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良山茶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
1
作者 韦晓娟 杨卓颖 +4 位作者 张幸 武建云 伍思宇 梁晓静 林茂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3,共11页
为培育出观赏价值高的山茶新品种,开展山茶属植物组内、组间的杂交育种研究,以金花茶组(Sect.Chrysantha Chang)、红山茶组[Sect.Camellia(L.)Dyer]、古茶组(Sect.Archecamellia Sealy)、油茶组(Sect.oleifera Chang)、离生雄蕊组(Sect.... 为培育出观赏价值高的山茶新品种,开展山茶属植物组内、组间的杂交育种研究,以金花茶组(Sect.Chrysantha Chang)、红山茶组[Sect.Camellia(L.)Dyer]、古茶组(Sect.Archecamellia Sealy)、油茶组(Sect.oleifera Chang)、离生雄蕊组(Sect.Corallina Sealy)、越南茶组[Sect.Piquatia(Pierre)Sealy]的部分种及品种共14个,设计42个杂交组合,其中组内杂交8个,组间杂交24个,正反交组合10个。结果表明:42个组合共授粉2016朵,座果274个,座果率为13.6%,收获杂交果72个,结实率为3.57%,种子199粒,获得杂交苗104株,出苗率为52.26%。宛田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获得的杂交苗数量最多,达45株,其次是广宁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得苗14株。多数杂交苗叶片大小、形状、光泽处于父母本的中间性状,远缘杂交获得的杂交幼苗表现出一些可以作为早期鉴别杂交苗真实性的特征;宛田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越南抱茎茶♂、宛田红花油茶♀×普通金花茶♂组合的杂交亲和性较好,授粉数量分别为32、30、53,结实率分别为12.5%、10.0%、22.6%,授粉数量越多,结实率则越高,代表性更强。组内杂交、组外远缘杂交均显示宛田红花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不论作为父本或母本开展杂交育种,可育性均较高,是优良的杂交亲本。越南抱茎茶不论作为父本或母本,与金花茶组植物杂交亲和性均较好。普通金花茶、香花油茶在作为父本可育性强,表明普通金花茶和香花油茶则适合作为杂交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杂交育种 座果率 结实率 可育性 杂交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赤霉素处理对水稻不育系开花动态及异交态势的影响
2
作者 李子玉 李伟 +7 位作者 陈光毅 李天 朱从桦 邓世健 余俊奇 张瑶 李旭毅 欧阳裕元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4,共10页
为明确不同赤霉素处理对水稻不育系开花动态和异交态势的影响,以早-6A×早5-1、旌康1A×LR72和川种3A×中种R1607组合为材料,以不施赤霉素为对照(CK),设置不育系幼穗分化第Ⅶ期喷施赤霉素22.5 g/hm^(2)处理(S1)、不育系幼... 为明确不同赤霉素处理对水稻不育系开花动态和异交态势的影响,以早-6A×早5-1、旌康1A×LR72和川种3A×中种R1607组合为材料,以不施赤霉素为对照(CK),设置不育系幼穗分化第Ⅶ期喷施赤霉素22.5 g/hm^(2)处理(S1)、不育系幼穗分化第Ⅷ期喷施赤霉素15.0 g/hm^(2)及抽穗10%当日7:00和19:00分别喷施赤霉素90.0 g/hm^(2)和75.0 g/hm^(2)处理(S2)、不育系抽穗20%当日及其后2 d分别喷施赤霉素75.0 g/hm^(2)、45.0 g/hm^(2)及45.0 g/hm^(2)处理(S3),分析不同处理对不育系开花动态、植株形态、穗层结构、柱头外露率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组合不施用赤霉素(CK)亲本花期偏移5~6 d,3个组合S1处理花遇指数介于73.33%~85.71%,S2处理和S3处理花遇指数介于43.75%~66.67%。S2处理和S3处理3个不育系的株高显著高于S1处理和CK,S2处理和S3处理3个不育系的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总体均显著高于S1处理和CK。3个不育系包颈穗率由低到高依次为S3处理、S2处理、S1处理、CK。S3处理3个不育系的单边柱头外露率、双边柱头外露率及柱头总外露率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其中,S3处理双边柱头外露率比CK增加96.20%~140.03%。处理间3个不育系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差异,3个组合S3处理和S2处理的结实率和理论产量显著高于S1处理和CK。综合来看,亲本花期偏移导致花遇指数降低是杂交制种异交结实率下降的主要因素,S3处理可有效提高花遇指数和改良不育系异交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化制种 赤霉素 不育系 花期 异交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籼稻“一种两收”头季高温热害调查及对再生稻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亚玲 张长海 汪向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3-27,共5页
以“一种两收”展示试验的1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将穗形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分别考查结实率,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孕穗至抽穗阶段遇上中等强度高温对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热性存在差异。在抽穗阶段遇上高温的14个品种中,深优... 以“一种两收”展示试验的1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将穗形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分别考查结实率,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孕穗至抽穗阶段遇上中等强度高温对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热性存在差异。在抽穗阶段遇上高温的14个品种中,深优粤禾丝苗和甬优490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5%以上,表现强抗热性,Y两优91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0%以上,表现较强抗热性,其余品种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结实率在80%以下或中大穗与中小穗结实率差距在10百分点以上,表现抗热性一般或弱;在孕穗阶段遇上高温的4个品种中,仅晶两优华占表现较强抗热性。随着高温热害的产生,头季灌浆期缩短,产量降低,再生季抽穗期提前。最后提出了桐城市再生稻减轻高温热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种两收” 杂交籼稻 高温热害 结实率 头季 再生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属植物杂交优良组合的筛选 被引量:8
4
作者 闫海霞 邓杰玲 +4 位作者 关世凯 陶大燕 蒋月喜 黄昌艳 卜朝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05-1711,共7页
【目的】分析蔷薇属植物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特性,为月季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个蔷薇种及25个现代月季品种为亲本材料,进行种与品种间杂交、品种间杂交和品种自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筛选高亲和性月季杂交组合。【... 【目的】分析蔷薇属植物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特性,为月季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个蔷薇种及25个现代月季品种为亲本材料,进行种与品种间杂交、品种间杂交和品种自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筛选高亲和性月季杂交组合。【结果】以蔷薇和法国蔷薇为父本与现代月季杂交的杂交组合均可获得一定的结实率,而以粉团蔷薇、七姊妹和软条七蔷薇为父本,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均为0。其中,遗产×法国蔷薇和遗产×蔷薇的杂交亲和性较高,结实率分别为40.00%和35.00%。50个品种间杂交组合中,光谱♀×杏花村♂、光谱♀×大游行♂、遗产♀×南海♂、绯扇♀×月季夫人♂和绯扇♀×西方大地♂的杂交亲和性较高,结实率分别为51.67%、53.33%、41.67%、56.67%和58.33%;10个品种的自交结果表明,贾博士的纪念自交结实率最高,达63.33%。【结论】蔷薇和法国蔷微与现代月季杂交、现代月季品种间杂交及现代月季品种自交的结实性及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蔷薇和法国蔷薇与现代月季杂交的结实率较高,可作为现代月季杂交育种的父本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属 杂交组合 结实率 杂交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种间杂交稻的源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春瑞 董秋红 +1 位作者 涂田华 李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00-404,共5页
比较了亚种间杂交稻与汕优63的源库关系差异,分析了源库关系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亚种间杂交稻较汕优63的库容量大,抽穗期单位叶面积负担的库容量多;(2)亚种间杂交稻的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较汕优63少,但每穗... 比较了亚种间杂交稻与汕优63的源库关系差异,分析了源库关系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亚种间杂交稻较汕优63的库容量大,抽穗期单位叶面积负担的库容量多;(2)亚种间杂交稻的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较汕优63少,但每穗粒数多、且分布在二次枝梗上的籽粒的比例大;抽穗期上部3片叶(高效叶)的面积占总叶面积的比例小;(3)剪叶和疏花对结实率的影响亚种间杂交稻较汕优63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 结实率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气候年景下江汉平原超级杂交稻结实率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田小海 吴晨阳 +2 位作者 袁立 王晓玲 马国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43,共5页
采用扬两优6号等9个湖北目前推广的超级杂交稻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从2008年4月19日起采用分期播种法每10d播种1次,考查品种结实率变化及其与结实前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08年水稻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总体为雨日阴天稍多... 采用扬两优6号等9个湖北目前推广的超级杂交稻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从2008年4月19日起采用分期播种法每10d播种1次,考查品种结实率变化及其与结实前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08年水稻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总体为雨日阴天稍多,但仍属于普通气候年景。9个超级杂交稻组合7个播期结实稳定、正常,各播期间结实率最高与最低相差6.1个百分点。但各播期的结实率总体上仍表现为越早播,结实率越高(日均温为24~29℃时),结实率随孕穗和开花结实期日均温降低而降低,每降低1℃结实率约降低0.8个百分点。同组合同播期不同抽穗批次茎蘖结实率在前4个播期差别较小,但从第5播期后,部分组合的第3抽穗批次分蘖的结实率出现明显下降。结实率在不同播期间的差异与抽穗后15d期间的日平均气温、抽穗前后40d期间日照时数和抽穗前后7d期间最高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超级杂交稻 结实率 气象条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花期致害高温主导的田间气象特征及其对不同杂交组合水稻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童志婷 李守华 +2 位作者 段维新 邓运 田小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63-1166,共4页
采用分期播种、大田实地测定法研究了中稻花期致害高温主导的田间气象条件及其对不同杂交组合水稻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遭遇到的高温与常温相比,白天温度和光照强度在10:00-14:00时差异明显,8:00-10:00和16:00-18:00... 采用分期播种、大田实地测定法研究了中稻花期致害高温主导的田间气象条件及其对不同杂交组合水稻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遭遇到的高温与常温相比,白天温度和光照强度在10:00-14:00时差异明显,8:00-10:00和16:00-18:00差异不大。相对湿度同期差异不显著,且高温条件下始终低于常温条件。与常温条件相比,高温使各供试品种的结实率显著降低,平均降低约8%。对高温影响结实率的原因分析表明,高温条件下3个供试品种的花粉活力和每柱授粉数显著降低,平均分别降低6.0%和8.4粒。品种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高温条件下3个供试品种的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但与“汕优63”相比,“金优448”和“两优培九”高温和常温下的结实率、花粉活力和每柱花粉数相差较大,说明“汕优63”较另外2个品种对高温的反应相对较小,稳定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高温 结实率 授粉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远缘杂交F_1代表现型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袁汉民 王小亮 +4 位作者 陈东升 孙建昌 范金萍 张富国 赵桂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7-380,385,共5页
小麦远缘杂交试验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不进行胚培养,在自然条件下,实现了普通小麦与小黑麦(6X,AABBRR)、柱穗山羊草(2X,DD)、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6X,AABBDD)、CIMMYT人工合成小麦(6X,AABBDD)的杂交.发现在F1代中,出现了2~7种植株表现型、... 小麦远缘杂交试验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不进行胚培养,在自然条件下,实现了普通小麦与小黑麦(6X,AABBRR)、柱穗山羊草(2X,DD)、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6X,AABBDD)、CIMMYT人工合成小麦(6X,AABBDD)的杂交.发现在F1代中,出现了2~7种植株表现型、7种性状分离现象;小麦颖壳颜色变化可能受多个加性基因控制;杂交F2代结实率较F1代有数倍或十余倍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远缘杂交 F1代表现型 柱穗山羊草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与亲本性状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淑珍 周历萍 +4 位作者 裘劼人 童建新 余红 柴伟国 来文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80-1787,共8页
为有效利用野生草莓资源,提高渐渗系创制效率,通过测定二倍体RG×八倍体红玉正反交杂交结实率、杂交种子出苗率,用卡宝品红染色法与流式细胞术对种间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倍性检测,比较研究了六倍体种间材料RH28与父母本的植株叶片结... 为有效利用野生草莓资源,提高渐渗系创制效率,通过测定二倍体RG×八倍体红玉正反交杂交结实率、杂交种子出苗率,用卡宝品红染色法与流式细胞术对种间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倍性检测,比较研究了六倍体种间材料RH28与父母本的植株叶片结构、株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药活力等。结果表明,RG×红玉杂交结实率为22%,高于红玉×RG的15%;RG×红玉杂交种子出苗率为12.04%,低于红玉×RG的20.83%。RG×红玉杂交后代中不同倍性植株占比分别为2x 19.57%、3x 45.65%、4x 19.57%、5x 13.04%、6x 2.17%,红玉×RG杂交后代3x 20.0%、4x 26.67%、5x 26.67%、6x 26.67%。种间杂交后代RH28植株略高于RG,分枝数少于RG,能抽生少量匍匐茎;叶片细胞组织厚度介于2个亲本之间,说明叶片组织结构与染色体倍性成正比;花朵大小和雄蕊数介于2个亲本之间,在花期各阶段均能检测到花粉活力,花药活力强度低于红玉,但花药活力趋势与红玉相仿,在大蕾期至开花第1天最强。种间杂交后代RH28在花粉活力、匍匐茎抽生特性、株型、果实品质等方面都显示出向优趋势,这为优良野生草莓资源和种间杂交育种手段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种间杂交 倍性 杂交结实率 花药活力 六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萱草自交、杂交及不同栽培环境结实率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立敏 周玉珍 +1 位作者 郭志海 黄保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760-2763,共4页
以苏英、瑾红、苏星、金背红、紫、暗中明、唐、星散、美国幻儿、斯特拉德奥、金环蚀、苏锦、金娃娃、高贵为亲本,对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品种自交与杂交的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与父、母本有关,sf-6与... 以苏英、瑾红、苏星、金背红、紫、暗中明、唐、星散、美国幻儿、斯特拉德奥、金环蚀、苏锦、金娃娃、高贵为亲本,对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品种自交与杂交的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与父、母本有关,sf-6与j-1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实率都比其他组合高。n-4、nz-51、nzy-1无论采用露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相应的杂交组合均不结实;sf-6人工自花授粉与开放性授粉结实率差异不大,均在60%以上,总体上看人工自花授粉明显好于开放性授粉;设施栽培的结实率高于露地栽培的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 自交结实率 杂交结实率 栽培环境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无性系开花结实生殖特性及杂交亲本选配 被引量:3
11
作者 荀守华 乔玉玲 +4 位作者 毛秀红 孙百友 张元帅 董元夫 姜丽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8,共6页
对‘鲁刺1’(R.pseudoacacia ‘Lu Ci 1’)、‘鲁刺7’(‘Lu Ci 7’)、‘鲁刺9’(‘Lu Ci 9’)、‘鲁刺57’(‘Lu Ci 57’)、‘鲁刺68’(‘Lu Ci 68’)、‘鲁刺152’(‘Lu Ci 152’)、‘兴刺1’(‘Xing Ci 1’)、‘兴刺1... 对‘鲁刺1’(R.pseudoacacia ‘Lu Ci 1’)、‘鲁刺7’(‘Lu Ci 7’)、‘鲁刺9’(‘Lu Ci 9’)、‘鲁刺57’(‘Lu Ci 57’)、‘鲁刺68’(‘Lu Ci 68’)、‘鲁刺152’(‘Lu Ci 152’)、‘兴刺1’(‘Xing Ci 1’)、‘兴刺15’(‘Xing Ci 15’)、‘晋刺4’(‘Jin Ci 4’)等20个刺槐无性系的开花物候期、生殖器官形态结构、花粉活力、人工授粉结实率、杂交种子发育期及杂种发芽率等开展了试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无性系在鲁中南山区开花物候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单株开花持续时间5~7 d,单朵小花开放时间为2~3 d。花粉采收后干燥24 h和低温贮藏5 d后在MS培养基上培养6~8 h,萌发率分别为22%和20%。自人工授粉至种子生长发育成熟需要80~90 d。不同无性系组合人工控制授粉结实率差异较大,平均结实率8.47%,最高为21.28%,最低为零,‘鲁刺68’、‘兴刺15’和‘晋刺4’生殖能力较强,适宜做杂交父本;‘鲁刺57’和‘鲁刺152’作母本的组合结实率较高,且杂种发芽率较高,生殖能力较强,适宜做杂交母本。杂交种子2个年度(2013年、2014年)播种发芽率分别是22%和23%,不同无性系组合发芽率差异很大,最高达50%,最低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无性系 有性生殖 人工控制授粉 杂交亲本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籼稻结实率的高温响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池忠志 姜心禄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35-237,共3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变温条件下于抽穗开花期对水稻进行高温胁迫,研究了杂交籼稻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温影响水稻结实的敏感时期是开花期;不同品种的结实率对温度的响应不同,Ⅱ优7号和D优527于开花期处于日均温35℃的短期高温...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变温条件下于抽穗开花期对水稻进行高温胁迫,研究了杂交籼稻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温影响水稻结实的敏感时期是开花期;不同品种的结实率对温度的响应不同,Ⅱ优7号和D优527于开花期处于日均温35℃的短期高温环境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结实率,而Ⅱ优802开花期所处环境的日均温超过30℃,结实率就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实率 杂交稻 高温胁迫 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亲本资源筛选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乃元 梁康迳 +7 位作者 李毓 王颖 王洪飞 仇秀丽 韦新宇 张瑛英 柯蓓 赵建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49-1556,共8页
用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1A(CMS-FA)作母本,分别与来自10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220个水稻品种组配成杂交种,考察F1代的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在F1代中,当这3项育性指标均≤10%时,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因而... 用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1A(CMS-FA)作母本,分别与来自10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220个水稻品种组配成杂交种,考察F1代的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在F1代中,当这3项育性指标均≤10%时,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因而将其划分为保持系资源;当3项育性指标均≥80%时,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恢复能力,将其划分为恢复系资源;此外的其他父本品种,即3项育性指标中任何一项指标>10%或<80%,既不能作为保持系,也不能作为恢复系,被划分为非杂交稻亲本资源。在220个水稻品种中,可作为金农1A保持系的有122个,占55.5%;未发现恢复系亲本;非杂交稻亲本品种有98个,占44.5%。CMS-F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55.5%。对照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CMS-WA)的保持系亲本品种有44个,占20.0%;恢复系亲本品种42个,占19.1%;非杂交稻亲本品种134个,占60.9%。CMS-WA型的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为39.1%。CMS-FA系统比CMS-WA系统的亲本稻种资源利用率高16.4个百分点,尤其是保持系资源利用率高35.5个百分点(近1.8倍)。国外品种的育性普遍低于国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S-FA 保持系 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 花粉染色率 套袋结实率 自然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正反杂交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相志国 赵献林 +2 位作者 康明辉 赵永英 王爱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17,共4页
硬粒小麦具有小穗多花、耐旱等优异性状,为了评估将此性状导入普通小麦中的难易程度,对硬粒小麦与3份普通小麦进行正反杂交,统计杂交结实率以及F1发芽率和结实率。结果表明,反交的结实率较高(51.19%);正交的发芽率较高(86.67%),而反交... 硬粒小麦具有小穗多花、耐旱等优异性状,为了评估将此性状导入普通小麦中的难易程度,对硬粒小麦与3份普通小麦进行正反杂交,统计杂交结实率以及F1发芽率和结实率。结果表明,反交的结实率较高(51.19%);正交的发芽率较高(86.67%),而反交组合石家庄11号×周麦22发芽率为0。发芽率高低除了与细胞质有关外,也受普通小麦基因型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硬粒小麦 远缘杂交 结实率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系4761及其配组Ⅰ优4761的耐寒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宗洪 陈锋 +3 位作者 向关伦 潘建慧 杨占烈 甘雨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B11期3-5,共3页
通过高海拔地区自然低温胁迫条件对三系杂稻恢复系 4 761及其配组组合 优 4 761的自交结实率的分析 ,探讨了 4 761及其配组组合 优 4 761在扬花授粉期的耐寒特性 ,讨论了中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耐寒性组合 ,有利于降低异常低温年份导致... 通过高海拔地区自然低温胁迫条件对三系杂稻恢复系 4 761及其配组组合 优 4 761的自交结实率的分析 ,探讨了 4 761及其配组组合 优 4 761在扬花授粉期的耐寒特性 ,讨论了中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耐寒性组合 ,有利于降低异常低温年份导致水稻减产的风险 ,从而保证水稻高产稳产 ,稻农增产增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4761 配组 I优4761 耐寒性 杂交水稻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制种中提高母本结实率的研究 Ⅵ.蜜蜂放养对制种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燕 侯剑 +1 位作者 韩宏仕 杨雩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22-22,26,共2页
在油菜制种区放养有36桶(群)蜜蜂的情况下,距蜂群850m到150m的范围内比2000m的有效角率增加4.5%~20.2%,增加1.1~1.49倍;角粒数增加1.14~10.36粒,增加1.1~1.95倍;结实系数增加1.01~8.58,增加1.22~2.9倍;产... 在油菜制种区放养有36桶(群)蜜蜂的情况下,距蜂群850m到150m的范围内比2000m的有效角率增加4.5%~20.2%,增加1.1~1.49倍;角粒数增加1.14~10.36粒,增加1.1~1.95倍;结实系数增加1.01~8.58,增加1.22~2.9倍;产量增加3.35~38.8kg/667m^2,增产7.91%~91.7%。结果表明,在制种区内放养蜜蜂能有效的提高制种母本的有效角率和角粒数,提高制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放养 母本结实率 制种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荷花杂交、开放授粉、自交结实性及出苗率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欣 姜红卫 +3 位作者 刘敬阳 李静会 蒋华伟 徐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3-45,48,共4页
选用6个荷花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并通过自花授粉和开放授粉,对其结实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杂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39.83%;不同品种的自花授粉和天然授粉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天然授粉结实率为1.... 选用6个荷花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并通过自花授粉和开放授粉,对其结实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杂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39.83%;不同品种的自花授粉和天然授粉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天然授粉结实率为1.69%~50.47%,自交结实率为0.84%~22.93%,其中重瓣性品种的自交及天然授粉结实率低;不同组合结实播种后的出苗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杂交 自交 结实率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结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国彬 兰彦平 +1 位作者 姚研武 兰卫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研究并探讨了部分板栗良种间的授粉结实特性以及不同亲本对板栗结实率、空苞率等的影响。人工授粉杂交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杂交,座苞率、落苞率有较大差异,结实率、空苞率、坚果数/结实苞在不同杂交组合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红栗×... 研究并探讨了部分板栗良种间的授粉结实特性以及不同亲本对板栗结实率、空苞率等的影响。人工授粉杂交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杂交,座苞率、落苞率有较大差异,结实率、空苞率、坚果数/结实苞在不同杂交组合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红栗×河北短丰’结实率最高,空苞率较低,其次为‘雄花败育×河北短丰’以及‘沂蒙短枝×河北短丰’,‘垂枝栗×河北短丰’和‘红栗×垂枝栗’结实率最低,空苞率却最高。同一父(母)本不同母(父)本间由于亲和性不同也使杂交结果差异较大,以‘河北短丰’为父本的四个杂交组合和以‘红栗’为母本的两个杂交组合中,母(父)本不同,结实率、空苞率乃至坚果数/结实苞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板栗总苞的生长发育和其内部是否有坚果关系不大。根据试验结果,板栗父母本间亲和性好,则空苞率低,结实率高,因而亲和性好的授粉树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杂交 结实特性 结实率 座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害对67个籼型杂交组合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义文 龚红兵 +3 位作者 李闯 胡春明 林添资 盛生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23-26,共4页
对67个籼型杂交组合进行高温处理,各组合的结实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均达极显著水平,结实率大于60%且结实率降幅小于30%的组合有8个,占供试组合总数的11.94%。研究还表明,热害对籼型杂交组合结实率的影响与其亲缘有关。
关键词 热害 杂交组合 结实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层自然高温对杂交水稻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贤勇 李顺武 +3 位作者 何永歆 王楚桃 黄中伦 钟世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用杂交水稻汕优63、冈优725、Ⅱ优838和Q优6号为材料,在重庆低海拔高温常发区通过连续分期播种,研究了穗层自然高温对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率与开花前1d、当天和开花后1d的日间高温里极显著负相关,其中开花当天高温的影响最大... 用杂交水稻汕优63、冈优725、Ⅱ优838和Q优6号为材料,在重庆低海拔高温常发区通过连续分期播种,研究了穗层自然高温对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率与开花前1d、当天和开花后1d的日间高温里极显著负相关,其中开花当天高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开花前1d,开花后1d的影响相对较小;开花前后连续3d平均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更能反应品种结实期耐高温能力;品种间耐高温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开花后1d高温的抵抗力;要正常结实(〉80%),耐高温型杂交组合应低于34.8℃,高温敏感型杂交组合应低于34.1℃。各组合平均应低于34.4℃;品种间在37~40℃间耐高温能力差异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层 自然高温 杂交水稻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