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风电并网后系统的惯量特性研究及其最小惯量评估方法
1
作者 李京华 王德林 +3 位作者 孙浩宁 陆佳怡 左云裴 胡杰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5,共13页
随着风电大规模的并网,其所具有的“零惯量”特征使电网惯量水平降低,频率特性恶化。为寻求风电并网对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规律,明晰系统运行边界,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惯量特性及最小惯量需求展开研究评估。首先,在同步发电机不同运行方式下... 随着风电大规模的并网,其所具有的“零惯量”特征使电网惯量水平降低,频率特性恶化。为寻求风电并网对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规律,明晰系统运行边界,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惯量特性及最小惯量需求展开研究评估。首先,在同步发电机不同运行方式下,基于理论推导出评估风电并网系统惯量特性变化的计算表达式,并分析系统惯量特性的变化规律。在风电附加虚拟惯量控制情况下,以惯量响应过程提供的能量为出发点,基于系统惯量削弱量和风电虚拟惯量的平均惯量支撑功率,定义了一项惯量变化系数COIC,以此来判定系统惯量水平变化情况。其次,建立考虑风电渗透率的改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SFR),量化系统惯量与风电渗透率的关系,给出了风电并网系统最小惯量评估方法。最后,搭建了含风电接入的4机2区域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和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 惯量特性 频率稳定 惯量变化系数 最小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资源协调的“双高”送端电网频率紧急控制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钟祖浩 文云峰 +3 位作者 叶希 刘方 郭威 周师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01-3811,I0076,I0077,I0078,共14页
针对大容量直流闭锁下“双高”送端电网调频资源紧缺、稳控切机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类型资源协调的频率紧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直流闭锁后送端电网频率响应过程,整合同步电源、新能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直流调制和稳控切机... 针对大容量直流闭锁下“双高”送端电网调频资源紧缺、稳控切机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类型资源协调的频率紧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直流闭锁后送端电网频率响应过程,整合同步电源、新能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直流调制和稳控切机等事件/响应驱动资源特性,构建了“双高”送端电网频率紧急控制框架和频率响应模型。进而,以直流闭锁后紧急控制代价最低为目标,考虑多元异质资源控制量约束、功率平衡和暂态频率安全约束,建立了多类型资源协调的频率紧急控制模型。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RTS-79系统开展了算例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解算的紧急控制策略能够在满足暂态频率安全要求的同时协调各类资源,且能够有效避免直流闭锁后新能源高频脱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稳定 “双高”电力系统 送端电网 频率紧急控制 新能源脱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纵模热稳频激光源的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蔡鹏 周肇飞 +1 位作者 张涛 谢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8,共5页
为了满足激光拍频干涉仪所需要的高的频率稳定性的激光光源,研究了双纵模热稳频的机理。以控制激光管放电电流为主要热控制方式及自创的对激光管进行感应加热作为微量控制的先进方法为控制手段,采用模糊控制理论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控制... 为了满足激光拍频干涉仪所需要的高的频率稳定性的激光光源,研究了双纵模热稳频的机理。以控制激光管放电电流为主要热控制方式及自创的对激光管进行感应加热作为微量控制的先进方法为控制手段,采用模糊控制理论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对双纵模激光源进行稳频。无须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对时滞、非线形和时变性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稳频精度无明显变化,但预热时间明显缩短,抗干扰性明显增强,强干扰后也能迅速稳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频 模糊控制 PID控制器 双频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腔腔参数对内腔倍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鹏飞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8-330,共3页
使用矩阵光学方法分析了V型折叠腔内腔倍频激光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分析了腔几何参数包括腔的尺寸、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以及倍频晶体的热焦距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并作了数值计算和讨论。
关键词 V型折叠腔 内腔倍频激光器 谐振腔稳定性 矩阵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闫广新 吐尔逊 晁勤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7-9,16,共4页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在坐标变换的技术下,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在d-q-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块,对交流励磁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做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在坐标变换的技术下,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在d-q-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块,对交流励磁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做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利用变速恒频技术后可以大大提高风能的利用率,改善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并且转子转速也可以改变,使其具有独立的无功调节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并为风力发电系统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恒频技术 数学模型 双馈发电机组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液双悬浮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稳定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建华 陈涛 +2 位作者 王强 张斌 高殿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共7页
磁液双悬浮轴承采用液体静压与电磁悬浮的双重支承形式,在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及刚度的同时,也使得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易诱发其支承系统运行不稳定。然而稳定性又是磁液双悬浮轴承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的前提及基础,因此本文拟对磁液... 磁液双悬浮轴承采用液体静压与电磁悬浮的双重支承形式,在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及刚度的同时,也使得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易诱发其支承系统运行不稳定。然而稳定性又是磁液双悬浮轴承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的前提及基础,因此本文拟对磁液双悬浮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及校正。首先,本文介绍了磁液双悬浮轴承的结构特点、支承调节机理。接着,基于力学平衡方程、电磁方程及流量方程,推导了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对其支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存在右端极点是系统本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后,采用根轨迹法与频率法对单自由度支承系统进行了稳定性校正,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校正后的单自由度支承系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支承系统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及具有良好动态品质。本文所做研究能够为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液双悬浮轴承 单自由度支承系统 稳定性 根轨迹法 频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纵模稳频He-Ne激光器工作机理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利强 张锦秋 +3 位作者 彭月祥 高凤友 何永利 郑宏兴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为深入分析双纵模稳频氦氖激光器的稳频机理和精度误差,本文提出了双纵模产生的必要条件:内腔型激光器和谐振腔长在100~300mm之间。按照激光器的工作过程,稳频分为三个阶段:跳模、过渡阶段,模式稳定。结合激光原理和热力学理论,... 为深入分析双纵模稳频氦氖激光器的稳频机理和精度误差,本文提出了双纵模产生的必要条件:内腔型激光器和谐振腔长在100~300mm之间。按照激光器的工作过程,稳频分为三个阶段:跳模、过渡阶段,模式稳定。结合激光原理和热力学理论,根据光电探测器的电压变化,阐述了稳频机理。拍频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的频率稳定度高达5×10^10。通过误差分析,确定稳频精度仅取决于腔长的变化量,且增加腔长,有助于增加频率稳定度。该方法锁定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器 双纵模稳频 内腔型 加热丝 负占空比 谐振腔长 跳模 模式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0坐标系下微网电压电流双闭环下垂控制方法及其逆变器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燕青 王子睿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5,51,共8页
下垂控制是在微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控制策略,下垂控制的逆变器联网运行时,微源输出功率为下垂曲线在频率等于50 Hz处的功率值,逆变器相当于恒功率输出。在介绍了下垂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的情况下,研究了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网... 下垂控制是在微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控制策略,下垂控制的逆变器联网运行时,微源输出功率为下垂曲线在频率等于50 Hz处的功率值,逆变器相当于恒功率输出。在介绍了下垂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的情况下,研究了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网运行时的特性,得出了线路阻抗和下垂系数均象征着并网过程中系统阻尼的结论,设计了下垂控制的功率控制器和逆变器输出端滤波器的参数取值,利用matlab模型对设计进行仿真,并设计了下垂控制离网运行时的频率恢复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 联网运行 解耦控制 双闭环控制 稳定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馈风机变桨与变速协调的频率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叶鹏 田汝冰 滕云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0-267,共8页
为了改善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网频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控制特性,结合转子动能与备用功率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频率分段控制的备用功率与转子动能相协调的多层次、多周期、多环节的联合调频控制方法.电网频率发生偏移时,... 为了改善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网频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控制特性,结合转子动能与备用功率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频率分段控制的备用功率与转子动能相协调的多层次、多周期、多环节的联合调频控制方法.电网频率发生偏移时,风机既能快速释放或吸收转子动能,又能调节桨距角,实现风电机组的频率控制.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搭建供电网络模型,并结合实际电网运行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风电机组对频率变化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可有效改善电网的频率特性,为双馈风电机组安全稳定并网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转动惯量 稳定性 转子动能 备用功率 一次调频 有功出力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有功-频率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肖清 董桐宇 +1 位作者 程昱舒 王鹏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1,共5页
电力系统中风电容量的不断增加,对电力系统调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中建立频率-功率控制模块,调整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率,使风电机组迅速响应系统频率变化,实现风电机组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功能。以IEEE 1... 电力系统中风电容量的不断增加,对电力系统调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中建立频率-功率控制模块,调整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率,使风电机组迅速响应系统频率变化,实现风电机组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功能。以IEEE 10机39节点为例,在系统发生切机故障导致频率下降时,所提出的方法能使风电机组配合系统调频,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电网频率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风电机组 变速恒频 频率调节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倍频腔系统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春兰 李同保 +1 位作者 马艳 张宝武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实现通过腔外倍频钛宝石可调谐激光(851.1nm)而得到所需波长(425.6nm)的光。首先根据二次谐波产生理论讨论了针对利用LBO晶体倍频851.1nm光时有关晶体参数的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分析了环型外谐振倍频腔的几何参数... 为了实现通过腔外倍频钛宝石可调谐激光(851.1nm)而得到所需波长(425.6nm)的光。首先根据二次谐波产生理论讨论了针对利用LBO晶体倍频851.1nm光时有关晶体参数的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分析了环型外谐振倍频腔的几何参数,包括腔的尺寸,反射镜的曲率半径等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倍频光输出功率稳定性的影响,并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型谐振倍频腔 最佳聚焦 矩阵光学 谐振腔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添加量对纳米改性变压器油宽频介电弛豫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明 李阳 +3 位作者 戴建卓 任明 Christof Sumereder Michael Muhr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18-2824,共7页
为了探索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相关性,选择绝缘体二氧化硅为改性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出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硅纳米改性变压器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油样进行介电谱曲线复介电常数的测量,对比分析了... 为了探索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相关性,选择绝缘体二氧化硅为改性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出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硅纳米改性变压器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油样进行介电谱曲线复介电常数的测量,对比分析了纯油和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介电谱曲线以及不同体积分数二氧化硅对纳米油介电谱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未添加纳米颗粒的变压器油相比,纳米油在介电谱复介电常数虚部曲线的低频段和高频段均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极化峰,且低频极化峰峰值要高于高频极化峰,而在整个测试频率范围内,纯油未出现明显的极化峰;体积分数升高,纳米油的介电谱虚部值在低频段和高频段的极化峰均有所增加,且低频极化峰有向高频方向移动的趋势。Schwarz的双电层极化理论被用来解释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纳米改性变压器油 稳定性 介电谱 低频极化 双电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电流控制的多模块并联APF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瑞祥 王亚芳 +1 位作者 秦岭 李正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9-65,共7页
针对传统的多模块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需要对谐波和无功电流进行检测,算法复杂的问题,提出将直接电流控制策略推广应用到多模块并联APF(active power filter)中,给出了直接电流控制的多模块并联APF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构建了直流侧电... 针对传统的多模块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需要对谐波和无功电流进行检测,算法复杂的问题,提出将直接电流控制策略推广应用到多模块并联APF(active power filter)中,给出了直接电流控制的多模块并联APF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构建了直流侧电压、网侧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案;然后建立了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控制参数的设计准则;最后通过一台1 k VA、10 k Hz两模块并联APF的原理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多模块并联 直接电流控制 倍频载波移相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铯原子磁力仪的双AOM激光稳频系统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海峰 郭军 +2 位作者 张海洋 刘晨 桑君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9-135,共7页
原子磁力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泵浦将原子极化,并通过检测自旋极化的拉莫尔进动来完成磁场探测,其中用来极化原子的泵浦激光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由运转的激光器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其频率随时间抖动,从而导致原子磁力仪输出的波动。本... 原子磁力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泵浦将原子极化,并通过检测自旋极化的拉莫尔进动来完成磁场探测,其中用来极化原子的泵浦激光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由运转的激光器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其频率随时间抖动,从而导致原子磁力仪输出的波动。本文首先在理论上推导了Bell-Bloom磁力仪输出与泵浦光频率波动的关系,其次采用基于双AOM移频的差分探测法实现系统稳频,并自行设计了自动锁频算法且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使系统稳定在工作零点。稳频前频率的抖动均方根约为28.02 MHz,通过双AOM稳频模块后激光频率抖动均方根减小到0.12 MHz。通过激光频率的变化反推到铯原子磁力仪中,测得闭环的等效输出噪声为0.012 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磁力仪 稳频 双AOM 自动锁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惯量分布的电力系统惯量不足概率评估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伟卿 尹向阳 秦艳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118,共8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即“双高”)接入电网将打破传统的电力系统惯量支撑局面,削弱系统惯量水平的同时带来运行安全隐患。针对机组强迫停运对电力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有效惯量分布的电力系统惯量不足概率...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即“双高”)接入电网将打破传统的电力系统惯量支撑局面,削弱系统惯量水平的同时带来运行安全隐患。针对机组强迫停运对电力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有效惯量分布的电力系统惯量不足概率评估方法。通过构建考虑惯量支撑机组强迫停运率的有效惯量模型,在求取系统惯量评估参考值和源运行状态的基础上,利用半不变量法和Gram-Charlier级数展开获取有效惯量概率分布曲线,进而定义系统惯量不足概率指标,最终完成评估周期内系统惯量安全的动态评估。基于改进IEEE 39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电力系统 惯量水平 有效惯量分布 概率评估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热稳频光源的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雅萍 朱目成 《兵工自动化》 2003年第5期47-49,共3页
双纵模激光源预测控制利用热稳频系统在预热过程的特征自组织建模,并引入自适应改进模型误差。建模采用非参数化,预热平衡后,由8098给出加热或散热阶跃控制信号,经噪声处理得其阶跃响应曲线,以自组织预测控制算法实现激光器的双纵模热... 双纵模激光源预测控制利用热稳频系统在预热过程的特征自组织建模,并引入自适应改进模型误差。建模采用非参数化,预热平衡后,由8098给出加热或散热阶跃控制信号,经噪声处理得其阶跃响应曲线,以自组织预测控制算法实现激光器的双纵模热稳频。自适应采用间接算法,即在稳频过程以系统施加的控制量及控制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不断估计系统模型,按一定学习速度改进模型,得到较完善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自组织控制 自适应算法 双纵模热稳频 激光器 激光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器对风电系统低频振荡抑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玉凤 李晓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1期31-34,38,共5页
提出在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变流器控制系统中加入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方法抑制风电并网的低频振荡现象。针对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风电并网系统,以DFIG作为风电机进行建模研究,建立了完整的风电并网系统模型,分析了风电并网低频振... 提出在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变流器控制系统中加入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方法抑制风电并网的低频振荡现象。针对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风电并网系统,以DFIG作为风电机进行建模研究,建立了完整的风电并网系统模型,分析了风电并网低频振荡的产生过程。在DFIG的变流器控制系统中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系统低频振荡,通过时域数值分析法和特征值分析法验证了在并网系统中加入电力系统稳定器对低频振荡的抑制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电力系统稳定器能有效地抑制风电并网的低频振荡现象,提高并网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电并网 风电系统低频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飞机直流负载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毅刚 纪筱哲 刘哲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16-120,共5页
多电飞机中存在大量直流负载,这些负载主要可分为恒功率负载与恒压负载。恒功率负载具有负阻抗特性,且因多采用高频电子开关,会产生高频谐波,危害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首先,研究具有双级LC滤波器的恒功率负载与恒压负载并联系统运行的... 多电飞机中存在大量直流负载,这些负载主要可分为恒功率负载与恒压负载。恒功率负载具有负阻抗特性,且因多采用高频电子开关,会产生高频谐波,危害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首先,研究具有双级LC滤波器的恒功率负载与恒压负载并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系统的稳定平衡工作点;接着,建立基于混合势函数理论的数学模型,利用Brayton-moser定理得到系统在大扰动条件下的稳定性条件;最后,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平稳运行与遭受大扰动的场景进行仿真,并观察输出参数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显示,满足该条件的系统在大扰动下能保持稳定,且与仅具有单级LC滤波器的直流负载系统相比,其不但对滤波电容需求更低,还有着更强的抑制高频谐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飞机 恒功率负载 系统稳定性 双级LC滤波器 场景仿真 高频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折射双频激光器增益曲线对稳频的影响
19
作者 李克兰 张书练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分析了双折射双频激光器增益曲线的特点,增益曲线影响频率稳定性,比较了不同比例的Ne^(20)和Ne^(22)形成的增益曲线,通过分析和实验获得最佳的Ne^(20)和Ne^(22)的比例,实验结果改善了频率稳定度。
关键词 双折射 双频激光器 增益曲线 稳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龙飞 罗丹 +3 位作者 周渭 白丽娜 李智奇 苗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5,122,共5页
为从本质上反映不同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随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可以测量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的方法.该方法在数字环境下,应用数字边沿效应抑制量化误差,并结合数字双混频时差法测量信号间的相位差,通过相位差得到全面的... 为从本质上反映不同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随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可以测量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的方法.该方法在数字环境下,应用数字边沿效应抑制量化误差,并结合数字双混频时差法测量信号间的相位差,通过相位差得到全面的频率稳定度指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自校的条件下,100ns的频率稳定度能够达到10^(-5),秒级稳定度能够达到10^(-12),一天的频率稳定度能够达到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量化误差 双混频时差 频率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