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燃煤机组SCR装置超低排放改造流场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妍 姚宣 +2 位作者 王冬生 陈训强 李晓金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217,共6页
基于燃煤机组SCR系统普遍出现的性能不稳定、氨逃逸超标等问题,以具有代表性的某66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SCR脱硝系统为例,拟结合喷氨格栅和驻涡型喷氨混合器特点,进行多维度的驻涡脱硝喷氨混合装置优化改造研究,并分析了烟气在烟道各位置... 基于燃煤机组SCR系统普遍出现的性能不稳定、氨逃逸超标等问题,以具有代表性的某66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SCR脱硝系统为例,拟结合喷氨格栅和驻涡型喷氨混合器特点,进行多维度的驻涡脱硝喷氨混合装置优化改造研究,并分析了烟气在烟道各位置流动、变化和相互混合的过程,提出了基于分级多效混合、多排分区、强制整流的优化方案。依据CFD模拟计算结果,提出的SCR脱硝系统的流场优化方案可以充分实现流场分布和NH_(3)/NO_(x)混合分布均匀的要求,即反应器内第1层催化剂入口截面NH_(3)/NO_(x)混合不均匀性低于5%;烟气气流速度不均匀性低于15%;烟气到达第1层催化剂的入射角小于10°。对原脱硝装置进行相应改造后,脱硝装置出口NO_(x)浓度总体分布均匀,平均浓度低于超低排放限值,且氨逃逸浓度远低于设计值3×10^(-6),现场实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靠性。流场升级的改造方法对于指导大型燃煤机组SCR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多排分区驻涡喷氨 CFD模拟 分级多效混合 强制整流 氨逃逸 超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整流格栅高度与催化剂安装耦合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建强 梁胜莹 危日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4-150,共7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器内均匀的流场、浓度场是保证脱硝效率的前提,以某1000MW燃煤机组SCR脱硝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模拟确定最佳整流格栅间距及髙度,继而模拟整流格栅高度与首层催化剂安装高度的比值...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器内均匀的流场、浓度场是保证脱硝效率的前提,以某1000MW燃煤机组SCR脱硝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模拟确定最佳整流格栅间距及髙度,继而模拟整流格栅高度与首层催化剂安装高度的比值(c)对首层催化剂流场、浓度场均匀性的耦合影响,并通过实验予以验证。结果表明:格栅间距不宜过大或过小,整流格栅之间的距离0.2m左右为宜;随c值增大,首层催化剂的速度偏差增大,当c大于一定数值后,不同格栅高度下的速度偏差都会突增;格栅高度〇.8m时,对整流格栅与首层催化剂之间的距离要求最低,c值可放宽到0.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整流格栅 首层催化剂安装高度 格栅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DICI软件的高维持电流SCR器件的仿真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继芝 彭钰航 刘志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9-106,共8页
为了设计满足不同静电放电(ESD)设计窗口需求的可控硅整流器(SCR)器件,提出一种提高ESD用SCR器件维持电流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器件仿真软件MEDICI,通过仿真分析SCR器件在ESD工作条件下的内部电流流向、载流子分布和电导调制过程,从器件... 为了设计满足不同静电放电(ESD)设计窗口需求的可控硅整流器(SCR)器件,提出一种提高ESD用SCR器件维持电流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器件仿真软件MEDICI,通过仿真分析SCR器件在ESD工作条件下的内部电流流向、载流子分布和电导调制过程,从器件尺寸、掺杂浓度和电流路径三个方面对SCR器件的维持电流进行了仿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SCR器件的维持电流增大了10倍。该仿真优化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器件仿真能力,同时使他们对微电子器件的优化设计过程有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 可控硅整流器 维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脉冲供电用间歇整流装置技术研究(一):新型晶闸管触发策略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强 胡安 +2 位作者 何娜 周亮 马伟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58-64,10,共7页
脉冲间歇整流装置负载功率变化迅速、交流供电频率变化范围大、交流电压/电流畸变严重,对其晶闸管触发策略的研究鲜见报道。以输出侧为直流电容的兆瓦级脉冲间歇整流装置为研究对象,提出并实现一种适用于此种应用的新型晶闸管触发策略... 脉冲间歇整流装置负载功率变化迅速、交流供电频率变化范围大、交流电压/电流畸变严重,对其晶闸管触发策略的研究鲜见报道。以输出侧为直流电容的兆瓦级脉冲间歇整流装置为研究对象,提出并实现一种适用于此种应用的新型晶闸管触发策略。所提出的触发策略根据晶闸管阳极—阴极端电压的变化来实时调整晶闸管的触发脉冲,较好地克服了现有触发策略在脉冲间歇整流应用中的不足。策略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设计中同时集成一种实时的晶闸管触发状态诊断机制,完了触发策略的执行构架。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出的触发策略下,装置运行正常,在负载突变的情况下,所提出的触发策略仍表现出色;脉冲运行中,触发状态实时诊断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可为控制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整流装置 晶闸管触发策略 脉冲应用 兆瓦级应用 晶闸管触发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kV/4A输出高压恒流电源 被引量:9
5
作者 曾江涛 孙凤举 +1 位作者 许日 邱爱慈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介绍了适用于脉冲功率技术大容量电容器组快速高效充电的一种变频恒流高压电源 ,它采用三相半控晶闸管桥式整流 ,经由两只开关管、储能电感、续流二极管和霍尔电流传感器构成的恒流网络 ,再由桥式晶闸管电路逆变成 1 k Hz后升压、整流。
关键词 变频恒流高压电源 电流传感器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混合器及整流器的设计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贵升 杨锐敏 +1 位作者 和志高 黄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3,61,共9页
通过搭建柴油机后处理试验台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内的反应进行仿真计算,设计4种混合器和3种整流器方案,研究了不同混合器及整流器结构对SCR系统内NH3分布及NOx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器能够有效改... 通过搭建柴油机后处理试验台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内的反应进行仿真计算,设计4种混合器和3种整流器方案,研究了不同混合器及整流器结构对SCR系统内NH3分布及NOx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器能够有效改善SCR内NH3分布均匀度及NOx的转化效率。综合分析,有7个厚度均为2mm的叶片且叶片与径向方向的夹角均为30°的方案M2的混合器结构设计较优;气流受到入口扩张管的扩张作用之后,经过方案D1的整流器,使得SCR系统具有更高的NH3分布均匀度和NOx转化效率。混合器和整流器结合可以实现流场的优化,提高NOx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混合器 整流器 NOx转化效率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直流电源控制电路设计浅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勇 方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71-2173,2187,共4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直流电源的工作过程,要求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两个整流器件同时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其中一个为共阴极组的,另一个为共阳极组的。晶闸管是应用的主要整流器件,所以,要确保整流电源正常工作,晶闸管控制极(也称门极)的脉...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直流电源的工作过程,要求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两个整流器件同时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其中一个为共阴极组的,另一个为共阳极组的。晶闸管是应用的主要整流器件,所以,要确保整流电源正常工作,晶闸管控制极(也称门极)的脉冲触发控制电路就非常重要了。就如何得到可靠的晶闸管触发控制脉冲做一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直流电源 晶闸管 触发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源阻抗网络的新型直流固态断路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长乐 聂子玲 +1 位作者 李华玉 张银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T源阻抗网络的直流固态断路器。该断路器可以通过阻抗网络响应短路故障,从而分断故障回路,不需要外加检测、控制系统,增强了系统可靠性。分析了T源断路器的工作机理和电压、电流传递函数,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仿... 提出了一种基于T源阻抗网络的直流固态断路器。该断路器可以通过阻抗网络响应短路故障,从而分断故障回路,不需要外加检测、控制系统,增强了系统可靠性。分析了T源断路器的工作机理和电压、电流传递函数,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断路器符合理论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力系统 阻抗源 电能质量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源直流固态断路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长乐 聂子玲 +3 位作者 朱俊杰 韩一 许杰 孙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889,共11页
针对传统直流断路器分断短路故障时间过长、熄弧困难、需要快速的故障检测和严格的时序判断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T源阻抗网络的新型直流固态断路器,该断路器可通过阻抗网络响应短路故障,从而快速分断故障回路,不需要外加检测、控制系... 针对传统直流断路器分断短路故障时间过长、熄弧困难、需要快速的故障检测和严格的时序判断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T源阻抗网络的新型直流固态断路器,该断路器可通过阻抗网络响应短路故障,从而快速分断故障回路,不需要外加检测、控制系统,增强了系统可靠性。文章采用等效二端口网络方法,分析T源直流固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给出电压和电流传递函数,在稳态和短路暂态两个方面验证拓扑的有效性;从晶闸管反向恢复过程的固有特性出发,结合T源断路器短路过程的外部电路特性,对断路器的短路关断过程进行推导,阐释晶闸管反向恢复时间对断路器参数设计的影响,并对线路电感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仿真和实验表明,T源直流固态断路器可以自动并快速分断短路故障,对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短路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Z源断路器 T源断路器 阻抗网络 电能质量 晶闸管 短路故障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硅整流器的静电放电防护器件延迟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光 刘进 +2 位作者 谭志良 张希军 李名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91-2896,共6页
为提高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的开启速度,减小被保护电路的损伤概率,在0.18μm CMOS混合信号工艺下,研究了结构参数、脉冲幅值对基于可控硅整流器(SCR)的ESD防护器件开启时间的影响。在基区渡越时间的基础上,加上了结电容的影响因素,完... 为提高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的开启速度,减小被保护电路的损伤概率,在0.18μm CMOS混合信号工艺下,研究了结构参数、脉冲幅值对基于可控硅整流器(SCR)的ESD防护器件开启时间的影响。在基区渡越时间的基础上,加上了结电容的影响因素,完善了器件防护延迟模型,当注入脉冲电压值增大到700V时,模型最大误差<0.5ns,在分析快沿脉冲的防护时更符合实际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当阱间距取5.00μm,N+与P+间隔取0.50μm,SCR的开启时间可降为1ns。此外,在大幅值的脉冲注入下,由于结电容的充电速度加快,SCR的开启也更为迅速。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和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阱间距的宽度,减小N+与P+的间隔可以缩短SCR的开启时间,为该类型防护器件的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硅整流器(scr) 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 延迟特性 快沿脉冲 结构参数 结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测试自并励机组发电机T_(d0)′的一种简便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承祥 晁晖 何凤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并励机组的简便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关断可控硅触发脉冲电源,使转子与已导通的2个晶闸管及励磁变压器副边形成放电回路,从而测得该回路的放电时间常数。该方法不但明显节约试验成本,减少试验时间,而且测量误差较小...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并励机组的简便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关断可控硅触发脉冲电源,使转子与已导通的2个晶闸管及励磁变压器副边形成放电回路,从而测得该回路的放电时间常数。该方法不但明显节约试验成本,减少试验时间,而且测量误差较小。通过电路叠加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试验误差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最后举出了试验实例,该方法适用于自并励发电机的现场参数测试,只要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具备切断可控硅触发脉冲电源的功能,均可使用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并励 可控硅 发电机纵轴暂态开路时间常数 转子回路 电路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4kV变频器整流/回馈电路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53-1456,共4页
为进一步挖掘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潜力和提高效率,从变频器内部设计研究着手,介绍1.14 kV变频器整流回馈单元的电路设计.主要研究驱动电路的设计,采用公共直流母线技术,解决多电机间电动状态和发电状态之间的矛盾.整流回馈单元将流后的直... 为进一步挖掘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潜力和提高效率,从变频器内部设计研究着手,介绍1.14 kV变频器整流回馈单元的电路设计.主要研究驱动电路的设计,采用公共直流母线技术,解决多电机间电动状态和发电状态之间的矛盾.整流回馈单元将流后的直流电供给逆变器,以实现电压和频率都可调来驱动电机,而当电机制动时所产生的电能又可通过回馈单元返回给电网.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既实现了电动机的精密制动又实现了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了节能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整流/回馈 驱动 直流母线 可控硅(scr)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晶闸管和硅整流管元件试验台的研制
13
作者 刘松柏 蒋新华 林立新 《机电工程》 CAS 2002年第5期15-18,共4页
针对机车大功率晶闸管和硅整流管元件的检测要求 ,研制了用于测试其特性的自动检测试验台。并且详细阐述了试验台的测试原理和组成结构 ,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简要介绍了其性能特点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 大功率晶闸管 硅整流管元件 试验台 整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器件自锁现象的探讨
14
作者 郏东耀 杨雷 吕英杰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4,共3页
结合最近开发的绝缘油耐压测试仪中出现的CMOS自锁现象,系统分析了在电路设计中尤其是强电磁场等特殊环境下普遍存在的CMOS器件自锁现象产生的机理、触发条件和原因,并提出了抑制该类干扰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 CMOS器件 自锁现象 scr 双结型寄生晶闸管 绝缘油压测试仪 电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式顺序触发开关电路
15
作者 白晓东 李强 +1 位作者 周洪直 华有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8-89,共2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双向可控硅构成的顺序开关电路,并分析了工作原理.试验表明,此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布线方便等特点,宜于实际应用.
关键词 双向可控硅 顺序触发 装饰灯具 开关电路 控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晶闸管焊接电源相序自适应控制
16
作者 宋政 吴毅雄 +1 位作者 华学明 刘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02-1706,共5页
主回路采用Y/△接法,同步变压器采用Y/Y接法的三相全桥晶闸管焊接电源对电源三相进线接入顺序有要求.在分析了电源三相进线不同接入顺序三相同步电压和主回路三相线电压的相位相序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全... 主回路采用Y/△接法,同步变压器采用Y/Y接法的三相全桥晶闸管焊接电源对电源三相进线接入顺序有要求.在分析了电源三相进线不同接入顺序三相同步电压和主回路三相线电压的相位相序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全数字化晶闸管焊接电源,利用软件实现同步信号的检测、主回路线电压相序的判别、电源自适应控制及缺相保护.焊接试验证明,基于DSP的相序自适应控制晶闸管焊接电源工作稳定可靠,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种焊接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晶闸管 相序自适应 焊接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实用的电风扇节能调速器设计
17
作者 赵法起 李有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6-360,共5页
介绍了一种设计简单、性能优良的调功型调速器 ,解决了现有调速器功耗大、功率因数低、调速范围小、谐波污染等问题。
关键词 调速器 可控硅 电风扇 节能调速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型可控硅焊机软件触发技术研究
18
作者 宣兆志 蒋力培 刘元长 《金属科学与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7-102,共6页
本文对电脑型可控硅焊机的软件触发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 CTC 的一个通道进行重复定时的定时方式,这种定时方式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动态响应灵敏度高的特点。采取软件触发后,使焊机的调试工作及触发电路大为简化。这种软件触... 本文对电脑型可控硅焊机的软件触发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 CTC 的一个通道进行重复定时的定时方式,这种定时方式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动态响应灵敏度高的特点。采取软件触发后,使焊机的调试工作及触发电路大为简化。这种软件触发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电脑型可控硅焊机上,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微机控制的可控硅整流电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型 可控硅 软件 触发 焊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VBO接口芯片静电放电防护器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泽坤 沈宏宇 +2 位作者 胡涛 李响 董树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4-800,共7页
为了改进VBO接口电路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性能,提出2种新的ESD防护器件:栅二极管与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可控硅整流器(SCR).采用SMIC 40 nm CMOS工艺与SMIC 28 nm PS CMOS工艺制备传统二极管、栅二极管、面积效率SCR;通过半导体工艺及... 为了改进VBO接口电路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性能,提出2种新的ESD防护器件:栅二极管与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可控硅整流器(SCR).采用SMIC 40 nm CMOS工艺与SMIC 28 nm PS CMOS工艺制备传统二极管、栅二极管、面积效率SCR;通过半导体工艺及器件模拟工具(TCAD)进行仿真,分析电流密度;通过传输线脉冲测试(TLP)方法,测试不同结构ESD防护器件的Ⅰ-Ⅴ特性.栅二极管的ESD鲁棒性为19.7 mA/μm,导通电阻为1.28Ω,相较于传统二极管降低了38.8%.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SCR触发电压为1.82 V,鲁棒性为48.1 mA/μm,相较于传统二极管提升了174.8%.测试结果表明,栅二极管与ASCR和传统ESD器件相比,性能有极大的提升,适合用作VBO接口芯片的ESD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 VBO 可控硅整流器(scr) 面积效率 触发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控制多功能可控硅弧焊机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惠斌 蒋力培 宣兆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8-194,共7页
本文介绍了微机控制多功能可控硅弧焊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研究焊机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可行的恒流控制算法、脉冲跃变过程控制算法与交流控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片微机专机控制系统及汇编语言控制程序。焊机调试结果表明,... 本文介绍了微机控制多功能可控硅弧焊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研究焊机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可行的恒流控制算法、脉冲跃变过程控制算法与交流控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片微机专机控制系统及汇编语言控制程序。焊机调试结果表明,微机控制输出的交、直流脉冲波形等焊接电流波形比传统的电子控制电路多功能焊机有显著改善,且焊接规范调节精度高、范围大,因而这一研究成果不但创造性地实现了多功能弧焊机的微机化,而且具有实际应用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 控制 可控硅 弧焊机 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