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课程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
1
作者 王本陆 石书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课程主要解决用什么知识培养人的问题,育人是课程的基本功能。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理想不断转化为教育内容并不断细化的过程。从学校视角看,推进课程育人,需要紧抓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和改进课程资源供给两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就是做好学... 课程主要解决用什么知识培养人的问题,育人是课程的基本功能。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理想不断转化为教育内容并不断细化的过程。从学校视角看,推进课程育人,需要紧抓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和改进课程资源供给两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就是做好学校课程实施计划的调整与完善,主要解决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改进资源供给就是对育人蓝图的创意物化,主要解决教育内容的优化加工问题。当前,我国进入了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学校课程建设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优化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绘制好育人蓝图;同时,应积极改进学校课程资源供给,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而优质的精神食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育人 学校课程 课程计划 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双高”背景下“金课”课程标准开发的本然、实然与应然 被引量:7
2
作者 阳慕伶 张一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新双高”背景下“金课”课程目标要适配产业岗位需求、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内容要符合工作过程导向、系统优化原则和学生成长规律;教学实施要坚持数智技术赋能、教师主导和学生中心理念;课程评价对标课程多维目标、多元... “新双高”背景下“金课”课程目标要适配产业岗位需求、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内容要符合工作过程导向、系统优化原则和学生成长规律;教学实施要坚持数智技术赋能、教师主导和学生中心理念;课程评价对标课程多维目标、多元主体参与和多种方式并行。然而,“金课”课标开发在及时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满足全员学生发展需求、保持课程稳定前沿实用、创新应用教学方法手段、确保评价科学合理可操作等方面均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明确课标开发理念、主张、原则、宗旨、愿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能力图谱定位课程目标、依托知识图谱开发课程内容、汇聚各方要素整合教学资源、数智深度融合赋能教学实施、多维多元全面构建评价体系等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双高 金课 课程标准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问题与进路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凌云 王健 史航昊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1,46,共10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在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剖析和阐释,又要在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探索和思考。通过逻辑分析、文献...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在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剖析和阐释,又要在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探索和思考。通过逻辑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探索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问题和路径。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聚焦更高质量、更好地满足教育主体获得优质体育教育需求的学校体育发展取向。“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教融合”“校园足球”“体质健康”“体育教师”等学校体育领域的核心热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秉持育人为本价值立场,系统构建重德重人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构筑素养本位型体育与健康课程模体;实施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探索强师路径,推进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善治,凝聚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核心素养 高质量课程 深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缺失症背景下自然体验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沈科娜 高海艳 薛纯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缓解城市学生“自然缺失症”的情况,设计了适用于中学生的自然体验类课程。本课程共开发了3个阶段10个活动,并进行了实施。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增加自然的体验,感受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中学生 自然缺失症 自然体验 校本课程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影响机制研究
5
作者 屈曼祺 李宝敏 宫玲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7,共12页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是助力高质量课程改革深化落实的迫切需求,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的影响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是助力高质量课程改革深化落实的迫切需求,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的影响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影响路径假设,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教师个人特质和学校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探究九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验证构建的影响路径模型和假设,并据此提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中,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都对课程领导实践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个人特质方面,数字素养和技术接受均对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组织环境方面,课程领导认同作为技术环境影响课程领导实践的完全中介,组织文化分别对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基于研究发现,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教师个人特质和学校的组织环境三个层面提出了数字化时代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中小学教师 课程领导力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教材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视域
6
作者 崔舒怡 严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0,共7页
构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体系是凝聚教育合力、整合教学资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为教育实践的积极探索。具体到“铸牢”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方案中,因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大中小学“铸牢”... 构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体系是凝聚教育合力、整合教学资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为教育实践的积极探索。具体到“铸牢”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方案中,因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大中小学“铸牢”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设定为一项长效、整体工程系统推进,从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方面汇聚起不同学段“铸牢”教育的工作合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大中小一体化 课程建设 教材编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职教 行在跨界——专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朱德全
7
作者 曹渡帆 朱德全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4,共12页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期间离不开一批职业教育学者做出的学术贡献。朱德全教授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年,致力于开展课程与教学领域和职业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围绕着...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期间离不开一批职业教育学者做出的学术贡献。朱德全教授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年,致力于开展课程与教学领域和职业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围绕着农村综合中学、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与行动研究,形成了“职业教育融通与课程教学统整”的独特研究域。他将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职业教育研究的动力源泉,将“职普融通”与“区域融通”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理路,矢志不移地践行“问题导向、实证取向与社会服务”的学术精神,取得了卓著成就。在长期的学术探索与田野考察中,朱德全教授将课程教学统整于职业教育研究中,鲜明地提出中国职业教育要坚持“跨界共生”的发展理念,要自觉围绕产业人才需要而“转”、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朱德全教授的理论成果与田野实践体现了他“顶天立地”的学术追求。他寄语职业教育领域的广大青年学者:要有一种大思路、大眼界、大胸襟,以超越学科局限的宏观视野,高屋建瓴地做职业教育研究;要有扎根精神,深入田野,面向事实本身和现实问题,做活生生的职业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农村综合中学 职普融通 区域融通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跨界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未来进路
8
作者 汤晓伟 龙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2,共8页
运用历史比较法与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40年来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的演进历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教材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初步探索(1983-1990年)、快速发展(1991-2007年)与深... 运用历史比较法与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40年来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的演进历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教材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初步探索(1983-1990年)、快速发展(1991-2007年)与深化发展(2008年至今)三个阶段。在此期间,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就:(1)教材的内容不断丰富,充分吸收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紧跟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2)教材深入探讨了各运动项目的竞赛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竞赛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3)教材积极与国家政策对接,响应了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下:(1)教材思政元素缺失,制约了运动竞赛学课程思政的深入拓展;(2)教材内容编纂缺乏差异化调整,制约了教材的创新与特色发展;(3)教材核心内容选择缺乏共识度,制约了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4)教材与新媒体融合起步晚、程度低,制约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5)统编教材编纂团队组建不合理,影响了教材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未来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应增强教材的教育性,以适应国家对教材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把握;强化教材的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保障教材的时效性,以确保教材与学科发展相一致;加强教材的科学性,以提升教材的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竞赛学》 运动竞赛理论 教材核心内容 运动竞赛学课程思政 差异化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研修视域下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陆旭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2,共8页
如何提升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是职业学校一直面临的现实难题。从校本研修的视角,对职业学校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模型设计、实施举措与转化效果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针对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合群内驱力,以“问... 如何提升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是职业学校一直面临的现实难题。从校本研修的视角,对职业学校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模型设计、实施举措与转化效果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针对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合群内驱力,以“问题解决—工作胜任—他人认可”为逻辑线索开展实践,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基于此,要实现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持续提升,应以“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以“价值回报”为重要因素、以“团队协同”为基础保障,强化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健全激励式评估体系,完善教师成长支持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内驱力 校本研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国家动物博物馆资源进行“动物大揭秘”项目式学习
10
作者 姜茜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78,共3页
从项目开发背景、项目设计思路和项目活动方案几方面,详细阐述了结合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动物类群相关的教学内容,如何用国家动物博物馆资源自主设计并实施跨单元、跨学科的“动物大揭秘”项目式学习。以期为利用馆校资源多次开发项... 从项目开发背景、项目设计思路和项目活动方案几方面,详细阐述了结合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动物类群相关的教学内容,如何用国家动物博物馆资源自主设计并实施跨单元、跨学科的“动物大揭秘”项目式学习。以期为利用馆校资源多次开发项目式学习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博物馆 跨学科开发 项目式学习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化理论视域下乡村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友谊 石蕾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0,共10页
乡村学校课程建设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助推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社会振兴的重要内生力。“地方”是在地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在地化理论的提出为引领乡村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新视域,具有推动乡村学校课程质量提升、实... 乡村学校课程建设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助推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社会振兴的重要内生力。“地方”是在地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在地化理论的提出为引领乡村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新视域,具有推动乡村学校课程质量提升、实现乡村学生可持续发展及促进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实践价值。基于在地化理论审视当下乡村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发现,乡村学校课程建设正面临着课程取向的价值性冲突、课程建设主体的认同性焦虑、课程文化的本土性失语及课程评价标准的失焦等“离地化”困境。为此,要超越“农本”或“城本”取向的静态线性思维,运用共生思维,将地方知识、地方文化及地方环境融入课程内容,把学生、生态、社会的统一整全作为推进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促进学生与在地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契合当下乡村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需要,建议从课程目标建构、课程建设主体专业赋能、课程资源供给及课程评价实施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实践路径,以打造乡村学校课程建设的新生态,走出一条中国乡村学校特色的课程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化理论 乡村学校 课程建设 在地化 离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课程开发二十年:一项教师生活史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玉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26,共17页
运用生活史研究的方法,通过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采集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故事,并将他们的故事放入到他们所处学校的、社区的及国家的社会大背景中加以历史地考察。同时,通过并置、对照和比较他们的个人课程开发故事,构建一幅有关“校本课... 运用生活史研究的方法,通过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采集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故事,并将他们的故事放入到他们所处学校的、社区的及国家的社会大背景中加以历史地考察。同时,通过并置、对照和比较他们的个人课程开发故事,构建一幅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乃至更广的课程改革“马赛克”式生活史图景。与单纯的文献史不同,这是一种微观至中观层面上的课程史建构的努力和尝试,是一种“叙事性”的历史“真实”。回顾“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推动的“校本课程开发”二十年(2001—2021),追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主体——学校教师——是如何卷入到二十年前的那个改革的大潮中去的?经历了怎样的课程开发过程?产生了什么样的认识和体验?对这场主要由改革专家“理论”、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的认同度有多高?这些追问不仅涉及到“过去了”的二十年,更关系到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关系到他们面对未来政府和专家推动新新课程改革的参与度、支持度、行动力和认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 课外活动 生活史研究 课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何以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启迪 王殿玺 刘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开展的高中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探讨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与高...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开展的高中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探讨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与高中生全面发展之间起显著的单独中介作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还能够借助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高中生全面发展。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对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和培养高中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能力、不断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 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价值认同 立德树人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红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5,共11页
德育课程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润化心灵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发挥着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建党百余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经历了初步创立、逐步规范、稳步完善和快步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德育课程目标、内容和实... 德育课程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润化心灵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发挥着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建党百余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经历了初步创立、逐步规范、稳步完善和快步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德育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均具有鲜明特征。百余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现在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理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趣,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实践理路,坚持德育课程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德育课程 立德树人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清 李琼 程世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教师教育者的质量是保障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的根基。作为教师候选人专业发展的关键贡献者,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参与教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追求高质量的实践;坚持教师教育的专业导... 教师教育者的质量是保障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的根基。作为教师候选人专业发展的关键贡献者,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参与教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追求高质量的实践;坚持教师教育的专业导向,建构有力的教师教育;遵循教师教育的跨界原则,致力协同合作育人。然而,作为跨界者,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遭遇“夹缝生存”的身份认同困境、“合法性危机”的素养胜任困境、“缺梁少柱”的支持体系困境和“形式大于内容”的U-S合作困境。因此,应以重塑身份认同为前提,以跨界协同的U-S教师教育共同体为载体,以建立持续发展的专业发展体系为关键,建构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实践型教师教育者 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想到行动: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化实施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春梅 沈书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9,共9页
项目化学习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面向未来心智结构养成的重要方式,不少学校已展开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尝试,但尚存在一些实施困境,导致对项目化学习出现了“热捧”或“冷遇”现象。把握“好的项目”具备的关键特征,逐一突破现存的真问题,... 项目化学习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面向未来心智结构养成的重要方式,不少学校已展开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尝试,但尚存在一些实施困境,导致对项目化学习出现了“热捧”或“冷遇”现象。把握“好的项目”具备的关键特征,逐一突破现存的真问题,可以加快推进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化实施。因此,从项目化学习的学习起点、具身体验、认知形成、认知结果方面深入剖析项目化学习的理想形态,依据项目化学习的现实困境架构指导项目化学习校本化实施的三个层次,并基于此提出“三层次六要义”的实践模型,以期为项目化学习的高质量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教学的真正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项目化学习 校本化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本土资源开发的视角转换与基本路径 被引量:11
17
作者 沈丽华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4,共4页
丰富且富有地域特色的本土资源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因而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针对幼儿园教师本土资源课程开发能力不高、课程资源库建设滞后、课程开发缺乏儿童参与等问题,课程开发者应进一步转换视角,坚... 丰富且富有地域特色的本土资源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因而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针对幼儿园教师本土资源课程开发能力不高、课程资源库建设滞后、课程开发缺乏儿童参与等问题,课程开发者应进一步转换视角,坚持本土资源的全面育人价值观、开放动态的本土资源开发观和儿童参与的本土资源实践观,通过重塑教师资源观和组建本土资源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建设本土课程资源库和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保障机制等方式来确保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本课程 本土资源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导向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被引量:8
18
作者 钟佳容 谢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高质量课程是达成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建立系统科学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的维度不一与框架多变,如何对学校课程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对建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具... 高质量课程是达成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建立系统科学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的维度不一与框架多变,如何对学校课程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对建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具有提供理论框架、激活全程育人思维、导向改进目标以及巧用适切方法的多元价值。根据育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建构理念,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建构基于改进导向的学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促进课程高质量发展与加快课程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质量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开发·设计·反思——以“平均配速中的数学问题”为例 被引量:24
19
作者 魏佳 张清越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项目式学习与核心素养立意、综合与实践领域强调的“跨学科”呈贯连特征,饱具探求空间.研究基于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项目式学习与核心素养立意、综合与实践领域强调的“跨学科”呈贯连特征,饱具探求空间.研究基于跨学科与素养导向等理念,开发并设计了一项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平均配速中的数学问题”,期望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项目活动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具体包括:制定主题与目标、布置准备性作业、问题情境导入、设计实践活动、多学科融合学习、总结与评价等环节.对该项目活动的反思与建议有:(1)设计上,项目主题应明确、依托此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应用与拓展的价值;(2)实施中,充分预设项目在课堂实施中易出现的问题,从而优化项目设计,主张项目的弹性实施;(3)整体上师生分别应提升学科知识共建力度以及形成数学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跨学科 小学数学 活动开发 平均配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经营:指向学校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冉 吉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2-58,共7页
课程经营指学校课程领导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协调和配置学校课程资源要素,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推进学校课程运行与实施的全过程。课程经营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改进,也是课程建设的完善和保障,还是课程改革... 课程经营指学校课程领导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协调和配置学校课程资源要素,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推进学校课程运行与实施的全过程。课程经营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改进,也是课程建设的完善和保障,还是课程改革的辅助环节。课程经营有助于促进学校课程持续发展,推进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实现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为了提升课程经营的有效性,学校有必要建构课程愿景、研制课程规划,加强教师合作、开展课程设计,凝聚多方合力、推进课程实施,开展课程监测、强化课程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经营 课程发展 课程规划 课程设计 课程监测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