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直立株型种质耐密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梦莹 张玉 +5 位作者 张嘉豪 陈建省 张卫东 孟庆福 马玉华 鄢照新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作为一种特殊株型,小麦直立株型的特点是分蘖直立生长,冠层紧密,常规行距种植行间空隙大,而且直立株型小麦冠层穗容量较大,如果增加播量,缩减行距,可提高小麦产量。因此,有必要研究直立株型小麦在密植条件下的性状表现。本研究以15个不... 作为一种特殊株型,小麦直立株型的特点是分蘖直立生长,冠层紧密,常规行距种植行间空隙大,而且直立株型小麦冠层穗容量较大,如果增加播量,缩减行距,可提高小麦产量。因此,有必要研究直立株型小麦在密植条件下的性状表现。本研究以15个不同亲本来源的直立株型小麦品系为材料,在高密度(3.30×10^(6)株·hm^(-2))、超高密度(4.50×10^(6)株·hm^(-2))下种植,调查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计算性状耐密系数,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指标转化,计算综合耐密评价值(D值);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适合的耐密鉴定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当高密条件下,直立株型小麦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3个综合指标的累计贡献率为85.24%,依据D值聚类分析可将15个材料分为极强、强、中度和弱耐密型小麦;其中6个性状,包括鲜重(X_(7))、千粒重(X_(4))、倒伏程度(X_(9))、单位面积穗数(X_(2))、株高(X_(5))和机械强度(X_(8)),可作为小麦直立株型品系的耐密性鉴定的核心指标,耐密性评估数学模型为D=4.330X_(7)+8.838X_(4)-0.325X_(9)+0.463X_(2)+4.501X_(5)+2.092X_(8)-18.499,估计精度在89.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密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苦荞种质资源耐荫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鲜 赵少迪 +5 位作者 胡传伟 吴晓梅 王秋宝 刘月贤 田洪岭 张丽君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2,I0001-I0004,共14页
为建立耐荫性评价模型以筛选苦荞耐荫种质资源,以60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遮荫和自然光两种处理,测定株高等9个形态结构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6个生理指标,计算各指标的耐荫系数。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苦... 为建立耐荫性评价模型以筛选苦荞耐荫种质资源,以60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遮荫和自然光两种处理,测定株高等9个形态结构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6个生理指标,计算各指标的耐荫系数。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苦荞耐荫性进行综合评价及耐荫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15个指标的耐荫系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7.87%~85.84%,除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外,其他各单项指标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指标的耐荫系数中提取了5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9.307%。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计算60份苦荞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值(D),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将种质资源分为耐荫型、中度耐荫型和敏感型3类。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最优线性回归方程D=-0.176+0.115X_(1)+0.313X_(5)+0.140X_(6)+0.057X_(7)+0.176X_(10)-0.015X_(13),筛选出株高、主茎粗第五节、主茎粗第八节、单株粒数、始花期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POD活性共6个耐荫性鉴定指标。本研究结果为苦荞耐荫抗倒伏种质资源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耐荫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的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旸 程麒铭 +6 位作者 苏义鸿 刘非 吴洋 饶烨 谢鲁 朱钢 陈垚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探明了敏感性参数,进而根据敏感性参数分析结果改进Pareto最优前沿,获得LID设施空间布局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径流蓄滞能力趋于饱和导致其布局参数敏感性整体减弱;LID设施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敏感程度受汇水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影响,尤其是排水能力较弱的区域参数呈现出显著的敏感性;通过优化敏感性参数可显著减少NSGA-Ⅱ算法的评价次数,与优化前相比,在同等建设成本下节点溢流量可削减9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空间布局优化 全局敏感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SOBOL法 NSGA-Ⅱ算法 海绵城市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牛的体型外貌调查及其体尺、体重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赵树生 和世春 +5 位作者 吴东旺 刘艺端 王莉兴 亐开兴 李清 毛华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0,共6页
研究选取77头滇中牛(47头公牛、30头母牛)进行了外貌调查,并对其中50头(20头公牛、30头母牛)进行体尺及体重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公牛体重与鬐甲高、十字部高、胸围、腹围、管围、尻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 研究选取77头滇中牛(47头公牛、30头母牛)进行了外貌调查,并对其中50头(20头公牛、30头母牛)进行体尺及体重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公牛体重与鬐甲高、十字部高、胸围、腹围、管围、尻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斜长、胸深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十字部高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40;母牛体重与11项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腹围,为0.90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滇中牛整体结构发育状况;公牛的第二主成分反映了滇中牛公牛躯体发育情况,母牛的第二主成分反映了母牛后躯的发育状况;公牛的第三、四主成分,反映了公牛后躯发育状况,母牛的第三、四主成分则反映躯体发育、细致均匀程度。根据构建的回归分析方程,公牛体尺体重最优回归方程为:体重=-1137.568+7.246×十字部高+2.612×胸围+13.560×管围(R2=0.893);母牛的最优回归方程为:体重=-522.86+1.734×腹围+1.905×胸围+13.602×管围(R2=0.898)。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反映了滇中牛体型特征,试验构建的回归方程可以作为体尺指标评估体重,为滇中牛选育培养和畜禽资源保护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牛 体型外貌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水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5
作者 李昆倍 王梓蓓 +5 位作者 赵树生 戴思凡 孙丽琼 和世春 李清 毛华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滇东南水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选取31头成年滇东南水牛公牛,对其外貌特征进行记录,体尺、体重进行测量,并建立体重的逐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滇东南水牛公牛体重与鬐甲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 试验旨在研究滇东南水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选取31头成年滇东南水牛公牛,对其外貌特征进行记录,体尺、体重进行测量,并建立体重的逐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滇东南水牛公牛体重与鬐甲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胸宽、坐骨端宽、胸深、尻长、坐骨结节高、腰角宽、蹄踵深度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尻角度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胸围的相关系数最大(0.951)。根据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为体型外貌因子,第二主成分为尻角度因子。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构建最优回归方程:体重=-830.501+1.733×胸围+7.260×尻长+6.124×坐骨端宽+4.195×腰角宽+1.420×腹围。研究表明,滇东南水牛公牛的体重和尻角度变异幅度较大,选育潜力最佳。研究表明,该方法通过筛选滇东南水牛公牛的关键体尺指标,为建立保种场之后的选育工作以及滇东南水牛后期与引入水牛品种的杂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水牛 体型外貌 体尺指标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早期预警模型的研究
6
作者 耿丽 王宏涛 +8 位作者 韩雨静 王丽丽 宗浩 刘春菊 张超 谭效磊 任广伟 王新伟 陈海涛 《植物医学》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为提升烟草青枯病监控预警水平,实现早期预警,基于人工气候室内盆栽精准控制试验,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值和病原菌数量4个关键因子对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初步建立了烟草青枯病早期预警模型,实现... 为提升烟草青枯病监控预警水平,实现早期预警,基于人工气候室内盆栽精准控制试验,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值和病原菌数量4个关键因子对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初步建立了烟草青枯病早期预警模型,实现了青枯病监控指标降维,并开展了大田模型验证。结果表明:①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烟草青枯病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P(M)=1/1+e^((13.9925-0.3758T-10.3299H)),模型总体正确百分比为89.2%。②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烟草青枯病病情指数、病害发生程度、接种30 d病害发生程度以及轻度危害流行期天数的预测模型,模型的验证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6409、0.7153、0.8944、0.8184。为实现烟草青枯病精准预警和提前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经验预测模型
7
作者 黄瑞健 冯文凯 +4 位作者 李双权 柳侃 唐雪峰 郭朝旭 易小宇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67,共13页
降雨诱发的群发浅层土质滑坡具有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等特点,构建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对滑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平县“5·27”群发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无人机三维模型和野外调查,获... 降雨诱发的群发浅层土质滑坡具有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等特点,构建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对滑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平县“5·27”群发滑坡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无人机三维模型和野外调查,获取了131个滑坡特征数据。根据剪出口位置和地形特征,将滑坡分为坡脚剪出型、坡中剪出型和切坡剪出型,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3类滑坡运动距离的最优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滑源区高差是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最优预测模型残差平方和较小,调整R^(2)值大于0.9,显示出较高的可信度和精度。模型验证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坡脚剪出型、坡中剪出型和切坡剪出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5.6%、13.5%和12.4%。建立的基于统计分析的降雨型群发浅层土质滑坡运动距离预测模型为类似地区的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尽管该模型在不同类型的滑坡中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但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特定区域,在其他地区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增加样本量和影响因子,进一步完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浅层土质滑坡 运动距离 相关性分析 逐步非线性回归 降雨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烟叶热失重特性及分步热释放香味成分分析
8
作者 梁淼 刘语煊 +6 位作者 朱海波 苏曼 郑永杰 谢一飞 姜希 张峻松 朱远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9,共13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烟叶在不同热失重温度区间的失重特性和成分释放特征,以烤烟、雪茄烟及白肋烟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法和自主搭建的程序控温加热平台耦连烟气捕集装置,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烟叶的热失重特性及分步加热条件下的热释放产物... 为研究不同类型烟叶在不同热失重温度区间的失重特性和成分释放特征,以烤烟、雪茄烟及白肋烟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法和自主搭建的程序控温加热平台耦连烟气捕集装置,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烟叶的热失重特性及分步加热条件下的热释放产物。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叶的热失重过程均可分为4个阶段,但各样品的热失重特征参数有差异,烤烟在阶段Ⅱ的失重率和最大失重速率偏高,雪茄烟和白肋烟的初始分解温度偏高,而终止分解温度偏低。烤烟具有较低的综合热解指数[9.84×10^(-5)%/(min·℃^(2))]和残余质量(28.47%)。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烤烟在阶段Ⅱ的活化能(E_(a))和指前因子(A)均高于雪茄烟和白肋烟,白肋烟在阶段Ⅲ的E_(a)值高于烤烟和雪茄烟,而雪茄烟在阶段Ⅳ的E_(a)值高于烤烟和白肋烟。分步加热条件下,不同类型烟叶均在热分解阶段Ⅲ表现出最高的失重速率,阶段Ⅱ的失重率表现为烤烟>雪茄烟>白肋烟,烤烟和雪茄烟在阶段Ⅲ的失重率明显高于白肋烟(34.60%)。不同类型烟叶在各加热阶段的热释放香味产物差异明显,香味物质释放总量表现为雪茄烟(13883.48μg/g)>白肋烟(11970.11μg/g)>烤烟(8753.42μg/g),其中阶段Ⅲ释放的香味物质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42.86%、48.68%和61.85%。综上,不同类型烟叶的热失重特性及分步热释放香味成分具有差异性,卷烟产品配方设计时应考虑烟叶原料类型及对应温度的热释放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分步热解 热重分析 热解特性 香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试验中不同种植密度大豆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昝凯 柴语潼 +3 位作者 牛静 王铭 陈亚光 牛永锋 《大豆科技》 2025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明确区域试验中适宜不同种植密度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文章采用逐步回归、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023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普通C组和高密组26个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种植密度组别... 为明确区域试验中适宜不同种植密度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文章采用逐步回归、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023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普通C组和高密组26个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种植密度组别参试品种仅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在产量相关农艺性状中,单株粒数对提高产量的正效应最大。普通C组参试品种中,百粒重对提高产量具有正效应,单株粒重具有负效应;高密组参试品种中,百粒重对提高产量具有正效应,单株粒重和生育期具有负效应。在耐密植大豆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选择,在生育期较短材料中更易选育获得耐密植栽培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逐步回归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烟叶带茎采收烘烤过程中叶间隙风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王鹏宇 姜永雷 +5 位作者 余金恒 罗刚 胡彬彬 黄宝瑞 魏硕 王卫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K326上部叶为材料,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上部叶带茎采收和常规采收烘烤的叶间隙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通过相关性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叶间隙风速的主要因素,并采用通径分析解析2种采收方式不同烘烤阶段及烘烤全程叶间隙风速的主... 以K326上部叶为材料,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上部叶带茎采收和常规采收烘烤的叶间隙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通过相关性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叶间隙风速的主要因素,并采用通径分析解析2种采收方式不同烘烤阶段及烘烤全程叶间隙风速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带茎采收各烘烤阶段叶间隙风速均高于常规采收的;叶间隙风速均在定色后期快速上升;各烘烤阶段影响常规采收和带茎采收叶间隙风速的主导因素分别为水汽压亏缺(变黄阶段)、主脉含水率(定色阶段)、温度(干筋阶段)和水汽压亏缺(变黄阶段)、湿度(定色阶段)、温度(干筋阶段);烘烤全程2种采收方式叶间隙风速的主导因素均为水汽压亏缺,其决策系数R_(i)^(2)分别为0.962、0.877;烘烤全程水汽压亏缺与叶间隙风速拟合结果中,常规采收和带茎采收拟合效果最好的函数形式分别为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其R^(2)分别为0.977、0.971。构建各烘烤阶段叶间隙风速与水汽亏缺的三次样条函数,带茎采收除变黄阶段以外,拟合效果均较好,其R^(2)均在0.800以上。烘烤过程中2种采收方式下叶间隙风速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定色阶段叶间隙风速的主导因素不同,可针对性地调整烘烤工艺,改善叶间隙风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带茎采收 叶间隙风速 逐步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山马鹿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于顺钦 华兴耀 +8 位作者 陈军 华兴光 邓江玲 张国华 梁慧慧 耿娟 地力非热·那地尔 阿地兰·阿不都热依 库尔班·吐拉克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30-36,44,共8页
本研究通过阿山马鹿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为阿山马鹿的选育提供科学参考。通过测定132头(公71头,母61头)健康48月龄及以上的阿山马鹿体重(Y)与体尺指标:体长(X1)、体高(X2)、头长(X3)、胸围(X4)、胸深(X5)、额宽(X6)、管... 本研究通过阿山马鹿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为阿山马鹿的选育提供科学参考。通过测定132头(公71头,母61头)健康48月龄及以上的阿山马鹿体重(Y)与体尺指标:体长(X1)、体高(X2)、头长(X3)、胸围(X4)、胸深(X5)、额宽(X6)、管围(X7)、尾长(X8),采用SPSS 25.0软件对阿山马鹿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构建阿山马鹿公鹿、母鹿体重与体尺指标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阿山马鹿公鹿、母鹿体长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860、0.888),公鹿、母鹿体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0.532、0.739);体高对公鹿的间接作用最大(0.740),胸深对母鹿的间接作用最大(0.772)。公鹿的体重与体尺指标最优回归方程为Y=-368.308+3.075X1+1.168X4(R^(2)=0.774),母鹿的体重与体尺指标最优回归方程为Y=-978.177+6.479X1+1.629X2(R^(2)=0.818)。因此,在阿山马鹿选育过程中,公鹿应重点关注体长、胸围,母鹿应重点关注体长、体高来提高选育速度,本研究适用于生产过程中阿山马鹿体尺对体重的估算,为今后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山马鹿 体重 体尺 通径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预测
12
作者 付文健 杨伟 +3 位作者 唐婷 巫山 刘素容 唐亮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了准确掌握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成虫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科学组织松墨天牛防控,以2017年至2022年间在四川省崇州市诱捕记录数据与对应的前一年内气象因子数据(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平均气温、旬平均降... 为了准确掌握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成虫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科学组织松墨天牛防控,以2017年至2022年间在四川省崇州市诱捕记录数据与对应的前一年内气象因子数据(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平均气温、旬平均降水量、旬平均相对空气湿度)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成虫发生期与这些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预测模型,并使用2023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确定最终模型。结果表明,在允许±3 d误差范围内计算时,该模型对松墨天牛各个发生期(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的预测精度达96.4%,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预测模型 气象因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回归分析
13
作者 刘佳楠 陈园 +4 位作者 杨杰 李苏琴 温瑶 宋鹏琰 方翟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前,在西门塔尔牛育种领域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提升育种效率对缓解牛肉供需矛盾至关重要。研究以新疆华凌巴州肉牛公司的191头西门塔尔牛母牛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重和体尺性状,经Excel初步整理后,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性... 目前,在西门塔尔牛育种领域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提升育种效率对缓解牛肉供需矛盾至关重要。研究以新疆华凌巴州肉牛公司的191头西门塔尔牛母牛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重和体尺性状,经Excel初步整理后,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围(β=4.826,P<0.001)对体重的贡献率最高,达65.2%,体斜长(β=1.817,P<0.001)次之,为20.8%,腰角宽(β=3.674,P=0.001)贡献率为15.6%。研究揭示了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牛母牛体尺与体重的量化关系,建议育种时以胸围为核心指标,结合腰角宽综合评估,有助于提高西门塔尔牛的育种效率、降低成本,为新疆西门塔尔牛精准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体尺 体重 逐步回归分析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向家坝水库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4
作者 刘芳枝 赵明亮 +3 位作者 黄宇波 潘增 张勇 周凌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1223,I0024-I0028,共18页
基于20192023年金沙江向家坝水库干、支流20个断面的叶绿素a(Chl.a)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月度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向家坝水库Chl.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向家坝水库Chl... 基于20192023年金沙江向家坝水库干、支流20个断面的叶绿素a(Chl.a)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月度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向家坝水库Chl.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向家坝水库Chl.a 5年平均浓度为3.91μg/L,年际间Chl.a浓度呈波动变化但无明显规律,季节方面,春、夏、秋三季Chl.a浓度均显著高于冬季;空间分布上,支流库湾Chl.a浓度高于干流,干流年均Chl.a浓度沿程呈现上升趋势,且干流坝前江段Chl.a浓度高于坝后江段,支流库湾人口相对集中的断面Chl.a年均浓度较高。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结果均表明,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断面影响Chl.a浓度的环境因子不尽相同,存在时间及空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研究期间向家坝水库全库Chl.a与总磷(TP)、正磷酸盐(PO_(4)^(3-)-P)、氨氮(NH_(3)-N)、硝态氮(NO_(3)^(-)-N)、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 Mn)、气温(T)、水温(WT)、溶解氧(DO)、p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SD)、电导率(Cond)、水速(V)呈极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库区整体Chl.a浓度影响显著的8个环境因子分别为TN、PO_(4)^(3-)-P、TP、pH、DO、COD Mn、SD、T,除SD与Chl.a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外,其余环境因子均与Chl.a浓度呈正相关;而通径分析决策系数则表明COD Mn、TN、SD是影响向家坝水库Chl.a浓度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分析表明,pH、DO、COD Mn、SD为影响向家坝水库Chl.a浓度的被动因子,TN、PO_(4)^(3-)-P、TP为限制性因子,温度则为关键因子。本研究对掌握向家坝水库浮游植物生长情况、了解水体营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金沙江下游巨型梯级水库水环境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向家坝水库 叶绿素A 逐步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
15
作者 蒋妍 朱君 乐旭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向好发展,江苏、上海、安徽和浙江地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以2.99%、2.56%、2.29%、1.96%的速率增长;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月变化趋势相似,冬季高(AQI均值为90.1)夏季低(AQI均值为39.7)。(2)夏季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气压(有污染时气压与AQI的相关性均值为0.119,无污染时相关性均值为0.09),且气压与AQI的相关性在有污染和无污染时分别以每年6.71%和0.58%的速率增长。(3)冬季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风速(无污染时相关性均值为−0.137;有污染时相关性均值在2019年之前和2019年之后分别为−0.120和0.249);且存在污染和无污染时,风速与AQI的相关性分别以每年3.72%和0.39%的速率上升。这些结果表明在夏季和冬季,气压和风速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影响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因子 逐步回归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草原放牧策略研究
16
作者 张笛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48-52,60,共6页
草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陆地植被类型,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草原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基础,还起到重要的生态服务作用,包括作为集水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文化和娱乐需求,同时还可以减轻温室气体排放。利用锡林郭勒草原... 草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陆地植被类型,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草原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基础,还起到重要的生态服务作用,包括作为集水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文化和娱乐需求,同时还可以减轻温室气体排放。利用锡林郭勒草原监测数据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反映出不同放牧策略(放牧方式和放牧强度)对锡林郭勒草原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生物量的影响,并且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可使沙漠化程度指数与板结化程度最小的放牧策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回归 数据分析 放牧策略 草原沙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的形态学分析和繁殖力比较研究
17
作者 曾高雄 《渔业研究》 202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目的】近年来,随着外来物种入侵的面积逐渐扩大,野生纯种田螺资源不断遭受破坏,因此开展田螺遗传育种和产业化发展工作迫在眉睫。由于田螺螺壳没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如何快速有效地判断田螺的性别成为育种难题。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科学... 【目的】近年来,随着外来物种入侵的面积逐渐扩大,野生纯种田螺资源不断遭受破坏,因此开展田螺遗传育种和产业化发展工作迫在眉睫。由于田螺螺壳没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如何快速有效地判断田螺的性别成为育种难题。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形态学判别模型,控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和梨形环棱螺(Ellamya purificata)雌雄性别比例,从而提高其繁殖效率。【方法】以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为试验对象,对其开展形态学分析和繁殖力研究。通过测量其体质量、壳高、壳宽等指标,并进行方差和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建立2种螺的雌雄个体判别模型。进一步探究2种螺的不同雌雄性别比例与繁殖力之间的关系,设置1.0∶1.0、1.5∶1.0和2.0∶1.0三组不同雌雄比例繁殖试验组。【结果】中国圆田螺雄螺的判别模型为F_(1)=-1.967X_(1)+2.965X_(2)+2.756X_(3)-75.999,雌螺为F_(2)=-2.256X_(1)+2.096X_(2)+4.091X_(3)-78.587;梨形环棱螺雄螺的判别模型为F_(1)=1.216X_(2)+3.315X_(4)+2.899X_6-64.443,雌螺为F_(2)=2.435X_(2)+4.247X_(4)-0.547X_6-58.138。经回判验证,梨形环棱螺雌雄个体综合判断准确率为95.9%,中国圆田螺雌雄个体综合判断准确率为94.5%。2种螺的生殖力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和不同雌雄比例的繁殖力均有所不同,其中中国圆田螺的产籽螺数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梨形环棱螺的产籽螺数量相对稳定;梨形环棱螺的产籽螺能力强于中国圆田螺,其繁殖力约为中国圆田螺的5~7倍。2种螺适宜的雌雄比例为1.0∶1.0~1.5∶1.0,当雌雄比例达到2.0∶1.0时,雌螺产籽螺的能力明显减弱。【结论】本试验通过检测分析获得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不同雌雄个体的判别模型,其准确率均在94.0%以上。进一步通过繁殖力检测,获得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最适的雌雄个体养殖比例为1.0∶1.0~1.5∶1.0。【意义】研究结果为2种螺的人工繁育和养殖提供重要参考,对于推动淡水螺类人工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圆田螺 梨形环棱螺 形态学分析 逐步判别分析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密度、施N量对山地菜苔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18
作者 杨进成 胡新州 +11 位作者 陶春红 李艳兰 普加富 安建南 柏跃才 毛冬梅 刘坚坚 杨红运 李祥 郭世明 安正云 史兰芬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为选出最优的山地菜苔油菜的播期、密度和施N量的处理组合,以品种‘狮山菜苔’为参试油菜品种,连续3 a在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开展试验,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2019—2021年同一海拔试点9个栽培因子组合的山地菜苔油菜农... 为选出最优的山地菜苔油菜的播期、密度和施N量的处理组合,以品种‘狮山菜苔’为参试油菜品种,连续3 a在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开展试验,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2019—2021年同一海拔试点9个栽培因子组合的山地菜苔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菜苔油菜播期的延后,株高、单株鲜饲草重、单株鲜苔重、实收鲜苔重4个性状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延长生育期、增加单株鲜生物量和单株鲜苔产量有利于菜苔产量提高;不同年度9个组合处理之间可用作鲜饲草的生物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组合处理山地油菜菜苔产量与主要农艺因子的关联度差异较大;不同年度9个处理组合之间的菜苔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播期和密度3个水平之间菜苔产量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差异,而施N量3个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山地菜苔油菜产值效益因不同处理组合而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着播期的后移产值效益呈现出锐减的趋势。研究发现,高海拔山区山地菜苔油菜最优的播期、密度和施N量组合是播期10月20日+栽培密度7.5×10^(4)~10.5×10^(4)株/hm^(2)+5叶期施N量172.5~207.0 kg/hm^(2),这种栽培技术可以在高海拔山区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菜苔油菜 播期 密度 施N量 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农艺性状 产量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APS模式预报总辐射的3种订正方法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文婧 王小勇 +5 位作者 李艳 刘抗 景慧 叶培龙 闫昕旸 何金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312,共9页
为降低光伏功率预测中预报总辐射误差且探讨各类订正方法的适用性,分季节对比分析逐步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和相似误差订正(AnBC)方法对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短期预报总辐射的订正效果.结果表明,订正后明显降低了预报误差,一... 为降低光伏功率预测中预报总辐射误差且探讨各类订正方法的适用性,分季节对比分析逐步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和相似误差订正(AnBC)方法对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短期预报总辐射的订正效果.结果表明,订正后明显降低了预报误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预报总辐射分布较分散和偏大的情况.酒泉鸿坤光伏电站秋季逐步回归订正效果相对最佳(平均绝对偏差(M_(AE))降低4.56 W/m^(2)),冬季、夏季和春季均是AnBC效果相对最佳(M_(AE)依次降低10.33、12.71、44.27 W/m^(2));敦煌电建汇能光伏电站秋季和冬季均是SVM订正效果相对最佳(M_(AE)分别降低4.73和7.85 W/m^(2)),夏季和春季均是AnBC效果相对最佳(M_(AE)分别降低16.24和34.17 W/m^(2)).两座电站逐小时误差分布显示AnBC效果相对最佳;就各季节相对最佳订正方法而言,订正后春季提高时次百分比最高(酒泉鸿坤为73.88%,电建汇能为77.28%).晴天SVM订正效果最明显,非晴天AnBC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 总辐射 逐步回归 支持向量机 相似误差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住院费用灰色关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姣姣 宋玉磊 +5 位作者 柏亚妹 王蒙蒙 徐桂华 张薛晴 王野 臧琼琼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内、外部影响因素,为公立医院实施DRG付费改革、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呼吸系统感染住院患者579例,提取患者病案基本信息和各项...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内、外部影响因素,为公立医院实施DRG付费改革、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呼吸系统感染住院患者579例,提取患者病案基本信息和各项住院费用明细,采用单因素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住院费用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关联度最高,关联序列排前三位的费用:西药费(0.979)、一般医疗服务费(0.969)和实验室诊断费(0.938)。住院天数、年龄、合并症数量和吸烟史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结论:建议定期审查医院各项费用和成本效益,完善临床诊疗规范,进一步加强控制西药费用,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实验室检查;同时尝试建立早期出院计划以减少住院天数,积极做好健康宣传,提高民众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呼吸系统感染 住院费用 灰色关联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