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lpha Shapes轮廓点云识别算法的洞室表面形变区域提取方法
1
作者 张雨婷 郑德华 李思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密集点云提取洞室表面变形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Alpha Shapes算法识别洞室轮廓点云和多尺度模型到模型的点云比对(Multiscale Model-to-Model Cloud Comparison,M3C2)的洞室表面变形监测方法.首先对获取...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密集点云提取洞室表面变形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Alpha Shapes算法识别洞室轮廓点云和多尺度模型到模型的点云比对(Multiscale Model-to-Model Cloud Comparison,M3C2)的洞室表面变形监测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两期洞室表面点云数据进行配准,采用改进的Alpha Shapes算法识别洞室表面外轮廓点云.获得的两期洞室表面外轮廓点云经精配准后,再采用M3C2算法进行各点变形值计算,最后进行距离聚类提取连续形变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剔除点云中细小沟壑处的点及受到混合像元影响的点,在洞室截面到扫描仪距离10 m的范围内,两期点云剔除率分别为14.17%及13.52%,在70 m范围内,分别为6.25%及6.42%;该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提取出2倍配准误差以上的洞室表面形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室变形监测 轮廓点云识别 Alpha shapes算法 M3C2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F-CNN的n/γ甄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坤翔 张江梅 +1 位作者 王嘉麒 苏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1-470,共10页
中子探测是核能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由于中子闪烁体探测器往往会对中子和γ射线同时响应,因此有效分辨中子和γ射线是实现高精度中子探测的先决条件。为进一步提升n/γ甄别性能,本文结合脉冲形状甄别(PSD)技术和格拉姆角场(GAF)图像转... 中子探测是核能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由于中子闪烁体探测器往往会对中子和γ射线同时响应,因此有效分辨中子和γ射线是实现高精度中子探测的先决条件。为进一步提升n/γ甄别性能,本文结合脉冲形状甄别(PSD)技术和格拉姆角场(GAF)图像转换方法,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分类模型应用到n/γ甄别中。通过GAF将n/γ脉冲数据转化为二维图像,之后将其输入到CNN分类模型中达到样本辨别的目的。为验证GAF-CNN甄别的准确性,与传统CNN甄别法和电荷比较法进行了甄别效果对比。结果表明,GAF-CNN甄别法具有更低的辨别误差率和较短的处理时间,且n/γ甄别品质因子(FOM)有着数量级上的提升。同时其具备网络轻量化的特点,有助于实现CNN PSD算法的嵌入式部署,为研制高性能n/γ复合探测能谱仪提供了一种可行的PSD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γ甄别 脉冲形状甄别 格拉姆角场 卷积神经网络 电荷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黑青杨和小黑杨在山地栽培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孙红英 刘云良 +2 位作者 董春利 山海涛 刘锋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栽植在四平市铁东区山地不同坡位的21年生小黑杨和欧黑青杨进行材积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杨对水分的需要更重于对土壤养分的需要,其人工林抚育浇水重于施肥;品种杨通常适宜在平地和山坡下腹地栽培,而对于速生的欧黑青杨适于在... 对栽植在四平市铁东区山地不同坡位的21年生小黑杨和欧黑青杨进行材积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杨对水分的需要更重于对土壤养分的需要,其人工林抚育浇水重于施肥;品种杨通常适宜在平地和山坡下腹地栽培,而对于速生的欧黑青杨适于在平地和山坡中腹、下腹部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欧黑青杨 平阶台地 山坡地 生长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孤立波环境下圆柱和方柱受力特征——Ⅱ.数值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玲玲 王寅 +3 位作者 魏岗 陆谦益 徐津 唐洪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8-597,共10页
柱体受内波作用力的数值模拟大多针对圆柱展开,方柱在内波环境下受力特性研究较少。借助三维数值波浪水槽,采用大涡模拟(LES)技术研究了内孤立波的产生、传播及其对不同形状柱体的受力特性。对比分析了内孤立波波幅对圆柱和方柱受力的... 柱体受内波作用力的数值模拟大多针对圆柱展开,方柱在内波环境下受力特性研究较少。借助三维数值波浪水槽,采用大涡模拟(LES)技术研究了内孤立波的产生、传播及其对不同形状柱体的受力特性。对比分析了内孤立波波幅对圆柱和方柱受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分层流环境下,随着内孤立波波幅的增大,圆柱和方柱所受的水平作用力均增大;相同波幅情况下,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水体,方柱表面的压力分布更不均匀,迎流面与背流面的压差更大,从而导致方柱相较于圆柱会受到更大的水平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受力特性 柱型对比 机理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初中几何教材“相似”内容的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唐恒钧 张维忠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8,共4页
范希尔理论较好地刻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以该理论为依据比较美国《发现几何》和我国新教材《数学?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下)》中“相似形”一章,部分地揭示了中美几何内容的思维水平.两国都注重以直观几何为学习起点,但美国所包含的... 范希尔理论较好地刻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以该理论为依据比较美国《发现几何》和我国新教材《数学?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下)》中“相似形”一章,部分地揭示了中美几何内容的思维水平.两国都注重以直观几何为学习起点,但美国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更深,其主要的策略是构筑较为系统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总处于由问题组织而成的情境脉络之中.我国教材注重通过正、反例进行辨析,以达到巩固中求发展的目的;也有通过问题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努力,但因缺乏相应的情境而显得突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希尔理论 中美几何 相似形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数学课程标准中初中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标准之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长明 孙连举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中美2国数学课程标准中初中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标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选取内容的理念基本相同,都重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都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客观事实的发现过程;不同之处表现在:编写体例上的不同,包含内容在... 中美2国数学课程标准中初中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标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选取内容的理念基本相同,都重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都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客观事实的发现过程;不同之处表现在:编写体例上的不同,包含内容在广度上、深度上的不同,具体目标在呈现方式上的不同,体现在技术整合上的不同.我国课程改革应该注意以下2点:(1)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加大技术整合的力度,(2)适当扩大课程的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空间与图形” 数学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中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AD曲面模型距离-曲率形状分布检索算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洪申 张树生 +1 位作者 白晓亮 张开兴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2-770,共9页
产品三维CAD模型检索对实现产品设计信息的有效重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针对在工程应用中存在大量含有曲面的产品,提出一种基于距离-曲率形状分布的三维CAD曲面模型检索算法.首先在模型表面随机取点,计算出所取点的曲率以及该点到模型... 产品三维CAD模型检索对实现产品设计信息的有效重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针对在工程应用中存在大量含有曲面的产品,提出一种基于距离-曲率形状分布的三维CAD曲面模型检索算法.首先在模型表面随机取点,计算出所取点的曲率以及该点到模型质心的距离;然后以模型质心为球心,统计处在不同半径球壳间所取随机点的曲率分布,分别以球壳半径和曲率为坐标轴构建距离-曲率平面网格,并统计每个网格中随机点出现的频次,从而形成距离-曲率矩阵;最后利用特定的规则计算矩阵的相似值,用该值衡量2个模型的相似程度,实现模型的相似性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的检索性能比传统的形状分布算法有较大提高,尤其适用于自由曲面模型的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曲面模型检索 曲率 距离-曲率分布 距离-曲率形状分布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青少年骨密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文倩 卢伟华 +2 位作者 叶宇 王敏敏 陈宏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1,共4页
通过对中、日青少年骨密度的共同研究 ,在测定从初中到大学各年龄段骨密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骨密度与形态及运动、饮食习惯的关系。研究表明 ,我国青少年的骨密度略高于日本 ,中、日青少年的骨密度在 18岁以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女... 通过对中、日青少年骨密度的共同研究 ,在测定从初中到大学各年龄段骨密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骨密度与形态及运动、饮食习惯的关系。研究表明 ,我国青少年的骨密度略高于日本 ,中、日青少年的骨密度在 18岁以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女青少年的骨量峰值早于男青少年出现。身体形态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较低。运动与饮食习惯对于青少年的骨密度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日本相比 ,我国青少年的饮食与运动习惯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骨密度 身体形态 中国 日本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金银碗形制考释与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韩荣 唐心怡 胡杨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7-222,共6页
目的对唐宋金银碗的形制进行考释与比较。方法以唐宋金银碗形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金银碗的发展渊源,对器物形态的数据进行分析。结论依据唐宋金银碗样本的分型分式、尺度比值等信息,提炼出参考值,得出其形制量度变化的主旨内容。通过对... 目的对唐宋金银碗的形制进行考释与比较。方法以唐宋金银碗形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金银碗的发展渊源,对器物形态的数据进行分析。结论依据唐宋金银碗样本的分型分式、尺度比值等信息,提炼出参考值,得出其形制量度变化的主旨内容。通过对唐宋金银碗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唐宋金银碗样本的形制特征及流变规律,这对于构建同类产品的造型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金银碗 形制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n/γ甄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海声 吕柏阳 +7 位作者 李婷 牛德芳 庄凯 刘鹏浩 杨雄斌 秦秀波 俞伯祥 蒋杰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7-192,共6页
常用的有机闪烁体探测器对中子和γ射线均敏感,所以消除或减弱γ射线在中子探测技术中的影响是必要的。考虑到BP神经网络能实现分类器的功能,因此本文结合脉冲形状甄别技术与BP神经网络,将BP神经网络应用在中子与γ射线混合场的粒子甄... 常用的有机闪烁体探测器对中子和γ射线均敏感,所以消除或减弱γ射线在中子探测技术中的影响是必要的。考虑到BP神经网络能实现分类器的功能,因此本文结合脉冲形状甄别技术与BP神经网络,将BP神经网络应用在中子与γ射线混合场的粒子甄别中。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达到记忆、分类测试样本的目的。对BP神经网络应用于n/γ脉冲波形甄别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后与电荷比较法及频域梯度分析法甄别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甄别法不仅能为混合辐射场提供有效的甄别,而且在甄别时间上较电荷比较法与频域梯度分析法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γ甄别 BP神经网络 脉冲形状甄别 电荷比较法 频域梯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结构隔震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德稳 王琼芬 +4 位作者 吴跃红 罗会来 王谦 孙毅 程承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对比L型不规则隔震结构不同布置方案,确定最优方案并对最优方案进行结构减震分析.方法从建筑功能和减震效果两个方面评价3种不同方案,对最优方案进行抗风计算和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不同方案会引起建筑功能和减震效果的... 目的对比L型不规则隔震结构不同布置方案,确定最优方案并对最优方案进行结构减震分析.方法从建筑功能和减震效果两个方面评价3种不同方案,对最优方案进行抗风计算和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不同方案会引起建筑功能和减震效果的不同,需要综合评价;L型隔震结构可以通过隔震层支座有效布置,使得结构质心和刚心尽量重合,减小了结构的扭转效应;最优方案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减震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结论 L型隔震结构可选用将隔震层以上结构完全连接的布置方案,既保持了良好的建筑功能,又获得了良好的减震效果,亦可以采用两个结构完全分开的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L型不规则 方案对比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预应力闸墩平行与扇形锚索布置型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静 狄圣杰 陆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4,133,共4页
为对比分析扇形和平行两种锚索布置型式的力学特点,依托简单锚块式预应力闸墩,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多方案对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锚索作用下,平行锚索布置型式的闸墩颈部预压应力较大,效果更好,便于降低预应力主锚索设计吨位... 为对比分析扇形和平行两种锚索布置型式的力学特点,依托简单锚块式预应力闸墩,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多方案对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锚索作用下,平行锚索布置型式的闸墩颈部预压应力较大,效果更好,便于降低预应力主锚索设计吨位;在同等弧门推力作用下,扇形锚索布置型式的闸墩颈部拉应力水平较低,平衡颈部拉应力所需的预应力水平较低;在锚索预压应力或在弧门推力作用下,闸墩颈部应力较大且主要分布在受力侧的闸墩边缘(距边约0.5m内);在同等锚索和弧门推力综合作用下,对于闸墩颈部应力,平行锚索优于扇形锚索,对于锚固硐应力,扇形锚索优于平行锚索,结构各关键部位的应力水平均可控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闸墩 锚索布置型式 扇形 平行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的原生形态与现代形态——一个东西方比较意义上的设计文化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立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文从生活、概念和人性化角度,考察了“家”在不同时空的两种存在形态,指出中国“家”是“亲情与居住”、“承传知识技能和习俗”的场所,西方“家”的“个性化”、“人性化”可作为中国“家”设计的一个参照,希望引起对中国“家”的重... 本文从生活、概念和人性化角度,考察了“家”在不同时空的两种存在形态,指出中国“家”是“亲情与居住”、“承传知识技能和习俗”的场所,西方“家”的“个性化”、“人性化”可作为中国“家”设计的一个参照,希望引起对中国“家”的重新评价,使当代“家”的设计更加适合人的生活与居住,更显和谐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形态 现代形态 比较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act复合充填材料与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辉 文冰 许华山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Dyract复合充填材料在牙体修复方面替代夹层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在同一个体上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形缺损患牙共320颗,分别采用Dyract复合充填材料和夹层技术充填修复,随访观察18-24月,并对其疗效进... 目的:探讨Dyract复合充填材料在牙体修复方面替代夹层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在同一个体上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形缺损患牙共320颗,分别采用Dyract复合充填材料和夹层技术充填修复,随访观察18-24月,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Dyract组、夹层技术组分别有3、5颗修复物脱落,两组其余牙外形均完整、无缺损、表面光滑、色泽光亮 ; Dyract组修复物的脱落率为 1.87%,边缘密合度失败率为1.87%,均低于夹层技术组( P> 0.05);两组均无牙髓病变及继发龋发生; Dyract总失败率为 1.87%,低于夹层技术组( P> 0.05)2结论: Dyract复合充填材料具有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夹层技术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ract复合材料 楔形缺损 充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海贻贝种类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义浩 《渔业经济研究》 2009年第2期14-20,共7页
贻贝科(Mytilidae)的许多种类在浙江沿海均有分布,但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文章调查研究了浙江沿海的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紫贻贝(Mytilus edulis)、隔贻贝(Genus Septifer)、凸壳肌蛤(Musculista senhausia)、翡翠贻贝(Perna vi... 贻贝科(Mytilidae)的许多种类在浙江沿海均有分布,但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文章调查研究了浙江沿海的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紫贻贝(Mytilus edulis)、隔贻贝(Genus Septifer)、凸壳肌蛤(Musculista senhausia)、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毛贻贝(Trichomoya hirsute)、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黑荞麦蛤(Vignadula atrata)、石蛏(Lithophaga Roding),并对它们的形态构造进行了描述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贻贝种类 形态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铁路跨越V形峡谷桥梁方案比选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小飞 张杰 +1 位作者 周继 王新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4,共6页
新建瓮马铁路乌江特大桥跨越乌江峡谷,桥址处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差约400 m,自然坡度60°~85°,沟深谷陡,交通不便。为克服铁路桥梁跨越V形峡谷难题,综合考虑桥位设计控制因素,选取钢箱梁悬索桥、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及上... 新建瓮马铁路乌江特大桥跨越乌江峡谷,桥址处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差约400 m,自然坡度60°~85°,沟深谷陡,交通不便。为克服铁路桥梁跨越V形峡谷难题,综合考虑桥位设计控制因素,选取钢箱梁悬索桥、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及上承式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3种桥型方案,对桥型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从可行性、静力性能、施工方法、经济性能、景观特点、养护维修等方面对桥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悬索桥方案造价高、竖向刚度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方案需大规模开挖岩体,施工难度较大,且后期养护维修工作量大。分析结论指出:为适应V形峡谷地形,乌江特大桥宜采用动力性能良好、施工方便、养护维修工作量小、经济节省的上承式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钢箱梁悬索桥 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 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 V形峡谷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中山桥改建工程方案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厚军 傅战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原芜湖中山桥为跨度63 m的下承式混凝土系杆拱桥,由于航道升级,需进行改建。该改建工程面临与城市道路衔接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北侧布置环形道路的桥梁方案、全隧道方案、中二街布置T形交叉桥梁方案,对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 原芜湖中山桥为跨度63 m的下承式混凝土系杆拱桥,由于航道升级,需进行改建。该改建工程面临与城市道路衔接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北侧布置环形道路的桥梁方案、全隧道方案、中二街布置T形交叉桥梁方案,对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T形交叉桥梁的总体方案。该方案主桥采用带副弦的梁拱组合钢结构,跨径布置为(28+90+28)m,主梁采用梁高低矮的双边箱结构,系梁梁高0.9 m,引桥中二街交叉口采用T形平面钢板梁结构,梁高0.8 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岸上组拼、水中浮运的方案施工,引桥上部结构采用分段预制、逐段吊装的方案施工。中山桥改建工程建设速度快,对航道、城市环境的影响小,改建后的中山桥已成为芜湖中心城区新的标志性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 下承式拱桥 改建工程 T形交叉桥梁 方案比选 拱梁组合结构 钢结构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侵彻土壤/混凝土复合目标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强强 刘荣忠 +2 位作者 冯成良 黄正祥 魏许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02-106,共5页
为了研究聚能射流对土壤/混凝土复合目标的侵彻效应,分析土壤/混凝土复合目标在聚能射流侵彻下的响应特性,通过考虑聚能射流侵彻下塑性波在靶板中的传播和衰减,以及在土壤/混凝土界面的反射和透射,分析了反射波和透射波作用下射流对土... 为了研究聚能射流对土壤/混凝土复合目标的侵彻效应,分析土壤/混凝土复合目标在聚能射流侵彻下的响应特性,通过考虑聚能射流侵彻下塑性波在靶板中的传播和衰减,以及在土壤/混凝土界面的反射和透射,分析了反射波和透射波作用下射流对土壤和混凝土的侵彻过程,研究土壤/混凝土复合目标界面效应对聚能射流侵彻的影响,建立了聚能射流侵彻土壤/混凝土复合目标的理论模型。对聚能射流侵彻单一混凝土靶和土壤/混凝土复合靶进行对比试验发现,由于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影响,聚能射流对土壤/混凝土复合靶的侵彻深度反而低于对单一混凝土靶的侵彻深度。在反射波和透射波的作用下射流的侵彻速度下降,导致了对土壤/混凝土复合靶侵彻深度的降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装药 土壤/混凝土复合目标 塑性波 侵彻深度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条纹相位测量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丽云 杨齐民 +1 位作者 李川 杨丽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2,37,共3页
投影条纹用于三维物体的面形测量,已取得许多进展,其相位解调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相移法和富里叶变换法等。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新的相位解调的计算方法,就是把被物体调制后的干涉条纹,分为许多小段,分别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再把每... 投影条纹用于三维物体的面形测量,已取得许多进展,其相位解调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相移法和富里叶变换法等。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新的相位解调的计算方法,就是把被物体调制后的干涉条纹,分为许多小段,分别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再把每一段分别与未被物体调制前的干涉条纹,逐点进行相位比较,求出物体对干涉条纹的相位调制量,再求出对应的物体面形高度,文中还给出了一弓形物体的调制和相位解调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形测量 相位计算 投影条纹 相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中塔结构形式比选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扣 舒思利 +1 位作者 万田保 王晓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3,共6页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为主跨2×800m的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为选择该桥合理的中塔结构形式,从结构受力、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对纵向A形混凝土中塔、纵向人字形钢中塔和纵向I形钢-混凝土混合中塔3种中塔方案进行综合比选...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为主跨2×800m的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为选择该桥合理的中塔结构形式,从结构受力、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对纵向A形混凝土中塔、纵向人字形钢中塔和纵向I形钢-混凝土混合中塔3种中塔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若采用纵向A形混凝土中塔方案,结构整体刚度较大,但需保证名义摩擦系数≥0.3以满足主缆抗滑的要求,若采用其他2种中塔方案,名义摩擦系数取0.2即可;3种中塔方案均可通过调整相关结构尺寸满足自身的受力要求;结合中塔沉井基础,纵向A形混凝土中塔方案经济性最优,且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保证施工塔吊不超高。经综合比选,该桥中塔最终采用纵向A形混凝土塔,通过在中塔鞍座中增加竖向摩擦板的方法保证主缆的抗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悬索桥 中塔 A形混凝土塔 人字形钢塔 I形钢-混凝土混合塔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