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Ce_(0.2)W_(0.2)O_x型SCR催化剂涂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曹群海 林赫 +1 位作者 管斌 陈婷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2,共7页
分别运用传统浸渍涂覆、溶液燃烧涂覆、新型浸渍涂覆制备了一系列涂覆有TiCe0.2W0.2Ox活性组分整体式催化剂,比较发现新型浸渍涂覆催化剂SCR性能最好。新型浸渍涂覆的催化剂在250~450 ℃温度范围NO去除率超过90%,N2选择性在450 ℃以... 分别运用传统浸渍涂覆、溶液燃烧涂覆、新型浸渍涂覆制备了一系列涂覆有TiCe0.2W0.2Ox活性组分整体式催化剂,比较发现新型浸渍涂覆催化剂SCR性能最好。新型浸渍涂覆的催化剂在250~450 ℃温度范围NO去除率超过90%,N2选择性在450 ℃以内都大于99%。对NOx转化率、N2选择性及各种表征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新型浸渍涂覆的催化剂催化活性与涂覆量成正比关系,比表面积越大,催化活性越好,催化活性与催化剂粉末粒径无明显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涂覆 选择性催化还原 液相燃烧法 浸渍 堇青石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Urea-SCR系统数值模拟与混合器结构优化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谦 张铎 +2 位作者 何志霞 王静 李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7,共8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FIRE软件对某尿素选择性还原Utea—SCR催化器系统进行全尺寸模拟,研究分析了催化器的流场及尿素液滴和组分浓度的分布规律。未加SCR混合器前,催化剂内部还原剂分布均匀性较差,NO...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FIRE软件对某尿素选择性还原Utea—SCR催化器系统进行全尺寸模拟,研究分析了催化器的流场及尿素液滴和组分浓度的分布规律。未加SCR混合器前,催化剂内部还原剂分布均匀性较差,NOx转化效率仅为45%~60%。最后模拟了安装挡板式和叶片式混合器的SCR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混合器都可以大幅改善SCR催化剂入口还原剂的均匀性,安装混合器后,NOx转化效率提高约30%,达到85%以上。经过分析对比,叶片式混合器在改善还原剂均匀性和减少压力损失方面优于挡板式混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氮氧化物排放 选择性催化还原 数值模拟 选择性催化还原混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尿素SCR后处理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胡静 赵彦光 +4 位作者 陈婷 陈镇 张云龙 帅石金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重型柴油机尿素选择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空速、催化剂温度、催化剂对NOx的转化效率、催化剂的NH3吸附与解吸附等催化剂特性对控制策略的影响,并根据工况提出了高负荷工况和低负荷工况的动态修正。... 针对重型柴油机尿素选择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空速、催化剂温度、催化剂对NOx的转化效率、催化剂的NH3吸附与解吸附等催化剂特性对控制策略的影响,并根据工况提出了高负荷工况和低负荷工况的动态修正。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采用基于发动机MAP图和实际工况的稳态和瞬态修正控制策略,使所匹配的柴油机尿素SCR后处理系统达到重型柴油车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重型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 尿素喷射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NO_x尿素SCR混合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彦光 胡静 +3 位作者 陈镇 帅石金 肖建华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7,43,共7页
设计了2种紧凑型混合器,分别为带4个叶片的混合器1和带4组叶片对(8个叶片)的混合器2。试验用U型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混合器对压力损失和NOx转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排气流量、排气管管径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大,而温度对... 设计了2种紧凑型混合器,分别为带4个叶片的混合器1和带4组叶片对(8个叶片)的混合器2。试验用U型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混合器对压力损失和NOx转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排气流量、排气管管径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大,而温度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小;混合器2的压力损失比混合器1的小;混合器使NOx转化效率最大提高约10%;混合器安装在喷嘴后端比安装在喷嘴前端时的NOx转化效率高;无混合器时外径63mm排气管对应的NOx转化效率比外径76mm排气管对应的NOx转化效率提高约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重型柴油机 尿素选择催化还原 混合器 氮氧化物 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SCR系统尿素水溶液喷雾分解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唐韬 赵彦光 +1 位作者 华伦 帅石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试验研究了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尿素分解规律,分析了排气温度、排气流量、尿素水溶液喷射速率、喷嘴布置位置对尿素分解产物和分解率的影响,并在发动机运行工况下通过透明排气管观察了尿素喷雾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尿素水溶... 试验研究了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尿素分解规律,分析了排气温度、排气流量、尿素水溶液喷射速率、喷嘴布置位置对尿素分解产物和分解率的影响,并在发动机运行工况下通过透明排气管观察了尿素喷雾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尿素水溶液喷雾碰到排气管内壁面后容易形成液膜,液膜的形成和发展对尿素分解和沉积物的生成具有显著影响;尿素喷入排气管后在进入催化器前无法完全分解,大部分工况下,尿素分解率小于50%;排气温度对尿素分解过程影响显著,排气温度上升时,尿素分解率明显上升;排气流量、喷嘴布置位置对尿素分解率也有重要影响,尿素水溶液喷射量的影响不明显;尿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异氰酸,而氨气比异氰酸的生成量大,说明副反应在尿素分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影响了氨气生成路径,并有可能导致沉积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 尿素分解 氨气 异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尿素喷射电子控制单元开发 被引量:22
6
作者 胡静 赵彦光 +4 位作者 陈婷 陈镇 张云龙 帅石金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针对重型柴油机尿素选择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开发了尿素喷射电子控制单元(DCU),包括硬件平台与控制策略的设计开发。该电子控制单元采用高速16位单片机,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的优点。通过采用基于发动机MAP图和实际工况的稳态和... 针对重型柴油机尿素选择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开发了尿素喷射电子控制单元(DCU),包括硬件平台与控制策略的设计开发。该电子控制单元采用高速16位单片机,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的优点。通过采用基于发动机MAP图和实际工况的稳态和瞬态修正控制策略,使所匹配的柴油机尿素SCR后处理系统达到重型柴油车国-Ⅳ或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重型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 尿素喷射 电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基SCR催化剂动态反应及氨存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彦光 胡静 +3 位作者 华伦 陈镇 帅石金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11,共7页
试验研究了温度和空速对催化还原反应速率、NOx转化效率、氨存储、氨泄漏的影响,分析了氨存储释放过程以及氨存储量与NOx转化效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催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非常大,在20 000/h空速下400℃时的平均反应速率是20... 试验研究了温度和空速对催化还原反应速率、NOx转化效率、氨存储、氨泄漏的影响,分析了氨存储释放过程以及氨存储量与NOx转化效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催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非常大,在20 000/h空速下400℃时的平均反应速率是200℃时的17倍;而空速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在同一温度下空速从20 000/h变化至50 000/h时,平均反应速率基本保持不变;但增大空速加快了氨泄漏,使得氨泄漏出现的时间提前,从而限制了NOx转化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温度对氨饱和存储量的影响比空速的影响大,在200℃和240℃时NOx转化效率基本与氨存储量呈线性关系,在大于320℃时氨存储量对NOx转化效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scr) 动态反应 NOx转化效率 氨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尿素SCR系统稳态及瞬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姜磊 葛蕴珊 +3 位作者 丁焰 刘志华 谭建伟 尤可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2,共5页
利用自主开发的尿素SCR后处理系统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欧洲稳态循环工况点下的尿素SCR稳态性能,获得了气态污染物及微粒的排放特性,通过对瞬态工况的研究提出了瞬态控制修正参数。结果表明:催化剂温度和空速是影响尿素SC... 利用自主开发的尿素SCR后处理系统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欧洲稳态循环工况点下的尿素SCR稳态性能,获得了气态污染物及微粒的排放特性,通过对瞬态工况的研究提出了瞬态控制修正参数。结果表明:催化剂温度和空速是影响尿素SCR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两者在不同的工况下重要程度不同;尿素SCR不但可以降低NOx,还会降低HC排放,但同时也造成了CO的增多;钒基SCR催化剂可以部分降低微粒的排放,并改变其粒径分布特性;引入负荷阶跃比可以对柴油机瞬态工况NOx的排放量进行较好的修正,从而有效地减少氨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尿素 选择性催化还原 瞬态特性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尿素SCR系统动态氨泄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彦光 胡静 +2 位作者 华伦 帅石金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5,共6页
通过台架试验定量研究了瞬态工况尿素选择催化还原系统中氨泄漏与氨存储量的关系。研究了初始温度分别为200、240、270和320℃时,催化器氨存储饱和后快速升温到400℃过程中的氨泄漏情况;在相同变工况条件下,分析了氨存储饱和度对氨泄漏... 通过台架试验定量研究了瞬态工况尿素选择催化还原系统中氨泄漏与氨存储量的关系。研究了初始温度分别为200、240、270和320℃时,催化器氨存储饱和后快速升温到400℃过程中的氨泄漏情况;在相同变工况条件下,分析了氨存储饱和度对氨泄漏的影响;基于台架测试结果,对变工况过程中的尿素喷射控制策略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升温过程氨泄漏程度不同,初始温度越低,在快速升温过程中越容易产生氨泄漏;氨存储饱和度对氨泄漏的影响很大,试验中氨存储饱和度小于58%时,瞬态工况不会出现氨泄漏。ESC测试结果表明:修改后的控制策略使催化器出口NH3的体积浓度降低到10×10-6以下,同时NOx转化效率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 尿素 氨泄漏 氨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SCR系统尿素溶液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彦光 华伦 +3 位作者 胡静 唐韬 帅石金 王建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7,共6页
应用多普勒粒子动态分析仪(PDA)研究了SCR系统尿素溶液喷雾的粒径及其分布特征。试验对比了有、无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粒径分布特征;测量了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尿素溶液喷雾在垂直喷雾轴线不同截面上的粒径分布;研究了空气压力及喷嘴的... 应用多普勒粒子动态分析仪(PDA)研究了SCR系统尿素溶液喷雾的粒径及其分布特征。试验对比了有、无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粒径分布特征;测量了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尿素溶液喷雾在垂直喷雾轴线不同截面上的粒径分布;研究了空气压力及喷嘴的喷孔结构对喷雾粒径的影响。通过高速摄影得到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尿素溶液喷雾的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空气辅助喷射系统沿喷雾轴向喷雾粒径的大小及粒径分布变化不大,大直径液滴所占比例随着辅助空气压力的减小而增大,有倒角喷孔较无倒角喷孔更有利于喷雾雾化;无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喷雾雾化效果较差,大直径液滴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 尿素 喷雾 多普勒粒子动态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Urea-SCR尿素喷射过程参数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冯 王谦 +1 位作者 何志霞 张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0,共8页
建立SCR尿素喷射及催化反应器的三维物理模型,得到在各种不同工况下,排气速度和温度对尿素液滴分布及组分浓度分布均匀性影响,并优化了尿素喷射位置和角度;同时设计安装一款简单紧凑型的混合器,对加装混合器后的氨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 建立SCR尿素喷射及催化反应器的三维物理模型,得到在各种不同工况下,排气速度和温度对尿素液滴分布及组分浓度分布均匀性影响,并优化了尿素喷射位置和角度;同时设计安装一款简单紧凑型的混合器,对加装混合器后的氨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验归纳出尿素喷射过程对NOx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排气速度的提高影响喷雾的形态,液膜的生成主要发生在低温低转速工况;改变喷射位置和喷射角度对均匀性影响不明显;安装混合器可以明显改善氨浓度均匀性及转化效率,分别提升0.89%和92%,液膜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压力损失600Pa,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混合器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Urea-SCR系统带导流装置扩张管及催化器内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谦 李硕 +2 位作者 徐航 王静 张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改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催化器内部速度和压力分布,使发动机的排气和还原剂尽可能均匀地通过整个催化剂载体,利用计算流体力学FIRE软件在不同工况下对常规的圆锥形催化器不同扩张角进行稳态数值模... 为了改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催化器内部速度和压力分布,使发动机的排气和还原剂尽可能均匀地通过整个催化剂载体,利用计算流体力学FIRE软件在不同工况下对常规的圆锥形催化器不同扩张角进行稳态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影响催化器内部流动特性的主要因素,得到最佳的扩张角。在此基础上加装导流装置,并对加装导流装置前后的催化器内流场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导流装置对载体前端面速度和还原剂的均匀性有所改善,可以提高SCR系统的NOx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器 扩张角 流场 导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控制原型开发及台架标定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兴华 梁虹 +3 位作者 仇滔 李加强 岳广照 赵锐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针对柴油机尿素催化还原后处理(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的控制策略验证,基于快速控制原型系统建立了V型模式开发平台。此平台将MATLAB/Simulink搭建的控制模型与发动机台架试验的尿素控制系统无缝连接起来,实现了在发... 针对柴油机尿素催化还原后处理(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的控制策略验证,基于快速控制原型系统建立了V型模式开发平台。此平台将MATLAB/Simulink搭建的控制模型与发动机台架试验的尿素控制系统无缝连接起来,实现了在发动机台架上实时修改控制策略的目的。基于此控制开发平台提出了台架标定方法,即采用加权分配NOx排放限值并加以适当调整的台架标定方法。经过试验验证,采用上述方法标定的柴油机,柴油机NOx在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uropean steady state cycle,ESC)下的比排放为3.3g/(kW·h),满足国-Ⅳ柴油机排放限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尿素喷射 快速控制原型 台架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Urea-SCR系统尿素喷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天田 颜伏伍 +1 位作者 刘传宝 胡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某重型柴油机上匹配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开发了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包括带有氮氧化物(NOx)体积浓度自校正功能的原机排放预估模型、尿素基本供给量前馈控制算法、基于NH3覆盖度预测模型的反馈... 基于某重型柴油机上匹配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开发了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包括带有氮氧化物(NOx)体积浓度自校正功能的原机排放预估模型、尿素基本供给量前馈控制算法、基于NH3覆盖度预测模型的反馈补偿算法、催化器载体瞬态温变修正策略和瞬态工况氨(NH3)泄漏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策略提高了控制系统瞬态工况的鲁棒性,降低了老化或工况快速变化时NH3泄漏的概率,使NOx转化效率控制在60%以上,NH3泄漏平均值控制在25×10-6以下。开发的SCR系统匹配到目标发动机后经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uropean steady stage cycle,ESC)和欧洲瞬态循环(European transient cycle,ETC)排放试验验证达到国-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控制策略 模型 尿素喷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Urea-SCR喷射系统结构参数对NO_x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清平 沈雅萱 +2 位作者 张杰忠 黎苏 钟铭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5,共5页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Urea-SCR)尿素水溶液在排气管路中蒸发雾化过程和NH3的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喷射位置、不同喷射角度和不同喷射距离对尿素水溶液蒸发热解成NH3及NOx转换率的影响。结...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Urea-SCR)尿素水溶液在排气管路中蒸发雾化过程和NH3的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喷射位置、不同喷射角度和不同喷射距离对尿素水溶液蒸发热解成NH3及NOx转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位置喷嘴喷射位置、30.0°和37.5°喷射角度,6倍、8倍及10倍管径距离喷射由于壁面有较少的结晶现象,入口截面NH3浓度高,因此获得较高的NOx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转化率 氨分布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复合沸石型SCR催化剂在重型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韬 赵彦光 +1 位作者 华伦 帅石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83,共5页
在重型柴油机台架上研究了Cu-Fe复合沸石型SCR催化剂的稳态转化效率、氨存储特性、ETC循环和WHTC循环中的瞬态反应特性,以及催化剂后副反应产物N2O的生成规律。试验表明,相同条件下该沸石型SCR催化剂饱和氨存储量明显大于钒基催化剂,温... 在重型柴油机台架上研究了Cu-Fe复合沸石型SCR催化剂的稳态转化效率、氨存储特性、ETC循环和WHTC循环中的瞬态反应特性,以及催化剂后副反应产物N2O的生成规律。试验表明,相同条件下该沸石型SCR催化剂饱和氨存储量明显大于钒基催化剂,温度低于250℃时NOx转化效率受到氨存储量的影响,催化剂氨存储充分时190℃温度下NOx转化效率达到74%。瞬态循环中WHTC循环的平均排气温度比ETC循环大幅降低,催化剂的NOx转化效率受到氨泄漏的限制,经过SCR控制策略优化后可以满足北京第四阶段对WHTC循环的检测要求。N2O是该SCR系统的主要副产物,在低温和高温时浓度较高,符合N2O的生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催化还原 沸石型催化剂 世界统一瞬态循环 一氧化二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尿素SCR系统的钒基催化剂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洋 王家明 +2 位作者 孙亮 白书战 李国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41,共7页
通过小样评价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对自制的V2O5-WO3/TiO2催化剂进行了老化性能研究,并与国外同类型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同时还通过对催化剂结构组分的表征分析,建立了催化剂结构与抗老化性能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热老化对自制和国外同... 通过小样评价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对自制的V2O5-WO3/TiO2催化剂进行了老化性能研究,并与国外同类型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同时还通过对催化剂结构组分的表征分析,建立了催化剂结构与抗老化性能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热老化对自制和国外同类型催化剂的活性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NOx转化率大于60%的温度窗口分别减少了18%和15%;而硫老化对温度窗口损失均仅为3%。台架快速老化试验后两种催化剂活性均有劣化,其中自制催化剂的ESC和ETC排放劣化率高于进口催化剂,但老化后两种催化剂仍可使发动机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组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水热老化对催化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比表面积的损失上,而比表面积的损失与催化剂组分中的V和Si含量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V2O5-WO3/TIO2催化剂 老化试验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rea-SCR技术的V-W/Ti基催化剂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佟德辉 李国祥 +1 位作者 陶建忠 孙少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
在小样评价试验台上对制备的适合于车用柴油机SCR技术的V2O5-WO3/TiO2催化剂进行了性能试验,并同国外成熟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试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达到了与国外成熟催化剂相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按照ESC和ETC测试方法和... 在小样评价试验台上对制备的适合于车用柴油机SCR技术的V2O5-WO3/TiO2催化剂进行了性能试验,并同国外成熟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试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达到了与国外成熟催化剂相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按照ESC和ETC测试方法和规程对2种催化剂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排放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柴油机配装采用试验催化剂的SCR催化转化器后,其主要有害排放物测量值低于我国第Ⅳ阶段排放法规的限值,这表明催化剂的配制达到了预定目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V2O5-WO3/TIO2催化剂 尿素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C/POC/SCR组合后处理技术在非电控柴油机排放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洋 孙亮 +3 位作者 白书战 王刚 张杰 李国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一台经典非电控柴油机上进行了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颗粒氧化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组合后处理排放控制研究以使其达到国-Ⅴ标准... 在一台经典非电控柴油机上进行了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颗粒氧化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组合后处理排放控制研究以使其达到国-Ⅴ标准要求,对后处理单元的选择及排布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DOC+POC及SCR单后处理系统仅能使试验发动机排放污染物中颗粒物(PM)或NOx达到国-Ⅴ标准;而DOC/POC/SCR组合后处理系统则可使两种污染物排放均满足标准要求。SCR与DOC+POC排布顺序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无明显影响。对POC的被动再生研究表明:DOC+POC系统需置于SCR系统前以使排气中NO2量满足POC的连续再生要求,且SCR系统后置也可降低其入口温度,减小温度对涂层的热老化影响。通过陶瓷POC的应用及结构优化设计使得组合后处理系统排气背压控制在25kPa之内,可减少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非电控柴油机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 颗粒氧化转化器 选择性催化还原 组合后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柴油机气助式SCR计量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匡小平 何中华 +1 位作者 庞海龙 邓成林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57,共5页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气助式SCR计量系统的模型,研究了喷射压力、进液管直径、进液管长度、喷射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喷射压力波动和计量单元喷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射量与喷射压力、占空比成正比,与喷射频率成反比,进液管长度...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气助式SCR计量系统的模型,研究了喷射压力、进液管直径、进液管长度、喷射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喷射压力波动和计量单元喷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射量与喷射压力、占空比成正比,与喷射频率成反比,进液管长度对其没有影响;进液管径小于4mm时喷射量迅速降低,大于4mm时喷射量变化不大;管长和占空比对喷射压力波动影响不大;喷射压力波动差值在进液管直径小于4mm时迅速减小,管径大于4mm时变化较为平缓;选择压差较小时的喷射频率作为计量单元的控制频率和采用变频控制可提高尿素喷射计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计量系统 仿真分析 压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