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涉仪自适应抗振的空间移相术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栋 陈磊 +2 位作者 陈进榜 朱日宏 高志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69-972,共4页
根据时域移相算法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空间移相术 ,它能够检测因外界振动导致条纹抖动而引起的干涉图样的空间相位变化 .运用这种技术在Twyman Green移相式干涉仪中建立了一套自适应抗振系统 ,它可以实时测量振动引起的相位变化大小 ,并... 根据时域移相算法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空间移相术 ,它能够检测因外界振动导致条纹抖动而引起的干涉图样的空间相位变化 .运用这种技术在Twyman Green移相式干涉仪中建立了一套自适应抗振系统 ,它可以实时测量振动引起的相位变化大小 ,并通过反馈器件PZT实时校正干涉条纹的相位 ,使得干涉条纹稳定以保证光学测量的正常进行 ,与此同时PZT还作为移相器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移相术 自适应抗振 移相式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狭缝光阑的剪切散斑干涉动态测量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永红 冯家亚 +3 位作者 王鑫 刘佩 李骏睿 杨连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5-651,共7页
为了精确、实时地测量物体表面的动态形变,提出了基于狭缝光阑的空间载波剪切散斑干涉系统。该系统通过倾斜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个平面镜来产生剪切量和载波频率,实现空间频谱的移动;采用一个可调节的狭缝光阑控制散斑大小和空间频谱宽... 为了精确、实时地测量物体表面的动态形变,提出了基于狭缝光阑的空间载波剪切散斑干涉系统。该系统通过倾斜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个平面镜来产生剪切量和载波频率,实现空间频谱的移动;采用一个可调节的狭缝光阑控制散斑大小和空间频谱宽度。基于傅里叶变换与反变换在空间频率域上提取所需的频谱并计算相位图,最后通过一幅干涉条纹图得到相位分布信息。采用该系统对一个中心加载、四周固支的薄铝板进行了动态测量,分析了光学系统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像素尺寸为4.65μm×4.65μm的高分辨率相机,焦距为8mm的成像镜头,设置剪切量为25mm,狭缝光阑X方向的尺寸为1mm时,可得到高质量的剪切散斑相位图。该方法可以在25frame/s的采集速度下,以43.6°的视场角实现动态形变的测量,可测形变峰值为0.5~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散斑干涉术 空间载波相移 傅里叶变换法 迈克尔逊干涉仪 狭缝光阑 动态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相移干涉的微表面形貌检测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怀宇 李光耀 黄战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精确稳定地测量物体微表面形貌,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迈克尔逊结构的空间两步相移干涉系统。该系统在泰曼-格林偏振干涉仪的基础之上,使用改进的迈克尔逊结构实现分光,采用偏振方向分别为0°和45°的两偏振片作为相移器件,在... 为了精确稳定地测量物体微表面形貌,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迈克尔逊结构的空间两步相移干涉系统。该系统在泰曼-格林偏振干涉仪的基础之上,使用改进的迈克尔逊结构实现分光,采用偏振方向分别为0°和45°的两偏振片作为相移器件,在单个CCD相机中同时记录两幅具有90°相移的干涉图像,然后由离散希尔伯特变换法提取相位,获取物体表面形貌信息。搭建了两步相移干涉光路,并通过对玻璃平板表面的检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环境下系统重复测量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02λ,在实际微表面测量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空间相移干涉 迈克尔逊结构 希尔伯特变换 测量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CSOCT系统中抑制线性相移误差的校正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羽 李刚 +2 位作者 刘晶晶 张泰石 林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3-760,共8页
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经典相移算法对线性相移误差的敏感度,用频域和空域两种分析方法对定步长算法抑制线性相移误差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含有线性相移误差复频域OCT空域分析法的仿真模型,并对测试样品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五帧... 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经典相移算法对线性相移误差的敏感度,用频域和空域两种分析方法对定步长算法抑制线性相移误差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含有线性相移误差复频域OCT空域分析法的仿真模型,并对测试样品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五帧相移算法对真实层析结构影响小,对镜像尾迹有完全的抑制作用,能够真正地实现100%的全量程的有效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相移误差 空域分析 相位提取算法 复频域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角空间载波相位检测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佩 王永红 +3 位作者 冯家亚 孙建飞 李骏睿 杨连祥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3,共5页
针对传统数字散斑干涉难以实现简便快速的动态测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转角的空间载波相位检测技术。该方法根据散斑干涉测量中反射镜的偏转实现空间载波,物光与偏转参考光干涉形成干涉光场,记录了载波信息。干涉光照射到CCD靶面... 针对传统数字散斑干涉难以实现简便快速的动态测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转角的空间载波相位检测技术。该方法根据散斑干涉测量中反射镜的偏转实现空间载波,物光与偏转参考光干涉形成干涉光场,记录了载波信息。干涉光照射到CCD靶面,采用CCD阵列上相邻三个像素计算得到光干涉场的相位信息,从而通过单幅散斑干涉图像解算光干涉场的相位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相位检测技术相比节省了测量和计算时间,简化了测量系统结构,算法相对简单,达到快速相位检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转角 空间载波 时间相移 相位测量 数字散斑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移数字云纹测量系统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兵 方如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介绍了一种相位移数字云纹变形测量系统.测试系统采用CCD摄像系统记录光栅图像,控制采样的空间频率大约为光栅线密度的整数倍,对试件栅进行采样后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实现空间相位移及进行实时数字云纹条纹显示。
关键词 数字云纹 空间频率 相位移 云纹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军 沈丽娜 +1 位作者 常鸿森 李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7,65,共5页
设计并搭建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实验装置,用计算机控制空间光调制器产生实验所需物体,并且控制相关物体参量,完成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射式数字物体的全息记录和数字再现.实验结果表明相移数字全息方法优于一般数字全息... 设计并搭建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实验装置,用计算机控制空间光调制器产生实验所需物体,并且控制相关物体参量,完成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射式数字物体的全息记录和数字再现.实验结果表明相移数字全息方法优于一般数字全息,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方法具有物体数字化、物体参量可调、可实现动态物体等显著特点,为相移数字全息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数字全息 空间光调制器 数字物体 相移干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移相干涉仪的移相误差分析和测试
8
作者 左芬 刘兆栋 陈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76-81,共6页
分析研究了一种基于二维正交光栅分光的空间移相干涉仪的移相性能,指出移相器偏振片组中偏振单元的方位角偏差将直接产生2倍的移相误差,同时干涉图的空间一致性失调也会产生一定的移相误差.在根据原理方案搭建的实验系统中,分别采用测量... 分析研究了一种基于二维正交光栅分光的空间移相干涉仪的移相性能,指出移相器偏振片组中偏振单元的方位角偏差将直接产生2倍的移相误差,同时干涉图的空间一致性失调也会产生一定的移相误差.在根据原理方案搭建的实验系统中,分别采用测量4幅干涉图的对应消光位置法,以及作出干涉图同一行的光强拟合曲线之间的李萨茹图法,来测量出干涉图之间的实际移相量.结果表明,实验系统中经过空间一致性校准的干涉图之间的移相误差在±1.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空间移相 移相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涡旋相移技术的离面位移测量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海滨 孙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5-139,共5页
设计了基于光学涡旋相移技术的离面位移测量实验方案,实现了电子散斑干涉中相移的数字控制.该方法利用输入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中的叉形光栅产生涡旋光束,通过涡旋光束绕轴的旋转产生相移;同时,产生的涡旋光束又作为参考光与物光干涉.实验... 设计了基于光学涡旋相移技术的离面位移测量实验方案,实现了电子散斑干涉中相移的数字控制.该方法利用输入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中的叉形光栅产生涡旋光束,通过涡旋光束绕轴的旋转产生相移;同时,产生的涡旋光束又作为参考光与物光干涉.实验中,在物体发生离面位移前后依次输入四幅叉形光栅,产生相移步长为π/2的涡旋光束,利用CCD获得涡旋光与物光的干涉光场,从而获得离面位移场的包裹相位;再通过解包裹,获得物体离面变形的相位变化.光学涡旋相移法可应用于离面位移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光学涡旋相移 离面位移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频率评价磁流变抛光非球面中频误差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灏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7-919,1012,共4页
基于空间频率的概念,提出磁流变抛光非球面表面波像差的相移评价算法,根据位相与表面高度差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元件表面上各点的实际高度差.通过规划表面残余误差与抛光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能够有效消除表面残余误差的磁流变抛光工... 基于空间频率的概念,提出磁流变抛光非球面表面波像差的相移评价算法,根据位相与表面高度差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元件表面上各点的实际高度差.通过规划表面残余误差与抛光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能够有效消除表面残余误差的磁流变抛光工艺规范,制造成功在20 mm通光口径内面形精度达到20 nmRMS(均方根值)的非球面曲面.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为深入开展纳米精度磁流变抛光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 干涉检测 抛光 非球面 空间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化雷达的空域零相移干扰抑制极化滤波器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幻尧 李永祯 +2 位作者 刘勇 常宇亮 王雪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0-295,共6页
单极化雷达不具备极化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这对极化域抗干扰造成了根本性的困难。利用天线在空域扫描时对来波的空域极化调制效应,研究了单极化雷达回波信号的极化分解与极化参数等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一种空域零相移干扰抑制... 单极化雷达不具备极化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这对极化域抗干扰造成了根本性的困难。利用天线在空域扫描时对来波的空域极化调制效应,研究了单极化雷达回波信号的极化分解与极化参数等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一种空域零相移干扰抑制极化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干扰,而且不会造成目标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失真,实现了雷达相参处理和极化信息处理的兼容工作。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化 空域极化 干扰抑制极化滤波器 零相移 幅相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域采样相移干涉计量法测量微小位移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霞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空域采样实现相移干涉计量的新方法和实验演示装置。演示装置使用倾斜镜或阶梯镜作为相移器件,线阵CCD做为光学传感器。实验表明:此方法非常适用于测量快速变化的目标或动态过程,其测量精度与传统时域采样相移技术相当但... 提出了一种利用空域采样实现相移干涉计量的新方法和实验演示装置。演示装置使用倾斜镜或阶梯镜作为相移器件,线阵CCD做为光学传感器。实验表明:此方法非常适用于测量快速变化的目标或动态过程,其测量精度与传统时域采样相移技术相当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测量速度,而测量范围是离焦量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 倾斜镜 干涉计量法 空域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温度传感器原理
13
作者 寿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75-1877,共3页
为了让温度传感器在集成化全光控制中找到实现途径,提出一种基于非局域空间光孤子传输的温度传感器的理论方案.以铅玻璃作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传输介质,通过研究圆柱形铅玻璃中,中心入射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的相移问题,得出在环境温度0.3... 为了让温度传感器在集成化全光控制中找到实现途径,提出一种基于非局域空间光孤子传输的温度传感器的理论方案.以铅玻璃作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传输介质,通过研究圆柱形铅玻璃中,中心入射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的相移问题,得出在环境温度0.32℃的改变就可以引起孤子π相移的结论.此温度改变对相移的调制有望为基于干涉仪原理的温度传感器提供一个可行且灵敏度较高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孤子 相移 温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斑干涉的相位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莹雪 王永红 +2 位作者 高新亚 孙建飞 涂思琪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94,共6页
本文对几种基于散斑干涉方法的相位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包括时间相移法、空间相移法、空间载波相移法以及空间载波傅立叶变换法,分析和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时间相移法和空间载波傅立叶变换法进行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相位测量 空间相移 空间载波 傅立叶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空间抽样特性分析与测试
15
作者 张毅 张保民 柏连发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56,59,共4页
尽管自然场景热像的空间频率远小于其可见光图像 ,在凝视型红外焦平面空间积分抽样过程中 ,被探测场景的空间频率也往往要远高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单元重复频率的一半 ,这种欠抽样所产生的折叠混淆效应将严重地损害红外热图像的质量。... 尽管自然场景热像的空间频率远小于其可见光图像 ,在凝视型红外焦平面空间积分抽样过程中 ,被探测场景的空间频率也往往要远高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单元重复频率的一半 ,这种欠抽样所产生的折叠混淆效应将严重地损害红外热图像的质量。本文建立了空间积分抽样的相位理论模型 ,分析了该模型在空间积分抽样折叠混淆效应的消减 ,以及对中心布里渊区中真假频谱积分比的测试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 空间抽样 红外热图像 折叠混淆效应 频谱积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载波相移法用于全息CT测量气体温度场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希慧 焦春妍 李俊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2-414,共3页
为了能从干涉图像中快速识别相位,将空间载波相移法用于实时全息检测,以电热丝周围的气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次曝光法作了实时全息实验,获得两种干涉图像,结合全息CT技术,均得到了待测气体的温度场。研究结果经比较表明,该方法在实时全... 为了能从干涉图像中快速识别相位,将空间载波相移法用于实时全息检测,以电热丝周围的气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次曝光法作了实时全息实验,获得两种干涉图像,结合全息CT技术,均得到了待测气体的温度场。研究结果经比较表明,该方法在实时全息干涉测量中,不但可行,而且准确度高,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相位测量 全息干涉术 空间载波相移法 CT技术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测量系统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晓彤 田爱玲 +4 位作者 刘丙才 王红军 牛瑞 朱学亮 魏翔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4,共9页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空间不均匀性和边缘场效应导致调制后相位存在畸变,为提高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二次相位标定相移数字全息的测量方法。首先,基于斐索干涉系统,以反射式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为被...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空间不均匀性和边缘场效应导致调制后相位存在畸变,为提高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二次相位标定相移数字全息的测量方法。首先,基于斐索干涉系统,以反射式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为被测对象,对其灰度与相移量的关系进行一次标定,并测量畸变波前相位;然后,利用二维图像插值算法及灰度化算法,设计出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分辨率相等的畸变相位共轭灰度图;最后,将共轭灰度图加载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上,获得理想调制相位,达到二次相位标定的目的。构建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显微测量系统,对微透镜阵列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标定前后微透镜阵列纵向矢高的相对测量误差由3.08%减少到1.15%,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相移数字全息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相移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标定 相位重建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幅度相移键控调制的分层空间调制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云风 王磊 王志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7-123,共7页
针对空间调制(SM)算法频谱效率较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度相移键控(APSK)调制的分层SM(LSM)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发射天线进行分层,然后分别对每层发射天线进行SM映射,最后根据每层SM映射得到总的天线激活索引号和调制符号。为了进一... 针对空间调制(SM)算法频谱效率较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度相移键控(APSK)调制的分层SM(LSM)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发射天线进行分层,然后分别对每层发射天线进行SM映射,最后根据每层SM映射得到总的天线激活索引号和调制符号。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误比特率,以系统误比特率上界为目标函数给出了APSK内外环幅度比选择准则。此外,为了实现低复杂度的最大似然译码,接收端对激活天线索引号和调制符号进行独立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LSM算法对于任意发射天线数目都适用,并且可以灵活地调节激活天线个数;与分层空移键控算法相比,当频谱效率为8b/(s·Hz)时,2种算法的性能基本相似,但天线数量节省了12根,从而节约了硬件资源;与广义空间调制算法相比,当发射天线为3、5和6时,频谱效率提高了1b/(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调制 相移键控调制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制备结构的稳定性
19
作者 肖剑峰 施解龙 +1 位作者 陆君辉 孙伟胜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2-707,共6页
从制备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角度深入分析相位掩模法制备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各个环节.通过模拟和实验,验证了掩模板若干参数对制备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的影响,证实了光纤光敏性与曝光量的关系.在实验中就如何提高聚焦效果、如何稳定光纤... 从制备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角度深入分析相位掩模法制备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各个环节.通过模拟和实验,验证了掩模板若干参数对制备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的影响,证实了光纤光敏性与曝光量的关系.在实验中就如何提高聚焦效果、如何稳定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高精度、批量化制备温度稳定性光纤光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空间滤波 温度补偿 相位掩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非正交子载波的空频索引调制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媛 刘文龙 金明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1-197,共7页
广义空频索引调制(generalized space and frequency index modulation,GSFIM)技术的提出显示了其相比传统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更优的系统性能。然而,GSFIM有着较复杂的系统结构以及高复杂度的检测器。讨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频... 广义空频索引调制(generalized space and frequency index modulation,GSFIM)技术的提出显示了其相比传统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更优的系统性能。然而,GSFIM有着较复杂的系统结构以及高复杂度的检测器。讨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频索引调制技术,即基于频率正交幅度调制(frequency and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FQAM)/频相移键控(frequency and phase shift keying,FPSK)的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技术,其大大简化了系统结构。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出了结合非正交子载波的FQAM/FPSK-SM。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参数配置下,通过调整压缩系数,非正交FQAM/FPSK-SM系统不仅能够带来频谱效率的提升,而且能够在发送速率相同的前提下达到与正交系统基本相同的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单位带宽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空频索引调制技术 频谱效率 非正交FQAM/FPSK-SM 单位带宽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