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多元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钟华 单连慧 安新颖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691,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医学科技成果多元评价体系,为全方位地评价医学高校科技成果的价值和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分析国内外科技成果评价的现状和趋势,基于医学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多重价值属性,明确不同维度评价标准和... 目的:通过构建医学科技成果多元评价体系,为全方位地评价医学高校科技成果的价值和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分析国内外科技成果评价的现状和趋势,基于医学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多重价值属性,明确不同维度评价标准和重点,构建医学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多元评价理论模型。结果:形成涵盖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医学科技成果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某医学院校18个项目产出的科技成果进行实证分析,成果均值为52.13,总分值80分以上的项目有3个,50~80分间的项目有6个,50分以下的项目有9个。实证分析结果与项目结题评审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医学科技成果多元评价体系能较好地识别出具有多元价值属性的医学科技成果,应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深入分析科技成果多重价值属性,细化明确科技成果的多元评价标准和重点,为医学高等院校学术评价和管理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等院校 科技成果 科技评价 多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鸿飞 赵春江 李瑾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将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深度落地扎根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可以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通过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仍面临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健全、跨领域协作难度大、缺乏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推广队伍等诸多问题,需要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打造高效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对接平台,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人才队伍,促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新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产学研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以安徽颍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基地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欢 汪永武 +11 位作者 马斐 曹承富 吴子峰 乔玉强 李玮 张向前 赵竹 丁永刚 侯君佑 储艳梅 韩佩杰 杜世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46-251,共6页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系统阐述了目前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并综合分析了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成果属性、转化动力、转化机制及农技推广模式等方面...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系统阐述了目前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并综合分析了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成果属性、转化动力、转化机制及农技推广模式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新阶段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动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安徽颍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基地为例,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促进成果高效转化方面的正向作用,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系统、托管组织等主体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联动协作机制。提出了一条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基于生产托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期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农业新技术推广到位、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生产托管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综合评价
4
作者 陶伟 李英华 +1 位作者 钟翠 黄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基于2020—2022年认定的46个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年度绩效评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为优化园区科技成果转... 基于2020—2022年认定的46个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年度绩效评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为优化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与提升整体转化水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总体不高,整体分布也不均衡,各园区在科技成果转化不同环节上的表现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坚持因园施策,促进园区均衡发展;聚焦发展瓶颈,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强化生态体系建设,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以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成果转化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世仲 陈晓慧 +4 位作者 周银珠 周子维 王芳 陈美霞 蔡烈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110-113,共4页
为满足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对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该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就业服务和创新创业平台等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茶学专业特点和产业需求,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 为满足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对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该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就业服务和创新创业平台等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茶学专业特点和产业需求,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和策略,包括建立产教融合下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锻炼学生专业技能;搭建就业服务和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教学改革实践成效表明,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为茶学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茶产业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新成就融入课堂教学的探讨
6
作者 杜明荣 魏靖尧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28,共6页
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及时有效地将科技新成就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聚焦科技强国时代使命、实现课堂育人价值旨归、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科技新成就... 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及时有效地将科技新成就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聚焦科技强国时代使命、实现课堂育人价值旨归、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科技新成就融入课堂教学面临相关素材分散、教师专项素养不足、教学实践偏离等问题。为此,可从整合科技成就素材、提升教师专项素养、创新教学实践策略等方面改善科技新成就融入课堂教学的现状,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新成就 课堂教学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西藏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探索
7
作者 孙维 史雅娟 尹鹏星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随着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对推动西藏农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国内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研究了西藏农业科技环境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构建新形势下西... 随着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对推动西藏农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国内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研究了西藏农业科技环境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构建新形势下西藏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原则与对策,以期提高西藏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西藏农业科技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评价 政策机制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安全背景下美欧出口管制政策机制的演变与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韩文艳 房俊民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3,151,共11页
[研究目的]美欧运用出口管制措施开展科技封锁和经济制裁,给全球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分析其政策机制对中国维护科技安全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内容分析,对美欧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法律法规、组织架构、管制清单、情报支撑... [研究目的]美欧运用出口管制措施开展科技封锁和经济制裁,给全球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分析其政策机制对中国维护科技安全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内容分析,对美欧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法律法规、组织架构、管制清单、情报支撑、动因、执行进行梳理比较。[研究结论]美欧出口管制存在异同点,不同主要表现为美国管制法规修订补充更为频繁且出台了针对中国的相关政策、管辖范围更广泛且将国家安全扩大到经济、技术全球领先地位,而欧盟则扩大到对侵犯人权的全面管制;欧盟的两用品出口管制涉及各成员国,管理协调难度更大,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而美国采取了类似联席会议协商的决策机制;美国的出口管制清单更详细全面且更新频率较高,尤其是实体清单;出口管制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动因以及执行中的投资审查、海关监管、安全监测等相关配套工具有所不同,对华出口管制存在分歧。最后,从关键领域战略准备、出口管制体系优化、科技安全情报体系、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提出中国应对出口管制、维护科技安全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管制 政策机制 科技安全 国家安全 两用物项 技术封锁 美国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科技园与高校互动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任立业 郭海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160,共7页
聚焦大学科技园发展与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互动关系,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机制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国2014—2020年各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和西藏)数据实证分析二者综合评价值,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耦合度、协调度及时空... 聚焦大学科技园发展与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互动关系,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机制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国2014—2020年各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和西藏)数据实证分析二者综合评价值,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耦合度、协调度及时空演进状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综合评价值提升速度明显且整体高于大学科技园发展综合评价值;大学科技园发展与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两系统呈现高强度耦合状态,耦合度不断提升;两系统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地区优于中部、东北、西部地区,伴随时间演进,绝大多数省份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在研究期内10个省份实现等级跃迁。建议:以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转化质效带动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提升大学科技园发展质效;促进不同区域之间高校、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耦合度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面向社会服务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探索——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晟杰 陈曦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愈来愈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但从转化现状看,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文中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科技特派员下乡支农、百名教授下企业、产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愈来愈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但从转化现状看,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文中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科技特派员下乡支农、百名教授下企业、产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等较好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探索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验与思路,以期为高校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特派员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创”融合视域下草学类实践课教学改革探究
11
作者 杨伟光 曲善民 +7 位作者 鞠晓峰 李国良 刘国富 臧辉 赵磊 李沐阳 包凤轩 刘香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122-125,共4页
为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业实践能力及创意设计能力,提高草学类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三创”(创新、创业和创意)融合视域下,对草学类实践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以及考核评价方式3个方面... 为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业实践能力及创意设计能力,提高草学类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三创”(创新、创业和创意)融合视域下,对草学类实践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以及考核评价方式3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开展草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具体包括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训进行创新;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校外导师带领实践课题的作用;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理论自学、项目答辩等6个模块丰富考核内容。本研究为推动草学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具备“三创”能力的高素质草学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学 “三创”融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王维薇 胡世霞 +3 位作者 姚明华 王俊 郑甘甜 江帆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S1期233-239,共7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劲动力。系统总结分享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过程中的成果经验、发展动态,剖析了共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需求导向、强化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劲动力。系统总结分享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过程中的成果经验、发展动态,剖析了共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需求导向、强化协同创新、强化科企对接、强化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创新、强化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等共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专利助推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中灏 藏志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35-139,共5页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和推动涉农专利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涉农专利的定义和分类,涉农专利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涉农专利转化面临的挑战,以及涉农专利与农业科技进步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涉农专利的发展现状...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和推动涉农专利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涉农专利的定义和分类,涉农专利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涉农专利转化面临的挑战,以及涉农专利与农业科技进步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涉农专利的发展现状。目前,涉农专利在专利申请和审批过程,专利创新驱动和保护,专利引进和商业化合作,以及专利技术转移和普及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对此,提出加大涉农专利扶持力度,加强涉农专利实施和保护,促进涉农专利商业化合作,提高涉农专利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等策略。本研究为促进涉农专利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涉农专利 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深度发展的探索——以衡阳市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捷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以衡阳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聚焦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功能定位、发展现状、面临问题,进而分析其深度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建议以更好地推进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深度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我国乡... 以衡阳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聚焦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功能定位、发展现状、面临问题,进而分析其深度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建议以更好地推进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深度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在发展中主要面临科研资金比较紧张、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人才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深度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建立灵活人才机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优化成果评价体系、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农业产业实效。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建议:科研经费的争取要更主动;成果转化的步伐要更快速;人才机制的建设要更强化;薪酬制度的创新要更大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CE的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绩效评价研究
15
作者 米琳 张茜 李慧燕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6-92,97,共8页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将理论形态的创新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3个维度构建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AHP方...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将理论形态的创新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3个维度构建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AHP方法求出一、二级的指标权重。基于专家问卷,利用FCE法,对天津市不同种类农业科技成果不同转化路径的绩效进行评价与比较,寻求各类农业科技成果的最佳转化路径,并从政府、科教部门和企业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16
作者 王心如 张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97-202,共6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对淮安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在人才团队、企业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对淮安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在人才团队、企业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加快地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以期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江苏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研究——对福建省306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苏时鹏 郑逸芳 黄森慰 《技术经济》 2011年第9期90-95,共6页
应用DEA方法测算了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应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因素。针对福建省306个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项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存在规模偏小、投入要素配... 应用DEA方法测算了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应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因素。针对福建省306个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项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存在规模偏小、投入要素配比不尽合理、效率较低等问题;市场需求与推广载体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建立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技需求与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推广服务 农业科技 科技成果推广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韦志扬 蒙福贵 +7 位作者 李思源 孔令孜 李小红 兰宗宝 阮晓静 陆杰思 罗丽 覃泽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8-905,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 【目的】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结果】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实施、科技兴县(市)和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科技投入保持增长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村的经营机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应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和现代育种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十三五"广西农业科技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主要成效 经验做法 存在问题 挑战 发展路径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利益相关者认知差异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罗建 史敏 +1 位作者 彭清辉 毛珊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12-117,共6页
科技成果转化新政颁布并未从根本上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鉴于此,首先,梳理、归纳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节点,整合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并收集企业、高校和科研者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数据;然后,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得出政策失灵的... 科技成果转化新政颁布并未从根本上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鉴于此,首先,梳理、归纳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节点,整合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并收集企业、高校和科研者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数据;然后,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认知偏差,得出政策失灵的直接原因是政策不协同导致政策难以具体落实,间接原因是成果与市场对接不力、中试环节缺乏、激励失调;最后,针对我国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转化 利益相关者 认知偏差 科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撑与法律保障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张武军 徐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为重要特征,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变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存在现实落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未充分发...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为重要特征,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制度变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存在现实落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未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允许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拥有自主权、加大科技成果完成者分成比例、允许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等,体现了政策创新和突破。但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运用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分析了新常态下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从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政策 科技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