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6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d Load Transport Rate in Scouring and Armoring Process of Non-uniform Sediment River Bed
1
作者 LI Wenping CAO Shuyou LIU Xingnian(State Key Lab.of Hydraulics and Mountain River Eng.,Sichuan Univ.,Chengdu 610065,China)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86-88,共3页
Flum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bed load transport rate during rive bed scouring and ar- moring.A theoretic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linking the transport rate to the probability of incipient motion of non-... Flum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bed load transport rate during rive bed scouring and ar- moring.A theoretic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linking the transport rate to the probability of incipient motion of non-uniform sediment is solved.The transport rate is shown to decrease exponentially with time,according to the theory,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load scouring and armoring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蓄池水力自清系统放空冲洗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睿 何琪 +4 位作者 徐旭 冯建刚 徐辉 张欣 施烨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3,77,共8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调蓄池水力自清系统放空冲洗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闸门开启时长和储水室水位高度变化对放空冲洗水流流动特性及调蓄池底部沉积物冲洗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构建了冲刷率与储水高度的非线性回归拟合...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调蓄池水力自清系统放空冲洗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闸门开启时长和储水室水位高度变化对放空冲洗水流流动特性及调蓄池底部沉积物冲洗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构建了冲刷率与储水高度的非线性回归拟合公式。结果表明:放空冲洗的水流最大平均流速随闸门开启时长增加而减小、随储水高度增加而增大,放空冲洗水流的速度衰减主要发生在廊道前半段,放空冲洗后的廊道沉积物冲刷形态呈U形分布;放空冲洗的冲刷率随闸门开启时长增加而减小,在1.5 m储水高度下,当闸门开启时长由10 s增加至20 s时,冲刷率由46.27%减小为35.23%;放空冲洗的冲刷率随储水高度增加而增大,在闸门开启时长10s下,当储水高度由0.5m增加至2m时,冲刷率由4.83%增大到5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池 水力自清系统 放空冲洗 冲刷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流条件下三桩基础局部冲刷数值模拟
3
作者 刘钦 赵红宇 +4 位作者 余冰茜 张宁 王哲 刘磊 黄坤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9,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水流攻角和桩间距对三桩局部冲刷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OW-3D,对恒流条件下砂质海床上等边三角布置的三桩基础进行了局部冲刷数值模拟。利用动量守恒方程、重整化群k-ε模型以及推移质和悬移质方程分别建立起... 为研究不同水流攻角和桩间距对三桩局部冲刷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OW-3D,对恒流条件下砂质海床上等边三角布置的三桩基础进行了局部冲刷数值模拟。利用动量守恒方程、重整化群k-ε模型以及推移质和悬移质方程分别建立起水动力模型和泥沙冲刷模型,用于模拟桩周的流场和局部冲刷。在进行数值模拟之前,利用冲刷试验对水动力模型和泥沙冲刷模型进行了验证,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本文详细讨论了特定桩间距和水流攻角下三桩周围的局部冲刷特性。结果表明:三桩基础的局部冲刷存在着最优桩间距、最不利桩间距和最不利水流攻角。为减小局部冲刷对基础的影响,在三桩及多桩基础的设计施工中,应当根据水流方向合理选择各桩位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三桩基础 局部冲刷 冲刷特性 桩间距 水流攻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河床地形对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
4
作者 魏松 戴齐超 +2 位作者 章飞凡 肖淑霞 陈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3,共10页
河道内采砂、疏浚、筑坝等人类活动所形成高低起伏的河床地形改变了河道水流流态,会威胁下游桥梁基础安全,但河床地形对桥梁基础局部冲刷影响的研究甚少。采用概化的平床、凹床和凸床3种墩前河床地形,考虑凹凸河床地形尺寸、与桥墩间距... 河道内采砂、疏浚、筑坝等人类活动所形成高低起伏的河床地形改变了河道水流流态,会威胁下游桥梁基础安全,但河床地形对桥梁基础局部冲刷影响的研究甚少。采用概化的平床、凹床和凸床3种墩前河床地形,考虑凹凸河床地形尺寸、与桥墩间距离、来水流速等因素,进行室内水槽试验,就河床地形对下游桥墩墩周局部冲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平床相比,凹床使得墩前水平流速梯度减小、凸床则增大;凹床及凸床地形均导致墩周局部冲刷进程加快、冲刷程度加剧;凹床及凸床地形对墩前流速分布和墩周冲刷坑形态的影响程度与地形相对高度呈正相关、与地形变化点和桥墩间距离呈负相关。基于试验数据,得到考虑地形因素的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提出了上游河床地形影响桥墩局部冲刷界限距离的概念及预测方法,可为实际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地形 局部冲刷 模型试验 冲刷深度 地形影响界限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护圈减小斜交多桥墩的局部冲刷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齐洪亮 潘玲玲 +2 位作者 张雪 王晶 王茂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5,共10页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单幅双墩和双幅四墩的布设形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利用透水护圈对前排桥墩防护时,与水流斜交布设时斜交角度对其余桥墩局部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角度增加,前排桥墩的局...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单幅双墩和双幅四墩的布设形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利用透水护圈对前排桥墩防护时,与水流斜交布设时斜交角度对其余桥墩局部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角度增加,前排桥墩的局部冲刷变化不大,后排桥墩的局部冲刷逐渐增加。当斜交角度较小时,前排桥墩的防护对后排桥墩有明显的遮蔽作用。当斜交角度大于30°时,前排桥墩的防护对后排桥墩的遮蔽作用基本消失,单幅双墩布设时后排桥墩最大冲深大于前排桥墩。双幅四墩布设时,对第2和第3个桥墩局部冲刷有一定的减冲效果,但会加剧第4个桥墩的局部冲刷。因此,建议多桥墩的布设角度不宜超过30°,否则须对最下游的桥墩进行防护。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前排桥墩利用护圈防护后,桥墩两侧绕流流速明显降低,其下游的遮蔽范围明显增大,遮蔽作用显著增加。随着斜交夹角的增加,前后排桥墩的绕流叠加效应导致后排桥墩的墩侧流速和河床切应力增加,使其局部冲刷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护圈 局部冲刷 冲刷防护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护圈对复合式基础的冲刷防护研究
6
作者 刘红军 李祺恒 +1 位作者 朱成浩 杨金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2,共7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复合式基础的多孔护圈,利用Flow-3D软件研究了单向流作用下护圈宽度、厚度、孔洞结构对基础周围水流情况、冲刷坑形态、冲刷时程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多孔护圈宽度可以降低桩前马蹄形漩涡的强度,减少基础...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复合式基础的多孔护圈,利用Flow-3D软件研究了单向流作用下护圈宽度、厚度、孔洞结构对基础周围水流情况、冲刷坑形态、冲刷时程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多孔护圈宽度可以降低桩前马蹄形漩涡的强度,减少基础附近的涡旋结构;提升多孔护圈厚度可以削弱尾涡强度,致使沉积物在基础下游形成淤积;孔洞结构可以扰乱护圈附近的水流边界层,减小基础周围的局部冲刷。其中,护圈厚度对多孔护圈冲刷防护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护圈厚度由2 mm提升至3 mm,基础附近最大冲刷深度减少29.08%,冲刷开始的时间延迟近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护圈 Flow-3D软件 局部冲刷 冲刷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共同作用下跨海大桥倾斜桥墩水动力特性
7
作者 李芬 朱超群 +2 位作者 周厚正 朱昕悦 孙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15-3424,共10页
跨海大桥桥墩时刻受到水流和波浪的冲刷作用,桥墩周围水流环境复杂,基础易出现局部冲刷,可能危及桥梁安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开源软件OpenFOAM开展圆端形桥墩绕流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倾斜... 跨海大桥桥墩时刻受到水流和波浪的冲刷作用,桥墩周围水流环境复杂,基础易出现局部冲刷,可能危及桥梁安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开源软件OpenFOAM开展圆端形桥墩绕流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倾斜角度和长宽比(L/D)条件下的桥墩周围流场发展过程,涡流发展情况以及荷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波流作用下,桥墩后方形成对称分布的涡旋并呈周期性变化。一个周期内,当波谷传递到桥墩时,后方尾涡区范围增大,涡旋不断变大并向后移动,在波峰到达桥墩前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消散;随着向下游倾斜的角度增大,斜墩趋向于流线形,尾涡减小,桥墩所受水平荷载减小;随着长宽比增大,桥墩后方的尾涡区范围减小,水平荷载增大。在长宽比为1~3,倾斜角度为-30°~30°范围内,当长宽比为1,倾斜角度为10°时桥墩所受荷载最小,该结果可为跨海大桥桥墩冲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耦合作用 倾斜桥墩 局部冲刷 OPEN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桥梁冲刷防护策略的典型案例与特征分析
8
作者 梁发云 金乐文 +1 位作者 王琛 孙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我国古代桥梁工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各地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服役状态和自然条件演化导致现存古桥性能衰减,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古桥损毁案例频发,古桥的保护迫在眉睫。统计资料显示,在古代桥梁服役期间... 我国古代桥梁工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各地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服役状态和自然条件演化导致现存古桥性能衰减,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古桥损毁案例频发,古桥的保护迫在眉睫。统计资料显示,在古代桥梁服役期间,冲刷是限制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对桥梁基础和整体结构的长期危害不容忽视。现存古桥在其建设时期,根据不同的水文及地质条件,结合对冲刷现象的定性认识,提出并运用了一些防护措施。选取了三个代表性现存古桥案例,分析了其采用的分水尖、抛石基础和排桩等防护措施,结合目前的冲刷发生与演化的判断准则,分析其作用机理与防护效益。进一步从御灾种类、适用范围和服役性能三方面因素提出保护效益指数,并通过服役性能指数完善了冲刷演化判断模型,对古代桥梁的保护修缮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桥梁工程 基础冲刷 水毁防护 保护效益指数 保护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黄河上中游重点水库联合排沙效果及河道影响分析
9
作者 任智慧 任伟 +2 位作者 王婷 马怀宝 贾梦豪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5-51,共7页
2024年9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等黄河上中游重点水库进行联合排沙运用,历时16 d,取得了较好的排沙减淤效果。沙坡头、青铜峡、海勃湾、万家寨和龙口5座水库合计排沙15 261万t,库区合计冲刷6 692万t,联合排沙比为178... 2024年9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等黄河上中游重点水库进行联合排沙运用,历时16 d,取得了较好的排沙减淤效果。沙坡头、青铜峡、海勃湾、万家寨和龙口5座水库合计排沙15 261万t,库区合计冲刷6 692万t,联合排沙比为178.1%;青铜峡、海勃湾水库坝前段冲刷剧烈,为今后库区减淤提供了有利的边界条件;万家寨水库实现了年度泥沙冲淤平衡,有效延缓了库区淤积。这表明,利用上游水库蓄水实施联合排沙运用,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为平枯水年份水库减淤提供了新的调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排沙 水库调度 冲淤 黄河上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作用下裙式吸力锚基础的冲刷特征研究
10
作者 刘红军 郭子贤 +1 位作者 于雅琼 朱成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90,共11页
裙式吸力锚是一种有着施工方便,抗冲刷性能强等优点的新型海上风机基础型式。本文通过室内波流水槽冲刷试验,将裙式吸力锚模型安装在平底砂床中,改变波流条件,记录冲刷发展的过程与冲刷坑的形态特征,并就冲刷发展规律受到不同波流因素... 裙式吸力锚是一种有着施工方便,抗冲刷性能强等优点的新型海上风机基础型式。本文通过室内波流水槽冲刷试验,将裙式吸力锚模型安装在平底砂床中,改变波流条件,记录冲刷发展的过程与冲刷坑的形态特征,并就冲刷发展规律受到不同波流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如下:当流速增加或淹没率减小时,冲刷范围增大,冲刷发展加快,准平衡阶段冲刷深度与淤积高度增加。得到了预测不同的基础高度(淹没率)下基础周围冲刷深度历时发展规律。波高增大时,随着试验从清水冲刷阶段发展到动床冲刷阶段,最大冲刷深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淤积高度始终增加。增加相对流速会使冲刷加剧,增加速率先提升再降低。基础前方冲刷坑为“倒勺状”,基础两侧对称出现沙丘,基础后方有马蹄状淤积沙丘。流速增加或淹没率减小时,基础前方冲刷坑,后方淤积沙丘的尺度都会增大。筒裙结构能较好地发挥抗冲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裙式吸力锚 波流作用 冲刷深度 冲刷坑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砂混凝土基层配合比的优化与抗冲刷性能
11
作者 刘宏富 谭方灵 +2 位作者 叶润鑫 蔡军 黄云涌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8-525,共8页
为了提升无砂混凝土基层材料的抗冲刷特性,以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和抗压回弹模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无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开展了冲刷试验,分析了冲刷时间、冲刷频率和冲击强度对无砂混凝土抗冲刷性能的影响,揭示... 为了提升无砂混凝土基层材料的抗冲刷特性,以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和抗压回弹模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无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开展了冲刷试验,分析了冲刷时间、冲刷频率和冲击强度对无砂混凝土抗冲刷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无砂混凝土经过不同冲刷条件后强度和模量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无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级配Ⅰ、水灰比0.35和目标孔隙率18%;相较于水泥稳定碎石而言,无砂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力学特性和抗冲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砂混凝土 响应面法 配合比 抗冲刷性能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组合作用的大间距群桩基础冲刷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杨则英 孙芮 +5 位作者 毕传龙 薛洪野 段蓉蓉 王成赫 曲植霖 高庆水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8,共14页
为研究波流作用下大桩间距群桩基础的冲刷发展过程和冲刷特性,以青岛近海某群桩基础为原型,开展恒定流和波流工况下多种桩间距的群桩模型水槽试验,得到桩周孔压响应和冲深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三维扫描仪绘制了冲刷坑地形云图,揭示不同... 为研究波流作用下大桩间距群桩基础的冲刷发展过程和冲刷特性,以青岛近海某群桩基础为原型,开展恒定流和波流工况下多种桩间距的群桩模型水槽试验,得到桩周孔压响应和冲深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三维扫描仪绘制了冲刷坑地形云图,揭示不同桩间距(G/D)和弗劳德数(Fr)对冲刷坑形态的影响;并利用Flow3D软件模拟群桩波流冲刷发展过程。最后,建立考虑波流条件、泥沙特性及群桩布置形式等因素的最大冲刷深度预测公式,并利用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波流作用下群桩周围孔压响应具有显著时空差异;波流最大冲刷深度明显大于恒定流,且随着G/D的增大而减小;G/D较大时各桩周围表现为独立冲刷坑;群桩下游形成两条沙脊,且当G/D越小、Fr越大时沙脊越明显;预测公式在试验数据集和模拟验证集上表现良好,R~2分别为0.996和0.994,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波流冲刷 模型试验 群桩基础 冲刷坑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坡面产流产沙与氮磷流失特征
13
作者 张艺 田昌园 +4 位作者 汪文 李嘉宁 汪军红 张晓霞 查同刚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0,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坡度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径流冲刷对坡面产流产沙和氮磷流失的影响,以期为皖西大别山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江子河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裸地、草地、茶园、林地和竹... [目的]探究不同坡度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径流冲刷对坡面产流产沙和氮磷流失的影响,以期为皖西大别山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江子河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裸地、草地、茶园、林地和竹林)的15°和20°坡面进行野外原位放水冲刷试验,基于该区域多暴雨的特点,设置冲刷流量为9 L/min,以探究坡面产流产沙和养分流失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的响应。[结果]①在放水冲刷过程中,15°坡面产流稳定时,平均产流率表现为:裸地>茶园>草地>林地>竹林,20°坡面产沙率表现为:裸地>草地>茶园>林地>竹林;相较于15°,在20°坡面除裸地产流率有明显增加以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变化不明显;当坡面产沙稳定时,20°坡面产沙率略高于15°坡面,且均表现为:裸地>茶园>草地>竹林>林地;②20°坡面的TN,TP流失量相较于15°坡面流失量略有增加,在同一坡度条件下,TN,TP流失规律为:茶园>裸地>竹林>草地>林地。③整个冲刷过程中,径流对全氮贡献率较高,泥沙对全磷的贡献率相对较高。[结论]在皖西大别山区扩大竹林面积能有效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在面源污染防治中,应对茶园进行重点管理,以减少氮磷等养分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大别山 冲刷试验 坡面产流产沙 养分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东部海域渐新世分支海底峡谷的三维地震表征及沉积演化
14
作者 李想 王毕文 钟广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9,共13页
前人对海底峡谷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大中型海底峡谷,对于峡谷头部小型分支峡谷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研究新西兰南岛东部陆坡邦蒂海底峡谷头部渐新世埋藏分支峡谷的地震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通过地震层序分析,在渐... 前人对海底峡谷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大中型海底峡谷,对于峡谷头部小型分支峡谷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研究新西兰南岛东部陆坡邦蒂海底峡谷头部渐新世埋藏分支峡谷的地震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通过地震层序分析,在渐新统地层内识别出7个地震层序界面,据此将渐新统划分为6个地震层序。以层序为单位,开展地震沉积单元分析,识别出冲坑列、U型谷及开放陆坡三种沉积单元。冲坑列由多个冲坑呈串珠状顺坡排列,解释为超临界浊流成因底形,其形成经历了从侵蚀型周期阶坎到部分沉积型周期阶坎的演化,解释为断续型分支峡谷,代表了分支峡谷的早期形态。U型谷平面上表现为平直的顺坡分布的线状凹槽,内部被浊流-半远洋交互沉积及少量碎屑流沉积充填,解释为平直型分支峡谷。开放陆坡位于冲坑列和U型谷之间及以外区域,以近平行反射为特征,内部发育多边形断层,解释为细粒半远洋沉积。断续型分支峡谷呈幕式发育,随时间推移冲坑数逐期减少并被细粒沉积充填;平直型分支峡谷上游表现出一定幅度的侧向迁移,下游则以垂向加积为主。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及陆坡坡度对峡谷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分支海底峡谷 冲坑 周期阶坎 邦蒂海底峡谷 新西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大直径吸力桶基础冲刷数值模拟
15
作者 管友海 杨照辉 +3 位作者 梁开新 刘欣 吕环宇 刘少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了探究波流耦合作用下不同工况时大直径吸力桶基础的冲刷坑形态及最大冲刷坑深度,基于福建省某海域项目典型海域水文地质资料,采用Flow-3D软件开展大直径吸力桶基础冲刷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系统研究吸力桶基础的冲... 为了探究波流耦合作用下不同工况时大直径吸力桶基础的冲刷坑形态及最大冲刷坑深度,基于福建省某海域项目典型海域水文地质资料,采用Flow-3D软件开展大直径吸力桶基础冲刷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系统研究吸力桶基础的冲刷特性,基于国外学者提出的简化模型,提出了满足实际工程安全要求的冲刷坑简化计算模型。结果表明:(1)吸力桶基础冲刷坑深度与水流、波高、露出土体高度、桶径、尺寸比成正比;(2)实际工程中吸力桶基础均采用变截面形式,使吸力桶基础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3)波流耦合作用下引起的吸力桶基础冲刷深度和冲刷宽度更大,冲刷发展更为迅速,最大冲刷深度大于仅波浪或水流作用下的深度,但发展到冲刷平衡稳定的时间要略慢于水流作用工况;(4)波流耦合作用下不同工况的吸力桶基础冲刷深度与时间具有较强的指数型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海上风电大直径吸力桶基础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桶基础 局部冲刷 波流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地壕扬水灌区总干渠泥沙输移特性及冲淤平衡分析
16
作者 李超 丁峰 +2 位作者 楼瀛 梁雅祺 邵永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66,73,共8页
引黄扬水灌区渠道泥沙淤积问题是影响灌区正常运行及安全的瓶颈,研究入渠泥沙特性及输移规律,确定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渠道冲淤,是解决灌区渠道泥沙淤积问题的关键。分析了麻地壕扬水灌区不同灌水期入渠泥沙粒径及含沙量沿程变化,讨论了... 引黄扬水灌区渠道泥沙淤积问题是影响灌区正常运行及安全的瓶颈,研究入渠泥沙特性及输移规律,确定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渠道冲淤,是解决灌区渠道泥沙淤积问题的关键。分析了麻地壕扬水灌区不同灌水期入渠泥沙粒径及含沙量沿程变化,讨论了不同理论下泥沙的起动流速和水流挟沙力。利用水沙输移模型,模拟了不同泥沙颗粒级配-含沙量-流量条件下总干渠的冲淤平衡点。结果表明:(1)总干渠悬移质粒径<100μm的泥沙占总含量的75%以上,水泵的抽吸和扰动作用导致泵站前池附近河道底泥进入总干渠。(2)水泵能量的输入导致总干渠含沙量沿程先升高后下降,相比于其他公式,张罗号起动流速公式和张红武挟沙力公式更适用于该灌区渠道泥沙输移水力计算,来沙中值粒径d50≥90μm时,现状输水流量和边界条件下渠道易发生淤积。(3)通过对不同泥沙颗粒级配、含沙量、流量下渠道冲淤过程的模拟,确定出17个冲淤平衡点。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该灌区总干渠泥沙冲淤过程机理,为解决渠道淤积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水灌区 泥沙输移 冲淤平衡 数值模拟 水流挟沙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流能水轮机三脚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演变特性
17
作者 张继生 来嘉豪 +1 位作者 林祥峰 邓绪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3,共8页
基于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潮流能水轮机三脚桩基础的局部冲刷特性,探讨了整机工况下基础安装角和水流强度对潮流能水轮机三脚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演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大,三脚桩基础3根桩柱周围冲刷速率和最... 基于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潮流能水轮机三脚桩基础的局部冲刷特性,探讨了整机工况下基础安装角和水流强度对潮流能水轮机三脚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演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大,三脚桩基础3根桩柱周围冲刷速率和最大冲刷深度均增大,最大冲刷深度发生在桩柱迎流面;三脚桩基础的冲刷发展状况随基础安装角的变化而改变,基础安装角为30°时冲刷最为剧烈,0°时上游桩柱冲刷较小,30°时单独位于一侧的桩柱冲刷速率最快,60°时上游桩柱冲刷深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三脚桩 基础安装角 水流强度 潮流能水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潮急流跨海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研究
18
作者 李有为 肖苡辀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2,共9页
跨海桥梁基础冲刷问题极为复杂,探究各个建设阶段中的床面冲刷情况,对于预防桥梁由于冲刷造成的损坏至关重要。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建)南航道桥主墩基础为例,针对桩基施工与承台施工的不同阶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原... 跨海桥梁基础冲刷问题极为复杂,探究各个建设阶段中的床面冲刷情况,对于预防桥梁由于冲刷造成的损坏至关重要。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建)南航道桥主墩基础为例,针对桩基施工与承台施工的不同阶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原位测量3种手段进行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的研究,分析了各阶段的冲刷特性和水力特性。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测测量数据基本吻合;桩基施工阶段期间,粉砂层已被冲刷掉,当前泥面主要由更难以被冲刷的淤泥质土构成;在大桥基础冲刷过程中,70%的冲刷深度出现在冲刷初期的30%时间内;围堰减小了床面切应力的整体变化范围,降低了周边水流流速,并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形成了淤积区;围堰安装后,预测将进一步冲刷4 m,使冲刷深度和范围增加约30%,这将超出桩基设计的冲刷深度,影响其承载能力,需采取预防或保护措施以免受进一步冲刷。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跨海大桥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潮急流 跨海桥梁基础 局部冲刷 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 原位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棉针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单舟航 赵春磊 +1 位作者 余圆圆 王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1,共4页
考察了3种新型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助剂复配在棉针织物酶法精练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聚半乳糖醛酸酶S可用于棉织物精练加工,在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下,棉针织物的毛效12.0 cm,水滴润湿时间小于1 s,果胶去除率为96.20%,精练效果达到了常规处理... 考察了3种新型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助剂复配在棉针织物酶法精练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聚半乳糖醛酸酶S可用于棉织物精练加工,在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下,棉针织物的毛效12.0 cm,水滴润湿时间小于1 s,果胶去除率为96.20%,精练效果达到了常规处理的水平,且织物强力损伤小,质量损失率低。酶精练棉织物进一步漂白后的白度和润湿性优于漂白后的碱精练织物,且前者强力相比后者损失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练 聚半乳糖醛酸酶 棉针织物 工艺优化 润湿性 强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水冲刷对水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宏亮 罗冉 +3 位作者 刘夕奇 雷乐乐 翁磊 吴龙骥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7-423,共7页
为研究动水冲刷对水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动水冲刷后留存浆液形成的结石体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通过核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结石体的微观结构,结合微观结构讨论了动水冲刷对水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动... 为研究动水冲刷对水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动水冲刷后留存浆液形成的结石体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通过核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结石体的微观结构,结合微观结构讨论了动水冲刷对水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动水冲刷导致注浆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下降,且随着水流速度增加,衰减程度愈加显著。同时,留存浆液结石体的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均有所降低,当水流速度达到1.0 m/s时,留存浆液结石体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此外,留存浆液结石体中的微孔数量显著增加,这是其力学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注浆材料在动水冲刷环境中的真实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材料 水泥浆液 动水冲刷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