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研究:基于LMDI-Attribution分析方法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涛 田莉 许宪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7,共8页
引入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及其归因分析(LMDI-Attribution)方法,从细分行业角度对2000-2012年天津市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变化进行研究,首先对碳排放强度作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排放因子三因素LMDI乘法分解,其后,基于三个分解因素在2000... 引入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及其归因分析(LMDI-Attribution)方法,从细分行业角度对2000-2012年天津市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变化进行研究,首先对碳排放强度作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排放因子三因素LMDI乘法分解,其后,基于三个分解因素在2000-2006年和2006-2012年两个时间段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效应,对其作归因分析,量化36个细分行业对分解因素影响效应的贡献。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天津市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从2000-2012年累计下降了66.87%,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是其下降的主导因素,累计影响值分别为-44.53%和-47.39%,排放因子对其下降起抑制作用,累计影响值为15.39%;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主要依赖于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的变化,化工行业和黑色金属行业产值的占比越高,产业结构的减排效应越差,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黑色金属行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能源强度效应变化的主导行业,由于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黑色金属行业的负值贡献在2006-2012年相对前七年增大了2.56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最大的正值贡献行业转为第二大负值贡献行业,使得2006-2012年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强度的拉低影响相对前七年增大了近1倍;排放因子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抑制作用在2006年之后呈现减弱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十一五"期间化工行业能源结构优化与能源再利用体系的建立,有效抑制了排放因子对碳排放强度的拉升作用。综上可见,黑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天津市碳排放强度分解因素变化的主要贡献行业,以这些高耗能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行业特点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严格控制其粗放型发展、鼓励新技术研发、循环利用资源及优化用能结构等措施,针对性的制定节能减排办法,才能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到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碳排放强度 LMDI-attribution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Attribution的山西省碳排放强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雪姣 杜俊慧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7期3358-3363,共6页
运用LMDI-Attribution方法对山西省2005~2014年间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及归因分析,并将传统的LMDI模型扩展到产业部门和居民生活两部分,量化五大行业对影响效应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山西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2014年万元生产值碳... 运用LMDI-Attribution方法对山西省2005~2014年间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及归因分析,并将传统的LMDI模型扩展到产业部门和居民生活两部分,量化五大行业对影响效应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山西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2014年万元生产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减少了2.603 29 t。其中,影响其变化的3个主要因素是经济规模、能源强度和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5个行业对能源强度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均有抑制碳排放强度增长作用;其中,工业是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3个效应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低耗能的农业、交通业、商业的影响力微弱。总体而言,工业是山西省未来减排最需要关注的部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山西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因素分解 归因分析 LMDI-attribution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of Su-He-Xiang-Wan and attribution of major characteristic peaks for its quality control by GC-MS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Wei-ping LIN Juan +2 位作者 ZHANG Liang-xiao ZHANG Ming-yue LIANG Yi-z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115-2123,共9页
A simple and facil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fingerprint of Su-He-Xiang-Wan (SHXW) was developed, the similar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attribution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peaks was id... A simple and facil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fingerprint of Su-He-Xiang-Wan (SHXW) was developed, the similar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attribution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peaks was identified for SHXW quality control. GC-M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 QP2010 instrument (Shimadzu, Japan) equipped with a capillary column of RTX-5MS.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initiated at 50℃, held for 5 min, increased at the rate of 3 ℃/min to 120 ℃, held for 2 min, and then increased at the rate of 4 ℃/min to 220℃, held for 10 min. Helium carrier gas was used at a constant flow rate of 1.3 mL/min. Mass conditions were ionization voltage, 70 eV; injector temperature, 250℃; ion source temperature, 250 ℃; splitting ratio, 30:1; full scan mode in the 40-500 Da mass ranges with rate of 0.2 s per scan. Attribution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peaks was identified for SHXW by comparing the chemical standards, referenc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the negative controls of prescription samples (NC) of SHXW. With the help of the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tention indices (PTRIs) used together with mass spectra and chemical standards, 25 major characteristic peaks have been identified. Nine volatile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prescription of SHXW by attributing to the 27 major characteristic peak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 powerful approach to quality control of complex herbal medi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attribution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herbal medicines complex prescri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羌塘地体勒玛擦铜铁矿化区岩浆属性与成矿条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晓燕 杨竹森 +5 位作者 刘畅 李应栩 徐培言 董艳蕊 崔师源 杨文杰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5-584,共20页
勒玛擦矿化区位于多龙矿集区的西北侧,地表出露大面积的岩浆岩,发育斑岩和矽卡岩型铜铁矿化,但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起源演化仍未可知,该区域的成矿潜力还需进一步探索。为此,文章对勒玛擦矿化区出露的岩浆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 勒玛擦矿化区位于多龙矿集区的西北侧,地表出露大面积的岩浆岩,发育斑岩和矽卡岩型铜铁矿化,但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起源演化仍未可知,该区域的成矿潜力还需进一步探索。为此,文章对勒玛擦矿化区出露的岩浆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Sr-Nd同位素分析,并对岩浆岩中的角闪石开展了电子探针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探讨岩浆岩的源区及演化过程,厘定其温压条件、岩浆氧逸度及含水性等要素,为进一步评价区域的成矿潜力提供支撑。研究显示,勒玛擦矿化区岩浆岩主要包括角闪石堆晶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集中在122~118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角闪石堆晶岩具有明显的堆晶结构,SiO 2含量(44.97%~45.91%)接近玄武质原生岩浆的范围,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平缓样式;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岩均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弱准铝质-过铝质岩浆岩。四类岩石均显示弧岩浆岩属性,且具有一致的Sr-Nd同位素组成,其(^(87)Sr/^(86)Sr)_(i)和ε_(Nd)(t)值分别介于0.7058~0.7063和-3.7~-2.8之间,均处于MORB和下地壳的混合线上。由角闪石阳离子数计算的角闪石堆晶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岩的矿物结晶温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23℃、873℃、847℃和763℃,结晶压力对应的侵位深度分别为:12.6km、5.8km、5.7km和2.5km,氧逸度平均值分别为ΔNNO+0.35、ΔNNO+1.36、ΔNNO+0.88和ΔNNO+1.97,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7.14%、4.28%、4.95%、4.23%。四类岩石均起源于俯冲板片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其中角闪石堆晶岩为源区岩浆在一定深度发生角闪石堆积形成的岩块,而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岩为角闪石堆晶后的残余熔体继续演化的结果。含矿的花岗闪长岩浅成侵位,富含角闪石,具有高氧逸度高含水量的特点,显示勒玛擦矿化区具有良好的斑岩铜矿成矿潜力,进一步拓展了该成矿带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矿物学特征 岩浆属性 勒玛擦矿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视域下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4,51,共8页
202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以教育强国建设为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并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为加强我国终身教育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发展路向。就理... 202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以教育强国建设为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并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为加强我国终身教育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发展路向。就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行动逻辑而言,终身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高度契合,全国教育大会强调的教育的“三大属性”,以及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为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提供了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终身教育 政治属性 人民属性 战略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多授权机构访问控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炜 李淑培 +1 位作者 田钊 佘维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3,共8页
传统的基于单一授权机构的访问控制方案存在单点故障、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多授权机构访问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联盟链的多授权机构取代传统访问控制方法中的中心化实体,提供可靠、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其... 传统的基于单一授权机构的访问控制方案存在单点故障、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多授权机构访问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联盟链的多授权机构取代传统访问控制方法中的中心化实体,提供可靠、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其次,智能合约允许自动化访问判决,为了解决多授权机构带来的访问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映射算法,利用数据关键信息构建映射表实现数据快速访问;最后,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用户访问时延,实现数据访问过程中的安全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 区块链 智能合约 属性加密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变化及其量化归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司伟 黄思琦 +2 位作者 王培霞 张永康 张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明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对富春江水库流域1970—2022年径流深、降水量、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采用Budyko假设归因法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下垫面条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 为探明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对富春江水库流域1970—2022年径流深、降水量、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采用Budyko假设归因法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下垫面条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深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上升趋势;径流深突变年份为2012年;径流深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增加、由不透水区域面积增加与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的下垫面参数改变,其贡献率分别为51.61%和52.55%;径流深减小由潜在蒸散发的增加造成,贡献率为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Budyko假设归因法 量化归因分析 富春江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改进ResNet50的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游小荣 李淑芳 邵红燕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了解决人工标注服装图像属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改进ResNet50的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法。首先对传统多标签分类方法中的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更充分利用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并减少数据稀缺问题带来的影响... 为了解决人工标注服装图像属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改进ResNet50的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法。首先对传统多标签分类方法中的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更充分利用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并减少数据稀缺问题带来的影响;接着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用于捕捉服装属性上的细节特征。结果表明:在未引入注意力机制的情况下,基于改进ResNet50的方法在多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传统多标签分类方法,准确率提高了25.96%;与ResNet34、EfficientNet_V2、VGG16模型相比,ResNet50模型在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面整体表现更佳;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后,基于改进ResNet50的方法的准确率再提高了1.72%。所提的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改进ResNet50的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法,能够有效预测服装图像属性,为实现服装图像属性的自动化标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图像 属性预测 注意力机制 ResNet50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逻辑·精神: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与战略定位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德全 冯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23,共12页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进建立在对其属性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础上。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合概念,涵括“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三重子概念,分别对应治理对象、治理本体、治理样态三重内核,体现出三重属性,分别是“职普...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进建立在对其属性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础上。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合概念,涵括“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三重子概念,分别对应治理对象、治理本体、治理样态三重内核,体现出三重属性,分别是“职普比较”下的差异融通贯通属性、“国家中心”下的多元主体协作属性以及“时空交错”下的动静质量迭代属性。然而,在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当前仍普遍存在三大典型问题:一是趋同普通教育、脱离人本中心、纵向衔接薄弱的职教属性悬浮问题,二是转型目的不清、主体权责不定、合作体系不全的治理范式模糊问题,三是制度“规训”主导、技术“座架”支配、主体“私益”满足的现代化定位偏误问题。未来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应以扎根“三重”职教属性为理性根据,以贯通“五业”(即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学业)治理属性为逻辑理路,以追寻“中国式”现代化属性为精神旨归,从理性、逻辑、精神的综合视域出发,重新厘定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路向与战略定位,以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立足“职教”、回归“本业”、走向“善治”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治理 治理现代化 本质属性 战略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与表情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杰 钟勇 +2 位作者 王阳 张昌福 杨观赐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0,共8页
人脸特征蕴含诸多信息,在面部属性和情感分析任务中具有重要价值,而面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脸分析任务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难题,从面部细粒度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和表情识别(FAER)模型。首先... 人脸特征蕴含诸多信息,在面部属性和情感分析任务中具有重要价值,而面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脸分析任务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难题,从面部细粒度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和表情识别(FAER)模型。首先,构建基于ConvNext的局部特征编码骨干网络,并运用骨干网络编码局部特征的有效性来充分表征人脸局部特征之间的差异性;其次,提出上下文通道注意力(CC Attention)机制,通过动态自适应调整特征通道上的权重信息,表征深度特征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从而弥补骨干网络编码全局特征能力的不足;最后,设计不同分类策略,针对人脸属性估计(FAE)和面部表情识别(FER)任务,分别采用不同损失函数组合,以促使模型学习更多的面部细粒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FAER模型在人脸属性数据集CelebA(CelebFaces Attributes)上取得了91.87%的平均准确率,相较于次优模型SwinFace(Swin transformer for Face)高出0.55个百分点;在面部表情数据集RAF-DB和AffectNet上分别取得了91.75%和66.66%的准确率,相较于次优模型TransFER(Transformers for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分别高出0.84和0.4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属性估计 面部表情识别 注意力机制 细粒度特征 特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分解的城市轨道出行模式归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雨阳 李世堃 +4 位作者 胡世龙 邓沙沙 柳堤 陈艳艳 罗铭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0-2012,共13页
科学的轨道交通出行模式分析是运营决策优化的重要依据。为挖掘城市轨道交通时空流动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提出一种基于非负张量分解的OD客流强度时空分布计算方法,采用融合SHAP归因分析的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 科学的轨道交通出行模式分析是运营决策优化的重要依据。为挖掘城市轨道交通时空流动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提出一种基于非负张量分解的OD客流强度时空分布计算方法,采用融合SHAP归因分析的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对各模式OD客流强度进行拟合预测。使用城市轨道交通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AFC)系统数据,从空间、时段以及出行日3个维度构建3阶客流OD张量,采用交替非负最小二乘法(alternating non negative least squares,ANLS)实现非负CP张量分解。基于张量分解结果,从北京轨道交通344个站点连续1周16266966条出行数据中,提取出晨高峰长距离通勤、早高峰中短通勤、平峰休闲中转出行、晚归出行4种出行模式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对各模式OD客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XGBoost与CatBoost、LightGBM、OLS相比更具优势。根据OD起终点站域环境特征,考虑起终点缓冲区内各类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量、小区住户数、房价、人口数量、站点偏离距离以及出行距离等指标,构建OD强度关联指标体系,解释各指标对OD客流强度的正负反馈效应。SHAP归因分析说明,居民更倾向于14站以内的中短途出行,并分别得到了就业类POI数目对晨、早通勤客流正向影响,以及餐饮类POI数目对休闲中转出行客流正向影响的临界阈值。该方法可为轨道交通精细化出行引导和客流组织提供数据支撑,优化城市轨道交通供需平衡及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 出行模式 张量分解 机器学习 归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性微小断裂智能识别技术在准噶尔盆地MH1井区的应用
12
作者 巴忠臣 秦军 +3 位作者 华美瑞 张宗斌 秦赛赛 张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2-626,共1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MH1井先导示范区(MH1井区)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不同尺度的断裂,形成机理复杂,后期改造频繁,存在形式多样,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开发进程。本文立足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方位角叠加方案优选、连续小波变换...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MH1井先导示范区(MH1井区)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不同尺度的断裂,形成机理复杂,后期改造频繁,存在形式多样,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开发进程。本文立足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方位角叠加方案优选、连续小波变换地震资料提频、矩阵奇异值分解去噪、构造导向滤波迭代处理、有效频带优化、断裂增强滤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断裂识别以及多属性融合断裂识别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建立小尺度隐蔽性断裂识别流程与模式,进一步引导水平井钻井。结果表明:本文通过多种地球物理方法与AI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MH1井区的小尺度隐蔽性断裂识别流程与模式,显著提高了断裂识别精度,优化了MH1井区水平井的钻井轨迹,成功避开了高风险断裂带,井漏事件发生率降低约20%,压窜干扰问题减少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裂缝预测 地震属性 多属性融合 AI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航金字塔多尺度分解多属性融合方法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预测
13
作者 陈雨茂 刘浩杰 +1 位作者 盖姗姗 杨宏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裂缝作为地质构造中的常见元素,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裂缝往往因其埋藏深、尺度小、数量大等特点而难以准确预测,这成为了当前地质研究领域的难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原始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不足以满足对裂缝准确... 裂缝作为地质构造中的常见元素,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裂缝往往因其埋藏深、尺度小、数量大等特点而难以准确预测,这成为了当前地质研究领域的难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原始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不足以满足对裂缝准确预测的需求。传统的多属性融合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预测精度,但难以有效保留最优属性,预测结果不够准确。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金字塔导航处理地震数据,获取并筛选多层级中的最优数据,以强化结构特征并精确定位断裂不连续;基于该最优数据提取并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实现高精度的裂缝分布预测,从而显著提升裂缝发育区的预测准确性。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以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义184区块沙河街组四段(沙四段)储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沙四段储层中由不同成因引发的裂缝的构造形态与走向。研究成果不仅为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后续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析 裂缝预测 导航金字塔 方差属性 曲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和特定表示的多视图属性图聚类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付元 陈晓惠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4-1267,共14页
现有的多视图属性图聚类方法通常是在融合多个视图的统一表示中学习一致信息与互补信息,然而先融合再学习的方法不仅会损失原始各个视图的特定信息,而且统一表示难以兼顾一致性与互补性.为了保留各个视图的原始信息,采用先学习再融合的... 现有的多视图属性图聚类方法通常是在融合多个视图的统一表示中学习一致信息与互补信息,然而先融合再学习的方法不仅会损失原始各个视图的特定信息,而且统一表示难以兼顾一致性与互补性.为了保留各个视图的原始信息,采用先学习再融合的方式,先分别学习每个视图的共享表示与特定表示再进行融合,更细粒度地学习多视图的一致信息和互补信息,构建一种基于共享和特定表示的多视图属性图聚类模型(multi-view attribute graph clustering based on shared and specific representation,MSAGC).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多视图编码器获得每个视图的初级表示,进而获得每个视图的共享信息和特定信息;然后对齐视图共享信息来学习多视图的一致信息,联合视图特定信息来利用多视图的互补信息,通过差异性约束来处理冗余信息;之后训练多视图解码器重构图的拓扑结构和属性特征矩阵;最后,附加自监督聚类模块使得图表示的学习和聚类任务趋向一致.MSAGC的有效性在真实的多视图属性图数据集上得到了很好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属性图 共享信息 特定信息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城市职住及通勤状态对出行方式选择影响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雨阳 赵聪颖 +3 位作者 李京昆 陈艳艳 柳堤 王书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5,共10页
建立绿色高效的出行服务体系是我国绿色出行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需要考虑居民职住状态和通勤方式在不同等级城市中的异质性。本文基于来自3类城市的1788份有效问卷,构建SEM-MNL(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ultinomial Logit)模型,... 建立绿色高效的出行服务体系是我国绿色出行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需要考虑居民职住状态和通勤方式在不同等级城市中的异质性。本文基于来自3类城市的1788份有效问卷,构建SEM-MNL(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ultinomial Logit)模型,量化分析职住状态、通勤属性和个人经济特征对多类别城市通勤方式选择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潜变量通勤属性是影响出行方式的关键因素,相较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其在普通城市中的约束作用更为明显。职住状态通过通勤属性间接影响通勤方式选择,3类城市路径系数分别为0.83,0.89和0.93。居住类型在一线城市和普通城市对通勤距离和方式选择的作用呈现相反趋势,一线城市高学历者倾向绿色出行,非一线反之。新一线城市短通勤距离居民租房比例最高,且有近半数选择慢行交通。通过调整职住分布提高短距离通勤比例,可以提升绿色出行分担率,随着城市等级下沉,调控反馈灵敏度增高。研究结果为多类城市职住平衡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提供了差异化政策建议,有利于促进低碳出行,助推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方式选择 结构方程模型 通勤属性 职住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GCN多模态数据融合的药物分子属性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效莺 靳艳春 +1 位作者 冯月华 张绍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3-794,共12页
目的药物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且成功率低。准确预测分子属性对有效筛选药物候选物、优化分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征工程的传统分子属性预测方法需研究人员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和广泛的专业知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涌现出... 目的药物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且成功率低。准确预测分子属性对有效筛选药物候选物、优化分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征工程的传统分子属性预测方法需研究人员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和广泛的专业知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涌现出大量优于传统特征工程方法的分子属性预测算法。然而这些算法模型仍然存在标记数据稀缺、泛化性能差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ert+GCN的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分子属性预测算法(命名为BGMF),旨在整合药物分子的多模态数据,并充分利用大量无标记药物分子训练模型学习药物分子的有用信息。方法本文提出了BGMF算法,该算法根据药物SMILES表达式分别提取了原子序列、分子指纹序列和分子图数据,采用预训练模型Bert和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结合的方式进行特征学习,在挖掘药物分子中“单词”全局特征的同时,融合了分子图的局部拓扑特征,从而更充分利用分子全局-局部上下文语义关系,之后,通过对原子序列和分子指纹序列的双解码器设计加强分子特征表达。结果5个数据集共43个分子属性预测任务上,BGMF方法的AUC值均优于现有其他方法。此外,本文还构建独立测试数据集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对生成的分子指纹表征(molecular fingerprint representation)进行t-SNE可视化分析,证明了BGMF模型可成功捕获不同分子指纹的内在结构与特征。结论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与Bert模型相结合,BGMF将分子图数据整合到分子指纹恢复和掩蔽原子恢复的任务中,可以有效地捕捉分子指纹的内在结构和特征,进而高效预测药物分子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t预训练 注意力机制 分子指纹 分子属性预测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城流动人口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建富 姚丽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共11页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逐渐显性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隐匿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层面:教育机会缺失,导致阶层滞流固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可行能力下降;贫困文化接纳,导致贫困代际传...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逐渐显性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隐匿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层面:教育机会缺失,导致阶层滞流固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可行能力下降;贫困文化接纳,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社会排斥,导致乡城流动人口社会场域窄化。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职业教育促进乡城流动人口贫困治理的主要路径和策略包括:创新建构“市域统整联合,中高贯通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搭建乡城流动人口子女向上流动的阶梯;提供“梯度设计,分类实施”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乡城流动人口就业机会和质量;以职业教育培训“赋能职业素养,摧毁贫困接纳”,助推乡城流动人口心理重构;以“包容性社区培训,融合性社会场域”,促进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资本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城流动人口 贫困表征 归因分析 职教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部井研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断溶体识别
18
作者 李素华 卢齐军 +3 位作者 胡昊 李蓉 苏成鹏 蒋能春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4-552,共9页
针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井研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断控型岩溶储集层分布不清的问题,利用钻井、地质、地震等资料,建立茅口组断层和断溶体地震识别模式,利用正演模拟技术分析两者地震反射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干、最大似然、倾角、梯度结构... 针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井研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断控型岩溶储集层分布不清的问题,利用钻井、地质、地震等资料,建立茅口组断层和断溶体地震识别模式,利用正演模拟技术分析两者地震反射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干、最大似然、倾角、梯度结构张量等地震结构属性识别多期次叠加断层,利用熵、能量等地震纹理属性识别层间断溶体,准确识别了茅口组断控型岩溶储集层的分布情况,并建立了地质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多期次叠加断层断溶体和层间断溶体2种断控型岩溶储集层,其中,多期次叠加断层断溶体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南部,层间断溶体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部,地震结构属性对地震波形连续性差异变化明显的高陡、直立多期次叠加断层断溶体识别精度较高,地震纹理属性对地震波形反射振幅能量变化明显的平缓、低角度层间断溶体识别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研究结果可指导下一步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系 茅口组 断控型岩溶储集层 断溶体 地震结构属性 地震纹理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核模糊熵的多类型数据属性约简算法
19
作者 贾润亮 张海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4-1873,共10页
为解决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中模糊相似关系运算的不合理性以及多类型数据的不适用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核模糊熵的多类型数据属性约简算法。提出基于核函数的多类型属性模糊关系计算方法,称之为混合核函数度量,并构造出相应的模糊信息粒... 为解决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中模糊相似关系运算的不合理性以及多类型数据的不适用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核模糊熵的多类型数据属性约简算法。提出基于核函数的多类型属性模糊关系计算方法,称之为混合核函数度量,并构造出相应的模糊信息粒化模型;利用混合核函数度量进一步提出多类型数据的模糊互补信息熵模型和相关性质;利用模糊互补条件熵和模糊互补互信息熵,提出多类型数据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度量和属性约简。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不确定性度量和属性约简方法在多类型数据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粗糙集 多类型属性 核函数 信息熵 条件熵 互信息熵 不确定性度量 属性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卡奈单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
20
作者 张楠 解恒革 +3 位作者 王刚 周炯 郑坤木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919,共5页
目的观察仑卡奈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24年6月26日至2025年3月1日在全国84个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仑卡... 目的观察仑卡奈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24年6月26日至2025年3月1日在全国84个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64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分别计算CDR总评分(CDR-global score,CDR-GS)和CDR各项目总分(CDR-sum of box,CDR-SB)。观察治疗3个月内静脉滴注相关反应(infusion-related reactions,IRR)和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myloid-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ARIA)发生情况。ARIA包括ARIA水肿(ARIA with edema and effusion,ARIA-E)和ARIA出血(ARIA with hemosiderin deposit,ARIA-H)。454例患者进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检测。对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基线CDR-GS为0.5分和1分的患者分别为301例(46.59%)和345例(53.41%);ApoEε4携带者202例(31.27%),其中ApoEε4纯合子携带患者17例(8.42%)。发生IRR 32例(4.95%),其中90.63%(29/32)发生于首次静脉滴注,轻度IRR 31例(96.88%),中度IRR 1例(3.1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晕、呕吐等。发生ARIA 16例(2.48%),其中ARIA-E 5例(31.25%),ARIA-H 10例(62.50%),ARIA-E伴ARIA-H 1例(6.25%)。5例ARIA-E中2例为症状性ARIA-E;影像学上,3例为轻度、2例为中度ARIA-E。10例发生ARIA-H的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影像学上,6例为轻度、4例为中度ARIA-H。17例ApoEε4纯合子患者中发生ARIA-H 1例(5.88%),其影像学严重程度为中度。年龄增长有增加ARIA发生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AD患者具有年龄较轻但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的特征,短期随访数据提示仑卡奈单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疾病特征 仑卡奈单抗 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