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3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ulti-stage的double stitch工艺在铜线焊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文峰 齐立敏 柳青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4年第9期26-31,共6页
作为引线键合工艺中传统的焊接材料,金线在稳定性、导电性及价格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使得铜线焊技术在IC封装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铜线易氧化、硬度高,焊接能力较低,特别是二焊点容易出现拉力不够、开裂等缺陷,使得铜线... 作为引线键合工艺中传统的焊接材料,金线在稳定性、导电性及价格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使得铜线焊技术在IC封装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铜线易氧化、硬度高,焊接能力较低,特别是二焊点容易出现拉力不够、开裂等缺陷,使得铜线焊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传统工艺流程,提出Multi-stage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焊点的double stitch工艺方法,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二焊点拉力,增强焊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线焊 分段式焊接(Multi-stage) 双鱼尾式焊点(Double sti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平板扫描仪的技术潮流——XY Stitch技术
2
作者 邢可佳 《印刷杂志》 2000年第6期40-41,共2页
现代的专业扫描仪分为平板式和滚筒式两种类型。随着扫描技术尤其是平板CCD技术的日趋成熟,平板扫描仪以其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方便的操作性逐步取代滚筒扫描仪,不仅在中低端市场,而且在高端市场日益受到专业人士的青睐。现在,许多国外扫... 现代的专业扫描仪分为平板式和滚筒式两种类型。随着扫描技术尤其是平板CCD技术的日趋成熟,平板扫描仪以其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方便的操作性逐步取代滚筒扫描仪,不仅在中低端市场,而且在高端市场日益受到专业人士的青睐。现在,许多国外扫描仪厂商已经放弃了滚筒扫描仪的开发和生产,转而投入巨资进行平板扫描仪技术的开发和研制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滚筒扫描仪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适应不同客户需求的高、中、低端全系列的平板扫描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扫描仪 XY stitch技术 发展 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加速动态规划优化全景拼接的刮板输送机直线状态监测
3
作者 李博 侍守伊 +4 位作者 张建军 夏蕊 王学文 崔卫秀 倪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60,共8页
为提高井下复杂恶劣环境下刮板输送机直线状态监测精度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加速动态规划优化全景拼接的刮板输送机直线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同步2路摄像头获取的刮板输送机图像的帧数、分辨率参数,对输入的视... 为提高井下复杂恶劣环境下刮板输送机直线状态监测精度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加速动态规划优化全景拼接的刮板输送机直线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同步2路摄像头获取的刮板输送机图像的帧数、分辨率参数,对输入的视频流进行暗通道清晰化处理,以消除井下煤尘、水雾等的干扰。其次,使用ORB算法检测和计算2路视频帧的特征点和描述子,通过K最近邻(KNN)匹配计算特征点间的匹配对,利用设置阈值比例的方法过滤错误的匹配点,使用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算法计算出用于图像透视变换的单应性矩阵。然后,基于CUDA将读取Sobel算子、计算梯度、计算总能量差异、循环初始化权重与路径、寻找最佳接缝线分配到不同的线程中,并定义计算能量图和寻找最佳接缝线的核函数,完成2路图像沿接缝线融合的全景拼接。最后,使用霍夫变换方法对全景拼接的刮板输送机图像中部槽挡煤板进行直线拟合,并将拟合的直线绘制在全景拼接图像上,以反映刮板输送机的直线状态。实验及测试结果表明,CUDA加速动态规划优化全景拼接痕迹不明显,且处理速度快;通过霍夫变换对中部槽挡煤板拟合的直线与刮板输送机直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用于刮板输送机直线状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直线状态监测 CUDA加速 动态规划 全景拼接 霍夫变换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瑶挑花纹样在女士皮包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辉超 张毅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
花瑶挑花纹样造型多样、设计精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与应用价值,但将其创新应用至箱包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从设计学角度出发,分析花瑶挑花的典型图案和文化内涵,归纳其核心元素特征;调查研析消费人群及其风格偏好,确立产品... 花瑶挑花纹样造型多样、设计精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与应用价值,但将其创新应用至箱包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从设计学角度出发,分析花瑶挑花的典型图案和文化内涵,归纳其核心元素特征;调查研析消费人群及其风格偏好,确立产品的设计定位;选取典型挑花纹样,运用形状文法和风格迁移算法分别进行创新再造设计,并结合3D数字化软件将创新方案应用于时尚女包设计中,开发出兼具民族特色和现代形式美感的革制品。通过将数字化技术手段与花瑶挑花纹样皮具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挑花纹样的迭代与创新,又提高了革制品图案设计的创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花 纹样 女包 形状文法 风格迁移算法 创新 设计 花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MTransNet:结合U-Net和多尺度感知Transformer的图像拼接定位方法
5
作者 张维 何月顺 +3 位作者 谢浩浩 杨安博 杨超文 吕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拼接定位方法大多只关注深层次特征,且感受野有限,忽略了浅层次特征,影响图像拼接定位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改进U-Net和多尺度多视角Transformer的图像拼接定位网络UMTransNet。改进U-Net模... 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拼接定位方法大多只关注深层次特征,且感受野有限,忽略了浅层次特征,影响图像拼接定位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改进U-Net和多尺度多视角Transformer的图像拼接定位网络UMTransNet。改进U-Net模型的编码器,将编码器中的最大池化层替换成卷积层,防止浅层次特征的流失;将多尺度多视角Transformer嵌入到U-Net的跳跃连接中,Transformer的输出特征与U-Net的上采样特征进行有效融合,实现深层次特征与浅层次特征的平衡,从而提高图像拼接定位的准确性。通过可视化检测结果图显示,所提方法在定位拼接篡改区域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取证 图像拼接定位 U-Net 多尺度感知 自注意力机制 交叉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象到拟像:花瑶挑花蛇纹的叙事结构研究
6
作者 张德胜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纹样的设计过程是意义的编织和生成过程,意味着纹样设计行为存在于物象到纹样之间的转化过程之中。为系统了解花瑶挑花蛇纹的叙事结构,文章尝试将设计视为“物象—拟像”转化的中介角色对蛇纹的造型特征和装饰方法进行探索,并逐次归类,... 纹样的设计过程是意义的编织和生成过程,意味着纹样设计行为存在于物象到纹样之间的转化过程之中。为系统了解花瑶挑花蛇纹的叙事结构,文章尝试将设计视为“物象—拟像”转化的中介角色对蛇纹的造型特征和装饰方法进行探索,并逐次归类,总结出设计者对物象的阅读及表现方式,同时形成花瑶挑花蛇纹设计的结构方程及在以蛇纹为母题的组合纹样中的叙事文本。面对文化融合背景下的花瑶挑花纹样的转型现象,对传统设计文法的析解有助于传统花瑶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像 花瑶挑花 蛇纹 设计中介 结构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面阵相机影像拼接校正方法
7
作者 程胜一 刘永康 周群 《山西建筑》 2025年第6期136-141,共6页
由于隧道内环境复杂多变,加之光照条件限制与机械振动等因素,导致面阵相机捕获的影像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很难实现无缝拼接,为解决面阵相机在隧道中采集影像拼接困难的问题,文章在使用工业面阵相机构建了一个7镜头隧道影像采集系统的基础上... 由于隧道内环境复杂多变,加之光照条件限制与机械振动等因素,导致面阵相机捕获的影像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很难实现无缝拼接,为解决面阵相机在隧道中采集影像拼接困难的问题,文章在使用工业面阵相机构建了一个7镜头隧道影像采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隧道环缝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影像精准拼接算法,详细阐述了影像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在上海某地铁隧道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生成的拼接影像为隧道病害精准检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相机 影像处理 地铁隧道 影像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FPD⁃LinkⅢ检测系统设计
8
作者 吴斌 郑永军 +1 位作者 王学影 郭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FPD-LinkⅢ作为高速串行视频传输接口,正广泛应用于智能座舱系统。为对其进行检测,提出一套基于DS90UB948解串芯片的FPD-LinkⅢ视频处理方案。系统采用ZYNQ作为处理核心,对解串芯片输出的并行信号进行图像压缩...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FPD-LinkⅢ作为高速串行视频传输接口,正广泛应用于智能座舱系统。为对其进行检测,提出一套基于DS90UB948解串芯片的FPD-LinkⅢ视频处理方案。系统采用ZYNQ作为处理核心,对解串芯片输出的并行信号进行图像压缩拼接和输出,输出的拼接视频流用于实时显示。采集的单路图像用于质量检测,通过图像相似度算法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正确接收、处理三路FPD-LinkⅢ视频流,拼接图像连贯流畅,采集图像清晰;并且SSIM图像相似度算法可准确定位异常通路,满足了FPD-LinkⅢ的质量验证要求,为构建高阶智能驾驶仿真测试平台的图像采集与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D-LinkⅢ 智能座舱 座舱域控制器 视频压缩 视频拼接 S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针经缎组织经编外穿面料编织工艺研究
9
作者 谢香娇 张飞宇 梁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开发适合外穿领域的经编面料,设计4种不同三针经缎组织,并在机号为40针/25.4 mm的特利科脱型经编机上试织5块不同编织工艺的经缎织物,阐述设计思路、编织工艺,分析调机过程关键技术点,并测试成品面料的物理性能,评估面料布面风格。结... 为开发适合外穿领域的经编面料,设计4种不同三针经缎组织,并在机号为40针/25.4 mm的特利科脱型经编机上试织5块不同编织工艺的经缎织物,阐述设计思路、编织工艺,分析调机过程关键技术点,并测试成品面料的物理性能,评估面料布面风格。结果表明,这4种三针经缎组织成品面料均具有横条纹效果以及良好的抗钩丝性能、抗起毛起球性能,纵向拉伸后不易发生卷曲,弹性适中,回弹较好,除了前梳采用1-0/1-2/2-3/2-1//、后梳采用0-1/2-1/3-2/1-2//这个组织搭配外,其余3种结构组合均适合应用于外穿面料,比如运动T恤衫、长裤、轻薄夹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针经缎组织 编织工艺 布面风格 外穿面料 横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制冷降温针织面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海文清 宗雨欣 +1 位作者 玛力瓦·革命加纳 毕思伊 《纺织导报》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具有日间被动辐射冷却的纺织品可以减轻高温天气对人体的伤害。文章以腈纶和蚕丝两种原料为基材,以聚乙烯醇(PVA)、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SiO_(2))和三氧化二铝(Al_(2)O_(3))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对纱线进行处理,利用手摇横机制备了两... 具有日间被动辐射冷却的纺织品可以减轻高温天气对人体的伤害。文章以腈纶和蚕丝两种原料为基材,以聚乙烯醇(PVA)、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SiO_(2))和三氧化二铝(Al_(2)O_(3))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对纱线进行处理,利用手摇横机制备了两种罗纹组织的针织面料,再对织物进行盐酸刻蚀造孔处理,得到了具有高效辐射制冷效果的降温针织面料。研究表明,织物表面及纤维间被填料粒子覆盖,经盐酸刻蚀后出现均匀微孔;盐酸刻蚀得到的微孔能够明显提高织物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与原织物相比,盐酸刻蚀后的织物在大气窗口的平均红外发射率约为87.9%,太阳反射率为75.0%,在辐照强度为501 mW/cm^(2)时,与对照织物相比可降低温度约12℃,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冷却 整理剂 罗纹组织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点云处理在配网不停电作业现场勘察的应用
11
作者 缪家冬 夏阳 +1 位作者 孙明蔚 王涛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58-59,91,共3页
在配网不停电作业中,现场勘察是确保作业安全和提高作业效率的关键。随着三维点云处理技术的发展,其在配网不停电作业的现场勘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三维点云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展。详细阐述了三维点云... 在配网不停电作业中,现场勘察是确保作业安全和提高作业效率的关键。随着三维点云处理技术的发展,其在配网不停电作业的现场勘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三维点云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展。详细阐述了三维点云处理在不停电作业现场勘察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现场环境的快速建模、设备间隙的精确测量、障碍物的识别与定位以及安全路径的规划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三维点云技术提高现场勘察精度、效率以及作业安全性的实际效果。讨论了目前三维点云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配网不停电作业现场勘察的技术革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三维扫描技术 配电房 自动点云拼接 编码器粗配准 N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及YOLOX视觉算法的大跨度钢结构吊装过程位移监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万润 范博源 +1 位作者 赵文海 杜永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1-70,共10页
在大跨度钢结构吊装施工过程中,节点位移及结构变形关系到吊装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对于传统接触式监测方法存在的耗时、耗力且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无人机为载体的非接触式监测方式。首先,针对大跨度钢结构吊装过程中无人机近... 在大跨度钢结构吊装施工过程中,节点位移及结构变形关系到吊装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对于传统接触式监测方法存在的耗时、耗力且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无人机为载体的非接触式监测方式。首先,针对大跨度钢结构吊装过程中无人机近距采集视角受限的问题,采用Harris图像拼接算法进行全景拼接,并与图像加权融合相结合,消除图像拼接中产生的不利光标及拼接缝,实现整体、高精度的大跨度结构图像的无缝拼接;其次,采用加入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的YOLOX视觉算法解决复杂背景下不同像素面积的小目标图像识别、坐标提取和位移监测;最后,对四种不同检测模型进行对比评估,并通过对比实验室不同工况试验和实际工程验证该方法在施工环境下对大跨度钢结构测点位移监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加入CBAM注意力机制的YOLOX检测模型的平均精度及置信度均优于其他三种网络模型,且视觉识别的位移信息与Leica全站仪的误差均在亚毫米级内,满足实际工程精度的要求,实现了复杂背景下的小目标位移监测,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结构 无人机 图像拼接 YOLOX视觉算法 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桥梁板玻璃纤维混凝土-U形钢筋湿接缝受力与变形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三强 代泽煜 靳进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解决装配式桥梁板体系湿接缝处力学性能不稳定、易变形的问题,提出采用玻璃纤维混凝土-U形钢筋加强方案优化湿接缝性能,以雄安新区荣乌高速荣乌主线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选取主线桥2个试验段(试验段A湿接缝采用普通混凝土-U形钢筋方案,... 为解决装配式桥梁板体系湿接缝处力学性能不稳定、易变形的问题,提出采用玻璃纤维混凝土-U形钢筋加强方案优化湿接缝性能,以雄安新区荣乌高速荣乌主线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选取主线桥2个试验段(试验段A湿接缝采用普通混凝土-U形钢筋方案,钢筋点焊;试验段B湿接缝采用玻璃纤维混凝土-U形钢筋加强方案,钢筋满焊)进行梁板体系湿接缝性能试验,监测湿接缝处搭接钢筋力学响应及混凝土接触面变形特征,同时对长期运载及强降雨影响下的钢筋受力与混凝土变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长期运载下,试验段B横筋受力约为试验段A的一半,其中部纵筋承受外力远大于试验段A,边缘纵筋承受外力较少,试验段B稳定性更优;试验段B较试验段A在湿接缝部位变形量小,其稳定性及耐久性更优;强降雨阶段,试验段B较试验段A变形及力学响应波动程度更低,其抗渗能力、耐久性更优。由此可知基于玻璃纤维混凝土-U形钢筋加强方案的湿接缝构造在外力传导、抵抗变形方面具有较强稳定性,不易受恶劣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 梁板体系 湿接缝 玻璃纤维混凝土 U形钢筋 钢筋应力 混凝土应变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迹类型对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萍 邵熠萌 +1 位作者 杨雅岚 何苑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2,共8页
为设计与开发高性能的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镀银纱线作为导电刺绣线,以弹性针织面料作为刺绣基底织物,制备了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测试了其皮肤-电极阻抗,并在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使用刺绣电极与Ag/AgCl... 为设计与开发高性能的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镀银纱线作为导电刺绣线,以弹性针织面料作为刺绣基底织物,制备了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测试了其皮肤-电极阻抗,并在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使用刺绣电极与Ag/AgCl凝胶电极同步采集了小腿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时域、频域及相关函数分析了刺绣电极与凝胶电极采集的肌电信号拟合性能。结果表明:针迹类型对刺绣电极的皮肤-电极阻抗有显著影响,其中放射状刺绣电极的皮肤-电极阻抗相对最小,而圆环状刺绣电极的阻抗最大;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与Ag/AgCl凝胶电极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效果较为相似,验证了刺绣电极的可行性;放射状刺绣电极的表面肌电信号拟合性能较优,更适合用于肌电信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电极 刺绣 表面肌电信号 针迹类型 皮肤-电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缝合多尺度联锁复合材料Ⅰ型层间力学行为
15
作者 陈小明 吴凯杰 +5 位作者 郑宏伟 张敬义 苏星兆 辛世纪 郭东升 陈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182,共10页
为明晰缝合工艺对针刺结构复合材料Ⅰ型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石英机织布和石英纱线为原料,设计制备了针刺/缝合多尺度联锁织物及复合材料,采用Micro-CT对多尺度联锁织物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研究了多尺度联锁复合材料Ⅰ型层间力学行为,... 为明晰缝合工艺对针刺结构复合材料Ⅰ型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石英机织布和石英纱线为原料,设计制备了针刺/缝合多尺度联锁织物及复合材料,采用Micro-CT对多尺度联锁织物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研究了多尺度联锁复合材料Ⅰ型层间力学行为,同时建立了Ⅰ型层间断裂行为有限元分析模型,阐明了多尺度联锁复合材料的层间强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针刺复合材料,多尺度联锁复合材料的层间载荷值最大提高46.61%,临界能量释放率最大提高55.55%;在缝合矩阵不变的情况下,单束缝合纱线从100 tex增大到200 tex,最大破坏载荷提高了12.91%,临界能量释放率提高了17.8%;随着缝合矩阵增大,总植入量从800 tex增大到1600 tex后,最大破坏载荷提高了22.8%,临界能量释放率提高了47.3%;此外,多尺度联锁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的Ⅰ型层间断裂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最大误差仅为3.1%,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多尺度联锁复合材料Ⅰ型层间失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织物 复合材料 缝合 层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的分离式长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研究
16
作者 金挺 朱进 +5 位作者 陈挺 郭斌 沈斌 孔明 程银宝 王瑛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2,共8页
利用分段拼接测量方法能够将PSD激光准直测量系统测量范围扩大,相较于传统长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同时适用于连续型导轨和分离式超长导轨的直线度测量。首先,在(-5~+5) mm测量范围内,通过激光干涉仪分别测得激光准直测量系统的... 利用分段拼接测量方法能够将PSD激光准直测量系统测量范围扩大,相较于传统长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同时适用于连续型导轨和分离式超长导轨的直线度测量。首先,在(-5~+5) mm测量范围内,通过激光干涉仪分别测得激光准直测量系统的接收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误差均优于±(1μm+1%H)。然后,在40 m范围内与激光准直测量系统的直线度测量精度进行对比,二者水平方向直线度误差相差0.06 mm,竖直方向直线度误差相差0.13 mm。最后,在70 m分离式超长导轨上,测得水平方向直线度为0.50 mm,竖直方向直线度为0.53 mm。该方法可迅速定位和调整直线度误差极值点位置,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分离式超长导轨的直线度装配调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超长导轨 直线度 拼接方法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苏绣服饰的艺术特色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正 唐甜甜 杨妍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清代苏绣服饰以精细雅致的艺术特色闻名,与清代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学术界对其外在特色与内在成因的探讨尚不充分。研究以苏州大学博物馆实物样本和故宫博物馆数字化文物资源为基础,运用实地考察、定量分析、文献研究和数字化技术... 清代苏绣服饰以精细雅致的艺术特色闻名,与清代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学术界对其外在特色与内在成因的探讨尚不充分。研究以苏州大学博物馆实物样本和故宫博物馆数字化文物资源为基础,运用实地考察、定量分析、文献研究和数字化技术提取法,探讨了其艺术特色及成因。研究发现,精工苏绣针法支撑了纹样表现,清代染色技艺增添了色彩魅力。此外,纹样构图不仅反映了清代社会政治和思想变革,还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吉祥寓意。这些发现深化了对清代苏绣服饰艺术的理解,为博物馆清代苏绣服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苏绣服饰 艺术特色 成因分析 苏绣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最佳缝合线的矿井图像拼接方法
18
作者 张旭辉 王悦 +5 位作者 杨文娟 陈鑫 张超 黄梦瑶 刘彦徽 杨骏豪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高粉尘、低照度的恶劣环境导致图像信噪比较低,且有效特征点数量严重减少,处理后的图像存在较大色差和噪声,在使用最佳缝合线算法进行图像拼接时出现细节错位、缝合线处过渡不自然或拼接痕迹明显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高粉尘、低照度的恶劣环境导致图像信噪比较低,且有效特征点数量严重减少,处理后的图像存在较大色差和噪声,在使用最佳缝合线算法进行图像拼接时出现细节错位、缝合线处过渡不自然或拼接痕迹明显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佳缝合线的矿井图像拼接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HSV空间变换,采用改进的Retinex算法对亮度分量进行增强,利用双边滤波函数代替中心环绕函数,以解决亮度差异大处产生的光晕问题,通过增强算法有效提高特征点提取数量。然后,采用SIFT算法提取特征点,并以余弦距离作为匹配度指标;引入像素余弦相似度作为约束项,并采用形态学操作对颜色差异强度进行改进,利用动态规划法对最佳缝合线进行搜索,以避免图像拼接处的错位现象。最后,结合渐入渐出融合算法,使图像过渡平滑,实现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图像融合。模拟井下实际工况环境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最佳缝合线的矿井图像拼接方法与传统最佳缝合线算法相比,避免了颜色差异和噪声引起的错位拼接现象,拼接缝处的图像过渡更加自然,避免了“鬼影”和明显拼接缝的产生,且图像平均梯度提高2.38%,拼接时间提高32.5%,使得融合区域更加平滑自然,提高了拼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图像拼接 图像增强 最佳缝合线 RETINEX算法 改进能量函数 像素余弦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编织技术的编织原理与应用
19
作者 范友红 李小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了对局部编织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基于SDS-ONE APEX3岛精服装设计系统以纬平针为地组织设计局部编织花样色码,主要从编织与休止针数变化的角度介绍局部编织技术的编织原理,提出不加不减局部编织、减针局部编织与加针局部编... 为了对局部编织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基于SDS-ONE APEX3岛精服装设计系统以纬平针为地组织设计局部编织花样色码,主要从编织与休止针数变化的角度介绍局部编织技术的编织原理,提出不加不减局部编织、减针局部编织与加针局部编织的工艺设计方法,并在电脑横机上编织出织片小样,进一步阐述局部编织技术在二维平面的嵌花色块拼接、镂空肌理的孔眼效应、三维立体的凹凸造型以及结构轮廓成形编织方面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花样色码与织片小样,指出局编加减针规则与先后顺序、吊目方式、色纱组合等因素对局编织片外观的影响,对局部编织技术在针织创意花型开发与成形编织方面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编织 编织原理 花样色码 吊目 电脑横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多层弹簧-质点结构模型构建与实现
20
作者 张静 丛洪莲 蒋高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工艺结构复杂多变,现有系统在进行设计开发时难以直观地展示出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实现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的组织结构模拟,本文提出了一种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多层弹簧-质点结构模型。首先建立了成圈、集圈、移圈线圈几... 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工艺结构复杂多变,现有系统在进行设计开发时难以直观地展示出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实现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的组织结构模拟,本文提出了一种纬编双面移圈织物多层弹簧-质点结构模型。首先建立了成圈、集圈、移圈线圈几何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结构特征,并在传统弹簧-质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弹簧-质点模型,然后采用牛顿第二定律和Velocity-Verlet数值积分法求解了多层弹簧-质点模型的最终位置,最终提出了一种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结构模拟的算法流程。本文建立的多层弹簧-质点结构模型能够反映纬编双面移圈织物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 双面移圈 弹簧-质点模型 结构模拟 线圈几何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