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y indexes identifying approach of weapon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s effectiveness integrating Bayes method and dynamic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Jingru FANG Zhigeng +1 位作者 YE Feng CHEN D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482-1490,共9页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tage and(extremely)small sampl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of key effectiveness indexes of weapon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s(WESoS),a Bayesian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tage and(extremely)small sampl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of key effectiveness indexes of weapon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s(WESoS),a Bayesian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d inference model for system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indexes based on dynamic grey incidence is proposed.The method uses multi-layer Bayesian techniques,makes full use of historical statistics and empirical information,and determines the Bayesian estima-tion of the incidence degree of indexes,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he difficulties of small sample size of effectiveness indexes and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incidence rules between indexes.Sec-ondly,The method quantifies the incid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aluation indexes and combat effectiveness based on Bayesian posterior grey incidence,and then identifies key syste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es.Finally,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 case of screening key effectiveness indexes of a missile defensive system,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fuse multi-moment information and extract multi-stage key indexes,and has good data extraction capability in the case of small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pon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s(WESoS) effectiveness index system effectiveness key index Bayes theo-rem grey incidence analysis (extremely)small samp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steady flow in small diameter helical grafts
2
作者 Tinghui Zheng2,Yubo Fan1,Weizhong Wang2,Wentao Jiang2,Xiaoyan Deng1(1.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Medical Engineering,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China 2.Department of Applied Mechan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Chin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40-41,共2页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diameter arterial grafts is limited due to the fact of relatively poor long-time patency which is caused by thrombosis formation in the short term and intimal hyperplasia(IH) in the mediu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diameter arterial grafts is limited due to the fact of relatively poor long-time patency which is caused by thrombosis formation in the short term and intimal hyperplasia(IH) in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Thrombosis,obstructing the flow of bl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steady flow in small diameter helical grafts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驱动小型管道机器人设计及其应用
3
作者 刘均波 朱新民 +1 位作者 王立梅 毕雅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66-969,共4页
针对在管道施工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由于管道排布密度大、管径小、长距离、湿滑、坡度起伏等因素造成的管道焊接内检、管内清理、焊口补漆、工程终检等很难或无法实现等问题,设计开发并优化了一种新型全驱动管道机器人平台结构,通过设计... 针对在管道施工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由于管道排布密度大、管径小、长距离、湿滑、坡度起伏等因素造成的管道焊接内检、管内清理、焊口补漆、工程终检等很难或无法实现等问题,设计开发并优化了一种新型全驱动管道机器人平台结构,通过设计改进控制系统,设计小体积动力单元及架体结构,成功研制出体积小、适合小管径的驱动单元,有效提高了管道机器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在复杂管道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机动性与操控性能,能够实现对任意坡度的小口径管道进行全面检测与维护,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管道 管道机器人 机器人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制冷系统小管径替代技术对充注量减少的计算分析
4
作者 刘业凤 丁民淅 +4 位作者 罗志鹏 钟海辉 李洁 张华 张天娇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7,共5页
R32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在家用空调、工商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R32的安全等级为A2L,具有弱可燃性,需要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要减少R32充注量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其中小管径替代技术是减少其充注量的有效方法。为... R32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在家用空调、工商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R32的安全等级为A2L,具有弱可燃性,需要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要减少R32充注量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其中小管径替代技术是减少其充注量的有效方法。为了预测R32制冷系统采用小管径对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比较7种空泡系数模型对2个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并基于准确度最高的模型联合其他关联式建立新模型,计算出管径减小后不同制冷量下对R32充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ughmark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最佳充注量最为接近,与2个系统的相对误差分别是27.2%和18.0%;通过新模型计算得出在制冷量为5、7.5、12.5 kW时,制冷系统管径由7 mm变成5 mm后,R32充注量分别减少33.2%、32.0%和30.9%,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2 小管径 充注量 空泡系数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缺陷响应空间补偿的多模式超声全聚焦复合成像及应用
5
作者 焦敬品 梁士通 +2 位作者 李晨旭 齐高君 岳大庆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183,共11页
因奥氏体不锈钢小径管壁厚较小,超声波在其界面多次反射和模式转换产生的多次回波导致相控阵成像中产生大量伪像,严重影响缺陷的识别。为解决所选超声波模式类型、数量及其幅值空间差异性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响应空间... 因奥氏体不锈钢小径管壁厚较小,超声波在其界面多次反射和模式转换产生的多次回波导致相控阵成像中产生大量伪像,严重影响缺陷的识别。为解决所选超声波模式类型、数量及其幅值空间差异性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响应空间补偿的多模式超声全聚焦复合成像方法。建立了缺陷空间响应模型,对模型获取的全矩阵数据进行多模式成像,与CIVA仿真软件的成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各模式成像结果中缺陷位置附近的最大强度值作为缺陷响应值进行对比,缺陷响应模型与仿真的计算结果误差仅在±3 dB以内。并研究了不同模式成像敏感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了适合不同模式的空间补偿参数。利用校准后的所有直接模式和半跨模式对仿真数据进行复合成像,相较于单模式成像以及直接相加复合成像,基于缺陷响应空间补偿的复合成像方法在缺陷处具有更高缺陷幅值以及更低的伪像幅值,且在不同位置的圆孔缺陷成像结果中均未出现伪像。在此基础上,将所提方法应用于裂纹与气孔缺陷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模式成像,基于缺陷响应空间补偿的复合成像方法可以很好地抑制伪像并提高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小径管 缺陷响应 多模式 全聚焦成像 复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结构损伤涡流热成像检测技术研究
6
作者 郑文培 孙小茹 王梓凯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102,共11页
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焊缝处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在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焊缝受力复杂,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产生疲劳裂纹,导致泄漏甚至爆炸事故,小口径接管的结构损伤检测对压力容器安全服役具有重要的意义。涡流热成像技术可远距离检测... 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焊缝处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在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焊缝受力复杂,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产生疲劳裂纹,导致泄漏甚至爆炸事故,小口径接管的结构损伤检测对压力容器安全服役具有重要的意义。涡流热成像技术可远距离检测大视野范围内的物体,特别适合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这类结构复杂的对象。基于涡流热成像技术对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进行损伤检测,针对接管尺寸小、结构复杂的特点设计了新型线圈。利用SolidWorks构建小口径接管和线圈模型,采用COMSOL进行电磁-热耦合模拟分析,研究在弧形双线圈的激励下小接管焊缝缺陷周围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线圈的适配性。模拟中探究相贯线扫描模式的热像方法,实现缺陷信号在相贯线维度的智能检测,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缺陷长度的定量检测。同时,利用实验模拟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在弧形双线圈激励下,仿真结果表明缺陷区域与非缺陷区域的温度差最大可达10℃,而在实际测试中约为5℃,均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尺寸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 涡流热成像检测 激励线圈 焊缝缺陷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残余应力和硬度影响的齿轮弯曲疲劳寿命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鹏博 陈勇 +4 位作者 尤晖 周兴云 李光鑫 武一民 刘祥环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0,共8页
为研究残余应力和硬度对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以渗碳热处理20MnCrS5钢制齿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复合小径喷丸强化处理,进而实现同一材料的齿轮具有不同硬度和残余应力状态。以最大主应变准则为基础,分别引入残余应力影响项以及残余应力... 为研究残余应力和硬度对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以渗碳热处理20MnCrS5钢制齿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复合小径喷丸强化处理,进而实现同一材料的齿轮具有不同硬度和残余应力状态。以最大主应变准则为基础,分别引入残余应力影响项以及残余应力-硬度耦合影响项建立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喷丸齿轮弯曲疲劳试验确定最优残余应力影响系数和修正系数,对比两种模型的寿命预测精度;通过未喷丸齿轮弯曲疲劳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单一考虑残余应力影响时,残余应力影响系数最优值为0.09,模型可实现较高的寿命预测精度。同时考虑残余应力和硬度影响,修正系数最优值为0.04,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MnCrS5渗碳齿轮 弯曲疲劳 复合小径喷丸 寿命预估 最大主应变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机组换热管小管径化的结垢风险分析
8
作者 李钰涵 詹飞龙 +7 位作者 丁国良 骆名文 岳宝 李丰 李宁 邵艳坡 马超 张欢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冷水机组中的换热管采用水作为工作介质,长期运行时水中的钙离子等盐分会析出并形成水垢,导致传热性能出现衰减;而冷水机组中小管径换热管的应用,可能会导致结垢问题更加突出。通过设计搭建加速结垢实验台并选取典型的结垢测试工况来对... 冷水机组中的换热管采用水作为工作介质,长期运行时水中的钙离子等盐分会析出并形成水垢,导致传热性能出现衰减;而冷水机组中小管径换热管的应用,可能会导致结垢问题更加突出。通过设计搭建加速结垢实验台并选取典型的结垢测试工况来对照分析常规尺寸换热管和小管径换热管的结垢特性。常规尺寸换热管选7 mm光管,小管径换热管选5 mm光管,结垢测试工况包括:循环水入口温度60℃、流速1 m/s、成垢溶液质量浓度800 mg/L、测试时间0~400 h。5 mm光管与7 mm光管相比,总结垢量增加了39.5%,结垢达到稳定所需时间缩短了17.6%,表明管径小型化后的管内结垢量更大、结垢速率更高。5 mm光管和7 mm光管结垢后的传热系数分别下降12.5%和9.7%,压降分别增加50.6%和10.4%,表明小管径换热管结垢后的传热性能恶化更严重。通过解剖发现5 mm管内结垢层为更紧密的片层状结构,相比于7 mm管更难去除,因此对于冷水机组推广小管径换热管的应用需要重点关注结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小管径 加速结垢 析晶污垢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施工安全装备检测算法
9
作者 杨晨 章翔峰 姜宏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142,147,共6页
为解决多尺度、小目标场景下施工安全装备检测模型精度低、漏检率高、实时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的轻量化施工安全装备检测模型YOLOv8-SFFStar。首先,该模型采用轻量化的StarNet主干网络,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存储体积。其次,引... 为解决多尺度、小目标场景下施工安全装备检测模型精度低、漏检率高、实时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的轻量化施工安全装备检测模型YOLOv8-SFFStar。首先,该模型采用轻量化的StarNet主干网络,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存储体积。其次,引入C2f_Star模块,对模型进一步轻量化,并平衡检测精度。最后,通过设计尺度特征融合(SFF)模块构建全新的特征金字塔,提高多尺度和小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同时优化尺度间特征融合。在自建数据集上,mAP@0.5相较于基准模型提升了3.5%,而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只有2359024和7.1 GB,分别降低了21.5%和12.3%。将改进模型部署至移动端设备中,进行实际效果检测,证明了改进后模型的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小目标 安全装备检测 YOLOv8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约束补强的软散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新方法
10
作者 陈丽俊 陈建勋 +3 位作者 翟阳 王智佼 张立鑫 罗彦斌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70,共16页
为有效控制软散围岩隧道变形,结合软散围岩特性和施工工艺,分析了软散围岩隧道荷载来源,确定了软散围岩隧道大变形控制原则,提出了“加强初期支护拱脚约束,同时增设拱部额外约束”的隧道变形控制思路;建立了考虑局部约束补强的初期支护... 为有效控制软散围岩隧道变形,结合软散围岩特性和施工工艺,分析了软散围岩隧道荷载来源,确定了软散围岩隧道大变形控制原则,提出了“加强初期支护拱脚约束,同时增设拱部额外约束”的隧道变形控制思路;建立了考虑局部约束补强的初期支护结构力学分析模型,结合算例分析了增设拱部额外约束对改善初期支护结构内力的作用效应,探讨了不同荷载模式下拱部额外约束的最佳布设位置;依托典型工程,研究了采用初期支护局部约束补强控制软散围岩隧道变形的施工工艺及支护效果。结果表明:隧道分部开挖施工中初期支护难以做到及时密贴围岩并提供足够的支护刚度,这是诱发离散型大变形的重要原因;在初期支护拱部增设额外约束,可以有效减小初期支护危险截面弯矩和轴力,同时有利于减小拱脚地基的应力集中和竖向位移;围岩压力以垂直荷载为主时,拱部额外约束宜设在拱顶附近,以拱顶两侧10°范围内为最佳;围岩压力以水平荷载为主时,拱部额外约束宜靠近上台阶两侧拱脚(偏离拱顶40°以外)或中台阶两侧边墙位置;采用增设“拱部小孔径锚索+拱脚大管径注浆锁脚锚管”的成套施工方法及工艺,能够有效控制软散围岩隧道变形;研究成果对抑制软散围岩隧道离散变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散围岩 初期支护 变形控制 小孔径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管内壁电爆喷涂马氏体不锈钢涂层技术研究
11
作者 王杰 朱亮 +2 位作者 周辉 彭凯 陈伟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7,共5页
针对小口径管道内壁防护难的问题,自主研制一套管内壁带载丝电爆喷涂装置,并在内径为φ62 mm的碳钢管内表面进行全管喷涂试验,制备2Cr13马氏体不锈钢涂层。采用SEM、EDS、XRD、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测试、电化学测试对管内壁涂层的宏观、... 针对小口径管道内壁防护难的问题,自主研制一套管内壁带载丝电爆喷涂装置,并在内径为φ62 mm的碳钢管内表面进行全管喷涂试验,制备2Cr13马氏体不锈钢涂层。采用SEM、EDS、XRD、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测试、电化学测试对管内壁涂层的宏观、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管内壁喷涂装置运行稳定;涂层和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界面;涂层为典型的纳米晶结构;涂层硬度较高,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爆喷涂 小口径管 管内壁防护 不锈钢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径级疫木粉碎装备的履带底盘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12
作者 李德才 张滨 +5 位作者 杨春梅 曲文 闫杰 丁禹程 谭少林 孟繁伟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68,共9页
针对松材线虫病对松树等树种的威胁、传统处理大径级疫木的方法存在运输困难、效率低、传播风险高以及粉碎效果差等问题,研发大径级疫木粉碎装备,实现疫木的就地粉碎。为此,设计一种粉碎装备的履带底盘机构,采用液压劈砍技术预处理疫木... 针对松材线虫病对松树等树种的威胁、传统处理大径级疫木的方法存在运输困难、效率低、传播风险高以及粉碎效果差等问题,研发大径级疫木粉碎装备,实现疫木的就地粉碎。为此,设计一种粉碎装备的履带底盘机构,采用液压劈砍技术预处理疫木,并通过盘式削片机和锤式粉碎机粉碎木材。利用多体动学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履带底盘在20°坡度、200 mm高、400 mm宽的垂直壁和200 mm深、400 mm宽的壕沟等复杂地形下的运行特性,分析运行过程中的平移加速度、垂向加速度及俯仰角等关键参数。履带底盘在20°坡度、200 mm高、400 mm宽的垂直壁和200 mm深、400 mm宽的壕沟等复杂地形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通过能力,关键参数均在合理范围内,运行过程中未出现履带脱链等异常现象。大径级疫木粉碎装备可实现定点粉碎,为疫木粉碎和履带底盘设计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机械 大径级疫木 粉碎装备 履带底盘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机工作辊水平力测试系统开发及板形影响分析
13
作者 夏军勇 周威武 +1 位作者 周宏娣 吴有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49,共5页
轧制过程中工作辊水平力的获取及控制对高强钢小辊径工作辊轧制板形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轧辊水平力的分析多为理论计算,受设备制造、安装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准确。通过理论计算对轧辊水平力进行估算及传感器选型,通过结构分析和等... 轧制过程中工作辊水平力的获取及控制对高强钢小辊径工作辊轧制板形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轧辊水平力的分析多为理论计算,受设备制造、安装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准确。通过理论计算对轧辊水平力进行估算及传感器选型,通过结构分析和等强度计算设计测试专用轴承座,针对某厂无取向硅钢小辊径七连轧机组,开发了一种工作辊水平力测试系统。通过现场测试实验获取了极限工况下工作辊轴承座的水平力,并通过影响函数法对轧辊变形及板形影响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辊径 工作辊 水平力 LabVIEW 轧辊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TransUNet的X射线图像中铜管钎焊缺陷分割算法
14
作者 杨莉华 赵金宪 +4 位作者 李金晓 刘海春 李庆生 贾涛 迟大钊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6,共7页
在小径铜管钎焊结构的X射线数字化图像中,由于钎焊缺陷影像的尺寸、形态及对比度差异大,导致缺陷难以实现自动识别.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尺度特征表示与Biformer注意力机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TransUNet改进的缺陷分割模型AM-TransUNet... 在小径铜管钎焊结构的X射线数字化图像中,由于钎焊缺陷影像的尺寸、形态及对比度差异大,导致缺陷难以实现自动识别.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尺度特征表示与Biformer注意力机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TransUNet改进的缺陷分割模型AM-TransUNet.使用结合SimAM注意力机制的Res2Net模块替换基线模型TransUNet编码器部分的ResNet模块,以提升模型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和对复杂背景下缺陷局部细节特征的捕捉能力;在编码器末端级联Biformer动态稀疏注意力机制,以提高模型的检测速度和对全局信息的捕捉能力.利用构建的小径铜管X射线图像数据集进行缺陷分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M-TransUNet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比基线模型分别提高了2.8%和3.2%,HD95比基线模型减少了13.2,检测灵敏度优于径向0.5 mm的未钎透缺陷,AM-TransUNet缺陷分割模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AM-TransUNet模型的检测速度比基线模型提高了9帧/s,模型参数量减小了6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径铜管 钎焊缺陷 射线检测 深度学习 缺陷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地铁盾构隧道全预制中隔墙顶部节点同步拼装
15
作者 杜亚南 朱元昌 +3 位作者 葛照国 唐泽人 曲春雨 柳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55,共5页
[目的]为充分发挥预制结构的优势,实现全预制中隔墙顶部节点与中隔墙主体的同步施工,对全预制中隔墙顶部节点的同步拼装进行了研究。[方法]依托上海市市域机场联络线工程的全预制中隔墙构件,详细阐述了预制中隔墙顶部节点的构造。根据... [目的]为充分发挥预制结构的优势,实现全预制中隔墙顶部节点与中隔墙主体的同步施工,对全预制中隔墙顶部节点的同步拼装进行了研究。[方法]依托上海市市域机场联络线工程的全预制中隔墙构件,详细阐述了预制中隔墙顶部节点的构造。根据其构造特点,利用中隔墙主体拼装台车上部间隙,对中隔墙顶部节点同步拼装设备的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同步拼装设备各部分展开了详细介绍。随后,根据所研发设备特点制定了配套施工流程,并将研发设备按制定施工流程进行了实践。[结果及结论]所研发的同步拼装设备既能保证顶部连接件与中隔墙主体同步施工,还能控制连接件沿隧道纵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所制定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6个主要步骤,工序简便。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同步施工的顶部节点质量能满足拼装要求,所研发设备和制定的施工流程能有效实现中隔墙顶部节点与中隔墙主体的同步拼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直径盾构隧道 预制中隔墙 顶部节点 同步拼装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载组合式小轮径驮背车辆动力学特性分析
16
作者 王洪昆 赵永翔 +1 位作者 祁亚运 曹玉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2-343,共12页
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提高,利用铁路开展驮背运输有了新的需求,驮背车辆服役过程中曲线通过性能差,车轮磨耗问题严重,目前对驮背运输车辆的动力学等问题的研究并未系统开展。本文选用均载组合式小轮径转向架作为驮背车辆的方案,并利... 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提高,利用铁路开展驮背运输有了新的需求,驮背车辆服役过程中曲线通过性能差,车轮磨耗问题严重,目前对驮背运输车辆的动力学等问题的研究并未系统开展。本文选用均载组合式小轮径转向架作为驮背车辆的方案,并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小轮径转向架车辆动力学模型,考虑模型中的非线性力元特性。然后利用动力学模型分别对新轮和磨耗到限车轮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最后采用NSGA-2优化算法对小轮径转向架中的V形橡胶堆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小轮径驮背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减小车轮磨耗。研究结果表明:小轮径转向架空、重车新造和磨耗到限的蛇行临界速度最小为95km/h。在所计算的速度范围和曲线、道岔工况下,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和平稳性指标都满足GB/T5599—2019标准中的相关限值。利用NSGA-2优化算法对小轮径转向架中V形橡胶堆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有效提升了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减小了车轮磨耗,优化后轮轴横向力减少11.87%,一位右侧车轮脱轨系数减少15.45%。在600m曲线半径上,一位左侧车轮磨耗深度减少42.85%,一位右侧车轮磨耗减少28.25%。V形橡胶堆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设置合理的V形橡胶堆参数可以提升小轮径驮背车辆曲线通过性能,为小轮径转向架的设计和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轮径转向架 动力学特性 V形橡胶堆 悬挂优化 曲线通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小直径管幕-横梁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17
作者 杨旭辉 柏谦 贾鹏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目的】管幕工法可以显著减少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中。但当前管幕工法存在管间连接复杂、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幕支护体系。【方法】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小直径管幕-横梁暗... 【目的】管幕工法可以显著减少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中。但当前管幕工法存在管间连接复杂、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幕支护体系。【方法】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小直径管幕-横梁暗挖法施工车站的精细化模型,研究了管幕间距、管幕刚度、横梁数量、横梁刚度等支护参数对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的影响,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采用其他工法的类似车站进行了对比。【结果】横梁数量对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横梁数量的增加,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最大值总体上呈现二次函数减小的趋势。管幕间距的增加不会对地表沉降及管幕变形最大值产生明显影响。管幕刚度对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最大值具有较大的影响,管幕刚度为2K时管幕的承载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抗弯刚度不再是控制变形的关键因素。横梁刚度在0.5D~3D范围时,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最大值均与横梁刚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当横梁刚度由2D增加至3D时,地表沉降和管幕变形最大值的变化幅度并不明显,减小幅度在3%以内,这说明横梁刚度为2D时,横梁的抗弯性能已经得到充分利用,继续增大抗弯刚度不会对变形值产生明显影响,反而会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结论】在既定的控制标准条件下,施工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场条件来选择小直径管幕与横梁的参数组合,本文给出了地表沉降控制标准为30 mm时的小直径管幕和横梁参数的合理匹配关系。与相似的地铁车站对比,小直径管幕-横梁暗挖法在满足地表沉降控制标准的条件下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修建地铁车站的新型管幕支护体系,并对该支护体系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可以为当前地下空间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管幕 横梁 数值分析 地表沉降 管幕变形 现场监测 优化分析 施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管约束下小直径乳化炸药爆速特性
18
作者 李雅茹 孙金山 +2 位作者 董千 聂森林 明伟华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明晰炮孔约束条件下不同直径和密度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采用高强度无缝钢管模拟隧道钻爆施工中周边炮孔侧向约束条件,利用五段爆速仪记录爆轰波传播过程,对3种不同直径钢管约束下药卷的爆速进行测量,并与无约束条件下3种直径乳化炸药... 为明晰炮孔约束条件下不同直径和密度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采用高强度无缝钢管模拟隧道钻爆施工中周边炮孔侧向约束条件,利用五段爆速仪记录爆轰波传播过程,对3种不同直径钢管约束下药卷的爆速进行测量,并与无约束条件下3种直径乳化炸药的爆速进行对比。同时,为研究小直径钢管约束下密度对药卷爆速的影响,对直径11 mm钢管约束下不同密度药卷的爆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直径11、16和20 mm钢管约束下乳化炸药均能稳定爆轰,其爆速随直径增加而增加。直径20 mm下药卷爆速可达4532.58 m/s,与直径32 mm工业药卷爆速相当。无钢管约束条件下,侧向能量损失严重,直径小于等于20 mm的药卷均无法起爆。直径11 mm钢管约束下,药卷的爆速随着密度增加而线性降低。对炸药的爆速随密度的变化过程进行线性拟合,拟合相关系数可达0.97901。研究证明在强约束条件下,小直径乳化炸药可以实现稳定爆轰,并且通过调节药卷直径和密度,可有效控制炸药爆轰能量释放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爆轰性能 乳化炸药 爆速 小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孔径管道气动软体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
19
作者 江雨霏 朱其新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20,共9页
近年来,软体机器人已应用于探测狭窄复杂的管道内部。对于孔径较小,T形、L形管道分支较多的应用场景,软体机器人在管道内的运动效率与灵活性面临较大挑战。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孔径管道气动软体机器人。通过Abaqus软件有限元仿真分... 近年来,软体机器人已应用于探测狭窄复杂的管道内部。对于孔径较小,T形、L形管道分支较多的应用场景,软体机器人在管道内的运动效率与灵活性面临较大挑战。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孔径管道气动软体机器人。通过Abaqus软件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软体机器人不同结构致动器的变形效果,优化了设计参数;基于所设计的软体机器人分析了其变形性能,并与其他结构的小孔径管道气动软体机器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与延伸性能,可在一定压强范围内减少材料的大变形,降低了软体机器人材料的损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 软体机器人 小孔径管道 有限元分析 变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下极小半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地层扰动分析
20
作者 史清华 邓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63-3472,共10页
针对复合地层下极小半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的技术问题,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琶洲站至贝岗公园站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盾构掘进的关键施工技术,提出因曲线半径小而掘进轴线向外偏移和掘进引起的地面沉降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复合地层下极小半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的技术问题,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广州琶洲站至贝岗公园站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盾构掘进的关键施工技术,提出因曲线半径小而掘进轴线向外偏移和掘进引起的地面沉降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通过分析现场的实时监测数据,揭示了小半径盾构隧道施工时土体竖向及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监测数据表明:在岩层中盾构机的转弯段掘进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小;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隧道上方区域;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的变化趋势有较高的相似性,盾构转弯时对外侧土体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小半径大直径 复合地层 施工工艺 地层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