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LC的枣枝粉碎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强 何磊 +3 位作者 周艳 宋龙 王治民 卢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1,共8页
针对固定式枣枝粉碎机无法根据粉碎喂入量进行适配调速,导致粉碎机械能耗大、易堵塞停机等问题,设计了以PLC为控制平台的自动控制系统,既可以通过触摸屏手动调整作业速度,又可实时检测喂入枝条的质量变化,实现自动调整作业速度。试验结... 针对固定式枣枝粉碎机无法根据粉碎喂入量进行适配调速,导致粉碎机械能耗大、易堵塞停机等问题,设计了以PLC为控制平台的自动控制系统,既可以通过触摸屏手动调整作业速度,又可实时检测喂入枝条的质量变化,实现自动调整作业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控制系统的枣枝粉碎机运行平稳,无堵塞停机现象,粉碎木屑平均合格率为91.99%,能耗较原机械降低8.6%,满足枣枝粉碎机控制系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枝 粉碎机 控制系统 PLC 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条生物炭对葡萄品质及葡萄园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屠娟丽 李彦彪 +1 位作者 付康 张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了探究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阳光玫瑰’葡萄枝条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在浙江嘉兴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生物炭及其施用方式对葡萄果实品质及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 为了探究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阳光玫瑰’葡萄枝条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在浙江嘉兴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生物炭及其施用方式对葡萄果实品质及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研究中生物炭的施入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但施入生物炭可以提高葡萄园土壤的pH,促进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的积累,降低土壤中铬、锌、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增强土壤的肥力效果;而且沟施方式改善效果优于撒施。本研究中沟施3 L·m^(-2)生物炭对土壤改良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条 生物炭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枝振动特性的香榧采摘机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侯雨雷 王雷 +3 位作者 王航 李岳 曾达幸 邬玉芬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2,共8页
香榧采摘作业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榧农缺乏有效的香榧采摘设备。针对其果实采摘现状及特点,研究采摘振动参数,确定采摘适宜方式,并通过采摘试验验证振动参数的正确性。对香榧树枝进行谐响应仿真分析,并结合香榧果实分离力参数测试试验结果... 香榧采摘作业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榧农缺乏有效的香榧采摘设备。针对其果实采摘现状及特点,研究采摘振动参数,确定采摘适宜方式,并通过采摘试验验证振动参数的正确性。对香榧树枝进行谐响应仿真分析,并结合香榧果实分离力参数测试试验结果,确定果实采摘振动参数,进而设计香榧采摘机机械结构,主要包括夹持机构和振动机构,制作样机并开展香榧采摘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采摘 树枝振动 结构设计 采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秀 黄仔洁 +5 位作者 陆康 陆成 何珊珊 房威志 卢海涛 陈子昂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67,共7页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充分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实现均匀去雾,引入双重注意力实现信息跨通道与空间交互,保证模型性能和抑制噪声特征。使用RESIDE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优异表现,能有效地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实现对不同场景雾图的色彩恢复,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特征增强 并行分支结构 多尺度映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PNN的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彩霞 冯凌云 党建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目的早期故障的精准定位对于预防电机系统故障恶化和制定故障后运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针对多支路并联直驱永磁同步电机(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的新方法。首先,... 目的早期故障的精准定位对于预防电机系统故障恶化和制定故障后运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针对多支路并联直驱永磁同步电机(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的新方法。首先,根据MBDDPMSM特殊的结构特点,选择支路差值电流(BDC)作为故障支路定位特征信号,支路电流残差(BRC)作为短路线圈定位特征信号;其次,建立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B-DDPMSM有限元模型分析短路线圈位置对特征信号的影响规律,并建立BDC与故障支路位置的映射关系以及BRC与短路线圈位置的映射关系,为了消除故障程度对特征信号的影响并增强故障特征,对提取的BDC幅值进行L2范数归一化处理,得到故障支路定位特征向量,对提取的BRC幅值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得到短路线圈定位特征向量;最后,建立基于双级PNN的故障诊断模型,利用第一级PNN实现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故障支路定位,利用第二级PNN实现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及时检测出电机早期匝间短路故障并实现短路线圈精准定位,识别正确率达100%。结论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模型具有建模简单、收敛速度快、故障诊断精准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电机 匝间短路故障 支路差值电流 支路电流残差 双级PNN 短路线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压跌落差异的有源配电网功率差动保护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国敏 谭颖婕 +2 位作者 吴梦宇 和敬涵 唐平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7-1306,共20页
随着大量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配电网的系统结构、潮流方向和运行方式等将发生变化,传统的单端保护显然难以满足需求。差动保护以其优良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在新型配电网中更具优势。然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多采用T型方... 随着大量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配电网的系统结构、潮流方向和运行方式等将发生变化,传统的单端保护显然难以满足需求。差动保护以其优良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在新型配电网中更具优势。然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多采用T型方式(即T接)接入线路,这种方式带来的不可观测性破坏了原有的故障特性,使得保护难以兼顾选择性和灵敏性。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分布式电源在低电压穿越期间的输出特性,通过挖掘配电线路两端故障分量正序差动功率的幅值和方向特征,提出一种故障分量有功功率比幅判据,解决了由T接分支导致的正常不平衡电流与故障电流难以辨识的问题。另外,为了解决低电压跌落故障下故障分量特征不显著的问题,通过两侧电气量较为准确地推断各分支功率来构建功率差动判据,从而提高了保护的灵敏度。计算这两个判据的保护范围,提出相应的配合方法。通过测试验证,该保护能够可靠地识别区内、区外故障,有效地提高了差动保护在含有T接分支的配电网中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接入 电压跌落 不可测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回顾性研究
7
作者 陈欣 孙亚威 +4 位作者 韩生伟 梁易 蒲玉梅 黄浩浩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5-689,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13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旋髂浅动脉(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SCIA)浅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例口腔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仅解剖SCIA浅支作为血管蒂,制备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用于修复...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13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旋髂浅动脉(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SCIA)浅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例口腔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仅解剖SCIA浅支作为血管蒂,制备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用于修复病灶切除后的口腔软组织缺损。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13例患者均存在SCIA浅支,并成功解剖该浅支作为血管蒂制备了SCIA浅支皮瓣。所取血管蒂的平均长度为(6.70±0.71)cm,所取皮瓣的平均面积为(38.00±8.48)cm^(2)。其中,12例患者的皮瓣修复成功,术后复查显示皮瓣形态良好,口腔功能恢复理想。然而,在手术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了血管危象,导致修复未能成功。随后,治疗方案调整为采用左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缺损区域,并将原本计划使用的SCIA浅支皮瓣改制为全厚皮片,用于修复前臂供区的缺损。所有患者的髂部创口均能直接缝合,并实现了早期愈合,且瘢痕隐蔽。结论:通过解剖SCIA浅支作为血管蒂制备皮瓣的过程相对简单,能够有效满足一般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需求。此外,该方法在髂部供区留下的瘢痕较为隐蔽,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 旋髂浅动脉浅支 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试剂与摘心处理对2年生梨树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徐金涛 冀明辉 +3 位作者 李龙飞 高丽娟 刘欢 郝宝锋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6,共8页
为明确不同化学试剂与摘心处理对2年生梨树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以‘晚玉梨/杜梨’2年生苗木为试材,采用普洛马林、6-BA、GA 4+7等3种化学试剂,以其不同浓度的单剂或复配剂在苗木生长的2个时期对其顶端新梢进行喷雾处理,或与羊毛脂配制... 为明确不同化学试剂与摘心处理对2年生梨树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以‘晚玉梨/杜梨’2年生苗木为试材,采用普洛马林、6-BA、GA 4+7等3种化学试剂,以其不同浓度的单剂或复配剂在苗木生长的2个时期对其顶端新梢进行喷雾处理,或与羊毛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发枝素软膏对新梢芽体进行涂抹处理,待苗木停长后,对苗木高度、苗木粗度、分枝数量、分枝长度等生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筛选合适的试剂及其处理浓度与处理方式,为苗木圃内高效整形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6-BA、普洛马林分别以1000~1200 mg/kg喷雾处理对2年生梨树苗木均具有较好的促分枝效果,单株分枝数量在11条以上,辅以摘心处理能增强促分枝效果。单独的摘心处理、发枝素软膏涂抹芽体处理对新梢促分枝效果较差。于苗高70~80 cm、100~120 cm时分别对顶端20~30 cm新梢,采用1200 mg/kg的6-BA溶液叶面喷施并辅以摘心的处理方式是晚玉梨圃内整形的最佳选择,可以得到单株平均分枝数量15条,枝条空间分布均匀、枝干比较为合适、角度理想的带分枝苗木,因该浓度下辅以摘心处理增效不显著,也可不进行摘心,以节省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A 普洛马林 摘心 苗木 分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支增强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斌 韩典芝 +1 位作者 徐轩 李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由于水对光的折射和吸收,水下图像通常会出现严重的退化,如色偏、模糊、能见度低等.为了提高水下图像的可视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支增强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水下图像增强网络MBFA-GAN.首先,通过分析水下图像的色彩退化和模糊因素,设计... 由于水对光的折射和吸收,水下图像通常会出现严重的退化,如色偏、模糊、能见度低等.为了提高水下图像的可视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支增强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水下图像增强网络MBFA-GAN.首先,通过分析水下图像的色彩退化和模糊因素,设计了青品色温修复模块和模糊恢复模块对水下图像进行色彩矫正和模糊恢复.然后,基于对多个分支特征的互补性考虑,采用循环合并策略将多个分支增强的特征利用自适应融合模块进行融合,逐步增强图像细节.最后,设计了融合注意力模块,用于深度挖掘图像在通道维度和像素维度的相关性矩阵,以提高增强图像的真实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提出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去模糊效果较好且颜色更真实,可以有效改善水下图像色偏和模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多分支增强 融合注意力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深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十五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岩 洪光宗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五五”时期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深化公共图书馆各领域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从公共图书馆战略地位、人财物一体化总分馆体系、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新型阅读空间体系、文献资... “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五五”时期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深化公共图书馆各领域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从公共图书馆战略地位、人财物一体化总分馆体系、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新型阅读空间体系、文献资源协同发展体系、智慧图书馆体系、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图书馆传播体系等战略方向重点谋划,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十五五”时期 体系建设 一体化总分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尔Termit盆地Koulele油田始新统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艳树 黄圣斌 +3 位作者 黄奇志 谢鹏飞 王立鑫 吴伟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5,共14页
尼日尔Termit盆地Koulele油田油气资源丰富,准确预测砂体空间分布可为后续油藏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在古地貌和物源供给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沉积对比,总结了研究区始新统晚期浅水三角洲前缘... 尼日尔Termit盆地Koulele油田油气资源丰富,准确预测砂体空间分布可为后续油藏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在古地貌和物源供给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沉积对比,总结了研究区始新统晚期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并建立了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尼日尔Termit盆地Koulele油田始新统晚期E1油组沉积期地形平缓、坡度较小、物源供给充足,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典型牵引流沉积构造,岩性以粉—细砂岩、泥岩为主。测井曲线形态以箱形、钟形、指形、漏斗形及平直形5种类型为主,其中箱形和钟形占比大于70%。地震切片上呈分支条带状砂体和连片朵状砂体响应特征,剖面上可观察到河道充填的透镜状反射特征,未见明显的前积特征。地震智能融合反演预测出的砂体厚度图表现为单一指状向前延伸,部分呈分支条带状,末端分叉呈朵状连片发育,与现代指状砂坝三角洲形态类似。②研究区不同时期沉积微相的分布与演化特征存在差异。E1油组沉积早期,河道形态多为单一指状,弯曲度低,河口坝在河道末端呈朵状发育,规模较小,宽度小于100m,厚度为2~3m,延伸较近;E1油组沉积中期,河道和河口坝规模变大,河道出现分支现象;E1油组沉积末期,河道和河口坝砂体规模达到最大,河道弯曲度高,呈分支条带状展布,末端分叉,河口坝呈连片分布。③整体上,研究区三角洲内前缘多发育指状河道砂体,外前缘多发育连片朵状河口坝砂体,顺物源方向上河口坝发育规模逐渐增大,河道发育程度减弱,河道下切河口坝,呈“河在坝上走”的样式,垂向上砂体叠置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浅水三角洲 分支条带状砂体 连片朵状砂体 指状砂坝 始新统 Koulele油田 Termit盆地 尼日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渠系干支耦合仿真模型构建及控制方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管光华 周致远 +4 位作者 陈晓敏 毛中豪 易放辉 杨家亮 黄跃群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3-120,共8页
随着国内大型灌区建设的推进,多级渠系自动控制算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然而当前渠系自动控制研究主要针对单级串联渠系,较少关注多级渠系的仿真模型和控制算法。该研究采用圣维南方程和隐格式有限差分算法建立明渠模型,对... 随着国内大型灌区建设的推进,多级渠系自动控制算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然而当前渠系自动控制研究主要针对单级串联渠系,较少关注多级渠系的仿真模型和控制算法。该研究采用圣维南方程和隐格式有限差分算法建立明渠模型,对明渠、分水闸等建筑物进行概化,采用HENRY公式描述干渠和支渠水位与分水闸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干支渠道水动力耦合仿真模型。针对干支渠系的耦合控制,采用前馈+反馈控制器对干渠沿程节制闸和支渠渠首分水闸开度进行控制,对于取水工况没有发生变化的支渠,提出了基于流量偏差阈值判断的支渠渠首分水闸优化控制算法,确保分水流量的稳定性。并以犬木塘灌区工程为例,对干支渠耦合模型进行验证,开展渠道响应规律和闸门调控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干支耦合模型与仅干渠模型仿真得到的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水位变幅有较大差距;支渠取水发生变化对所在干渠和上游干渠水位有一定影响,但对下游干渠水位影响可忽略不计;闸门动作间隔对闸门动作次数和水位稳定时间影响较明显,采用大时间间隔相对于小时间间隔可将闸门动作次数减小36%;分水闸优化控制算法在设置了3%的流量偏差阈值之后,闸门动作次数相比采用固定时间间隔动作的方式减少约77%,取水流量的偏差相比闸门不动减少约26%。研究可为复杂多级渠道控制模型的建立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自动化 多级渠道 干支耦合 闸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系统动作聚类一体化设计方法
13
作者 刘哲 韦常柱 +1 位作者 魏承 浦甲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58-2569,共12页
针对飞行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功能需求繁多且存在交叉导致设计结果存在大量功能冗余、设计空间难以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飞行器系统动作聚类一体化设计方法。基于公理设计框架,通过模型化表征分系统、物理域部件的设计过程,深入分析功... 针对飞行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功能需求繁多且存在交叉导致设计结果存在大量功能冗余、设计空间难以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飞行器系统动作聚类一体化设计方法。基于公理设计框架,通过模型化表征分系统、物理域部件的设计过程,深入分析功能需求、系统行为、动作间的交互关系,对相似动作进行聚类得到若干动作子集,并通过分枝定界法得到动作集合对应的一体化物理域部件,以实现一体化设计,从而提升设计空间利用率。以入轨航天器顶层分系统架构一体化设计以及其中的动力分系统一体化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设计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减少分系统及物理域部件数量,从而降低飞行器系统设计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飞行器 公理设计 动作聚类 分枝定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蓝翅天牛对油茶枝条挥发物的影响
14
作者 金明霞 涂业苟 +2 位作者 刘晓华 万静 严员英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共8页
【目的】明确油茶蓝翅天牛危害对油茶枝条挥发物相对含量的影响变化,以期为筛选出油茶枝条对油茶蓝翅天牛具有引诱或趋避作用的化学物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对健康和被蓝翅天牛危害的油茶枝条挥发... 【目的】明确油茶蓝翅天牛危害对油茶枝条挥发物相对含量的影响变化,以期为筛选出油茶枝条对油茶蓝翅天牛具有引诱或趋避作用的化学物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对健康和被蓝翅天牛危害的油茶枝条挥发物进行提取,结合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物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健康状态下油茶枝条挥发物鉴定出82种,受危害状态下油茶枝条挥发物鉴定出83种。2种状态下油茶枝条挥发物均包含了酮类、含氮化合物、醇类、萜类、杂环化合物、酯类、烃类、醛类、芳烃类、胺类、酚类、含硫化合物12个类别。健康枝条和受到油茶蓝翅天牛危害枝条中挥发物β-罗勒烯、2,6-二甲基-5-庚烯醛、罗勒烯、α-萜品醇、(R)-2-己醇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6.964%、5.607%、4.902%、3.779%、3.218%和7.647%、5.249%、5.224%、3.611%、3.435%。甲酸叶醇酯是受到油茶蓝翅天牛危害枝条中特有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4.814%。2种状态下油茶枝条释放的多种挥发物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健康枝条中,(-)-顺-香芹醇相对含量高达4.551%,而在受到油茶蓝翅天牛危害的枝条中相对含量仅为0.009%,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2,4-二甲基-1-(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间叔丁基-苯酚、低聚乙醛、N-(1-甲基乙基)-苯甲胺、1-甲氧基-4-甲基-2-(1-甲基乙基)-苯、2-(1,1-二甲基乙基)-苯酚等化合物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油茶蓝翅天牛对油茶枝条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有影响。2种状态下酯类和胺类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蓝翅天牛 枝条挥发物 相对含量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浜塘对稻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及其配置规模分析
15
作者 张迎颖 王岩 +4 位作者 牛昶昊 姜智绘 郭文景 刘海琴 张志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6-1654,共9页
生态浜塘是南方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技术体系的末端环节,因地制宜建设与农田面积相匹配的生态浜塘以有效拦截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物、最大程度上降低面源污染排放负荷,对于农村水环境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对小流... 生态浜塘是南方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技术体系的末端环节,因地制宜建设与农田面积相匹配的生态浜塘以有效拦截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物、最大程度上降低面源污染排放负荷,对于农村水环境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对小流域汇水路径末端的浜塘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生态支浜和深度净化塘;沿水流方向在生态浜塘沿程设置4个采样点,监测周年水体TN、N H_(4)^(+)-N、TP浓度和COD的变化,分析生态浜塘的周年净化效能,并探讨适应农田面积的生态浜塘配置规模。结果表明:生态浜塘对TN、N H_(4)^(+)-N、TP和COD的沿程总削减率均值分别为40.1%、47.7%、27.3%和38.1%。生态浜塘对TN、TP和COD的沿程总削减率稻季均高于油菜季。冬季低温条件下,深度净化塘对TN、TP和COD仍然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根据氮、磷流失量和生态浜塘对氮、磷的净化能力估算浜塘的配置规模,农田与生态浜塘的面积比例约为23∶1~29∶1;根据径流体积估算浜塘的配置规模,农田与生态浜塘的面积比例约为21∶1~33∶1。后续进一步开展蓄浑排清方式及初期径流蓄存量的深入研究,以降低生态浜塘的配置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支浜 深度净化塘 农田退水 氮磷 配置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对并联支路环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玉灵 刘翔奥 +5 位作者 代德瑞 徐明星 张文 赵路佳 万书亭 李俊卿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分析了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前后的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环流特性。首先对正常情况和匝间短路情况下气隙磁通密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并联支路环流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建立了故障前后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并联支路环流进行... 分析了双馈异步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前后的定子绕组并联支路环流特性。首先对正常情况和匝间短路情况下气隙磁通密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并联支路环流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建立了故障前后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并联支路环流进行求解计算;最后在故障模拟发电机组上完成了实验验证,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及有限元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发电机定子绕组无并联支路环流,而单条支路短路故障发生后并联支路内出现环流,其频率成分为f、f_(u)、(1+(n±x)(1-s))f,并且随着故障程度的加剧各并联支路环流频率成分幅值将会增加;两条并联支路发生相同程度短路故障后无并联支路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发电机 定子匝间短路 有限元分析 并联支路环流 故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角度变化的旋转式树枝聚拢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17
作者 杨爱茜 李辉 +2 位作者 黄铭森 王占海 杨欣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解决果树修剪后处理树枝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一套能够将散落的树枝聚拢到行间中心位置的机构。考虑到树枝的物理特性,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弹齿角度变化的聚拢机构。阐述聚拢轨迹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 为解决果树修剪后处理树枝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一套能够将散落的树枝聚拢到行间中心位置的机构。考虑到树枝的物理特性,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弹齿角度变化的聚拢机构。阐述聚拢轨迹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对聚拢轨迹进行仿真运动;通过弹齿空间角度变化反求出滑道空间位置与形状。影响运动轨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曲柄长度L_(GH)、滑道深度L_(HJ)、连杆长度L_(GK)、弹齿KM段长度L_(KM)、弹齿MN段长度L_(MN)弯曲角∠MKN、聚拢各个阶段中旋转角度α_(1)与摆动角度β_(1)之间的关系等。以人机对话方式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优化分析,获得一组非劣解组合:L_(GH)=80 mm、L_(HJ)=30 mm、L_(GK)=300 mm、L_(KM)=100 mm、L_(MN)=650 mm、∠MKN=35°。α_(1)与β_(1)之间的关系:弹齿抬升阶段的α_(1)为(0°,90°]、β_(1)为-45°→45°;下降阶段的α_(1)为(90°,180°]、β_(1)为45°→-45°;有效作业阶段的α_(1)为(180°,360°]、β_(1)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 弹齿角度 聚拢机构 运动学 仿真试验 人机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花果同枝”现象的实践探究
18
作者 张艳娟 刘晓菊 魏永强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86,共2页
基于“生活·实践”的教育理念,将生活中所看到的“花果同枝”现象转化为实践探究主题。通过分小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因素和“花果同枝”现象的生物学原理,并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花果同枝 生活·实践 实践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紫外辐射对菹草表型特征的影响
19
作者 王锦旗 宋玉芝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77,共9页
为评估强光照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紫外线-A(UV-A,320~400 nm)和紫外线-B(UV-B,280~320 nm)辐射对菹草生长的影响,利用人工诱导光源将菹草植株暴露于4种不同的辐射条件下,分别为PAR处理组、PAR+UV-A辐射处理组、PAR+UV-B辐射处理组、PA... 为评估强光照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紫外线-A(UV-A,320~400 nm)和紫外线-B(UV-B,280~320 nm)辐射对菹草生长的影响,利用人工诱导光源将菹草植株暴露于4种不同的辐射条件下,分别为PAR处理组、PAR+UV-A辐射处理组、PAR+UV-B辐射处理组、PAR+UV-A辐射+UV-B辐射处理组,观测植株形态、克隆分枝数及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暴露28 d后,相较于PAR,菹草株高、节间距、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等指标在UV-B作用下显著下降,在UV-A辐射作用下略有下降,在两者联合作用下,上述指标极显著降低,但两者协同作用较弱。在UV-A辐射作用下,植株出现少量分枝;在UV-B辐射作用下,植株出现较多分枝;在两者联合作用下,产生的分枝数最多;仅PAR作用下,植株不产生分枝。随辐射时间延长,植株各项指标的总变异系数及表型可塑性指数均逐渐增大。因此,紫外线在促进菹草分枝及表型改变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了解菹草在春末夏季大批衰亡的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可塑性 分枝数 株高 叶面积 觅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减排和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国富 张涵 贾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3,共20页
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出发,解析银企地理信息获取经纬度,进而测量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据,基于减排和发展的双重视角分析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网点扩张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并提高企业绿色... 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出发,解析银企地理信息获取经纬度,进而测量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据,基于减排和发展的双重视角分析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网点扩张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并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绿色转型起到推动作用。其原因在于银行网点扩张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并增加企业前端污染治理投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在契约制度相对落后或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非出口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更受益于银行网点扩张。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在绿色转型中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发展平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地理结构 银行网点扩张 企业绿色转型 企业减排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