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stochastic user-equilibrium assignment algorith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under network operation
1
作者 朱炜 胡昊 +1 位作者 徐瑞华 洪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897-2904,共8页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MSA), a modified stochastic user-equilibrium assignment algorithm wa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of urban rail tran...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MSA), a modified stochastic user-equilibrium assignment algorithm wa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URT) under network operation.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congestion's impact to passengers' route choices, a generalized cost function with in-vehicle congestion was set up. Building on the k-th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choice set with time constraint was embedde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operation. A simple but efficient route choice model, which was derived from travel surveys for URT passengers in China, was introduced to perform the stochastic network loading at each iteration in the algorithm. Initial tests on the URT network in Shanghai City show that the methodology, with rational calculation time, promises to compute more precisely the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of URT under network opera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practical algorithms used in today's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rail transit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ASSIGNMENT ALGORITHM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 network op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宝明 李卓一 +8 位作者 靳雨馨 鲁放 胡江枫 黄思齐 王丁宁 张植 高婕 封方威 桑雁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4730.14 km,其中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分别占51.24%、10.43%和38.34%。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5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2844.57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2168.77 km。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共188座城市累计运送客流713.78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5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318.10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全球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33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总里程达64195.23 km,中国(含港澳台)共有21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运营里程达2974.40 km。通过分析国内外重点国家的线网规模及发展状况可推测,中国通勤铁路的建设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模 客流量 统计分析 通勤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长开 刘彬 +2 位作者 解凯 李莹 张志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8-242,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趋势日益明显,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核心业务的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需要对系统软件架构、数据交互、云平台部署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电力调度系...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趋势日益明显,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核心业务的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需要对系统软件架构、数据交互、云平台部署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设计了应用和平台相互解耦的系统软件架构,在此基础上,针对平台层的数据库建模技术、数据订阅和发布技术,应用层的网络拓扑分析和数据分片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论述。[结果及结论]系统软件平台和应用解耦以及规范接口定义、数据订阅与发布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采用,有利于促进后期线网级电力调度应用分析业务的不断扩展。多节点分布式实时数据库采用分片技术,一方面使得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更方便在云平台上进行容器化部署,另一方面在不中断业务运行情况下,解决了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实时数据库容量随着线路增建需要不断扩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电力调度系统 系统架构 网络拓扑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估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国 章澜岚 +4 位作者 刘家俊 杨皓帆 殷立超 张宁 张恒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网运行,带来了客流路径选择的多样性。依据现有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交易数据和概率推断方法,难以准确获知乘客的网络路径选择,完成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和票务清分等工作。利用网络站点信息构建城市轨道拓扑网络,搜寻O... 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网运行,带来了客流路径选择的多样性。依据现有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交易数据和概率推断方法,难以准确获知乘客的网络路径选择,完成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和票务清分等工作。利用网络站点信息构建城市轨道拓扑网络,搜寻OD对可行路径集合,并利用AFC交易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列车时刻表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非线性优化模型,推断乘客出行的路径选择。基于南京地铁网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有效性和鲁棒性。本研究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票务清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自动售检票系统 多源数据 出行路径选择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GA-BP神经网络的城轨地下线振动源强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庆杰 刘博亮 +3 位作者 冯青松 徐璐 罗信伟 刘文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55-2366,共12页
为寻求一种预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振动源强预测模型,基于55个非减振轨道测试断面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分析和标签化后,建立了涵盖典型车型和主要线路参数取值范围的8 000多条实测数据库。分析地铁环境振动的影响因素... 为寻求一种预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振动源强预测模型,基于55个非减振轨道测试断面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分析和标签化后,建立了涵盖典型车型和主要线路参数取值范围的8 000多条实测数据库。分析地铁环境振动的影响因素,利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得到各类影响因素与振动源强的关系强度。分别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等5个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对振动源强的预测效果。使用麻雀搜索算法(SSA)和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超参数、权重及阈值,对比SSA-GA-BP、SSA-BP、GA-BP神经网络对振动源强的预测精度。最终使用4个差异明显且未经模型学习的新断面验证SSA-GA-BP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5种机器学习模型中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回归拟合能力最强,验证集MAE损失为1.55 dB,决定系数为0.948;SSA-GA-BP模型对振动源强的预测精度高于SSA-BP和GA-BP,验证集MAE、MAPE和决定系数分别为1.289 dB、1.856%和0.967,有80.11%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在2 dB以内;SSA-GA-BP模型对4个经典的新断面数据预测效果良好,4个断面汇总数据的MAE、MSE和MAPE误差值分别为1.21 dB、2.18 dB和1.67%,决定系数为0.977,有70%数据的预测误差在2 dB以内,证明了SSA-GA-BP模型有较强的泛化能力。SSA-GA-BP振源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快速预测能力,研究可为轨道交通地下线路设计阶段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 振动源强 预测 BP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影响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多步短时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之红 郄堃 +2 位作者 王健宇 许晗 陈金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模块,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挖掘轨道交通线路站点间的高阶连通关系和相邻同类建成区域站点的集群关系,时间序列模块用于表征历史客流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同时,以建成环境和线路作为变量构造新的损失函数,旨在剖析建成环境的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后,以武汉轨道交通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建成环境和轨道站点高阶连通关系对客流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显著,本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分别为52.04和29.32,比基线模型降低了22%以上,性能显著优于基线模型;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融合轨道高阶联通关系和建成环境对模型性能的贡献,其中,单步预测任务中,考虑这两种因素使模型性能分别提升了6%和9%,多步预测任务中,分别提升了4%和12%;构造的融合建成环境因素的可解释损失函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时,使模型具备更好的科学性和可解释性。研究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管理和列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客流多步预测 超图时空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环境影响 可解释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开冉 殷苏平 蒋明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35,共9页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 修复策略优化是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的韧性评估,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考虑也较少关注对网络熟悉度的随机性。为此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优化双层模型,以提高网络对不利因素的应对能力。综合考虑多个层面提出了恢复速度和网络性能双韧性指标,以双韧性指标最大化为目标,考虑乘客出行行为决策,构建了基于修复策略的韧性优化双层模型。并以杭州地铁网络作为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所求的修复策略优于其他修复策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速度韧性随着预算修复资金增加而减小,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增大,恢复速度韧性随着修复队伍数量增大而增大,网络性能韧性随之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韧性优化 客流分配 双层规划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活动散场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时空分布预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峰 王文昱 +1 位作者 赵周 文旭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随着市民对文娱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日益渐增,各城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数量不断增加,大型活动诱发的大客流会对城市轨道交通常态运营造成干扰,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需从历史数据中挖掘客流特征,并提出客流预测方法,为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在大... [目的]随着市民对文娱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日益渐增,各城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数量不断增加,大型活动诱发的大客流会对城市轨道交通常态运营造成干扰,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需从历史数据中挖掘客流特征,并提出客流预测方法,为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在大型活动期间的行车计划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从多源影响因素的挖掘与分析出发,收集了起始车站、馆站距离、日期类型、天气类型、活动类型、活动等级、售票规模、出站人数等信息作为特征变量,考虑到随着时间推移可获得的自变量信息数量和精确度越来越高,设计了滚动数据驱动的XGBoost预测模型;基于乘客的出行轨迹,提出了大型活动散场大客流时空分布分析方法。以某城市车站附近场馆举办大型活动为例,验证所提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及结论]所提客流预测方法在OD(起讫点)层面、线路层面、进站量层面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为车站客流管控和网络运营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型活动散场 大客流 时空分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
9
作者 朱炜 田一含 张炜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7,共14页
“清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中重要且具有特色的工作,清分结果是票款清分清算、网络客流分析、运营计划编制、网络运营协调以及运营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前提和依据。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发展概况... “清分”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中重要且具有特色的工作,清分结果是票款清分清算、网络客流分析、运营计划编制、网络运营协调以及运营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前提和依据。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发展概况,在梳理清分出现的历史背景与清分问题的缘起及深化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2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清分国内外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与评述;结合未来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要求、多源化的运营数据资源以及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趋势,对清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分析与展望,为新时期多网融合条件下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理论的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管理 清分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流争夺与补充的轨交对公交非对称竞合关系评价
10
作者 王殿海 徐梦丹 +2 位作者 张萌 曾佳棋 蔡正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1,共10页
对轨交(轨道交通)与公交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准确量化是促进公交线路合理规划的前提,本文考虑公交与轨交之间的非对称影响,从客流争夺和补充的角度分析轨交对公交客流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在同一评价维度下,提出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概念,... 对轨交(轨道交通)与公交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准确量化是促进公交线路合理规划的前提,本文考虑公交与轨交之间的非对称影响,从客流争夺和补充的角度分析轨交对公交客流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在同一评价维度下,提出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概念,进而建立“站点对-公交站-公交线”三个层次的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居民出行方式离散选择模型以定量计算竞合指标。基于杭州市4条典型公交线路展开案例研究,对比了考虑客流因素前后各线路的竞合指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考虑客流因素后,部分线路的竞合评价结果产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43路公交线与轨交2号线的关系由合作变为竞争,竞合度由0.069上升至0.999。最后,本文通过出行需求分布的可视化结果验证了这一变化的合理性,表明所提竞合模型能够有效量化轨交对公交在三个层次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获得更加真实合理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可用于识别与轨道交通竞争关系显著或者合作程度较低的公交线路,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协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竞合关系 离散选择模型 常规公交 轨道交通 线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方法
11
作者 许心越 陈培升 +3 位作者 刘晶 张安忠 卢锦生 宋雨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针对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信息缺失以及难获取的问题,融合地铁AFC和城市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挖掘反映乘客年龄的出行特征,提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和自动编码器结合的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模型。首先利用多源数据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并提取与... 针对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信息缺失以及难获取的问题,融合地铁AFC和城市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挖掘反映乘客年龄的出行特征,提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和自动编码器结合的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模型。首先利用多源数据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并提取与乘客年龄属性相关的6个出行特征(出行频率、出行时段分布、首次/末次出行时间、OD经纬度、出行时耗、目的地POI),构建乘客出行特征矩阵作为模型输入。特别的是,考虑服务能力的加权POI,以增强对目的地吸引强度刻画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年龄乘客到每个站点的出行频率,构建乘客出行稀疏矩阵,作为模型空间信息的补充输入。为学习并提取乘客出行特征间的关系和时空相关性,利用DNN对特征间关系进行捕捉;为学习乘客出行稀疏矩阵中隐含的空间关系,利用AE对稀疏矩阵压缩并进行编码和解码。最后,选取广州地铁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SVM,DT,MLP,AdaBoost等方法相比,DNN+AE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3.83%,8.01%,5.66%,4.98%,其中,老人的年龄属性推断精度最高,达到了77.51%,学生、成人的年龄属性推断精度分别达到了74.69%,68.89%。考虑服务能力的加权POI对乘客年龄属性推断结果有明显的改进。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推断,为智慧地铁运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年龄属性推断 深度神经网络 自动编码器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列车时刻表一体化优化研究
12
作者 李超 唐金金 +3 位作者 白紫熙 赵晴晴 董秋含 邵欣昀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
为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列车运行成本,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重点针对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时刻表一体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车底出段时空路径规划问题用于确定车底的出段位置及其驶入正线车站的到达时间,时刻表问题用于... 为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列车运行成本,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重点针对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时刻表一体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车底出段时空路径规划问题用于确定车底的出段位置及其驶入正线车站的到达时间,时刻表问题用于确定担当运输任务列车的到发时刻。车底出段时空路径及时刻表的合理性是列车运行图可行性的重要保障。引入列车区间运行模式作为状态维度,构建描述车底运行的时空状态网络。基于此,进一步考虑客流需求与列车运行约束,以最小化列车运行成本与乘客出行成本为目标,实现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列车时刻表的一体化优化。通过拉格朗日松弛,将原问题转化为经典的最短路搜索问题,并提出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以重庆地铁3号线为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经验编制得到的列车运行计划,该模型与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列车运行计划的总成本降低2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出段时空路径 列车时刻表 时空状态网络 启发式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跨换乘站资源共享供电方案优化设计
13
作者 刘炜 邓皓天 +1 位作者 许倩 饶晓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1-549,共9页
在不同线路之间通过换乘站实现供电资源共享的背景下,为降低线网供电系统有功网损,以优化供电系统设计为目标,考虑多工况运行的约束条件,提出采用三重校验算法的城市轨道跨换乘站资源共享供电方案优化设计方法.建立集中式城轨供电系统... 在不同线路之间通过换乘站实现供电资源共享的背景下,为降低线网供电系统有功网损,以优化供电系统设计为目标,考虑多工况运行的约束条件,提出采用三重校验算法的城市轨道跨换乘站资源共享供电方案优化设计方法.建立集中式城轨供电系统拓扑模型和跨换乘站资源共享数学模型,基于多叉树拓扑搜索得到候选方案集合,对候选方案进行三重校验优化,获得有功损耗最低的线网供电方案,并以5条线路的实际供电系统为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主变电所资源共享供电方案,本文提出的跨换乘站资源共享供电方案可减少整体供电系统的初期建设成本,降低2296.580 MW·h的供电系统年运行网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资源共享 线间联络环网 主变压器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与路径冗余性评估研究
14
作者 张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250,共6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在常态和非常态下的性能水平,需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和路径冗余性进行评估。[方法]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对其进行通达性和路径冗余性计算分析。在通达性层面,基于考虑换乘时间的最短... [目的]为了更好地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在常态和非常态下的性能水平,需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和路径冗余性进行评估。[方法]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对其进行通达性和路径冗余性计算分析。在通达性层面,基于考虑换乘时间的最短路径行程时间构建评价指标,计算不同出行时间下的可达范围和服务人群规模;在路径冗余性层面,将路径冗余性表征为考虑路径选择行为偏好的有效路径数量。[结果及结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相对较好,约50%和95%的出行能够在50 min和90 min内完成;仅有少数OD(起讫点)对具有较高的路径冗余性;以行程时间与有效路径数量之比来表征OD对抗扰动能力,该比值近似服从偏正态分布;位于分布尾部且出行需求较大的OD对具有较高的脆弱性,需要在未来规划设计中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通达性 路径冗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模型的天津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对租赁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影响
15
作者 张纯 王文洁 崔娜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3,共8页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响作用仍不清晰。以天津市为例,利用贝壳网租房价格数据与高德兴趣点数据(POI),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研究轨道交通可达性对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显示,到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对租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在0~400 m范围内呈现单向递减规律,在400~800 m范围内呈现倒U形规律,200~400 m范围内溢价最低;从轨道站点出发,不同方向的公共服务设施溢价效果不同,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敏感度不同;轨道交通沿线住房可支付性,受到城市区位与邻里因素的可达性影响而逐渐降低。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轨道交通的住房可达性与可支付性之间的两维度地理空间研究框架,为面向青年友好的住房政策制定和高品质轨道交通生活圈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空间分异 可达性 住房可支付性 溢价效应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近郊区接驳轨道站点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震军 许馨方 +2 位作者 李晴 过秀成 冯昕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97,共6页
为研究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的城市近郊区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式,基于公交客流OD数据、矢量路网数据,筛选公交候选站点集。分析社区公交线网设计影响因素,建立以乘客出行成本最小化和服务客流最大化为目标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型... 为研究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的城市近郊区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式,基于公交客流OD数据、矢量路网数据,筛选公交候选站点集。分析社区公交线网设计影响因素,建立以乘客出行成本最小化和服务客流最大化为目标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型,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检验了该模型对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设计模式的适用性,对于引导居民选择“轨道交通+社区公交”出行、促进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区 轨道交通 社区公交 线网设计 多目标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架识别的城轨车站监控视频乘客行为特征辨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管洋 贾利民 +1 位作者 陶思涵 豆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传统监控分析方法对视频监控图像(如摔倒、晕倒和打斗等异常行为识别)漏识率高、参数调整复杂,且难以高效地应用于现实城轨车站监控场景,针对此问题,采用基于骨架模式识别的人体姿态特征辨识框架,引入基于人体骨架的姿...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传统监控分析方法对视频监控图像(如摔倒、晕倒和打斗等异常行为识别)漏识率高、参数调整复杂,且难以高效地应用于现实城轨车站监控场景,针对此问题,采用基于骨架模式识别的人体姿态特征辨识框架,引入基于人体骨架的姿态估计技术,采用Alpha Pose模型对乘客姿态进行精确估计,并结合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ST-GCN)模型的方法,实现对城轨车站监控场景中异常行为的辨识。在COCO数据集和MPII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72.3 mAP和82.1 mAP的效果,相比较于Open Pose模型提升高达17%,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乘客行为的识别速度,同时具备对复杂场景的适应能力,为城轨安全监控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骨架识别 模式识别 城轨车站安全 乘客行为特征辨识 ST-G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下城市轨道交通自适应站台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珏 陈卓 +1 位作者 马松 刘潇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和运营模式的需求。通过多种车型的适应,减少车站规模,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下的站台门系统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站台门系统 多车型 自适应站台门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影响规律研究
19
作者 石庄彬 刘小庆 +2 位作者 钱乾 何明卫 刘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与客流效率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有必要深入了解并掌握网络客流影响规律,提升客流量水平。然而,由于缺乏纵向数据的对比,对社会经济因素、网络结构特征等与客流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仍不够深入。为实现城市轨道...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与客流效率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有必要深入了解并掌握网络客流影响规律,提升客流量水平。然而,由于缺乏纵向数据的对比,对社会经济因素、网络结构特征等与客流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仍不够深入。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核心竞争力,厘清网络结构、经济人口等因素与客流量的关系,采用2012—2020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计算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网络的拓扑特征指标,并建立时间固定效应模型,试图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与城市布局耦合关系对客流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交通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换乘枢纽站点不断增多,对网络连接起到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变量的变化对客流量提升具有显著影响,网络分布的致密化和区域枢纽化有助于提升换乘连接,吸引更多客流;耦合协调度对客流量变化影响显著,轨道线网规划中需要因地制宜地考虑人口分布与线路布局的耦合关系。最后,从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规划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复杂网络 客流影响规律 面板数据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密度估计方法
20
作者 吴剑凡 谢征宇 +2 位作者 秦勇 王安澜 李晓争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4,共12页
为解决传统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在尺度变化大、密集遮挡严重等复杂场景下的性能受限问题,提出1种基于CNN-Transformer融合的客流密度估计方法。首先,利用VGG-19主干网络提取多尺度特征,并构建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FFM),通过整合不同分辨... 为解决传统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在尺度变化大、密集遮挡严重等复杂场景下的性能受限问题,提出1种基于CNN-Transformer融合的客流密度估计方法。首先,利用VGG-19主干网络提取多尺度特征,并构建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FFM),通过整合不同分辨率的特征图,有效捕捉局部细节与空间信息;其次,引入多尺度感知增强模块(MPEM),结合自适应卷积与膨胀卷积进行轻量化设计,增强模型对复杂上下文和遮挡区域的感知能力;最后,通过Transformer编码器建立全局依赖关系,补偿特征缺失,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鲁棒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自制的地铁站台数据集(Metro-platform)上表现优异,其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分别降至18.4和23.3,其推理时间为29.5 ms;在ShanghaiTech-A,UCF-QNRF和JHU-Crowd++等公共人群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该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密度估计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并为乘客安全管理和运营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客流密度估计 尺度变化 密集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