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雨洪模型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葛云鹏 施益军 +3 位作者 徐丽华 冯矛 翟炜 汤俊卿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尽管城市雨洪模型在防洪减灾领域研究成果丰硕,但少有研究从模型的应用需求视角进行总结。该文基于灾害风险全生命周期视角,详细梳理了雨洪模型在灾前预防、灾时响应、灾后恢复三大阶段六类应用场景中的研究内容、重点和方法,并归纳了... 尽管城市雨洪模型在防洪减灾领域研究成果丰硕,但少有研究从模型的应用需求视角进行总结。该文基于灾害风险全生命周期视角,详细梳理了雨洪模型在灾前预防、灾时响应、灾后恢复三大阶段六类应用场景中的研究内容、重点和方法,并归纳了模型在各应用场景中的差异和内在联系。虽然不同应用场景对于数据和模型功能的需求各异,但雨洪模型在三个阶段的应用呈现出风险认知的连续递进性和治理措施的紧密衔接性。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完善基础数据库、推动模型耦合与集成化、促进跨学科融合及各应用场景协同合作,以期为城市防洪减灾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雨洪模型 城市洪涝 防洪减灾 应用场景 技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能力提升研究——以湖北省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白婷婷 陈磊 《森林防火》 202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分析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及现状需求,从管护、巡护、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系统五个方面分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及提升方向,明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对保护区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典型森林群落,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保护国家... 分析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及现状需求,从管护、巡护、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系统五个方面分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及提升方向,明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对保护区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典型森林群落,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基础设施 管护系统 巡护系统 科研监测系统 公众教育系统 防灾减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大玮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21-227,共7页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灾害严重和频繁的国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灾害的发生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势在必行。分析了农业灾害与一般灾害的不同特点,提出农业减灾科技体系应由农业灾...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灾害严重和频繁的国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灾害的发生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势在必行。分析了农业灾害与一般灾害的不同特点,提出农业减灾科技体系应由农业灾害学与农业减灾系统工程两大部分组成;分别论述了农业灾害学的理论与内容框架,和农业减灾系统工程的基本内涵。最后,对如何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灾害 减灾科技体系 农业灾害学 减灾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风险与减灾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功成 《灾害学》 CSCD 1993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提出了科技风险的新概念,分析了科技风险的特征、破坏性、成因等,提出了科技风险与科技事故的减灾对策。
关键词 科技风险 科技事故 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房建设的防震减灾思路初探
5
作者 任晓崧 邓晖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0-155,共6页
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农房建设直接关系到7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因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历史原因,农房建设并未受到重视,在地震等强烈自然灾害作用下农房多成为破坏的重灾区,搞好农房建设迫在眉... 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农房建设直接关系到7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因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历史原因,农房建设并未受到重视,在地震等强烈自然灾害作用下农房多成为破坏的重灾区,搞好农房建设迫在眉睫。以宜宾市为例,分析了农房的现状和典型的破坏情况,提出了宏观政策和微观技术措施上的一些防震减灾思路,并简要地介绍了《宜宾市新村建设农房设计图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房 严重破坏 减灾 政策 技术措施 设计图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综合减灾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月巧 袁志祥 +2 位作者 孔锋 向明珠 王启欣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综合减灾的“综合”是各灾种、各阶段和各环节的综合,是资源和手段的综合,也是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综合。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和《灾害学》期刊论文数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可知:从灾种来看,综合减灾研究的是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 综合减灾的“综合”是各灾种、各阶段和各环节的综合,是资源和手段的综合,也是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综合。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和《灾害学》期刊论文数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可知:从灾种来看,综合减灾研究的是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从过程研究来看,每一种灾害的研究都是全过程综合性研究;从阶段性研究来看,灾前风险研究和灾后经验教训研究较多,应急救援的研究较少。总体来说,我国综合减灾研究现阶段还停留在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阶段,技术应用和行业指导作用较少。因此综合减灾发展可以增加技术和行业应用层面的研究,把新技术运用于综合减灾研究与实践,实现科学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减灾 科学减灾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现状与需求全国公众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董丽娜 连尉平 +1 位作者 陈为涛 马海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2-771,共10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分析公众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2018年与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合作,开展了全国公众防震减灾基础调查。对31个省份18~75周岁的城乡居民进行分层抽样,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的方法共... 为了更好地了解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分析公众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2018年与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合作,开展了全国公众防震减灾基础调查。对31个省份18~75周岁的城乡居民进行分层抽样,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的方法共获得20 078个有效样本。结果表明,全国公众地震应急演练参与度仅27.4%;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知晓度为73.5%,满意度为75.22分;公众对地震信息的关注度高达82.9%,地震信息获取便利度评价为81.51分;公众对地震部门发布信息的权威性评价为83.69分;全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总体感受满意度评分为76.44分;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地震预警、房屋抗震能力测试为公众最想获取的3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文中获得的调查分析结果可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评价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公共服务 满意度评价 需求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科学素质视角下的防震减灾科普研究——以日本和美国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陆文静 郭浩然 +1 位作者 孙春仙 夏文君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2-889,共8页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的重要途经。日本和美国是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和美国关于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建设文献资料,分类归纳日本和美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建设的历史...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的重要途经。日本和美国是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和美国关于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建设文献资料,分类归纳日本和美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特点及主要路径,由此对我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科学素质 防震减灾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溧阳市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调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陆文静 孙业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6-1022,共7页
为了解溧阳地震四十年来该地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理解、知识需求和偏好,以及对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评价进行调研。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为了解溧阳地震四十年来该地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理解、知识需求和偏好,以及对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评价进行调研。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溧阳市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对地震预报信息发布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方面还有欠缺;防震减灾知识需求强烈且务实,最想了解的是自救互救知识,偏好科普讲座和应急演练活动;对我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评价为中等偏上,在评价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实用性、宣传品质和渠道。本次调查为今后开展溧阳市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地震 社区 防震减灾 科学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防灾减灾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锋 张芝霞 《灾害学》 CSCD 2000年第1期84-88,共5页
以科学技术工作为主线 ,系统地总结了陕西省减灾协会 10年来 ,从事自然灾害综合预测、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
关键词 防灾 减灾 经验交流 科技进步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科技资料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作用
11
作者 柯芙蓉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z1期49-52,共4页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资料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作用,就如何改进地震科技资料的管理方式、提高地震科技资料的管理水平、为防震减灾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科技资料 文字资料 图件资料:防震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及其在福泉市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元松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人工影响天气是利用高炮、火箭发射系统等向天空云层发射碘化银炮弹以干预天气状态的一类方式,它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贵州省福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验,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原理,探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 人工影响天气是利用高炮、火箭发射系统等向天空云层发射碘化银炮弹以干预天气状态的一类方式,它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贵州省福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验,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原理,探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福泉市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指出了现阶段福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泉市 人工影响天气 技术原理 防灾减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综合优势 开展减灾研究——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
作者 张进国 周莉萍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99-102,共4页
防灾减灾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范畴。防灾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灾害防御协会在防灾减灾社会宣传、研究和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就防灾减灾社团自身能力建设... 防灾减灾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范畴。防灾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灾害防御协会在防灾减灾社会宣传、研究和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就防灾减灾社团自身能力建设及当前重点工作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宣传教育 政府决策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白山市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鸿祯 马一宁 马睿妍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2期326-328,共3页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种以科技力量干预天气状态的手段,主要是借助火箭发射系统、高炮等向天空云层发射碘化银炮弹,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作用。结合吉林省白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验,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原理,探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白...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种以科技力量干预天气状态的手段,主要是借助火箭发射系统、高炮等向天空云层发射碘化银炮弹,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作用。结合吉林省白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验,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原理,探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白山市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指出了白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措施,为进一步提升白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效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山市 人工影响天气 技术原理 防灾减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