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位Single-slope ADC行为级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娇 黄静 +2 位作者 孙玲 韩笑 邓洪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04-107,共4页
单斜率型模/数转换器以其简单的结构、较高的分辨率和易于集成的优势,在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基于Matlab软件环境下的Simulink工具,建立了一个14位Single-slope ADC的系统模型。其充分讨论Simulink工具下电路各单元模... 单斜率型模/数转换器以其简单的结构、较高的分辨率和易于集成的优势,在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基于Matlab软件环境下的Simulink工具,建立了一个14位Single-slope ADC的系统模型。其充分讨论Simulink工具下电路各单元模块的具体实现和信号间的时序关系,给出电路的行为级仿真结果,为Single-slope ADC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模/数转换器 行为级建模 红外焦平面 SIMULINK 集成电路设计 功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线激光雷达的果园车辆地头导航方法
2
作者 李秋洁 王诗瑶 黄政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果园车辆导航包括行间引导和地头转向,地头转向主要采用开环控制,难以适应果园地面不平整以及车辆有初始偏差的复杂情况,阻碍了果园智能化作业的全程覆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线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果园车辆导航包括行间引导和地头转向,地头转向主要采用开环控制,难以适应果园地面不平整以及车辆有初始偏差的复杂情况,阻碍了果园智能化作业的全程覆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线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的果园车辆地头导航方法,引导车辆沿圆弧导航路径实施地头转向。导航电控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上位机首先读取单线LiDAR实时采集的果园数据,从中提取圆弧导航路径并计算导航偏差;然后采用纯追踪算法求取车辆目标角速度,将其发送给下位机,下位机控制车辆按照目标角速度转向。实验在株行距5 m×5 m的核桃园进行,在车速0.2 m/s、初始横向偏差±25和±50 cm、航向偏差±10°和±25°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在地头转向结束后将横向偏差控制在±9 cm以内、航向偏差控制在±5°以内。本研究方法是对基于单线LiDAR的果园车辆导航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削弱土地不平整和车辆初始偏差给地头导航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头导航 果园车辆 单线激光雷达 路径提取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厚膜热扩散系数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3
作者 白天琦 黄坤 +5 位作者 刘法辰 时若晨 任文才 裴嵩峰 高鹏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电子元件集成度的快速提升对器件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墨烯凭借其出色的导热性能成为备受关注的材料之一。目前制备高热导率石墨烯厚膜的主流方法是将氧化石墨烯组装成膜再还原,尽管前人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截止目前仍未能完... 电子元件集成度的快速提升对器件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墨烯凭借其出色的导热性能成为备受关注的材料之一。目前制备高热导率石墨烯厚膜的主流方法是将氧化石墨烯组装成膜再还原,尽管前人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截止目前仍未能完全理解石墨烯膜内部缺陷结构对热导率的具体影响机制,这将限制热导率的进一步提升,达到或超过1500 W·m^(-1)·K^(-1)。在氧化石墨烯膜的热还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些孔洞结构,通过降低整体密度的方式降低热导率。热扩散系数作为决定热导率大小的另一因素,孔洞对其影响因素却尚未被研究过。在这里,我们定义了包含孔洞的石墨烯膜材料特有的本征热扩散系数,并通过多种电子显微学方法、热扩散系数的测试和有限元模拟,详细研究了石墨烯厚膜的本征热扩散系数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联。我们旨在阐明孔洞对热扩散系数以及热导率的影响方式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尺寸和数量的孔洞对热扩散系数的影响,发现密集小孔洞结构可使热扩散系数降低39.4%,而同等面积的单一大孔洞结构对热扩散系数的降低仅约16.1%。通过三维重构获得的统计结论也与计算结果完全匹配。其内在机制是密集小孔洞结构的存在对原有传热路径的破坏更为严重,而单一大孔洞结构的这一作用则相对较弱,只是降低了整体密度从而降低热导率。此外,研究发现面外结晶性对热扩散系数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增进了对影响热扩散系数的微观机理的认识。通过阐明这些机制,我们的研究加深了对石墨烯厚膜微观结构与热学性能关联的理解,为生产超高热导率的石墨烯厚膜提供了重要信息,也为下一代电子器件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厚膜 本征热扩散系数 单一大孔洞 密集小孔洞 面外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_58模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仿真参数捕捉与验证
4
作者 邱星瀚 宋通 +3 位作者 张赛 王付胜 孟宪明 陈亚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2,105,共10页
预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失效行为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利用万能电子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对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MAT_58模型材料参数进行捕捉和验证。结果表明:单单元测试明确了*MAT_5... 预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失效行为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利用万能电子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对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MAT_58模型材料参数进行捕捉和验证。结果表明:单单元测试明确了*MAT_58模型材料参数在本构模型中的物理意义;通过双边缺口拉伸试验结合Bazant裂纹带模型计算出四边形单元尺寸为2 mm时的等效失效应变ERODS为0.56;落锤冲击试验峰值力对ERODS高度敏感,试验与仿真力-位移曲线吻合良好,峰值力误差最小为5.22%,验证了ERODS参数捕捉的有效性;纤维方向强度对于落锤冲击过程中的力学响应行为影响最大,面内剪切强度影响次之,基体方向强度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有限元仿真 单单元测试 面内断裂韧性 冲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激励下多跨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主墩索塔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立财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69,共7页
为探究行波激励对多跨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选取某六跨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并根据相对运动法理论模拟多点激励行为。分析桥墩墩底、桥塔塔底以及桥塔塔顶这3个关键位置处在... 为探究行波激励对多跨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选取某六跨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并根据相对运动法理论模拟多点激励行为。分析桥墩墩底、桥塔塔底以及桥塔塔顶这3个关键位置处在多点地震动激励作用下的内力或位移响应,并探究不同视波速下结构内力与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行波激励对多跨矮塔斜拉桥的地震响应产生显著影响。当视波速为500 m/s时,最不利关键位置处的内力或位移均约为一致激励时的1.2倍;行波激励对中墩底部的弯矩与剪力、边塔塔底的弯矩与剪力和塔顶位移均产生不利影响;随着视波速的提升,行波激励的影响逐渐减弱,当视波速大于7000 m/s时,关键结构处的内力与位移与一致激励时对应的内力与位移基本保持一致,此时行波激励效应对结构关键位置处内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索面 矮塔斜拉桥 行波激励 主墩 索塔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纵梁侧倾单拱肋双索面异形钢拱桥力学特性研究
6
作者 张玉斌 张军锋 +2 位作者 张浩阳 樊守乾 杨作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为了解多纵梁侧倾单拱肋双索面异形钢拱桥的力学特性,指导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以某跨径91.7 m的多纵梁侧倾单拱肋双索面异形钢拱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模型,确定结构的成桥状态,计算恒载、人群荷载、横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为了解多纵梁侧倾单拱肋双索面异形钢拱桥的力学特性,指导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以某跨径91.7 m的多纵梁侧倾单拱肋双索面异形钢拱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模型,确定结构的成桥状态,计算恒载、人群荷载、横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系梁与主梁间距、拱肋倾角对结构静动力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恒载作用下梁、拱特征位置应力不大于100 MPa,拉索应力不超过450 MPa,且恒载为最重要的设计荷载,其次分别为人群荷载、地震荷载和横风荷载;该桥梁、拱均需设置较大的预拱度,且无法通过调整索力来减小预拱度,给施工带来不便;类似桥梁设计时可适当减小系梁与主梁间距或增大拱肋倾角,以减小预拱度及协调各片梁的变形,且上述参数调整对结构的静动力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侧倾单拱肋 双索面 力学特性 预拱度: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超宽单肋拱桥减震研究
7
作者 陈谨林 李秉海 +4 位作者 徐继祥 涂军 王志宏 陈孟鸿 陈政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7,共9页
为研究电涡流阻尼器在超宽单肋系杆拱桥减震领域的应用效果,分别在某超宽桥面有背索柔性单肋系杆拱桥新型组合结构体系的主梁活动支座位置处设置纵向和横向电涡流阻尼器,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响应.为方... 为研究电涡流阻尼器在超宽单肋系杆拱桥减震领域的应用效果,分别在某超宽桥面有背索柔性单肋系杆拱桥新型组合结构体系的主梁活动支座位置处设置纵向和横向电涡流阻尼器,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响应.为方便电涡流阻尼器的计算应用,分析时对其阻尼力模型开展简化研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简化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以墩梁相对位移和拱脚内力为评判指标,研究了变化电涡流阻尼器参数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宽桥面有背索柔性单肋系杆拱桥新型组合结构体系的面外刚度较低,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侧向倾覆,结构对拱脚抗弯承载力的要求较高;双折线模型可以近似与电涡流阻尼器的非线性阻尼力模型等效,用于描述电涡流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安装电涡流阻尼器可以有效降低超宽桥面有背索柔性单肋系杆拱桥新型组合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阻尼器最大阻尼力确定时,随等效阻尼系数的提升,结构的地震运动响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下降速度先快后慢,最终在阻尼系数达到一定阈值后趋于水平;最大阻尼力参数决定了电涡流阻尼器的阻尼力上限,在等效阻尼系数一定时,一定范围内随最大阻尼力的提高,结构各节点的运动响应会不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索-梁协作体系 单肋系杆拱桥 超宽桥面 地震 电涡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梁局部受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豪 高策 +4 位作者 刘永锋 时代 李昌鹏 刘斌 葛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69,共7页
为了解大跨度铁路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梁局部受力行为,依托隆叙铁路(隆昌—叙永)沱江特大桥主桥工程,建立全边跨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S1、S11号斜拉索索力最大工况下边支点反力和主梁截面应力,并与全桥三维杆系有限元模... 为了解大跨度铁路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梁局部受力行为,依托隆叙铁路(隆昌—叙永)沱江特大桥主桥工程,建立全边跨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S1、S11号斜拉索索力最大工况下边支点反力和主梁截面应力,并与全桥三维杆系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实体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分析边支点隔板、索梁锚固结构和斜杆受力情况,以及斜杆箱梁剪力滞效应。结果表明:边支点隔板、索梁锚固结构和斜杆均以受压为主,局部有水平可控的拉应力,通过合理配置普通钢筋可保证结构受力安全;除边支点和固结约束边界附近箱梁外,有索区和无索区斜杆箱梁剪力滞系数在0.91~1.14;创新地采用单索面、轻量化斜杆替代索梁锚固横梁和隔板等新技术,结构传力明确,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单索面斜拉桥 局部受力分析 数值计算 矮塔斜拉桥 混凝土斜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荷载引起隧道地表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邵俐 李闯 +1 位作者 蒙强 李佩青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为研究飞机起飞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影响,依托某机场隧道工程实例,利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飞机荷载对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飞机由单线隧道左侧滑行至右侧时,地表沉降最大值由... 为研究飞机起飞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影响,依托某机场隧道工程实例,利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飞机荷载对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飞机由单线隧道左侧滑行至右侧时,地表沉降最大值由左侧移至中间偏右位置,且最大值不断增大。飞机滑行经过双线隧道工程上方时,地表沉降最大值由先行隧道上方逐渐转移至后行隧道上方;当飞机经过两隧道中间滑行至后行隧道拱肩上方时,地表沉降值最大且超过30 mm。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的最大沉降均位于拱顶位置处,向周围方向沉降值逐渐减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应定时进行监测外,需重点关注拱顶处沉降情况,保证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荷载 单线隧道 双线隧道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综合的平面单臂柔性梁鲁棒振动控制研究
10
作者 宫赤坤 魏炳胜 袁立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针对平面单臂柔性梁轨迹跟踪及末端弹性振动问题,提出了基于μ综合的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抑振控制。首先,采用假设模态法描述弹性变形,并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动力学模型;其次,考虑载荷质量和结构阻尼的参数不确定性及建模摄动,运用线性分... 针对平面单臂柔性梁轨迹跟踪及末端弹性振动问题,提出了基于μ综合的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抑振控制。首先,采用假设模态法描述弹性变形,并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动力学模型;其次,考虑载荷质量和结构阻尼的参数不确定性及建模摄动,运用线性分式变换,选用加权函数建立混合不确定模型。通过引入理想模型改进μ综合的标准控制结构,提高了系统收敛性并改善了闭环系统性能。基于μ综合控制方法,设计了系统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的结构奇异值上下界均小于1,表示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及鲁棒性能。通过与PD控制器对比分析,表明在存在不确定性和干扰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更高精度地进行轨迹跟踪,更有效地衰减末端振动,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单臂柔性梁 弹性振动 混合不确定性 μ 综合 结构奇异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右半平面极点的三相并网变换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法财 蒋哲 +4 位作者 武诚 张志轩 田鸣鹤 赵玉静 叶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0,共9页
电力电子设备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和阻尼水平下降,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目前并网变换器系统判稳方法常采用奈奎斯特判据和广义奈奎斯特判据,但这两种判据均适用于阻抗比中不含右半平面(righ... 电力电子设备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和阻尼水平下降,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目前并网变换器系统判稳方法常采用奈奎斯特判据和广义奈奎斯特判据,但这两种判据均适用于阻抗比中不含右半平面(right half plane, RHP)极点的场景。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考虑正负序耦合和源荷之间耦合的等效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SISO)系统阻抗模型,提出了考虑RHP极点的三相变换器并网系统判稳方法。首先,对研究系统的RHP极点个数及奈奎斯特曲线包围点(-1, j0)的次数进行估算。然后,在奈奎斯特判据的基础上,利用SISO系统阻抗伯德图进行分析,在系统存在RHP极点的情况下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判断。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中搭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了在有无RHP极点的不同场景下,所提判稳方法均能对三相变换器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换器 单输入单输出 小干扰稳定性 右半平面极点 源荷耦合 阻抗伯德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扩展路由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小平 刘振华 +1 位作者 赵有健 关洪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52-1464,共13页
对可扩展路由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可扩展路由器体系结构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其分层模型,将可扩展路由器"自底向顶"地划分为互连结构和数据交换层,路由查找层、标准接口层、分布式操作系统层、分布式路由行为层和... 对可扩展路由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可扩展路由器体系结构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其分层模型,将可扩展路由器"自底向顶"地划分为互连结构和数据交换层,路由查找层、标准接口层、分布式操作系统层、分布式路由行为层和单映像管理层6层,并综述了每层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可扩展路由器发展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路由器 路由节点 控制平面 数据平面 互连结构 路由查找 分布式路由计算 单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SiC基片的集群磁流变平面抛光加工 被引量:12
13
作者 潘继生 阎秋生 +3 位作者 徐西鹏 童和平 祝江停 白振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95-2499,共5页
基于集群磁流变效应超光滑平面抛光理论及研制的试验装置,对单晶SiC基片进行了平面抛光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磨料对单晶SiC基片具有较好的抛光效果;加工间隙在1.4mm以内抛光效果较好,30min抛光能使表面粗糙度值减小87%以上;随... 基于集群磁流变效应超光滑平面抛光理论及研制的试验装置,对单晶SiC基片进行了平面抛光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磨料对单晶SiC基片具有较好的抛光效果;加工间隙在1.4mm以内抛光效果较好,30min抛光能使表面粗糙度值减小87%以上;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表面粗糙度越来越小,加工30min时粗糙度减小率达到86.54%,继续延长加工时间,加工表面粗糙度趋向稳定。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对直径为50.8mm(2英寸)6H单晶SiC进行了集群磁流变平面抛光,并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试件加工前后的三维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发现经过30min加工,表面粗糙度Ra从72.89nm减小至1.9nm,说明集群磁流变效应超光滑平面抛光用于抛光单晶SiC基片可行有效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SiC 集群磁流变 平面抛光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主塔稳定简化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卓明 李国平 袁万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5-218,235,共5页
由于悬吊桥梁采用索塔支撑 ,其主塔往往须承受强大的轴向压力 ,因此其稳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在空间受力和稳定性方面都相对比较薄弱 ,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更显必要 .在对其主塔受力的适当简化之后 ,分别对其... 由于悬吊桥梁采用索塔支撑 ,其主塔往往须承受强大的轴向压力 ,因此其稳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在空间受力和稳定性方面都相对比较薄弱 ,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更显必要 .在对其主塔受力的适当简化之后 ,分别对其弹性及弹塑性稳定进行了简化分析 ,在传统的弹塑性稳定内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主塔弹塑性稳定分析的简化方法 ,并以两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为背景做了算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 桥梁稳定 简化分析 弹性稳定性 弹塑性稳定性 主塔 轴向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叶华文 徐勋 +1 位作者 强士中 侯苏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6,共8页
为评估重庆两江大桥单索面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对由盖板、板肋和横隔板组成的箱形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模型进行了疲劳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基于应力等效方法,对桥面板、横隔板与纵肋三向交叉部位,进行了竖向和横向双... 为评估重庆两江大桥单索面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对由盖板、板肋和横隔板组成的箱形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模型进行了疲劳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基于应力等效方法,对桥面板、横隔板与纵肋三向交叉部位,进行了竖向和横向双向加载试验、等效实桥疲劳应力幅值2 000万次作用疲劳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开孔方式、构造细节、横隔板厚度及铺装层厚度等因素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隔板厚度和铺装层厚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很大;与钥匙形和圆形相比,苹果形开孔结构的主拉应力最小,为13.7 MPa,疲劳性能最优.建议开口肋正交异性板构造横隔板厚度大于16 mm,并采用苹果形开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单索面斜拉桥 疲劳 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盘刚性转子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苏奕儒 何立东 +1 位作者 汪振威 常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19-124,共6页
提出一种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方法对单盘刚性转子的不平衡振动进行在线消除。在分析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带有单圆盘的转子实验台,制定了双平面的2种安装方案。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该实验台的转子模型,分析了2种安... 提出一种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方法对单盘刚性转子的不平衡振动进行在线消除。在分析双平面液压主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带有单圆盘的转子实验台,制定了双平面的2种安装方案。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该实验台的转子模型,分析了2种安装方案的平衡效果,并确定了各个平衡方案下的最佳控制方法。在实验台上对2种安装方案的平衡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不同的安装方案需要采用的控制方法各不相同,采用最佳控制方法的双平面主动平衡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单盘转子的不平衡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盘转子 双平面 主动平衡 振动 平衡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湾水电站坝基卸荷岩体抗剪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朝政 沈蓉 +2 位作者 李伟 廖建军 苏智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485-490,共6页
通过对小湾水电站松弛岩体抗剪特性以及更深入的现场和室内多种试验研究,以更细致深入的评价松弛岩体结构面的变形破坏机理及抗剪强度参数,为后续评价坝基固结灌浆效果以及复核拱坝坝基开挖和地基处理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模拟灌浆 抗剪强度 单点摩擦试验 结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锗各向异性力学性能实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晓京 刘艳荣 +1 位作者 杨小江 方聪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2-326,共5页
通过纳米压痕实验对单晶锗(100)、(110)、(111)晶面进行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根据纳米压痕过程中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并结合Oliver-Pharr理论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单晶锗在纳米压痕过程中发生明显的... 通过纳米压痕实验对单晶锗(100)、(110)、(111)晶面进行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根据纳米压痕过程中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并结合Oliver-Pharr理论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单晶锗在纳米压痕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并且(110)晶面塑性最好,(100)晶面其次,(111)晶面塑性最差;硬度与弹性模量变化趋势相一致,在压入深度较小时,材料受表面效应的影响,硬度和弹性模量发生明显波动,而且由于单晶锗各个晶面上的原子密度以及晶面间距有较大的差异,单晶锗表现出稳定的各向异性,硬度和弹性模量大小依次为:(111)晶面、(110)晶面、(100)晶面。随着压入深度增加,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趋于稳定,大小依次为:(110)晶面、(100)晶面、(111)晶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锗 纳米压痕 晶面 各向异性 硬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偏载扭转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琪 吴忠华 付坤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5,共4页
为研究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扭转效应影响,以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特大桥(跨径组成为136m+254m)为背景,利用通用软件MIDAS Civil建立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壳、梁混合单元有限元模型,分别提取对称荷载与偏载作用下主跨钢箱梁与边跨混凝土箱... 为研究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扭转效应影响,以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特大桥(跨径组成为136m+254m)为背景,利用通用软件MIDAS Civil建立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壳、梁混合单元有限元模型,分别提取对称荷载与偏载作用下主跨钢箱梁与边跨混凝土箱梁的控制截面应力及位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桥主梁偏载扭转效应明显,活载分析采用常规设计1.15偏载系数偏不安全,建议适当放大以保证设计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独塔 单索面 混合梁 扭转分析 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因素对单层平面索网静力性能影响研究: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6
20
作者 施刚 左勇志 +2 位作者 郑敬杰 石永久 王元清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0-546,共7页
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横索与竖索连接节点失效、索预应力损失和锚固端失效这三种损伤因素的不同损伤工况下,单层平面索网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结果表... 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横索与竖索连接节点失效、索预应力损失和锚固端失效这三种损伤因素的不同损伤工况下,单层平面索网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地分析计算上述三种损伤因素对单层平面索网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包括结构变形和索力分布,且能够准确考虑每一种损伤因素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的影响,正确地反映结构损伤情况。这为进一步运用该模型对不同损伤特性、不同结构特征的单层平面索网结构进行全面的参数分析提供了正确的依据,从而建立可靠的结构安全性分析模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平面索网 损伤因素 有限元分析 静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