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ison study of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39-341,共3页
More focus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on the study of first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concept of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relati... More focus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on the study of first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concept of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n th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ren acquisition and adult acquisition are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mparison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derson's Cognitive Theory and Learning Strategy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被引量:9
2
作者 Lu Wenpe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28-231,共4页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 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addres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ognitive theory can extend to describe learning strategies as complex cognitive skills. Theoretica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 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addres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ognitive theory can extend to describe learning strategies as complex cognitive skill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Anderson’s production systems cover a broader range of behavior than other theories, including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of oral and written texts as well as comprehension, problem solving, and verbal learning.Thus Anderson’s cognitive theory can be served as a rationale for learning strategy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on’s cognitive theory Anderson’s production systems learning strategy studie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情绪及句子框架对二语词汇情绪学习的影响
3
作者 冯圆 宋佳 郭晶晶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40,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语境的情绪性和句子框架对二语情绪信息学习的影响及二语习得年龄的调节作用。选取早期和晚期汉-英双语者通过语境学习词汇,并采用外显和内隐测试任务评估词汇情绪信息的学习。结果发现,早期双语者能够有效利用句子框架线... 本研究旨在探讨语境的情绪性和句子框架对二语情绪信息学习的影响及二语习得年龄的调节作用。选取早期和晚期汉-英双语者通过语境学习词汇,并采用外显和内隐测试任务评估词汇情绪信息的学习。结果发现,早期双语者能够有效利用句子框架线索,低限制性句子框架比高限制性句子框架更能促进积极情绪学习,而高限制性句子框架可以促进消极情绪学习。这表明语境中的情绪信息可以迁移到学习词上,且早期双语者可以借助句子框架更好学习词汇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语境情绪 句子框架 情绪信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文教育发展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璐 王春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6,共11页
文章通过历时分析、对比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日本中文教育的具体情况,发现:中文是日本诸多领域中的第二外语,但与作为第一外语的英语间存在显著差距;日本中文线上教学实践中,对线上教学模式基本持有肯定态度,偏好使用YouTube等... 文章通过历时分析、对比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日本中文教育的具体情况,发现:中文是日本诸多领域中的第二外语,但与作为第一外语的英语间存在显著差距;日本中文线上教学实践中,对线上教学模式基本持有肯定态度,偏好使用YouTube等视频教学资源。推进日本的中文教育发展,需要在客观把握当前中文教育发展实态的基础上,重视强化中文的领域语言价值,精准分析日本当下中文教育的本地化需求,大力推进中文教育的数字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中文教育 领域语言价值 本地化需求 数字化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连瑞 宋嘉伟 杨向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4,共15页
基于续论的续写任务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续写任务对二语词汇的促学效果也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验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首先讨论了续写促学词汇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现有研究在任务类型... 基于续论的续写任务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续写任务对二语词汇的促学效果也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验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首先讨论了续写促学词汇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现有研究在任务类型、研究范式及影响促学效果的因素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1)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采用的续写任务类型较为单一,缺少多轮续写、交叉续写等形式的应用,尚未完全发挥出续写任务的促学潜力;(2)现有研究往往仅从词汇知识深度或质量的角度测量词汇知识,忽略了词汇流利度的作用;(3)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互动强度和外语水平等因素对续写任务促学效果的影响,对学习者认知与情感因素的关注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及趋势,以期为续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写 促学 词汇习得 二语习得 外语教学 续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虚拟情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语篇认知与情绪动机的效用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露 方璐 尚俊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8,共8页
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国际中文学习需求的日益增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汉语二语学习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旨在探究游戏化虚拟情境对国际中文学习者的语篇认知水平和情绪动机的影响。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分析了65名学习者在游... 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国际中文学习需求的日益增长,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汉语二语学习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旨在探究游戏化虚拟情境对国际中文学习者的语篇认知水平和情绪动机的影响。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分析了65名学习者在游戏化虚拟情境和常规做题情境下的基础词汇、语篇理解、语言交流意愿和语言学习焦虑的前后测的分数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基础词汇和语篇理解方面的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词汇和语篇理解后测成绩均显著高于前测。在情绪动机方面,实验组在游戏化虚拟情境中的语言学习焦虑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研究为数字化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虚拟情境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二语习得 语篇理解 游戏化学习 情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早期英语否定转移习得: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下的个案研究
7
作者 戴慧琴 文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3,共14页
英语否定转移是中国儿童英语习得的难点之一,目前学界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方法单一,尤其缺乏纵向个案研究,习得效果不理想。对一名随父母在澳大利亚生活并在当地就读小学的中国儿童A进行时长13个月的纵向追踪,建立语料库分6个阶段进行研... 英语否定转移是中国儿童英语习得的难点之一,目前学界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方法单一,尤其缺乏纵向个案研究,习得效果不理想。对一名随父母在澳大利亚生活并在当地就读小学的中国儿童A进行时长13个月的纵向追踪,建立语料库分6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儿童的英语否定转移习得以高频典型范例为基础逐渐扩张,儿童二语习得遵循基于高频典型范例的习得机制。中国儿童在早期英语否定转移中出现习得错误,源于一种“固化、杂糅、连带固化机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频率会带来固化效应从而有利于语言的习得,但高频率的构式也有可能与相关构式产生杂糅并引起习得错误,习得错误通过连带固化效应进一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最终产生顽固错误。中国儿童二语习得,一是要利用高频典型范例的锚定作用促进儿童语言习得,二是要警惕高频典型范例与相关构式的杂糅而产生的习得错误,三是要对习得错误及时干预从而避免连带固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转移 儿童英语习得 二语习得 连带固化机制 高频率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与隐性教学对汉语话语标记二语习得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家隽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本研究将显性与隐性形式教学理论引入高级汉语课堂的话语标记教学,将32名被试分为显性教学组、隐性教学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干预,细致记录“前测—实验过程—即时后测—延迟后测”数据并做深入分析,以考察不同教学模型对汉语... 本研究将显性与隐性形式教学理论引入高级汉语课堂的话语标记教学,将32名被试分为显性教学组、隐性教学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干预,细致记录“前测—实验过程—即时后测—延迟后测”数据并做深入分析,以考察不同教学模型对汉语话语标记二语习得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显性与隐性教学模式对二语习得者学习汉语话语标记有积极作用,显性组两次后测笔试得分略高于隐性组,但并没有显著优势,隐性组知识留存效果更好。此外,来源含义中包含清晰逻辑语义的标记词习得效果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二语习得 话语标记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后续写任务中输入加工注意分配对产出结果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顾琦一 丁莹烨 张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71,共15页
为进一步探究读后续写任务中二语写作者对输入的加工及其对后续产出的作用,本文聚焦输入加工过程,以“注意”为窗口,分析学习者在读后续写任务中输入加工注意分配对产出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笔记和即时回顾性访谈相结合的研... 为进一步探究读后续写任务中二语写作者对输入的加工及其对后续产出的作用,本文聚焦输入加工过程,以“注意”为窗口,分析学习者在读后续写任务中输入加工注意分配对产出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笔记和即时回顾性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记录输入加工,从意义、形式和结构3个方面对注意进行编码,并将注意占比与对应分项评价指标(内容、语言使用、语篇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在读后续写输入加工中,学习者对意义的注意占比最高,其次是对结构和形式的注意;对形式的注意能够直接影响语言产出表现,即对形式的注意与词汇复杂度呈负相关,与准确度呈正相关。输入加工中对形式的注意与产出结果有直接关联,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更多地关注学习者注意的质量,促发深层次加工,实现有效的语言吸收和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写 输入加工 注意分配 写作产出 二语习得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语音的识别方式与激活脑区 被引量:8
10
作者 倪传斌 卢光明 +3 位作者 张志强 王中秋 徐晓东 张智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56-1165,共10页
采用行为测量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以明确二语语音的激活脑区定位与识别方式。本文对比分析了23名高水平晚双语者在进行高频、强规则性和强词汇性二语真词的同韵判断时,与假词和对照字符在行为学和影像学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行为... 采用行为测量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以明确二语语音的激活脑区定位与识别方式。本文对比分析了23名高水平晚双语者在进行高频、强规则性和强词汇性二语真词的同韵判断时,与假词和对照字符在行为学和影像学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行为学和影像学结果显示:高水平晚双语者在识别真词和假词的语音时,速度相近,均明显慢于对照字符的识别;所激活的脑区集中在左背侧外额叶系统功能区、左腹侧前额叶系统功能区、左背侧顶下系统功能区和双腹侧颞-枕系统功能区;这些脑区与其母语语音处理的脑区相似,并在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左侧化,在枕叶和小脑等局部表现出较弱的右侧化。上述结果表明:高水平晚双语者在识别二语语音时,激活的脑区仍然是母语语音处理的脑区,采用的可能是合成方式而不是直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I 二语习得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归属与理念 被引量:14
11
作者 秦丽莉 王绍平 刘风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意义构建能力、思维和认知的影响。我们以论证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为基础,探讨其核心研究理念,旨在为当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心理语言学 二语习得研究 外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汉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的基本设想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翼 李绍林 +1 位作者 郭颖雯 田清源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64,共7页
本文介绍国内外学习者口语语料库的研制现状,分析建立汉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的重要价值,并设想该语料库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描述汉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的研制架构和流程,最后指出研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口语语料库 汉语学习者语料库 第二语言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铸: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中的有效反馈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晓湘 张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00-106,共7页
该文阐明了重铸的概念、性质、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背景,并从重铸与接纳的关系、学习者个人因素、语境、目标语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重铸等方面分析了重铸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重铸对我国二... 该文阐明了重铸的概念、性质、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背景,并从重铸与接纳的关系、学习者个人因素、语境、目标语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重铸等方面分析了重铸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重铸对我国二语教学和学习的启发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铸 反馈 二语教学与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中的“注意”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琦 杨雯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注意",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从注意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入手,讨论其在二语习得输入、中心加工和输出阶段中的作用,并梳理语言教学中的注意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认识、发挥二语习得中注意的作用... "注意",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从注意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入手,讨论其在二语习得输入、中心加工和输出阶段中的作用,并梳理语言教学中的注意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认识、发挥二语习得中注意的作用,促进二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 二语习得 中介语 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勃然 赵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40,共7页
本文梳理了动态系统理论的缘起、传统二语习得的研究缺陷以及动态系统理论的介入,依据二语习得总系统及三个子系统(语言、学习者和环境)框架,对近十年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进行了分类解析,发现已有研究在内容及方法上... 本文梳理了动态系统理论的缘起、传统二语习得的研究缺陷以及动态系统理论的介入,依据二语习得总系统及三个子系统(语言、学习者和环境)框架,对近十年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进行了分类解析,发现已有研究在内容及方法上的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内容上提升理论内涵,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外语发展模型,从方法上改善研究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系统理论 二语习得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因理论在第二语言环境下运用的可行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云南 杨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通过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复制因子特征的语言因子,以及这些语言因子能否经历完整的模因生长过程,且最终生成第二语言模因进行传播,为第二语言环境下模因理论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第二语言习得给出相应的模因学角... 通过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复制因子特征的语言因子,以及这些语言因子能否经历完整的模因生长过程,且最终生成第二语言模因进行传播,为第二语言环境下模因理论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第二语言习得给出相应的模因学角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二语习得 复制因子 生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近发展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诠释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福慧 魏惠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最近发展区概念作为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二语习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其内涵解读却存在一定偏差。本研究从国外二语习得研究入手,概括并分析了四种解读方式,分别为"克拉申的i+1"、"IRE模式"、"... 最近发展区概念作为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二语习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其内涵解读却存在一定偏差。本研究从国外二语习得研究入手,概括并分析了四种解读方式,分别为"克拉申的i+1"、"IRE模式"、"师生支架构建"、"生生支架构建"。其解读方式体现了由浅入深,由笼统走向具体的动态发展过程。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能够搭建支架,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且对教学互动模式、反馈量表的制定有一定启示意义。但相关研究普遍规模偏小,焦点在语言结构的习得上,还有待未来加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 二语习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汉语作为二语的语音习得研究述评 被引量:24
18
作者 周小兵 王功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5,共8页
本文通过对1977年以来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的475篇汉语作为二语的语音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材料等方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探讨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就促进该领域研究... 本文通过对1977年以来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的475篇汉语作为二语的语音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材料等方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探讨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就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新发展进行一定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 语音习得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主义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凤娟 刘永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社会认知主义是二语习得领域里继结构行为主义和心灵认知主义之后的新兴理论取向,主张融合认知和社会两种视角研究二语习得的重要问题,更加全面地理解二语习得的复杂本质。本文旨在探索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取向的发展背景和主要影响理论,... 社会认知主义是二语习得领域里继结构行为主义和心灵认知主义之后的新兴理论取向,主张融合认知和社会两种视角研究二语习得的重要问题,更加全面地理解二语习得的复杂本质。本文旨在探索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取向的发展背景和主要影响理论,并从学习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科研观几个方面分析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取向对我国的二语习得及相关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社会认知主义 结构行为主义 心灵认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戴炜栋 蔡龙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并且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它反映学习者发生一种新的认知。中介语认知的发生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社会和中介语系统等因...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并且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它反映学习者发生一种新的认知。中介语认知的发生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社会和中介语系统等因素相关。中介语认知的系统发生形成中介语认知图式,指导和管辖第二语言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语言习得 中介语 认知发生 认知图式 认知 心理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