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胶结巷道围岩全断面锚固支护时机-支护参数综合影响分析
1
作者 赵增辉 杜佳泽 +1 位作者 马庆 何睿喆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4,共11页
针对我国西部某矿区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巷道出现的锚杆失效、顶板垮落等问题,基于应力释放理论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全断面锚固力学模型,与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释放过程中塑性区、应力场... 针对我国西部某矿区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巷道出现的锚杆失效、顶板垮落等问题,基于应力释放理论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全断面锚固力学模型,与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释放过程中塑性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演化规律;探讨了锚杆支护时机对围岩位移控制和锚杆轴力的影响,指出锚杆最佳支护时间;基于锚杆最佳支护时间讨论了锚固密度、锚固长度和锚杆预紧力对围岩位移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开挖后,围岩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是导致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对巷道进行锚杆支护时主要控制围岩塑性变形;支护时机对锚固-围岩系统有显著影响,过早支护会导致锚杆轴力过大,增加锚杆破断风险;过晚支护则会导致巷道发生较大变形,影响巷道稳定性。巷道最佳支护时间为围岩应力释放率达到0.80~0.85之间。支护参数优化:提高锚杆支护密度、增大锚杆预紧力对围岩控制效果显著,而增加锚杆长度对围岩位移的约束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巷道进行锚杆支护时应在确定合理的支护时间的情况下选择短锚杆、高密度和高预紧力的支护方案,确保巷道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锚杆支护时间 应力释放 全断面锚固 巷道位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刘克 葛秀玲 +7 位作者 张帅帅 梅莎莎 吕凯丽 盖志辉 王帅 王大龙 徐伟民 叶文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奥赛利定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3—12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2~34岁,BMI 30.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 目的观察和比较奥赛利定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3—12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2~34岁,BMI 30.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奥赛利定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60例。胎儿娩出后,O组静脉注射奥赛利定1 m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手术结束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O组给予奥赛利定0.3 m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均复合托烷司琼1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即刻,两组实施相同方案超声引导下TAPB,每侧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于术前2 h、术后1、2 d行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估。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记录术后2、4、8、12、24、48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于术前2 h和术后24、48 h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采用Likert计分法评估术后舒适度。记录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后1 d QoR-15评分、术后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8、12、24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补救镇痛率、术后24 h血清IL-6、CRP浓度、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2 d QoR-15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48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血清IL-6、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TAPB应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与舒芬太尼比较,可明显提高产妇术后早期舒适度,且不增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剖宫产 奥赛利定 舒芬太尼 腹横肌平面阻滞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小角度斜交下穿箱型隧道变形控制:以天津地铁4号线下穿工程为例
3
作者 韩圣章 何运清 +4 位作者 刘颖 冀叶涛 孟灵波 盛鲁腾 程雪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11294-11305,共12页
目前盾构下穿工程涉及小角度斜交下穿研究较少,为较好地控制相关变形,研究相关控制措施。以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西于庄站至西站站区间隧道下穿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盾构小角度斜交下穿过程,对二次注浆、盾壳环向空隙... 目前盾构下穿工程涉及小角度斜交下穿研究较少,为较好地控制相关变形,研究相关控制措施。以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西于庄站至西站站区间隧道下穿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盾构小角度斜交下穿过程,对二次注浆、盾壳环向空隙充填效果展开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截面的既有隧道变形和应力差异性。结果表明:先行线下穿时二次注浆效率约为38%,后行线下穿时二次注浆效率约为6%;同一截面各点所受到的扰动程度不同,导致变形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其中左线左轨和右线右轨道沉降最大值位置存在10~13 m的距离差距,水平变形最大值位置存在2~4 m的距离差距;双线离开后,进行盾壳环向间隙充填后既有隧道变形范围和最大变形值均有明显的下降,其中隧道沉降最大值减少了30.3%,水平位移最大值减少了36.4%。进行盾壳环向间隙充填后双线下穿过程整体沉降控制效率大致稳定在30%~35%,下穿期间控制效率较好;水平变形控制效率基本在30%以下,下穿前控制效率较好。不同截面情况下,抗弯刚度较大的既有隧道变形更小;箱形截面对于土体沉降有轻微扩散效果,而圆形截面既有隧道阻碍了土体沉降的发展,减小了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注浆 隧道 盾壳间隙充填 不同截面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岩巷TBM快速掘进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严红 吴林 +1 位作者 李桂臣 宋维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TBM在岩巷掘进中的显著优势,分析了我国煤矿岩巷TBM发展阶段分类及总体特点,归纳了2015—2024年煤矿岩巷TBM应用特征,包括主要应用省份、岩巷类型、刀盘直径和生产集团;分别从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技术、矿井生产地质条件适应性技术... 基于TBM在岩巷掘进中的显著优势,分析了我国煤矿岩巷TBM发展阶段分类及总体特点,归纳了2015—2024年煤矿岩巷TBM应用特征,包括主要应用省份、岩巷类型、刀盘直径和生产集团;分别从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技术、矿井生产地质条件适应性技术和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煤矿岩巷TBM掘进技术现状;最后从深部岩巷围岩稳定性控制、超前探测和掘进参数、装备构件适应性和快速组装工艺三个方面对煤矿TBM后续研究提出展望,对于煤矿TBM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掘进机(TBM) 岩巷 快速掘进 围岩控制 智能化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源信息的地铁客流控制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思锐 阳虎 王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0-1541,共12页
随着乘客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地铁高峰时段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地铁客流拥挤,提出了基于客源信息的地铁客流控制模型。首先,利用智能卡刷卡数据识别地铁网络拥挤区间,并定位经过这些区间的乘客的上车站点(客源);接着,利用K-me... 随着乘客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地铁高峰时段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地铁客流拥挤,提出了基于客源信息的地铁客流控制模型。首先,利用智能卡刷卡数据识别地铁网络拥挤区间,并定位经过这些区间的乘客的上车站点(客源);接着,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客源进行聚类,将其中客流贡献量最大的一类客源定义为主要客源;然后,将主要客源站点作为候选客流控制站点,以最小化乘客总等待时间为目标,并引入列车容量约束、乘客等待时间约束和客流约束,构建客流控制模型;最后,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客流控制方案,方案包括:控制站点、控制时间窗和客流控制率。以2016年8月的深圳地铁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生成的多站协同的客流控制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深圳地铁客流早高峰拥挤。通过对比延误乘客人数、总等待时间、平均上车率和控制站点总数这4个评价指标,发现基于客源信息的客流控制模型综合性能最优。基于客源信息的客流控制模型能够应用于大规模地铁网络,有效缓解客流拥挤,减少延误乘客数量,保障站点上车率。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拥挤区间的大部分乘客来源于少数站点,在这些站点实施客流控制能够更加高效地缓解地铁客流拥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挤区间 客源 客流控制 延误乘客 等待时间 拥挤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糖原贮积病血糖及生化指标的横断面调查
6
作者 马妮 吴昊天 +3 位作者 王颖 杨静 梁丹霞 杨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肝糖原贮积病(GSD)患者有反复的低血糖发作。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分析儿童肝糖原贮积病(GSD)日常血糖及生化指标,为预防低血糖发作和临床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横断面现场调查研究,收集2024年7月14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 【目的】肝糖原贮积病(GSD)患者有反复的低血糖发作。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分析儿童肝糖原贮积病(GSD)日常血糖及生化指标,为预防低血糖发作和临床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横断面现场调查研究,收集2024年7月14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进行医患交流义诊活动的肝GSD患者及家长的临床资料,现场采集患者及家庭对照者的外周血,检测和分析两组间血糖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44例肝GSD患者中男34例,女10例。亚型包括GSD Ib型14例、Ia型15例,Ⅲ型2例,Ⅵ型7例,Ⅸ型6例。年龄为7.60(5.08~11.98)岁,所有患者均依赖生玉米淀粉维持血糖。肝GSD患者中平素肝大和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患病率分别为77.3%(34/44)和61.4%(27/44)。此次检测有61.4%(27/44)的患者血糖≤3.9 mmol/L,其中18.2%(8/44)的患者血糖≤2.8 mmol/L,且均为非Ib型患者,血糖最低值为1.19 mmol/L,医患交流活动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发作。65.9%(29/44)的家庭受检者的血糖≤3.9 mmol/L,与肝GSD组比较,低血糖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生化检测中,肝GSD患者高乳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65.9%、45.5%和9.1%,而家庭对照受检者分别为18.2%,43.2%,15.9%,两组的高尿酸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P=0.334)。【结论】肝GSD患者的无症状性低血糖较为普遍,特别是非Ib型患者,需要优化生玉米淀粉的饮食管理,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注意家庭清淡饮食,降低高尿酸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发生,避免严重低血糖状态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风险、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糖原贮积病 低血糖 血生化指标 横断面调查 儿童 家庭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西部上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肖尔布拉克剖面为例
7
作者 呼焕 郑剑锋 +4 位作者 罗新生 段军茂 吕奇奇 石磊 田浩男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5,共13页
针对塔北西部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以柯坪露头区肖尔布拉克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精细测量、描述,开展了系统的薄片、碳氧同位素及激光U-Pb年龄等分析,结果表明:①下丘里塔格组总厚度为350 m,可... 针对塔北西部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以柯坪露头区肖尔布拉克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精细测量、描述,开展了系统的薄片、碳氧同位素及激光U-Pb年龄等分析,结果表明:①下丘里塔格组总厚度为350 m,可划分为6段,主要发育颗粒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和藻纹层白云岩,识别出7种主要岩相组合和2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整体反映潮坪亚相向台内丘滩亚相的转换。②基质溶孔、溶蚀孔洞及角砾间孔缝是主要储集空间,柱状叠层石白云岩和凝块石白云岩的物性最好,颗粒白云岩次之,整体具有中高孔隙度、中低渗透率的特征,综合评价1段、2段和6段的储层物性最好,5段次之。③白云岩形成于早成岩阶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不整合面以及高频层序界面的共同控制,可划分为不整合岩溶与内幕丘滩相2类白云岩储层。研究成果支撑了塔北西部寒武系白云岩领域有利勘探区带评价,尤其为雄英地区的油藏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主控因素 下丘里塔格组 肖尔布拉克剖面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研究——以广州地铁海傍站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森阳 陈相 +1 位作者 陈棚 曾瑀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91,共10页
为保障某城市地铁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条件下近距离下穿高压油管、高压天然气管线以及左、右线密贴的施工安全,对复杂环境下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进行研究。介绍超前加固措施、顶管施工参数、密贴施工方法等风险... 为保障某城市地铁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条件下近距离下穿高压油管、高压天然气管线以及左、右线密贴的施工安全,对复杂环境下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进行研究。介绍超前加固措施、顶管施工参数、密贴施工方法等风险控制措施,选用开挖达95%的“中心大刀盘+两边矩形刀盘式”泥水平衡矩形顶管机;采用顶管井端头地面加固、接收井端头水平加固、顶管段内设置联通通道预留加固孔等一系列加固措施,使顶管总推力、刀盘转矩、泥水舱压力、顶进速度等主要参数实际值严格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通过顶管姿态控制技术、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加强管节纵向刚度措施确保密贴施工。监测数据分析表明:1)左右线掘进期间,地表沉降为-7.20~0.76 mm,管线沉降为-5.49~3.51 mm;2)右线密贴施工,地表沉降为-3.64~3.61 mm,管线沉降为-1.45~2.9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 施工风险控制 数值模拟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陆军省新闻班与战时陆军省的言论统制
9
作者 孙继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8,共13页
为应对日益膨胀的信息需求,强化军事报道统制,日本陆军省于1919年5月成立新闻班,陆军省的舆论统制由此呈现出组织化的演进态势。作为陆军省的言论统制机构,新闻班的主要业务围绕着陆军省的言论政策展开,其业务内容、业务范围及业务的侧... 为应对日益膨胀的信息需求,强化军事报道统制,日本陆军省于1919年5月成立新闻班,陆军省的舆论统制由此呈现出组织化的演进态势。作为陆军省的言论统制机构,新闻班的主要业务围绕着陆军省的言论政策展开,其业务内容、业务范围及业务的侧重点均与陆军省宣传诉求密切相关,为战时日本陆军言论统制理念的生成和实施奠定了基础,推动陆军宣传策略由传统的媒介统制向媒介操纵和诱导转化。在战时军事相关报道的统制管理和舆论指导等方面,新闻班干扰国际视听,对世界和平与正义造成极大破坏,给遭受侵略的国家与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产生了恶劣的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省 新闻班 言论统制 舆论操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二元体地层下曲线地铁盾构施工响应模拟分析与施工参数优化设计
10
作者 孙捷城 谯殿君 +2 位作者 王建 王渭明 吕显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4,共7页
[目的]岩土二元体地层作为一种典型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对曲线地段盾构隧道施工的地层变形机制及力学响应具有显著影响,深入分析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响应至关重要。[方法]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滩头站-稻香站区间盾构施工为... [目的]岩土二元体地层作为一种典型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对曲线地段盾构隧道施工的地层变形机制及力学响应具有显著影响,深入分析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响应至关重要。[方法]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滩头站-稻香站区间盾构施工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围岩变形、管片应力应变及施工参数优化的关键问题,揭示了岩土二元体地层下的施工力学响应,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施工措施与参数。[结果及结论]岩土二元体对于曲线地段隧道的影响大于直线地段隧道,曲线地段盾构的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左拱肩处,且曲线地段盾构左拱肩的受影响范围要大于拱顶;在岩土二元体区域,曲线地段盾构处的围岩变形明显大于直线盾构,但曲线地段盾构隧道的变化幅度始终小于直线盾构隧道,且表现为拱顶沉降比拱底隆起更敏感;曲线地段盾构管片的第一、三主应力及变形量均大于直线地段盾构,尤其在距离岩土二元体2 m范围内应力增幅显著。提出了“微扰动精细化掘进+洞内超前注浆加固”的综合控制方案和相应参数,并验证了其有效性,揭示了岩土二元体地层倾角对注浆加固范围的影响规律,指出当倾角小于65°时需适当增大加固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岩土二元体地层 曲线地段盾构施工 施工响应分析 控制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巷道支护关键技术及采动应力演化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利兴 王锐 +4 位作者 张镇 李增林 任建超 汪占领 贾金河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9-1992,共14页
针对超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以曹家滩煤矿超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背景,研究了曹家滩煤矿顶板岩层分布规律,分析了“高+低层位厚硬顶板”结构特征,明确了动压巷道围岩变形呈现非对称性、分区性、持续性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针对超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以曹家滩煤矿超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背景,研究了曹家滩煤矿顶板岩层分布规律,分析了“高+低层位厚硬顶板”结构特征,明确了动压巷道围岩变形呈现非对称性、分区性、持续性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了巷道断面尺寸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及支护预应力场分布特征,确定了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提出了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提高近场围岩稳定性、顶板水力压裂降低远场矿压动载的协同控制技术,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下围岩应力及塑性破坏分布规律,确定了超大采高工作面合理护巷煤柱宽度为25 m,制定了超大断面巷道锚杆支护及水力压裂卸压技术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超大断面巷道矿压监测预警系统平台,揭示了超大采高工作面动压巷道采动应力演化规律,获取了压裂区顶板微震能量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超大断面巷道掘进期间巷道未发生明显变形,锚杆受力很快趋于稳定。工作面回采阶段超前影响范围135.7 m,辅助运输巷滞后工作面229.6 m矿压基本趋于稳定,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于25.3~31.7 m内,锚杆受力及煤柱应力剧烈变化周期短,且很快趋于稳定,锚杆最大受力142 kN,锚索最大受力178 kN,煤柱最大应力增量8.6 MPa。相对于普通综放工作面,留巷巷道矿压影响周期明显减小,顶板水力压裂显著弱化了坚硬厚顶板,有效减小了煤柱侧向支承压力的持续作用。煤柱侧向顶板微震能量在超前工作面170 m至滞后工作面220 m显著增大,在滞后工作面20~60 m顶板活动最为强烈,随后迅速减小,表明顶板高低层位岩层及时有序垮落,微震能量与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揭示了顶板高低位岩层运移状态与矿压形成机理。超大断面巷道围岩全周期内均未出现明显变形,表明超大断面巷道采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与顶板压裂卸压协同控制技术,达到了较好的围岩变形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巷道 锚杆支护 采动应力 围岩控制 水力压裂卸压 微震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芜裕至马鞍山河段分流比与滩槽形态演变联动关系
12
作者 张瑞凯 杨云平 +1 位作者 朱博渊 刘鹏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85,共5页
受流域水沙变化、阶段性人类活动等影响河流汊道分流关系、滩槽演变关系更趋复杂,解析连续汊道段分流关系与滩槽形态演变机制对河流治理与航道水深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长江下游芜裕-马鞍山河段为例,基于1960~2022年期间水沙条件... 受流域水沙变化、阶段性人类活动等影响河流汊道分流关系、滩槽演变关系更趋复杂,解析连续汊道段分流关系与滩槽形态演变机制对河流治理与航道水深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长江下游芜裕-马鞍山河段为例,基于1960~2022年期间水沙条件、汊道分流比、河道地形等数据,结合河势控制与航道治理等工程阶段性影响,研究了连续汊道段分流关系与滩槽形态演变机制。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来沙减少引起芜裕至马鞍山河段河床冲刷及汊道间冲淤不均衡,芜裕河段曹姑洲与陈家洲右汊、江心洲左汊、小黄洲右汊同流量分流比为减小态势;芜裕河段洲滩变形与汊道冲淤不均衡是汊道分流比调整的主因,江心洲汊道分流关系调整受芜裕河段滩槽形态调整、进口段节点等作用及江心洲左缘、牛屯河边滩等联动影响,使得江心洲左汊同流量分流比略有减小;受江心洲出口主流、滩群演变及分流关系调整等影响,小黄洲左汊分流比为增大趋势;受河势控制与航道整治工程等影响,芜裕河段曹姑洲与陈家洲右汊、江心洲左汊同流量分流比减幅降低,小黄洲左汊同流量分流比关系将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段 分流比 滩槽形态 工程影响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km/h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分析
13
作者 苏立轩 李天石 李萌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8,共8页
随着400km/h动车组运行速度和牵引功率的提升,牵引电流和弓网离线产生的电磁辐射会随之增加,给车载及轨旁信号设备正常运行带来隐患。针对400km/h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开展研究,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与总结,分析电磁... 随着400km/h动车组运行速度和牵引功率的提升,牵引电流和弓网离线产生的电磁辐射会随之增加,给车载及轨旁信号设备正常运行带来隐患。针对400km/h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开展研究,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与总结,分析电磁骚扰在各敏感信号设备端口处的时域与频域特性,以及列车正常运行与特殊工况下,骚扰源对敏感信号设备的电磁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列车过分相工况下,车载BTM、TCR、SDU、电源等端口以及轨旁信号电缆芯线的电磁骚扰较为明显,可能会对地面应答器报文接收、轨道电路接收、车速判定以及轨旁信号传输造成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指导400km/h动车组与车载列控系统的设计、解决高速铁路运营中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km/h动车组 列控系统 电磁环境 过分相 电磁骚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胶带运输巷呼吸性粉尘运移规律及精准控尘除尘技术
14
作者 高尚占 孙彪 付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105,共8页
胶带运输巷是煤炭输送的主要作业场所,煤炭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呼吸性粉尘,增加了患尘肺病的概率与煤尘爆炸隐患。目前煤矿巷道内粉尘治理方法存在耗水量大、粉尘捕集效率低、现场效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胶带运输巷是煤炭输送的主要作业场所,煤炭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呼吸性粉尘,增加了患尘肺病的概率与煤尘爆炸隐患。目前煤矿巷道内粉尘治理方法存在耗水量大、粉尘捕集效率低、现场效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煤矿胶带运输巷呼吸性粉尘运移规律及精准控尘除尘技术。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构建了胶带运输巷全尺寸等比例几何模型,模拟探究了风流扰动下的粉尘污染时空演化特性,分析了人行道呼吸带高浓度粉尘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胶带运输巷的产尘特点,转载点、胶带振动提供了持续粉尘源,与带式输送机右侧相比,其左侧(人行道)风速较小,对粉尘浓度的稀释能力弱,为粉尘集聚提供了条件,污染较严重;呼吸带高度附近区域整体空间比较开阔,粉尘运移过程所受阻碍较小,导致人行道附近形成一条狭长的高浓度粉尘带,且粉尘浓度呈不断攀升趋势。针对转载点和胶带2处不同特点的粉尘源,分别采用全断面云雾降尘装置和自发电智能雾化降尘系统来降低人行道及其整条巷道的粉尘浓度,结果表明:巷道平均总粉尘浓度和平均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别从249.75 mg/m^(3)和171.03 mg/m^(3)降至54.16 mg/m^(3)和21.46 mg/m^(3),总粉尘降尘效率为76.56%,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为7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带运输巷 呼吸性粉尘 粉尘运移规律 精准控尘除尘 全断面云雾降尘装置 自发电智能雾化降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全断面浇筑水化热控制方案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15
作者 裴超 刘艳萍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9-1482,I0020-I0033,共28页
为提高沉管隧道全断面浇筑沉管管节的施工质量,依托广州市某沉管隧道工程,运用正交设计原理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冷水管入口水温、水管流速、通水时间、保温措施以及入模温度等水化热控制因素对沉管管节全断面整体浇筑过程中温控指... 为提高沉管隧道全断面浇筑沉管管节的施工质量,依托广州市某沉管隧道工程,运用正交设计原理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冷水管入口水温、水管流速、通水时间、保温措施以及入模温度等水化热控制因素对沉管管节全断面整体浇筑过程中温控指标(最高温度T_(max)、最大内表温差ΔT_(ie_max))、开裂风险指标(防裂安全系数K_(min))的影响规律以及联合作用效果,并提出适宜经济的全断面浇筑温控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降低入模温度和延长通水时间可显著降低T_(max)和ΔT_(ie_max),减少保温措施能有效降低T_(max),但会显著升高ΔT_(ie_max),而入口水温和流速没有明显控制作用。2)提高冷水管入口水温、降低入模温度和延长通水时间可降低开裂风险,水管流速、保温措施指标敏感性较低。3)廊道上方顶板(温度与温差峰值)、冷水管入口周围(高热梯度开裂风险)和中隔墙与底板连接部(几何突变开裂风险)是管节全断面浇筑水化热控制的关键区域,应重点监测。4)现场选用入口水温15℃、流速2.0 m^(3)/h、通水时间2 d、入模温度25℃方案,以钢模板条件进行保温。该方案下实测管节T_(max)=64.57℃,ΔT_(ie_max)=24.16℃,均小于规范限制,有效控制了沉管管节的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全断面浇筑 正交试验 温控方案优化 水化热 开裂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Z4号桥塔钢塔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敏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双主跨1120 m的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4号桥塔采用纵、横向均为A形的四肢空间钢-混组合结构,塔高345 m。上塔柱采用Q500qE钢结构,高118.5 m,钢-混凝土结合段高3 m,钢塔共分39个吊装节段,钢塔大节段在工厂采用...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双主跨1120 m的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4号桥塔采用纵、横向均为A形的四肢空间钢-混组合结构,塔高345 m。上塔柱采用Q500qE钢结构,高118.5 m,钢-混凝土结合段高3 m,钢塔共分39个吊装节段,钢塔大节段在工厂采用匹配法制造,分节段船运至Z4号桥塔旁,采用塔旁塔式起重机吊装。在钢塔施工过程中,按照“2+1”或“3+1”节段进行立式总拼,通过加强厂内加工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措施,解决了高强度、超厚板、大截面钢塔焊接和拼装难题;研制15000 t·m智能化塔式起重机,通过合理布设其站位、优选附墙结构及研制新型吊具,实现了钢塔大节段高空安全吊装;钢-混结合段采用“支撑架+定位匹配架”辅助施工,解决了钢-混结合段空中定位、限位难题,通过开展灌浆工艺试验及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解决了大截面超厚承压板下混凝土填充密实难题;通过合理优化多肢钢塔合龙段分块制造、安装工艺及设置定位桁架,实现了四肢钢塔高空精确对位合龙;通过钢塔节段厂内制造测量控制、施工前统一控制基准,以及施工中采用测回法、对向观测与差分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安装测量控制,实现了超高桥塔施工测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钢-混组合桥塔 钢-混结合段 四肢钢塔合龙 测量控制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霜工况影响下空气源热泵机组频率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立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工况下,由于外部环境温度低,机组内部的水箱和管路可能会结霜,导致传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使得频率控制不精准。为此,设计融霜工况影响下空气源热泵机组频率控制系统。设计PLC频率控制结构、频率控制中央处理器与... 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工况下,由于外部环境温度低,机组内部的水箱和管路可能会结霜,导致传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使得频率控制不精准。为此,设计融霜工况影响下空气源热泵机组频率控制系统。设计PLC频率控制结构、频率控制中央处理器与PID控制阀门,联合控制热源侧水泵变频。计算机组结霜量,获取换热器的有效集热量。基于分段调节思想,利用计算机调整侧水泵出水量和调节参数,计算融霜启动调频速度。由实验结果可知,所设计系统在不同融霜工况下控制效果与实际最为接近,控制结果误差最大仅为0.1 Hz,能够实现精准控制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霜工况 空气源热泵机组 频率控制 融霜停止段 融霜启动段 分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布啡不同镇痛泵参数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叶卉 孙杰 +2 位作者 汪佳佳 黄露欣 谢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参数纳布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的产妇179例,年龄18~45岁,BMI 20~35 kg/m 2,ASAⅠ或Ⅱ级,术后均给予PCIA(纳布啡2 mg/kg+托烷司琼8 mg/100 ml,间隔时间15 min,极限量10...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参数纳布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的产妇179例,年龄18~45岁,BMI 20~35 kg/m 2,ASAⅠ或Ⅱ级,术后均给予PCIA(纳布啡2 mg/kg+托烷司琼8 mg/100 ml,间隔时间15 min,极限量10 ml/h)。将产妇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组,背景量2 ml/h,单次按压2 ml,n=60)、低背景量组(L组,背景量1 ml/h,单次按压3 ml,n=62)和无背景量组(N组,背景量0 ml/h,单次按压4 ml,n=57)。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纳布啡消耗量。记录术后48 h内PCIA按压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头晕、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N组术后6、12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L组和N组术后24、48 h纳布啡消耗量明显减少,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头晕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N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L组比较,N组术后1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术后48 h纳布啡消耗量明显减少,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增加,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三组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背景量(1 ml/h)纳布啡PCIA可在充分镇痛的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可作为纳布啡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参数设置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纳布啡 术后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参数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探索与总结 被引量:12
19
作者 窦林名 王永忠 +3 位作者 卢方舟 贺虎 何江 张强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顶板破断运动复杂,应力和能量演化规律特殊,在深部“三高一扰动”影响下,冲击地压防治不容乐观。基于某矿2016年冲击地压事故后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冲击地压防治经验,从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冲击地压发... 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顶板破断运动复杂,应力和能量演化规律特殊,在深部“三高一扰动”影响下,冲击地压防治不容乐观。基于某矿2016年冲击地压事故后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冲击地压防治经验,从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瓦斯突出与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和冲击地压管理详细介绍了该矿7年来急倾斜特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经验。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方面,建立了顶板岩层倾斜悬臂梁模型,揭示了顶、底板覆岩结构破断失稳演化过程,划分了夹持煤体受力状态分区,提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冲击“夹持理论”。瓦斯突出与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方面,基于冲击地压灾害控制解危技术的强度弱化减冲理论,结合原有防突措施体系,提出了既能防冲且对防突有利的解危措施,形成了某矿瓦斯/CO_(2)突出-冲击地压“双防”技术体系,建立了适用于某矿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的冲击地压防治体系,以钻屑量和瓦斯吸解值验证了瓦斯突出防治的强度保障,同时以加强实施卸压措施工作面的微震事件分布及各能级总频次和能量对比,论证说明了卸压方案防治效果的有效性。冲击地压管理方面,形成了预测评价、监测预警、治理预防、效果检验、安全防护和教育培训“六位一体”综合防治架构,基于《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等各项规定,制定了Q/YJMD-—FC 0104-2022《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第四部分: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急倾斜特厚煤层 冲击“夹持理论” 安全防控 水平分段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渚古城老虎岭水坝遗址考古剖面保护研究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秉坚 孙海波 郭青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良渚古城老虎岭水坝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系统中的一处典型遗存,对中国文明起源和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清晰地展示老虎岭水坝土遗址上“草裹泥”筑坝工艺的痕迹,针对温热、潮湿、多雨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难题... 良渚古城老虎岭水坝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系统中的一处典型遗存,对中国文明起源和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清晰地展示老虎岭水坝土遗址上“草裹泥”筑坝工艺的痕迹,针对温热、潮湿、多雨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难题,在总结吸取国内土遗址保护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助浙江大学的研究成果和敦煌研究院的工程经验,提出了一套避免使用化学材料加固,而以“黑屋+隔水+控湿”为主的小环境控制工程策略,包括:构建遮光大棚以避雨和抑制绿色生物生长;铺设防水毯以防止坝体渗水;设置电加热玻璃罩以保湿和封闭展示面;采用气相补水以调控空气湿度和土体含水率;采用植物精油等绿色环保技术防治微生物;同时做好遗址实时监测和管护等。这套综合保护措施是土遗址保护理念和工程实践的一次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环境土遗址 湿法保护 小环境控制 考古剖面 老虎岭水坝遗址 良渚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