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的MOA过电压保护性能仿真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绍平 李永坚 赵毅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16,19,共3页
利用 MATL AB软件中的电力系统模块库 ( PSB) ,建立了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系统模型 ,氧化锌避雷器 MOA的过电压保护性能仿真的结果证明其效果良好 ,它对 MOA的设计和选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过电压保护 MOA MATLAB 氧化锌避雷器 性能仿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串联电容补偿对电机机端电压调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封 肖强 +3 位作者 刘志刚 王丙全 王晨光 刘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7-114,共8页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一般有较多的波动性或冲击性电动机负载,造成电压偏低、波动严重,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和电机的运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采用串联电容就近对电动机进行补偿的方法,计及电机的负载特性,通过对比计算确定了在配电变压器...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一般有较多的波动性或冲击性电动机负载,造成电压偏低、波动严重,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和电机的运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采用串联电容就近对电动机进行补偿的方法,计及电机的负载特性,通过对比计算确定了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进行串补对机端电压调节的效果最好。仿真计算了波动性负荷情况下串补装置不同补偿方式对电机机端电压调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度过补偿方式,可以在避免自激的情况下,在较大的范围内提升线路末端电机的电压性能,消除由于波动性负荷引起的电压波动,为配电网中改善电动机的运行性能和机端电压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串联电容补偿 电动机 自激 电压调节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电压源型ICPT系统最优电容补偿参数选择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坤 葛佳蔚 +3 位作者 杨富尧 陈新 康锦萍 赵海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58,共6页
电压源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通常被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该系统在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时,耦合系数较大会引起输出功率降低,工程实际中通常采用提高电压达到预期输出功率,但这对电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且易引起过电流。为了解决这一问... 电压源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通常被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该系统在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时,耦合系数较大会引起输出功率降低,工程实际中通常采用提高电压达到预期输出功率,但这对电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且易引起过电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了串联电容补偿ICPT系统的补偿特性,得出了补偿电容值偏离谐振点后系统的工作特性,并利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对电容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在耦合系数较大确保ICPT系统输出功率的同时,使得系统效率下降幅度最小。利用一台3 kW无线充电样机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系统输出功率从1.2 kW提高至3 kW时,系统效率仅下降1.3%,且在偏移情况下利用电容切换仍能确保输出功率的同时系统效率不低于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ICPT系统 串联补偿 电容补偿特性 优化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城──淮阴500kV串补电容线路对继电保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郁惟镛 吴小建 +2 位作者 高翔 陈建民 陈志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1998年第2期1-6,共6页
对阳城-淮阴串补线路的一次系统、二次传变环节CT和CVT以及各种典型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并且对不同的故障点和不同的故障类型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串补电容 继电保护 数字仿真 CT C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补偿在配电网电压调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先泰 蔡金锭 +1 位作者 丁智华 陈廉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8,128,共4页
针对某些配电网负荷电压水平不满足要求和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串联电容补偿的配电网负荷电压调节与稳定方法。通过在配电线路上串入可调电容,根据电容电压损耗与线路原电感电压损耗极性相反的特征,在负荷波动的情况下利用电容... 针对某些配电网负荷电压水平不满足要求和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串联电容补偿的配电网负荷电压调节与稳定方法。通过在配电线路上串入可调电容,根据电容电压损耗与线路原电感电压损耗极性相反的特征,在负荷波动的情况下利用电容电压抵偿线路电感电压即可调节和稳定负荷侧电压。通过实时采样负荷功率,计算补偿电路的晶闸管触发角,调节电容补偿量以稳定负荷侧电压。利用Matlab的PSB模块搭建了一条带有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补偿的配电线路,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串联电容补偿 调压 晶闸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串联电容补偿调压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勇海 蔡金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0-144,共5页
对于供电半径大、负荷波动较大的中压配电线路,由于线路中的电压损耗较大,常常造成负荷端的电压值偏低、电压波动大,难以满足电压质量要求。通过对不同负荷情况下,对补偿电容量的精确计算,得到中压辐射线路的在电容串联补偿下稳定末端... 对于供电半径大、负荷波动较大的中压配电线路,由于线路中的电压损耗较大,常常造成负荷端的电压值偏低、电压波动大,难以满足电压质量要求。通过对不同负荷情况下,对补偿电容量的精确计算,得到中压辐射线路的在电容串联补偿下稳定末端电压的最大输送容量,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在某电力公司10kV线路接上串联电容补偿器,其正常运行并且稳定负荷侧电压验证了串联电容补偿调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补偿 辐射配电线路 电压调节 最大输送容量 串联电容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恒功率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湘宁 赵洋 +1 位作者 叶猛 王小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6-20,共5页
首先在dq坐标系下分析了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对于系统潮流的影响,给出了SSSC输出电压d轴与q轴分量的不同功能。分析了SSSC对于潮流控制的特点,进而针对SSSC的恒功率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的引入实现了SSSC输... 首先在dq坐标系下分析了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对于系统潮流的影响,给出了SSSC输出电压d轴与q轴分量的不同功能。分析了SSSC对于潮流控制的特点,进而针对SSSC的恒功率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的引入实现了SSSC输出电压d轴与q轴分量之间的解耦控制。通过2个PI环节的应用,使得d轴与q轴电压分量能分别跟踪直流电容电压与线路潮流,并改善由于状态精确反馈线性化方法的引入所带来的对于系统模型不精确以及参数不确定所引起的弱鲁棒性。数字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恒功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恒功率控制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 容性补偿 感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能量补偿法的串联电容耦合型动态电压恢复器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涂春鸣 卢柏桦 +2 位作者 郭祺 高家元 姜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727-3738,共12页
传统动态电压恢复器(DVR)采用同相补偿法治理电压跌落问题时,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小但有功需求大,而采用最小能量补偿法时,降低了有功需求的同时却增大逆变器输出电压,二者优势难以兼具。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串联电容耦合型DVR,通过与最... 传统动态电压恢复器(DVR)采用同相补偿法治理电压跌落问题时,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小但有功需求大,而采用最小能量补偿法时,降低了有功需求的同时却增大逆变器输出电压,二者优势难以兼具。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串联电容耦合型DVR,通过与最小能量补偿法的配合,所提结构不仅可实现最小有功输出,还可以显著降低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从而有效地降低逆变器的容量和直流侧电压等级。首先,介绍了串联电容耦合型DVR的基本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了其在输出电压大小、功率等级方面的优越性;其次,对逆变器的运行边界进行分析,为避免在负载波动情况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超出其最大输出能力,给出适用于串联电容耦合型DVR的运行状态调整策略,以保证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然后,分析串联电容对控制系统稳定性及滤波效果的影响,并完成了串联电容耦合型DVR最优拓扑结构的选取;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充分验证了该文所提串联电容耦合型DVR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压恢复器 串联电容 最小能量补偿 逆变器输出电压 直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翻车机卸煤的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晓明 周绪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27,共2页
介绍了火电厂翻车机卸煤的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设计、主要功能及其应用。
关键词 翻车机 过程监控 故障诊断 火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暂态分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兴国 黄少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2,共7页
利用Π型网络等值长距离输电线路,推导了频域下考虑线路分布电容,电源侧分布电容,串补电容,母线电容及并联电抗器时线路故障暂态分量的表达式,讨论了它们各自对故障暂态分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不同故障类型情况下,故障点两侧暂态分量... 利用Π型网络等值长距离输电线路,推导了频域下考虑线路分布电容,电源侧分布电容,串补电容,母线电容及并联电抗器时线路故障暂态分量的表达式,讨论了它们各自对故障暂态分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不同故障类型情况下,故障点两侧暂态分量的特征。最后利用ATP仿真软件对一500 kV系统进行了仿真,利用快速傅立叶(FFT)进行频谱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暂态分量 频谱分析 分布电容 串补电容 并联电抗器 母线电容 故障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微分方程算法的微机保护在超高压电网中应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大良 郁惟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1997年第2期3-6,共4页
针对500kV线路的特点,对国内常用的采用微分方程算法的微机保护在500kV线路上的动作行为作了相应的仿真研究,并对该类保护的保护范围和应用于超高压线路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仿真结果表明:在超高压长线中应用该方案时,... 针对500kV线路的特点,对国内常用的采用微分方程算法的微机保护在500kV线路上的动作行为作了相应的仿真研究,并对该类保护的保护范围和应用于超高压线路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仿真结果表明:在超高压长线中应用该方案时,必须对数字滤波器进行改进,否则难以保证动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保护 微分方程算法 超高压电网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附加控制抑制交流串补引起的次同步谐振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实 李兴源 李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高压交流串补有引发次同步谐振的风险,严重影响发电机组乃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光伏发电的基础上,研究通过光伏并网附加控制抑制交流串补引起的次同步谐振问题的可行性。基于复转矩系数思想设计一种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加在光伏电站主... 高压交流串补有引发次同步谐振的风险,严重影响发电机组乃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光伏发电的基础上,研究通过光伏并网附加控制抑制交流串补引起的次同步谐振问题的可行性。基于复转矩系数思想设计一种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加在光伏电站主控制器上,在保证光伏电站稳定并网的同时,抑制了交流串补引起的次同步谐振问题,很大程度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与新能源并网效率。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以次同步IEEE第一标准模型作为仿真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STATCOM,通过在光伏电站并网附加阻尼控制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串联电容补偿 次同步谐振 复转矩系数法 附加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串补电容电气化铁路馈线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牣 林国松 钱清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397,共4页
含串联补偿电容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网线路的电抗距离关系不是单调的,按常规的电抗查表测距法,每个故障点会对应2个或多个定位点.通过对含串补电容馈线故障模型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判别方法.对不同的故障角和过渡电阻的ATP仿真以及... 含串联补偿电容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网线路的电抗距离关系不是单调的,按常规的电抗查表测距法,每个故障点会对应2个或多个定位点.通过对含串补电容馈线故障模型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判别方法.对不同的故障角和过渡电阻的ATP仿真以及MATLAB程序分析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判断出故障与区间串补电容的相对位置.给出了含2个串补电容的电气化铁路馈线故障分段查表测距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 故障 测距 判别 牵引网 电气化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网络对Cascode结构放大器线性度的改善
14
作者 张晓东 王钟 +2 位作者 高怀 程建春 吴浩东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1-676,共6页
宽带功率放大器是现代多频段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Cascode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带宽特性以及输出阻抗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当中.带宽和线性是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重要指标.通常用RLC补偿网络可以增加Cascode结构功率放... 宽带功率放大器是现代多频段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Cascode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带宽特性以及输出阻抗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当中.带宽和线性是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重要指标.通常用RLC补偿网络可以增加Cascode结构功率放大器的带宽.本文提出通过选择合适的RLC补偿网络电路参数,使得晶体管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在增加Cascode放大器带宽的同时,改善其线性度.从电路原理上分析了——补偿网络改善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的原因,并利用Volterra级数方法计算了三阶交调截止点(IP3),证实了IP3可以改善3dB±.采用2μm InGaP/GaAs HBT半导体工艺流片后,测试结果表明,其3dB工作宽带扩展了1GHz(带宽从1.5GHz扩展到2.5GHz),IP3改善了3dB,与计算结果非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网络 Cascode放大器 线性度 VOLTERRA s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保护算法的可解性分析
15
作者 李一峰 杨晋柏 《广东电力》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针对串联补偿电容接入输电线路后引发的问题及对线路保护工作的影响,对串联电容补偿线路的保护算法——模型法进行了可解性分析,指出该方法虽然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但需要求解三阶线性方程组,并且仿真实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存有较大误... 针对串联补偿电容接入输电线路后引发的问题及对线路保护工作的影响,对串联电容补偿线路的保护算法——模型法进行了可解性分析,指出该方法虽然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但需要求解三阶线性方程组,并且仿真实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存有较大误差,为此,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方法——实用降阶法。最后,结合山西阳城至江苏淮阴500kV送电工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仿真计算表明,采用实用降阶法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电容 线路 距离保护 算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池串补装置火花间隙系统自触发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蔡汉生 史丹 +4 位作者 胡玉峰 陈喜鹏 傅闯 许树楷 吴俊阳 《南方电网技术》 2009年第5期77-80,共4页
针对河池串补MOV在人工单相接地试验中火花间隙系自触发启动现象,基于河池串补火花间隙的工作原理,对串补装置火花间隙自触发进行分析和检测验证。人工单相接地试验与仿真计算表明串补电压VD测量装置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火花间隙自触发电... 针对河池串补MOV在人工单相接地试验中火花间隙系自触发启动现象,基于河池串补火花间隙的工作原理,对串补装置火花间隙自触发进行分析和检测验证。人工单相接地试验与仿真计算表明串补电压VD测量装置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火花间隙自触发电压明显低于整定值,进一步对火花间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均压电容参数的变化使得火花间隙的自触发电压降低,从而导致了火花间隙的自触发。建议定期检测已投运串补装置的火花间隙参数,确保火花间隙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装置 人工单相接地试验 火花间隙 自触发 均压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运行维护 被引量:4
17
作者 拾永忠 王勇杰 《陕西电力》 2008年第8期70-73,共4页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可以提高高压线路输送容量,提高系统稳定性,改善并联线路之间的负荷分配。由于这是一项新技术,在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中,会遇到一些事故或异常,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将会对线路的输电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主要从运行人员...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可以提高高压线路输送容量,提高系统稳定性,改善并联线路之间的负荷分配。由于这是一项新技术,在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中,会遇到一些事故或异常,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将会对线路的输电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主要从运行人员的角度对串补装置的运行检查及其正常维护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日常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事故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装置 接线 维护 事故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末端串联补偿牵引网继电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成 张晓鹏 +3 位作者 邓国平 代雪峰 刘果 王艳玉 《中国铁路》 2022年第12期69-75,共7页
分析复线单边供电方式下牵引网末端串联补偿引起的继电保护死区以及无选择性动作等问题,基于末端串联补偿牵引网的阻抗特性,提出变电所馈线阻抗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和分区所偏移叠加阻抗保护特性,分析末端串联补偿过电压保护装置作用下... 分析复线单边供电方式下牵引网末端串联补偿引起的继电保护死区以及无选择性动作等问题,基于末端串联补偿牵引网的阻抗特性,提出变电所馈线阻抗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和分区所偏移叠加阻抗保护特性,分析末端串联补偿过电压保护装置作用下牵引网继电保护配合策略,实现末端串联补偿牵引网继电保护的合理配合关系,使设有末端串联补偿的牵引网继电保护配合关系以及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与无补偿牵引网相同,解决电气化铁路牵引网末端串联补偿工程应用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牵引网 串联电容补偿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