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EM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1
作者 陈艳萍 《教育界》 2025年第3期20-22,共3页
新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跨学科学习也逐渐受到更多人关注。STEM教育是一种多学科综合教学模式。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STEM教育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文章简述了STEM 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原则,并... 新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跨学科学习也逐渐受到更多人关注。STEM教育是一种多学科综合教学模式。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STEM教育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文章简述了STEM 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原则,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基于STEM 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活动的策略,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初中物理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融合下STEM校本课程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以“人体红外感应灯”一课为例
2
作者 严佩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2期70-73,共4页
在数智融合背景下,通过分析STEM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针对如何有效实施STEM校本课程教学,本文提出了STEM课程教学策略,以“人体红外感应灯”项目为例,介绍了该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成效。研究发现,利用数智融合平台的丰富资... 在数智融合背景下,通过分析STEM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针对如何有效实施STEM校本课程教学,本文提出了STEM课程教学策略,以“人体红外感应灯”项目为例,介绍了该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成效。研究发现,利用数智融合平台的丰富资源、高度互动性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未来STEM教育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融合 stem教育 校本课程 教学策略 人体红外感应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rystal defect imaging by STEM depth sectioning
3
作者 Ryo Ishikawa Naoya Shibata Yuichi Ikuhara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7,共6页
One of the major innovations awaiting in electron microscopy is full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at atomic resolution.Despite the success of aberration correction to deep sub-angstrom lateral resolution,spatial resoluti... One of the major innovations awaiting in electron microscopy is full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at atomic resolution.Despite the success of aberration correction to deep sub-angstrom lateral resolution,spatial resolution in depth is still far from atomic resolution.In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this poor depth resolution i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illumination angle.To overcome this physical limitation,it is essential to implement a next-generation aberration corrector in STEM tha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pth resolution.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capability of depth sectioning for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combined with large-angle illumination STEM.Furthermore,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pproach remarkably improves the depth resolution,making it possible to achieve three-dimensional atomic resolution imaging at oxide surfaces.We will also discuss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at atomic resolution by STEM depth secti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resolution stem stem depth sectioning depth resolution DOPANTS surface top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视域下动科专业应用型人才STEM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以动物科学专业为例
4
作者 张海波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在新农科的背景下,STEM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新农科的培养要求为出发点,融入STEM教育理念,与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本论文从打好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建立“三维度四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新农科的背景下,STEM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新农科的培养要求为出发点,融入STEM教育理念,与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本论文从打好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建立“三维度四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推动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STEM实践教学体系在新农科教育中的作用。旨在满足新农科背景下对高素质畜牧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实践教学体系 新农科 动物科学专业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创意制作恐龙绘本”为例
5
作者 陈磊 王晨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11期83-85,共3页
在全社会协同育人、全面推进科学教育的背景下,馆校结合STEM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总结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内涵和两种类型,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梳理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价值意义,列举了学校实施的四种实践路径,并以“创... 在全社会协同育人、全面推进科学教育的背景下,馆校结合STEM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总结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内涵和两种类型,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梳理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价值意义,列举了学校实施的四种实践路径,并以“创意制作恐龙绘本”为例展示了课程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流程,以期为学校开发馆校结合STEM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校结合 stem教育 恐龙绘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STEM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变迁特征与未来趋向
6
作者 雷红红 江婷 王影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6期36-40,共5页
STEM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与STEM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我国过去十年间的STEM教育政策研究成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我国STEM教育政策历经从科... STEM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与STEM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我国过去十年间的STEM教育政策研究成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我国STEM教育政策历经从科学素养提升阶段(2002年-2006年),到初步探索和建设阶段(2014-2020年),再到深度推广和创新阶段(2021年至今)的演进,呈现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我国STEM教育政策研究主体多由少数代表性学者主导,师范类院校在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广泛的合作网络尚未形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STEM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公平等领域。我国STEM教育政策在促进跨学科融合中表现出反思性和探索性,在寻求跨学科自强中凸显出蜕变性和调适性,在提升STEM跨学科自信中彰显出前瞻性和创新性。面对全新的历史机遇期,教育强国背景下的STEM教育研究将展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研究对象注重STEM教育的区域差异与均衡发展;研究范畴深入推动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研究;研究趋向着重促进STEM教育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政策 stem教育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聚焦核心概念的STEM整合教育模式——美国I-STEM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6
7
作者 管光海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3,共7页
随着STEM教育在全球的推开,如何实现跨学科,使STEM教育四个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国际STEM整合教育的先进经验,本研究以美国近年来新开发的STEM整合教育模式——I-STEM模式为例进行剖析。该模式基于STEM教育相关学科美国... 随着STEM教育在全球的推开,如何实现跨学科,使STEM教育四个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国际STEM整合教育的先进经验,本研究以美国近年来新开发的STEM整合教育模式——I-STEM模式为例进行剖析。该模式基于STEM教育相关学科美国全国性四大课程标准,聚焦连接四大学科课程的核心概念,融合真实情境,并实现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的整合。本研究在分析I-STEM模式的背景、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STEM教育实施现状提出STEM教育整合实施的建议,即注重STEM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围绕核心概念并支持STEM教育单个学科课程的学习以及建设与依据STEM教育相关学科课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stem整合教育 整合模式 I-stem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驱动的大气探测课程融合式教学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书磊 刘西川 +2 位作者 赵世军 刘磊 曾庆伟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STEM+”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以及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构建满足新时代气象服务保障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以“STEM+”驱动的大气探测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建立知识学习... “STEM+”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以及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构建满足新时代气象服务保障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以“STEM+”驱动的大气探测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建立知识学习与科学思维、工程素养、专业自信培养为一体的融合式教学过程。以“地基可见光测云”一课为例,按照问题界定、解决方案、模型构建、误差分析与模型改进、评价与总结等工程设计环节,将知识点按照STEM理念进行重构。同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形成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坚定热爱气象、献身使命的理想信念,以期为培养大气科学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stem+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CK理论视角下STEM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唤 杨晓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STEM教育是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研究STEM教师知识结构,开展STEM教师知识测评,是持续、深入提升STEM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文章基于TPACK理论模型,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咨询进行STEM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维度的构建与优化,... STEM教育是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研究STEM教师知识结构,开展STEM教师知识测评,是持续、深入提升STEM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文章基于TPACK理论模型,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咨询进行STEM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维度的构建与优化,并通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等步骤,编制STEM教师知识测评量表。研究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各题项内部一致性较好,符合拟合接受的标准;量表7个维度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通过研究,期望为测量STEM教师知识水平和促进STEM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stem教师 知识结构 量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来自整合STEM教育的研究启示
10
作者 程薇 杨淑婷 +2 位作者 汤倩雯 张妍 殷子涵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2期56-64,共9页
整合STEM教育具有天然的跨学科属性,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何以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文章采用系统化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际上已发表的整合STEM教育研究进行编码,发现整合STEM教育以发展高阶思... 整合STEM教育具有天然的跨学科属性,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何以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文章采用系统化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际上已发表的整合STEM教育研究进行编码,发现整合STEM教育以发展高阶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主要由多学科融合的教研团队围绕真实情境下的社会议题开展基于项目或问题的学习,学习往往发生在灵活开放的学习场所。基于此,文章阐释了课程整合视域下整合STEM教育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构建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旨在助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整合stem教育 系统化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skin wound healing:rol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被引量:1
11
作者 Jia-Yi Ding Min-Jiang Chen +7 位作者 Ling-Feng Wu Gao-Feng Shu Shi-Ji Fang Zhao-Yu Li Xu-Ran Chu Xiao-Kun Li Zhou-Guang Wang Jian-Song Ji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00-429,共30页
Skin wou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injury to the skin due to trauma,tearing,cuts,or contusions.As such injuries are common to all human groups,they may at times represent a serious socioeconomic burden.Currently,increas... Skin wou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injury to the skin due to trauma,tearing,cuts,or contusions.As such injuries are common to all human groups,they may at times represent a serious socioeconomic burden.Currently,increasing numbers of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rol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in skin wound repair.As a cell-free therapy,MSC-derived EV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wound repair as a more stable and safer option than conventional cell therapy.Treatment based on MSC-derived EVs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repair of damaged substructures,including the regeneration of vessels,nerves,and hair follicles.In addition,MSC-derived EVs can inhibit scar formation by affecting angiogenesis-related and antifibrotic pathways in promoting macrophage polarization,wound angiogenesis,cell proliferation,and cell migration,and by inhibiting excessiv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duction.Additionally,these structures can serve as a scaffold for components used in wound repair,and they can be developed into bioengineered EVs to support trauma repair.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ized culture,isolation,purification,and drug delivery strategies,exploration of the detailed mechanism of EVs will allow them to be used as clinical treatments for wound repair.In conclusion,MSCderived EV-based therapies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wound repair.Here 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application potential,and associated drawba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 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 Wound repair Engineered nano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阵列法产生准贝塞尔电子束用于HAADF-STEM成像研究
12
作者 林宇铖 陈鑫铠 +1 位作者 张婉如 田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0-676,共7页
贝塞尔电子束具有的自愈性和无衍射性使其在电子显微成像和电子断层扫描等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制备了狭缝阵列光阑并安装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用于产生具有自愈性和无衍射性的准贝塞尔电子束(Bessel beams,BBs)。与单狭缝法相比,狭... 贝塞尔电子束具有的自愈性和无衍射性使其在电子显微成像和电子断层扫描等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制备了狭缝阵列光阑并安装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用于产生具有自愈性和无衍射性的准贝塞尔电子束(Bessel beams,BBs)。与单狭缝法相比,狭缝阵列光阑(slit arrays aperture,SAA)法提高了BBs的中心束强度并降低衍射旁瓣影响。与普通会聚束相比,BBs被用于扫描透射模式(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下的高角环形暗场像(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HAADF),成像时具有更大景深并能修正强度与厚度间的非线性阻尼效应,因而BBs将在易损伤样品拍摄和电子断层扫描中拥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阵列光阑 贝塞尔电子束 HAADF-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理念下开展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13
作者 陈小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在STEM教育理念中,S代表科学,T代表技术,E代表工程,M代表数学.STEM教育不仅仅是将四门学科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将它们有机融合创新,实现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STEM理念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 在STEM教育理念中,S代表科学,T代表技术,E代表工程,M代表数学.STEM教育不仅仅是将四门学科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将它们有机融合创新,实现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STEM理念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 stem 初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活动——以“空间站化学电池设计”为例
14
作者 田宇飞 孙凯伦 姜大雨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9期13-16,共4页
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设计了以“空间站化学电池设计”为例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活动。该项目以“小小航天工程师”为中国空间站“天宫”设计化学电池作为真实情境展开,由学生通过调查现实中化学电池相关资料,探究项目相关学科知识,拆分... 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设计了以“空间站化学电池设计”为例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活动。该项目以“小小航天工程师”为中国空间站“天宫”设计化学电池作为真实情境展开,由学生通过调查现实中化学电池相关资料,探究项目相关学科知识,拆分项目模块,设计具有个人特色的空间站化学电池。通过项目活动的实践,学生真实体会到科技的魅力,有助于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项目式教学 化学电池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理念在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小霞 《数学之友》 2024年第23期27-29,共3页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蕴涵着建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应用思维等多种数学思维,这些思维同时影响着其他理工科目此后的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教学设计 stem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纺织艺术与STEM教育:交叉学科的对话
16
作者 柴佳彤 汤力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索生态纺织艺术与STEM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探讨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学科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创新且实用的教育经验。方法:文章对生态纺织艺术的发展史以及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进行梳理,设计实施一个名为“从... 目的:文章旨在探索生态纺织艺术与STEM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探讨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学科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创新且实用的教育经验。方法:文章对生态纺织艺术的发展史以及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进行梳理,设计实施一个名为“从农田到时装秀”的跨学科项目。该项目鼓励学生深入农田,选择和采集生态纺织材料,利用STEM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最终完成一个环保时装作品,并在时装秀中展示。结果:生态纺织艺术与STEM教育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能力。学生通过项目不仅能学到生态纺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还能够了解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结论:将生态纺织艺术与STEM教育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且实用的教育体验。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助于他们建立一个更完整和系统的世界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态纺织艺术与STEM教育的融合将给未来的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纺织艺术 stem教育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学理念下的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策略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园园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我国STEM理念的相关研究已经趋于成熟,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将STEM教学理念灵活应用到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该文由此出发,概述了STEM理念下幼儿园教学开展师生互动的主要角度,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以期为有关... 我国STEM理念的相关研究已经趋于成熟,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将STEM教学理念灵活应用到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该文由此出发,概述了STEM理念下幼儿园教学开展师生互动的主要角度,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以期为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幼儿园绘本 教学 师生互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守栋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2期85-88,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STEM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是顺应学生成长的天性,更是成为培养未来创新领袖的必由之路。通过STEM教育,学生能够在动手做、动脑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STEM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是顺应学生成长的天性,更是成为培养未来创新领袖的必由之路。通过STEM教育,学生能够在动手做、动脑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跨越学科界限,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将理论知识实践化,从而构建起全面而坚实的科学素养基础。文章阐述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及特征,分析STEM教育理念的应用原则,探讨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其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stem教育理念 科学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爱萍 《教师》 2024年第3期60-62,共3页
STEM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跨学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探究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路径,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STEM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跨学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探究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路径,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文章通过概述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与价值,从设计与策划、实施与过程管理,以及反思与总结三个方面论述了有效开展STEM教育活动的路径。期望通过应用上述步骤及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创新活动 跨学科整合 小学教育 综合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itorial:Stephen J.Pennycook——A research life in atomic-resolution STEM and EELS
20
作者 Hong-Jun Gao Wu Zhou Ryo Ishikawa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2,共2页
The interplay between advanced microscopy techniques and fundamental scientific discovery has always been a cornerstone of physics.Among the many tools that have reshaped our understanding of condensed matter and mate... The interplay between advanced microscopy techniques and fundamental scientific discovery has always been a cornerstone of physics.Among the many tools that have reshaped our understanding of condensed matter and materials physics,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stands out as a transformative technique.By enabling direct atomic-scale imaging and advanc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STEM has illuminated the complex atomic structures and dynamics that underpin material properties.In this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discovery,we dedicate this special issue to celebrate the illustrious contributions of Prof.Stephen J.Pennycook,a pioneer whose work has defined the field of STEM and its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rties stem CORN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