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论》的空间范畴及其社会关系向度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博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8,共8页
空间是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隐而不显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空间范畴提供了科学立场和方法。《资本论》中不仅有承载生产生活的广延空间和聚合特定社会关系的空间,而且有孕育主体发... 空间是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隐而不显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空间范畴提供了科学立场和方法。《资本论》中不仅有承载生产生活的广延空间和聚合特定社会关系的空间,而且有孕育主体发展的希望空间,这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指导理论。资本为生产和占有剩余劳动而形成的城市、国家和世界市场的空间样式及实质,是洞悉资本主义空间体系压制和剥削主体的社会历史基础。资本主义空间体系以隐蔽形式支配和占有劳动,是马克思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点和前提。《资本论》的空间范畴及其社会关系向度,澄清了空间批判的资本逻辑前提,言明了资本空间界限的历史结局,引出了实现主体解放发展的希望空间,为探索解决21世纪空间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资本逻辑 空间 社会关系 主体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关系的“U”型调节效应与“U”型关系的线性调节效应研究
2
作者 曹伟 柏淑嫄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
文章以“U”型关系为基础,从数理逻辑和推导逻辑两个方面探讨了两种调节效应:线性关系的“U”型调节效应(UMLE)和“U”型关系的线性调节效应(LMUE)。在数理逻辑方面,结合导数(瞬时斜率)的思想,阐述了UMLE和LMUE成立的条件;在推导逻辑方... 文章以“U”型关系为基础,从数理逻辑和推导逻辑两个方面探讨了两种调节效应:线性关系的“U”型调节效应(UMLE)和“U”型关系的线性调节效应(LMUE)。在数理逻辑方面,结合导数(瞬时斜率)的思想,阐述了UMLE和LMUE成立的条件;在推导逻辑方面,借鉴已有研究并利用文献分析法,提出了改变主效应的关系强度和关系方向两种分析框架的UMLE和LMUE推导逻辑。在归纳总结2013—2022年AMJ期刊“U”型关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两段式、三点式、结合式三种分析框架下的“U”型关系推导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关系 调节效应 数理逻辑 推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逻辑、关系面向和策略路径
3
作者 任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7,共9页
“大思政课”破解了思政课理论与现实脱节等突出问题,促进了社会资源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推动了思政课建设理念的更新升华。善用“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正确把握好“大”与“小”、“理”与“实”、“量”与“质”等多重关系,实现思政... “大思政课”破解了思政课理论与现实脱节等突出问题,促进了社会资源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推动了思政课建设理念的更新升华。善用“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正确把握好“大”与“小”、“理”与“实”、“量”与“质”等多重关系,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社会资源数量与内容质量的良性互促的内在统一。面向未来,进一步提升“大思政课”的建设质效,既要学校组织谋划,也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既要善用“活素材”,也要注重“讲道理”;既要注重技术赋能,也要提升技术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内在逻辑 关系面向 策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靳世鑫 苏承国 +3 位作者 黄佳荣 王慧亮 严登华 王占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中水-土-碳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框架,提出耦合非线性多目标规划和逐次逼近法的双层嵌套算法以实现框架的迭代求解,得到区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方案。【结果】洛阳市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各县区土地利用格局及水资源供给量实现了协同优化,区域水资源总量增加了0.2923亿m^(3),净碳排放量减少了0.3814%(折合90698 t标准煤),GDP维持稳定,各行政单元间供需水比值的差异程度达到最小。【结论】研究成果为提高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联合配置 生态-经济-社会需求 二元水循环 相互作用关系 双层嵌套算法 影响因素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健康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逻辑关系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玛兰 刘彩波 +2 位作者 张雪楠 张金鑫 王红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76-183,217,共9页
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土壤健康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逻辑关系及其协同推进路径。结果表明,土壤健康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土壤健康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土壤健康通过其供给、调节、支... 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土壤健康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逻辑关系及其协同推进路径。结果表明,土壤健康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土壤健康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土壤健康通过其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功能,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及农业要素优化配置等路径,为土壤健康发展提供机遇。为协同推进土壤健康与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与制度保障,注重技术创新与应用,实施气候智慧型农业以及夯实智力支撑、打造高水平农业人才队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健康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理论内涵 逻辑关系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命题逻辑与数据增强的逻辑推理答题方法
6
作者 张杰 张虎 王宇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共8页
为解决现有面向机器阅读理解的逻辑推理方法对文本中存在的深层逻辑关系利用不足与现有的逻辑推理数据集规模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命题逻辑与数据增强的逻辑推理答题方法。将命题逻辑引入到逻辑推理任务,构建符合文本逻辑推理的新规... 为解决现有面向机器阅读理解的逻辑推理方法对文本中存在的深层逻辑关系利用不足与现有的逻辑推理数据集规模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命题逻辑与数据增强的逻辑推理答题方法。将命题逻辑引入到逻辑推理任务,构建符合文本逻辑推理的新规则,将其应用到文本逻辑图的扩充过程中,增加文本中可利用的深层逻辑关系;结合文本中存在的逻辑关系,提出并列关系替换、推理词和推理词组替换的数据增强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以往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理解 逻辑推理 逻辑关系 命题逻辑 文本逻辑图 数据增强 神经推理 符号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关系逻辑、现实挑战与未来走向
7
作者 邵志晨 崔志钰 崔景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3-40,共8页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受多种关系影响,其中办学规模受职教与普教的比例关系影响,办学功能受就业与升学的强弱关系影响,办学目标受教育与产业的供求关系影响。在多种关系影响下,中职办学定位在现实中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职普关系制约...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受多种关系影响,其中办学规模受职教与普教的比例关系影响,办学功能受就业与升学的强弱关系影响,办学目标受教育与产业的供求关系影响。在多种关系影响下,中职办学定位在现实中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职普关系制约下,未来中职会以一定规模的多样化方式存在;双重功能影响下,未来中职应在满足基础就业的同时服务学生持续进阶的需求;产教关系支配下,未来中职应持续推进产教深度对接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办学定位 关系逻辑 职普关系 产教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力梁车轮面加工自动分配余量设备的研制
8
作者 杨书根 崔海斌 +2 位作者 刘娜 丁玲 任冠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79,共5页
在汽车组成中,后桥是它的重要部件,在非独立后悬架系列中,目前不少轿车的后悬架采用扭力梁的结构。它不仅成本低,而且能通过前束控制,使整车获得良好平顺性的同时,操纵性能也有所改善。但后桥车轮安装面的强度对悬架系统有较大的影响,... 在汽车组成中,后桥是它的重要部件,在非独立后悬架系列中,目前不少轿车的后悬架采用扭力梁的结构。它不仅成本低,而且能通过前束控制,使整车获得良好平顺性的同时,操纵性能也有所改善。但后桥车轮安装面的强度对悬架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对车轮面的强度运用机械加工方法,通过公差的调整、定位销结构的设计、检测装置的研发、余量分配逻辑关系图的构想,探讨后桥车轮面加工时如何保证车轮面设计厚度的机床研制,为国内汽车扭力梁制造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扭力梁机加工艺设备的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梁 车轮面 检测装置 逻辑关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关系理论框架下企业朴素式创新的多元驱动路径研究
9
作者 赵云辉 苏日娜 +1 位作者 梁宇奇 金桩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44,共19页
企业高效开展面向低端市场的朴素式创新,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平等共享创新成果的机会,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低收入群体对价格具有敏感性并且对价格的可负担性低,企业在开展朴素式创新时需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单一要素视角的研究难... 企业高效开展面向低端市场的朴素式创新,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平等共享创新成果的机会,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低收入群体对价格具有敏感性并且对价格的可负担性低,企业在开展朴素式创新时需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单一要素视角的研究难以全面解答企业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高效开展朴素式创新这一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整合共生关系与资源拼凑理论,运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192家企业进行跨案例比较分析,探究组织间关系、治理机制和共享逻辑协同匹配对企业朴素式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间关系、治理机制和共享逻辑多重并发形成企业朴素式创新的多元化驱动路径;(2)高效开展朴素式创新可通过“治理机制与组织间关系双轮驱动”“共享逻辑、输出控制与顾客协同驱动”“组织间关系和共享逻辑双轮主导下的行为控制驱动”多重模式实现;(3)顾客跨边界整合在驱动企业朴素式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较为普适性的作用。本文引入组态视角,弥补了传统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该问题解释的局限性,加深了共生关系系统要素耦合对朴素式创新驱动机制的认识,对企业高效开展朴素式创新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式创新 组织间关系 治理机制 共享逻辑 共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视阈下技能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法理逻辑与实现路径
10
作者 方益权 李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29,共8页
在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政策语境下,技能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研究型高校应有明确界限,并始终以高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内核。在法理依据上,《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学位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技能型高校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与... 在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政策语境下,技能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研究型高校应有明确界限,并始终以高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内核。在法理依据上,《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学位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技能型高校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与责任。但当前技能型高校在改革发展中仍存在诸多法理困境,主要包括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标准体系尚未构建、与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相适配的技能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容尚不明晰等。为此,有必要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为核心建构技能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法理逻辑和法律体系,在《高等教育法》中新增技能型高校学业标准内容,同步更新下位法律法规对应内容,并且在招生、管理、合作、评估等方面明确相对较为具体的行为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管理 技能型高校 法律关系 法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关系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聂承静 刘鑫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52,共11页
目前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程度不高,生态产品生产的内生动力不足,厘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关系和关键问题对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和长远视野,通过对文献资料、... 目前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程度不高,生态产品生产的内生动力不足,厘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关系和关键问题对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和长远视野,通过对文献资料、政策和实践进行归纳,系统剖析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促逻辑,讨论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效机制。研究得出:①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实现绿色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和平发展动力;符合生态文明战略的核心要义,推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倒逼科技创新升级;提供中国式现代化的示范案例。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改革进程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社会环境、制度遵循、技术支撑和现实依据。②从长远来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是对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成果共享、自然环境保护与森林生产经营、林业政府管制与市场主导、林地产权与公平效率、科学技术发展与森林生态产业之间关系的平衡协调。研究建议:在设计与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效机制时,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充分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施稳定长效的惠林政策,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高效社会的链接叠加效应,严格保护林农的林地资源权益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科学技术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该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话语体系建设,为进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逻辑关系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关系的历史逻辑及现代反思
12
作者 魏长领 冯展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2,F0002,共9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简称德法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德和法统一于“礼”。西周文化就是“礼乐文化”。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到秦汉,特别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简称德法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德和法统一于“礼”。西周文化就是“礼乐文化”。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到秦汉,特别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德法之争、王霸之争不仅出现在思想领域,也应用于政治军事实践中。这一时期是德法分离时期。第三阶段孕育于汉朝、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通过“引礼入法”“阳儒阴法”及儒生涉政后以儒释法等途径,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形成了长达一千多年的德法统一的主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关系的合理性包括:其一,“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其二,“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体现了中国传统德法文化的人文性质。其三,“子帅以正”“为政以德”的政治道德观,强调从政者的道德素养是政治和法律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关系的历史局限性包括:其一,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礼治(礼德法混合)文化阻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阻碍了法治的民主化。其三,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阻碍了法律和法治的独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德法关系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行动策略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名梁 范信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28,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关键路径,可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系统论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职业教育作为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关键路径,可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系统论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职业教育作为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承担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职业教育通过变革就业创业体系、更新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教育管理制度等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二者双向驱动,并且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坚持对外开放战略、构筑产教融合、发挥“四链协同”,来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最终实现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逻辑关系 现实困境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概念辨析、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 被引量:11
14
作者 洪晗 肖金成 陈蕊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9,共12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之举。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逻辑关系,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源、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信息化是城镇化的...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之举。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逻辑关系,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源、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信息化是城镇化的实现途径与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规模巨大、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群体间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短板等现实困境。要想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在突破路径上需要进一步促进城市群与县域城镇化发展,深度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同步建设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完善县域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城市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化 逻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规划的框架体系与内在逻辑研究——以广深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之浩 田莉 +1 位作者 吴军 王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3,共10页
基于土地发展权配置的视角,以广深城市更新实践为例,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与管控内在逻辑、空间层次和内容框架。进而从城市更新背景、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两方面解释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与管控模式的差异。研... 基于土地发展权配置的视角,以广深城市更新实践为例,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与管控内在逻辑、空间层次和内容框架。进而从城市更新背景、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两方面解释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与管控模式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更新中的“政府—市场”关系、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和实施主体选择决定了更新规划的框架体系和编制逻辑。广州城市更新由政府深度主导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更新规划管控要素广泛,强调更新专项规划的统筹引领和要素层级传导;深圳城市更新在政府统筹下坚持市场化运作,在规划管控等方面向市场分权。分析广深两地城市更新规划管控体系及更新绩效的差异,应深入理解更新规划背后的“技术—政策—实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规划 规划框架体系 规划编制逻辑 “政府—市场”关系 土地发展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逻辑关系、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思贝 陈丛刊 郑家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考察共同富裕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指出共同富裕目标下全民... 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考察共同富裕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指出共同富裕目标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要求以及面临的政策衔接不顺畅、资源结构不合理、供需关系不匹配、实践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提出具体实施路径:凝聚共识共信,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共建共享,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厚植为民情怀;推动共创共融,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增添创新活力;聚焦共事共赢,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展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 共同富裕 逻辑关系 现实挑战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视角下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傅蓉 陆方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目的探究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梳理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提出患者视角下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并对江苏省2家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视角下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影响的作... 目的探究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梳理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提出患者视角下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并对江苏省2家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视角下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影响的作用路径,验证概念模型。结果构建了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验证了患者视角下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有明显影响,市场逻辑和社会逻辑的交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患关系,患者关注焦点在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作用中起到中介效应,多重制度逻辑和患者信息配置能力的交互对患者关注焦点影响明显。结论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存在两条路径:一是多重制度逻辑对医患关系发挥作用的直接效应路径;二是患者关注焦点的中介效应路径,该路径受到患者个体信息配置能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制度逻辑 医患关系 患者视角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辩证逻辑关系探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雨辰 高正礼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7,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关键是正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的内在辩证逻辑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团结性与斗争性相统一、创新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关键是正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的内在辩证逻辑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团结性与斗争性相统一、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统一、自主性与互鉴性相统一、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统一、思想性与制度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时代 文化建设 辩证逻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学逻辑——基于生态文明的三角稳态关系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彦宇 马彦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211,共7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公平享有自然环境,通过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缩小经济差距,推动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学逻辑。论文构建了“生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公平享有自然环境,通过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缩小经济差距,推动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学逻辑。论文构建了“生态系统—生态产品—社会进步”的三角稳态关系,总结了生态生产力、生态产品价值和效益,并分析了其经济学底层逻辑。同时,讨论了生态产品供需不同情况下的通道畅通模式,得出了以下启示:坚持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完善价格核算制度,健全产权界定机制,打造区域协同共赢生态圈,实现所有权合法化、市场价值标准化和生态赔偿多元化。这些启示对创新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 三角稳态关系 底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高中办学定位的形成逻辑与未来路向——多重制度逻辑之间的角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13,22,共12页
在市场逻辑、国家逻辑和专业逻辑的相互角力下,我国综合高中办学定位不断演化,学生选择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实质自由也逐步得到增强。民国初期,在市场逻辑、国家逻辑和专业逻辑的共同作用下,综合高中办学定位呈现出“促进就业”的特征,学... 在市场逻辑、国家逻辑和专业逻辑的相互角力下,我国综合高中办学定位不断演化,学生选择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实质自由也逐步得到增强。民国初期,在市场逻辑、国家逻辑和专业逻辑的共同作用下,综合高中办学定位呈现出“促进就业”的特征,学生选择就业的实质自由得到增强。到了21世纪前后,在市场逻辑的主导下,综合高中办学定位呈现出“面向升学”的特征,学生选择升学的实质自由开始得到增强。当前,我国综合高中办学定位在市场逻辑和国家逻辑与专业逻辑角力的过程中呈现出“延缓分流”的特征,学生延缓选择的实质自由得到增强。面向未来,我国综合高中办学定位将完全呈现出“增进自由”的特征。而当前较为倡导的转设“特定层次的普通高中”“特定地区的职业学校”和试点区域内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等方式虽各有优势,但仍需完善多重制度逻辑之间的角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高中 办学定位 形成逻辑 角力关系 未来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