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ient Fault Locating Method Based on Line Voltage and Zero-mode Current in Non-solidly Earthed Network 被引量:48
1
作者 ZHANG Linli XU Bingyin +1 位作者 XUE Yongduan GAO Houle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15-I0015,198,共1页
为解决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时故障点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电压和零模电流暂态分量的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借助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系统实现,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馈线终端检测线电压和零模电流信号,利... 为解决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时故障点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电压和零模电流暂态分量的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借助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系统实现,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馈线终端检测线电压和零模电流信号,利用暂态线电压的希尔伯特变换与暂态零模电流的乘积计算故障方向参数,FA主站根据故障点前后方向参数极性相反的特征确定故障点所在的线路区段。介绍基于线电压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和接地故障相确定的算法。数字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络 瞬态故障 定位方法 接地电流 线电压 非直接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馈线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苗儿山铀矿田铀源分析:来自周缘红盆碎屑锆石的制约
2
作者 谭双 刘晓东 +5 位作者 雷勇亮 陈琪 万建军 吴昆明 欧阳平宁 黄宏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4,I0006-I0010,共20页
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铀源的认识目前存在一定分歧,部分观点认为铀矿床周缘红盆可能提供成矿物质来源。苗儿山铀矿田是华南地区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但关于周缘红盆与铀矿床之间的关系尚未开展过系统研究。本次研究选取苗儿山地区红... 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铀源的认识目前存在一定分歧,部分观点认为铀矿床周缘红盆可能提供成矿物质来源。苗儿山铀矿田是华南地区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但关于周缘红盆与铀矿床之间的关系尚未开展过系统研究。本次研究选取苗儿山地区红盆内的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岩相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限定碎屑岩的形成时代上限和物质来源,进而探讨区内铀矿床的铀源问题。锆石CL图像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显示,研究区内碎屑岩的锆石为岩浆锆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16~2485 Ma,主要峰值集中在721~839 Ma和416~436 Ma,与苗儿山铀矿田晋宁期和加里东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时间一致。锆石元素面扫描图像特征显示,其具有较强的流体交代痕迹,U元素存在明显的活化迁移行为,记录了一定程度的蚀变改造或矿物溶解沉淀过程。通过系统收集苗儿山铀矿田及其周边侵入岩的年代学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721~839 Ma的碎屑锆石可能主要来自苗儿山地区花岗岩和湖南城步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而416~436 Ma的锆石主要来自越城岭-苗儿山加里东期复式花岗岩基。结合前人研究,认为苗儿山铀矿田中的部分铀源可能来自区内新资断陷红盆碎屑岩,富含CO_(2)等矿化剂的幔源流体沿着深大断裂上升与循环的地下水结合形成热液,与富铀花岗岩、红盆碎屑岩等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富铀的成矿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断陷红盆 苗儿山铀矿田 碎屑锆石 年代学 稀土元素 铀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高土石坝随机动力分析研究
3
作者 李思瀚 庞锐 +1 位作者 周扬 徐斌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30,共12页
采用台湾集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建立随机脉冲型地震动模型,对古水250 m级实际工程面板坝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利用直接概率积分法对高土石坝的坝顶位移和坝坡滑移量进行随机动力分析及可靠度分析。研究表明,脉冲型地震动对高土石坝... 采用台湾集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建立随机脉冲型地震动模型,对古水250 m级实际工程面板坝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利用直接概率积分法对高土石坝的坝顶位移和坝坡滑移量进行随机动力分析及可靠度分析。研究表明,脉冲型地震动对高土石坝的竖向变形以及坝坡稳定有显著影响。研究了近断层高地震风险情况下的高土石坝,综合评价了高土石坝的地震安全性和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高土石坝 直接概率积分法 动力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面积的直流配网单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4
作者 豆敏娜 田影 +5 位作者 王毅钊 王晓卫 屈新宇 王雪 岳阳 张志华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在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因存在低惯性、弱阻尼特性,导致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系统故障电流大,且故障过程发展极快,对保护方案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直流配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特征,并根据故障发生后健全... 在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因存在低惯性、弱阻尼特性,导致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系统故障电流大,且故障过程发展极快,对保护方案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直流配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特征,并根据故障发生后健全馈线与故障馈线的正、负极电流在大小与方向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积分面积的直流配网单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PSCAD)上搭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单端柔直配电网,验证所述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案能够快速、准确、可靠地识别线路;具有一定的耐受过渡电阻、不同数据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接地故障 直流配电网 故障选线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快速接地开关的开关柜故障电弧保护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泽浩 淡淑恒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3,43,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日益变得复杂,作为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的开关柜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开关柜电弧故障的安全防护也必须加以重视。为了实现对开关柜的电弧故障实现有效防护,文中首先对开关柜内部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日益变得复杂,作为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的开关柜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开关柜电弧故障的安全防护也必须加以重视。为了实现对开关柜的电弧故障实现有效防护,文中首先对开关柜内部电弧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进行介绍,然后比较了现有处理开关柜电弧故障的方法,分析了开关柜泄压通道方法、故障诊断信息传送给上级断路器方法的不足,得到了一种利用故障电弧检测和快速接地开关保护开关柜,防止开关柜发生重大事故的方法,并通过比较现有故障检测方法以及快速接地开关机构的两种驱动方式,具体介绍了弧光过流保护判据与电磁斥力机构相结合的方案,可以实现对开关柜内部电弧故障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故障电弧 快速接地开关 电磁斥力机构 电弧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
6
作者 贾思强 崔双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针对小电流接地的直流配电网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辨识困难,以及电流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暂态电流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研究通过分析直流配电网在发生故障后的故障电流特... 针对小电流接地的直流配电网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辨识困难,以及电流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暂态电流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积分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网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研究通过分析直流配电网在发生故障后的故障电流特征,验证了分布电容暂态电流为故障电流的主要成分。利用发生区内外故障时差动电流的极性差异并引入Pearson相关性系数,根据正负差动电流积分与其积分绝对值的相关性构造故障线路识别判据。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快速识别故障线路,具有一定的耐受噪声和同步误差的能力,且在高阻接地情况下依旧能准确识别故障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 高阻接地故障 差动电流 Pearson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原抽蓄电站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7
作者 王子川 王建明 +3 位作者 金欢 仇震 田侃 高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首先对目前主流的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原理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厂用电设计原则和各设备实际参数,研究得出最适合电站运行情况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10 kV厂用电系统 中性点接地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阻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ult Line Selection Method Considering Grounding Fault Angl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被引量:1
8
作者 Li Si-bo Zhao Yu-lin +1 位作者 Li Ji-chang Sui T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1期58-65,共8页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with its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via arc suppression coil, when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ccurred near zero-crossing point of the phase voltage, the inaccuracy of the line select...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with its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via arc suppression coil, when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ccurred near zero-crossing point of the phase voltage, the inaccuracy of the line selection always existed in exist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ransient current was different between the fault feeder and other faultless feeders, wavelet transformation was performed on data of the transient current within a power frequency cycle after the fault occurred. Based on different fault angles, wavelet energy in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band was chosen to compare. The result was that wavelet energy in fault feeder was the largest of all, and it was larger than sum of those in other faultless feeders, when the bus broke down, the disparity between each wavelet energy was not significant. Fault line could be selected out by the criterion above. The results of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had anti-interference capacity and wa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network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fault line selection fault angl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天然氢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展及中国的勘探前景 被引量:20
9
作者 窦立荣 刘化清 +4 位作者 李博 齐雯 孙东 尹路 韩双彪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在全球能源脱碳背景下,天然氢气作为一种一次能源,因其零碳、可再生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但中国目前还未开展专门针对天然氢气的勘探工作。通过介绍全球已知高含量天然氢气(体积分数大于10%)气藏的主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类型,系统总结了... 在全球能源脱碳背景下,天然氢气作为一种一次能源,因其零碳、可再生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但中国目前还未开展专门针对天然氢气的勘探工作。通过介绍全球已知高含量天然氢气(体积分数大于10%)气藏的主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类型,系统总结了天然氢气富集的有利地质条件,并结合国外天然氢气的勘探开发现状,评价了中国天然氢气的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高含量天然氢气主要发育于蛇绿岩带、裂谷和前寒武系富铁地层中,且以无机成因为主,富铁矿物的蛇纹石化过程是天然氢气最主要的成因来源,其次为地球深部脱气和水的辐解。(2)优质的氢源与良好的运移通道是氢气富集的前提,而盖层的封盖能力是天然氢气能否成藏的关键要素;天然氢气作为伴生气时,传统盖层对其具备封盖能力,但当其含量较高时,传统盖层可能难以形成有效封盖;裂谷环境、蛇绿岩发育区以及断裂发育的前寒武系富铁地层是富氢气藏的勘探有利区。(3)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天然氢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计划,其中,马里已实现天然氢气的商业开采,美国、澳大利亚也已成功钻探天然氢气勘探井。(4)中国高含量氢气区与富氢地质条件高度匹配,天然氢气勘探前景良好,郯庐断裂带及周缘裂陷盆地区、阿尔金断裂带及两侧盆地区、三江构造带—龙门山断裂带及周缘盆地区的天然氢气勘探潜力较大;中国应尽快开展天然氢气普查工作,加强氢气成藏过程研究和潜力评价,并进行勘探技术、开采分离技术和储运技术的攻关,为天然氢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做好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天然氢气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脱气 水辐解 蛇绿岩带 裂谷 前寒武系富铁地层 郯庐断裂带 阿尔金断裂带 三江构造带—龙门山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of Fault Area & Section Location for Non-solidly Earthed Distribution System
10
作者 ZHENG Guping JIANG Chao LI Gang QI Zheng YANG Yiha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14-I0014,197,共1页
中国中压配电网以架空线为主,多为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占到电网故障总数的80%以上,但中国配网自动化系统基本上没有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功能,使配网自动化系统在提高可靠性的作用上大打折扣。给出一种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新... 中国中压配电网以架空线为主,多为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占到电网故障总数的80%以上,但中国配网自动化系统基本上没有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功能,使配网自动化系统在提高可靠性的作用上大打折扣。给出一种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新方法,在线路上配置广域相量测量固定测点,获取小电流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信息。基于测点相邻矩阵区段起始测点标识向量和故障路径标识向量概念,提出确定故障区间边界节点算法。物理模拟实验和挂网测试表明:该故障分区分段定位方法能够在线求解小电流接地故障段边界节点,缩小线路维护巡视范围。确定故障区间边界节点算法还可用于确定故障区相关负荷开关,为线路维护和馈线自动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配电自动化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流系统 小电流接地 架空线路 电压分布 故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Deformed Sta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gnosis of Antropogenic-Tectonic Earthquakes
11
作者 Svitlana Demianets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3-63,共1页
The highest priorities of any civilized country are in providing interests of social safety.The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greater because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increase. That’s w... The highest priorities of any civilized country are in providing interests of social safety.The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greater because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increase. That’s why anthropogenic-tectonic earthquake problem has become important recently.It appeared as a hypothesis in the 30 s and became much clearer in 60 s.The anthropogenic-tectonic earthquake epiceneters are located not far from the surface and,as a ru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deformed STATE geoisostasy anthropogenic-tectonic earthquakes PROGNOSIS fault-block models ea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转换段新沂地裂缝成生机理及构造意义
12
作者 徐继山 彭建兵 +4 位作者 隋旺华 安海波 李作栋 徐文杰 董培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81,共12页
新沂地区处于郯庐断裂带转换段的关键部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沂地区共发现地裂缝灾害点28处。这些地裂缝以群发的形式发育在南马陵山以西、沂河—骆马湖以东的区域内,地裂灾害影响区面积达100 km^(2)。新沂地裂缝与地层结构、地震... 新沂地区处于郯庐断裂带转换段的关键部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沂地区共发现地裂缝灾害点28处。这些地裂缝以群发的形式发育在南马陵山以西、沂河—骆马湖以东的区域内,地裂灾害影响区面积达100 km^(2)。新沂地裂缝与地层结构、地震活动、地下水开采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研究形成了多种观点。利用实地调查与勘探手段,新近查明了新沂地裂缝的基本特征,它们具有走向一致性、纵向尖灭性、局部群发性等特点,且与邻近断裂(郯庐断裂带次级断裂F3)具有高度一致性,属于区域构造控制型地裂缝。以新沂地区地质构造为原型,构建了逆断层作用下地裂缝成生物理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逆断层断距加大而依次呈剪裂段、离层段、弯裂段等发展过程。结合新沂地区“地堑地垒地堑”组合结构,新沂地裂缝的成因机制可概括为“跷跷板”构造模型,在构造应力、自重应力、地下水波动等作用下,下沉段受挤压,上升段因抬升而弯裂,从而形成地裂缝。研究新沂地区地裂缝,对揭示郯庐断裂带“北中南”段构造变化和“深浅表”部结构联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郯庐断裂带 地震 逆断层 构造应力 华北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机理与选区渗重稀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颖 孙存峻 +2 位作者 蔡蔚 任少卿 姜佳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3,共9页
由于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高功率密度的设计要求,使得磁钢更易受到电磁以及高温影响致使出现不可逆失磁,为此常在磁钢制备时加入大量镝、铽等贵重稀土元素,但该方法使得磁钢材料价格激增。本文以一台“三角”型内置式永磁... 由于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高功率密度的设计要求,使得磁钢更易受到电磁以及高温影响致使出现不可逆失磁,为此常在磁钢制备时加入大量镝、铽等贵重稀土元素,但该方法使得磁钢材料价格激增。本文以一台“三角”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温度、电枢电流大小以及弱磁角这三个因素对电机磁钢的失磁特性影响,进而确定磁钢的易失磁位置及失磁扩散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电机磁钢材料的牌号更改为较低的牌号,并提出合理的选区渗重稀土设计方案,实现了在不损失电机性能的情况下,减少重稀土元素用量的目的。最后,提出一种适用于计算选区渗重稀土设计方案中最大内禀矫顽力提升倍数的方法,可为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磁钢减重稀土研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失磁故障 电磁转矩 反电动势 选区渗重稀土 内禀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土石坝加速度分布研究
14
作者 徐斌 李思瀚 庞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6-72,共7页
近断层地震动较远场地震动具有频率高、速度快、能量更加集中的特点,在短时间内会释放大量能量,对工程结构具有严重危害。规范提供的加速度分布系数不适用于高度超过150 m的大坝,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我国超过150 m的土石坝越来越多,规范... 近断层地震动较远场地震动具有频率高、速度快、能量更加集中的特点,在短时间内会释放大量能量,对工程结构具有严重危害。规范提供的加速度分布系数不适用于高度超过150 m的大坝,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我国超过150 m的土石坝越来越多,规范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基于中国台湾集集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建立随机脉冲型地震动模型,分别对高度为40 m、70 m、150 m和200 m的土石坝进行随机动力分析,研究坝体的动态分布系数。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动的低频速度脉冲使坝体的加速度反应谱有较宽的敏感段,易覆盖坝体自振周期,显著增加坝体的加速度。该研究通过总结近断层区域土石坝的加速度分布规律,建议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区域的土石坝坝体动态分布系数,为近断层高地震风险情况下土石坝的抗震理论和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随机模拟 高土石坝 加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编队协同容错姿轨耦合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源青 杨浩 +1 位作者 倪媛 姜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面向对地观测场景下卫星编队的姿轨耦合特性和完全失效故障,提出了基于空间构型重构的协同容错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对地观测的任务需求,分别建立了无故障情况下的卫星编队构型,以及故障发生后将故障卫星移出编队的构型重构方案,包括拓... 面向对地观测场景下卫星编队的姿轨耦合特性和完全失效故障,提出了基于空间构型重构的协同容错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对地观测的任务需求,分别建立了无故障情况下的卫星编队构型,以及故障发生后将故障卫星移出编队的构型重构方案,包括拓扑网络重构、卫星编号更新和编队构型重构算法;其次,根据上述构型,考虑外部干扰和姿态轨道耦合特性,设计了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分布式控制律,使得编队在有限时间内稳定,即在故障发生前后卫星编队都可以实现对观测区域的协同覆盖;最后,分别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卫星 编队控制 姿态与轨道控制 分布式控制 协同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配电网馈线单相接地故障零序阻抗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纳纳 王宾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
文章以暂态零序特征为着眼点,从频域角度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特性进行详细探讨。从线路入端零序阻抗这一随频率变化的特征量入手,深入挖掘了配电网系统中各馈线零序阻抗的阻抗特性,详细探讨了零序阻抗的幅值、相角随... 文章以暂态零序特征为着眼点,从频域角度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特性进行详细探讨。从线路入端零序阻抗这一随频率变化的特征量入手,深入挖掘了配电网系统中各馈线零序阻抗的阻抗特性,详细探讨了零序阻抗的幅值、相角随频率的变化规律,并针对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及线路是否健全加以分析,为更好地利用零序暂态信号,提高故障检测正确率夯实了基础。最后通过PSCAD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 暂态 单相接地故障 零序阻抗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导纳幅值比的同母两回线异相接地复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捷 刘智勇 +3 位作者 周歧林 童锐 凌毓畅 梁国开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61,共9页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同母两回线异相接地故障时,常规选线装置存在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针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的同母两回线异相接地复故障选线难的问题,文中通过线路首端的零序电流和母线零序电压信息获得线路的零序导纳,分析消弧线...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同母两回线异相接地故障时,常规选线装置存在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针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的同母两回线异相接地复故障选线难的问题,文中通过线路首端的零序电流和母线零序电压信息获得线路的零序导纳,分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同母两回线异相接地故障特征,发现故障线路零序导纳的幅值大于非故障线路零序导纳的幅值,在高阻接地时仍呈现出此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零序导纳幅值比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同母两回线异相接地复故障选线方法,利用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导纳幅值的差异建立故障选线判据,将所有故障线路全部选出。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准确率高,不受故障位置、消弧线圈补偿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同母两回线故障 异相接地 零序导纳 幅值比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太平洋强震引起的稳态形变场及其地球动力学含义
18
作者 赵濬哲 付广裕 刘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05-4120,共16页
地震引起的稳态形变由同震形变和震后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的累积两部分组成.本文首先利用球形地球地震位错理论计算了智利MW8.8地震引起的同震水平位移和震后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发现近场以同震变形为主,远场变形主要来自震后地幔黏滞性... 地震引起的稳态形变由同震形变和震后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的累积两部分组成.本文首先利用球形地球地震位错理论计算了智利MW8.8地震引起的同震水平位移和震后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发现近场以同震变形为主,远场变形主要来自震后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的累积.接着,本文计算了环太平洋地区373个MW7.0及以上中浅源强震引起的同震和稳态水平位移和稳态应变,发现环太平洋强震引起的稳态水平位移在地震带附近由同震破裂主导,随着震后时间的增加,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逐渐扩展到整个太平洋板块,在太平洋中心区域亦可达分米量级,稳态水平位移的方向大致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的运动方向一致;环太平洋强震使得整个太平洋板块呈现出明显的西北-东南方向的拉张应变,在东太平洋海隆处引起的稳态拉张应变超过10-7,拉张方向与东太平洋海隆的走向近似垂直.上述拉张性稳态应变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引起的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降低了洋中脊扩张的难度,是引起海底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环太平洋强震在中国东北地区产生的稳态水平位移年变化率与GNSS水平速度场在方向上大体一致,但在量级上占观测结果的20%~70%,表明环太平洋强震引起的地幔黏弹性松弛效应是现今中国大陆GNSS速度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太平洋地震 稳态变形 地震位错理论 地球模型 断层滑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者黑岩溶山水田园景观形成演化过程
19
作者 任世川 杨晓艳 +2 位作者 柴正交 田文锐 杨凡 《中国岩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5-1316,共12页
文章根据大量的地质遗迹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讨论了普者黑岩溶山水田园生态景观的形成过程,认为其经历了数亿年缓慢发展演化,泥盆纪到三叠纪末是研究区岩石圈形成时期,侏罗纪至白垩纪是研究区构造和地形基础形成时期。古近纪至今,喜玛... 文章根据大量的地质遗迹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讨论了普者黑岩溶山水田园生态景观的形成过程,认为其经历了数亿年缓慢发展演化,泥盆纪到三叠纪末是研究区岩石圈形成时期,侏罗纪至白垩纪是研究区构造和地形基础形成时期。古近纪至今,喜玛拉雅运动继承和发展了原有构造和地形,为地表水、地下水的发育提供了地形条件,为岩溶的发育提供了运移空间,并推动了研究区气候条件的演变;气候演变为岩溶的发育提供了水、温度等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并控制了生物圈演化;生物圈的演化助推了研究区岩溶发育进程,并在人类活动影响和改造下最终形成了今天普者黑岩溶山水田园生态景观。本文根据其演化过程初步预测了山水田园景观和湖泊水质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保护建议:一是开展资源承载力调查,规范旅游管控;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排污系统;三是建立科学监测体系,定期跟踪监测;四是提升科普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者黑 岩溶断陷湖盆 山水田园生态景观 地球系统科学 发展演化过程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44
20
作者 王林川 李庆鑫 +2 位作者 刘新全 张伟 潘文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9-33,53,共6页
目前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采用故障电流分析方法,在实时信息序列中存在畸变信息时有可能错判或误判,导致城市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无法快速准确定位的问题。首先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采用了一种根据蚁群算法搜索情况来自适应动态修改信息素的方法... 目前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采用故障电流分析方法,在实时信息序列中存在畸变信息时有可能错判或误判,导致城市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无法快速准确定位的问题。首先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采用了一种根据蚁群算法搜索情况来自适应动态修改信息素的方法,使得算法更好地跳离局部最优解,然后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对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最终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单相接地故障 蚁群算法 故障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