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destructive testing for crack of tunnel lining using GPR 被引量:5
1
作者 LIU Dun-wen DENG Yu YANG Fei XU Guo-yu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z1期120-124,共5页
Lining craze, as a common engineering damage, affects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safety of tunnels.To improve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surface crack detection in the tunnel lining,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was e... Lining craze, as a common engineering damage, affects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safety of tunnels.To improve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surface crack detection in the tunnel lining,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was employed.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GPR for cracks investigation of tunnel lining were expounded. As an application example, some field measurements in order to detect the depth of cracks for the tunnel lining were achieved in a new tunnel. All GPR investigations were made with the antennae of 1 GHz. The cracks of concrete structure were located, and the distributing and depth of cracks are inspected and estimated by GPR.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show GPR is accurate and efficient to detect cracks of tunnel l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LINING 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 cracks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iques for Quality Detection of Meats 被引量:1
2
作者 KONG Xianqin HUANG Suzhen 《肉类研究》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肉类 检测方法 食品工业 食品质量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ransduction process of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s for nonferromagnetic metal material testing 被引量:13
3
作者 郝宽胜 黄松岭 +2 位作者 赵伟 段汝娇 王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49-754,共6页
Facing the problems lack of considering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ic bias magnetic field and computing the panicle displacements in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EMAT), a... Facing the problems lack of considering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ic bias magnetic field and computing the panicle displacements in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EMAT), a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as presented to calculate the entire transduction process. The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included the static magnetic field, pulsed eddy current field and mechanical field. The FEM equations of the three fields were derived by Garlerkin FEM method. Thus, the entire transduction process of the EMAT was calculated through sequentially coupling the three fields. The transduction process of a Lamb wave EMAT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model an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the present method, it is valid to calculate the particle displacement under the given excitation signal and non-uniformly distributed static magnetic field. Calculation error will be brought about if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ic bias magnetic field is neg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ateri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multi-field coupling Garlerkin method finite 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及应用
4
作者 唐建辉 王玉锁 周晓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6,82,共6页
为了研究应力波在砂浆锚杆中的传播规律,明晰锚杆质量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设计了一套室内模拟全长黏结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选用外径90mm的聚氯乙烯(PVC)管模拟锚杆孔,以螺纹钢筋模拟锚杆,利用珍珠棉泡沫管模拟锚杆锚固不密实... 为了研究应力波在砂浆锚杆中的传播规律,明晰锚杆质量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设计了一套室内模拟全长黏结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教学实验平台。选用外径90mm的聚氯乙烯(PVC)管模拟锚杆孔,以螺纹钢筋模拟锚杆,利用珍珠棉泡沫管模拟锚杆锚固不密实段,注浆材料则采用水泥砂浆。通过超磁致声波发射震源对锚杆质量开展检测,进而分析不同锚固密实度以及不同缺陷位置锚杆的波形特征。实验结果显示,锚杆检测结果与所设计的锚杆锚固密实度基本相符;干扰信号对锚杆质量检测信号影响较大,但若选择合适的频率范围实施数字滤波,便能获取较为理想的波形;当锚杆长度、缺陷位置难以确定时,可结合相位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无损检测 锚固密实度 缺陷位置 教学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技术在农业工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5
作者 张青松 郑中原 +2 位作者 廖庆喜 燕桓 廖宜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3,共13页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侵入式成像技术,融合了X射线和计算机重建算法,能够精确揭示物体内部结构,在农业工程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工程智能化和精准化的重要技术之一。为...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侵入式成像技术,融合了X射线和计算机重建算法,能够精确揭示物体内部结构,在农业工程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工程智能化和精准化的重要技术之一。为了系统总结CT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分析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该文概述了CT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设备构造、工作流程、图像重建和后处理技术等,并通过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的对比,突出了CT技术在高分辨率、强穿透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梳理了CT技术在果蔬品质检测、籽粒评价、茎秆分析、根系分析以及土壤孔隙分析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实例。同时,该文结合CT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该技术存在设备操作流程复杂、图像处理难度高、检测分辨率限制和设备成本高昂及辐射安全等问题,提出了CT技术应用发展趋势有丰富研究对象、增强应用效果和优化技术环节等方面,旨在为CT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进一步应用发展提供参考,以促进CT技术与农业工程研究的深度融合及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技术 农业工程 无损检测 图像重建 后处理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冈洞窟壁面水分变化规律与砂岩风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张悦 胡振坤 +4 位作者 陈童心 汤凯晨 闫宏彬 程远 黄继忠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7-497,共11页
云冈石窟开凿于砂岩地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但因长期遭受自然因素影响,风化现象十分严重.针对第9窟诵经道北壁,综合采用微波测湿、显微和X射线荧光等技术开展无损检测,获取岩壁的水分时空分布、溶液化学性质以及砂岩风化特征,... 云冈石窟开凿于砂岩地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但因长期遭受自然因素影响,风化现象十分严重.针对第9窟诵经道北壁,综合采用微波测湿、显微和X射线荧光等技术开展无损检测,获取岩壁的水分时空分布、溶液化学性质以及砂岩风化特征,并结合环境条件探讨水岩作用影响下的砂岩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岩壁含水量分布存在时空差异,底部普遍比上部潮湿,降雨导致的空气相对湿度波动会引起浅表层砂岩含水量的明显变化,并且在表面出现水膜覆盖和水滴附着现象;风化砂岩内含有大量可溶盐,壁面水溶液呈碱性,主要化学元素包括Mg、S、Na、Ca、Cl、K,其中Mg、S含量远高于其他元素;风化病害形式以粉状和片状为主,微观结构多为疏松、开裂状态,颜色差异与物质组成有关;干湿循环和化学溶蚀是造成诵经道壁面风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 化学溶液 无损检测 风化病害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和三维点云的荔枝表型参数提取
7
作者 陈海波 向星岚 +5 位作者 龚康业 李正心 黄顺豪 李纯熙 蔡晓峰 曾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9-728,共10页
【目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表型参数提取对荔枝采后分级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荔枝采后分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处理和三维点云技术的荔枝表型参数提取方法,一次性获取多种表型性状。【方法】利用Intel Realsense ... 【目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表型参数提取对荔枝采后分级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荔枝采后分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处理和三维点云技术的荔枝表型参数提取方法,一次性获取多种表型性状。【方法】利用Intel Realsense D405深度传感器同时获取4个不同视角下的荔枝RGB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通过映射得到荔枝三维点云;根据获取的荔枝点云,计算点云曲率及法向量,识别荔枝机械损伤区域;将荔枝的RGB彩色图像在颜色空间下进行转换,判断红色像素点阈值并提取荔枝表面的红色着色率;建立荔枝的3D模型,通过计算深度图像的厚度估算荔枝体积。【结果】通过荔枝表面三维点云的曲率成功识别荔枝的机械损伤,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4%;采用RGB图像提取着色率相较于采用三维点云在检测速度上提升90%,基于RGB图像和三维点云的着色率结果与人工检测结果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57 4和0.920 5,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33%和4.37%,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7%和6.01%。基于深度图像提取的荔枝体积与人工测量体积的决定系数为0.890 1,平均绝对误差为1.59 cm3,平均相对误差为7.94%。【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荔枝表型参数提取的准确率,可为荔枝采后分级提供高效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点云 图像处理 深度图像 表型参数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单道信号的碎石道床病害智能识别
8
作者 井国庆 卜俊杰 彭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8,共9页
基于探地雷达的铁路碎石道床病害检测技术是指导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该技术主要通过人工解读雷达图像的方式给出病害区域,自动化水平较低。提出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铁路碎石道床病害智能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雷... 基于探地雷达的铁路碎石道床病害检测技术是指导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该技术主要通过人工解读雷达图像的方式给出病害区域,自动化水平较低。提出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铁路碎石道床病害智能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雷达单道信号进行多特征提取,并进行特征敏感性分析,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训练,可实现对正常道床、含水异常和翻浆冒泥的准确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测试集上的病害识别准确率达到95.89%,在相邻铁路线上的准确率为90.19%。此研究显著提高了病害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对铁路道床维护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道床 探地雷达 特征值 神经网络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超声混凝土应力识别
9
作者 郑罡 张智宇 +1 位作者 于吉港 宋林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869-6878,共10页
为研究混凝土梁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的混凝土超声尾波应力识别算法(coda wave-DRSN,C-DRSN)。根据超声信号向量的高维特性,通过引入残差收缩块,使用软阈值函数和注... 为研究混凝土梁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的混凝土超声尾波应力识别算法(coda wave-DRSN,C-DRSN)。根据超声信号向量的高维特性,通过引入残差收缩块,使用软阈值函数和注意力机制,降低信号噪声对测量应力精度的干扰,实现自适应识别并提取信号中应力特征,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对提取的信号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建立特征与应力的映射关系。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应力识别能力,分别采集混凝土工字梁在三点弯曲和偏心受压荷载作用下的超声尾波信号。结果表明:两种加载模式下,识别率均可达99%,表明该方法在超声混凝土梁应力识别方面具有可行性,与尾波干涉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超声尾波 应力识别 混凝土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的SGT MOSFET失效无损检测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荣桂 郑理 +3 位作者 王丁 周学通 沈玲燕 程新红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屏蔽栅沟槽型MOSFET(SGT MOSFET)在应用中,鉴于电路中存在寄生电感或感性负载,该器件极易受非箝位电感开关(UIS)应力的影响,可能导致器件烧毁失效。采用X射线衍射形貌(XRT)技术对SGT MOSFET雪崩失效后的X射线衍射图像进行研究。在不损... 屏蔽栅沟槽型MOSFET(SGT MOSFET)在应用中,鉴于电路中存在寄生电感或感性负载,该器件极易受非箝位电感开关(UIS)应力的影响,可能导致器件烧毁失效。采用X射线衍射形貌(XRT)技术对SGT MOSFET雪崩失效后的X射线衍射图像进行研究。在不损坏器件的前提下,将烧毁点定位在元胞区域的漂移区。采用开盖检测方式验证了烧毁点位置的准确性,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烧毁点的微观形貌。最后,通过仿真软件模拟芯片表面的三维图形,并利用TCAD仿真揭示了UIS的失效机理,即电流集中所产生的高温致使漂移区的硅融化。失效机理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栅沟槽型功率MOSFET 雪崩失效 同步辐射 无损检测 截面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技术的高粱品种无损鉴别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理萍 邱熙文 +4 位作者 杨清华 谌佳琪 唐辉 李跑 杜国荣 《中国果菜》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不同高粱品种直接决定其所酿酱香型白酒的品质高低,因此高粱品种的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高粱品种鉴别模型,采集了25、45、65 ms三个积分时间下的粳高粱和糯高粱在完整以及粉末两种状态的光... 不同高粱品种直接决定其所酿酱香型白酒的品质高低,因此高粱品种的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高粱品种鉴别模型,采集了25、45、65 ms三个积分时间下的粳高粱和糯高粱在完整以及粉末两种状态的光谱数据,利用单一及组合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存在的干扰,结合无监督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3种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线性判别式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以及软独立模式识别法(soft independent mod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SIMCA)分别构建了不同品种高粱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干扰;无监督方法无法实现不同品种高粱鉴别,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结果能实现高粱品种鉴别,其中LDA>PLS-DA>SIMCA;三个积分时间下,粉末高粱结果优于完整高粱;三个有监督鉴别模型的65 ms的结果较差,45 ms积分时间下的鉴别结果最佳,原始光谱均能达到100%鉴别。以上结果表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实现糯高粱和粳高粱的准确无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粳高粱 近红外光谱 模式识别 无损鉴别 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记忆检测方法的便携式钻杆检测设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浩 张来斌 樊建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当钻杆在井下出现穿刺渗漏、断裂等失效问题时,会因钻杆破裂而停止工作,对钻井施工造成严重损失,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为实现快速高效的钻杆表面缺陷检测,简单介绍了磁记忆检测方法检测金属缺陷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搭载... 当钻杆在井下出现穿刺渗漏、断裂等失效问题时,会因钻杆破裂而停止工作,对钻井施工造成严重损失,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为实现快速高效的钻杆表面缺陷检测,简单介绍了磁记忆检测方法检测金属缺陷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搭载磁记忆探头的便携式钻杆表面损伤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高速、稳定地采集多种尺寸的钻杆表面磁记忆信号,并结合钻杆损伤磁记忆检测软件进行分析,实现对钻杆表面缺陷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开展相关试验,对钻杆带伤表面进行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出钻杆表面各种缺陷,验证了磁记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所得结果可为钻杆表面缺陷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无损检测 磁记忆检测 检测装置 梯度信号 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连接松动的监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裕 唐国良 +1 位作者 王孝然 刘增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13,共22页
螺栓连接的完整性维护仍然是一个面临众多挑战的问题,特别是在遭受外部干扰(如振动)时,连接界面表面可能会发生大面积或局部的滑移。这种滑移现象会加剧界面间的相对运动,导致预紧力水平下降,也就是螺栓连接的松动。在过去的10年中,诸... 螺栓连接的完整性维护仍然是一个面临众多挑战的问题,特别是在遭受外部干扰(如振动)时,连接界面表面可能会发生大面积或局部的滑移。这种滑移现象会加剧界面间的相对运动,导致预紧力水平下降,也就是螺栓连接的松动。在过去的10年中,诸如振动法、导波法和机电阻抗法等检测方法已逐渐应用于检测螺栓连接的松动。伴随着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已被开发出来,用于进一步提升螺栓松动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这些方法的融合为螺栓连接的实时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综述了基于声弹性效应、振动、导波和机电阻抗的方法,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信号分析方法在螺栓连接松动检测和监测领域的应用,旨在展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螺栓松动 机器学习 信号分析 无损检测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无损检测
14
作者 徐子洋 姜新华 +2 位作者 翟成珺 马学磊 李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1-300,共10页
冷鲜羊肉新鲜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多个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综合评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高光谱成像作为一种快速且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冷鲜羊肉新鲜度改变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变化。为了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 冷鲜羊肉新鲜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多个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综合评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高光谱成像作为一种快速且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冷鲜羊肉新鲜度改变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变化。为了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冷鲜羊肉新鲜度多指标评价的可行性,提出一种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重新定义损失函数加强标记之间的相关性,充分采用多个新鲜度指标对冷鲜羊肉新鲜度分类。试验收集了0~14 d冷鲜羊肉样本在400~1000 nm范围的高光谱图像,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菌落总数(TAC)和大肠菌群近似数(ANC)指标值。通过S-G平滑滤波法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冷鲜羊肉样本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法(SPA)选择光谱数据的18个特征波长作为输入数据,采用所提出的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等级模型。结果表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对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达96%,三个新鲜度等级样本的识别率分别为100%、89.28%和98.68%,采用汉明损失(hamming loss)、1-错误率(one-error)、排序损失(ranking loss)和覆盖率(coverage)四种多标记模型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分别为0.008、0.002、0.0025和4.048。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和各项模型评价指标均优于传统ANN,证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的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高光谱 神经网络 多指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磁检测技术在Cr12MoV钢和3Cr13钢屈服/抗拉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贤贤 何存富 +3 位作者 刘秀成 李鹏 宁梦帅 邢智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利用微磁无损检测方法对Cr12MoV钢和3Cr13钢的屈服强度(R_(p0.2))和抗拉强度(R_(m))进行无损定量预测。首先,采用先淬火后回火的工艺改变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得到不同屈服/抗拉强度的拉伸试样;其次,对2种材料先后进行微磁特征参量测试... 利用微磁无损检测方法对Cr12MoV钢和3Cr13钢的屈服强度(R_(p0.2))和抗拉强度(R_(m))进行无损定量预测。首先,采用先淬火后回火的工艺改变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得到不同屈服/抗拉强度的拉伸试样;其次,对2种材料先后进行微磁特征参量测试和屈服/抗拉强度的测定;然后,分别利用格拉布斯(Grabbs)准则和ReliefF特征筛选方法,剔除系统误差并得到对强度指标敏感的微磁特征参量;最后,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寻优,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Cr12MoV钢和3Cr13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微磁检测方法可以对Cr12MoV钢和3Cr13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进行无损定量预测,模型得到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预测平均误差分别小于3%和5%。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铁磁性材料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微磁无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检测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BP神经网络 无损检测 RELIE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GFRP复合材料缺陷检测研究
16
作者 张元 周文慧 +5 位作者 葛宏义 蒋玉英 郭春燕 王恒 温茜茜 王雨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4-1881,共8页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以其轻质、抗冲击且高强度的显著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建筑结构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复合材料制造期间,气孔、裂纹等缺陷屡见不鲜,此类问题会对材料结构的力学强度造成严重影响,不...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以其轻质、抗冲击且高强度的显著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建筑结构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复合材料制造期间,气孔、裂纹等缺陷屡见不鲜,此类问题会对材料结构的力学强度造成严重影响,不但损害产品质量,甚至可能致使整个结构件报废,给企业带来巨额经济损失。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运用先进的太赫兹成像技术对具有不同缺陷的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展开检测。首先,依据太赫兹波在透射模式下的传播原理,采用基于时延差的测厚方法,对不同深度的缺陷进行精确检测计算,将误差成功控制在0.1 mm以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检测成效。其次,针对不同大小缺陷面积的定量化检测问题,本研究把环氧玻璃纤维缺陷的原始彩色图像转换为相应的灰度图像,接着运用四种阈值分割方法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最后通过区域标记能够算出缺陷部分的像素个数,再通过缺陷像素与总像素的比值确定缺陷的面积大小。结果表明,采用人工阈值分割法选取合适的阈值进行分割后,检测面积和实际面积均方根误差能达到1.368,检测面积与实际面积极为接近。该实验证实,太赫兹成像技术与图像处理方法相结合,能够对缺陷的位置和面积进行量化,为进一步推动复合材料缺陷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一研究成果为其他类型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和质量监督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有助于提升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本研究中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应用,不但提升了GFRP缺陷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还为复合材料行业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质量监督方式。这些工作为未来复合材料制造与检测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有望推动该领域的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复合材料 缺陷识别 无损检测 太赫兹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涡流传感器的角度裂纹检测研究
17
作者 陈玺名 郑凯 +2 位作者 王敬东 马向东 王海涛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3-928,共6页
车用储氢气甁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其铝内胆内表面容易产生裂纹缺陷导致氢气瓶失效。在铝内胆复杂曲面的检测中,方向性裂纹的检测和定量分析是涡流检测的挑战。为了提升对各角度裂纹的检测灵敏度并抑制检测过程中的噪声,设计了一种平面... 车用储氢气甁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其铝内胆内表面容易产生裂纹缺陷导致氢气瓶失效。在铝内胆复杂曲面的检测中,方向性裂纹的检测和定量分析是涡流检测的挑战。为了提升对各角度裂纹的检测灵敏度并抑制检测过程中的噪声,设计了一种平面差分涡流传感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传感器在不同激励频率下的检测效果以及传感器对不同角度缺陷的检测效果。搭建了实验系统,验证了传感器对不同角度的裂纹缺陷的检测能力,构建了检测信号与裂纹角度间的映射关系,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缺陷定量评估手段。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监测信号幅值随裂纹角度的增大而减小,能够有效分辨出15°至75°的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柔性平面线圈 定量评估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超声声场传播特性及参数优化
18
作者 赵威隆 李忠虎 +2 位作者 张鑫宇 王金明 杨立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09,共8页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具有超声检测法与光学法的独特优势,在实现非接触检测的同时还可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为了提高激光超声的激发效率和缺陷检测精度,就需要对激光源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换能效率并降低成本。对不同情况下的激光超声声...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具有超声检测法与光学法的独特优势,在实现非接触检测的同时还可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为了提高激光超声的激发效率和缺陷检测精度,就需要对激光源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换能效率并降低成本。对不同情况下的激光超声声场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激光超声作用于X80管道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合设定的激光脉宽和激光光斑半径,研究了激光源参数与超声声场之间的关系,并利用MATLAB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脉宽值设定为20 ns、光斑半径设定为300μm时,激光超声在X80管道中具有相对最优的激发效率。这为提高激光源的激发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数值模拟 无损检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道岔滑床板结构优化及应用研究
19
作者 吕文昊 陈鹏 +3 位作者 段玉振 费维周 段海滨 辛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3,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焊接式滑床板方案发生的压舌断裂、台板与底板脱焊、转换失效,整铸滑床板方案铸造工艺复杂,易出现夹渣、缩松、废品率相对较高、传统的滑床板涂油养护方式岔区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大、轨行区污染严重、侵蚀扣件垫板...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焊接式滑床板方案发生的压舌断裂、台板与底板脱焊、转换失效,整铸滑床板方案铸造工艺复杂,易出现夹渣、缩松、废品率相对较高、传统的滑床板涂油养护方式岔区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大、轨行区污染严重、侵蚀扣件垫板、影响垫板的耐久性等问题。从结构设计、铸造工艺、降低表面摩擦系数、无损检测等方面对滑床板的设计、生产、检测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改进。通过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验证新型整铸滑床板的可靠性及优异性,并进行在线试铺。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整铸滑床板大幅降低了道岔区养护维修工作量,且养护维修便利性增强,对今后道岔板的优化设计及病害整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滑床板 结构优化 铸造工艺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层裂法检测粘接结构界面结合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合槟 朱帅光 +4 位作者 廖永红 谭善源 柯金龙 林超辉 张永康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83,共6页
为了解决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无法检测出“吻接”和“弱粘接”问题,选取自主设计的可变脉宽Nd∶YAG激光器,采用3种方法处理表面,并使用两种粘接剂制备了粘接强度为4.68 MPa、17.69 MPa、21.35 MPa的不同粘接结构;采用固定的激光参数对粘接... 为了解决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无法检测出“吻接”和“弱粘接”问题,选取自主设计的可变脉宽Nd∶YAG激光器,采用3种方法处理表面,并使用两种粘接剂制备了粘接强度为4.68 MPa、17.69 MPa、21.35 MPa的不同粘接结构;采用固定的激光参数对粘接结构进行了激光冲击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激光脉宽为30 ns、光斑直径为4 mm、激光能量为8 J时,抗拉强度为37 MPa的3M DP460粘接件未发生层裂,抗拉强度为15 MPa的3M DP810粘接件发生层裂损伤;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4.68 MPa粘接结构的界面脱粘面积由12.5 mm 2增大至50.0 mm^(2),而21.35 MPa的粘接结构没有发现明显损伤,说明在合适的激光参数下,激光层裂技术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准确识别出粘接界面“弱粘接”和“吻接”。此研究可为激光层裂法在粘接结构界面结合强度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层裂 粘接结构 结合强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