市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仍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发挥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其赋能功效;同时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均等化程度实施差异化供给策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公共服务财政支出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及路径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0,共4页
在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我国饲料产业呈现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工业总产量持续提升、原材料供给规模不断上涨、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的现状。在农业强国视域下,经济发展、畜牧业市场变化和科技创新为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全新的... 在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我国饲料产业呈现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工业总产量持续提升、原材料供给规模不断上涨、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的现状。在农业强国视域下,经济发展、畜牧业市场变化和科技创新为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饲料产业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发挥市场微观调控作用,推动饲料产业纵深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进饲料产业链与技术链衔接,优化饲料产业结构,驱动饲料产品多元化供给。文章明确农业强国视域下饲料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与路径,从而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增强饲料产业结构灵活性和适应性,促使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强国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58
15
作者 宋葛龙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巩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议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制改革 制度供给 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饲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6,共4页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饲料产业正加速结构转型升级。为进一步保障饲料产业链的安全,提高饲料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需要在饲料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饲料产业的发展现状,正视饲料产业...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饲料产业正加速结构转型升级。为进一步保障饲料产业链的安全,提高饲料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需要在饲料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饲料产业的发展现状,正视饲料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不断探索饲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饲料产业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华一 张志兵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为研究脉络,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不同时期,总结了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为研究脉络,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不同时期,总结了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绩。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分析了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提出了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需求,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建设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乡村金融供给体系等政策建议,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的供给侧引擎:探索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若楠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期110-114,131,共6页
为了探究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新发展阶段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2017—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进行统计,从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供需关系中寻找农业实体经济高... 为了探究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新发展阶段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2017—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进行统计,从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供需关系中寻找农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难题。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发展仍然存在外部环境恶劣、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农产品市场疲软、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寻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动力,切实完善农业体制机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产品跨区域流通能力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农业领域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助于早日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 结构转型升级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演变特征、基本经验和发展建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牛嘉玮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7,共15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上升,但增长率不断下滑,投资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上升,但增长率不断下滑,投资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主体结构和投资效率发生了重大转变,如何进一步优化国内市场供给结构,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助力扩大内需战略,是下一个时期投资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和效率的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阐释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投资总量、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主体结构方面的基本经验,探讨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更好服务扩大内需战略提供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基建投资 制造业 投资效率 经济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研究——以“农超对接”为例
20
作者 金啸翔 吕昕聪 +2 位作者 孙朝庭 赵盛龙 李刚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121-124,共4页
古人云:“千秋丰碑,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其供应链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可见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不可或缺。该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为研究对象,分析第一... 古人云:“千秋丰碑,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其供应链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可见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不可或缺。该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为研究对象,分析第一师“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结构,分别从农户、超市、对接合作角度讨论第一师“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发展的对策,为推动第一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结构 稳定性 农超对接 供应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