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河口邻近海域氨基脲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徐英江 孙玉增 +4 位作者 宋秀凯 田秀慧 宫向红 张秀珍 张利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8-542,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山东东营潮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及贝类体内氨基脲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潮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水中氨基脲的浓度为0.18—70.6μg/L,沉积物中浓度为0.26—18.9μg/kg,生物体内含量...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山东东营潮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及贝类体内氨基脲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潮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水中氨基脲的浓度为0.18—70.6μg/L,沉积物中浓度为0.26—18.9μg/kg,生物体内含量为0.82—6.46μg/kg,与作者调查的其它海域相比,污染最为严重。氨基脲在潮河口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浓度都沿潮河向下呈放射性递减分布,说明潮河是污染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同时对不同品种生物体对氨基脲富集差异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品种生物体对氨基脲的富集能力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河 氨基脲 海水 沉积物 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指示性多氯联苯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伟红 魏志强 +2 位作者 冷凯良 王志杰 翟毓秀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研究并建立了测定贝类中多氯联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通过正己烷和丙酮的混合溶液超声提取,硅胶柱净化,旋转蒸发浓缩,采用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测定,可同时对贝类中的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进行定... 研究并建立了测定贝类中多氯联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通过正己烷和丙酮的混合溶液超声提取,硅胶柱净化,旋转蒸发浓缩,采用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测定,可同时对贝类中的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检出限(S/N=3)为0.0066~0.0098μg/kg,定量限(S/N=10)为0.02μg/kg;在0.1~50.0ng/mL时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3%~113%。该法简便快捷,降低了分析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持久性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贝类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在贝类育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薛超波 王国良 +1 位作者 金珊 王一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光合细菌 贝类 育苗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GF-AAS法测定贝类产品中铅和镉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彩杏 陈雪昌 郭远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4-485,489,共3页
海贝试样用硝酸及过氧化氢消解并采用微波加热,试液中铅和镉用GF-AAS法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常规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计算得到平均RSD为5.7%(Pd),4.7%(Cd),平均回收率为98.0%(Pb),98.6%(Cd)]。此外,方法的操作更简便、快速。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试样消解 微波加热 海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下的盖州滩潮沟发育分维特征和贝类生境区信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秀法 杨晓梅 +2 位作者 王敬贵 张自川 仉天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5,共7页
通过盖州滩潮沟的“资源2”号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与TM影像等多源信息融合,同时采用形态分维的结果,获取了盖州滩潮沟的图形及逆信息树特征,并以此建立了计算模式.量化计算了盖州滩南、北部潮沟发育特征,它反映了两者间的分异度;采样... 通过盖州滩潮沟的“资源2”号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与TM影像等多源信息融合,同时采用形态分维的结果,获取了盖州滩潮沟的图形及逆信息树特征,并以此建立了计算模式.量化计算了盖州滩南、北部潮沟发育特征,它反映了两者间的分异度;采样监督分类分出盖州滩高、中、低潮滩分布及其相应面积以及盖州滩的贝类生境区影像特征与滩涂分布的相关性.对盖州滩的工程实施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潮沟 模式 贝类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洋贝类中镉、铬、铜和铅 被引量:5
6
作者 龚倩 金高娃 +3 位作者 李小蕾 史永富 蔡友琼 顾润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4-596,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海洋贝类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镉、铬、铜和铅等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选择111 Cd、53 Cr、63 Cu和208 Pb等待测元素的同位素克服了质谱干扰。4种元素分别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海洋贝类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镉、铬、铜和铅等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选择111 Cd、53 Cr、63 Cu和208 Pb等待测元素的同位素克服了质谱干扰。4种元素分别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在0.005~0.17μg.L-1之间。镉、铬、铜和铅的回收率分别为94.7%,102.1%,101.9%,105.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4.3%,3.8%,1.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波消解 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贝类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香平 毛芝娟 +1 位作者 胡大雁 陈昌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278,共6页
从2007年3月至6月,在宁波市5个不同的农贸市场共采集贝类样品360份,分离菌株71株,其中5株代表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弧状、具极生单鞭毛,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利用乳糖、蔗糖,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VP试验为阴性,赖氨酸脱羧酶、鸟氨... 从2007年3月至6月,在宁波市5个不同的农贸市场共采集贝类样品360份,分离菌株71株,其中5株代表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弧状、具极生单鞭毛,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利用乳糖、蔗糖,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VP试验为阴性,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为阳性,靛基质、甲基红试验阳性,不产生H2S,初步判断为副溶血弧菌;进一步进行了基于16S rRNA和toxR序列的PCR检测,序列测定结果验证了该5株细菌确实为副溶血弧菌。以16S rRNA序列为基础,分析了分离株与相关细菌菌株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育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副溶血弧菌 16S RRNA toxR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砷对黄海、渤海主要几种经济贝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天红 于晓清 +4 位作者 王颖 孙元芹 芦晃 郑永允 吴志宏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57-62,共6页
本文综述了重金属砷在海产品中的存在形态及其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讨论砷对几种经济贝类的生理生化影响。海水中砷含量的规定是≤0.03mg/L,对比目前国内标准中涉及到砷在贝类的限值发现,海洋贝类的无机砷限值在≤0.5mg/kg—lmg/k... 本文综述了重金属砷在海产品中的存在形态及其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讨论砷对几种经济贝类的生理生化影响。海水中砷含量的规定是≤0.03mg/L,对比目前国内标准中涉及到砷在贝类的限值发现,海洋贝类的无机砷限值在≤0.5mg/kg—lmg/kg,并且发现不同的标准规定值不一样。重金属对贝类的危害描述方法研究上,目前国内采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双箱模型,其他的例如全封闭的双箱循环水模型、静态水模型、半静态循环水模型都是在双箱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立的。笔者建议应加强重金属对魁蚶的危害描述研究,不但可以积极应对国际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还可以为扩展我国在贝类与重金属关系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标准 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经济贝类壳色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管云雁 何毛贤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海产贝类的贝壳颜色是一个对生产、育种有重要意义的可遗传性状。滨螺、海湾扇贝、皱纹盘鲍、牡蛎、蛤类及珍珠贝等贝类的壳色多态性的遗传研究及壳色选择育种的角度综述了目前海产贝类壳色性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壳色多态性在育种中... 海产贝类的贝壳颜色是一个对生产、育种有重要意义的可遗传性状。滨螺、海湾扇贝、皱纹盘鲍、牡蛎、蛤类及珍珠贝等贝类的壳色多态性的遗传研究及壳色选择育种的角度综述了目前海产贝类壳色性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壳色多态性在育种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展壳色遗传机制和选择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贝类 壳色多态性 壳色变异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北麂山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的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一农 於宏 张永普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20-25,共6页
1997年4月至1999年9月,进行了北麂山列岛岩礁相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研究,经整理、鉴定,共得岩相潮间带贝类86种,其中多板类8种,双壳类27种,腹足类51种,主要经济种类21种。本文对其种类组成、定量样本的出现频率、采样断面的种数分布、... 1997年4月至1999年9月,进行了北麂山列岛岩礁相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研究,经整理、鉴定,共得岩相潮间带贝类86种,其中多板类8种,双壳类27种,腹足类51种,主要经济种类21种。本文对其种类组成、定量样本的出现频率、采样断面的种数分布、各断面不同季节不同潮区(站点)的贝类种类、生态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以定量样本中的出现频率来作为群落生物优势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岩相潮间带 贝类 种类组成 生态特点 多板类 双壳类 腹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典型建群植物养分吸收积累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庆 孙景宽 +1 位作者 田家怡 张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56,161,共5页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主要建群植物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植物氮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沙打旺>砂引草>杠柳>柽柳>狗尾草>二色补血草>蒙古蒿>芦苇;磷元素累积大... 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主要建群植物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8种植物氮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沙打旺>砂引草>杠柳>柽柳>狗尾草>二色补血草>蒙古蒿>芦苇;磷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杠柳>狗尾草>砂引草>蒙古蒿>沙打旺>柽柳>芦苇>二色补血草;钾元素累积大小的顺序为:砂引草>狗尾草>杠柳>沙打旺>蒙古蒿>二色补血草>芦苇>柽柳。植物不同部位对营养元素积累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基本规律以叶部最大,根部次之,茎部最小。根、茎、叶三个部位均以氮的积累量最大,钾元素次之,磷元素积累量最小。从叶部与整个植株的N/P和N/K比值比较来看,叶部的N/P与N/K比值均大于整个植株中两种元素的比值。养分在植物叶部的积累情况更能反映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 吸收与累积 贝壳堤岛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丽萍 段代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2-556,共5页
为了给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初步统计本地区维管植物共有58科、149属、228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5属、9种;裸子植物1科、1属、... 为了给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初步统计本地区维管植物共有58科、149属、228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5属、9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4科、143属、218种。从科、属、种三个层次对其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该区植物多样性贫乏;区系属的分化程度高;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无特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贝壳堤岛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壳沙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庆 孙景宽 +2 位作者 田家怡 吕振江 许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4-207,212,共5页
通过对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剖面层次贝壳沙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壳沙中微量元素Fe,Mn,Cu,Zn的含量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贝壳沙中全Fe含量明显高于全国土壤中Fe的含量均值,而Mn,Cu,Zn 3种元素却远低于全国土壤中... 通过对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剖面层次贝壳沙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壳沙中微量元素Fe,Mn,Cu,Zn的含量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贝壳沙中全Fe含量明显高于全国土壤中Fe的含量均值,而Mn,Cu,Zn 3种元素却远低于全国土壤中的含量。无论是表层样品还是剖面样品,微量元素含量均具有较大变异,且表层以下剖面样品4种元素含量高于表层样品含量。受植物生长的影响,有机枯落物较多的表层贝壳沙样品,其元素含量相应高于没有植被覆盖的表层样品。不同剖面样点自上而下,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其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大小也不一样。Mn,Cu两种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之间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而Fe,Zn两种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却不显著,这可能是受元素种类与环境条件的双重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含量与形态 贝壳沙 贝壳堤岛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轮纹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制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延辉 王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119,共6页
旨在筛选出能高效抑制冬枣轮纹病病原真菌的放线菌,为冬枣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纯培养法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沙沉积物中分离获得198株放线菌,对抑菌作用最强的菌株BK作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 旨在筛选出能高效抑制冬枣轮纹病病原真菌的放线菌,为冬枣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纯培养法从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贝沙沉积物中分离获得198株放线菌,对抑菌作用最强的菌株BK作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BK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其对冬枣轮纹病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菌株BK对冬枣轮纹病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2.30%。菌株BK发酵液对离体冬枣果实轮纹病的防效为73.72%,与50%多菌灵的防效相差不显著。经鉴定菌株BK为绛红北里孢菌是一株较为理想的拮抗菌,在冬枣轮纹病生物防治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 拮抗放线菌 冬枣 轮纹病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沿海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与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慧慧 薛超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了解舟山沿海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我们于2008年3个不同季节,从不同的农贸市场采集贝类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常规培养方法,对舟山沿海贝类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检测,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 为了解舟山沿海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我们于2008年3个不同季节,从不同的农贸市场采集贝类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常规培养方法,对舟山沿海贝类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检测,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60份贝类产品中,采用常规的分离培养方法,阳性率为83.33%,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全部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对分离到的5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热溶血素(tdh)基因检测,结果4株tdh阳性。监测结果表明舟山贝类海产品中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贝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贝类养殖气候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铭荣 商兆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69-14572,共4页
[目的]研究江苏沿海贝类养殖的气候适宜性。[方法]采取农业气象指标分析法。[结果]常规统计指标和经验指标均表明,江苏沿海气候是能养殖贝类的,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是有差异的。[结论]从气候相对适宜性看,江苏沿海养殖贝类的优先顺序为连... [目的]研究江苏沿海贝类养殖的气候适宜性。[方法]采取农业气象指标分析法。[结果]常规统计指标和经验指标均表明,江苏沿海气候是能养殖贝类的,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是有差异的。[结论]从气候相对适宜性看,江苏沿海养殖贝类的优先顺序为连云港、南通、盐城;造成区域间贝类养殖气候适宜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高温、低气压、多雨、强降水等。气象为贝类养殖服务的重点应该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程度评估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及防灾抗灾的应对措施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养殖 气候分析 江苏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贝类提取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赛 黄翠丽 +2 位作者 张健 刘占涛 仲伟珍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采用 2 0 %胎牛血清 (FB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所诱导的大鼠 VSMCs增殖模型 ,观察了海洋贝类提取物 (ES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将培养的 5~ 8代细胞接种于 96孔板 ,除正常组加入含 0 .4 % FBS的 M199培... 采用 2 0 %胎牛血清 (FB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所诱导的大鼠 VSMCs增殖模型 ,观察了海洋贝类提取物 (ES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将培养的 5~ 8代细胞接种于 96孔板 ,除正常组加入含 0 .4 % FBS的 M199培养液外 ,其他组均加入含 2 0 % FBS培养液 (或含 5 0 ng/ ml b FGF的 0 .4 % FBS培养液 ) ,同时给药组分别加入含有 2 5、5 0、10 0 μl/ ml浓度的 ESs,孵育 4 8h后 ,以细胞计数、结晶紫染色及 MTT比色法测定 VSMCs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与模型组比较 ,ESs各剂量组 VSMCs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P<0 .0 5、P<0 .0 1)。ESs对 2 0 % FBS和 b FGF所致的 VSMCs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贝类提取物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管硬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天津海域贝体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丹 高丽娜 +2 位作者 白明 李兆千 陈永平 《河北渔业》 2014年第6期25-29,43,共6页
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渤海湾天津海域采集的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脉红螺(Rapana venosa)、文蛤(Meretrix meretrix)、牡蛎(Ostrea cucullata... 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渤海湾天津海域采集的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脉红螺(Rapana venosa)、文蛤(Meretrix meretrix)、牡蛎(Ostrea cucullat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和扁玉螺(Neverita didyma)等常见贝类样品生物类、石油类、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及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化学污染因子石油烃、Cu、Zn、Pb、Cd、Hg、无机As均有残存,生物污染因子粪大肠菌群、腹泻性贝类毒素也均有检出,但含量值较低。总体来看渤海湾天津海域常见贝体没有受到明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贝类 重金属 石油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的吸附性能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冬丽 辛瑞 +3 位作者 赵庆新 吴东辉 潘慧敏 袁丽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5-3954,共10页
以贝壳替换部分传统水泥基材料,研究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可扩大水泥基材料的功能型工程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等原理论证了贝壳材料的吸附机理,讨论了pH值、接触时间和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对贝壳吸附性能的影响,并... 以贝壳替换部分传统水泥基材料,研究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可扩大水泥基材料的功能型工程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等原理论证了贝壳材料的吸附机理,讨论了pH值、接触时间和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对贝壳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综述了贝壳在建筑领域的相关应用。结果表明,在水泥基材料中采用贝壳替代胶凝材料或天然骨料都展现出较好的吸附能力。贝壳吸附过程中最佳pH值为5~7,贝壳颗粒表面的活性位点有限,在一定浓度下就会达到饱和,同时贝壳的活性位点会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多,选取小粒径的贝壳粉有利于增加吸收容量,提高去除效率。本文通过分析贝壳吸附性能及贝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可为设计功能型水泥基吸附材料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水泥基材料 重金属离子 染料 等温吸附线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贝壳粉果蔬清洗剂对14种农药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良军 蒋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7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的煅烧贝壳粉水溶液对不同成分农药的降解效率,优化煅烧贝壳粉果蔬清洗剂的浓度配比并为不同农药降解效率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煅烧贝壳粉水溶液对敌敌畏、久效磷、灭线磷等14种农药的降...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的煅烧贝壳粉水溶液对不同成分农药的降解效率,优化煅烧贝壳粉果蔬清洗剂的浓度配比并为不同农药降解效率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煅烧贝壳粉水溶液对敌敌畏、久效磷、灭线磷等14种农药的降解情况,选取的贝壳粉水溶液浓度为0.5 g/L,降解时间为5 min,考察了0.5、1.0、3.05、.0 mL 4个不同用量的煅烧贝壳粉水溶液对于不同农药残留的降解效果。[结果]研究发现,降解效率随着贝壳粉水溶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贝壳粉对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降解作用相对突出,尤其是对久效磷、敌敌畏和甲萘威的降解作用最为明显,仅加入0.5 mL浓度为0.5 g/L的贝壳粉水溶液就可降解50%以上,当加入5.0 mL时降解率超过80%,甚至对久效磷的降解率超过95%;而对菊酯类农药的降解能力较差,加入5.0 mL浓度为0.5 g/L的贝壳粉水溶液时,降解率在40%~60%。[结论]研究表明,煅烧贝壳粉果蔬清洗剂对大多数农药有较为明显的降解作用,可以用于去除水果蔬菜表面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粉 农药残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